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失衡

从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必须深入去探讨特殊儿的定义。对于你,我常问我自己:你是特殊儿吗?什么叫特殊儿?那些无法自理、无法与人沟通的才是特殊儿吗?让妈妈手足无措,进而重新审视自己、增长知识的孩子,算不算特殊儿? 当了妈妈以后,我常以“棒下出孝子”为座右铭。对你,我一直很严格,我扮演着虎妈的角色,我说一,你从来不敢说二。因此,与你的关系,也就不怎么亲昵。但是我一直认为,我也是这样长大的,以后你长大了,就会明白做母亲的苦心了。 上小学前,你是那个对妈妈的话言听计从的孩子。然而,刚上小学没多久的你,眼里却没有了光,手上脚上的伤口也愈来越多了。我每一次问你,你都会说是蚊虫咬伤后的抓痕,我也没有怀疑。2015年,你11岁,你开始乱发脾气,固执不听劝告,我心目中的那个乖巧的孩子消失了。我对你大吼,甚至打你,你也开始对我进行无声的抗议,但我不加理会。然而,你的顽劣,让我被冠上“不会教孩子”的罪名,于是我开始想办法与你沟通。 同一年,我报名参加台湾弘光科技大学办的辅导课程,认识了“阿斯伯格”儿童及其症状。由于我觉得这心理病和你的情况很相似,就觉得你其实就是这种特殊儿。回国后,我到学校和老师们沟通,希望老师多了解像你这样的孩子的需求。然而,许多老师对这病症并不了解,反而认为是我过于保护孩子。我无奈,只好换个方式,劝你多忍耐,相信一切都会过去的,把眼光放远一些,也许中学生涯会更好。你仿佛接受了我的提议。 上了中学,你找到与同侪学习的快乐,眼里又开始有了光,开始努力去维系友情。对朋友,你倾尽全力、有时甚至情愿委屈自己,只为了得到朋友的认可。当你的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当功课因陪伴朋友而堆积如山、当你无法梳理情绪,又遇上严格校规,你开始焦躁,开始无法睡觉,精神萎靡。这让我很担心你,但是,你似乎认为我不会明白你,拒绝透露任何心事。我也只好作罢。 被霸凌也不敢告诉妈妈 2020年,你上了高中,进入全新的一班,但同时也遇上了行动管制令。因为无法去学校,无法与新朋友培养感情,让你的情绪瞬间掉入谷底。过后,你被确诊为焦虑失衡症(Anxiety Disorder),而开始服用药物。后来,因为一次老师的不理解,因为同侪的忽视,你选择了极端的方式——自杀来控诉。虽然未遂,但是学校却因此喻令不让你回校。为了你,我苦苦哀求,放下所有尊严,几乎要下跪了,只希望学校给你机会。但是,一切似乎很难,大家都害怕你造次。作为家长,我放下我所有的尊严,卑微地苦求学校,我甚至愿意签下保证书,万一你在学校发生什么事,我都不会追究,但他们还是不相信,也不接受。 因为感觉不到世界的善意,你在家再次采用极端的方法,企图一了百了。我满眼泪水把你送进中央医院以后,医生再次给你的情况冠上了各种名堂的心理病——重度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躁狂抑郁症(Bipolar Disorder)、人格障碍(Personality Disorder)等等。我一时无法接受,除了流泪,我采纳了各方的善意指引,开始与你一起接受密集的辅导。 在各种方式的辅导中,我明白了自己的不足,也了解在教养你的过程中,犯下了许多过错,以致你在小学面对霸凌也不敢告诉我。我一直以为是你的不合群,才会发生被朋友远离的情况。我的不理解,让你的心一次又一次的受伤。因为你,我重新认知角色,明白世间最重要的就是健康与平安。 在医院看见了人间疾苦,你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执著,医院真的是一个让人学会珍惜的地方。在紧急病房就医时,你答应过妈妈,你会要好好活着,要爱自己更胜却其他事物。我把你的承诺记录了下来,希望你没有忘记。 孩子,你要明白:人生不需要100分,得有一些缺憾,才是完整的。 孩子,我爱你。感谢你的出现,让我明白一切皆有可能,每一件的事情的发生都是有寓意的。伤了痛了,妈妈懂得了“放手”才是父母予孩子最深沉的爱。 这些心路历程,在我脑海游走了好多年,一直到今天,我才能将之付诸于文字。 孩子,是你让我重新成长,打破自己之前对青少年的认知藩篱,也懂得了如何关爱别人的孩子,明白很多事情都有另一面的。因为有你,我年过半百,仍可继续学习及成长。对我而言,你就是一个很特殊的孩子了。 而今,刚满20岁的你,只身到他国念书已经一年了,间中我没有去看你,只是“请”了你的姑姑和姐姐趁旅游之便去看了你两次。他们都告诉我你很好。我也真的希望你会越来越好。 孩子,妈妈写到这里,我心中默念了不下百次,希望你相信自己,爱自己。不管过去你历经了多少煎熬,一定要记得妈妈永远都爱你,希望你无畏无惧,健康成长, 他日学成归来,活出自己的人生!
2月前
7月前
到访迪拜已经是去年11月的事情了,虽然时间过去了半年,但对于迪拜的种种疑问依然缠绕在我心头,让我无法释怀。和朋友说起这事,他们总是开玩笑地说这是迪拜的魔力,把我的困惑留在了那片沙漠里,等待着下一次我再次回去解开。我想这可能是真的。 想像中的迪拜和现实看到的还是有差的。下机到迪拜国际机场,除了在取行李处看到比较多身穿白袍的阿拉伯人外,我几乎感受不到属于这座城市的文化氛围。无论是机场里的指示牌,或是便利店和餐厅,我在这些地方都找不到一些能把这地方和迪拜连接起来的特色。我接下来的旅程便是在这样的困惑中展开。 迪拜之旅的同伴是我一位非常要好的朋友,我叫她妮基。妮基在机场办了国际驾照的手续后,我们便租了辆小车,以便接下来在迪拜移动。马来西亚的驾驶位靠右,但在阿联酋却是左驾,所以要驾驭迪拜的交通对妮基而言是一项挑战。加重这挑战难度的还有迪拜的一些交通规则,比如行驶时不能吃喝,还有必须跟好速度限制,过慢也算犯法,是要罚款的。 有幸获得公司的赞助,我们在迪拜的住宿安排在了一家声誉不错的豪华酒店。酒店沿靠朱美拉海滩,对面是一些办公大楼,城市和自然的融合眼看虽然协调,却给了我一种莫名违和的感觉。我给这景色拍了好多照片,可没有一张是我喜欢的。后来查询了些资料我才得知,原来朱美拉海滩是人工建造的,这或许就是我感觉不对的原因吧。 我和妮基都不喜欢太紧凑的行程,所以在迪拜众多旅游景点中,我们只选了几个想去的地方看看。这些地方包括大热的哈利法塔、未来博物馆、亚特兰斯失落的空间水族馆以及阿塞夫街区。如果只去这几个地方,那6天5夜的时间还算宽裕,所以我们也安排到阿布扎比去参观谢赫扎耶德大清真寺和一级方程式的赛场。然而在这些现代科技打造出来的壮丽景观中,最让人难以忘怀的莫过于那片浩瀚而壮美的沙漠。 我们的沙漠导游拉希德准时在凌晨5点到达酒店接我们。从迪拜市中心到沙漠需要大约一个小时的车程,拉希德让我们在车里稍作休息,但我和妮基都没敢入睡,好像都害怕拉希德会趁着我们闭眼把我们载到别处似的。对怀疑拉希德的想法,我到后来都感到很抱歉。 一股神秘的力量笼罩全身 到达沙漠的时候天已经亮了,但拉希德说太阳肯定还藏在这片金色沙海之下,让我们再等会。拉希德的车子停在了沙丘的高处,然后带着我和妮基走到比较陡峭的边缘,他说那里是欣赏日出的最佳位置。我半信半疑地跟着他的指示坐下,焦躁的心随着风的低语逐渐平静,我开始感觉到一股神秘的力量笼罩全身,仿佛时间就在这里凝固,空气的流动也变得慢了下来。这种静谧的感觉很舒服,可舒服中夹杂着一丝丝的恐惧,有种自己不由得被时间操控的感觉。现在想来,世上万物似乎都受时间的支配,我对时间的认识其实太浅。 就如拉希德所说的,我们坐了会后终于迎来了沙漠的日出。太阳缓缓升起,它的光芒点亮了每一寸细沙,整片沙漠都染上了橙黄色的光影,大地好像在此刻真正的苏醒了。与我之前在海边或是城市看过的日出不一样,沙漠的阳光更富有生命力,每丝光线都像在诉说着这些岁月里积淀在沙漠里的故事。我看着光映在我手掌心上,然后轻轻合上,以为这样就能抓住时间。 然而时间很快的提醒我,没有什么瞬间能是永恒的。回程时,我坐在拉希德的车里,看着窗外的景色从沙漠变城市,那份违和感又再一次涌上心头。难道是因为迪拜失衡的生命力吗?我看着眼前逐渐清晰的高楼大厦,再从后视镜看着渐变模糊的沙漠,我感觉这个地方的生命力正在减弱。这很奇怪,明明聚集在市中心的人更多,我却在偏远的沙漠感受到更强的力量。 迪拜给我的感觉就像一颗负荷过重的心脏。市中心的发展迅速得惊人,可它的周边却怎么也追不上那步伐。虽然现在勉强的支撑住了,但和市中心对比起来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奇怪的是在这颗负荷过重的心脏上,疲惫的边缘却比那有力的中心更有生气。我无法分析这种复杂的感觉。拉希德把我们安全地送回酒店,当我看着自己那双沾满细沙的球鞋踏在美丽的地砖上时,我好像听到了这片土地无声的呐喊,仿佛在为它失去的平衡哭泣,这种无力的感觉让我浑身起了鸡皮疙瘩。 隔天在机场准备回国的时候,我问妮基对这趟旅行的感受如何,她也说不清楚她真实的感觉,我点头认同她的困惑。在飞机上我低头看了看迪拜闪亮的夜景,脑里突然闪过了拉希德独自走在沙漠中的身影,我的心脏突然感觉酸涩了一下,就像拉希德让我带走了他的诗和远方一样。 那片沙漠蕴藏了多少人的梦,那座城市里又带走了多少人的梦,这样的反差从何时开始,又何时会结束,我至今还想不明白。
10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