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实习

马来西亚实习生的薪资低已不再是新闻,许多在本地大学最后半年或一年的朋友就经常和我抱怨实习完全是倒贴上班。不论是在吉隆坡或新山,一个月几百块,勉强补贴了车油以后连吃饭都不够,要不是学校有硬性毕业要求,需要他们去相关产业实习,那直接进入职场做全职员工或打工更划算,毕竟很多实习生的工作量基本和正职员工无异。 不过在中国,实习薪资相对好一些,而且中国的实习工作对未来就业影响大,所以有些学生甚至会提前自主实习,完全不仰赖学校的帮助。由于疫情,我在去年9月才来到了北京,想着大三要探索北京和好好学习,却没想到提前在中国生活一段时间的槟城室友,在大二结束,准备迈入大三的暑假就找好了一份中国互联网大厂实习,这才给迟钝的我科普了中国实习的“潜规则”。 学生最在意大厂暑期实习 中国大厂其实指的就是大型公司,一般以互联网公司、车厂、上市金融公司等超大型企业为主。这些大厂一般会在暑假期间到学校展开校园招聘,但针对的并不是大四毕业生,反而是特别针对大三或研二学生。暑假实习一般分为暑期实习和暑假实习,暑假实习就是简单的利用暑假两个月去帮忙一些公司打杂,可暑期实习才是重中之重,而学生最在意的,莫过于是大厂的暑期实习。 暑期实习的目标是找到适合的公司人才并进行招揽和培养。这类实习生面试流程更加繁琐,经常需要5到8次面试,如AI面试、笔试、HR面试,群体面试、上司面试、情商测试等等。工作量会比普通实习生更多,工作内容也更接近公司核心业务。 在实习1年以后,实习生可以参与就业答辩,需要一场+1(上司)+2(上司的上司)面试,若是你的实绩佳,工作成果好加上答辩顺利,就有机会签署三方协议,约等于是公司提前预定你,你不需要在大四期间再去参加春季招聘和秋季招聘,只需要毕业以后直接来公司就业。若是你答辩不顺利,无法成功晋级,那你也有了一段在大厂实习的经历,大四寻找一些中大型公司的实习就会更加容易。 大厂暑期实习性价比高 为什么大厂会有暑期实习,而且不是招聘能在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大四或研三,反而针对大三或研二的学生?毕竟若是你在大三结束后签署了三方协议,还需要一年才能入职公司,而互联网公司的发展瞬息万变。在和室友讨论以后,我们都得出了结论。暑期实习一般是有资本,有时间去挑选人才的大厂才会展开的。他们能优先挑选一些最有潜力的人才,并且在暑期实习期间培养、观察并选择实习生,选出最好的那位。这样一来,每个实习生都是彼此的对手,竞争会更加激烈。赢了你就进入了大厂的人才储备计划,输了你还有大四一年可以重振旗鼓,拿着镀了一层金的简历往金字塔第二层的公司实习就业。以大四学生的角度出发,除非他们接下来准备攻读研究生,否则实习期间能不能转正成为正职是重要的一环,所以他们不会拿着自己最后一份实习去暑期实习计划冒险,更不会花费接近一个月的时间就为了应付各种面试。 不过太多的暑期实习在筛选简历期间就已经不给大四学生任何机会,因为社会里已经有个潜规则,那就是大三暑假的第一份实习最重要。你不加入就是不去卷,就是打算大四躺平找一份普通实习,而有能力的人就会越想要提前进入职场,了解职场动态。一些学生为了累积优势,甚至会提早在大二就开始实习,至少我班上有一位女生,在大三前就已经累积了6段短期实习经验,并且仍为下一段实习是否能更上一层楼而焦虑满满。 不被淘汰是大学生刷实习经历的原因 大学究竟是学习的地方还是进入职场的预备役中心?其实大一的课程是最多的,经常会出现早上8点到晚上10点满课的情况,每一位学生都在努力修学分,抢限选课,但课程名额有限,所以免不了大二和大三还有会一些学分需要修,以及自己专业内的必修课要上。但实际来到了中国大学教室,我赫然发现课堂内的出席率堪忧,尤其是大三期间,很多学生早已经找到实习,几乎九成九的实习是要求五天到岗工作,所以学生们必须请假来上课,或者直接花钱请人帮忙点名上课,最离谱的是甚至有人花钱请人来做期末课堂展示。这种全职实习生,兼职学生的情况屡见不鲜,在一些学生的作业展示或言谈中,你也可以察觉他们对自己的专业并没有足够的基础知识,但履历表上却光鲜亮丽,写满不同领域的实习工作经验。 老师们也无可奈何,唯一能做的是尽量让学院将重要的基础课排在大一大二,以及专注于那些想要认真上课的同学。因为一个专业会有一定的保研名额,也就是不需要经过特别考试,在大三结束后以平时成绩和表现给予优秀学生直接入选本校的研究生名额,约等于是校园版的暑期实习offer。有些学生在入学一年就迅速决定了自己不找大厂实习工作,而是要专注于得到学校的保研名额,在每堂课必到的同时还要坐在第一排给老师留下深刻印象。期末作业的要求是3000字,那就要写5到7000字,甚至会出现1万字的期末作业。 是为了学习,还是为了就业,多数人在踏入大学的第一年就有了答案,因为如果你不够快,有得是比你更快的人。虽说有些时刻留学生还是能找到第三条路,那就是好好享受国外的校园生活,在最后一年才找喜欢的实习工作,但周围的中国同学几乎都没有所谓的第三条路可走。或许有,那就是从大二开始努力学习英语,准备去欧美国家升学的作品集,就连所谓的“润”(run)出去,也要提早规划打算。 我还是不能完全理解和认同这种进入大学只为了履历表上好看的学校名称,而不是因为学校能教给你什么,你能在大学认真发掘你的兴趣和潜力等等。小组作业时,我和几位留学生也经常遇见中国小组成员因为工作实习无法出席讨论,不能积极参与小组作业。一学期下来,只见过一些同学一两面,其余时刻都在坐在出勤率未过半的教室,听着教师和小部分准备保研的同学展开学术讨论。在我看来,美好的大学生活是交友、学习和探索自我,在踏入职场前最后的喘息空间,是一座象牙塔,但对于多数大学生来说,却更像是累积更多实习经验,并为踏入高竞争的就业市场,做好全副武装的准备。 更多【新教育】: 2024戴森设计大奖公布 两份创新解决方案获国际大奖 拉曼大学成立佛教研究中心 盼带来更多本土学术研究 UNICEF儿童保护总监希玛森古达/推动儿童保护系统改革 让受害儿童能被接住
2星期前
“哇,你们00后要求很高。”一个面试官听了我的薪资要求后如是说道。听见这句调侃,内心其实有些不愉快,毕竟这句调侃大有质疑我能力,认为我好高骛远或是自视甚高的潜在含义。 当然,这也有可能是出于好意的间接提醒,让我知道我的薪资期望和市场或公司的标准脱节了。但无论哪一种,都是在说:你的要求不切实际。 依稀记得实习还没结束,家里就询问我是否找到了工作,又或是问我实习的公司有没让我转正。家人的关心自然是善意的,不过这些善意多多少少还是让我感受到了一点压力,不再拥有学生这层身分后,我很难心安理得地一直待在家里。与此同时还会有一些同侪压力,许多朋友毕业后都迅速找到了知名公司的职位,起薪也都很可观。我明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职业发展,然而待业期间还是会不自觉地与他们比较,觉得自己落后或者不如别人。 毕业生妥协接受低薪 一些公司会通过求职网站向我发来面试邀请,许多朋友或是家人知道后都建议我去面试。虽然我内心深知这些都不是我属意的工作,也不符合我的职业规划,去面试了也是浪费彼此的时间,但当时还没得到任何录用通知的我在心理压力下还是接受了部分公司的面试邀请,也便有了被面试官调侃薪资要求太高的经历。 幸运的是两个多月后,我成功找到了一份算是符合自身期待的工作。尽管待业期仅有两个多月,可我仍然深刻体会到,若待业时间过长,确实会让人不自觉地开始怀疑自我。读大学时就听过很多人说现在的文凭不值钱,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又或是嘱咐毕业生刚出社会要求不要太高,先慢慢累积经验,之后有能力再向老板要求更高的薪资。我不能说这些话是错的,毕竟现实的例子要多少有多少。然而,盲目贬低应届毕业生的价值和能力对就业市场来说真的是健康的吗?我对此感到怀疑。 在当前的劳动力市场中,求职者和雇主之间的权力关系本就失衡。雇主掌握着更多的市场信息和资源,在谈判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这种背景下,长期鼓励应届毕业生妥协、接受低薪,不仅会压低人才的价值,更会形成一种“低期望-低回报”的恶性循环。“我要让老板知道便宜没好货”的网络流行语,正反映了社会对低薪现象的普遍不满。 我可以理解职场的现实是复杂而多维的,薪资水平不仅取决于个人能力,还受到市场供需、企业预算以及行业发展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然而,如果当初我轻易降低了自己的要求,或许就无法得到现在的职位。尽管如此,我并非主张大家都不要降低期望。每个人的职业发展路径是独特的,我的情况并不能套用在所有人身上,职业规划需要根据自身的能力和价值审慎评估,并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不久前,我和我的华文老师聊起各自的近况时自我调侃了一句:“我现在算是失业人士。” 老师回应我:“不是失业,是待业。” “失业”和“待业”有着微妙的区别。失业似乎意味着无所作为,待业则意味着正在积极寻找机会,这个过程是充满希望与可能的。祝福所有还在求职的朋友面对任何环境都能保持耐心与信念,最终找到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机会。
3星期前
5月前
早上看新闻,看到一位年龄和孩子们相仿的,老家在我们家附近的一位牙医在他州住所突然逝世的消息,就把消息放在我家群组。孩子们在不同地方工作生活,这是联系感情的一种方式。记得才几个月前,大女儿的医生前同事也在住所突然逝世,也才30出头的年纪,不是他杀,也没患病。小女儿后来回应说那牙医是其朋友认识的,一位成绩很好的学长。据朋友说他“工作压力很大”。 看到这儿,大女儿回应说:“我的工作压力也很大,”还附上一个哭脸。“被病人骂到我的手直抖。我已经道歉了,但她还是不肯停止语言骚扰我。”看到这,我们赶快尝试安慰她。 “还好我常常容易忘记……不会想不开。”大女儿的话让我放了些心。不是没看过她当实习医生时回来大哭的情景。当年她当实习医生时我们鼓励她申请在家乡的医院实习,虽然这意谓着她实习毕业后必须去他州服务。(有些人会选择在外州实习,实习过后申请回乡服务)只是希望能在她实习这艰难的阶段有需要时,和她说说话,帮些忙。 大女儿当天晚上有感而发,在脸书写了篇长文—— “人逐渐老了才明白对自己好点不是花什么钱吃大鱼大肉,去血拼买东西,而是学会不跟自己过意不去,不拿别人的不对或负面情绪来折腾自己,跟自己过意不去。照顾好身子,睡得好和足够,吃得简单但健康。 以前还是实习医生时都要战战兢兢的,不小心就会被上司骂。有时候还会因为被骂大哭一场,不能睡,自责。 这几年来,懂得一些处事方法,也遇到了好的老板们,再没需要那么的战战兢兢。可是近几年来,不知是人类变得比较没耐心了,一点小麻烦就爱发脾气,还是现在的现实社会让人喘不过气来。常常都要面对一些蛮不讲理的病人。有时候还得挨骂,低声道歉,一不小心就会被说没礼貌。很多时候都告诉自己,也许他们被病折腾,很多怨气,就原谅吧,可是有时候还真觉得被骂到有点没道理吧。 今天就一宗,只是不小心,不是故意让一位病人走了一趟冤枉路。病人都没出声,家属就把我骂到连街边狗都不如。又不是我诊断错误害了他,也不是说我不愿意为他抽血,只是门诊病人很多,让他去专门抽血处那儿拿血。家属就骂我麻烦她。我说了有5次道歉,她还是不肯罢休,越骂越凶,骂到我都全身猛颤抖都不要放过我。我请她出去等我抽血,因为我需要冷静,她还反问我,她对我做了什么,为什么要出去,问得我也懵了,一时半晌没办法操作。最后我选择离开,叫同事顶替,才得于逃离现场。 当下的我确是有点生气,多时懵圈,头脑还来不及处理所发生的事。不过还好恢复得快,不到几分钟也就平息自己纷乱的情绪,继续看病,也幸好接下来的病人都很善解人意。也还好有同事相救。 需要时请别人帮忙 门诊后,才有空想起,其实刚才,有点好像是被语言骚扰了。可是后来又想想,也许那家属是照顾他人久了有很多怨气,没地方发泄,刚好我就不小心当了出气筒。是有点不值,可是就算是做善事。但下一次,自己的确是要学点唯美,又不失礼貌的反手技巧,不要白受罪了。 以前要是遇到类似的情况会吃不下饭,睡不好,内耗。现在算是格局放大了些,别人的负能量我不需要去承受或承担。长大了,就是要对自己的福祉负责。要学会照顾好自己。还好我很能睡,睡睡就没烦恼。哈哈。妹妹总是笑我像只猪。可是能睡是天大的福气啊,很多人求之不得。 最后弟弟说,要学学家里那只猫,天天吃饱睡,睡醒吃,过日子没烦恼。还真让我羡慕。” 读毕大女儿的文章,很开心女儿已经学会如何疏解自己的压力,学会需要时请别人帮忙,和家人朋友保持联系,和信任的人谈感受,花时间自省,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和需要,这些都是心灵保健的方法。 每一个早逝的生命都让人感唏嘘。希望每个孩子都学会心灵保健,不再内耗。
6月前
“经济系的教授们好像都知道了你的事,他们把你当反面教材。” 听到这件事的时候其实没有太意外,毕竟如果要我给学弟妹们实习上的建议,我也会把自己的故事当作例子,让学弟妹们引以为戒。在过去的两周,我的人生和心情像是坐过山车般,起起落落。 故事要在我和一群朋友一起出门旅行说起。 那是一个天气颇为炎热的周三,大家一起出发旅行的前一日。当天快要4点时,我收到了央行传来的信息,他们询问我可不可以在6点面试。虽然当时的我手上已经有另家公司的邀请,并且在下个周一就要入职了,但机会难得,我答应了。 面试的过程还算顺利,因为第二天我就在旅行途中得到了央行的实习邀请。仔细斟酌后,我打算接受央行的邀请,毕竟在央行实习的经历绝对会为我的履历增色不少。 央行同样要我在周一入职,因此给我实习邀请通知的当天就发来了一堆文件,要我填了后当天交上。事情是从这里开始走下坡的,在旅行途中的我并没有把笔记本电脑带上,用手机填写也有些难度。也许是思虑不够周到,或是对自己太有自信,抑或是在旅行途中玩心太重,还不够成熟的我向人事部提出了延迟上交文件或是延迟入职的请求。当时已是傍晚六点多,我当天还真没有积极地寻找填写文件并交上的方法,提了请求后便去玩乐了。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我还真是“心大”。 第二天眼见没有得到央行的回复,打给人事部也无人接听,我陷入了一个雾里看花的局面,我不清楚央行究竟有没允许我迟交文件。大概是侥幸心理作祟,我还是向给我实习机会的另一家公司致歉,正式拒绝他们的邀请,打算遵循央行发来的文件,在周一前往央行报到入职。 周一到了央行,我和人事部联络上,此时我才知道我入职的那个部门因为我迟交文件,不打算录用我了,人事部会尝试联络其他部门看看有没有空缺。于是当天我便抱着复杂的心情回家等消息。同一天的下午5点,我便收到央行撤回实习邀请的邮件。 想起不久前,周围的人都在恭喜我拿到央行的邀请,结果这份实习还没有开始就结束了,心情还真是不好受。短短的几天,从一个拿到最好offer之一的大学生变成一个需要重新寻找实习机会的傻瓜,这种落差感很难用言语去形容。虽然马上重启了投简历的过程,但情绪上是需要时间去调适的,因为在得到了央行的邀请后你很难不把每一间公司都与央行做一个对比。 真实社会没有好心教授 好在不久后我还是重新得到了另一家公司的实习邀请。 这两周我必须好好感谢那些对我伸出援手,或是安抚我情绪的家人朋友。当一个人陷入低谷,周围的人所释出的善意和关心带来的力量真的很大。所以如果你无意中发现一个正处于低谷的人,并在犹豫是否要给予他一两句关心,那就毫不犹豫地去给吧。或许这些关心并不能实际解决他的问题,但这种被关心的温暖可以为他提供支撑,帮助他走出低谷。 如果要总结这起事件给我的教训,那就是大学和现实中的职场确实存在差异。虽然很多人说大学是一个小社会,但进入到真正的社会时还是需要调整好心态。要做好真实社会里不会有好心教授因为你有特殊状况,而为你把截止日期延后的心理准备,有些机会一旦错过就真的是没有了。 所以,学弟妹们,我已经在你们前面把冤枉路走了一遍,千万不要再走我走错的路。但如果你不小心踏上了另一条错误的道路,也不必惊慌,因为人生还有很多机会, 只要你愿意坚持向前,我们总是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
9月前
马来同事托我为“世界预防自杀日”的参与者准备证书。询及纸料的选择,她却语带讥讽回道:“现代社会哪还有人打印证书了?制作电子版证书就好啦。” 乍听之下亦觉有道理,后来却想起4个月前参与武吉文学营,才从善清老师手中接过实体感谢状;那也原不该是上个世纪的古董。回家细细摩挲证书上略为浮凸,弥漫墨香的黑体字,方能回味躬身参与的实感。 小时候,证书对我来说是既正式又非常难得的官方文件。父亲口中的cer-ti-fi-cate,念出时中英腔调混杂。长大后意会其中竟也寄托了父亲对阶级流动的盼望。安妮·艾诺《位置》里所描述的父亲,总是让我联想到家父,他们皆背景平凡,对知识分子既羡且妒。父亲希望孩子努力带着自己,连同整个家族往更高级的圈子跨去,有朝一日成为不断获取cer-ti-fi-cate的有识之士。 证书是学术的;奖牌是运动场的;奖杯是舞台的。然而,小学时的我不属于任何场域,橱柜没有挂满奖牌,平时也只能巴望同学不断上台领奖。五年级参与校内华文笔试赛,当时的陈碧丽老师要求同学帮忙批改试卷,却发现我以一题之差,跌出5名以外。偏袒我的陈老师要求同学反复重改,却仍无助我获得一纸证书。失去一张意义不大的证书,于当时的我来说,无异于吃了一场败仗。 后来也不知为何证书越积越多,随便报名一项活动,就有一张Sijil Penyertaan(参与证书)。于是证书最后也成了废纸,近乎鸡肋般存在。除了一些靠真本事换来的得奖证书,其他一律只是为了证明主办方办过活动,自己曾经参与的廉价纪念品。 证书无法替我代言 我们需要太多证书证明自己。科技进步后,伪造证书的技术门槛大幅降低,所以有些证书还会附上一个QR二维码,让有意检视者随时上网求证。当了医生才知道,被有关当局或是社会人士“正式承认”至少需时10年——毕业后实习,我们不可作出医疗决定;实习期结束,我们又因为资浅而面对诸多掣肘;哪怕当了专科,也还另需至少几年的资历才可“正式”转正,号称专科医生——生命太多位置都不似彼得·帕克被蜘蛛咬噬,一夜高烧,隔日即能变身蜘蛛侠那般一蹴而就。所以证书之必要,在于佐证自己的经历和能力。 犹记得那年面试医学系,父亲特别为我打印了一张游泳班毕业证书,供我在面试时夸大我的泳技。会游泳本是事实,但是口说无凭,有了一张cer-ti-fi-cate,面试官面前我便多了一份底气去吹嘘自己曾是校队,只是最后因为某些原因而无法参赛。 曾是游泳校队,可以证明我的抗压性,证明我不是书呆子,证明我有团体精神,提升我的录取几率。网络论坛、辅导老师、前辈的经验之谈都强调面试者必须学会推销自己;“文武双全”是一般面试官特别喜欢的特质,所以只要稍微用点心机,便能投其所好。面试表现和工作表现不相符自是后话,却也没有人想要检讨除了面试以外,还有没有其他机制可以筛选人才。最后我不确定是写小说的虚构能力,还是那一张游泳证书连同被我夸饰的泳技,让我挤入了医学系。 成长后,证书失去了圣性,如今许多活动甚至只求一张电子证书就好;参与者可能连下载电子证书都懒了。有时会重新打开收藏证书的文件夹,仿若重启收藏旧时光的月光宝盒,一页一页轻轻翻阅,生怕动作太大撕毁那些证书。透明塑胶里收藏的,更多是当年试错的愚勇,与荣誉擦肩的遗憾、以及和友人一起出征比赛势在必得的傲气。泛黄的证书无法替我代言,但至少实实在在地证明自己也曾在某场比赛中坚持求胜。当年自以为是的才华、能力和不服输的精神,有多少经已被现实生活磨损殆尽?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最近一直有大三学生问我实习的事。他们已经写完毕业论文,只剩下实习就能毕业了。我那个年代的大学毕业条件没有包括实习,所以我与同学在毕业之后是直接被抛掷到社会之中的。 大学毕业时我先去一家中文报馆面试助理编辑的工作,过程不是太顺利。面试之前先笔试,都是一些时事题,根据一份报纸会有的分门别类,有国际、本地、娱乐、体育、财经等。我不确定自己能答对多少题,但至少娱乐那一块我还是信心满满的。 面试我的编辑对着我的答卷摇头苦笑:“你真的是中文系毕业的吗?” 可能他想确定我是中文不好还是常识不好。 归途遇到下班时间,我被挤到电车的正中央,双脚离地,像咸鱼一样被摆来摆去。电车出来的时候发现手提袋的拉链被拉开,钱包还在,新买不久的手机却没了。我在电车站的小卖店买了一罐冰可乐,坐在等车的椅子上喝,喝完再转巴士回家。其实是万念俱灰的心情了,盼着可乐可以帮我暂且续命。 回家等了两周还是未接到录取电话,脸书上倒是看到同学应征上报馆工作的贴文,于是我下定决心找一份不用考时事题的工作。 我来到了一家商场内的水晶店去应征,虽然不用笔试,不过在面试之前要先拍一张气场照。走进有黑色布幕的小隔间,在一架机器前坐好,咔嚓,出来一张拍立得照片。这张照片长得不像一般的照片,看不清人的轮廓,只见我的上半身笼罩在一整片橙黄色之中。我拎着照片来到老板的办公室。 他看着我的气场照笑吟吟地问我:“你以后要做咩啊?” 老板是香港人,他说的粤语让我瞬间置身于香港电影之中,只是还不确定是哪一种类型的香港电影。 我很诚实地跟他说不知道,我那时真的非常迷失。 他说从我的气场照可以看出我心心念念都在想钱,隔天就来上班吧。我吃了一惊,想说难道橙黄色便是黄金的意思?我马上说好好好,顿时有加入某个帮会的感觉,应该是遇到洪金宝任达华这一类的黑社会大哥,不会喊打喊杀,只会笑着说我罩你。 店内的工作颇清闲的,没有顾客的时候就背诵水晶的名字与功能,或者小心擦拭水晶洞里一颗一颗发亮的钻石牙齿。偶尔老板也会出来跟我们说说故事。 老板在退休之前是校长,他说自己有一套独门教学,把许多其他老师眼中的“废材”栽培成医生、律师、工程师不等,他说他最喜欢挑战别人自认为办不到或已举手投降的任务。后来他迷上水晶,就买了很多关于水晶知识的书充斥整个房子,连上厕所都不忘看几页。退休后他即用一笔庞大的退休金周游各国收集采购水晶。 一次在巴西,他看中一块非常大且精致美丽的水晶。很可惜我当时忘了问他水晶的名字,但我清楚记得他说到这段的时候,眼珠竟闪烁出水晶般的光芒。他说那商人要价12万港币,他身上不够钱,他要那商人给他一天的时间。他立即拨电回香港要家人调钱过来。不过隔天他回到相同的店家,那块水晶却已经卖出去了。 水晶老板果然是奇人 一般人到达这样的时候总想没有缘分吧,算了吧,之类的。但他还是没有放弃,他讨了水晶买家的姓名来历,是个刚要坐飞机回美国的美国人。他赶紧叫辆德士赶去机场,但美国人已经在飞机上了。尚不死心,他也当机立断买了张机票飞去美国,找到美国人的公司去,当着那人的面说:“那块水晶是我的。” 那个美国人目瞪口呆,反问老板怎么说那块水晶是他的呢。 他说他要就是要了,然后开出一倍的价钱,也就是24万港币,要把那块水晶买回来。美国人十分错愕,像看见个疯子:“What!???”那是小说或电影里经常出现的戏剧化剧情,我们观看后都不禁想:现实中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啊! 我的老板终于可以抱着那块水晶回香港,他说他搂着水晶的返途还一直呵呵呵地傻笑,都分辨不出那时的心情到底是如获至宝太高兴了,抑或觉得自己傻过头不可思议,总之就这样紧紧搂着不敢松手。 回到家后他开始懊恼,如果让老婆知道了一定会被骂得很惨。他赶紧把水晶藏到洗衣机里去,再用脏衣服覆盖其上。那时天已黑,他躺在床上却愈发不安,万一天亮了家里随便一人开动洗衣机洗衣呢?于是,整个晚上辗转难眠的他一边窃喜一边担忧地,一直等到天亮。 老板把故事讲完后又笑呵呵地在店内巡视于他如宝贝一般的水晶。我心想老板果然是奇人。 我在那里只工作了半年,拿到奖学金后便回去大学继续读书。老板还在我离职时跟我说:真可惜啊,我本来还想教你占卜。 当我对着那些询问我实习意见的学生说起这个经验以后,他们突然对那些跟中文专业毫无关联的工作产生兴趣,譬如去咖啡馆学拉花,去中医馆学把脉,去画廊或珠宝店学鉴赏,去猫旅馆学宠物美容……。
1年前
一年级的时候在生字本上习写“过”字,写得稀里哗啦,一把鼻涕一把泪。妈妈拿藤鞭往桌上拍打,啪啪啪啪啪啪,就这个字,你到底要写多久?那时已是晚上10点钟,离我上床睡觉的时间已过了一小时。我写得手抖,被妈妈那么一喊,接连几个“过”字越写越偏,写过了界,“辶”字被隔离在大方格之外,唯独“寸”字在格子内坐镇。我不满意,橡皮擦在一整排大方格上来回擦揉,不争气的泪珠缓缓落下,滴在生字本上,竟然穿破了洞。 妈妈失去耐心,藤鞭随手扔在地上,我伴着白色日照灯,握紧木笔把“过”字凑齐,一整晚将自己盖在棉被里。 10年后用电脑学习排版时,我才发现自己当年的行为叫“文字洁癖”。不禁感叹,要是当年学写生字的时候,能在写字本上安装这种便捷功能,一个按键便能把所有文字对齐,那我就不必忍受妈妈的暴力,更能扛过对自己的完美要求。小学一、二年级的我不爱华文,亦不是写字比赛的常胜军,却偏偏对自己的手写字很有要求。众多方块字中,唯独“过”字与我隔着一条鸿沟,我和它或许是上辈子的冤家,注定与它过不去。 其实我不是讨厌“过”字,只是不喜欢写“辶”字部,那个被妈妈称为“坐船”的走之底。“辶”字本写作“辵”,《说文解字》记载:“辵,乍行乍止也”;《广雅》记载:“辵,犇也”,故与“辵”有关的字,多与奔跑或行走有关。简单来说,辶字部的字多数具备“远离”之意,如“逃”“过”“追”“远”,都是拉开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文字。 人,拖着一行李箱的背影,特别像个“过”字。“寸”字看向前,宛如影视镜头拍摄离别戏时的特写,左侧脸的泪水,旁白搭配自己分离的心声——不能回头。去年学生问我“过”字怎么构词,我第一时间提的词是“路过”。时下有一首传唱度极高的影视主题曲叫〈路过人间〉,用“路过”二字形容人间的短暂停留。初听这首歌的我把自己当成一座驿站,将各个阶段的自己视为一场路过。 或许人需要离开自己的原生地,才能把身边的一切看得更清楚。小学四年级第一次参与学校的越野赛跑,一路从学校跑到自己当时的住处,然后折返。我和几位同学同住这一带,大家几乎都忍不住指着那座灰色的组屋向同学介绍:“看,这是我家。”第一遍路过自己的家,那时候的我们没有隐私的概念,很容易向对方坦诚自己的秘密,连日记都能互传。路过,就当做是一次的自我介绍。 升中学后搬到学校附近的公寓,小时候住过的地方、念了6年的小学似乎筑起一座隐形海关,很久才能路过自己的童年一趟。我开始学习户外生存,一个学校假期能有几场三天两夜的生活营,所谓的“家”,对那个时期的我而言是一个路人的休息站。 从哪里来 又该往哪里去 最近一次离家最久又最远的,是去年长达3个月到雪兰莪的实习期。家与住处距离365公里,我从哪里来,又该往哪里去,这道哲学问题是我当时路过槟城大桥,第一个想到的问题。我生于槟岛,长于槟岛,20年来都在岛上生活。或许因为岛内没有大道收费站,一过槟城大桥便能让我产生离开家乡的错觉,闯进另一个世界,更何况要到距离家乡4个小时半的雪兰莪呢? “过”,在槟城是以具体的槟威大桥形成的地标。“过、过、过……”小学老师让我们在写字本写满一排的过字,很像是在提醒我们放过自己。人生,就像个过字,迈开脚步,把过去的经历往身后背,辶字部的寸字则提醒我要不断学习往前看。就如妈妈所讲的,倘若踽踽独行太累,不妨借一艘小船,让自己在船上随风飘荡,飘啊飘,直到看见自己的驿站。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