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我的股票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2022大选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俄乌之战
京非昔比
言路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游车河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2024财政预算案
ESG专版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巴黎奥运会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家乡记叙
文艺春秋
卢姵伊/侥幸的家园
“有一次,我搭车睡着了。醒来的时候,巴士不像在吉隆坡,我来到了陌生的,非常寂寥的偏乡。”友人和我抱怨、共享城市里跋涉之困难,我偶然转到出身地的场景里。 15岁以前,我住在俗称长屋的临时住宅区。这地方坐落在增江新村的尾端,路再过去就没有了。 要说是个不方便的地方,也不完全正确。看病、上学、买卖、礼拜祈祷。一家大小,从生到死的平凡之路,要解决、度过的事,都可以在这里一一排解。 只是出入有些麻烦。 (世界刚刚跨过千禧年,要到15公里以外的市中心,仍然只有一道巴士路线可以选择。) “会来的,再等一下。”小时候,我总觉得巴士不会来。仔细回想,确实没有等不到巴士的记忆。拨开被无奈与焦虑占据的心情,久了就会明白,不遵守时刻表的公交服务,至今仍是这片土地的永恒问题。因为增江长屋是某个起(终)点站,巴士上很少乘客。检票员悠闲地挂在门边,就这样沿路喊着Kota Raya。Kota Raya。Kota Raya。到吉隆坡的心脏地带,车上已经挤得透不过气。 作为外来者的友人,他醒来看到的风景,并不只是空间的距离,还有如同穿越时空的感受。以此为契机,我试着向他叙说成长背景。 ● 我来自增江新村。 大家想像中的新村人,祖辈、父母辈的家园就在新村。听者通常快速带入50年代的历史背景:胶林、矿场、紧急状态。半世纪前,官方为了阻隔人民与马共之间的交流,在半岛设立华人新村,将50万人重新迁移安置,每日管控出入,在篱笆内外设防。新村的“新”从上个世纪流传下来,早已不是原来的面目。建立初期的钢丝围篱不知何时被拆除了,村渐渐融入甲洞小镇,也增加了更新的族群聚落。增江长屋就是其中一部分。 在新村尾端,俗称增江长屋的地段,加盖了以数字编码、整齐规划的道路,用以安放隆市周边拆迁更新、受影响的住民。他们来自蕉赖、沙叻秀、蒲种、泗岩沫等地。这聚集五六千人的聚落统称临时公屋住宅区(Perumahan Awam Sementara)和新村历史错开,是90年代才落成的灰色地带,也是人民组屋的前身。 从90年代起,这片暂住地留存的时间从原来的5年延长了20年,如迟迟无法修正的错位,“新村”成了我度过童年与青少年时期的原点。 90年代末,我还是渴望镇日流连街上的孩子,不想放过任何出门的机会。家里有一本长方形、约20页的粉红色簿子,那是小时候和母亲一起出门的记忆符号。这本粉红色簿子是给付租金的记录簿,居民每个月都要向政府缴交约莫100左右的租金,这是住在增江长屋的象征。 增江长屋居民与新村人共享公共基础建设,比如政府诊所、学校、警局。流动的摊贩也是一种共同记忆,有摩托吆喝叫卖如猪肠粉、包子烧卖、卤味野味、面包、咖啡粉,或酱油车、糕点面包车、蔬果车等。对长屋居民来说,靠近甲洞大街的增江北区巴刹有些遥远,这些每日巡回或不定时出现的小生意提供度日的方便。这里日常生息与新村生活圈有重叠也有差异。新村里没有马来人经营的杂货店、夜市场。球场、游乐场上的争执可能是广东话、福建话,而不是马来语。 ● 增江长屋有双层、单层结构,共通点是只有两间房的配置。我们住在双层结构的C区,楼上是木质地板,楼下是斑驳的洋灰地基,没有瓷砖修饰。 起初父母以为能迁回隆市南边的“旧部落”,一家四口第一年挤在一间房内休憩,而另一间房作为储藏室,堆满未整理的杂物箱子。后来,归去无望,才开始装置室内空间,以木板将楼梯之间的空心盖上,而楼梯下的三角区才是真正的储藏室。 在哪里落脚,说不上自由选择,任何地方都有它的阴影。 笼罩增江长屋的阴影,并不是大自然的侵害,而是城市人口急速生长,发展中顺带遗落大量蜕皮或尾巴——垃圾。大家遗弃的东西最后都来到掩埋场,掩埋场超载运作,已成满目疮痍的山体。 它是居民口中的增江垃圾山,但官方名称是Beringin Landfill,试图与当地人口脱离关系。不只是命名,很少人知道从增江新村通往垃圾山的路径,也很少看见进出的垃圾车与大型卡车。仰视临近的垃圾山,大家并不知道如何度量遮去半边天空的斑驳山壁,只形容那是几层楼高。多年后我终于在报纸上得知,掩埋场运转超过10年后,垃圾山巅峰达80米。 在垃圾山旁生活,日常没有大难临头的切身实感。只要忍受臭味,山与人也是相安无事。 陷落的边陲之地也有他们的寻常。 若听见罗里驶进小巷的嘈杂声,那是张罗红白事时搭建棚子的前奏,夜里随即有人饮胜祝酒或打斋念经。晚饭后也许听到喧天的鼓(Thavil)与唢呐(Nadaswaram),居民被召唤到路口等神轿经过,或观看或礼拜,庙里的人为上来拜的人一一点上祝祷的粉末。华裔称不上是信徒,大多也不认识轿子里的神祇,甚至模样也看不太清,还是乐于参拜——日子混杂,也行礼如仪。晨昏祈祷声每日都在C区的另一侧响起,一天就这样开始、结束了。 直到不远处冒烟的一刻,大家才重新感受被支配的阴影。垃圾山着火了。名称上的伪装与隔离无效于灾厄,火患虽没有扩大蔓延,却掩盖在底层焖烧好几周,仿如一场不会结束的霾害。这场延绵的焚烧重构我们与垃圾山的距离,戴口罩、紧闭门户,夜里仍然难以入眠,校园生活也陷入噩梦之中。垃圾山的表层一点点化成灰烬,贴近人的气息,覆盖道路车身,落在课堂桌椅之上。 在增江长屋生活直到15岁,我不曾认识拾荒或处理废弃物的工人,也不知道垃圾车从哪一条道路进出、抵达垃圾山。在夜里睁眼久了,适应光线不足的环境后,应该能看清事物的轮廓。但在夹缝中的居留地,大家无从厘清这团巨大又模糊的阴影,它更像一个人想要漠视的负面本性。只能忍耐,甚至没有想到改善的可能,所以始终抱着“有一天会搬家、离开这里”的念头。 ● 在视野并不宽广的童年,我并不察觉家园有任何破落且被遗弃的影子。 和母亲一起出门的记忆,直到某段时期开始蒙上不安。 我们观察天气的常识和其他地方较为不同,大家最先意识到气味的变化,而不是灰暗朦胧的天。下雨前夕,附近的空气凝滞浑浊,腐坏气味更加浓烈。雨落下来了,门前的小水沟填满泥土与野草,长期阻塞。雨水无处可去,漫漶到路面,一时掩盖了坑坑洞洞的缺口。母亲撑伞,一路扶我踏过跨过水洼,到相隔数三条街道的住户里上课补习。 每一条街都是相似的,但在母亲眼里,越是远离主要道路的住宅,越是危险。每次出行她重复告诉我应该取道哪里,而哪一些地方不能过去。途中我们会经过一座草场,草场的角落是滑梯、秋千、跷跷板组成的小型游乐场,设施长久损坏,更像半毁的废墟——路上风景或母亲的提醒,预示修补更新都在停滞的状态。 过期的承诺使增江长屋彻底衰败,很多居民等不到委派租屋单位,自寻去路,包括我们一家。而留下的人,或中途迁入的游民,处在退无可退的生存处境。人民组屋在2018年前后建好,长屋区随即被清除摧毁,土地马上转手给地产商建造公寓。 ● 垃圾山于2006年正式关闭,如今覆盖浓密的草木,从大道途径看去像一座普通的小山,也可以注意到旧址边上开设吉隆坡垃圾转运站。它们始终以第二中环公路(MRR2)为主要出入口,这也是90年代开通的,隆市东北部边界的血脉通道。沿路发展起许多城镇,大道往北的尾端就落在增江新村的后方,也是增江长屋侧旁,近年才开设马路贯通两侧。 在这城郊边缘,城市以什么样的形态显现?是入夜以后的远方灯火,来自双子星塔、吉隆坡塔的光。如今房地产商争相以此景观作为推荐语,符合面向市中心的想像,把这里当做城市的一部分。这几乎是大家梦寐以求,想看见的,最高的理想生活了。 我们不会想到,或许很快遗忘——城市的具现,在这里曾经是临近却无法抵达的一座垃圾山,始终以气味、鸟虫鼠蚁统领边缘地带。而随着捷运线的启用,不断加盖的公寓地产,从这里更快抵达市中心,更多居民与商机,但代价是另一种围困。回望新村,还有已经不存在的长屋区,我没有普遍想像中的怀旧怀乡之情。侥幸的是,即便无法自由选择定居的地方、环境,一切以发展为名,这里摆脱了外围边陲的基调。 城市是美好虚幻的灯火。在因匮乏而产生时差的城郊之处,形成废弃的、看不见的城市倒影。大家无法预测影子如何/何时移动。有人搭上苦苦等待才来的公交,疲累地走进城市中心。有人与居所侧旁的垃圾山共存,却始终看不清那是什么,只知道是一团巨大又模糊的阴影。 城市的尾巴在这里消失了,我仍然能微弱感知它的再生。 垃圾转运站、掩埋场、焚化炉,看不见的城市。阴影并不会按照居民的心愿消失,它只服从网络增生的规律,寻找下一个替代品。(此稿件英译版刊载于This is Southeast Asia) 相关文章: 卢姵伊/远行 【文学关键字】卢姵伊/散文的真实 【文学关键字】卢姵伊/(不)也是生活
5月前
文艺春秋
更多家乡记叙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