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广播

6天前
2月前
  (新加坡14日讯)新加坡资深电台DJ林安娜宣布“离开”96.3好FM,转换跑道! 《新明日报》报导,电台高级节目总监洪菁云今日宣布林安娜离开该电台的消息,并指今日是后者值班的最后一天。 林安娜受访时说,做了三十多年的广播,这些年都是以DJ身份和听众在空中“见面”,心中当然会很不舍,尤其呈献一个完整的广播节目的满足感。 她表示将加入新报业传媒的华文媒体集团,并在《联合早报》副刊组,专注新创的新平台,不过没有透露新平台的讯息。 她说:“做这个决定是要给自己‘进步’的空间,让声音和文字做另一种结合。我就想多玩几年。我没有离开,只是身份不同,现在影音媒体分界线已不那么‘清晰’。” 6年前从UFM100.3过档 96.3好FM开台6年前,安娜从姐妹台UFM100.3过档。 她说:“96.3好FM的属性是八九十年代的歌曲,我在访问艺人的感受是很不一样,像米雪、张艾嘉、罗大佑、许冠杰、叶丽仪、草蜢、洪金宝、谭咏麟、温拿乐队等,他们在八九十年代最辉煌的时刻,我们在看他们的电影和听他们的歌的时候,是充满记忆和感情的,而我能够采访他们是很幸运。” 30多年生涯 难忘疫下戴口罩做广播 林安娜三十多年的广播生涯,最难忘的是在冠病疫情期间,戴著口罩在直播室主持节目,以及在家里做广播。 她说:“在家做广播?谁想得到,所以这些事情,我都经历过,也很难忘。” 求新求变精神 黄文鸿点赞鼓掌 与安娜共事近30年的UFM100.3电台主持黄文鸿说,林安娜不眷恋于舒适圈,这是大家必须具备的生活体认。 他说:“安娜现在‘双栖’模式,没有两把刷子也不行,但安娜从文字出身,现在兼做两种,绝对值得期待。” “这也是电台和多元媒体的一种新的融合形态。她先花一点点时间熟悉新范围,转个身‘声音’就回来了。” 转身成嘉宾主持 洪菁云说,林安娜是电台很重要的支柱,而且她对工作的认真、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一直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她说:“安娜开始新的发展和尝试求新、求变、求突破,她这种勇敢踏出舒适圈的精神真的很让人钦佩。” 她说,该台在节目方面接下来会有调整,目前酝酿中,将在不久后公布。 她透露安娜将转身成为电台嘉宾主持,每天都在96.3好FM有1个小时的广播,另外也会制作单元项目在空中推出。
6月前
9月前
10月前
我的中学时代,是没有网络,只有黑白电视的年代,而我的主要娱乐是听广播。 我收听的电台包括:古晋、汶莱、新加坡和澳洲中文台,起初纯粹是娱乐,日长月久,竟对新广电台情有独钟,有一股声音的力量,深深地触动我的心灵。 新广的播音员,就像坐在我面前,跟我述说故事。广播剧,虽然只能听到声音,看不到画面,而我,仿佛看到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起伏跌宕的情节,随着演员声音的抑扬顿挫,仿佛就在我眼前,我好似走入剧中,身历其境。 就是这感人的声音,准确的语音和语调,深深地吸引着我。我仔细聆听播音员的发音,发觉自己误读了很多字音,如:“深”和“生,”诗和“思”,“不要”和“不行”中的“不”字读音,还有“一日”和“一天”中的“一”字读音……一旦发现错误,我便把它们一一记录下来,日复一日,我的误读字越来越少。 后来,我的职业恰巧与文字,与语音有密切的关系,我带领着莘莘学子,走入了语音领域、文字世界。于职责上,我绝对不允许自己与语音脱节,我必须更深度地研究语音,于是,我马不停蹄,努力不懈,把最美的语音,呈献给小朋友们。 Aifm 《天南地北谈华语》节目主持李璘博士近日受访时说:“有很多人认为发音不需要准确,别人听懂就行。可是我认为,准确的语音,能让呈献者及其呈献内容加分,语音好,别人会想听你说话。” 我很赞同李博士的说法,语言是否受人欣赏,关键在于说话的人如何以声音吸引听众。准确语音,适当的语调,肯定能让你呈献的内容增添了画面感。 对于声音工作者,声音的力量,的确能打造出专业形象;字正腔圆,令人听了很舒服。
2年前
3年前
3年前
3年前
面对网络时代来袭,不管是基于热爱抑或生存,广播主持人都必须跟上时代步伐,不断学习新事物,即使对转变有多么不习惯,依然要学会适应。 报道:郭慧筠图片:相关单位提供 Isaac王能杰和晓芬都是在广播界待了超过20年的资深前辈,同样从砂拉越古晋的电台出发,也曾一起为CITYPlus FM开荒,还在去年3月起共同录制播客节目《喂!说人话》。目前晓芬是CITYPlus FM古晋台的负责人兼主持人,王能杰则刚加入BFM担任财今节目经理。 待在广播界的这些年,随着时间演进,他们见证着广播电台经营模式的变化,其中就包括电台的人力越来越精简,仅除了BFM,一档节目还可以容纳由五六个台前幕后工作人员组成的团队。 [vip_content_start] “CITYPlus FM刚开台时,主持人同时要身兼制作人的身份,很多工作要处理,包括采集资料、做功课、写稿、采访等,一档节目只有两个主持人其实相当耗损,所以每次做完节目,都感觉快死掉,回到家也不想说话,直到多年后,才多请了一位制作人给我们。我们最羡慕BFM,他们一档节目可以有六七个人,证明他们老板很看重节目素质。” 另一个转变就是电台DJ需要走向幕前,晓芬说:“以前我喜欢广播就是因为我们不需要露脸,就算没有打扮,也可以开麦说话,听众就只是听我们的声音,但现在主管会要求我们打扮整齐和化妆,出现在广播之余,还要开直播跟听众互动,变成不只是收听率,就连收视率我们也要扛起。” 她坦言不喜欢走向幕前这样的转变,甚至想逃避,当初老板要求她开设粉丝专页时,她也挣扎了好一段时间,原因是她认为,广播人不是公众人物。 “部分娱乐电台把广播人打造成偶像,导致我们要注重形象,甚至一些电台DJ会像艺人般拍广告、拍电影、出唱片等,所以需要粉丝专页来经营本身品牌。我一直觉得躲在财经台或新闻台背后,应该不需要这样做,但没想到还是避免不了这股浪潮。”尽管如此,她承认,电台DJ走向幕前是自然而然发生,迫于无奈的改变,所以只好适应。 王能杰说,其实媒体不断在改变,当某件事情走到极致或极端的时候,就像所有电台的主持人都在脸书抛头露面,突然间有一家电台的主持人全部不露脸,回到最原本的声音传播,相信就会有听众冲着那家电台去,因为毕竟所谓的可视化广播也玩了这么久,听众没什么新鲜感了。 晓芬发现,很多新一代的电台主持人不只长得相似,就连声音、主持方式和节奏,以及口音也类似,变得缺乏个人特色,“可能大家觉得这是基本或标准款,就是大众会喜欢的样子,反而缺少了个性,主持人最重要就是要有个人特色。” 《喂!说人话》 踏上播客的旅程 去年3月,由于受疫情影响,待在家里无聊,加上发现台湾播客市场大爆发,于是王能杰便邀请晓芬一起录制播客节目,并取名为《喂!说人话》,还各自买了价值两三百令吉的麦克风,便踏上播客旅程。 “节目名称的灵感是来自身边同事或上司说话不直接,然后我们常在私底下抱怨,他可以说人话吗?就这样成为了我们的节目名称。媒体环境里有太多限制,大家都不能直接说话,所以希望通过这档节目,分享或讨论平常在公共媒体或传统媒体不能说的话。” 《喂!说人话》内容围绕于他们对生活的观察、大家平常会讨论的话题和新闻,也会访问身边有趣的人,加上王能杰其实是半个台湾人,也利用这个节目搭起马台交流的桥梁,让台湾的朋友更了解马来西亚,而他们访问特雷门琴专业玩家黄楚原的节目还获得台湾侨委会颁发《2020海外华文媒体报导大奖》的 广播类“华人社区服务奖”。 “相比起电台,网络音频内容没有限制,跳出电台框架等同于松掉了手铐,我们爱聊什么就聊什么,聊多久都可以,没有人管你,而且听众是不受限的,年轻朋友也喜欢我们的节目。” 大家互助,壮大播客的世界 晓芬说,播客的自由度大,由于他们是节目的主事者,要是工作忙起来,可以不用周更,两个星期更新一次节目也行,没有灵感的话,也可以暂时放下,等找到精彩内容再做,所有的事情都掌控在自己手里,非常自在。 另一点是,播客世界友善,不像广播电台界壁垒分明,同行如敌国,播客们都会以开放态度互相交流和分享录制节目的经验及心得。 “在台湾的话,不管任何行业,大家都会聚集一起互相帮忙,但马来西亚的商业气氛并不是这样,偏偏华人人口又少,所以我们更应该团结,互相支援。欣慰的是,我们在播客行业里,有看到这样的现象,希望以后有盈利了,还是可以继续保持现在的心态,因为这样,播客行业才会壮大起来,吸引广告商投钱进来,特别在疫情期间,不应以消灭敌人来壮大自己,更应该是通过不断学习和努力来在市场上占有优势。” 他们坦言,录制播客节目纯粹是兴趣使然,目前还没进入赚钱阶段,唯一的收益就是来自奖项大约七千多令吉的奖金。 “播客市场之所以在台湾迅速起飞,是因为台湾的电台有很多谈话性节目,所以台湾听众非常习惯这类型节目,而我们因大部分电台长期都限制主持人说话时间,因此还需要时间让听众适应谈话性节目。” 尽管在本地当播客仍难以赚钱,但晓芬相信自媒体依然会蓬勃发展,“喜欢听播客节目的听众还是有的,只是属于小众,不过只要我们照顾好这个小众市场,继续壮大内容和提高层次,一定能吸引广告商,也希望播客以后能变成跟YouTuber一样,有不同类型的播客,更加的细致。” 广播行业还有未来吗? 有鉴于自媒体和网络平台的发展越发蓬勃,他们都认为,电台转型势在必行,“广播从业员要愿意创新,不能十多二十年还做着一样的节目内容,像整蛊、点歌、写信给主持人等。另外,本地的电台资源应重新分配,让更多小型电台进来经营,而不是把资源都投放给特定媒体公司,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对广播行业的发展并不健康。” 更重要是我国政府不应禁锢媒体自由,让媒体扮演好监督角色,才能向前发展,要不然在自媒体蓬勃的时代,本地传统媒体会陷于危机之中,因为网络空间相对自由,会造成受限制的传统媒体难以经营下去。 晓芬说,年轻人专注力不在电台已经是多年趋势,自从有了YouTube、Spotify、Apple Music等平台,已经分散了听众群,加上媒体走向分众,更导致听众大大流失,“当然会担心电台迟早被淘汰,但害怕有什么用呢?大家就做好各自本分,一日为广播人,终身为广播人!” 王能杰提醒,现代年轻人对节目的要求越来越具体,要是电台DJ整天只会嘻嘻哈哈,而他本身比电台DJ更幽默风趣,为什么他还要听电台DJ说笑话?因此能让听众成长的节目是未来趋势,而且是分众的时代,很难会有一档节目能让所有人都爱听。 “唯独广播继续活着,声音媒体人才能够有更广的出路,我们都是热爱广播的人,对电台有一定感情,当然希望电台可以做得更好,不要再堕落下去。”
3年前
自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人们接收资讯的习惯,传播的方式也逐渐从大众转化成分众,甚至是小众,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尽管广播电台因遭受网络冲击而渐渐流失听众,但凭着其在市场悠久的扎根历史,依然累积了一群忠实听众。究竟广播电台能否顺应时代变迁,逆流而上,抑或遭时间的洪流吞没?依旧是个未知数! 报道:郭慧筠图片:受访者提供 因接触由Zoey Kao主持的《佐编茶水间》,一弦喜欢上了收听播客节目,当初他之所以被这档节目吸引,是因为主持人所分享的内容跟他当时的生活处境有关。 “那时我刚踏入社会工作,却感觉迷茫,不清楚自己的未来前景会怎样,从中发现原来我一直以来都是为了读书而读书,会计并不是我感兴趣的领域,而这档播客节目的内容主要关于远距工作、自我成长和品牌经营,让我领悟到原来我有改变的能力去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 [vip_content_start] 也因为受节目启发,他开始往网络创业发展,先撰写有关于投资理财的部落格,通过网络赚取了点收入。约半年前,还录制了属于自己的播客节目,名为《90怎么了》,内容主题围绕于自我成长、网络创业和投资理财,并倡导“你是你人生的负责人”理念,借此提醒听众有权力及能力过自己热爱的生活,应多听从内心的指引,勇敢地做出改变。 “另一个选择投入播客领域的原因是,我发现播客这个平台在我国还没流行起来,是一片蓝海市场,跟其他平台相比起来,竞争也没那么激烈,所以与其花力气跟别人竞争,倒不如就先扎根在竞争不激烈,而且未来发展空间还很大的平台。” 他分享,经营播客节目可通过4种方式来赚取收入,包括业配、听众打赏、联盟行销,还有自家产品,所谓的联盟行销指的是,播客可以和厂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在节目中介绍产品,并提供听众产品的折扣链接,以导流量的方式赚取佣金,而自家产品就是所谓的知识变现,如线上课程、电子书等。 “我主要靠联盟行销和自家产品赚取收入,目前来说,还可以维持生活,有不少播客都是当作兴趣在经营,但如果单靠兴趣,没有收入的话,其实很容易就放弃,很多播客都撑不到半年以上。” 他说,制作播客节目的挑战在于,要持续更新和创作,却无法在短期内看到回报,必须有所坚持。他也曾经处于收入不稳定的状态,当时一度想要回去上班,后来因认识了一群内容创作者,了解大家都是这样熬过来,才坚持了下去。 “既然已经踏出那一步,要是回到以前的工作就会过回一样的生活,这样为什么当初还要出来呢?所以不如坚持走下去,给自己一年时间看看成果如何。” 端看何时播客风潮席卷大马 一弦坦言,他已经很少在听电台节目,在车上不是收听播客节目,就是单纯地听音乐,“电台没得选择我想听的节目,来来去去就那几家电台,但播客的话,我可以选择收听自己喜欢的节目,而且我对电台的印象就停留在车上听,回家后还有很多娱乐吸引我,就像YouTube。” 他发现,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纷纷往播客领域发展,并看好播客的受众率会持续上升,“只是时间的问题,看这股风潮什么时候会席卷马来西亚。” 对他而言,播客的门槛偏低,就算是素人,只要内容够吸引,即便口条或音质不够好,听众依然愿意接受,只不过要不断寻求进步,提高自身的品质,节目才有可能越做越大,不会流失听众。 “播客的特色在于,当听众开始喜欢你,粘着度是很强的,难题在于要怎样一开始就抓住听众,因此节目的前5分钟至关重要,如果能在5分钟内吸引听众听完整集节目,就很有可能会成为你的忠实粉丝。” 而且他发觉,当播客越做自己,越自然的话,就越能吸引听众,“个人品牌注重的就是做自己,喜欢你的人自然会喜欢你,播客只要服务好特定领域的受众群就好,不像专业电台需要严格地筛选主持人,以商业标准,选出大多数人喜欢的声音。” 他认为,广播内容会逐渐往线上发展,不管是通勤、做家务、运动抑或入睡前,只要连接网络就能收听,甚至是可以提前下载,就算是到没有网络的地方,如森林,还是可以听音频。 “电台已经有意识到危机,开始陆续转移战场,进驻到播客市场,但我不担心竞争会变得强烈,其实有更多人进来播客市场是好事,因为播客市场会发展得更成熟,这样就有机会接业配,大家可以一起共好、一起合作和一起玩。” 电台听众张艾芸:从高中到工作 最爱听电台 张艾芸在高中时期,培养了收听广播电台的习惯,“当时晚上睡不着,就打开电台来听,听的是988电台DJ彪民的《今晚最Night听》,他的声音让人感觉放松,一听就喜欢上了,也养成听了节目才睡觉的习惯,我还有购买他的书籍和去他的签书会找他签名。” 不过,后来升上大学,因课业繁忙而减少了收听频率,再后来,由于工作疲惫加上需要早睡,她就没有收听电台节目了。 再次收听回电台是开始从事目前工作的时候,由于工作环境安静,所以在上班时间的上午10点至下午6点,她都会扭开电台,让电台DJ的声音陪伴自己。 刚开始她收听的是中文电台MY,但听了大概1个月后,发现歌曲不断重复,甚至一天会重复上五六次,感觉有点腻。后来,她转为收听988,一听便喜欢上了,因为歌曲的重复率不高,而且电台DJ分享的主题和话题新鲜,还可以从中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电台只能听声音,看不到电台DJ的样子,所以电台DJ的声音、语调和语气相当重要,要是声音太平会难以吸引听众,还有电台DJ应中立地读出听众的留言,并适当地表达本身的意见。” 张艾芸接触过的电台有MY、MELODY和988,对各别电台的看法是,988的节目内容充足;MY电台DJ分享的话题偏向炒热度,而且歌曲重复率高;MELODY是长辈喜欢收听的电台,播放的都是经典歌曲。 尽管她是988的忠实听众,但也只有在平日收听。虽然她星期六也有上班,不过因为对周末的节目不感兴趣,反而会开音乐来听。 她时不时也会在社交媒体和电台DJ互动,像会在电台DJ的帖文底下留言,发表本身对相关话题的意见,要是被电台DJ抽中,读出留言,她会感觉无比开心。 目前,她特别喜欢的电台DJ是Chrystina黄玮瑄,原因是她的性格开朗且声音好听,会给听众感觉开心和有活力,加上她的节目内容充实,能从中学习不少知识。
3年前
网络时代崛起,或多或少对传统媒体造成冲击,其中包括电台,尽管电台受到的影响不如纸媒显著,但不难发现随着时间推进,本地各电台也积极开拓不同媒介,甚至是传播模式,以触及更多的受众群。 在自媒体越发蓬勃的时代,电台该如何经营和突破,方能留住听众?这或许是一道难以在一时之间解答的难题! 报道:郭慧筠图片:相关单位提供 Astro中文电台网络内容经理兼MELODY台长邱咏欣于2000年加入电台,她记得当时还没有所谓的社交媒体和直播,仅是单纯地专注于节目内容的制作,为的就是要跟听众沟通和做好一档节目。 “刚加入电台的时候,我还要用CD播放机播放歌曲,之后CD播放机也被淘汰了,所有的歌曲和节目内容都置入在电脑里,我们跟着编排走就对了。” 数码时代来袭前,为了更深入地跟听众或粉丝有直接交流,Astro Radio旗下电台还设立了车队,同时间电台DJ和艺人会到不同地方跟听众见面交流,让电台DJ走出直播室。 [vip_content_start] “前辈们蛮有先见之明的,他们认为,有一天电台DJ不会只坐在直播室里主持节目,所以当时招募DJ,就想到看起来体面又可以触及年轻听众群的电台DJ会是新方向,因此我们的电台DJ偏向明星化,而且能做的事情比起传统电台DJ会更多。” 有鉴于此,电台节目主持人所要符合的要求也跟传统的不一样,除了口条清晰和拥有专长领域,也需具备亲和力,以及性格外向,不怯于跟听众打交道。 后来数码时代降临,更促进了电台DJ角色的转变,电台DJ不再是单纯地做节目而已,还要掌控跟听众间的交流,尤其面对直播,心理素质要更强大,因为会同时看到喜欢或不喜欢的留言出现。 “以前听众会通过传真来问我们问题或点歌,跟我们之间的交流很单纯,没有太多谩骂的语气,听众觉得电台DJ是陪伴他们的角色,所以会跟电台DJ抒发心情,就算对节目有意见,也是建设性的建议,不像现在听众直接在直播底下留言这么可怕。某程度上,我其实有点怀念以前做节目的那种单纯感觉。” 把电台当品牌经营,针对定位策划内容 Astro Radio旗下共有3家中文电台,每家电台都针对不同的受众群来设计,就像MY一开始就主打明星化电台DJ,还有以音乐为主,谈话时间少的快节奏节目风格,听众年龄层设定于16至35岁之间。 “MY走的是引领潮流的方向,所以当要做史上首个户外直播,或长达不知道多少个小时的马拉松节目,我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MY,因此MY的电台DJ相对之下,必须要很有活力和亲和力,也需对时事有一定掌握,而且性格外向及勇于尝试新事物。” MELODY则主打成熟知性,以及拥有扎实资讯,听众年龄层设定在35至49岁之间,歌曲的选择上亦偏向经典。另外,MELODY电台DJ需对某领域有较深入的探讨、意见或知识,口条方面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即便无法出口成章,也不要说错话。 至于GOXUAN的听众年龄层介于听电台的年龄开始到大学生,因此电台DJ除了要年轻和有活力,也要懂得现在的学生或者年轻人的想法,以及要有独特、创意及搞怪的想法。 网络内容部分,3家中文电台在社交媒体都有各自的定位,Astro Radio数码内容主管林江鸿说,由于MY是旗下首家中文电台,不管是粉丝群抑或整体流量都比其他两家中文电台来得高,加上MY电台DJ有稳定的粉丝群,所以社交媒体的经营非常活跃,而社交媒体的内容主要跟搞笑、音乐,还有艺人的独家专访有关。 MELODY主打的则是资讯,每位电台DJ都有本身的强项,因此在社交媒体所带出的内容有助于提升赞助商的品牌价值;GOXUAN主要经营的不是脸书,而是抖音、小红书等年轻人聚集的平台,内容围绕于本土化相关概念,并有不少的翻唱作品。 “我们都会根据不同的品牌来策划不一样的网络内容,所以不会在同一个平台看见一样的东西,除非是共同文化,大家都在热烈讨论的话题,就另当别论。” 邱咏欣说,以前跟现在经营电台的差别在于,以前真的是经营电台,现在更倾向于经营品牌,因此电台DJ的个人形象相当重要,在大众能自由地到网上留言的情况下,要是电台DJ犯错或发表不道德言论,其实会对品牌造成一定影响。 “电台DJ必须要有我是公众人物的意识,在针对某件事情发表言论前,一定要知道并不是以个人的身份留言,而是公众人物的身份,你对一件事情的看法可以影响到很多人。” 她记得,社交媒体刚起步时,都会规定电台DJ定时发文,现在他们已懂得自动自发,“一些电台DJ跟我们一样,都需要经过一段过渡期来适应,经营社交媒体是现时趋势,跟不上的话,就会渐渐遭淘汰,要是想继续在广播领域分一杯羹,必须要懂得如何善用本身的专长经营社交媒体。” 播客身兼多职,不是人人可当 近年来,各大社交媒体和音乐串流平台纷纷推出语音社交平台或播客,在林江鸿看来,尽管对电台有一定冲击,不过其实是件好事。 “五六年前,影片的发展蓬勃,但现在出现了发展音频产品的现象,这证明大家都没有忘记声音这个东西,毕竟用听的消耗量比用看的来得低,也比较容易吸收和接收资讯。” 由于发现欧美国家积极推广播客(podcast),他们在2019年推出SYOK App时,也正式投入开发这块领域,不只像以前把电台节目的精华片段集合在网站成重播内容,也有跟电台合作规划播客内容,并策划原创播客节目。 邱咏欣说,电台跟播客的分别在于,电台扮演的是陪伴角色,不管是上班、煮饭,还是开车也好,都可以聆听电台,甚至有时并不知道电台DJ在讲什么,为的只是有声音的陪伴,而播客内容针对特定领域,通常是需要或想要听相关领域的内容而收听。 进入自媒体时代,基本上只要有品质较好的麦克风,人人都可成为播客,但她却不希望播客这道门槛设得太低,至少主持人要字正腔圆、口条清晰且有条理,因为毕竟是音频,不像影片能看到肢体语言和有字幕。 再加上播客其实是内容创作者兼节目制作人,不只要录音,包括策划节目内容和文案、剪辑、在社交媒体制定宣传策略、约访嘉宾等都要一手包办,除非资金雄厚,有团队协助处理。 “其实很多人都误会了,以为只要录制一档节目就是播客,实际上没有这么简单,而且播客不像电台,可以有歌曲来辅助,节目内容不够独特的话,难以吸引听众,所以一定要确认节目内容是本身最擅长的领域,就算在市面上,不是最好的,但也不能是中间或最差的,要不然会走不长远,很快就被淹没掉。” 声音不会死,电台也不会被淘汰 随着时代演进,电台不只可通过收音机收听,也可以利用网站串流和应用程式触及听众,“电台的核心价值是陪伴和提供资讯的媒体,它会一直存在,特别在东南亚市场,并不会因为数码化或其他娱乐消遣,导致不再需要电台,只是基于大环境转变,造成人们生活习惯改变,变成会通过不同平台收听电台。” 林江鸿亦赞同道,电台不会被淘汰,只是在转型,通过不同的媒介来扩展触及率,“基本上内容或呈现方式会不会变化,其实在5到10年之内,很难给出一个答案,但声音是不会死的,尤其现在大家厌倦了影片的疲劳轰炸,要是声音这块领域能发展起来,相信大家还是会听电台。”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