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女鼓手

“咚”的一声响起,一群立于二十四节令鼓后的女鼓手,将手中的鼓槌击出震人心魄的节奏,那些刚柔并济、闪闪发光的女性力量,吸引台下观众的瞩目,掌声此起彼伏的响起来。 报道:伍思薇 摄影:林毅钲、赖国华 “咚”的一声响起,一群立于二十四节令鼓后的女鼓手,将手中的鼓槌击出震人心魄的节奏,那些刚柔并济、闪闪发光的女性力量,吸引台下观众的瞩目,掌声此起彼伏的响起来。 这是马来西亚首支非校际全妇女班的二十四节令鼓队“潮擊鼓队”,成立于2014年5月,是由雪隆潮州会馆妇女组成员所组成,由手集团鼓手叶泳樟任教。 这支鼓队的成员年龄参差不齐,从20多岁的年轻大学生,到80岁的乐龄妇女,任何年龄段都有。 该鼓队自成立起,参与多场演出,并深获好评,参与的演出包括2014年手集团《万花鼓宴VI》、万达镇培才华小学校新春午宴、2015年第8届亚洲跳绳锦标赛开幕礼、2015年与2018年马潮联妇《展风华秀潮韵》全国才艺交流会、2017年坤成校友会举办之“坤友之夜”晚宴、2020年ASTRO农历新年新春倒数活动开幕演出、雪隆潮州会馆历年周年纪念联欢晚宴等。 谢粉鸾:大马首支非校际全女班鼓队 潮擊鼓队队长谢粉鸾表示,万达镇培才二校是雪隆潮州会馆所建立,因该校已成立了二十四节令鼓队,让雪隆潮州会馆妇女组萌起念头,想要利用这个资源,因此向董事会提出妇女组开办二十四节令鼓队的要求。 她说,当董事会同意后,该组就开始筹备,由董事会拨款购买一切乐器,而她们则使用培才二校的场地,以及征得该校二十四节令鼓队教练叶泳樟的同意,在每周学生的训练结束后,接着训练妇女组的队员,因此于2014年5月3日创办了“潮擊鼓队”。 她透露,“潮擊鼓队”是我国首支非校际全妇女班的二十四节令鼓队,公开给所有满18岁或以上的女性参与,不限种族及籍贯,如今已有35名队员。 “要成立一支鼓队并不容易,我们需要学生长久坚持下去,否则学生的流动性太强,也会影响到鼓队的发展。” 她表示,“潮擊鼓队”每年都会招生,但二十几人经过练习后,能够坚持到最后的学生不到10人。 年龄层从二十多岁至80岁 谢粉鸾说,该鼓队里的成员十分多样化,年龄层的跨度也很大,除了有二十多岁的大学生及80岁高龄的乐龄妇女,还有白领及教师。 她透露,经过一番训练后,她们在鼓队成立不到一年,就登上我国著名鼓艺表演艺术团体手集团配合周年庆举办的国际鼓艺节——“万花鼓宴”,与一群孩子们完成演出。 “之后,我们每年都会参与不同的演出,尽量由不同的队员出阵。不过,截至目前都只是在雪隆区一带进行表演,我们希望未来能够有机会到各州进行巡回演出。” 叶泳樟:练习时须互听鼓声 “我知道你很想打好,但别忘了身边还有队友,(练习时)互相听一听(鼓声)。” 叶泳樟是手集团鼓手兼“潮擊鼓队”教练,他说,该队队员对于节令鼓的学习程度不一样,有者是初次接触,有者曾经学习过,有者则有持续打太极或进行其他运动,因此在练习的时候,他必须引导她们去习惯打鼓。 他表示,练习节令鼓前,大家必须先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尤其“潮擊鼓队”里有部分队员的年纪不小,而打击节令鼓时,偶尔会有一些屈膝、扎马步的动作,有时候大家以为自己都能够负荷这些运动量,但其实并不能。 “我和队员们进行沟通后,了解她们的身体状况,在练习及表演时,就会根据她们的情况做调整,让大家都能够在舒适的情况下完成表演。” 随队视察场地再调整 他表示,每逢“潮擊鼓队”要演出时,他都会随着鼓队到现场去视察场地,再根据场地的不同作调整。 “有时候,一些表演场地太大太广阔,现场的声音会有不同的反射与折射,导致队员无法第一时间听到音响的声音,影响到表演的素质;遇上场地太小时,我也需要协助她们调整鼓阵,让她们表演时的动作比较舒服。” 他说,每个场地的状况都不一样,还包括灯光及其他状况可能造成的影响,他都会再三提醒队员,让他们在表演期间若遇到状况发生,不会吓得乱了阵脚,影响演出。 叶泳樟:行管期队员自发上网课 叶泳樟透露,队员们在行管令期间为了不中断学习,自发上起网课。然而,要透过网课来练习敲击乐器并不容易,队员们必须调整好镜头及收音等,他才能够清楚听见大家的声音。 “有时候受到网线的影响,视频及声音会有所延缓,这时候我就必须透过听她们的敲击声来辨认是否敲击正确。同时,我也要求她们必须至少有半身出镜,让我可以看见她们的手部动作。” 他说,结束了长时间的网课后,大家在去年回归现实中练习时,许多人的状态还未准备好,甚至是不习惯打鼓的声音、软硬度及动作,有者的体力也会跟不上。 他透露,今年的雪隆潮州会馆132周年联欢晚宴在吉隆坡广东义山广义大厦举办,由于现场场地非常大,且“潮擊鼓队”与万达镇培才二校的学生分别在左右两侧舞台合作演出,为了协助双方听到对方的鼓声,他也随着大队上场,站在场地的中间及担任调和角色。 他说,小朋友们已习惯很快的打击速度,而“潮擊鼓队”则习惯较慢的打击速度,他所担任的调和角色,也能够协助大家把速度达到平衡。 陈佩琼:拟向私企推广鼓队增收 雪隆潮州会馆妇女组主任陈佩琼表示,雪隆潮州会馆董事会每个月给予“潮擊鼓队”的津贴很高,即便她们有向队员们收取学费,但仅足够支付教练的费用。 因此,她计划向各大私企推广该鼓队,希望这些公司能够在周年庆宴及其他活动上邀请她们前去演出,藉着商演的机会赚取一些收入。 杨碧玉:靠记忆背诵鼓点节奏 此外,作为最年长队员之一的杨碧玉(74岁),是鼓队成立之初就已加入的元老队员。 她表示,求学阶段曾加入校内的铜乐队,当时就学习如何打击小鼓。尽管小鼓与节令鼓都属于敲击乐器,惟二者的打法及鼓棒都不一样,一切都须从头学过。 “一开始学习打击节令鼓时,我需要靠着自己的记忆力,把整段鼓点节奏都背诵起来。结果我发现,这件事对老人家很有好处。” 她笑言,年纪渐长后,因开始减少使用脑力,以致记忆力开始慢慢消退。 但是,当她开始学习打击节令鼓后,她需要把所有鼓点节奏、肢体动作和队形变化都背起来,她发现自己的记忆力也开始变好了。
1年前
通过肢体语言诠释文化概念,藉着磅礴鼓声传承文化精髓!波德申中华中学二十四节令鼓打破“女弱男强”刻板印象。 报道:丘明艳 摄影:丘明艳/部分由校长提供 通过肢体语言诠释文化概念,藉着磅礴鼓声传承文化精髓!波德申中华中学二十四节令鼓打破“女弱男强”刻板印象。 从古时的诗书到近代文献中,有过不少弱化女性的描写包括“女子本弱”、“女弱男强”、“楚楚可怜”,以致社会无意中对性别强调与对女性的特殊化对待,更进一步加深了两性之间的刻板印象。 极具阳刚气息的二十四节令鼓在大众印象中,貌似更适合阳刚气十足的男性,然而,波中二十四节令鼓成立至今,始终以女鼓手居多,甚至被称为“女子军团”,外表柔弱的女生稳掌鼓棒,击鼓瞬间,浩气凌然且充满激昂氛围的鼓声此起彼落,鼓手声声喝叫的架势,击破社会中“女弱男强”的刻板印象。 余靖倩:没任何事只有男生可做 波中二十四节令鼓学会主席余靖倩接受《花城》社区报访问时坦言,纵观各校成立的节令鼓学会,波中队确实属女鼓手居多,然而在男女平等条件的社会下,再没有任何事情是“只有男生可以做”。 “比起性别之分,二十四节令鼓鼓手需具备过人的体力与耐力之外,更看重团队精神,因为只要有一人出现瑕疵,这足以影响到其他队友的正常发挥,而犯错并不是女生的‘专利’,任何人都有发挥失常的时候。” 外表斯文的余靖倩从小接受钢琴熏陶,成了别人眼中的“娇娇女”,她在入学初期曾加入童军学会,因适应不了风吹日晒的户外活动,毅然决然地转入自以为“无需受苦”的节令鼓学会,却没想到比起童军的风吹日晒,极度考验体力和耐力的节令鼓训练,更让她吃尽苦头。 她形容,该学会不存在男女之分,即便是女生也必须自行扛着沉重的大鼓。在长达4年的打磨之下,当初的“娇娇女”如今成了独当一面的领导人,这条路实属不易。 黄芯盈:台上一分钟台下勤练功 波中二十四节令鼓学会副主席黄芯盈同样也是“误打误撞”之下,加入了二十四节令鼓学会,同样拥有钢琴底子的她,不愿成为别人眼中的“柔弱女生”,从小性格外向的她,原本打算加入篮球学会,但最终还是成为了节令鼓的鼓手。 她忆述,小学时期曾有幸观赏表姐在台上表演二十四节令鼓,被表姐的英气飒爽所折服,随后在六年级也跟着表姐到练习场地,体验了一把。 “刚开始觉得节令鼓很帅气又很简单,后来才发现是自己误解了,有太多需要学习的东西,体力、耐力、听力、专注力、团队精神缺一不可!” 在不知不觉中,加入节令鼓3年多的黄芯盈坦言,节令鼓看似简单,实则需要消耗很多体力,在练习初期,往往因错误发力导致手腕酸痛,如今虽然度过了初学阶段,但仍会在闲暇时做瑜伽,周末出门打篮球以维持足够的体力耐力,还有保持良好的体态。 “二十四节令鼓不只需要击鼓,更需要带出磅礴的气势,因此,肢体语言也非常重要,若动作僵硬,会导致整个演奏非常突兀。” 一般上,节令鼓曲目的演奏时间介于4到8分钟,然而,却需要至少2个月的时间排练,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所言非虚。 张鑫浩:节令鼓学会中没有弱女 也是副主席的张鑫浩与余靖倩属同期加入的学员之一,从2019年的波中节令鼓兴趣班开始,一直相互扶持走到今日,而当初一同加入的学员们,基本已走得“所剩无几”。 他坦言,在初中那年填写志愿表时,首选是“帅气”的扯铃学会,再来是普遍男生都热爱的篮球学会,最后才轮到节令鼓。 “虽然姐姐也是节令鼓的学员之一,但我对此兴趣不比扯铃高,所以,与其说是我选择了节令鼓,不如说是节令鼓选择了我。” 因从未接受过任何乐器熏陶,自诩音乐造诣不高的张鑫浩坦言,在学习看懂鼓谱的道路上走得磕磕绊绊,而更令他备受挫折的是,击鼓时总是僵硬的肢体,影响自己甚至是全队的表现。 “节令鼓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且未知的领域,甚至曾多次想过要放弃,但每次到了崩溃临界点,回想起自己投入这么多精力和苦工,就觉得很不甘心,所幸这4年来,所有辛酸都扛过来了,也收获了不少。” 作为该学会中为数不多的男生之一,张鑫浩对于“女弱男强”向来嗤之以鼻,更强调“节令鼓学会中没有弱女”。 他形容,尽管女生体格比男生小,却不意味着女弱男强,事实上,该学会很多男生甚至扛不起鼓,反而都是女生协助扛鼓,以实际行动打破社会传统刻板印象。 教练陈展骢游走各校授艺 谈及波中二十四节令鼓学会,不得不提教练陈展骢(28岁),年纪轻轻却拥有精深造诣,追溯起15年前的他,仍是芙蓉中华中学的在校生,机缘巧合之下加入了节令鼓学会,这一学就到了现在游走各校学会授艺,背负着传承文化的使命。 他笑称,虽说行行出状元,然而普遍家长均认为“艺术没有出头天”,加上节令鼓学习成果缓慢,导致当时很多学生难以持续,直到毕业那年,他也是唯一一名从入校到毕业,对节令鼓从一而终的学员。 “虽然二十四节令鼓发源地来自于马来西亚,然而,在短短30年光景,就已传遍全球,甚至举办多届节令鼓国际赛,实在令人备感骄傲。” 如今,在雪隆区甚至开设了乐龄班和幼稚园班,足以显示节令鼓已从校园走入民间,成为大放异彩的华人鼓艺文化主流。 文化属于每一个时代,二十四节令鼓背后蕴含的文化精髓,在历史巨轮中仍得以传承到新时代,藉着鼓声名扬四海,挥舞出不同时代的光芒,具教育意义的历史才得以流传,引起共鸣的文化才得以传承。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