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聯絡我們
登廣告
關於我們
活動
熱門搜索
大事件
本網站有使用Cookies,請確定同意接受才繼續瀏覽。
瞭解更多
接受
您會選擇新界面或舊界面?
新界面
舊界面
上班后变笨?不是错觉!告诉你5个真相
|
诺贝尔奖得主联名促特朗普与普汀会晤 推动无核化进程
|
普汀感谢金正恩出兵援俄 永不忘朝军“英勇击退乌军”
|
纳吉居家服刑司法检讨案 |
沙菲宜:已等待1年4个月 纳吉失望仍须争辩
|
Meta AI爆丑闻!可装明星 迪士尼角色“和未成年性对话”
|
上班后变笨?不是错觉!告诉你5个真相
|
诺贝尔奖得主联名促特朗普与普汀会晤 推动无核化进程
|
普汀感谢金正恩出兵援俄 永不忘朝军“英勇击退乌军”
|
纳吉居家服刑司法检讨案 |
沙菲宜:已等待1年4个月 纳吉失望仍须争辩
|
Meta AI爆丑闻!可装明星 迪士尼角色“和未成年性对话”
|
上班后变笨?不是错觉!告诉你5个真相
|
‹
›
簡
本網站有使用Cookies,請確定同意接受才繼續瀏覽。
瞭解更多
接受
您會選擇新界面或舊界面?
新界面
舊界面
上班后变笨?不是错觉!告诉你5个真相
|
诺贝尔奖得主联名促特朗普与普汀会晤 推动无核化进程
|
普汀感谢金正恩出兵援俄 永不忘朝军“英勇击退乌军”
|
纳吉居家服刑司法检讨案 |
沙菲宜:已等待1年4个月 纳吉失望仍须争辩
|
Meta AI爆丑闻!可装明星 迪士尼角色“和未成年性对话”
|
上班后变笨?不是错觉!告诉你5个真相
|
诺贝尔奖得主联名促特朗普与普汀会晤 推动无核化进程
|
普汀感谢金正恩出兵援俄 永不忘朝军“英勇击退乌军”
|
纳吉居家服刑司法检讨案 |
沙菲宜:已等待1年4个月 纳吉失望仍须争辩
|
Meta AI爆丑闻!可装明星 迪士尼角色“和未成年性对话”
|
上班后变笨?不是错觉!告诉你5个真相
|
‹
›
星洲人
登廣告
互動區
|
下載APP
|
簡
上班后变笨?不是错觉!告诉你5个真相
|
诺贝尔奖得主联名促特朗普与普汀会晤 推动无核化进程
|
普汀感谢金正恩出兵援俄 永不忘朝军“英勇击退乌军”
|
纳吉居家服刑司法检讨案 |
沙菲宜:已等待1年4个月 纳吉失望仍须争辩
|
Meta AI爆丑闻!可装明星 迪士尼角色“和未成年性对话”
|
上班后变笨?不是错觉!告诉你5个真相
|
诺贝尔奖得主联名促特朗普与普汀会晤 推动无核化进程
|
普汀感谢金正恩出兵援俄 永不忘朝军“英勇击退乌军”
|
纳吉居家服刑司法检讨案 |
沙菲宜:已等待1年4个月 纳吉失望仍须争辩
|
Meta AI爆丑闻!可装明星 迪士尼角色“和未成年性对话”
|
上班后变笨?不是错觉!告诉你5个真相
|
‹
›
首頁
最新
頭條
IG熱文榜
熱門
國內
即時國內
封面頭條
總編推薦
暖勢力
熱點
全國綜合
社會
政治
教育
我們
專題
發現東盟
帶你來國會
星期天頭條
華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夥伴
星洲人互動優惠
國際
即時國際
天下事
國際頭條
國際拼盤
帶你看世界
坐看雲起
言路
郭總時間
社論
風起波生
非常常識
星期天拿鐵
總編時間
騎驢看本
風雨看潮生
管理與人生
綿裡藏心
亮劍
冷眼橫眉
財經
股市
即時財經
焦點財經
國際財經
投資週刊
娛樂
即時娛樂
國外娛樂
大馬娛樂
影視
地方
金典名號
大都會
大柔佛
大霹靂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馬
花城
古城
東海岸
體育
大馬體育
羽球
足球
籃球
水上
綜合
場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專題
優活
旅遊
美食
專欄
後生可為
東西
時尚
新教育
e潮
藝文
護生
看車
養生
家庭
文藝春秋
星雲
人物
影音
讀家
花蹤
亞航新鮮事
學海
動力青年
學記
後浪坊
星洲人
VIP文
會員文
最夯
鄭丁賢
林瑞源
時事觀點
深度報道
投資理財
非凡人物
族群印記
身心靈
VIP獨享
百格
星角攝
圖說大馬
國際寫真
好運來
萬能
多多
大馬彩
熱門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嫉妒
即時國際
擔心失寵下狠手 18歲哥哥打死4歲弟弟
泰國巴真府一名4歲男童無故身亡,屍體上有淤青,臉部嚴重腫脹,經過警方嚴密審訊,男童的18歲哥哥終於開口認罪,聲稱動機是嫉妒父親更疼愛弟弟,擔心自己失寵而對弟弟拳打腳踢,結果失手將弟弟打死。
2天前
即時國際
學記
【專題】“只是開個玩笑”竟成傷害 別捲入網暴漩渦
互聯網在科技時代下神速發展,社交媒體已成為每個人必備的應用。許多社媒使用者選擇在線上匿名,肆無忌憚地在社媒上發表言論。或許有人會說,“我只是開個玩笑”、“我只是發表我的看法”、“反正都沒人知道我是誰”……但是,這或已對當事人造成傷害。 網絡暴力現象日漸嚴重,言語攻擊、人身侮辱、誹謗造謠等行為,讓在網暴下產生的心理疾病及焦慮人數,日益增加。 網暴問題就像海底世界,到底有多寬廣及多深遠,沒人知曉。校園裡沒被曝光的網暴事件,給校園內外都畫上一個大大的問號。對此,專家呼籲網民應該注意言辭,發表前須三思,避免給別人帶來不好的影響。 本報《學海》覺民中學學記,透過身邊的101名同學或好友進行問卷調查,對象是17至20歲的青少年。問卷結果顯示,86.1%的答卷者是網暴的旁觀者,12.9%答卷者曾是網暴的受害者,而有1%的答卷者曾在有網暴成分的事件上留言或轉發。此外,高達72.3%答卷者的朋友曾遭受網暴。 約80%答卷者認為網暴問題應被重視,約14%答卷者認為網暴是不健康的行為,而4%答卷者認為網暴是目前很普遍的事。其餘2%答卷者對網暴問題感覺模糊。 90%認為網暴因報復欲引起 詢及網暴的起因,認為網暴是因報復欲及嫉妒心所引起的約90%;認為施暴者想借網絡發洩不滿的有75.2%;認為施暴者想“刷存在感”的有58.4 %;認為網暴是因為施暴者存粹對受害者感到不滿的近50%。 從調研結果瞭解到,近乎所有答卷者認為網暴會加劇受害者的焦慮情緒,甚而影響學業、失去信心、導致受害者患上憂鬱症、產生自殺的念頭。但有5%答卷者認為網暴對受害者沒有影響。此外,約35%答卷者認為施暴者也有可能是曾經的受害者。 80%答卷者認為網暴受害者應告知長輩,若施暴者的行徑越發過分就該報警。同時,約7%答卷者認為受害者不該對施暴者做出任何回應,其餘答卷者有著不同的觀點,包括社會應重視網暴惡舉、不應以暴制暴、施暴者應得到法律的懲罰、受害者應留下施暴者的惡行證據,以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 遭受網暴應向父母傾訴 萬奴哈婭蒂老師指出,網絡暴力是一種通過網絡來攻擊對方的暴力行為。她認為,網暴涉及了網絡惡霸,所以在網暴事件裡有施暴者及受害者,而網絡惡霸不易被認出,因他們能以匿名的身分在虛擬世界裡展開攻擊。 她說,網暴與實體霸凌不一樣,它發生在無邊無際的網絡世界,所以受害者無法保護自己來避開這方面的欺凌。而且,網暴也沒一定的時間限制。網絡霸凌是有攻擊性的,如在網絡上信息他人、撥打電話、以不雅詞語給受害者留言或發送郵件。 她還說,網暴行為還包括有意地發佈色情內容,而且通常在受害者家人不知情的狀況下發生,造成受害者心理壓力,致使受害者在家裡易發怒,甚至導致受害者產生羞恥感,及自我傷害的念頭。 她告訴受害者,當遭受網暴時不要慌張,學生可向父母傾訴或找朋友幫忙。父母也應該多關心孩子,並瞭解他們的處境。同時,校方該讓學生知道善用科技的好處,以避免學生濫用科技,造成網暴行為。 蔡月蕊:網上發言須將心比心 蔡月蕊老師認為,網暴是一種通過網絡平臺辱罵他人的行為,只要某個言論會影響一個人的思維、生活及感受,持續性的攻擊令受害者產生焦慮,就被歸納為網暴。她強調,網暴是一種不可存在的行為,因為它將對一個人造成嚴重的傷害。 她說,網暴會發生是因為施暴者認為自己與別人的看法不一樣,所以言辭攻擊對方,利用霸凌的方式讓自己宣洩情緒。她續說,網暴會導致受害者的家人間接感到不安及憤怒,然後捲入漩渦。受害者遇上網暴行為後產生各種負面情緒,將導致無法專心學習。 父母應教導正確宣洩方式 此外,她表示,網暴會令受害者開始不相信身邊的人,時刻戰戰兢兢地與他人相處。當他對自己失去信心時就會感到沮喪,然後封閉自己,進而影響自己在各方面的發揮。因此,她建議受害者要適當地發聲,並向身邊的人訴說,不得藏在心中。 她勸請學生在網上發言時要將心比心且勿無風起浪,必須謹記說話要負責的原則。她認為家庭很重要,父母應該給孩子足夠的關心,教導孩子正確的宣洩方式,以免孩子在外種下禍根。她還補充,政府該推廣如何正確運用網絡的方法,受害者可向大馬通訊及多媒體委員會舉報。 謝忠悅:恐導致個人三觀不正 學生謝忠悅認為,網暴的定義是公開侮辱或針對一個人。她表示,網暴是一個不可取的行為,很多時候網暴的形成是因為施暴者在學習和工作上感到壓力,或遇到挫折且無法發洩,因此在網絡上通過針對一些人事物來發洩自己的壓力。 她還說,對於施暴者或是受害者來說,網暴都會影響前程,甚至會導致個人的三觀不正。 她認為,受害者還有可能因此患上抑鬱症、焦慮症等心理上的疾病。她說,如果身邊的人被網暴,她會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支持他們,並給予安慰和鼓勵,不讓他們因網絡上的一些“攻擊”和虛假信息而感到傷心。 王子益:重則導致萌自殺念頭 學生王子益認為,網暴就是在網絡上肆意對一個人造謠誹謗、威脅等。他說,網暴問題應被重視。他認為,網暴的發生是因為有些人想在網絡上尋找存在感,或者嫉妒和報復與自己曾經有過節的人。 他續說,網暴會打擊受害者的心靈,輕則讓受害者失去信心;重則導致受害者產生自殺的念頭。他表示,若身邊的人被網暴,他會給予陪伴,讓他們不感到害怕。 陳靜萱:做好自己最重要 學生陳靜萱認為,網暴就是利用言語“攻擊”他人或侵犯他人隱私權。她覺得,現在社會上頻繁發生網暴,足以讓一個人患上各種精神問題,如焦慮症、憂鬱症、抑鬱症等,嚴重的甚至會導致受害者產生自殘或自殺的念頭。 她說,如果身邊的人遭受網暴,她想告訴他們不要在意他人的看法,做好自己最重要。 學記感想 胡伊善:網暴有逐漸被人忽視的趨勢,多數人都認為這是件很平常的事,過些日子就會被遺忘。可是網暴對受害者的傷害是終生陰影,難以抹去。網暴問題應被重視、嚴格處置。這將是對受害者們最好的交代,也可避免施暴者越來越放肆。 林於嘉:無論是在現實生活中施暴,抑或通過網絡謾罵,事情的本質皆是惡。這種暴力不該繼續發展,反之大眾應合力遏止。無論是誰,大家都應將心比心,才能塑造一個更和諧的社會。 陳奕杏:網暴是嚴重的社會問題,對受害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造成深遠影響。它不僅破壞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尊重,還加劇了網絡環境的惡化。所以,應加強法律監管和平臺責任,教育公眾理性使用網絡,共同營造一個文明、和諧的網絡空間。 容詩琦:網暴在現今社會層出不窮,匿名發言助長了語言攻擊等行為,使受害者面臨巨大的心理壓力。網暴問題應被大眾重視,相關部門也應提倡健康網絡文化,並呼籲社會監管與保護網絡空間的安全,以建立更加友善和尊重的網絡環境。 馬欣妍:網暴隨著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逐漸成為一種普遍的現象。網絡本應是方便交流、溝通及分享的一個平臺,不該被利用為欺凌他人或給予主觀評價的工具。所以,網絡使用者在發表任何意見時,請三思而後行。 負責人感想:數據支持提升可讀性 這則專題,是學記自動向我建議要做。他們組隊後給了我專題的架構,向我提議採訪對象等,很有組織性地完成了專題的採訪與報道。 我看到學記們不斷在進步。問卷調研透過數據支持他們的觀點,讓專題的可讀性更高,也更有說服力。 網暴受害者援助管道: 大馬通訊及多媒體委員會網站:https://www.mcmc.gov.my 電郵:cird@mcmc.gov.my 電話:03-8688 8000 相關報道: 【專題】教練:需資源增賽事提升水平 籃球也可成全民運動 【專題】一夜無夢代表睡得好?黃章元醫生揭開夢的迷思 【專題】開齋節是宗教節日 回曆元旦才是馬來新年 【專題】馬六甲特別之旅 訪保育中心與海龜相遇 【專題】美羅中華華中生參與環保計劃 水果殘渣變有機肥料 【專題】炭烤製作 有鹹有甜 咬一口 福州月餅 品鄉愁 【專題】新增10v10對戰更強大 打王者 別沉迷! 【專題】實踐管理並解決問題 傳奇學生社團 開發領導力 【專題】走過百年燻房見證魯乃橡膠業興衰 【專題】青年作者馬爾科姆6歲起寫作 揮發童心 書寫童書 【專題】飛航學院CEO:較細心專注 女性 也可衝上雲霄!
6月前
學記
獅城二三事
許瑞奇反串“變裝皇后” 漂亮得令人嫉妒
(新加坡9日訊)飾演“變裝皇后”,許瑞奇覺得自己的女生造型很漂亮,連周智慧也直言有點“嫉妒”。 新加坡電影《好孩子》預計在本月13日開拍,預計23天殺青,主要演員洪慧芳、許瑞奇、路斯明、周智慧和吳清樑,今早出席了該片的首場發佈會,恰巧昨天也是路斯明的生日,工作人員現場為他慶生。 “視帝”許瑞奇飾演的變裝皇后,必須做女生打扮,提及自己的女生裝扮時,他覺得很漂亮,更直言周智慧好像有點嫉妒。 得知自己要飾演“變裝皇后”,許瑞奇坦言擔心需要跳舞,因為自己的肢體語言不好,也不會跳舞。 “一開始穿高跟鞋也蠻辛苦的,需要不斷練習,做女生挺辛苦的。不過我覺得這個角色在新加坡很難遇到,所以就想要好好把握這個機會。”並笑稱:“這樣當演員就死而無憾了。” 許瑞奇也說,為了角色做了很多功課,尤其是在思維方面:“我上網看了很多影片、上課、也有去不同的地方接觸同性戀者,瞭解他們的思想、說話方式、身體語言等、上有關思維的課,這個過程雖然很累,但很有意義。” 第一次劇裡的伴侶是男生,許瑞奇也感覺很新鮮:“也希望能多瞭解同性戀者的世界,而且路斯明也很帥,肌肉也練得那麼大。” 對於許瑞奇扮演“變裝皇后”,和另一位“變裝皇后”李國煌,誰比較美時,導演王國燊笑言:“各有各的醜,其實不能比較,因為主要在於故事,而兩人外在的包裝是幫他們更容易進入角色。” 路斯明被許嚇到 影片中將飾演許瑞奇“女友”的臺灣演員路斯明認為,許瑞奇扮女裝後馬上變成另一個人。 他表示其實眼神對最重要,而許瑞奇讓他很放心:“這不是性別的問題,而是人與人之間的靈魂。前天我在製作辦公室看到他走進來時,就被嚇到了也很安心,因為他已經進入角色。” 雖然飾演情侶,不過路斯明表示兩人沒有親密戲,反而是有很多感動的戲。 這也是路斯明第五次和導演王國燊合作,路斯明表示,新加坡算是他的第二個家。 洪慧芳挑戰失智患者 首次飾演失智症患者,洪慧芳表示蠻挑戰的。 “看了很多有關失智症患者的紀錄片,尺度真的要拿捏得很好,其實他們表面上跟常人一樣,只是思維‘跳來跳去’,有時記得有時不記得。他們的眼神也會一直在盤算、回憶他眼前這個人是誰,而不是空洞。”
12月前
獅城二三事
沙巴要聞
醋男闖屋放火燒車 直認幹案延扣至週日
(保佛15日訊)本地男子疑心生嫉妒及不滿,驅車到實必丹闖入一名男子家中,並往受害者的轎車內拋擲易燃物,導致受害者損失逾2萬令吉。
1年前
沙巴要聞
大柔佛焦點
視頻 | 疑心生嫉妒 35歲男油站打2人遭逮捕
(依斯干達公主城7日訊)網絡流傳一名男子在油站先後毆打1男1女,警方接獲投報展開調查後,發現相關事件是因心生嫉妒引起,目前已逮捕一名35歲男子助查。 依斯干達公主城代警區主任依布拉欣今日發文告指出,社交媒體昨日流傳一段長達46秒的視頻,顯示在新山武吉英達花園的國油油站,發生涉及2男1女的毆打事件。 他說,警方接獲一名26歲男子投報,指被朋友的丈夫毆打,而涉嫌毆打的35歲男子也有向警方報案。 他表示,警方向投報者及嫌犯進行盤問後,發現毆鬥事件是因心生嫉妒引起。 依布拉欣指出,警方已於今日中午12時在依斯干達城大道逮捕35歲嫌犯,並援引刑事法典第323(蓄意傷人)條文或506(刑事恐嚇)條文調查此案。 他說,警方將會向新山法庭申請延長扣留嫌犯,以展開進一步調查。
1年前
大柔佛焦點
即時國際
疑丈夫外遇 婦女妒火難消燒屋 年幼繼子燒傷身亡
一名婦女因懷疑丈夫外遇妒火中燒,竟放火燒燬丈夫和繼子的住家,導致年幼的繼子全身80%燒傷,最終不治身亡。
1年前
即時國際
政治
設“4州政府”不尊重聯邦政府? 登大臣:或有人嫉妒國盟
登州大臣拿督斯里阿末山蘇裡坦言,他不明白為何一些人士指國盟執政的4個州屬聯合成立“4州政府”(SG4)機構被視為不尊重聯邦政府。
2年前
政治
政治
官訪越南 非“旅行” 安華:前領袖沒受邀別嫉妒
首相拿督斯里安華說,大馬作為東盟重要國家,他作為國家領袖自然需要走訪東盟國家,包括他官訪越南並不是在“旅行”!
2年前
政治
會員文
May子 | 嫉妒與羨慕
他們說,我們不喜歡的人,其實是我們不喜歡的某個自己。這樣的說法,有點像是求人不如求己,量度別人先量度自己的“反提醒”。但我確實認為你不喜歡的人也許也有一些你沒有的東西,所以你才會不喜歡他。那也許隱藏一種暗中的嫉妒情愫。 人總會有失去方向的時候,陷入一種不懂自己要什麼的階段。但其實我們的感受都一直都在給我們指引,比如說羨慕與嫉妒。有點像陰陽鏡的伴隨著我們,反射我們的願望與慾望。 他們說,我們不喜歡的人,其實是我們不喜歡的某個自己。這樣的說法,有點像是求人不如求己,量度別人先量度自己的“反提醒”。但我確實認為你不喜歡的人也許也有一些你沒有的東西,所以你才會不喜歡他。那也許隱藏一種暗中的嫉妒情愫。 我們跟自己想要卻得不到的東西,有著一種耐人尋味的關係。我們會害怕自己發現到“它”,或突然在別人身上看到“它”。然後會展現一種抵抗或防衛的情緒。這種情緒可以是正面的羨慕,或反面的嫉妒。所以嫉妒不是展現憎恨,而是彰顯一種潛埋的慾望。我們不敢正視說“我想要”的慾望。通常酸酸的來到嘴邊,這種慾望會被包裝成“Cheh,很厲害嗎?”或“我才不要”。 我發現自己看到誰生孩子了,都會有一種想恭喜但又生羨慕的微妙情愫。我確認我對人生還有生孩子的投射,像一把微弱的小火焰,還未撲滅。認真的想想,長大後的我們也真的很少去羨慕或嫉妒的了。套友人說的,是更自信了,也更清楚其實只要我們努力就能成真。 [nonvip_content_start] 砰一聲,突然閃到我了。我們小時候比較沒有信念和能力,所以比較多羨慕和嫉妒。因為沒有,就寄生於羨慕或嫉妒這種“意淫”他人的心態裡。其實很多時候不是不夠努力,而是努力也可能沒有的。例如:羨慕同學可以參加出國的畢業旅行、羨慕人家可以讀私立學院、羨慕別人找到男朋友可以拍拖了等等。欠缺的條件基本上也不是自己努力也就可以解決的。父母負擔不起要體諒,是還沒有遇到好的男生要怎樣?所以羨慕他人,總是帶著一些不在我們掌控中的無能為力。就像“生孩子”。我更同理到自己了,上天送的禮物也不是去申請就有的。 最近滿城去看演唱會,你若聽到誰說羨慕某某去看演唱會。就可以告訴他,其實只要給錢買票就可以看了,不必羨慕。除非有錢都也買不到,就羨慕人家買到票!或羨慕那些不必付錢都有票的。 然而,我們絕對不要被羨慕或嫉妒他人這種“意淫”別人心態,阻擋了我們歸家織網的熱情。如果不是努力就能得到的,就隨緣吧。若有天緣分來到了,臨池羨魚,歸家已經有蒸好的魚!緣分未到,臨池羨魚,歸家也是可以先咬蝦餅。
2年前
會員文
星雲
妒忌與孤獨/巫若琳(加影)
當我翻閱著校刊,眼瞳不自覺跟隨榮譽榜上一個個熟悉的名字轉動,我將手撫上心口,再也無法承認我不是在嫉妒。嫉、妒。這是個我從未想過會與自己連上關係的詞,而當我發覺自己丑陋又惡毒的面貌時,我比任何時候都感到孤獨和無助。 我還記得校內徵稿比賽領獎的那天。我得了高中組第三名。那天我走在回班的路上,因為時間有些晚了,四周空蕩蕩的沒什麼人,只能聽到隱約的笑鬧聲和風聲。那時,我笑不出來,也談不上有什麼情緒,只是一直茫然著,茫然著,我想。我是第三名。啊。我是第三名。 也許那時的茫然一直沒有消散。我心中有個疑問,而我從未為自己解答——是我過去的時光錯過了什麼,以至於我在原地踏步?抑或者是他們從來都那麼優秀,只是過去的我從未關注這些。我更不明白自己為何要去做對比。或許我在他們眼裡只是個叫不上名字的路人甲,而我就像跳樑小醜一般,將他們當作我的假想敵。如此可笑。 很久以前,我就開始習慣孤獨了。慢慢地,我開始享受孤獨。一直以來,我以為孤獨就是在他人成群結隊時一個人或不疾不徐,或步行匆匆的獨行。是在和朋友熟識後,隨著時間的溜走,慢慢地漸行漸遠,最終在路上偶遇時各自別開視線的默契。但我沒想到還有一種孤獨深入骨髓,凍得我渾身戰慄,幾欲無法呼吸。 好的壞的我都能接受 當我因自己不可竭止的嫉妒之心而憎惡自己時,我真正地感受到了切身的孤獨。就像靈魂背叛了軀體,否認了自己的存在。而每當我嘗試將煩惱說出口,我都語無倫次。對上那一雙雙略顯疑惑的眼,破碎的話語在喉嚨裡打轉半天,最後都變成了一句“沒什麼”。確實沒什麼。只是因為我知道我沒有理解他人的能力,所以我也不敢去奢求他人的理解。只是我,又感到孤獨,僅此而已。 從我很小的時候起,我就一直有一種淺淺的感情淡漠。我一直不能理解他人對情感連接的過度需求,也不能理解為什麼我的世界裡一定要有別人。但這並不代表我不懂得真心待人。我將我小小的真心分成了幾塊,贈給了幾個人,給自己殘留了一些碎塊。可我送出去的真心就拿不回來了,而它必然也有悄悄消融的那一天——在我覺得他們不再那麼需要我的那一天。 一直以來,我與孤獨和平共處的秘訣有且只有一個,那就是享受獨處的時間。那,假若我不承認自己呢?我覺得自己既脆弱又玻璃心,覺得自己不夠優秀,還覺得自己人品敗壞。可這世界上除了我自己,又有誰可以全盤接受這個缺點滿身的我呢? 於是,我看著鏡子裡的自己對她說,我原諒你了。我很高興,我能夠又再多瞭解你一些。往後的日子裡,我想更多地理解你,好的、壞的,我都能接受,所以不要害怕我會離開你。 我輕輕將她的害怕撫平,再用包容溫柔地裹住她的嫉妒之心。至今,我已能承認我的黑暗面的存在。因為如果我漠視她,她會藏匿在我心裡深處的某個角落默默哭泣。所以我捧起平和下來的嫉妒之心,讓孤獨不再將它視為敵人。最後,我帶著更加堅定的我自己,重新迴歸孤獨。
2年前
星雲
全國綜合
嫉妒姐夫對姐姐好? 女子:我和弟妹找巫師下降頭
馬來社交媒體廣傳一位名叫Paksu的傳統宗教治療師分享的視頻,只見一名說話和動作異常的女子,在一個漆黑的房裡接受治療,更自爆自己慫恿幾弟妹合資800令吉找泰國巫師要對姐姐下降頭,引起網民熱議。
3年前
全國綜合
即時國內
34摩托縱火案|前妻有新戀情 嫌犯妒火燒新歡摩托
短短一天警方迅速偵破蒲種親善村人民組屋縱火燒燬34輛摩托車案,並逮捕3名男子,揭發嫌犯因嫉妒前妻有了新戀情,而縱火燒燬前妻新對象的摩托車。
3年前
即時國內
北馬新聞
疑因誤會和嫉妒引發糾紛 數男子群毆一男視頻瘋傳
儘管受害者沒有報案,威南警方刑事調查組因有人在臉書上載2段一名男子被數名男子群毆的視頻而介入調查,並將動粗者逮捕歸案
3年前
北馬新聞
更多嫉妒
下一個
結束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