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大头小e

今天,要和两位陪伴了我们好几年的作者——方肯与书简说谢谢,又是专栏告一段落时,接下来,大家都要另找方向重新出发啦。 方肯起初写红斑狼疮病友与自己患病的日常,后期续写越来越活泼的儿子大头小e的故事。书简从一而终地写经营咖啡馆的苦与乐,啊不止,间中还闪过柴犬桃芋头常常令人哭笑不得的身影。她们写啊写,那么好几年,相信已在一路伴随的读者心中有了自己的画像。 专栏和单篇文章的写作不同。对作者而言,写专栏很讲求自律,能自律才有续航力。对内,专栏作者需能挖掘源源不绝的题材与发现,不能推说你今日无灵感;对外,则得有一定的读者缘。读者缘这东西说起来也不玄,不过是更能意识到读者在哪里、知道自己在和谁对话,这一点说到底便是,写专栏更要有一种愿意与人沟通的欲望与能力,于是成品才比较“好看”。不需要与全世界沟通,而是必须能与你设想的人群沟通。这样,这样大概就较能避免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或喃喃自语的尴尬了。以上那些理想的模样,写单篇文章恐怕也是需要的,但专栏更甚。 至于读者,我想大多数读者都期待专栏能带给他们更多的启发,或能说点自己没有想过的东西。尤其在今天,随手一抓网上什么内容都有一大把的时代,个性、喜好、洞见等这些属于个人特色,或无法被随意攫取模仿的元素,更是最珍贵。随时间推进,看着看着读着读着,作者的声音面容立起来,高矮肥瘦立起来,大家慢慢变成熟悉的朋友(或是一天不骂就浑身不对劲的恶对手,哈),这就有趣了,这叫做牵挂,也就是专栏的作用。专栏写到这种地步就叫一起过日子,有时候说成同船渡倒也不夸张。 很多很多年以前吧,报刊版位还很足的时候,听说那时还有每天更新的专栏,同一作者天天出一篇,内容多是柴米油盐的日常,或是最最update的城内新鲜事,非常及时性,很有现场感。日日追啊追,连续剧那样,他们的生活,你比隔壁邻居还熟悉。现在的处境啊,若还有谁令人如此地亦步亦趋,你跟进他脸书或哪个社交平台还比较实际。 又听说过一些非常有趣的故事。中文专栏,或豆腐文章这种文体发迹于香港,那时日报的专栏作者简直是明星,衣香鬓影天天写,名人轶事天天放,但有时候真的行情淡没什么话题,某个知名专栏作者便灵机一触这样写:城中大事,某某宴会来了许多名人,其中包括aaa、bbb、ccc、ddd、xxx、yyy……一串名字列到底,凑足专栏字数就停了。这神话,余生晚,也没亲眼见证过,第一次听到时却笑,笑得很不能自已,我的妈,编辑好大方。(不过这种事,第一个做的人姑且叫天才,后面的就别拷贝了——怕怕的编辑留) 香港专栏作者的快手神技,我倒是见证过一位。某年报社礼堂有讲座,主讲人有二,其中一位便是专栏作家陶杰先生。那天我的任务是司仪,坐在两位主讲人左近,一张长桌子,陶杰先开讲,讲完换给另一人。换手后,只见陶杰先生摊开了稿纸,就着长桌写起来,如入无人境。等另一主讲人换他,他接过话筒继续讲,讲完低头继续写。大家演讲完,他的稿子便也写完了,请报社同事把稿传回香港去,他说,是即将截稿的专栏。专栏快手啊,果名不虚传。 哎今日话真多。岁末嘛,需要赶的进度有点多,想完成的KPI也有点多,于是难免会啰嗦。回到编按正题吧,还是要感谢陪伴了我们5年的方肯与书简,她们都是编辑心中很称职的专栏作者,祝愿两人还有更宽广的天与地。
3星期前
3星期前
孩子是花,有自己的颜色,开出的颜色多数不在我们预料之内。即使他不是花,只是一株草,父母能做的就是帮助、鼓励他长成铺天盖地的大草原。 昨天是小e拍毕业照的日子。老师发来的照片里,小e的大头顶着方帽,身穿毕业袍,脸部表情揪成一团。e告诉我,“天气很热,穿了帽子和袍子更热”。 自报名了小学那天起,e不时对我说:“你知道我现在最期待、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吗?”我问是不是想去哪里玩,还是吃什么好吃的?他摇着头对我说:“是升上一年级,我现在很想快快上一年级!” 他上幼儿园前,也曾这么告诉过我,想快快去上学。我和e爸向他多番说明:一年级和幼儿园可不一样,做不完的作业、上不完的课,课纲不如幼儿园那般轻松啊!e不当一回事,我怀疑他不是太天真,就是有自虐的倾向。 [vip_content_start] 我很感谢幼儿园,也庆幸e当初做对了选择,e在这两年学会了很多:流畅的英语、群体的纪律、体验群体出外半日游、跟老师投诉、背书包练就胸肌、上下楼梯练就体力和腿部、尝尽世间的零食等,天天隐藏着大大小小的训练,尤其是社交这一环,这些是我给不了的。 许久以前,e发现电脑里预置了西洋棋的游戏,他开始摸索,加上我的西洋棋导师朋友推荐的网上西洋棋自习,他就成了西洋棋迷。奈何爸妈精力有限,他苦无对手和良师。最近,我应e的要求,让他开始上西洋棋班。如果周而复始的上学生活令他沉闷,至少每个周末的才艺学习(自愿性)能给他精神充电。我也才了解到,原来他喜欢具刺激性、满足胜负欲、耗脑力但不耗体力的活动。 过去为e安排了各种兴趣的体验,但他总是3分钟热度,都不如这次他自己发掘自己的兴趣。我想是父母其实不了解孩子,即使是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被世人所完全了解。我常反思,自己是不是为孩子操心太多,为他做太多了?我累他也累,去为彼此都不乐意的事情拼命。 如果当初我完全禁止e使用电脑,或许他不会发现西洋棋。人生有无数的“无心插柳”,只是需要一点时间和机缘。 华人偏爱乖巧文静的孩子 今年的某天,我们三口子前往领车的路上,遇到近一米左右的矮墙。我当时顿了一下,心想:“这么高,我应该能把e抱过去吧!”而e爸是想:“这么高,这两母子该怎样跨过去?”正当我们想来想去的时候,e两掌在围墙一压,一脚跨上去,接着是另一脚,就翻过去了。他轻松拍掉两手的沙子,转身看我们,一副“你们还在等什么”的模样。我忽然想起,他是在游乐场学会了翻墙这个技能。有些父母可能觉得很危险,但我觉得熟练了才不危险,而且不知道何时会派上用场(比如逃避野狗、坏人等)。 孩子是花,有自己的颜色,开出的颜色多数不在我们预料之内。即使他不是花,只是一株草,父母能做的就是帮助、鼓励他长成铺天盖地的大草原。 e有个幼儿园同学,现在已上国文补习,因为母亲觉得他的国文水准低下。 “他的运动神经很好啊,你看他多么敏捷!”真的,e若有那同学的一半,就不会老是磕磕绊绊。 “唉,像你儿子才好,学习能力强,又斯文。”多虑的母亲深锁眉头,向我感叹道,不自觉流露出“都是别人家的好”的想法。 那母亲真不知e的真面目。e曾向我透露过,他羡慕他的同学跑得快,体力时时充沛的状态。而我都要提醒e,深怕他忘记:人各有所长,发展自己的专长才是关键。 人们总偏爱乖巧文静的孩子,尤其是华人,当一个孩子偏离标准,或违抗大人,他就会遭众人排挤甚至唾弃,而对于一个还在成长的孩子,何以施予这种残忍的待遇?我常会想起爱尔兰作家王尔德的话:“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不是自私,要求别人按自己的意愿生活才是。” 小学即将开课,我心有戚戚焉,但愿小e能适应这个大战场,健康平安快乐成长,没有什么比这个期许更重要了。 话说至此,专栏已来到尾声,感谢5年来默默关注【狼的日与夜】(已结集出版)和【大头小e】的你们,也很高兴能够和大家分享和在脸书专页上交流。 育儿生涯是一场无止尽的大洪流,这世界噪音太多,爱给指点的聪明人也很多,希望各位父母能稳住自己的心智,笑看红尘。 后会有期。
3星期前
前阵子是e的校内运动会。比赛当天,e充满战斗力地说:“练习时,我们是第三,然后是第二……这次我有信心我们能拿第一!” 会场的观众席上都是家长,有些好像拉了队伍来,把孩子、孩子的朋友们的名字都喊了一遍。比赛进行时,家长们为孩子打气的样子,不知怎么就让我有点感动。孩子们在学校已悄然长大,大到远远超出我们的想像。看见e努力地一蹦一跳完成赛程,我不禁会想:“啊,原来他能敏捷地做这些动作了。”。 当e的队伍挂着金牌合照时,个个脸上是满足和成就感。 散场时,e兴致高昂,把在路上见到的同学,全都拉来合照,忙得不亦乐乎,像是毕业典礼之后。 接下来,我又带e参加了同班同学在麦当劳办的生日会。出席的同班同学仅他们那几位,其他的孩子都不相识。生日会请来了小丑,诙谐有趣的表演和游戏,还向观众洒水,完全稳稳抓住小孩的笑穴。看着e开怀大笑的样子(幸好我有拍视频记录下来),不知怎么的我又有点感动!(妈妈是负责“感动”的角色)e的生活有许多不如意,因为无知、失控闯祸而被批评,事情总不如他所愿(得不到想要的玩具、吃不到想要吃的零食等)等,而此时的大笑是一种释放,好像疗愈了他那些低靡的心情。但说实在的,e承继了e爸的理性思维,e爸常推翻我说:“他才没有你想的那么脆弱!”好吧,脆弱的是妈妈自己。 终于看到“真同学” 我很感谢寿星的父母安排了这么欢乐的生日会,给e留下难忘而美好的童年回忆。我很少有机会见到e和同学的互动,一直只是听他转述,这个同学如何,那个同学又如何。如今百闻不如一见,终于看到同学的真人。我常担心e举止鲁莽,冒犯了别人,但现场目睹他和同学们,不分男女,拿着小丑折的气球刀剑、机关枪互砍互劈,勇猛又豪气。我是多虑了,在小孩的江湖里,果然一山还有一山高。想要让孩子开心的方法就是放手,他们玩到快把屋子拆了,而我只是保持微笑地观赏他们的温馨喜剧,夹带腥风血雨。冰凉的冷气空间里,小孩们玩到气喘吁吁,汗如年末的大雨,也是够痛快的了。 我感到最惊喜的是,在表演结束前,小丑问了小孩们最后一个问题:“Are you happy today?”这是小丑存在的最终目的啊!当然,小孩们都激动地回答:“YES!” 从麦当劳二楼望下去,是正午日照下的几棵矮树。我不禁思索:父母都会记得孩子的同学、老师的名字吗?其他的同班同学为何没出席生日会?今年幼儿园毕业后,曾相处那么快乐和彼此珍惜的同学,会就此散去吗?我不自觉为e而感伤。 “你会想念你的老师吗?”我问。 “会啊,想他们的时候,我可以打电话给他们。”好吧,果然是理性的e,妈妈我感伤个什么! e不只理性,还很自大、自恋。 今天e爸接他放学的时候,同学们不断对着他道别:“e,拜拜!” e洋洋得意地跟e爸说:“你看,全部同学都要跟我说拜拜,我是学校里的老大!” 如果我比e小3岁,我可能会相信他的话。 话说,他最好的朋友Y邀请我们到他阿嬷家玩。那总在做风险管理的e爸就屡屡提醒我,Y同学是马来同胞,到人家的家不可以这样或那样,使我感到忧虑,因为妈妈我很迟钝。来到Y的家时,e有些害臊,老拉着我的手。当Y妈妈开了游戏机后……男孩们就玩成一团了。 那天,e画了一个很怪异的枪送给Y,我觉得很不好意思,想不到Y非常开心,还和父母分享。当然对方父母也和我一样,一头雾水。 离去时,Y从屋里急急走出来,手捧一盒国旗图样的胶擦,任e选一块。e开心极了,至今那块胶擦仍摆在我们客厅的展示柜上。他们俩是惺惺相惜的地理迷啊! 和世界保持联系(connection)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那是融入生活的方法,避免总持着事不关己,或被孤立的心态。 然而,e问我:“什么是生活?”我答:“生活就是我们现在过的日子——吃饭、上学、工作……” 此后,e就常跟我说:“妈妈,我不要浪费我的生活。我要常和你在一起,我的生活就是一直和你玩。” e说时很开心,我却感觉全身酸痛……
2月前
今年,小e升上了幼儿园大班。我常担心他会把在学校的情绪压抑在心里,不敢表达。 “今天Y分给我一片我最爱吃的Oreo饼干,我很开心!” “今天S捡起地上的垃圾扔向我!我跟老师讲,老师骂他!” “C弄断我的胶擦,我很生气!我跟老师讲,老师骂他!” 如今看来,他是“暴发户”,绝不吃闷亏。 小e亲自告诉我的都是小事,由老师告诉我的就是大事了。 一次,接小e放学时,车子未接近,老师远远盯着我看,让我有种不详的预感。果然…… “哈啰,小e的妈咪,今天同学不小心绊倒小e,他的头部撞到地板。我检查过了,没有什么大碍,他也没有不舒服。” 我摸了摸老师指的右边,没有异状,又问小e怎样,他腼腆地摇摇头。知道肇事者是小e最要好的同学,我笑说没事就好。 回到家,梳洗整理完毕,我才发现伤处其实是在左边,红肿的小丘深藏在头发里。我一边敷冰,一边再三确认小e没有作呕、头晕等症状。追问到底,才知道老师并没有目睹事发过程,全凭小朋友的口供和直觉来调查。他不好意思地承认他当时痛得哭了。性子强的他若不是剧痛,他一定能忍。 我的忧虑是我不在现场,没法知道真实情况,担心对伤势有所疏漏(连续敷冰几天才消肿)。老师没有仔细调查,如此敷衍过去。越想越不对劲,第二天就跟老师说了。老师懵然回应:“啊?”摸了摸小e的头,“是吗……”就这样带小e进入校门了。 好吧,我也不想当纠缠不清的怪兽家长,谅解老师难当,管理十几个小兽不易。 最近,接小e放学时,我又看见老师远远盯着我看,我的心不禁揪了一下。果然…… “哈啰,小e的妈咪,今天一个叫G的同学忽然拍了小e的背部一下。不是很大力啦,轻轻而已。小e没有什么事。” 我微笑看着小e:“怎样?你OK吗?有没有吐?”小e摇头,欲言又止似的。 “你放心,没有什么事,我检查过了。没有事。” 这些小状况都在放学时,车门开合的那几秒钟被报告。迟缓的我当下都来不及反应,也担心阻碍其他家长接送的流程,总是匆匆带过。 “哪是轻轻?很大力啊!”小e在车里澄清道,我才梳理出事情的始末。 那时是点心时间,G是班上比较好动的同学,忽然在小e背部拍了一掌。其实我了解G的无预警式行为,因为小e偶尔也会忽然打爸爸一下、扯断自己的玩具等,所以回神后总后悔莫及,仿佛冥冥中被什么操控。当时班上的负责老师是另一位新老师。 “那时你在吃东西,不都吐了出来?”我担心地问。 “没有,我在吃你准备的饼干。学校的炒饭太难吃了,我没有吃。”我听后苦笑。 “有时候,你也这样无缘无故打爸爸,你明白了吧?那么,你会生气G吗?” “我没有生气,我只是吓到!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就去跟老师讲了。” 失望被弄坏的笔盒修不好 原来,他是被吓到来不及生气。也好,也好。 前阵子,检查小e的笔盒时,发现一个小零件断掉了。我很纳闷,他很爱惜这个新笔盒,也教过他怎么使用,为何会坏掉呢?我见小e没有提起,便没有问。过了几天,小e终于向我脱口而出,原来他一直留着零件残骸,是想让我修理,但那修不了啊。小e很失望,眼眶浮现粉红色。 “J折断的时候,你有打他吗?”我问。 “没有,我‘喂!!’他。” “你报告老师了吗?”他也摇摇头。 “妈妈,你可以买新的给我吗?”他可怜兮兮地问。虽然知道他有多爱这个新笔盒,但我说不行,笔盒才买不久,而且坏的只是一个小零件。我反复思考,最终打算报告园长。 小e自告奋勇要自己输入信息,就写了内容如下: “Hi , Ms X, I am E do you notice that a few days ago , J broke  my pencil case can you fix it? ” 他在发送之前给我检查,问我如何。我快笑死了,说可以,因为那是他的“原创”。 几天后,小e向我跟进了笔盒的事。 “Miss X说修理不到。妈妈,我很伤心……” “园长让J跟你道歉了,那你还生气吗?”我问。 小e点点头,说:“道歉了也没用,我的笔盒不会恢复原来的样子。” 看着小e极度失落的样子,妈妈我的心在摆荡,因为我也常遭遇“遗失、损坏”的命运,深知那种无助的心痛。(直男e爸只会对我说“买新的啦,算了啦”) 买?不买?
5月前
6月前
“孩子那么小,带他去旅行,他会记得吗?会不会浪费钱?” “妈妈,为什么我们在日本看到的女孩子比较多?”e今早问我。 我回想前阵子在大阪的情景,那在地铁上、大街上、餐厅里等的人们——会吗?送e上学后,我上网搜索,才知道日本女性的确比男性多了几百万人。 这小孩,多那一两巴仙的女性人口都被他发现到,我还以为他一路上只顾吃和玩手机。哦,不,这次的大阪之旅里,他已经很克制了。出行前,e主动和我约法三章。 “妈妈,这次我会很乖很乖的。我不玩手机、不大喊大叫、不会要爸爸抱、会乖乖吃饭、坐飞机不踢前座的椅子、干扰别人,我会很听话很听话……” 由于是亲生的,我自不把他的话当一回事儿,人若太认真,受伤的终归是自己。 这是第三次带e出国旅行。第一次是去年春天,我们到韩国仁川看樱花盛开。班主任告诉我,他上学时天天兴奋得像只小麻雀,不断告诉老师: [vip_content_start] “I am going to South Korea!”那时的韩国虽然是春天,但是多雨风又大,加上凌晨班机太折腾,不出两天就病了,很多时候都窝在民宿里休息。 第二次是和长辈们回中国福州探亲。那是一段成长的磨砺,大人们的行程和小孩的步伐很难一致,尤其是饮食,e几乎一点胃口都没有,面包都比饭菜美味,回马后,瘦了一圈。 经过两次尝试,妈妈我已经分析出个中的关键。一、飞行时间若是太长,就选择有转机的航班,休息一晚再出发;二、因为旅行需要精神和精力,千万不能让小野兽饿着,管他正餐或零食,总之什么都塞进他的嘴巴里,让他保持愉快就好;三、早睡的e始终不适合夜间活动,太阳下山之时,他非得乘坐他的南瓜车回去休息,否则再可爱的小孩也会变魔鬼。于是,此次大阪之旅的确玩得很愉快,大家尽情地把腿走到几乎瘫痪。连民宿里小小的台阶,e都感到很嫌弃。人还在日本最后两天,e已经问我,何时再来日本呢? 台湾绘本作家赖马的作品里,常以小孩情绪管理为主题,趣味十足而实用,说中小孩的问题,但不尴尬,激励且不古板说教。我和e常重复《生气王子》里的一句话:“只要不生气,一切都很顺利。” 如此,大阪之旅十分愉快,让大家带着期待而去,带着欢笑而归。 “孩子那么小,带他去旅行,他会记得吗?会不会浪费钱?” 一家人学习应对旅途的好坏 我不否认,最初是大人自己想去旅行。然而,大人去旅行也未必记得自己看过的风景,还要求小孩记得呢?不就是去走走看看,吃喝玩乐嘛,又不是上学背生字、背乘法表,要求何必太严苛。 在我像e这么大的时候,父亲常带我们去哥打丁宜瀑布野餐。出发前,父母会准备个大箱子,里头装着包装好的椰浆饭、mee siam、水果、饮料等,然后一家五口乘车而去。我还记得哥打丁宜瀑布的山水、戏水的各族同胞,不分老幼;记得母亲坐在瀑布底下,任狂泻的水击打背部,她说这是舒服的天然按摩;记得父亲潜水的英姿,惊叹他挺着大肚腩原来可以这么灵敏。我很小心,石头太滑,水又急又深,我就像一只乌龟一直坐在大石上,冷得发抖,等着午餐时间到,爱玩则不怕苦。 因此,自小作文课里的〈到瀑布去游玩〉,我写的都是亲身经历,而且写过好几次,所以我时常温习回忆里的那些细节。 而如今,e对于飞机场、过海关、搭飞机的概念很深(我6岁的时候只能在地面仰望飞机),旅游行走时要注意什么(焦点多在吃和玩),指示牌的文字,地铁怎么搭。他习惯颈上挂着自己的小相机,拍下他想记录的画面(其中一张是在奈良公园里,一坨鹿的粪便,清晰而立体,仿佛还能闻到味道)。 不管是哥打丁宜瀑布也好,或是国外旅游也好,只要在经济许可的能力范围内,一家人放下工作和学业,一同到新环境探索是很宝贵的体验,学习打开眼界,学习一家人相处,学习一起应对、分担分享旅途上的一切好坏。 后来,我问e:“你喜欢乘长途巴士旅行,还是一直走,走到很累的旅行?” 他想了想,认真地说:“走,一直走,这样才看得到东西。”
6月前
我很佩服小e的勇气,战斗力十足地挑战每个人的耐性和底线。我并没有刻意“栽培”他,是他逼我陪他一起闯荡,一起尴尬。 卫塞节,到书局逛,恰好厨师在现场做示范。小e一听到有好吃,立马拉着我到第一排坐下来。 上过两次烹饪课的小e对煮食很好奇,用充满崇拜的眼神盯着厨师看,迫不及待想吞掉桌上展示的苹果派。很快的,他一如往常地举手,然后……“嗯,请问那个和这个是不是有关系?”(烤了之后会不会变成那个?) 厨师和主持人费了一番功夫听懂e的问题,很认真地回答他的“废”问题。小e绝对知道自己的“废”,他不过是想参与、投入其中。 “以后还会办这个活动吗?” 主持人一听,正好宣传:“会的会的!每逢周末我们都会在这里办各式烹饪活动!”接着,主持人也不忘为厨师的食谱宣传…… “一本RMXX?这么便宜?!”小e大叫,妈妈我当下尴尬至极。吃完苹果派,小e还向主持人致万二分的赞叹:“Yummy!” 我不得不怀疑,小e瞒着我在后门收了宣传费。 自从小e常在YT观看学英语的动漫肥皂剧后,他就很喜欢搭讪陌生人,学肥皂剧里无厘头的对白。以前,他不太看得懂含有剧情的视频,而现在竟会追看,跟我们复述他觉得有趣的情节,或者向我们询问一些单字的意思。英语会话和听力突飞猛进。
7月前
这件事在我脑里回荡很久,我当时是不是应该出手激烈地制止?事后,我问了e爸,他认真地说:“你当然应该大声喝止,那是人命!” 没有玩平板和手机时,小e喜欢到公园去玩。那是小朋友的天堂。见他在公园里跑一跑,每种游乐设施都玩一回,妈妈我就有一种老怀安慰的感觉。这孩子,还能救。 不过,当游乐场涌满小朋友,尤其多数是大年纪的孩子时,我的感觉就不好了。 小e两三岁时,那是行管令解除不久后,我们第一次带e到购物中心的游乐场玩。那也是e接触到许多陌生小朋友的第一次。因此,他对社交距离、礼仪、秩序、安全等都没有概念,比如玩滑梯要排队、避免和他人相撞诸如此类。 有一个八九岁、瘦削高挑的男孩玩在四五岁的孩子群中。静中观察后,发现这个男孩常阻碍秩序或独占设施,或当小朋友正滑下滑梯时,他偏偏逆道爬上去,几乎把年幼小孩挤下滑板,十分危险。更甚的是,小朋友钻入“隧道”时,他坐在上方,令小朋友们的脑袋瓜无可避免地“划”过他的脚板。 我阻止了,但他完全没有反应,继续我行我素。男孩的行为一直充满威胁性和侵略性,e爸也生气了,但束手无策,只能全身护着e(e坚持要玩下去)。直到男孩的爸爸匆匆从别处赶来,持着手机不停对讲,向男孩仅打个眼色,两人就走了,非常利落。
8月前
这件事在我脑里回荡很久,我当时是不是应该出手激烈地制止?事后,我问了e爸,他认真地说:“你当然应该大声喝止,那是人命!” 没有玩平板和手机时,小e喜欢到公园去玩。那是小朋友的天堂。见他在公园里跑一跑,每种游乐设施都玩一回,妈妈我就有一种老怀安慰的感觉。这孩子,还能救。 不过,当游乐场涌满小朋友,尤其多数是大年纪的孩子时,我的感觉就不好了。 小e两三岁时,那是行管令解除不久后,我们第一次带e到购物中心的游乐场玩。那也是e接触到许多陌生小朋友的第一次。因此,他对社交距离、礼仪、秩序、安全等都没有概念,比如玩滑梯要排队、避免和他人相撞诸如此类。 有一个八九岁、瘦削高挑的男孩玩在四五岁的孩子群中。静中观察后,发现这个男孩常阻碍秩序或独占设施,或当小朋友正滑下滑梯时,他偏偏逆道爬上去,几乎把年幼小孩挤下滑板,十分危险。更甚的是,小朋友钻入“隧道”时,他坐在上方,令小朋友们的脑袋瓜无可避免地“划”过他的脚板。 我阻止了,但他完全没有反应,继续我行我素。男孩的行为一直充满威胁性和侵略性,e爸也生气了,但束手无策,只能全身护着e(e坚持要玩下去)。直到男孩的爸爸匆匆从别处赶来,持着手机不停对讲,向男孩仅打个眼色,两人就走了,非常利落。 [vip_content_start] 今年新年后不久,我如常带e到游乐场玩。其实我不太放心,因为那里滑梯大概有两公尺高,设施材质是钢铁,如果不小心磕到,应该会很疼。每个小朋友循规蹈矩,一步一步上梯级,然后一个接一个从上面滑下来,妈妈我就松懈许多。才过个两分钟,不知为何e要从上面走梯级下来。正当他站在上方犹豫的时候,一个和他年龄相仿的男孩在他身后推他,幸好e稳住脚步,肩部仅稍稍晃动,若是失去重心滚下来,我不敢想像我当下会如何面对。接着——男孩又推了e!在他打算用双手全力推的时候,我用尽力气喝止他,声音都喊破了,才制止悲剧的发生。男孩脸上没有畏惧或心虚,竟是一副“咦被发现了,那我就收手啰”的表情。 身边的印裔夫妇摇摇头说:“这个男孩一直推其他的小孩。”我环顾四周,寻找男孩的家长,发现一个貌似花甲之年的男人,手持音乐开得响亮的手机,从容地看着刚才那个一直推人的男孩。我尝试在那男人的脸上寻找一丝歉意和尴尬,但是没有!虽然万分气愤,但不想和别人起冲突,我只好拉着e到公园的另一端散步去。 而昨天适逢假期,e又拉着我到购物中心内的游乐场去。眼看人不多,心情稍稍放松下来。孩子们的喧嚣声仿佛要震裂天花板,连e都要摀住耳朵,发出“哼”的嫌弃声,多么热闹又欢乐。不知e哪来的灵感,这天他避开任何人,只在我面前的滑梯上下来回,或者独自不停地绕场跑。 怕被人认为是暴躁家长 一个刹那,我转头,一个男孩双脚竟正踩在一个比他年幼的男孩腹部上!小男孩哀号了几声,之后似乎痛得叫不出来,踡缩在地。我想喝止,但又怕自己被认为是暴躁家长,只敢伸出手,指着他们表示不可以这样做。小男孩的母亲来了,她皱着眉头,小男孩还躺在地上,结果男孩又来踩了小孩两脚!小男孩母亲走向那男孩的父亲,而父亲明明知道发生了状况,但他仍顾着他的手机,将一切视若无睹。过了几秒,我再回头,男孩双手正向小男孩的腹部连续挥拳,像打木人桩练拳似的。 小孩很天真,他以为这是一种会带点痛的玩乐,过后小男孩还想和男孩一起玩。总之,没有人道歉,也没有人斥责,不了了之结束。不知怎么,我越来越仇视把小孩扔在游乐场,独自寻乐的父亲。所谓“扔”,是当你觉得你摆脱了一个叫“孩子”的大麻烦,罔顾他的安全或纪律,那就是“扔”。 这件事在我脑里回荡很久,我当时是不是应该出手激烈地制止?事后,我问了e爸,他认真地说:“你当然应该大声喝止,那是人命!” 人命当前,我们还顾得了那是谁的孩子?抑或他人的眼光?生命就在一两秒之时出错。我们常认为小孩的事都是比芝麻还小的事,打打闹闹很正常,因为自以为是的大人总要见血了,才去呼天抢地地挽救,谁又能保证,每一次只是小意外?让小e不伤害人的同时,也要学会保护自己,游乐场几乎是我的“训练教室”。游乐场是天堂,也可以是随时变成地狱的地方。
8月前
9月前
e常主动告诉我,在游戏里碰到什么人、什么事,开心或不开心的。和孩子聊天的习惯不能停止,一辈子都得聊下去。聊天看似很轻,却是维系人与人关系的关键之一,无论是亲情或友情,夫妻能不能走到老更是如此。 我,真是受够了手游版大富翁。 时过已三个多月,e对游戏热情不减,反而越陷越深,连玩家上载的游戏视频,他也看得津津有味。我努力回想游戏的原点在哪里。不可能是我,我恨不得他不碰手机呀!百思不得其解,我向e查个究竟。 “喏,妈妈,你记得吗,那天我们排队买优格雪糕的时候,不是遇见了表哥吗?那时他正玩着这个游戏,他让我按了一次‘GO’,我觉得很好玩,就自己去下载来玩了。” “什么?就是那一瞬间?”晴天霹雳一声“磅”地打在我的脑袋里。 “是!”e还大声回应了我。 [vip_content_start] 对啊,我们的手机无端端出现了这个游戏,那是e自己下载的,真是万劫不复。 那3个月,大富翁一直在侵蚀我们全家的时间。e出外时,什么都不想做,只想着玩大富翁(因为妈妈禁止他在家玩手机),于是我和爸爸的手机被迫让他玩。结果,爸爸的工作耽搁了,妈妈付款时不能用手机,甚至手机的电池快死了,还遭摧残至尽。事情不仅于此,晚上,e临睡前还吩咐我继续玩,助他向新城市前进!为了完成任务,我使用大倍数来消耗骰子,偶尔手气太好,一赢再赢……抬头一看,已是晚上12点。天啊!我常感叹人生苦短,时光如白驹过隙,现在竟把时间如此白白浪费了!夜夜抱悔入梦。 某天,我在app store发现一个叫Among Us的游戏,那是e很喜欢的卡通太空人图案。我下载试玩,原来那是太空人在太空船完成任务的益智游戏,就介绍e玩。但是……我只对了一半。这个游戏其实是太空狼人杀,是线上多人游戏,一种是找冒充者/内鬼(Impostor)的模式,另一种是捉迷藏(Hide and Seek)。前者只要找出冒充者或不被杀掉而留至最后则赢,后者只要在1分钟半内不被杀掉则赢。战利品是豆子。e的目标是在游戏中用豆子兑换装备(没什么用途,只是装饰),换个舞狮头,或者换圣诞装等,那是妈妈不懂的“艺术”。 游戏的考验是反应、怀疑与被怀疑、说服与被说服,还有控制行动的手指灵活度(?)。见e目标转移,我“善口劝谏”:“不如专注玩A.U,卸载爸妈手机的大富翁吧!”e考虑片刻,一口说“好”,我打铁趁热卸载了游戏,从此天下太平。 e临睡前常对我诸多吩咐,现在是“妈妈,我睡着后,帮我玩,赚豆子,我要换XXX。”我也很听话地帮他玩一玩,结果常在怕被杀掉或者怕杀人被发现的状况摆荡,每种身分都让我紧张到心脏像快停顿似的。e玩时也常“哎呀、哎呀”地叫。但他玩得不亦乐乎。所以,我常以疲惫为理由推搪,拒绝再玩。 想要让e完全杜绝游戏谈何容易。玩游戏的人才知道,一旦陷入后,并非说断就能断(妈妈我年少时是如此)。 不把话聊死是一门学问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尽管e是我的孩子,但他不会完全随我,因此我好奇e的世界,他的喜好和个性。可以不参与他的喜好,但必须知道他的喜好,以及令他着迷的因素。至少,我不会离他越来越远。他常主动告诉我,在游戏里碰到什么人、什么事,开心或不开心的。和孩子聊天的习惯不能停止,一辈子都得聊下去。聊天看似很轻,却是维系人与人关系的关键之一,无论是亲情或友情,夫妻能不能走到老更是如此。不把话聊死是一门学问。当我是小孩的时候,我也讨厌大人一开口就是:“不可以!不好!不要!”所以,我不想过于束缚e的自由,只给e分析利弊和后果,给他时间考虑、抉择。长大本来就需要时间,若是掐着他的脖子往上拉,迟早会拉断我们的关系。 某天洗澡时,e心血来潮地对我说:“妈妈,我想到明天放学后的节目是什么了。” 我心想,哎不就是想出去玩呗。 e继续说:“你一定会很开心的。明天起,我不看电视了,我会把时间用来做积木和手工。你开心吗?” 这小子分明清楚妈妈的心思嘛!不枉费我苦口婆心,日念夜念,念到老了十几岁。于是,我拭目以待翌日的到来。 结果……第二天,幼儿园的点心是e不喜欢的炒米粉,他如常勉强地只吃了几口。放学后,又饿又累,几乎快崩溃。 “妈妈,我今天要出去!” 唉,也没差啦,反正都是预料之内。
9月前
e今天上车后,就把身子伸前去鸣车笛。他惊觉自己又犯了不应该的事,有点担心地对我说:“对不起,我忘记了。”我没责怪他,他知错就行。 认识中文字后不久,e开始学数字。学了1,他迫不及待想知道接下来是多少,一直追寻到100、1000、10000……那时他大概两岁。他觉得数字很有趣,一个数值加一个数值,总和出一个更大的数值。数值越大,他越兴奋。 凡是有数字的玩具他都喜欢玩,拼图、计算机,连有数字的衣服也坚持天天穿。有时一早醒来,心血来潮,挑出一张草稿纸,就自己坐在书桌前出题,自己解题,在纸上沙沙沙写个半小时。乍看之下,像得了灵感的科学家,在计算什么神奇方程式。现在,迷上Monopoly后的e,换算钱也很快,有时还算得比妈妈快。(妈妈的确是反应迟缓的人) e无聊的时候,我给他出数学题,他会按捺不住把答案找出来,导致他“警告”我:“最后一题了!不要再问了!”而我继续问,他仍会“无法自拔”地回答。 每回e叫我起床而我还要赖床的时候,我就提议他数数或背乘法表。想想他也很可怜——妈妈在睡觉,他“无法自拔”地对着空气背乘法。有时是几分钟,有时是半小时,日复一日。 数字总吸引着e的注意力,包括餐桌上的号码牌。他把号码牌摆在自己的面前,一边吃,一边盯着看,仿佛这样才有安全感。好心的服务员通常都由着他。 数字让e平静,也让e烦躁。有一天,我们到面摊吃面,拿了号码牌等待。e的数字瘾又发作,紧紧盯着号码牌。这回没那么好运,面摊的大婶持着号码牌,严肃地对e说:“这是我做生意要用到的!”
10月前
e今天上车后,就把身子伸前去鸣车笛。他惊觉自己又犯了不应该的事,有点担心地对我说:“对不起,我忘记了。”我没责怪他,他知错就行。 认识中文字后不久,e开始学数字。学了1,他迫不及待想知道接下来是多少,一直追寻到100、1000、10000……那时他大概两岁。他觉得数字很有趣,一个数值加一个数值,总和出一个更大的数值。数值越大,他越兴奋。 凡是有数字的玩具他都喜欢玩,拼图、计算机,连有数字的衣服也坚持天天穿。有时一早醒来,心血来潮,挑出一张草稿纸,就自己坐在书桌前出题,自己解题,在纸上沙沙沙写个半小时。乍看之下,像得了灵感的科学家,在计算什么神奇方程式。现在,迷上Monopoly后的e,换算钱也很快,有时还算得比妈妈快。(妈妈的确是反应迟缓的人) e无聊的时候,我给他出数学题,他会按捺不住把答案找出来,导致他“警告”我:“最后一题了!不要再问了!”而我继续问,他仍会“无法自拔”地回答。 每回e叫我起床而我还要赖床的时候,我就提议他数数或背乘法表。想想他也很可怜——妈妈在睡觉,他“无法自拔”地对着空气背乘法。有时是几分钟,有时是半小时,日复一日。 数字总吸引着e的注意力,包括餐桌上的号码牌。他把号码牌摆在自己的面前,一边吃,一边盯着看,仿佛这样才有安全感。好心的服务员通常都由着他。 数字让e平静,也让e烦躁。有一天,我们到面摊吃面,拿了号码牌等待。e的数字瘾又发作,紧紧盯着号码牌。这回没那么好运,面摊的大婶持着号码牌,严肃地对e说:“这是我做生意要用到的!” [vip_content_start] 强硬的拒绝引起e的反弹,他开始哭闹,整家餐室的人都看着我们。我知道数字是e跳过不去的坑,只好硬着头皮跟面摊借号码牌,但那个大婶依旧不让步。我的肠胃一向不好,尤其早餐没吃,如此一闹,我又是一阵头昏作呕,浑身不舒服。把心一横,想出下策:跟面摊买10个炸云吞,这样我可以拿到号码牌了吧? 我回到面摊后,话未说出口,面摊老板娘终于出面了,和善地把号码牌递给我,苦笑着对我说:“拿去吧,拿去吧,小孩子就是这样。”看着白发苍苍的老板娘面露天使的笑容,我心中无限感激。离去时,那个大婶垂低了脸皮,不甘愿地说:“你不可以这样惯着孩子!”我惯不惯与她何干呢?解释总沦为他人口中的“借口”,不说也罢。 经过这事后,我和e约法三章,他也克制了对号码牌的迷恋。我和e爸从此看到号码牌都会禁不住冒冷汗,幸好目前e控制良好。妈妈我每想起那顿早餐,至今仍有作呕的感觉,虽然这只是当妈妈一百万种委屈的其中一个。 有时间慢慢等他长大 除了数字癖,e也有其他别人不了解的癖好。比如思考时,无法自拔地绕圈子走,或者把玩手边的物件;无法自拔地拼好散乱的拼图,尽管自己并不想玩;无法自拔把调乱、颠倒的物体摆正;无法自拔地对小鸟大叫只因要赶走小鸟,也包括鱼缸里的鱼。阻止他时,他就伸出食指说:“一次,一次就好了!” e的无法自拔难免常成为我们之间的导火线。他非打出生就完美,我仅能学习迁就、容忍他,比如赶时间出门前,他坚持要做好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我只能深呼吸,闭着眼睛在旁边等待,说服自己:“没关系,慢一点没关系,没关系……” 这些“无法自拔”并非不可打破,只要事前和e商量,且提出其他选择、解决方案,e会成熟地说:“好吧!只是这一次啊!”因此,我必须预先知道情况,减低我气到短命的几率。事前约法三章,得以续命。 e当然知道,有些无法自拔不被允许。有时候他成功克服,偶尔他忘记了,如他今天上车后,就把身子伸前去鸣车笛。他惊觉自己又犯了不应该的事,有点担心地对我说:“对不起,我忘记了。”我没责怪他,他知错就行。我还有时间慢慢等他长大,不急着他一时长成宇宙无与伦比的乖小孩。若有这种剧变,我的心脏也承受不了,那他必然是遭受了极端的经历。 大人不也是有很多无法自拔吗?狂食狂饮、深夜洗澡、烟酒成瘾、出口成脏、熬夜滑手机、买鞋买包买手表……只不过大家只敢压制小孩,没有人敢当面阻喝大人。
10月前
e对管理金钱有了自己的观念,该存时要存,该花时要花,我开始下一步:给他零用钱。5岁的小孩要什么钱呢?好像不太需要。 去年9月,麦当劳和Hasbro游戏公司合作,推出了8款Hasbro旗下的桌游玩具。玩具是缩小版,规则有所不同,而其中一款就是“Monopoly”。简化后的Monopoly很简单:掷骰子(用纸卡折成的骰子)、按号码跳格子,落在哪个格子,就收取该格子的地皮;收集最多地皮的是赢家。 对此游戏,e不论是自己玩,或是和我玩,都玩得不亦乐乎。e喜欢玩的原因可能是他喜欢掷骰子吧,而我不抗拒是因为我无需动脑筋,轻松陪玩。 玩腻了缩小版Monopoly,想想不如玩真正的Monopoly。那就是妈妈我自投罗网的开始。记得小时候,最快乐的游戏时光就是和我姊玩香港版的“百万富翁”,香港的窝打老道、皇后大道等自那时就深植脑海,永难忘记。我姊很喜欢数钞票,虽然那是玩具纸钞,可她数钱时双眼格外炯炯有神,10根手指头简直是一台数钞机,而如今,她仍爱数钞票,毕竟她是一名商人。 我的用意是想让e知道什么是买卖,如何管理钱等等。在我孩童的年代,5岁学习认识金钱算早,当时的消费不过是一根冰棒、一块豆沙饼,但现在的孩子并没有那么简单了——e会用我的手机上购物平台,选一件他喜欢的衣服,加入购物车,然后叫我付款。我常得教育他实用与否、值不值得的道理,打消他企图网购一只狗的念头。
11月前
e对管理金钱有了自己的观念,该存时要存,该花时要花,我开始下一步:给他零用钱。5岁的小孩要什么钱呢?好像不太需要。 去年9月,麦当劳和Hasbro游戏公司合作,推出了8款Hasbro旗下的桌游玩具。玩具是缩小版,规则有所不同,而其中一款就是“Monopoly”。简化后的Monopoly很简单:掷骰子(用纸卡折成的骰子)、按号码跳格子,落在哪个格子,就收取该格子的地皮;收集最多地皮的是赢家。 对此游戏,e不论是自己玩,或是和我玩,都玩得不亦乐乎。e喜欢玩的原因可能是他喜欢掷骰子吧,而我不抗拒是因为我无需动脑筋,轻松陪玩。 玩腻了缩小版Monopoly,想想不如玩真正的Monopoly。那就是妈妈我自投罗网的开始。记得小时候,最快乐的游戏时光就是和我姊玩香港版的“百万富翁”,香港的窝打老道、皇后大道等自那时就深植脑海,永难忘记。我姊很喜欢数钞票,虽然那是玩具纸钞,可她数钱时双眼格外炯炯有神,10根手指头简直是一台数钞机,而如今,她仍爱数钞票,毕竟她是一名商人。 我的用意是想让e知道什么是买卖,如何管理钱等等。在我孩童的年代,5岁学习认识金钱算早,当时的消费不过是一根冰棒、一块豆沙饼,但现在的孩子并没有那么简单了——e会用我的手机上购物平台,选一件他喜欢的衣服,加入购物车,然后叫我付款。我常得教育他实用与否、值不值得的道理,打消他企图网购一只狗的念头。 [vip_content_start] 初时玩Monopoly挺有趣,可以收取租金、购买地皮、建房子,当然e也常因买不到最贵的两块地皮而哭闹(游戏每次结束的原因)。然而最累人的是一玩就玩了整个下午、几个小时!我真有一种自讨苦吃的感觉,但看到e有所得(算骰子的步数、金钱找换的概念、消费的态度——何时该买、何时该存),我又有一点安慰了。 有时候,e对金钱的逻辑思维有点奇怪。比如说,他不情愿缴付了我租金,而我正退还余额给他的时候,他说:“我用一张(100块)换你的两张(2张10块),我赚很多!”他平衡了自己的心情,这样的阿Q精神似乎不错……?若是大人,便是“否极泰来、借财消灾”的说法来安慰自己。 钱可以赚回来 e对管理金钱有了自己的观念,该存时要存,该花时要花,我开始下一步:给他零用钱。5岁的小孩要什么钱呢?好像不太需要。由于有爸妈买单,他不太晓得什么是钱,以为一打开钱包就有钱,或者钞票是妈妈画出来的。我得让他知道,妈妈的钱包一打开,往往只有收据。 给零用钱需要设定制度。不能凭感觉(随爸妈心情)给,不能以赏罚给,不能带条件(你乖乖吃饭就给)给,也不能以酬劳(帮忙做家务是应该)给,必须固定在同一时间(每周上学的最后一天),每次两块钱,只在放学后回到家才给(因为储蓄罐在家里)。我曾经让e选:一个月10块,或是每周两块。e选择后者,因为他喜欢每周领零用钱的感觉。 一个月后,e存到了10块钱,他很高兴。正逢书局促销期,e爽快地用光了那10块钱,买了书(其实不太够,妈妈贴了不足)。他并不太需要那些书,他只是想体验花自己的储蓄,是什么滋味。 之后,他就没有再花自己的储蓄了。有时候,他想乱买东西时,我要他用自己的储蓄,他便驳道:“不要乱花我的钱!”我们母子俩就这样吵来吵去,最后不了了之,什么也没买(妈妈我的用意也)。 昨天,他很高兴地向我报告他的存款。 “我要存到100块,然后买很贵很贵的东西!”e兴奋地说。 “你想买什么?”我好奇地问。 “我要买几十块的东西!” “那……你存几十块的时候就可以买了呀,何必存到100块呢?”我问。 e说:“这样我还会剩下几十块啊,不至于花光。” 话说回来,Hasbro去年终于跟上手游的风潮,推出了“Monopoly Go”。这简直是恶梦,e爱玩得不得了,可以敲损别人的屋子换钱、获取很多很多的骰子等等,靠的不只是运气,还有胆识。只要骰子的存量够,e会使用很高的倍数来玩,他说:“这样才赚得到钱。” 如果存款被盗光了,e也不在意,他说:“钱可以赚回来。” e在这个资本主义的世界里,往后会如何生存?我不禁感到无限好奇,有点乐观,又有点害怕……
11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