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張哲通

3月前
3月前
3月前
(新加坡6日訊)練習武打提升自己,新傳媒男藝人張哲通最想合作的武打明星是同鄉楊紫瓊。 張哲通近日在IG分享練習武打的短片,他接受《新明日報》訪問時表示,這次花了6個星期訓練,主要是自己感興趣。 他說:“打戲一直都是現學現賣,比較難有時間以系統化方式訓練,很多時候武指會把動作簡化了讓我們做,所以我想提升自己的打戲基礎,希望將來能派上用場。” 完全沒有武打底子的他表示,這次拍攝短片,除了讓自己在鏡頭前顯威風,也意識到其實打戲可以很安全,不一定要受傷、冒險。 他認為武打最難的是要把動作串聯起來,打起來感覺自然流暢。 他說:“我的武打動作如何?有教練在一旁指導,運鏡也幫我了很多,所以這次的效果有80分。” “過去一年,尤其拍攝《小娘惹之翡翠山》,被打的戲份很多。打戲難的地方是很耗時,因為動作越多,鏡頭就多,就要花更長時間拍攝。” 張哲通拍打戲時也會參考成龍和甄子丹的戲,他覺得這兩位武打巨星都打得很好看,很從容不迫,自然又吸引人。 不過,他最想合作的武打明星卻是楊紫瓊。 他說:“楊紫瓊聚集好多才藝於一身,能演能打,所以希望從她身上偷師一點就好。我最喜歡的動作片是《九龍城寨之圍城》,分分鐘都是拍案叫絕的打戲,看了很過癮,希望有天也能拍這樣一部很純粹的打戲。” 步入新一年,張哲通希望自己和身邊的人身心靈都能健康。 他也透露,今年沒意外的話會有段休息時間,為自己“充電”。 目前除了拍新劇《活出好命來》,張哲通在春節前也會到吉隆坡跟當地的朋友拜年。 自認弱點是動作太僵硬 談到自己拍動作片的優勢和弱點時,張哲通覺得優勢是自身體力不錯,能拍長時間的打戲,加上平常有健身,外型也像一般的打手。 至於弱點就是有時動作太僵硬,他也覺得武打跟跳舞很相似,而他最不擅長的就是跳舞,所以需要多加練習。
4月前
5月前
(新加坡5日訊)《2024年亞洲影藝創意大獎》(Asian Academy Creative Awards),新加坡區在演技和戲劇類獎項全軍覆沒,獅城藝人張哲通坦言有點失望。 《新明日報》報道,頒獎典禮分兩天在首都劇院舉行,儘管新加坡區在前晚的非演技和戲劇類的專業獎項中摘下4個獎項,但昨晚的演技和戲劇類中,入圍最佳男女主角的陳泂江和鐘琴、最佳男女配的張哲通與林綠,以及最佳綜藝主持人的李銘順都與獎無緣。 來自日本的實力派演員鈴木亮平成為昨晚的大贏家,橫掃3個獎項,包括“最佳男主角”、“最佳喜劇演員”以及“最佳服裝”。此外,日本也摘下“最佳單元劇/電視電影”、“最佳劇情長片”等6大獎項,一共囊括10獎項,成為本屆大贏家。 新加坡區在昨晚的頒獎典禮中捧蛋,入圍角逐最佳男配角的張哲通坦言有點失望,希望馬新區域未來能夠在頒獎典禮摘下更多獎項。 他接受訪問時表示,自己沒有得獎在預料之內,“我在成績公佈之前還跟鐘琴姐開玩笑說‘你搖一個骰子的勝率都比今晚勝出的幾率還高’,畢竟有11位演員角逐演技獎,所以我覺得能夠和這麼多優秀的演員一起平起平坐,競爭一個獎項,已經是很大的榮幸。” 他指出:“像瓊華姐(陳瓊華)在臺上說的‘表演就是一門能琢磨的藝術’,所以演員必須把自己最脆弱的一面呈現給觀眾看。我覺得這一點很打動到我,雖然我在演員的道路上已經有5年了,但懂的、會的東西還是太少了,需要繼續琢磨,把戲演好,把更多的心思放在表演裡。” 陳泂江:重要的是過程 入圍最佳男主角的陳泂江也表示,已經很高興能夠憑自己喜歡的劇和角色,贏得新加坡區的獎項,“這對我來說已經是一種肯定。同時,能與來自各地的優秀人才一起角逐大獎也是一種榮幸。比賽就是這樣,有輸有贏,重要的是過程和收穫。”他也表示會繼續努力在未來的作品中做得更好! 鐘琴被大馬視後打敗 無緣“最佳女主角”,鐘琴說對手太強了! 她受訪時說,一開始就覺得自己沒有機會上臺領獎,不過,可以跟那麼多出色的女主角一起角逐,鐘琴說她感到十分驕傲,大馬視後蘇珊蘭克斯特(Susan Lankester)充滿感染力的演技,也讓她大開眼界。 昨晚讓鐘琴印象最深刻的則是大贏家演員鈴木亮平,“看到他不同的得獎片段,感覺這個人真的是太厲害了,他演的角色和他本身給人的印象真的是完全不一樣,讓人佩服。我也覺得自己還有很多進步空間,要向不同地區演員學習的地方太多了,所以我會繼續努力。” 橫掃3獎成大贏家 日本演員鈴木亮平鼓勵新人 昨晚最大贏家是日本實力派演員鈴木亮平,這也是他首次奪得《亞洲影藝創意大獎》視帝。 鈴木亮平表示從小就超迷《城市獵人》,這次能親自出演該作,如願實現了童年的夢想。 他也藉此鼓勵新人演員和影視業者:“夢想是可以實現的。也許不是每一次都實現,但總會有實現的機會。只要努力不放棄,總有人在看著,有一天機會來了,抓緊它,我深深相信著。我現在更加相信了。” 視後則由大馬的蘇珊蘭克斯特(Susan Lankester)憑《雨城》(Raintown)奪下;此次角逐視後的包括獅城“紅星視後”鐘琴、香港視後胡定欣、臺灣女演員許瑋甯等。
5月前
(新加坡13日訊)在重頭劇《翡翠山》中的戲份殺青,張哲通認為自己在表演上成功“跨過了一個坎”。 張哲通近日在IG分享,“在這過去的5個月,我對錶演有了新的領悟,之前一直過不去的坎,好像突然被點醒了。” 張哲通在接受《新明日報》訪問時解釋:“我經常收到的表演反饋是我想太多,很多時候不能真正的和手交流。這次在《翡翠山》,經歷了好多場戲跟很多人的指點後,覺得自己能比較達到活在當下的狀態。” 而對於這5個月的表現,張哲通認為有好的地方,但仍有可進一步加強之處,他給自己的評分是及格。 張哲通也分享在馬來西亞的拍攝體驗,“這次我去了好多自己絕對不能到達的地方,包括柔佛新邦令金的黃梨園,那邊的景色很美,真的很難忘,還可以割黃梨。還有依斯干達的影視城、馬六甲的娘惹屋,都是全新 的體驗。” “其中一件很難忘的事就是開古董車,一開始覺得好帥。後來才發現,原來古董車裡面的設備很原始,沒有冷氣、鏡子是手動、手動擋、引擎馬力不大,不能倒退斜坡,害我有一次需要動用所有工作人員幫我推車,既尷尬又好笑。” 爆‘嚴母’歐萱笑點很低 另外,張哲通也在貼文中提到“有嚴厲的nya nya(媽媽)歐萱”。 他表示:“我們對戲時,她給我感覺真的像一個很嚴厲的母親。不過鏡頭外,她其實是一個笑點很低的人,她是我見過第一個可以笑到流淚的人。” 張哲通也表示佩服歐萱,“她對錶演的要求很高,‘媽媽’以前真的是經歷了很多磨練,所以她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給出她角色需要的東西。” 參與國外公司試鏡 拍完《翡翠山》後,接下來想挑戰什麼劇種? “近期看了《不可饒恕的罪惡》,如果有拍續集我想參演一個單元,想做一些很貼切社會課題的戲,不一定要是性相關的罪,但是我想探討人的正邪本性。” 另外,張哲通近期也一直在參與國外公司的試鏡,包括臺灣、越南等,希望有一天能試上,可以出去走走。他表示無論去哪裡都好,只要是好的製作,他都想參演。
7月前
9月前
(新加坡8日訊)新劇《小娘惹之翡翠山》期待與“媽媽”歐萱合作,獅城男星張哲通:“我看她的戲長大的”! 《小》即將在下個月開拍,目前演員們積極準備,昨晚上了演藝工作坊,出席的演員包括張哲通、鄧偉德、郭坤耀、黃暄婷、劉怡伶、黃晶玲等。 張哲通接受《新明日報》訪問時表示,這堂課讓他得到蠻大的收穫,沒想到能通過玩和娛樂學到那麼多,原來拍戲就是應該要輕鬆、好玩,不應該太緊繃。 歐萱無需化老妝 哲通得扮年輕 劇裡飾演歐萱的養子黃祖業,但兩人只相差14歲,張哲通直言有壓力。 “知道她不會上老妝,我就不能扮回自己的年齡了,所以要想方法扮年輕,但又不討人厭。” 首次跟歐萱合作,他表示對方給自己很溫暖的感覺,也不會太拘謹,所以合作起來應該會很舒服。 張哲通也開心表示下星期就會見到“媽媽”了,他很期待兩人能擦出火花,笑說:“我就是看她的戲長大的,沒想過有機會可以跟她對戲,因為我入行時感覺她已經很少接戲了。相信她一定會給我很多新的東西‘玩’,會是一個全新的體驗。” 挑戰詮釋“完美的人” 提到角色的挑戰,張哲通表示黃祖業是個有錢公子,生長環境和接受的教育都很好,所以待人處事非常得體,也是一個正義感十足的爛好人。 “這就是我飾演這個角色的其中一個挑戰,因為他太完美了,好到不像一個人,所以會讓人覺得很不真實,有距離感。” 鄧偉德首演流氓 鄧偉德表示,這個課蠻有趣。 “老師韓雪卿是舞臺劇演員,所以她教的是舞臺劇演員用的一些技巧來暖身和進入角色。這次一起上課的演員在劇裡也有蠻多對手戲,所以一起練習增進了彼此的感情。” 劇裡鄧偉德飾演白阿力,是個陽剛、有男人味的流氓,這也是他第一次飾演流氓。 “大反派”郭坤耀:興奮多過壓力 郭坤耀從這次的工作坊學到了“不要想那麼多,直接行動”,因為表演沒有對和錯,而是要從不同的表演方式中找到最適合的演法。 劇裡郭坤耀首次挑戰大反派張耀光:“興奮多過壓力,我蠻期待這個角色的,希望大家看了會恨他,而且我們全家都很壞。觀眾也可以看到很不一樣的我。” 外形很陽光,如何讓自己看起來像壞人? “內心要很豐富,這樣才能知道每一場戲,我要達成的目的是什麼,是羞辱別人、嘲笑還是諷刺,因為每個情緒的表達方式和肢體語言都很不一樣。” 劇裡將和陳羅密歐飾演父子,兩人相差12歲,郭坤耀表示相信造型,不會擔心兩人演起來像兄弟。
1年前
(新加坡12日訊)除夕夜年夜飯,對新傳媒藝人戚玉武而言,吃什麼不重要,重要是與家人在一起團圓和交流。 他接受《新明日報》訪問時表示,拍攝新劇《那一年的除夕夜》後,對除夕夜的團圓飯有更深一層的感觸。 他說:“年夜飯意味著一家人團圓,所以我覺得最重要的並不是飯吃什麼,而是一家人能有一個發自內心的交流,這樣才是真正與家人相處的優質時間,也是年夜飯最大的意義。” 他在該劇與張哲通首次合作,並大讚張哲通是位很有喜感、很努力、對自己也很有要求的新人。 他說:“他也很開明,善於聽取導演給的意見。我們偶爾會討論一場戲該怎麼演,有時拍完後,他也會問我為什麼會這樣演,我就會跟他分享我的想法。” “張哲通的演技挺好的,比我當初演了4年後的表現好很多。” 首次吊鋼絲 張哲通:像一隻燒豬 張哲通接連兩部劇演反派,今次飾演正派未來人。 他說:“開拍時確實有些彆扭,因為去年幾乎都在演壞人,到了年底接到這個角色時有點難轉過來。不過人設、造型都很不一樣,很正面、單純,所以不會擔心會有反派的影子出現。” 他表示,他在新劇首次體驗吊鋼絲,那天的狀況只能形容自己就像一隻燒豬。 他說:“那是一場穿越戲,我吊著鋼絲不停旋轉,當時真的很暈眩。整場戲拍了一個小時,被吊起來旋轉有四五次,當時很擔心會暈到吐,還請副導幫忙準備塑料袋,還好一切順利。” 提到年夜飯,張哲通表示家裡當天一定會吃火鍋,當中不可或缺的就是小鮑魚,吃了才像過年。 《那一年的除夕夜》其他演員還有劉子絢、田銘耀等。
1年前
(新加坡5日訊)繼英文劇《夜櫻》後,“小阿哥”張哲通再次挑戰反派角色,表現亮眼,坦言很爽但很疲憊。 張哲通在目前播映的重頭劇《金色大道》中飾演大反派Richard Mo,表現突出,他接受《新明日報》訪問時表示演反派感覺很爽,但也很疲憊。 他解釋:“爽是因為沒有演過壞到骨子裡的角色,就好像運動了好久沒動過的肌肉,很新鮮的體驗。身心疲憊則是因為這個角色的內心帶著很多憤怒、怨恨。我的戲齡淺,很難跟角色的心情區分開來,所以很多場戲我的內心都充滿很多邪惡和憤怒的念頭,這對精神健康是有傷害的。” 由於劇中角色Richard Mo跟自己的性格差很遠,張哲通坦言一開始很不知所措,就在拍前做了很多功課,除了參考其他戲劇,也一直反覆讀劇本,並特地找老師上課。 “雖然監製有安排我們上課,可是對我來說還不夠,所以我又另外找了外援求救,把Richard Mo的靈魂勾出來,之後再反覆練習,過程中也讓我發現反派角色蠻好玩的。” 本身形象很陽光,沒有壞人的感覺,怎麼讓自己看起來像壞人? “我也從內心世界開始尋找這個人物,幫我帶出這個人的壞。監製導演也給我‘許可證’,我希望為這個角色做什麼改變或設定,都能事先跟他們提出。這讓我有很大的發揮空間去想象Richard Mo會做什麼、能做什麼。” 自稱聲線還需下功夫 對於自己在《金》的表現,張哲通表示滿意,“是我演過最滿意的角色,真的是絞盡腦汁和盡了全力,沒有遺憾。不過當然還有進步的空間,像是我的聲線,看了幾場戲後,覺得聲線還需要下功夫,以便能讓聲音更厚實以及有空間去表達不同的情緒。” 張哲通最欣賞的反派專業戶演員是吳鎮宇,“黑幫、反派,他真的很在行,我也參考了他早期的幾部作品,喜歡他的壞很不費吹灰之力,看起來很輕鬆。” 訪問中,張哲通也分享認為自己做過最壞的事,“中四那年,我在學校賭博,結果被訓導親手抓到,很丟臉。” “還有一次,因為很不滿上司的工作能力,當會議接近尾聲他開始閒聊時,我直接在同事面前懟他說,‘所以會議結束了嗎’,他點頭,我就直接離開會議室了。” 張哲通表示從很小就知道生氣時說的話、做的事很傷人,而且過後會後悔,所以都會盡可能剋制自己。
2年前
(新加坡24日訊)來臨的星期五就是中秋節,《新明日報》找來新加坡藝人和電臺96.3好FM、UFM100.3的DJ和大家分享他們的難忘中秋,以及今年會如何過節。 徐鳴傑送長輩月餅表達尊敬及重視: “最難忘以前在上海住在衖堂,屋前有一條挺窄的街道,如果想要送鄰居一些東西,但又不想特地走去鄰居家,就會用竹竿傳遞。中秋節我們就把月餅裝在塑料袋,然後用竹竿送到鄰居家的窗口。到了晚上大家就會聚在街道上一起吃西瓜和月餅,而我最喜歡的是拉兔燈。” (拉兔燈是用紙製作的一種兔型花燈,下方裝有4個輪子,需綁著一條繩子拉著走。) 張哲通最難忘封路辦夜市: “一般都會和家人聚在家裡點燈籠吃月餅。最難忘童年的中秋節。我們家開零售店,店屋前就是馬路。中秋節時,店家會把路封起來,佈置一番,會有嘉年華和夜市,現場有很多遊戲和表演,包括唱歌、二十四節令鼓、猜燈謎等,真的很懷念。” 陳麗貞憶賞不到月的中秋: “今年中秋好姐妹的兒子結婚,所以會去參加喜宴和大夥一起過中秋。最難忘的是有一年在朋友家,雖然沒有下雨,但是有厚重的雲層將月亮遮住。不過大家還是很開心一起吃月餅、提燈籠、猜燈謎,飲酒作樂過了一個賞不到月的中秋節。” 陳楚寰自制燈籠喜歡點亮蠟燭那一刻: “當天放工後會享受一下獨處時間,吃月餅賞月。我小時候會自制燈籠,我特別享受制作的過程,也特別喜歡完成後把蠟燭點亮的那一刻,感覺特別奇妙和美好!” 林茜茜難忘隨阿嬤逛月餅市場: “最難忘的是阿嬤還在世時,我們都會去逛月餅市場。這個習慣讓這些節日都會變得特別有意義,因為阿嬤讓我們更加有凝聚力,大家會聚在一起。”
2年前
(新加坡3日訊)演出一場以凶神惡煞的眼神瞪何盈瑩的戲,“星二代”黃暄婷隱形眼鏡都掉了出來。 新傳媒藝人黃暄婷、張哲通、孫政、張奕愷、陳楚寰等,上個月17日前往臺北進行8天的表演培訓課,有所收穫的他們與《新明日報》分享了上課的點滴。 黃暄婷表示當聽到有機會參與這個程,就馬上向經紀人毛遂自薦,“因為我一直以來都希望可以有機會上一些演藝課,這次是很完美的一個機會。” 黃暄婷表示表演培訓課讓她大開眼界,其中聲音課讓她收穫最大,“我們跟聲音老師學習如何用身體發出不一樣的聲音,而一直以來我都希望在演繹角色時,可以為不同的角色設計不同的聲音。” 她分享每天上課前都需要用抹布來抹課室的地板,“以我的理解,這就好像是對課室的一份尊重,大家都要照顧課室。再來就是我們在抹地板時,都會注意呼吸,可能這也是靜坐的一種方式,讓我們靜下心後才開始上課。” 黃暄婷也分享在課堂上發生的趣事,“我跟何盈瑩有一場戲是我需要很兇的,我就用眼睛瞪著她,結果瞪到我的隱形眼鏡掉出來,但老師並沒有喊卡,所以我們只能硬著頭皮繼續演完,當時我覺得蠻好笑的,所以一直在忍著不要笑出來。” 張哲通分享    詮釋貓發春趣事 張哲通說:“我很喜歡上表演課,希望下次自己可以安排上表演課。” 張哲通也在培訓課學了很多,見識了很多,“課堂上有好幾位製片人、導演和得獎演員包括王小棣、百白、曾冠東、安哲毅等前來講課,讓我見識到在臺北演藝圈更多元的作品。” 張哲通也分享遇到的趣事,“在上聲音課時,老師都會要我們馬上示範某個聲音做練習。有一次,老師就說,‘現在要你們模仿貓發春的叫法’,全班笑翻,結果每個人模仿後我才發現,原來貓發春還有這麼多種詮釋。” 張奕愷:大開眼界    發現全新的自己 張奕愷表示這次上課對他的生活歷練很有幫助,“生活歷練是演好戲的一把利器。我也很喜歡上表演課,因為我覺得每一次拍完了一部戲,需要一切歸零。學習戲劇就是學會解讀自己、瞭解社會、釋放情緒,並大膽地溝通。” “在這8天裡我發現了全新的自己,更瞭解自己的內心。我們做了很多肢體和聲音的訓練,仔細感受我們的每一寸關節和氣息。這個課程也讓我大開眼界,親眼看了老師的表演,讓我知道什麼是真正的演員。” 張奕愷也分享了在上課期間遇到難忘的事,“小棣老師和我們分享了一個關於罕見疾病的視頻,讓我百感交集。同時也很想參演類似的戲劇,為社會或任何一個人發聲,我會很開心。另外,她也讓我們出去和任何一位當地人簡單聊天,因為她認為演員就是要懂生活才能把戲演好。最後她說了一句,當演員‘it’s not about you’讓我深刻印象。”
2年前
(新加坡16日訊)2023年上半年已經過去了,獅城6名小阿哥在事業上都有哪些突破?他們也自我評斷優缺點以及分享接下來想要挑戰的劇種和角色。 《送餐》演技再獲好評    許瑞奇想演毒梟 許瑞奇上半年馬不停蹄接拍了《送餐英雄》、《天公疼憨人》和《陪你到最後》。他在《送》劇裡的演技再次大獲好評,尤其是隔著手機嚎哭跪別阿嬤(金銀姬飾),聲聲“阿嬤,火來了,快跑!”的那場戲,引來很多網友好評。 被問自己的優勢是什麼?“不會去想或在乎之前和未來,活在當下。”至於需要改進的地方,“有時侯太好玩了,所以會盡量提醒自己不要玩了,已經30歲了,哈哈!” 許瑞奇最近想要挑戰毒梟或失明、失聰人士的角色。至於大尺度演出,“如果劇本好,有很強的理由,我不介意。” 首登大銀幕    宗子傑當主角 宗子傑拍了大銀幕處男作《流氓驅魔師》,當上男主角。 他認為自己的優勢是華語水平好,“我也比較拼,較不怕死。”更笑說,“既然先天性的條件不能贏別人,那後天的努力就很重要。”至於弱點,他認為自己的性格不太適合娛樂圈,“我比較喜歡不被別人關注,再加上不笑時臉又很臭,會給人一種不友善的感覺,所以現在我會比較積極主動去跟其他人互動交流。” 在角色和劇種方面,宗子傑表示想挑戰戀童癖患者,希望能借此讓社會更關注戀童癖這個問題,並尋找出解決方案。至於大尺度的演出,他表示沒問題,且不設限。 孫政首次演反派 孫政的第一部電影《七天》在5月份跟大家見面了。此外,孫政也參演了即將在今年9月播映的獅城重頭劇《金色大道》,“這是我第一次擔任一部戲的反派擔當,角色也跟以往的有很大的區別。” 孫政覺得自己的優勢是觀察力敏銳,對情感也挺敏感的。至於弱點,“社恐,我得學會更放得開,因此有一直挑戰自己做主持的工作。” 至於想挑戰劇種和角色,“競技類題材的戲,可能是以音樂或體育為中心,另外也很想拍很單純的愛情劇,想演一次霸道總裁!” 鄧偉德要磨鍊演技    加強語音 鄧偉德近期拍了兩個雜誌封面,並接演了獅城重頭劇《金》,“這部劇也讓我認識到了很多朋友,得到很多前輩的幫助。無論在演技上或人生上,都願意教我,跟我分享。” 鄧偉德覺得自己的優勢除了外型,還有一直想要學習的心態。至於弱點,“我的演技方面還需要加強,一些情緒方面的拿捏也不夠好,以及聲音不夠亮,所以我有打算去找語音老師教我發聲。” 對於大尺度的演出,鄧偉德直言非常願意挑戰,以便能自我突破,更笑說“我都已經跟我的經紀人講好了,百分之百願意!” 張哲通接英語劇    挑戰大尺度 張哲通飾演了反派,“今年接演的兩部戲都是反派,讓我對錶演有更深一層的瞭解,還有開創更多的可能性。希望接下來能有更多機會當節目嘉賓或是上電臺節目。” 張哲通覺得自己的優勢除了外型,也有雙語能力以及想把工作做好的心態。至於弱點,“社交媒體和造型方面要加強,可能自己也還沒釐清想走的路,所以還在摸索嘗試的階段。” 張哲通在新英語劇裡首次挑戰大尺度的演出,對於自己的表現,他表示:“跟對手沒有尷尬氛圍,所以希望播出來給觀眾的感覺也是舒服的。” 郭坤耀主持3檔節目 郭坤耀主持了3檔節目,“7月頭剛拍完一部短片,最近也剛開拍一部戲劇,非常充實!每個都是不一樣的內容,從中學習到了很多。” 他覺得自己的優勢是很放得開,肢體語言靈活,無論什麼角色都會去嘗試、挑戰自己。至於弱點,“除了語言、發音有待加強,演技方面還不夠真、不夠自然,所以我有自己去上語音課調整發音,也有多看一些劇集來幫我瞭解角色。” 郭坤耀表示想挑戰殺人兇手或失聰人士。至於大尺度的演出,“會啊,我覺得身為演員,要勇於挑戰才會有進步!”
2年前
(新加坡1日訊)首次挑戰大尺度演出,小阿哥張哲通沒有心理障礙。 由白薇秀主演的2019年英語劇《最後的夫人》(Last Madame)推出了前傳《夜櫻》(Sisters of the Night),並將於7月13日播映。故事背景設定在新加坡1920年代,主要演員包括曾曉晴、張哲通、芳榕,以及演過《人生無所畏》、《志在四方》等新加坡劇的日籍演員福地佑介等。 戲中張哲通飾演富二代佘家濤“阿濤”,剛從香港唸書回來,他的爸爸理所當然的認為他會繼承家族企業,但是阿濤並不想,然後遇上了清靈,且開始喜歡上這個性格特別的女孩。 張哲通告訴《新明日報》,演繹阿濤這個人物的性格轉折很不容易,“在第一季已經提到阿濤會對清靈做非常沒人性的事,而這部前傳是從我和她相愛開始敘說,這個轉折對我來說其實不好拿捏,所以在開拍時候,我一直會跟導演、故事人、芳榕、曉晴聊這個角色的內心世界。” 對於劇裡的大尺度演出,他賣關子表示“請期待”。至於是否有心理障礙,他說:“拍攝團隊的防範措施都做得很好。在拍戲前都會有彩排,演員和導演會先溝通商量這場戲該怎麼拍、什麼姿勢、還有大家可以接受的範圍和尺度,所以整個氛圍很專業、很舒服。” 他也表示自己其實可以接受大尺度的戲劇拍攝,“只要拍攝團隊是可以信任的,加上戲碼不是單純為了肉慾而加入。” 劇中張哲通和芳榕的對手戲最多,但兩人是第一次合作,私底下也不常交集,“所以開拍前為了培養彼此的默契,導演有預先安排我們彩排了幾場戲,好讓我們有機會先磨合。其實我們的個性蠻相似的,所以跟她相處得很好。我也很欣賞她對錶演的要求,希望之後還有機會跟她合作!” 芳榕演14歲少女 芳榕有參演第一季的《最》,飾演的就是年輕版的女主角清靈(後來改名為鳳蘭,由白薇秀飾演),這次她也再次演回同樣的角色。 芳榕表示最大的挑戰是角色的年齡和自己的真實年齡相差10多歲,“我的角色只有14到16歲,所以我要試著找個自然的表演方式,以確保我的表演不會太浮誇。” 她也賣關子表示戲中有了很多激烈和突破的題材,“請大家盡情期待。” 曾曉晴首拍英語劇 曾曉晴首次拍英語劇,她認為其中一個挑戰就是語言。 “我入行以來都是參與8頻道的劇集和主持,以華語為主,所以在準備和背誦上都要讓自己習慣用另外一種的語言。” 她提到拍攝時長也是很大的挑戰,“這個年代劇的拍攝很具電影感,燈光、氛圍、拍攝角度都很講究,所以拍攝時間會比以往參演的劇集要長一些。加上妝發服裝的準備時間也需要久一點,對於體力上有一定的挑戰。” 她也表示尺度方面更是一大突破,“劇中我有一些比較親密的戲,也是之前從來沒有嘗試過的,跳出了自己的舒適圈。在拍攝前,有跟攝影師、導演、對手演員進行多次的溝通,所以拍起來比較安心。” 為了詮釋好角色,曾曉晴拍攝前先了解關於Karayuki(日本海外娼妓)的生活,“我看了部紀錄片,也有看以前的電影。製作公司也請了一位日本文化教師給我們上禮儀課,有很多走路、泡茶、倒酒等的姿態和規矩,都有特地去學。”
2年前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