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张雅芳

翻开孩子的写作簿子,那是他上了中学的第一篇文章。一个个汉字写在方格里,字体不算漂亮,看起来却也端正。这得感谢他小学的两个华文老师,从教部首,教笔画,教笔顺,写生字,甚至抄写文章,写错字要罚打手心,这些教学步骤,至少让孩子写字写得谨慎,写的字像汉字,很多生字自然而然会写了。 写字体现一个人的态度。 突然有这样的感慨,是因为我在课堂上,看到部分学生写的汉字不像汉字。仔细观察,发现他们的汉字是“画”出来的,没依照笔顺写字,结构严重出了问题,挺苦恼的。批改时,我不由自主地先挑选字体端正的簿子来改。这些字体看了让人心情舒畅,改得特别快。 “老师,我的簿子呢?” “嗯,字体太潦草了,我拿起3次,都改不下去,会催眠呐!等我精神状态好的时候再改。” 全班同学笑了。我对着那位同学微微一笑,他也无奈地望着我点点头。那是精英班学生,不给点恶评,他是不会在意自己的字体的。字体不端正的簿子确实会影响我批改的心情。学生明白我是对事不对人,间中没有伤害,不想让自己的簿子受委屈,他就得求进步。 现在的学生不太喜欢写字。一到写功课时间就会唉声叹气。课堂上会发现一些学生提笔写字都没劲。每每发现这样的学生,我通常会瞪着他们,提高声量:“需要老师握着你的手写字吗?” 听到这一句话,他们会立刻拿起笔在簿子上书写,毕竟是中学生了,个子都比我高一个头,若受到老师那样的“恩宠”,相信爱面子的他们也吃不消。字体太潦草的,我会请他们改进或重写,反复几次,他们就会改善字体了。 字写得好的同学,往往是那些学习态度认真,精益求精的学生。这些学生我会写下评语赞一赞他们或在课堂上直接表扬。这样小小的赞美其实能是很大的鼓励。对我而言,写字是一种生活态度。它不仅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更是一种表达自我的方式,一种重视生活的表现。 “老师,你看,我的字体是不是有进步了哦?” 这是今日课堂上,一位中四后进生举起簿子自信地对我说的话。前后4个月,好几位学生的字体确实改变很多,做事态度也比较认真了。有些习惯不是改不了,而是看他们是否有心去改进。心不难,万事就不难。我总是这样跟他们说。 想当年,我喜欢写字。我特别爱做笔记。中学课堂上,我喜欢把老师授课内容整整齐齐抄进一本厚厚的长簿子里,方便回家复习。尤其是在那个没有网络,没有任何参考书的年代,只能靠笔记复习。哪一天老师忘记自己教到哪里,必会找我,看我笔记本里的记录。此后,我更爱写字了,尤其是汉字。 初中开始,课余时间我喜欢阅读金庸和古龙的武侠小说,也喜欢报章上的连载小说,印象深刻的是严沁的《古屋》。后来我也接触了琼瑶的书籍,琼瑶的戏。因为这些剧情,我有很多幻想,少女情怀总是诗。于是,我开始在纸上涂涂写写,后来在阅读《马来西亚日报》时,发现有个【莘园】版可以投稿。于是,我开始了爬格子的日子。一支笔,一叠稿纸,那是我的精神粮食。每天课余时间都在写作,都在写字。往往写完草稿再抄进稿纸。 写字是与自己对话的桥梁 那是90年代,没有手机电脑的年代,我真的很勤劳写字。字迹间,藏匿着我的心情起伏,记录着我的成长历程。对我而言,写字不仅是与他人交流情感的方式,更是与自己对话的桥梁。在一张白纸上,我可以尽情倾诉内心,思考人生的意义,探索未知的领域。慢慢的,写字成了思维的延伸,是灵魂的抒发,是对世界的理解和感悟。 那些年,我的字写得比别人多。只因为我也报读了中华函授课程。我已不清楚自己是怎么接触到这个课程了。那时,答卷都必须用手写字,答卷还需邮寄去台湾。那时,我每个月会收到一套10份讲义和一本厚厚的答题纸。每天下班后,边看顾因中风卧在病床上的母亲,边读书边写字答题,一笔一画,写满一本本答题纸,握在手中很是满足。就这样,一来一往,当我收到被批阅的答卷时,特别激动,每一份答卷,都获得不错的成绩。连续5年,我报读了14科自己喜欢的科目。一张张证书是自己努力写字获得的成果。这一份坚持让我收获满满。虽说那些证书在国内不受承认,但那是我成长的记录,对生活态度的表现。 然而,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键盘的敲击声取代了笔墨的流畅,电子信息取代了当年书信的温情。如今,无论是工作报告或写作一般都是直接输入电脑,不再用笔写字了。后来,我发现那也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很多明明知道的汉字会在瞬间忘了怎么写。有时在课堂上,学生突然问某个字怎么写,我会突然写不出。当下,为了避免尴尬,我会就地取材,把自己当例子,告诉他们写字的重要。 “你们看,这就是缺乏写字的后果。老师工作用电脑手机,输入汉语拼音,字就弹出来,就因为这样有些字写不出来了。我看到你们当中也有些同学面对这种情况。如果再不好好练笔写字,情况会愈加严重。” 昔日做功课时,不会写的字,我们会翻查字典。现在的孩子,写功课面对不会写的字,直接用汉语拼音代替了事。考试作答时面对不会写的字也一样用汉语拼音替代或放空不写。这似乎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态度,随随便便。这样的学习态度实在不可取,不纠正,他们永远会在原地踏步。对于学生的写字态度,我始终有要求。 因此,让我们珍视写字这种古老而美好的行为。无论是在纸张上书写抑或在屏幕上输入,我们都要对它怀着敬畏,用心书写每一个字,用文字传递我们的态度和情感。因为写字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态度,一种对待生活的热爱和尊重。
3月前
新年的跫音近了。大姐二姐捎来信息说她们已经为我一家人准备了床褥,缝好床单,等我们新年回家聚一聚,要住哪里都可以。 屈指算一算,我大概已有18年没回乡过年了。心里还不能忘怀小时候盼望过年的心情。那些年,大扫除是过年前不能忽略的传统习俗,有“迎新除旧”的意义。新年前,我们会将屋子里里外外打扫干净,还得用清水抹过,意味着把过去一年的厄运通通扫除掉,以准备迎接新一年的来临。大扫除后,我们会在客厅墙壁挂上新日历。昔日,过年没有特别的新年装饰,唯有一本本的日历,一张张12生肖风景日历图,最能代表新一年的开始,而且最有年味。 新年前,母亲忙着采购布料,双脚踩着缝纫机,缝制新睡衣新裙子给我们6兄弟姐妹。我们特爱母亲缝制的卡通睡衣、花衣花裙。除夕夜,我们会穿着新睡衣守岁跨年。大年初一,我们穿着花裙子去拜年。小时候,我们和别人家小孩有不一样的快乐。拥有量身缝制的衣服,我特别满足。 新年前,哥哥在木山工作回乡时,一般会买一些鞭炮还有冲天炮烟花回家。他们也会负责把鞭炮摆在艳阳下晒一晒,再用线接驳起来,好在除夕夜来个连环炮,增添新年气氛。接驳起来的鞭炮特别长。哥哥总会在除夕前砍好竹子,系上绳子,挂上钩,插在门前的空地上,等待除夕夜的到来。 接下来就是期盼除夕的到来。印象很深刻,当年家里有养猪。每逢除夕清晨,睡梦中会听到猪的惨叫声。醒来,猪栏里的猪少了一只。而年夜饭,餐桌上有了猪肉。如今想起来,这些就是当年最有特色的年味。除夕,一家大小从早忙到晚。母亲姐姐在厨房里忙着准备年夜饭。父亲和哥哥准备鞭炮。身为老幺的我最闲空,一会儿围在厨房看母亲用木柴起火,土灶上的黑色大鼎能煮出一道道只有过年过节才吃到的菜肴,有福州排骨、福州肉丸、福州炒面、八珍猪脚汤、炸鸡等等。傍晚,一家人整整齐齐,围在木桌上吃团圆饭,年味特别浓。 除夕夜,大家穿着新睡衣,坐在高脚屋的木梯上等待午夜12时,燃放鞭炮看烟花。而母亲在除夕夜,却守住饭锅。话说,除夕夜,一定要煮满一锅米饭过年,代表年年有余,新一年就有得吃。这一个传统习俗,我一直跟着母亲的交代,坚守到今日,延续不断。 除夕夜,哥哥在高高的竹竿上挂起了“连环炮”,好长好长,地板上还绕着好几圈接驳的鞭炮。点燃起来,鞭炮声噼里啪啦响不停,可以坚持10分钟,间中还有冲天炮烟花接替,村里浓浓的年味,散开来,这一切深刻烙印在心头。 大年初一,跟着习俗,我们一家人都要吃福州鸡汤面线。面线长长,意味吃了长命百岁。接着,父亲母亲会派红包给我们。儿时的新年,最爱接红包了。当年,一收到红包就会藏进一个罐子里,心里特别开心。每逢大年初一,6个舅舅和4个阿姨还有表兄弟姐妹都会来我们家拜年。母亲身为大姐,受到舅舅阿姨们的敬爱,因此,过年时我们家里特别热闹。依照惯有的习俗,母亲和姐姐忙着煮鸡汤面线招待亲人。他们都会派红包给我们,好不热闹。 家婆就是我的第二个母亲 随着父母的离去,这些年,家乡的年味淡了。大家都有自己的家庭。好多年下来,我们再也没有早期团圆合一的感觉了。过年,各自过,通过手机互相问候,仅此而已。不过今年新年假期刚好落在学校假期。这新年长假来得不易。今年我好想回乡跟家人聚一聚。外子二话不说,决定初三带我和孩子回乡拜访亲友。或许,这心情不是我独有的,兄弟姐妹也跳着同样的脉搏,同样的心情。 其实,在夫家,家婆就是我的第二个母亲,让我在这些年找回了一家和乐的感觉。她厨艺了得。这些年,每逢过年过节,一个客家女,一个福州女,我们联手,餐桌上的客家菜肴,福州菜肴,也不输餐馆的大厨,可谓满汉全席。这点点滴滴多少都让我找回了当年家乡过年的味道。 细细回味昔日与家人共同迎接新年的心情,拾回那些已经遗落的温馨欢笑声,这一趟回乡计划,更显得特别珍贵,特别珍惜。是亲情,让一股脉脉清泉从我心田涌出,唤醒难以割舍的一段情缘,唤醒春节的一切生机。就让我以最美的心情,去感受这春节带来的美好,感受最真的亲情。
10月前
近来,天气酷热。今早,我在院子里为植物浇水时,看到满地繁衍的地胆头,大大棵小小棵的都有,甚是喜悦。 “不能让地胆头断根。它是有医疗作用的草本植物,你的命就是它救回来的。” 先父的叮咛声音又在我耳际响起。以前,乡间不乏一些草本植物,无论是屋子四周围或是后山,到处都是“宝贝”。软骨草、地胆头就是乡里人口中的无价之宝。 几天下来,喉咙疼痛,感觉身体发热气。我想喝地胆头鸡汤了,正好可以解暑。我拔了两棵地胆头,连根带叶地洗净后,准备下锅。想到地胆头炖鸡汤,得要家乡菜园鸡作为食材,这样炖出来的鸡汤才好喝。恰好冰箱里还留有姐姐带给我的家乡菜园鸡,于是我便挑了几块鸡肉,下锅炖了。 屈指算一算,大约有二十多年没喝地胆头鸡汤了。地胆头,在我生命历程中有着深刻的故事。小时候,因为患上肾病,所以与地胆头结下了缘分。 那天早上,我在老家门前一片空地上与姐姐玩跳飞机游戏。跳着跳着,姐姐突然停下来,俯视我许久。她们发现我的脸有浮肿迹象。我确定自己没有被蜜蜂蛰,没被虫子咬。姐姐跑进胶林,将我的症状告诉父母。父母获悉后,匆匆忙忙地从胶林赶回来。看了我的情况,他们马上放下工作,带我去医院看医生。那时,交通不发达,父亲用Yamaha摩托车载着我和母亲,一路往码头前进。我们上了客船,船沿着拉让江岸前进。那应该是我第一次坐客船。我开心地把手伸到窗外,任由溅起来的水珠打在手上。那时,我还小,读不懂父母脸上的哀愁,只知道眼前的一片新风景特别吸引人,殊不知我这一病带给父母多少辛劳。 有消肿利尿之功效 客船抵达诗巫码头时,印象中是父亲叫了德士去到刘钦侯医院挂号。医生诊断出我有肾病,需要留院观察。在医院的那段日子,我印象很模糊。我只记得白色的床铺,穿着白色的医务人员,还有守在我身边的母亲。而父亲家里医院两边跑。那段日子,我不能吃咸的食物,需要禁口。出院后,母亲在准备一家人的三餐时,需要在食物加调味料之前,先装一份留给我。好长一段时间,我吃的都是淡味的菜肴。求学期间,我更不能参与任何运动,失去了很多我想拥有的自由。 后来,不知道父亲哪里弄回来一些地胆头。他说地胆头有消肿利尿之功效,对肾病有帮助。于是,他在院子里种了很多地胆头。地胆头繁衍后,他去叶留根,煲水给我喝。我很听话,每每一仰头,一杯就喝尽。由于身体没有任何不良反应,父母让我继续喝着有点带苦的地胆头水。母亲偶尔会用地胆头煲鸡汤给我喝。汤一出锅,飘香四溢,往往都是我这老幺先享用。那或许是我不幸中的幸福。这鸡汤可不一样了,淋饭就可以让人吃下两大碗。 后来,我的肾病慢慢好起来了。三十多年,肾病没复发,没吃药,没复诊,我也没理会了。父亲在世时,一直坚持翻种地胆头,就种在老家后面的山坡上。那一段离乡背井的日子,一旦回乡,父亲会去拔一些地胆头洗净,一些煮来喝,一些晒干。当年父亲总会在我收拾行李箱时,塞来一包晒干的地胆头根,并交代我,要记得煮来喝。我一直把父亲的话记在心里,哪怕是久久煲一次,当开水喝,也窝心。当年在外地,要喝地胆头水,都靠着父亲那晒干的地胆头根。人在外乡,拉近彼此的是这样的一种情。 8年前,搬回砂州后,发现院子里有两棵地胆头,喜出望外。那是家婆种的。她说客家话叫“地斩头”。原来,在以前的年代,地斩头堪称客家“土人参”,炖肉食补疗效非常显著。根据记载,地胆头第一次出现在一本道家的《庚辛玉册》这本典籍上。话说这本道家典籍距今已有接近600年的历史,但它并没有被保存下来,而后人之所以会知道地胆草,靠的还是《本草纲目》的转载。这么说来,它还是受中医药典籍承认功效的草药,我当然不能让它断根。 我知道,地胆头有一定的疗效,所以一直都把它当作是宝。虽说它是一种良药,但药性偏寒,体虚者忌之,寒症者以及孕妇勿用为妙。换句话说,不是所有人都合适用它作为医疗之用,应该慎用。 到今天为止,院子里一直繁衍着绿油油的地胆头,满地都是。回忆过去,后山不乏这样的一片风景。 喝着地胆头鸡汤,延绵的却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情。
1年前
自从孩子拥有自己的手机后,开始不自律了。相信很多家长都有同感。好多回,我与学生家长通过线上进行“家访”时,有家长语重心长地说:“一个MCO,孩子变样了。我不知道该怎么教。” “老师,你可以亲自联系他。他现在不理我。我没办法跟他说话。一开口就吵架。” “老师,他每天对着电脑手机玩game,说不听,我真的没办法了。” 放下手机,我的心揪着。我家的小孩也一样,学习不自律。身为家长难,身兼家长和教师的我,更难。 说真的,疫情前,学校放学回家,他总会先把功课做完才享受他的快乐时光。玩玩具,看电视,下棋,阅读都是他喜欢做的事。只要他做好本分,基本上我们大人没有太干涉他的生活。记得那时,我们不需要担心他的学习状况。往往回到家,他做他的事,我做我的事,孩子爸爸做他的事。傍晚一家三口去公园跑步,玩乐。晚间,母子会粘在一起阅读谈心入睡。这是疫情前的生活模式,甚是喜欢。 疫情间,居家学习模式带来了一些困扰。孩子在上课时,爸爸妈妈也在上网课。偶然间,发现孩子用电脑上课,会偷偷转换“频道”,清脆响亮的声音是他老师的,画面则是阿神的麦块视频。我盯着他,他笑眯眯地说:“我做完了,等其他同学写完啊!”一次两次这样回应不用紧。久了,就会觉得那是借口,让我心里很不踏实。但孩子的自尊心很强又不能直接揭穿他。检查功课,就是对孩子产生不信任。孩子也有这样的心理反应,认为大人不信任他。因为懂他,所以没有特别“监视”他。因为这样做只会一步一步破坏自己跟他之间难得建立起来的情感。 但,后来渐渐发现那是一种放纵。 一次,检查了他的功课,不得了了。本子里列出好多他没完成的功课。我想,这是身为教师“放生”自己孩子的苦果。这需要一颗很强大的心才能面对。打开他的课本,这回才发觉四年级的课程,真不简单啊!那时,我和外子花了好多好多时间监督他做完各科功课。叫他写功课往往就是父母和孩子关系最紧张的时候。双方若没控制好情绪就是关系决裂的时刻。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是大人逼他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有时心不甘情不愿地写功课,这样学习会有什么成效?这个时候,身为老师兼父母的你会发觉无论自己是个多优秀的老师,在这孩子面前却什么也不是,总有一种管得了别人家孩子却管不了自己孩子的无奈,一点也骄傲不起来。 这个阶段,孩子有他自己的想法,有他自己的情绪,有他自己向往的生活方式,凡事不喜欢受约束。他开始嫌大人啰嗦,嫌大人烦。不去想还好,想到这事却深深自责。整年下来,网课,批改工作不停歇。夜里,总会惊醒过来,反思反省而辗转难眠。教育孩子这件事若做不好,父母实在有很大的责任。但要引领这个阶段的孩子该从哪里开始?瞬间,感觉自己好像一艘迷失在海中央的小船,寻找着航向。 先理解,后教育 后来,我减少参与学术课程,把时间挪向心理辅导课程,希望从中获得一些方法来应对自己的孩子,一方面也可以用来应对一些特殊的学生。主讲人说孩子越感觉被逼,不自由,他就会越反抗。没错,只有学会理解孩子或学生的感受,和他们搞好关系,双方才有得谈。 应对孩子,我开始每天列出他必须完成的任务,让他自己选择先做什么,几点要做,让他拥有自主权决定他自己的事。这样做,果真有了收获。孩子很喜欢跟我分享他建筑的麦块风格。平时忙起来,总是敷衍他两句“不错”或“还好”,每回看到他意兴阑珊地走开,心里又很过意不去。这回就尝试放下手中的活儿,专注听他说话,甚至眼睛看着他,并做出适当的回应,即使不懂他的麦块游戏世界,我也尝试配合,听完他的分享,然后给他的建筑作品点评,更为他制作的视频打分,让他觉得自己做的一切受重视。 我俩在这样的相处互动下,彼此都有了好心情。接着,他就会在我不留意时偷偷完成其中一两项功课再继续玩乐。这是他给我的惊喜。在这过程中,我重复让他知道自己若能自主完成任务,做完该做的事,爸妈绝不会唠叨。他表现好,我给他适当的赞美,外子则以他喜欢的美食作为鼓励。这样做确实减少了家庭不悦的气氛。这一路走来,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与需求真的很重要。先理解,后教育,说的应该就是这样吧! 戴晨志老师说:“千万别把孩子的信心,全骂光。孩子一定还有他们可以生存、活得很好的方式与才华。请多多相信他、肯定他、鼓励他,千万不要责打他、痛骂他、嘲讽他。”是的,在孩子学习过程中,鼓励孩子确实比责骂来得更有成效。为了孩子,为了学生,我还在努力学习,学习尊重,学习忍耐。生气时,忍着气,不让自己在生气时做出任何决定。这是不生气的情绪智慧。 读懂孩子的心,给予温暖培育才是真正地爱孩子。人生没有回程票,让我们在未来的日子里一起为爱启航吧!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