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徐志摩

自退休以来,就深居简出,偶尔朋友相约茶聚,闲聊间,朋友问:老呆在家里,不无聊孤独吗?我笑答:“不会啦,每天可做的事可多了,晨跑、看书读报、做家务、观看电视节目、学书法、回简讯……哈,除去约7小时的睡眠,可算是善用剩余的时间了。” 我和老伴都喜欢背诵唐诗宋词。有个时期,各自分别背熟唐诗后,清晨睁眼后第一件事就由我朗诵,他手捧《唐诗三百首》,随时纠正我的错误,后来,我无意间读到徐志摩诗选《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于是开始暂时放下古诗词,倾向于新诗。老伴却对〈再别康桥〉〈偶然〉等和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都兴趣缺缺,仍坚持不懈地把《唐诗三百首》翻阅得破烂不堪,也把其中不少名篇背得滚瓜烂熟。再后来,我由于一大早就到住家附近的大草场晨跑,我俩才不再每天而是偶尔一起吟诗作乐。 无法晨跑就背唐诗吧 今早骤雨突降,无法晨跑。“我们背唐诗吧。”老伴说道。“好呀,我很喜欢李白的其中一首五言古律,却一时想不起了。”“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他停口了,我却惊喜若狂地叫道:“对,对,就是这首!”于是,两人又开始像以往那样,我背诵,他手持《唐诗三百首 》。 背诵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我既喜欢又熟悉的这一首,我竟忘了大部分,重背第二次时,“欢言得所憩,美酒……”我又接不下去了,随意脱口而出“美酒加咖啡”,结果两人笑翻天了。 听了7点的电台新闻广播后,他叫我背诵〈长恨歌〉。我润了润喉,虽没信心却也开始朗呀诵的,欸,怎么也想不起下一句!“Belakang, ”老伴一字提示。我顿时忍俊不禁,两人相视大笑。我更笑得屈着双腿,按着腹部,好一会儿,才断断续续的,“后宫……佳丽三千人……”语音刚落,两人又笑得前仰后合。结果,我把接下来的诗句都抛到九霄云外了! 听说大笑20分钟等于慢跑半小时,姑且勿论其真实与否,被骤雨困在家的我已大笑了约5分钟,虽未达到平日晨跑的标准,却也乐开怀。 斗胆借用徐梵澄的名言作结吧:孤独与余,未之有也。
6月前
1924年5月底赵元任和杨步伟离开哈佛,启程到欧洲。清华大学办国学研究院,聘请赵元任,他答应,不过先要履约到欧洲,旧事清了,心里才踏实。他们先去英国,再往法国,又到德国,见朋友,住40天。杨步伟在《杂记赵家》记旅程经过,包括捕捉留欧学生不为人知一面:鼓吹离婚。其中陈翰笙和顾淑型及徐志摩和张幼仪成为焦点,“张其时还正有孕呢”。杨步伟点到为止,没有多加评论。 陈翰笙和顾淑型同在1897年出生,都是学界风云人物。陈翰笙1915年留美,考进波莫纳学院。先念地质学,后改学欧美历史。在留学生中以成绩标青著名。顾淑型在1917年留美,就读于加利福尼亚大学教育系。二人是自由恋爱绝佳示范,1922年婚后同到德国柏林继续学业,夫妇一向合作无间,被怂恿离婚,匪夷所思。鼓吹离婚事我在文章引过,奇怪举动。沉思一会,没有纠缠前因后果,历史中群体心理被扭曲案例,岂止一桩? 赵元任和杨步伟婚姻也被点名,罗家伦在德国遇见他们,说有人看见赵元任和他母亲在街上步行,揶揄杨步伟比赵元任大,杨步伟不甘示弱,要罗家伦不要挑拨,“我的岁数,人人知道的。”她说。杨步伟是医生,见多识广,能力和口才都非泛泛,没有人敢唆使赵元任离婚。 1918年《新青年》出版“易卜生专号”,《玩偶之家》被重点讨论。书中主角娜拉反抗性别歧视,为摆脱夫权束缚的玩偶命运,离家出走。胡适写〈易卜生主义〉,指男尊女卑是文明耻辱,他乘势批评婚姻制度:“老辈人看见少年男女实行自由结婚,便说是‘不道德’。为什么呢?因为这事不合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社会习惯。” 婚姻自由是知识青年理想。徐志摩为离婚,写堂皇信给张幼仪,说真生命、真幸福和真恋爱都是“自奋斗自求得来”,他们应该“自作榜样,勇决智断,彼此尊重人格,自由离婚,止绝苦痛,始兆幸福,皆在此矣。” 徐志摩千方百计要离婚,朋友全力支持。张幼仪在回忆录《小脚与西服》中说离婚协议书是在德国柏林吴经熊住所签定,第二儿子彼得出生大概一个月后。“他有四个朋友也在客厅里,他们绕着他走来走去,一副要保护他的样子。我只认得其中两人,吴经熊和金岳霖。”签字以后,“他的朋友挤在我们身边向我们道贺,大家都想握徐志摩的手。”她几乎控制不了情绪,想“对他们每个人发起火来。” 老舍著小说《离婚》,初版于1933年。男主角老李的婚姻是父母之命,没有感情基础。生有一男一女,太太是农村妇女,只会做家务,出不了厅堂。到北平后,处处成为笑柄。他有离婚冲动,却挣不脱桎梏。他暗恋隔壁马少奶奶,她丈夫长年不在,对她不闻不问,以为关系迟早结束,不料丈夫回家,马少奶奶与丈夫和好如初,老李希望破灭,决定离开北京回到家乡。 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专门一章讨论老舍。他认为老李不离婚,是性格“软弱”使然。他说以“离婚”为书名,“象征着一些人不能做到的一种勇敢行为,因为他们满足于‘婚姻’……对奇糟不堪的现况卑躬屈膝。”不离婚原因昭然若揭:怕冒险,怕社会眼光,没有人“有胆量先提出来。” 爱情不是生命唯一事 这是从男方角度思考,女方怎么想,无法兼顾。徐志摩离婚后,家里不能谅解。老师梁启超也反对他离婚,认为“不容以他人之痛苦,易自己之快乐”,又提醒他“天下岂有圆满之宇宙?……当知吾侪以不求圆满为生活态度,斯可以领略生活之妙味矣。” 梁启超当然知道自由婚姻之可贵,但是好伴侣可遇不可求,多情多感之人,“其幻象起落鹘突,而满足得宁贴也极难”,一直期盼梦想之神圣境界,不过是自寻烦恼。 “岂不爱自由?此意无人晓。情愿不自由,也是自由了。”这是胡适诗句。胡适鼓吹婚姻自由,纯粹为他人做嫁衣裳,他承受新旧文化冲突,了解梁启超苦口婆心。怎么可能不爱自由呢?爱自由的意念他人未必了解,选择“不自由”,也是个人自由。五四人物精彩地方在于处处凸显张力,提供后人思考空间。胡适和江冬秀不般配结合,却白头到老,“天下岂有圆满之宇宙”,说的是无奈处以及生命的多样性和可能性。胡适不会同意不离婚是软弱性格使然。爱情是生命重要事,但不是唯一事。这是命运题,不是选择题。还好如今配偶被安排的例子少之又少。
7月前
徐志摩的《欧游漫录》记载了诗人从西伯利亚到莫斯科的重要人生旅程,拓展了诗人的视野。回溯徐志摩36年的短暂一生,他真实地走出去深入体察外面的世界。对于那些经历过五四文学革命的中国现代作家而言,西向取经往往成为他们不可或缺的朝圣之旅。《欧游漫录》并不冗长,诗人写起来也不怎么雕琢,基本上是看到什么写什么,徐志摩说“管得选择,管得体裁,管得体面”,然而,他的西伯利亚之行在今天仍然让我们对这片神秘之境为之神往。 1925年3月,徐志摩辞去北大教授的职务,决定展开第二次的欧洲之行。这次,他抱着 “独游主义”前往,将自己比作“自愿的充军”,似乎对这趟探险之旅早有准备。他从北京启程,计划在满洲里购买普通车票,直达俄罗斯的赤塔,然后再从赤塔补票前往莫斯科。徐志摩当时选择了西伯利亚大铁路,大概是希望通过这条路径获取打开欧洲之门的钥匙。果然,他回国后在《晨报副刊》上发表的这系列游记,毫不留情地揭示了苏俄美景之下的丑陋一面。 然而,徐志摩笔下的西伯利亚依然展现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同年4月,徐志摩得知次子彼得病殁赶往柏林。随后他前往法国向波德莱尔、小仲马等文人的陵墓凭吊,又造访伦敦拜见哲学家罗素和作家哈代,再计划到意大利会见好友泰戈尔。5月,徐志摩抵达翡冷翠时记录了这片自然美景,特别是那美丽绝伦的贝加尔湖和乌拉尔一带连绵的森林。若有机会前往一游,我会想起徐志摩所说:“下回你们要是路过西伯利亚或是同样地方,千万不要躲懒,逢站停车时,不论天气怎样冷,总得下去散步,借冰清尖锐的气流洗净你恶浊的肺胃,那真是一个快乐。” 从西伯利亚穿越来到俄罗斯,诗人对苏俄的美好想像几近破灭。昏暗的候车室、赤塔站穿着褴褛索要钱财的小孩、阴沉脸庞下假笑的西伯利亚人,他们以酒精麻醉来寻乐子,贫困和饥饿是日常写照。尽管自然景色极美,但对于追求新文化的徐志摩而言,一切都是破烂、陈旧和龌龊。莫斯科更是堕落,“血污的近迹”、“斑驳的寺院”、“泥泞的市街”、“艰难、缄默、忍耐的生活”,徐志摩所敬重的小说家托尔斯泰的著作全被禁毁,那些与列宁主义向左的俄国作家也已被放逐。“你来莫斯科当然不是来看俄国的旧文化来的”,重重地击碎了诗人的想像。 徐志摩这一趟欧游,某程度上为了感情事而心里焦苦。他和陆小曼的恋情未得到认可,陆小曼频繁发病和糜烂的生活令他极为忧心。离京在外的日子,徐志摩对陆小曼自是昼夜思念,两人也全靠鱼雁往来互诉衷情。将近五个多月的分离,他们之间写了不少情书。最终,徐志摩回到北京,但碍于陆小曼父母的百般阻拦,他们的爱情始终无法获得自由。徐志摩意外逝世后,陆小曼整理了他这段时间写下的日记,以《爱眉小札》为题出版,读来情思缠绻。 对于一个追求爱、美和自由的诗人而言,徐志摩更在意写作人所需的灵性。在前往西伯利亚的路上,他同时写信给陆小曼。信里这么说道:“前年我在家乡山中,去年在庐山时,我的性灵是天天新鲜天天活动的。创作是一种无上的快乐,何况这自然而然像山溪似的流着——我只要一天出产一首短诗,我就满意。”1925年,30岁的徐志摩在这段铁路之旅中同时写下〈西伯利亚〉诗一首,“荒凉”、“冷酷”、“怨郁”,“茫茫白雪里渲染人道的鲜血”,诗人心中始终有浇不灭的一团焰火。 几个月后不久,徐志摩的前妻张幼仪由两个弟弟陪同下也搭乘了西伯利亚的列车,回到了阔别5年的北京。这趟返国,张幼仪是应徐父徐申如的邀请,认为儿子再婚还必须征得张幼仪的同意,张幼仪确认他俩的婚姻已无可挽回,两老再无力阻拦。1926年,徐志摩和陆小曼正式结为夫妻。 相关文章: 【专栏.花样年华】 伍燕翎/凌叔华在南洋的文人朋友 【专栏.花样年华】伍燕翎/许地山 做个有用的人 【专栏.花样年华】伍燕翎/我们何从知道他们的光景?
1年前
1年前
1947年底,张幼仪到北平,患肺结核的林徽因刚动完手术,病得很重,恐不久于世,想见她和孩子。她带着徐积锴和孙子到医院时,林徽因虚弱得说不出话。二人第一次见面,林徽因望着他们,“头转到这边,又转到那边。她也仔细地瞧了瞧我,我不晓得她想看什么。”张幼仪在《小脚与西服》回忆见面场景。 张幼仪对林徽因有意见。飞机失事前,徐志摩到云裳服装店,先找张家老八张嘉铸谈事,后问订做衬衫是否如期完工,话完即准备赶回北平。营运不久的中国航空公司找他做广告宣传,给免费机票,张幼仪听后紧张,她只信外国航空公司。他大笑:“不会有事的。”后来知道行程匆忙,是为了出席林徽因讲座,不免嘀咕:“为什么她在他离婚之后,还任由他晃来晃去,那叫做爱吗?” 男女之间,未能成为夫妻,是否能化为纯净交往。当事人解释了,不少人难以接受,他们认为林徽因对徐志摩态度暧昧,害他单恋成空。林徽因儿子梁从诫没有因此困扰。他说母亲为人坦荡,徐志摩未去世前,是梁家常客,不只和母亲谈得来,也是父亲好友。 1920年4月林徽因随父林长民旅居英国。徐志摩和林长民一见如故,起初林徽因称他为叔叔。她聪明,有机智,英文好,善对应,喜欢文学,二人有共同话题,徐志摩不久发现脑海中尽是她影子。梁从诫在〈倏忽人间四月天〉说二人在精神上,思想上,还是生活体验上,却不对等,即便交谈甚欢,不太可能产生“相应的感情”。 徐志摩从美国到英国,阅历和学历都有长进,林徽因初到西方,传统思维浓厚,摆不开家庭束缚。她知其心意,敬佩其才智。不过“同一个比自己大八九岁的已婚男子谈恋爱,那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徐善曾在《志在摩登》中说了大体相同话:“当时林徽因只有16岁,还是个未脱离父亲管教的中学生,因此面对徐志摩的追求,她也没有条件回报以芳心。” 徐志摩不是只沉迷于情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这是徐志摩〈偶然〉后半节,林徽因告诉孩子说诗是写给她的。念大学本科时我读《徐志摩新传》,最低回不已的是二人有缘无分一章,梁锡华引徐志摩失恋后的话:“仿佛一个在俄国吃了大败仗往后退的拿破仑,天茫茫,地茫茫,心更茫茫,叫我不掉眼泪怎么着。”如此形象化比喻,失恋立增高度。 林长民为梁启超挚友,二人有热血,希望为中国制造新气象。1917年他们支持段祺瑞内阁,分别出任司法总长及财政总长。林徽因和梁思成早已认识,1923年1月二人定亲。梁启超写信给女儿梁思顺说他“得一个可爱的女儿”,这是他留心观察看定人后才介绍给儿子的,当然决定在于孩子。梁启超得意洋洋说他“眼力不错”。 早在英国居留时,林徽因知道建筑是一门学问,在她影响下,梁思成也专注相同领域。1924年二人到美国宾州大学,却无法同系,因为建筑系不收女生。她改入美术系,但是选修很多建筑课程。本科毕业后,他到哈佛大学继续深造,她到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习舞台布景。1928年3月21日二人在美国举行婚礼,比徐志摩和陆小曼二人结婚晚大约一年半。1928年8月二人回国,12月二人宴请徐志摩,徐志摩说林徽因“风度无改,涡媚犹圆,谈锋尤健,兴致亦豪,且亦能吸烟卷喝啤酒矣”。 徐志摩不是一个只沉迷于情爱或浪漫生活的诗人,他尝试用笔改良中国社会,提高国民素质。林徽因说他性格真挚奔放,视野中尽是宽广世界。他读书认真,范围广泛,林徽因在〈悼志摩〉中引其科学知识为例,说他对天上星宿名字和部位一清二楚,并译过相对论,发表过相关论文。他对梁思成说梁启超相对论知识得自于其解说。梁启超尝试理解爱因斯坦哲学却看得糊涂,“看到志摩的那篇才懂了”。 知徐志摩遇难,林徽因泣不成声,梁思成带着她用铁树叶和白花制成的花圈赶往济南,带回飞机残骸木板一块,长挂家中纪念。北平文化界举行追悼会,她和梁思成布置会场。在〈纪念徐志摩去世四周年〉中她说不必担心其诗不会流传:“许多热情的人,他们会为着你的存在,而加增了生的意识的。伤心的仅是那些你最亲热的朋友们和同兴趣的努力者,你不在他们中间的事实,将要永远是个不能填补的空虚。”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徐申如是徐志摩父亲,有不少故事可写。他出生于1872年,徐家在海宁硖石是望族,世代经商,他继承祖业,经营徐裕丰酱园及绸布生产,后投资钱庄,发展成银行。他和倡导实业救国理念的张謇关系密切,重视现代化工业,扩展领域包括发电工业、电话通信及铁路建设。虽是商人,不忘国事。1906年他加入有强烈政治倾向的预备立宪公会。1911年,又资助浙江新军起义。 徐志摩为独子,他用尽心思,所请塾师孙荫轩、查桐轸为当地首选,1907年徐志摩到硖石新式学堂就读,毕业后转杭州府中学堂。徐志摩争气,成绩年年第一,同学郁达夫在〈忆志摩〉中说徐志摩是顽皮小孩,不用功,爱看小说,“而考起来或作起文来却总是分数得的最多的一个。”徐申如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徐申如是当地首富。1923年10月25日胡适日记记二人初见,胡适说他“有硖石皇帝之称,其人魁梧强健,体格过人,气度也还可亲。”徐申如对徐志摩的栽培,完全往接班人方向琢磨。刘培良在《徐申如:诗人徐志摩之父》提供不少新鲜材料。他说徐申如和张謇共同投资的大生集团档案中,有1915年5月31日股东会议出席者名单,徐申如名下出现“并挈其子”四字。那年徐志摩18岁。 徐志摩先后在上海、天津、北京等高等学府就读。当中有一插曲,经张君劢介绍,徐志摩1918年6月拜梁启超为师,徐申如喜不自禁,以1000银元为礼,陈从周在《徐志摩年谱》强调这是“一笔相当大的礼金。”刘培良说得更具体:可买8000斤猪肉,或3万斤大米,或买一辆轿车,以今日货币估值,大概20万人民币左右。 “我父亲送我出国,是希望我将来进金融界,我自己最高的野心是想做一个中国的汉米尔顿。”徐志摩在美国克拉克大学修读的课程以经济学和历史学为主,本科毕业后到哥伦比亚大学,以〈论中国妇女之地位〉得硕士学位。 无意中读罗素著作,大受启发,决定转赴英国,继续深造。剑桥熏陶徐志摩,改变其学习方向,将未来银行家变成诗人。儿子的转变让父亲大吃一惊,更大的失望紧接而来,儿子居然和张幼仪离婚。 婚姻是徐申如特意安排。张幼仪父亲张润之是上海宝山县巨富,二哥张君劢是政界和学界翘楚,四哥张嘉璈被誉为政治和金融界双栖明星。如此背景对徐家肯定是助力,门当户对不言而喻。 徐申如觉得张幼仪温柔贤惠,徐志摩出国以前,已有儿子。张幼仪在欧洲又为徐志摩生第二儿子。丈夫对她仍然冷漠,她避居德国,最后离婚。徐申如也有个性,媳妇地位无人可以取代,儿子离婚后他公开宣认张幼仪为养女。 最大矛盾来自儿子的婚姻 终究是儿子。徐申如还是鼎立支持儿子文化事业。1924年4月17日,泰戈尔由上海往杭州,途中停驻硖石,徐志摩安排徐申如带领士绅及学者与泰戈尔见面。1925年4月2日徐志摩在《晨报副镌》撰文提新月社,表明开办费由其父和另一位商人联合资助。1925年8月徐志摩出版《志摩的诗》,徐申如出资800银元。扉页上印有一行字:“献给爸爸”。 最大的矛盾来自儿子和陆小曼婚姻,徐申如不喜她任性浪漫和挥霍无度性格。1931年4月徐志摩因母病重回家,陆小曼本要陪同,但是徐申如反对。徐志摩写信给陆小曼:“父亲的口气,十分坚决,竟表示你若来他即走。”母亲丧礼,陆小曼同回硖石,间中起更大冲突。虽然无法调和父亲和妻子关系,每年清明,徐志摩还是陪同扫墓。父亲生日,他回家祝寿。刘培良告诉我们另一难得资料,1930年2月20日通海垦牧公司股东会议有徐志摩出席记录。毕竟是经济学出身,他并没有和家庭事业完全脱钩。 1931年11月10日,徐申如有信给儿子,先说外患内忧,生意难做,再谈家事,提徐志摩母亲年忌,提拜坟,提张幼仪回硖石,还提祖父忌日,以“爱儿知之”搁笔,9天后徐志摩乘飞机在济南出事。 “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等候他唱,我们静着望/怕惊了他,但他一展翅/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他飞了,不见了,没有了”。此为徐志摩〈黄鹂〉中句子,诗发表于1930年,最后一句犹如征兆,白发人送黑发人,如何不悲?儿子才华比他有过之无不及,灵柩被运回硖石,徐申如亲自选定墓地。1944年他在上海去世,战争期间,先葬当地。1946年张幼仪将其遗体归葬于硖石徐志摩墓旁。他在遗嘱中如此吩咐。
1年前
徐志摩于1928年第三次游访海外,这是他35岁短暂人生路的最后一次游历。这一年31岁的徐志摩为了排解与第二任妻子陆小曼在婚姻上的不快,毅然从上海出发,先后到日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和印度,返国途中,船经东南亚,停留缅甸和新加坡。 这一趟出游后,徐志摩陆续发表他的文学成果,其中以星洲为背景的小说〈浓得化不开〉(星加坡)和经典诗作〈再别康桥〉发表于12月的《新月》月刊,还包括了他在新加坡的诗作〈他眼里有你〉发表于11月的《新国民日报》。 诗人的“南洋想像”早已引起多位马华文学研究者的关注,认定这一片番外之邦的椰雨蕉林给了作家别一样的幻想。〈浓得化不开〉描绘了主人公廉枫在旅途中停留新加坡时的所知所感,某种程度上反射了徐志摩在这段历程中的内在情感。这位体现着叛逆、自由和创新精神的“五四“新文学巨匠,似乎只有到了南洋异国才真正获得情欲上的快感。 正如郁达夫一踏上日本的土地,那股无以抑制的情欲之火致使他“沉沦”。然而,较之于郁达夫,徐志摩似乎显得更奋进,更勇敢一些。当廉枫在新加坡遇上了那位妖艳撩人的朱古律女郎,唤醒了他内心积压已久的爱欲和热情。“你不爱我吗?我知道你爱,方才你在楼梯边看我我就知道,对不对亲孩子?紫姜辣上了他的脸庞,救驾!快辣上他的口唇了。”若不是赤道上火热的风情,徐志摩口中“浓得化不开”的爱语,也就不容易如此倾泻。这一年,已近而立之年的徐志摩经历了不少情事。1925年,徐志摩第二次欧游,他将两本日记和书信全交给了红颜知己凌叔华保管。徐志摩不交予林徽因,也没有托付陆小曼,回国后,他和陆小曼成婚,那只装载所有徐志摩秘密情史的“八宝箱”一直留在凌叔华那里。 1931年,诗人遭遇空难不幸离世。八宝箱争夺战在上述几个现代文人之间上演,最终胡适介入其中,由林徽因请求他出面找凌叔华归还两本《康桥日记》。凌叔华这个遗稿托管人并不知道日记已落入林徽因手中,甚至林徽因在晚年将之付之一炬。 1925年,年仅30岁的徐志摩已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诗集《志摩的诗》。他担任了印度诗人泰戈尔访华团的翻译,与胡适、陈西滢共同创办《现代评论》周刊,他也是北大教授,热衷参与新月诗社,故有梁实秋这一说:胡适当然是新月的领袖,但事实上徐志摩才是新月的灵魂。欧游回来后,他接任《晨报》主编,为那一趟的俄罗斯观察写下了〈欧游漫录〉,同时那些经典作品如诗集《翡冷翠的一夜》、散文集《巴黎的鳞爪》、《我所知道的康桥》和信札《爱眉小札》几乎都是在这时候写成的。随后,他与胡适等人筹办新月书店,并于1928年在上海创办《新月》月刊,新月诗派自此从北平转移至南方。 “诗人的想像”无疑是徐志摩的天赋,正如林徽因所说:“徐志摩当初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像出来的林徽因。”然而,他敏锐的洞察力、冷静的分析能力,反映在新文化运动一批新式知识分子身上。那一趟莫斯科之行,他拜访了托尔斯泰的女儿,参谒列宁遗体,他对革命后的俄罗斯景观感到痛心。他所看到的——大学教授贫困、窝囊,“他的外套,像是一个癞毛黑狗皮统,大概就是他的被窝,头发是一团茅草”,又因为苏俄政府的专制,许多著名的文学家“全跑了,剩下的全是不相干的”。他因此明白中国的革命还是必须靠中国人自己,“人们不根本悔悟的时候,不免遭大劫,但执行大劫的使者,不是安琪儿,也不是魔鬼,还是人类自己。”不得不说,站在当时国家的改革大道上,徐志摩有着参透时局的清醒。 那些风花雪月的事总是让人轻易传诵。但在徐志摩短暂如烟火的人生中,他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胡适总结说,他的人生追求最终归结在爱、自由和美这三大信仰。 1956年,凌叔华应新加坡南洋大学中文系之聘前来。你认为她在岛国上会想起30年前那些“浓得化不开”的情事吗? 相关文章: 【专栏.花样年华】伍燕翎/马共“里边的人”—— 华校生的出路? 【专栏.花样年华】伍燕翎/选择入籍英国的汉素音 【专栏.花样年华】伍燕翎/康拉德把我送到南洋以后  
1年前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脍炙人口,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这位民国诗人既多才也多情,除了文学作品,他也留下让人不解的风流印象。今天的【全民读书会】,就来谈谈这位新月派诗人吧! 徐志摩,一位中国文坛上活跃一时并有一定影响力的作家。他的世界观没有主导思想,是“不含党派色彩的诗人”。其诗歌风格独特,字句清新,意境优美,艺术个性鲜明。 作为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徐志摩在追求自身幸福的同时,也对民族命运有过深刻的思考。 胡适这样评价徐志摩:“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徐志摩,中国现代诗人、作家、散文家、新月派诗人。原名徐章垿(xù),字槱(yǒu)森,志摩是他在留学美国时改的名字。1897年1月15日出生在浙江海宁一个富裕家庭。父亲徐申如是硖石商会会长,拥有一座发电厂、一间梅酱厂和一间丝绸庄,在上海还有一家小钱庄。 徐志摩是徐家的长孙独子,自小过着舒适优裕的公子哥生活。他的家族显赫——沈钧儒是其表叔,金庸是其姑表弟,琼瑶是其表外甥女。此外,徐志摩与厉麟似、钱学森也有亲戚关系。 ◢受中西方文化熏陶 徐志摩从小熟读四书五经,在古典文学的浸染中成长。后来师从梁启超,有深厚的国学基础。 1918年8月14日,怀着“善用其所学,以利导我国家”的爱国热情,远赴美国克拉克大学修读历史系。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革命浪潮也辗转波及到留美中国学生群中。除了经常参与爱国运动,也受到《新青年》、《新潮》等杂志的启发,学习兴趣逐渐由政治转向文学。 两年后,为了追随哲学家罗素而到英国伦敦政经学院求学,却因一些变故而不能如愿。后来,在挚友林长民(林徽因父亲)介绍下认识作家狄更生,在后者推荐下进入康桥大学(现称剑桥大学)就读。康桥的这段日子,对徐志摩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是他思想发展的转折点。在康桥,他广泛地涉猎各种名家著作和思潮流派,孕育了其社会观和人生观。除了翻译文学著作,他也诗兴大发,写了许多诗。例如在〈康桥再会吧〉,以一句“我心灵革命的怒潮,尽冲泻在你(指康桥)妩媚河中的两岸”来形容当时的澎湃激情。 ◢回国创办新月社 1922年,徐志摩回国,继续其诗歌创作并在各种杂志上发表。他倡导新诗格律,对中国新诗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23年,徐志摩在北京与闻一多、胡适、梁实秋等人创办新月社,新月派由此诞生。新月派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一个重要的现代诗歌流派,“新月”之名乃取自泰戈尔诗集《新月集》。新月派诗人致力于提倡格律诗,所以也被成为“格律诗派”。他们大多在北京《晨报》副刊上发表作品,而后创办了《新月》月刊和新月书店,以此成为活动阵地。 徐志摩的新诗主要描写个人感情,讲究语言的优美,重视意境的创造,华美浓艳而妩媚,自带一种艺术风格。受到英美诗歌的影响,他的新诗着重格律的建设,却不失真实和热情,呼唤着崇高与美,充满丰富想像力。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偶然〉等。 ◢生命中的3个女人  “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在徐志摩的情感世界里,并无“婚姻”息栖之处。1915年,18岁的徐志摩为了遵从父命被迫迎娶素未谋面的张幼仪。只是,这段没有爱情的婚姻最终以离婚收场。1922年,张幼仪在柏林与徐志摩签字离婚。 1921年,16岁的林徽因随父亲林长民游历欧洲,在英国结识了徐志摩。徐志摩对林徽因一见倾心,继而展开热烈追求,并不惜与发妻张幼仪离婚。林徽因虽也赏识徐志摩,但碍于他的已婚身分,几经思量后理智地拒绝他,最后选择嫁给梁启超之子梁思成。 1922年,徐志摩邂逅了陆小曼,在排除万难后共结连理。他们的结合无非激情三分,婚后陆小曼的挥霍无度令二人的感情岌岌可危。为了满足陆小曼的物欲,徐志摩唯有四处谋求生计。“穷得寸步难移”,徐志摩在给陆小曼的信上这么写道。 ◢一代诗人的陨落 1931年11月19日,为了参加林徽因在北平协和礼堂举办的演讲会“中国建筑艺术”,徐志摩早上8时搭乘中国航空公司“济南号”邮政飞机由南京北上。不幸的是,飞机大雾中误触济南开山坠落,机上3人全数罹难。一代诗人从此陨落,得年34岁。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自古多情空余恨,多情总被无情伤。多愁善感的徐志摩留下许多感动人心的诗篇,后人回望他的情史也只能掩卷慨叹、怅然神伤。“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这首〈偶然〉是徐志摩最真挚的告白。天意弄人,让多情才子化为“天空里的一片云”,将身影投入喜爱他作品的读者心中吧。 徐志摩从小博闻强识,熟读四书五经,国学基础深厚。他先后留学美国和英国,广泛涉猎各类文学著作和思潮流派,深受雪莱、拜伦浪漫主义的熏陶。因此,其诗歌有着对西方浪漫主义时期文学的丰富借鉴,以及中国传统文化浑然天成的契合。 今天和大家分享徐志摩最具代表的3部作品:《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和《自剖》。 ❶《志摩的詩》 《志摩的诗》是集结了他1922-1925年创作的第一本诗集。此书出版让他名声大振。从诗集中可以感受到徐志摩回国初年的生活思想状况,以及他“泛滥的感情”。收录的作品包括抒发理想和表现爱情的〈偶然〉、〈我等候你〉;探讨生活哲理的〈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再别康桥〉;写景抒情的〈留别日本〉、〈雪花的快乐〉等。 〈雪花的快乐〉是徐志摩早期诗歌的代表作之一。作者运用隽秀柔和的笔调,描绘了雪花优美的形象,生动写出雪花的快乐。诗的节奏轻快,调子舒展明朗,意境优美动人。〈再别康桥〉则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是诗歌中的绝唱。 ❷《翡冷翠的一夜》 《翡冷翠的一夜》是徐志摩第二本诗集,收录了他1925-1927年创作的诗歌。这本诗集记叙了徐志摩和陆小曼的感情波澜,诗人热烈的感情和无法摆脱的痛苦。收录作品包括〈翡冷翠的一夜〉、〈珊瑚〉、〈望月》、〈客中〉、〈大沽口外〉、〈梅雪争春〉、〈天神似的英雄〉、〈再休怪我的脸沉〉等。 〈翡冷翠的一夜〉以第一人称摹拟一个弱女子的口吻所写成。充满了别离的愁绪、重逢的期盼、恋爱的快乐等复杂思绪,真实而感人地传达弱女子在同爱人别离前夕变幻不定的心境。徐志摩在这首诗里,抒写出浓烈而执着的爱情——情到深处,无怨无悔;为情所困,为情所死。 ❸《自剖》 徐志摩不仅写诗,也写散文。散文集《自剖》(新月书店1928年初版)是现代文学史上不可逾越的丰碑。全书分3辑:自剖辑第一(〈自剖〉、〈再剖〉、〈求医〉)、哀思辑第二(〈我的祖母之死〉、〈悼沉叔薇〉、〈我的彼得〉)、游俄辑第三(包括〈开篇〉、〈离京〉、〈托尔斯泰〉)。 散文的魅力在于真实——真实的思想、真实的情感、真实的体验。作为诗人,徐志摩散文也写得瑰丽多彩,传神入微。沐浴着散文美学真实的光芒,带着对人类潜在渴求沟通的欲望的诱惑,让徐志摩的《自剖》成为一部隽永的散文佳作。心灵的律动,是难以捕捉的,又是难以传达的。在《自剖》里,徐志摩巧妙利用对比,使各种难言的体悟和思绪,涓涓流来。 徐志摩的诗字句清新,神思飘逸,意境优美,富于变化,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代表人物之一。他倡导新诗格律,对中国新诗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此外,徐志摩散文自成一格,既有浓郁诗情,也带有启迪思考的哲理,是值得细品的文学瑰宝。 ▲▲作者 鍾雪芬 简介 伦敦大学资讯及管理学学士。喜欢阅读,热爱写作,更享受说书。现为全职阅读推广人,以优雅之心品读人生。每周三在YouTube频道《雪芬說書》说一本好书。每周日在脸书以文会友,分享生活点滴和阅读乐趣。 《雪芬說書》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shirley813/
2年前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 不想到这小生命,向着太阳发笑。 上帝给他的聪明,他自己知道。 他的欢喜,他的诗,在风前轻摇。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 他看见春天,看不见自己的渺小。 听惯风的温柔,听惯风的怒号。 就连他自己的梦也容易忘掉。 1931年1月20日,胡适从上海乘船去青岛,航行中读《梦家诗集》,内分4卷,诗40首,包括写于1928年的〈一朵野花〉。胡适在日记中说陈梦家的文字“爽快流利处有时胜似志摩。” 陈梦家本科未毕业时,已是新月诗派大将。他小胡适20岁,二人没见过面。女诗人方令孺当时在青岛,聚会中听胡适赞扬《梦家诗集》,转告陈梦家。受宠若惊,陈梦家写信致谢。胡适回一封长信,以〈评〈梦家诗集〉——复陈梦家的信〉为题,发表在《新月》第3卷第5-6合期上。胡适说:“我最喜欢〈一朵野花〉的第二节,一多也极爱这四行。这四行诗的意境和作风都是第一流的。” 陈梦家在中央大学法律系读书时,闻一多在该校任教,徐志摩是兼课教授。受二人影响,他也写新诗。毕业后追随闻一多,当其助教,没当律师。 杨牧1966年到柏克莱加州大学读书,师从陈世骧。有一段时期专注先秦文学,诗少写。陈世骧担忧,不希望杨牧纯粹只是一名学者:“我真怕你走了陈梦家的路,梦家是我的好朋友,我看你们的性格很像,梦家后来都不写诗了,跑去搞甲骨文、搞先秦。” 我没进大学以前,以为一样沉浸于方块文字,研究和创作理应相去不远。杨牧在〈柏克莱:怀念陈世骧先生〉所记纠正我的认知。学术规范百年不变,唯有研究成果才是判定学者水平的标准。我进研究所时,更能感受当中鸿沟。创作只能当成兴趣,不是重点。 诗人变成学者 和创作一刀两断  赵萝蕤的母亲期待和赵家有同样地位的乘龙快婿,陈梦家除了诗名,一无所成。赵萝蕤的父亲赵紫宸虽然没有反对二人交往,却要他规划未来,继续深造,在学术上建立地位。从诗人变成学者,陈梦家曾经挣扎。本来可以在课余间兼顾诗作,但是陈梦家考进燕京大学后,就一心一意研究古文字,并且发现其中乐趣,心定以后,就和创作一刀两断。 在燕京大学研究院就读期间,陈梦家根据甲骨文和金文探讨商周时代的宗教、神话和礼俗,在《燕京学报》、《禹贡》、《考古》等杂志发表长短不一的论文,才华和功力高于同辈,一出手就让专家前辈另眼相看。他的老师闻一多诗名赫赫,对甲骨文、金文和神话研究都有心得。他不觉得陈梦家不写诗有什么可惜,上天自会安排康庄大道。他对梁实秋说:“一个有天分的人而肯用功者,陈梦家算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考古学家对古器物常爱不释手,私人收藏更是司空见惯。陈梦家1944年至1947年在美国讲学,回国后开始花心思收藏明清家具。赵萝蕤博士论文未完成,多留美国一年,陈梦家省吃俭用,将收藏的各种成果,一一告诉妻子,为这一批家具添更多故事。文化大革命时,收藏被没收,1978年被平反后,旧物陆续归还。赵萝蕤将手稿、日记、资料全部捐给考古所,在所长夏鼐的建议下,考古所整理出版陈梦家著作。陈梦家遗留下的明代家具则搬到赵宅。赵萝蕤晚年和弟弟赵景心及弟媳同住,原本想按陈梦家遗愿,将家具捐给上海博物馆,因赵景心绝食抗议,只能作罢。赵萝蕤去世后,赵景心将家具卖给上海博物馆,以1000万人民币成交。 一捐一卖,境界不同。方继孝不认可赵景心做法,认为有损陈梦家高度。方继孝尊敬陈梦家,偶然在北京潘家园买到大批陈梦家原件书信。他说陈梦家一生重情义。徐志摩去世,他帮忙整理遗诗遗稿。闻一多去世,他不停资助闻家。翻译家芳信去世,陈梦家和赵萝蕤在经济上一直照顾其遗孀和两名孩子。知道赵洵美患病,他立刻将半个月工资寄给好朋友。这些事在他所写的《陈梦家和他的朋友们》记之甚详。 陈梦家1966年第二度自杀时赵萝蕤卧病在床,死后没有丧礼,骨灰也没有留下。浙江上虞老家有陈梦家衣冠冢,碑上刻〈一朵野花〉,写此诗时陈梦家18岁。赵萝蕤说诗作中他自己最喜欢这首。 相比第二节,我更喜欢第一节,第二节文字欠缺第一节的含蓄。以前练字时抄过。最近重写一次,还是停留在第一节。知道陈梦家悲凉人生后,第一节最后两行让我恻然。
2年前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