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建國校友會

7月前
(武吉甘蜜29日訊)懷舊歌曲、小矮凳、舊時看板,加上“老戲院”與燈籠裝飾,讓這場中秋活動獨樹一幟,使人猶如“穿越”到數十年前的場景,感受老一輩的生活。 這場由建國校友會主辦的“踏月歸鄉8.0之潮玩中秋”活動,於昨晚在建國學校草場與禮堂掀開序幕,吸引數以千計民眾參與,也讓該校在入夜後五光十色、熱鬧無比。 為了體現舊時社會的氛圍,籌委會特別設置多個復古的打卡點與擋位,有復古照相館、時光店鋪,現場還放置多張舊時的木製學生桌椅及小板凳,讓人坐著賞月、用餐與聊天,回味已逝的時光。 值得一提的是,籌委會把禮堂改為“京都電影院”,入口處張貼舊海報,營造人們穿越時空進入老戲院,觀賞舞臺表演的氣氛。 這場中秋慶典將進行至9月30日,民眾可在每天下午4時30分前往拍照打卡,市集從傍晚6時進行至晚上12時,“電影院”則每晚有精彩節目安排。 校友會主席陳國強受訪時指出,“踏月歸鄉”是校友會每年的重磅活動,旨在傳承中華文化,帶動本地的中秋氛圍,讓更多遊子返鄉後,能與家人有好去處,共同歡慶月圓人團圓的日子。 “過去的活動都專注在年輕人,今年我們想以長者為主,所以安排了復古的主題,希望民眾可以帶著父母長輩赴會,回味6、70年代的時光及看看母校的發展。” 他補充,今年活動因在校園舉辦,無法像去年一樣徇眾要求而延長,希望民眾把握時間,到場吃喝玩樂及拍照打卡。 多次參與“踏月歸鄉”中秋慶典的陳枝瑩(34歲),今年特別為女兒裝扮一番,穿著漢服出席活動及提燈籠遊行,度過不一樣的中秋佳節。 她表示,其丈夫是建國校友會成員,所以她自3、4年前起,每年都不會錯過這項意義非凡的慶典,同時讓小孩瞭解中秋的意義。 她與孩子都喜歡活動的熱鬧氣氛,也希望此活動能繼續舉辦。 校友黃靖桓於去年受姐姐影響,首次成為踏月歸鄉中秋活動的籌委時,被校友們用心及不計回報的付出所感動,就決心每年都不能錯過此活動。 儘管他在約半年前到中國工作,卻還是儘量安排時間回國,負責主持及直播工作。雖然雙程機票費逾千令吉,而且也來去匆匆,但對他而言,一切都是值得的。 “有些東西不是金錢可以衡量,我的家人也非常支持我回來參與活動。” 他表示,身為建國校友,若不參與能為家鄉與學校獻力的活動,就會留下遺憾;而其家人都是建國校友,各自在活動中也負責不同崗位。 與女兒及外孫共赴“踏月歸鄉”中秋活動的李燕貞(66歲)坦言,復古式的慶典及現場播放的老歌,都讓她感到熟悉,也想起過往的日子。 她表示,自己小時候是以美祿罐製成燈籠,在住家後巷走走,如今的慶典非常熱鬧,所有人聚集一起,吃喝玩樂都不少。 她在得知校友會舉辦復古為主題的中秋慶典,還特地拿出收藏的舊電器與用具,與大家一同回憶。 “我覺得大家可以帶著父母和老人家來走走,聊聊過去的美好時光。”    
2年前
(東甲28日訊)今日起,武吉甘蜜建國校友會帶你穿越到五六十年代,感受當代的中秋節氛圍。 這場名為“踏月歸鄉8.0之潮玩中秋”的活動於9月28至30日,一連3天從傍晚時分直到晚上,在建國學校禮堂與大草場隆重進行。 除了32個可吃喝玩樂的市集攤位,校友會還把禮堂變身成為“戲院”,每晚都有不同的活動與演出,第三晚則搖身成為“舞池”,讓民眾有不一樣的中秋體驗。 中秋慶典是建國校友會每年的重磅活動,今年更是東甲縣最大型的中秋活動之一,集合了超過80名海內外籌委會成員共同促成。 林熠埍:感受舊時光歲月 建國校友會副主席兼活動籌委會主席林熠埍對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披露,今年以“潮”為主題,就是希望能重返父母親的年代,感受舊時光及體驗父母走過的歲月。 “因此,活動的整體佈置及安排,都將同時具有中秋及復古氛圍,予人‘Agogo’的感覺,現場也會播放老歌。” 她披露,活動現場有超過10個打卡點等待民眾發掘,民眾可從每天下午4時30分進入校園拍照打卡,市集則將從傍晚6時進行至晚上12時。 30日辦復古裝扮賽 她補充,首日(28日)7時20分起將有亮燈儀式、提燈籠遊行、舞蹈及樂器演奏等;次日6時30分有剪綵、開幕儀式、歌舞表演、四川變臉、魔術表演及歌手獻唱等。 “第三晚將會進行Agogo最佳服裝比賽,歡迎男女老少一同以復古裝扮赴約,我們從傍晚6時至晚上8時現場抓拍,獲選者將可獲禮物。” 她歡迎民眾踴躍參與,在傳承中華傳統節日的當兒,也度過不同的中秋佳節;建國校友會臉書也會在首兩日進行直播。 林熠埍指出,該校友會自2015成立後,每年都舉辦“踏月歸鄉”中秋活動,在疫情期間則改為線上進行,只為讓活動不間斷,同時每年都尋求活動上的突破。 她說,本次的籌備工作獲得校友的熱烈響應,包括仍在求學的校友,甚至有遠在新加坡及中國的校友參與,通過網上會議籌備活動。 她指出,一些校友在最後一週還主動在放工後趕到校園進行佈置,有者也特地從海外趕回來,只為參與一連3天的活動。 “許多人在中秋節都回鄉,我們希望他們回鄉後有好去處,就通過營造節慶氛圍感,讓民眾和遊子有不一樣及有意義的中秋體驗。” 她希望能凝聚更多校友的力量,以互補的方式的促成活動。“一個人難成事,凝聚不同強項的人,才能走得更遠。” 另外,校友會主席陳國強呼籲更校友加入校友會,壯大校友會,也共同關心母校及為社區舉辦有意義的活動。
2年前
2年前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