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聯絡我們
登廣告
關於我們
活動
熱門搜索
大事件
本網站有使用Cookies,請確定同意接受才繼續瀏覽。
瞭解更多
接受
您會選擇新界面或舊界面?
新界面
舊界面
這些“養胃”的4個習慣 其實正慢慢傷害你的胃!
|
未來百日聚焦貿易與和平 特朗普“魚雷”蓄勢待發
|
深圳超市不賣蔬果賣科技 搭建研產應用橋樑
|
60餘歲華男被捅死 疑似熟人所為
|
視頻 |
小女孩卡健身設施成“青蛙腿” 消拯員暖心施救助解困
|
這些“養胃”的4個習慣 其實正慢慢傷害你的胃!
|
未來百日聚焦貿易與和平 特朗普“魚雷”蓄勢待發
|
深圳超市不賣蔬果賣科技 搭建研產應用橋樑
|
60餘歲華男被捅死 疑似熟人所為
|
視頻 |
小女孩卡健身設施成“青蛙腿” 消拯員暖心施救助解困
|
這些“養胃”的4個習慣 其實正慢慢傷害你的胃!
|
‹
›
簡
本網站有使用Cookies,請確定同意接受才繼續瀏覽。
瞭解更多
接受
您會選擇新界面或舊界面?
新界面
舊界面
这些“养胃”的4个习惯 其实正慢慢伤害你的胃!
|
未来百日聚焦贸易与和平 特朗普“鱼雷”蓄势待发
|
深圳超市不卖蔬果卖科技 搭建研产应用桥樑
|
60余岁华男被捅死 疑似熟人所为
|
视频 |
小女孩卡健身设施成“青蛙腿” 消拯员暖心施救助解困
|
这些“养胃”的4个习惯 其实正慢慢伤害你的胃!
|
未来百日聚焦贸易与和平 特朗普“鱼雷”蓄势待发
|
深圳超市不卖蔬果卖科技 搭建研产应用桥樑
|
60余岁华男被捅死 疑似熟人所为
|
视频 |
小女孩卡健身设施成“青蛙腿” 消拯员暖心施救助解困
|
这些“养胃”的4个习惯 其实正慢慢伤害你的胃!
|
‹
›
星洲人
登廣告
互動區
|
下載APP
|
簡
这些“养胃”的4个习惯 其实正慢慢伤害你的胃!
|
未来百日聚焦贸易与和平 特朗普“鱼雷”蓄势待发
|
深圳超市不卖蔬果卖科技 搭建研产应用桥樑
|
60余岁华男被捅死 疑似熟人所为
|
视频 |
小女孩卡健身设施成“青蛙腿” 消拯员暖心施救助解困
|
这些“养胃”的4个习惯 其实正慢慢伤害你的胃!
|
未来百日聚焦贸易与和平 特朗普“鱼雷”蓄势待发
|
深圳超市不卖蔬果卖科技 搭建研产应用桥樑
|
60余岁华男被捅死 疑似熟人所为
|
视频 |
小女孩卡健身设施成“青蛙腿” 消拯员暖心施救助解困
|
这些“养胃”的4个习惯 其实正慢慢伤害你的胃!
|
‹
›
首頁
最新
頭條
IG熱文榜
熱門
國內
即時國內
封面頭條
總編推薦
暖勢力
熱點
全國綜合
社會
政治
教育
我們
專題
發現東盟
帶你來國會
星期天頭條
華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夥伴
星洲人互動優惠
國際
即時國際
天下事
國際頭條
國際拼盤
帶你看世界
坐看雲起
言路
郭總時間
社論
風起波生
非常常識
星期天拿鐵
總編時間
騎驢看本
風雨看潮生
管理與人生
綿裡藏心
亮劍
冷眼橫眉
財經
股市
即時財經
焦點財經
國際財經
投資週刊
娛樂
即時娛樂
國外娛樂
大馬娛樂
影視
地方
金典名號
大都會
大柔佛
大霹靂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馬
花城
古城
東海岸
體育
大馬體育
羽球
足球
籃球
水上
綜合
場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專題
優活
旅遊
美食
專欄
後生可為
東西
時尚
新教育
e潮
藝文
護生
看車
養生
家庭
文藝春秋
星雲
人物
影音
讀家
花蹤
亞航新鮮事
學海
動力青年
學記
後浪坊
星洲人
VIP文
會員文
最夯
鄭丁賢
林瑞源
時事觀點
深度報道
投資理財
非凡人物
族群印記
身心靈
VIP獨享
百格
星角攝
圖說大馬
國際寫真
好運來
萬能
多多
大馬彩
熱門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巴羅志願消防隊
善心美事
【善心美事】巴羅志願消防隊隊員堅守崗位不言休
(巴羅22日訊)一肩扛起村內救災責任,巴羅志願消防隊員就算到了退休年紀也不停歇,仍然堅守崗位,義務為社區服務。 巴羅新村位於居鑾北部,早前該村沒有消防局,一旦發生火患必須由30公里外之永平或居鑾的消拯局派來消防車。 直至上世紀80年代初期,當地仍有不少亞答屋或板屋,每到旱季,不時會發生火災。俗話“遠水救不了近火”,村民眼見火焰沖天,卻無法滅火,內心深感焦急。 隨著一次又一次的火患發生,村民愈發迫切希望在當地成立志願消防隊。 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的《善心美事》,今日介紹的巴羅志願消防隊,於1997年在該隊主席陳瑞源的領導下,獲得政府註冊成立。 陳瑞源受訪時指出,成立初期,隊員約30多位,他們皆來自不同的種族,並獲得州內消拯局發配的一臺手推滅火配備,隊員們感到非常興奮,同時深感肩膀上的責任又增加了。 “當時居鑾消拯局局長每兩個星期派出訓練官,指導我們進行訓練。隊員們都加緊練習,期望能在短時間內掌握滅火技巧,為村民解決燃眉之急。” 同年年尾,村內一間板屋發生火患,該隊迎來了第一次出動,及時把大火控制下來,並獲得了村民及事主的讚許。 後來的2002年,村內再度發生大火災,舊火車站前的一整排舊店屋被火勢吞沒,該隊受召到現場滅火。 陳瑞源說,由於火勢太大,手推救火配備在大火前猶如杯水車薪,隊員們只能眼巴巴看著舊店屋被大火吞噬。 署理主席許芳銓對於這場火災也印象深刻,他說,當時他載著配備到現場後,把配備接上消防栓後,發現消防栓內沒有水,內心頓時感到焦急萬分。 他指出,由於該排舊店屋是木板製造而成,導致火勢蔓延得很快,所幸住戶已及時從店屋內逃出,因此沒有人在這起火災內受傷。 “當時居鑾及新邦令金消拯局都派遣消防車到現場進行救援工作,消拯員用了約2至3小時才控制住火勢。” 他表示,那次火災後隊員們總結滅火經驗,同時更積極向地方政府尋求協助,申請一輛消防車,加速滅火進度。 “在時任國會議員何襄贊支持下,向房屋及地方政府部申請了一輛消防車,消防隊終於在2003年獲批一輛消防車。” 該隊曾遇過一次有人被燒死的火災,許芳銓記得是2004年在阿務峇卡街的一間當鋪發生火患,他在清晨5時接獲村民來電,指大街發生火災。 “通知隊員後,嘗試通知東主,但一直都聯繫不到。直到火勢被撲滅後,消拯員到廢墟內查看,才發現東主已被燒死在當鋪內。” 此外,許芳銓也憶起數年前在馬來親善村的一場火災,當時消防車前往現場的途中,被火車閘門擋著,而掌管火車閘門的工作人員非常盡忠職守,不肯放行。 “隊員們遠遠看著村屋被燒燬,煙從屋上冒出來,但是消防車依舊擱在火車閘門前,動彈不得,令人感到相當著急。” 秘書洪來興表示,令他印象較為深刻的是2011年的一場火災,發生在巴羅戲院街的一排店屋,火勢是從店屋後燒起。 “去到現場後才發現火勢很大,無法及時滅火,只能先保護旁邊的建築物。由於店屋前是油站,所以當時的情況是很危險的,但很多村民依然駐足圍觀,導致消防車進不去。” 他補充,有時情況特別緊急,隊員根本沒時間換上消防員裝備,只好直接前往現場滅火。 提到目前該隊的隊員人數,他說,目前有21位隊員,其中包括5名女隊員。當地不少村民都舉家搬遷到城市或移民,隊員的人數有著逐年減少的趨勢。 為此,陳瑞源、許芳銓、洪來興聯合呼籲更多年輕村民加入消防隊,共同為社區救災工作出力。
1年前
善心美事
大柔佛
巴羅叢林火患 村民受促勿露天燃燒
(巴羅20日訊)近來天氣炎熱乾旱,位於巴羅鴻昇花園對面的一處叢林日前著火,所幸及時發現,在巴羅志願消防隊的協助下成功控制了火勢。 該場火患於中午時分發生,火苗是從該住宅區附近的叢林處開始燃燒,巴羅志願消防隊接獲火患投報後,迅速拉隊趕抵現場展開灌救工作,花了約20分鐘成功將火勢撲滅。 該隊成員指出,所幸受影響的範圍沒有擴大,但強調即使叢林小火災仍具有風險,如果地面溫度仍持續,必須淋溼透底以防再燃燒,而如果在大風的吹助下可能會迅速蔓延開來,延燒到其他範圍。 為此,該隊也勸請村民們除了需注意居家防火知識和安全,在如今天氣乾旱下也需注意住家四周環境,儘可能不要進行任何露天燃燒。
2年前
大柔佛
更多巴羅志願消防隊
下一個
結束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