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妙仕

松巴岛的夜晚来得特别早,六点多黑幕已经盖满天空,镇上灯火处处。旅游车开到街场,转进一条长长窄窄的巷子,这里靠近渔村,沿着巷子两旁都是卖海鲜的摊档,微弱的街灯下,看到卖的多数是大鱼小鱼。其他虾和螃蟹倒是少。守坐在档口的小贩多过来买的人,只有寥寥无几的顾客。 我们下了车,走进亚答和木板撘成的棚里,这是一间简陋的海鲜食堂。叫了炒饭和烧鱼,我们排排坐在长长的餐桌前,个个饥肠辘辘,等候着上菜。外头人来人往,喧闹吵杂,熏烤海鲜的烟火,加上风沙飕飕,弥漫整个空间。 我们低着头看手机之际,突然眼前冒出个人来,看着我们。黝黑的皮肤,凌乱的头发,绑着马尾,细幼的身子,她看起来只有五、六岁。女孩身上穿着陈旧的衣裙,破烂的鞋子,两手在桌面下,似乎在抓着些东西。 “要买吗?”她用印尼腔的马来语问,一脸的期待。她把双手抬起来,是几包透明的小塑料袋,里面装着的竟是白砂糖!我们都愣住了,我摇摇头,小女孩木然转身,朝向旁边另一个人问,就这样轮流一个接一个,把坐在两排的同游朋友都问了。过两天我们就离开这岛,买了不知如何处置,实在是爱莫能助。 小女孩走向其他餐桌,再一个个人问。食客有的是游客,有的是本地人,都是摇头不买。她只好慢慢走出去,我有点于心不忍,多么希望她卖的是花生、水果、番薯蔬菜或是纪念品之类,至少还能买下帮到她。 晚餐后,走出店子,看到那小女孩还站在店外,向游客和往来的路人兜售白糖。看看她手上的几个小包,仍旧一样多,卖不出去。 回民宿路上,车子开得缓慢。我看到几个小男孩、小女孩,就和刚才那一个女孩差不多的年龄,他们赤手抓着几只鱼儿的尾巴,向路人和游客兜售,还有的孩子停在路旁鱼摊,要鱼贩收购。这岛上不少的孩子,小小年纪,就和成人一样扛起赚钱养家的责任。 参观岛上的传统村落,旅游车驶入停车处,守门的村民就出现,拿本大簿子,要游客写下车牌、国籍等资料,然后索取入门费。一踏入村里头,一群小孩就蜂拥围上来,个个瘦瘦小小,年龄大概介于5至15岁,猛追着你问要不要拍照,他们可以帮你拍,和你合拍或与一群孩子大合照。敢情是见惯了游客,生活的磨练,日久有功,他们会用手机拍美美的照片,还能口操流利英语。孩子不断推销自己,说个不停 :“安迪,我帮你拍照,要拍什么样子我都会!” “安迪你自己拍的不美,我帮你拍!” “安迪,我拍panorama给你!” “安迪,我可以和你合拍!” 村里还有骑着马儿的少年,靠过来让你上马,或给你拍照,当然要给些钱他们。尽管我们拒绝,但孩子并不泄气,仍旧步步贴身粘着你,一直问个不停。即便是和他们合照,小孩也要钱讨酬劳。看着四周物资匮乏,简陋的居住环境,我们明白旅游带来的收益,对当地居民很重要,能帮补他们的生活。我们也理解群孩子的心里,想赚些零用钱。我们从旅游车里拿出糖果饼干,分派给了孩子。 从村子出来,停在路边亭子休息吃午餐,打包多买了一包饭菜,有个小男孩在那儿,就给了他。满满一大包饭,看着他狼吞虎咽,大口大口地吃,一眨眼就吃完了。看他一脸的满足,好像已经很久没吃得饱了。我心里不禁感触良多,想到自己的国家,丰衣足食的家庭里,一些被宠坏的孩子挑食咀刁、浪费食物的情形,当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马儿是岛上的交通工具 白天旅游车开在蜿蜒狭长的马路,沿途看到的是摩托和载货车,没几辆汽车,更没有脚踏车。马儿是松巴岛的普遍交通工具,在马路上随处有人骑着走,很是有趣!天气酷热,当地行人却没有雨伞。步行上学的孩童,穿着制服,背着小书包,顶着炎阳高照,就这样三三两两的,走长长的路上学去。 偶尔路上冒出没遮盖的货车,上面是满满的乘客,男女老少都有,人挤人贴身的站着。导游告诉我们,这群人到别的村子参加宴会或祭拜庆典,是当地司空见惯的情景。虽然烈日当空,在颠簸弯曲的马路上,超载货车摇摇摆摆的开着,路途偏远,然而他们看起来兴高采烈,一脸的兴奋,不以为苦。 在族群村落里,人与人的联系,人与神的关系如此的密切。一座松巴岛式的原始茅草屋子里,住着好多家庭和他们的亲戚,大家族共同的生活,可以互相依靠扶持。屋外有神灵雕像,是膜拜的对象,岛上居民继承土族的宗教,世世代代都敬仰神明。每间屋子旁边的平地上,都有座四方高凸的大坟墓,形状似个平台,象征活着的人,与祖先或去世的家人,仍旧同在一起,相互陪伴。 这海岛天气干旱,雨量很低,自来水供设备不足,很多村子都缺水。村子里有水源的地方,如瀑布、水塘、溪流旁,都聚满了村人冲凉汲水。男人种稻栽菜,女人洗衣煮饭,孩童嬉戏玩水,小小婴儿就在田埂间爬来爬去,各做各的,一片祥和,乐融融。游客到来,向村民打个招呼,他们都会友善地微笑,亲切地回应。 蔚蓝的晴空下,浩瀚的大海,高耸的断崖,青葱的树林,绿油油的稻田,广阔无际的大草原,壮观的瀑布,碧澄的水潭,群山环抱的村落,拼合成一幅亮丽的美景图画,浑然天成,涌现于松巴岛上,遍处可见。这片原始乐土,大自然怡人的景色,淳朴的民情,紧扣人心,净化心情。 未经现代化的污染,纯朴的居民过着简单,朴实无华的生活,他们快乐且满足。幸福感是来自内心的富足,不以物质的拥有来衡量。这趟松巴岛之行,我有所领悟,感受了满满的正能量。同时,也反省自己,家乡资源丰裕,我要懂得惜福,该时时感恩才是!
3星期前
柜台前是长长的人龙,好不容易才轮到我,登记好拿了等候号码,走进健康检查部门,吃了一惊,只见等候室里挤满了人,占据了所有的沙发和椅子。刚好有个人站起来,走进去验血室,位子空了,我赶紧趋近坐下。 我是预约的,请半天假来体检,以为刻意安排在工作日,能避开长龙,看来失算了,还是有得等。环顾四周,这么一大群人,有年老的,中年的,年轻的。除了一对华族老夫妇和我,其余都不像是本地人。听他们说的马来话,猜想肯定是印尼来的。一时间印尼话、英语、方言塞满了整个空间。 跟坐在身旁的妇人打个招呼,我们聊起来,她口操方言,福建话,还掺着潮州话。她告诉我正等候中的都是印尼人,尤以印尼华侨居多。我继续和几个等着的印尼客攀谈起来,他们都很友善健谈。 排队抽血时,一个年轻的印尼华人女生,捧着本厚厚的书在读,问她还在念书吗?她说毕业几年了,这次单独过来体检,家人上个月已经来了,当时她公司不准拿假,才延迟来的。许多朋友,每到年都会从印尼的棉兰飞来槟岛,在私人医院进行身体检查。她告诉我一般中上阶级,有经济能力的印尼华侨,都是本地几家私人医院的常客。 言谈中,得知印尼华人无论年纪老少,都习惯做例行体检。就如同出国旅游一样,是每年度必做的重要事项。他们通常选择这里的私人医院,因为乘棉兰直飞槟城的飞机,不消一小时就到了,很方便而且机票廉宜。当中有的是夫妻,有的儿女陪伴父母老人家,自己也顺便做体检。年轻人也会结伴而来,也有单枪匹马飞过来的。来了几次,他们适应了本地的环境,也熟悉了交通路线,加上语言沟通没问题,检查身体过后,还可以观光旅游,吃些槟岛道地小吃。所以每年至少一次,都会飞过来本地医院接受身体检查。 吃香喝辣忘了爱惜身体 其中一个还说查出有病就提早就医,血糖血脂胆固醇超标,就要加强日常保健,控制三高。体检成绩可以让人及早采取措施,毕竟防范胜于治疗,在打拼工作忙做生意之余,健康也要照顾,不然一切成果收获都无法享受。 我听了不禁汗颜,自己很少做体检,既便在生活环境里,找家医院进行身体检查,是很容易方便的事。结果好长一段日子,觉得体力断崖式的下降,做事力不从心,才不得不来检查身子。这次还是拖延了许久,才肯到医院来。 现代人俗务繁忙,稍有闲暇,就是吃喝玩乐。认为这样才是活在当下,不虚度时间。加上网络上泛滥的讯息,时下不断得推出十大,强调着一生人必做的事。例如十大必游的景点,十大必吃的食物,网红打卡的景点,国内必爬的山,一生中必到的国家等。 视频里不停轰炸的时尚的活动,鼓催着流行的玩乐,使得不少人都被洗脑了,形成一股跟风,变为一生当中必做的事。而让诸如此类的活动,把日子和假期都填得满满的,唯独遗漏了身体检查,这最为重要的一环。然而单只顾着享乐,忙着吃香喝辣,忘却了爱惜身体,忽略了维持健康,实属本末倒置。 这趟体检,遇到不同的社群,有了新的见识,提醒了我,把到医院接受体检,列入每年必做的清单里。养成体检的习惯,确实万分的重要,毕竟没有了健康的体魄,往后无论有多精彩的节目,都无法进行,任何美好的计划,皆为泡影,更逞论游山玩水了。
7月前
走进老街场,一排老店屋的最角落头,有家咖啡店,是一对老夫妻开的,只卖早市。店里有4个熟食档,由不同的档主和家人经营。 老板夫妻已经年迈,行动有些缓慢,他们自己冲泡咖啡茶水,为顾客端上饮料。老板和老板娘记性很好,只去了几次,已经记得我要点的饮料。只要一坐下,一大杯不加糖的浓咖啡乌,马上就端上来,咖啡乌香浓够味,泡得正合我的口味。 咖啡店里有一档炒粿角,也是老夫妻搭档。丈夫负责炒粿角,妻子准备材料,端送粿角,打包收钱。有别于其他粿角摊子,炒出来的粿角完整,一块块的,片片分明,火候十足,美味香喷喷。配上分量刚刚好的蒜头、豆芽和韭菜,添上辣椒,加蛋没蛋皆行,吃了肯定会上瘾的。 店里另一个角落,是个老婆婆卖福建虾面的摊档。虽是年纪老大,但老人家手脚敏捷,单独一人,包办所有工作。自己准备材料,烹煮的虾面,鲜美弹牙,香辣够味,配料与汤头十分好。 隔邻是炒粿条摊,也是一个老妇人在做。老人家三几下就炒出一盘香味四溢的古早味粿条。她用简单的配料,腊肠、小虾、鲜蚶、豆芽和韭菜,放入猪油渣,打进鸡蛋或鸭蛋,还可加辣,炒出来的粿条,火候充足,香滑够味,吃了肯定会上瘾。 咖啡店另一头,是一对中年夫妻经营的海南鸡饭档,年少的儿子在旁帮手。这摊子卖白斩鸡和烧鸡两种,也有卤汁烧肉。肉质都鲜嫩弹牙,鸡饭粒粒分明,香滑弹口,搭配够辣的姜蒜辣椒酱,再加上价廉物美,大清早开档,没到中午就卖光了。 周末的早上,我总会到这家老咖啡店,喝上热腾腾的一大杯咖啡乌,叫一盘香辣的加蛋粿角,或一碗福建虾面来吃,过后再打包海南鸡饭或炒粿条回去。每个星期吃到这些食物,都会让我心里乐开花,工作上累积的疲劳和压力,瞬间一扫而空。 老街坊吃早餐的好去处 在这家老店内,没见到一个移工。摊主小贩凡事亲力亲为,不假手于人,眼见他们从准备材料,亲手烹煮出来的食物,都是原汁原味,可口好吃,满足了当地人的味蕾。无论是端送食物,收拾碗碟桌面,洗杯洗盘等等,皆是自己来做。对于顾客,无论新旧,皆亲切招呼,十分周到友善。 咖啡店的老板和老板娘,记住了顾客的喜好。熟客上门,也不需多问,便马上端来顾客惯常会叫的茶水,或咖啡或奶茶。热的冷的,浓的淡的,加糖无糖,大杯加冰,小杯少冰,丝毫不差。 附近的新建店屋,邻近的新住宅区,开了好几家新式咖啡屋和小食馆,面对激烈的兢争,老咖啡店的生意依然很好。这归功于店家和小贩一直坚守原则,自己冲泡茶水,烹煮食物,保持了本地小食原有的特质,传统正宗的味道。 曾经和咖啡店老板聊天,他说咖啡店是父亲开的,已经有超过50年历史,他4个儿女都是专业人士,无意继承生意。目前只要身体健康,体力还许可,夫妻俩仍然会经营下去,好让街坊老朋友,有个吃早餐聊天的好去处。 面对日益高涨的租金、水电费、食材原料、杂费等,身为顾客的我们,理应体谅经营者的难处。即便饮料食物涨价了,或者店子规定顾客要叫饮品,只要是合理的,就爽快一点吧,别斤斤计较了,不要搞任何课题! 随着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传统咖啡店显然面临店主衰老,人力不足,年轻一代不打算接手,青黄不接这样的问题。这家朴实的老咖啡店仍然坚持经营,保留着食物道地的风味,亲切贴心的招待,暖心的食物,给顾客温馨美好的感觉,实在令人赞佩,这是个良好的典范。
7月前
1年前
每年总会有一次,这辆车牌DAE 3928的普腾赛佳,1.5cc的白色车子,出现在兄弟姐妹的手机里。照片是弟弟拍的,他只要看到这车子,就会情不自禁的驱车跟在后头,跟着一段路,然后拍下照片,传送到我们兄姐几人手机中。 车子原本的主人是爸爸,驾驶了约13年。爸爸往生后,家里没人习惯用手挡式驾驶车子,都只懂得自动排挡式,只好把车子转卖给别人。新车主是个马来商人,住在别的村镇。弟弟有时到外埠出差收账,常常与爸爸的车子不期而遇。 国产车在90年代的国家经济政策推广下热卖。车子刚买没多久,家人就称之为老爷车,并非车子已经老旧,而是唯一驾这白色车子的,是咱们家老爷。爸爸驾着这辆车子北上南下,上山入芭,四处趴趴走。 爸爸回他家乡一趟,从祖父和伯伯的果园出来,总随季节摘下或捡拾新鲜水果,如榴梿、山竹、红毛丹、冷刹、蛇皮果。非季节性水果里,整大串的香蕉、一粒粒椰子、又重又大的波罗蜜、尖不辣人参果等,总被他一麻袋一麻袋的装着,挤满车箱与后座。 爸爸也习惯买许多家乡的传统糕点,如鱼饼、虾饼、叻沙、咸鱼等各种土产小吃回来,非得把车子弄得沉甸甸不可。尽管爸爸七十几岁了,精神体力下降,老爷车不能开快,却还是独自一人慢慢的驾着百多公里路,花一整日,耗时费力,才回到家来。爸爸不辞劳苦,只为了让儿孙能大快朵颐。 两个小孙子最为期待。看到公公的车子开回来,他们都雀跃万分,口里喊着:“老爷车,老爷车回来了!”他们知道满车子里头都是他们爱吃的东西。见引擎熄火,小家伙就急不及待的打开车门,争先恐后把车上的东西一一搬下来,开心不已!看着儿孙吃得津津有味,爸爸总是一脸的欣慰和满足。 我假期回乡,只要打个电话说一声,爸爸通常早早就到长途巴士车站,把老爷车停在一棵老树旁,枯坐在车里等。假期结束后,也是爸爸再送我到此搭巴士。尽管行李已经塞得满满的,爸爸还是能从老爷车中拿出一包东西来,或是芒果,或是鱼饼,或是榴梿糕,硬要我带着。 在家乡,有时候陪爸爸到坡底办事,60公里路途,回程通常已是夜幕低垂,万家灯火。一路上明月当空,冷风飕飕,山林野外大地漆黑,虫鸣鸟叫,远处猿啼狗吠。车子慢慢开着,时速不到50公里。然而坚固的老爷车,加上顽固的老爷,我便能无所畏惧,安心抵家。 爸爸没了,老爷车卖了 黄昏时分,两个孙子总是站在栏杆门口期待老爷车出现。那时弟弟与弟媳刚下班回来,为了让他俩安心煮晚餐做家务,爸爸就像个定时保姆,驾着老爷车到弟弟家把顽皮的小孙子载出去逛街。这两个孩子在车上,任意踢踏踩,欢呼捣蛋;公公爱车,但更疼孙,也就由他们玩闹了。 后来,爸爸不在了,再也没人驾着老爷车,无怨无悔的,载回三代人共同喜爱的食物。4岁的最小孙女只要看到白色的普腾赛佳,就会一直挥手。车子停下,她会跑到汽车跟前盯着下车的人,说是找公公,令人啼笑皆非。 返乡到车站,换了弟弟来接我,坐在他崭新的四轮驱动车上,不胜唏嘘。语云: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有归途。回到家,屋里屋外空荡荡的,没了爸爸,老爷车也卖了。心头悔恨交加,父亲在世时,回家不频,孝道未竟…… 慢慢地我也领悟了,年轻时的父亲很大男人主义,一向只主外,照顾与管教孩子的事全归妈妈来做。10年前妈妈骤然而逝,留下爸爸独自面对着长大成人的儿女。爸爸不知如何是好,有点措手不及,唯有尽其所能,做些能做的,竭力维持一个家的温暖,以弥补孩子、孙子没有了妈妈与婆婆的缺憾。 冠病疫情延烧,行动管制令的实施已经两年,我们都没见到老爷车风驰在路上,亮相在手机里。但就那么巧,弟弟回家乡祖坟扫墓后的归途,却意外的碰见了寻寻觅觅许久的老爷车。惊喜之余,立马拍下老爷车的照片,上传给我们。弟弟还说车子保养得很好,四平八稳地行走在马路上。 清明时节,老爷车勾起了无限的回忆。想起爸爸对儿女孙子的无私关爱和付出,更深切地缅怀我们至爱的父亲。子欲养而亲不待,心底里头更是深深的遗憾。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