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我的股票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2022大选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俄乌之战
京非昔比
言路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游车河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2024财政预算案
ESG专版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巴黎奥运会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思考
国际拼盘
OpenAI发布新模型 像人类一样思考更久
国人工智能公司OpenAI周五推出了能解决复杂推理的新版聊天机器人ChatGPT——OpenAI o1。这款新模型能花更多间进行思考,提供更精准和建设性的回答。
2月前
国际拼盘
华社
陈赞欣:多角度分析事情 科技时代勿忽略思考
马来西亚佛教青年总会(马佛青)署理总会长陈赞欣促请青年们在面对科技化的时代里,也不要忽略思考与分享的重要性。
3月前
华社
读者观点
曾志涛.别让精神鸦片取代了精神粮食
传统报章在文化传承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华社的四大支柱,让我们能深入理解华社的根,以及饮水思源的精髓,是任何社媒都无法取代的。
3月前
读者观点
星云
一支笔的创意/林阿雪(吉隆坡)
有一次上课,我提起在补习中心里孩子们的思考能力比较弱的时候,讲师拿出一支笔问,“问问你们,这一支,除了是笔之外,还可以有什么作用?” “用来当作武器?” “我拿来轻敲孩子的头。” “用来当纸垫?” 课堂上的同学们都绞尽脑汁的提供答案。 “我说说一件事情给你们听。”讲师说。 上个礼拜,讲师的小女儿悄悄指着一个小熊玩具告诉她说,“妈妈,你知道吗,里面有一支笔。”讲师拿起玩具熊,果然,摸到一支笔。正要拿出来的时候,讲师6岁的儿子马上说,“不要拿出来,他会死!” “啊?会死?”讲师好奇的问。 “对啊!那是它的脊椎骨,你拿了出来,它当然会死啊!”儿子说。 说到这里,讲师又问问我们,“要是你是妈妈,儿子把一支笔硬生生的插进玩具熊里,你们会怎么做?” 我们都不说话。 “我想,家长很多都会生气。 因为孩子弄坏了玩具。对吗?” 的确,我想,我也会生气。 讲师没有骂儿子,她拿起玩具熊,问儿子,“哦,那是脊椎骨吗?” “是啊,有了脊椎骨,玩具熊就可以坐得稳了。” “哦,那么,要不要试试用马克笔放进去看看变怎样?”讲师问儿子。儿子听了眼睛一亮,说,“可以吗?” “当然可以啊!”说完,两母子合力把笔拿出来,然后再尝试把马克笔放进去。放了进去,理所当然的,玩具熊坐得比较稳了。儿子更加兴奋了。再问,“妈妈,我可不可以,用沙爹枝放进去?” “好啊,我们试试看。” 母子俩又把马克笔拿出来,然后将沙爹枝放进去,但是沙爹枝太长了,从尾端放了进去,然后从头部穿了出来。 “哦,应该要先量量玩具熊的长度,那就不会从头部穿出来。”儿子说。 “对啊,不过,你看,玩具熊坐得更直了,连头部也直了。”讲师说。 “对哦,妈妈,那么我可不可以用沙爹枝,放进玩具熊的手和脚,说不定,玩具熊就可以走了!”儿子灵机一触,问妈妈。 让孩子不害怕尝试 讲师说到这里,告诉我们说,“最后,玩具熊被我们弄得破破烂烂了。但是,这也鼓励了孩子多多思考,多多观察,并且多多尝试。话说回来,要是孩子一开始尝试了,然后被骂,那么他也不会愿意继续尝试,继续思考了。久而久之,思考,变成有难度了。” 讲师再补了一句,“但是,在我的这个情况里,我在继续摧毁玩具熊之前,有先好好的和孩子沟通,告诉他说,我们会用这一只玩具熊来作试验,以后要做其他试验,要先问问我。玩具熊,毕竟不便宜啊!” 确实,适当的机会,让孩子不害怕尝试,继而更加有创意。 问题是,我们,会不会有时候不小心,不经意的阻止了孩子的思考和创意发展呢?
6月前
星云
星云
往内走/林曼熙(吉隆坡)
再多一个月,就毕业满一年。2018年学瑜伽的时候,一开始并没有考取老师证件的念头。可是,谁知道,再多一个月,距拿到瑜伽老师证件就要满一年了。算起来,自己学习瑜伽的时间不长,认真坚持瑜伽是从报名瑜伽老师课程开始。从一开始的战战兢兢、哀怨、全身酸痛,听不明白老师的指示;直到现今很享受瑜伽,甚至还成为老师,开始线上教课。 想起来,的确很神奇。大学毕业,在马来西亚工作了1年半就去了新加坡工作。7年之后,现今回到了马来西亚。每个选择背后需要顾虑的因素很多,即使能够很合逻辑地分析原因,但仔细看下去,仿佛这些选择都是活生生的,有它自己预定的路要走。而我,如果可以做个旁观者,将它当作看一出戏地看着这些话剧,也是很不错的。 小时候接看禅修故事,其中有一篇写到“无我”。我当时不明白。因为我觉得,“我”是一件多么自然的事情。我就是我啊,摆在你眼前那么大的一个人,这还需要证明吗?怎么可能无我? 我一直以来都很靠“左脑思维”,所以逻辑是我很重要的,可能也是唯一的思考模式。打破沙锅问道底,是我的特质。所有的情绪都是我,包括一切负面情绪。如果发生了一些坏事,那也是我造成的。对我来说,我的观念那么坚固,自然的,自尊也很坚固。 但是,无我,是打破沙锅都无法问到底的,因为它不是一个透过我可以达到的观念。甚至,无我不是一个观念。不是,那么是……?自然地在问问题的,是我,更正确的说,是头脑的固有的回路。如果不是这个,是哪个? 接触禅修的机缘 在马来西亚没有接触禅修的机缘,反而到了新加坡才开始接触,才知道马来西亚也有那么好的禅修地方。一开始接触静坐的原因很简单,只是为了peaceful mind。Bhante说,平静也是需要有条件的。我当时不明白。现在回想,难道不是吗?细看,一个人觉得最烦燥、最不平静的时候,是什么时候?是念头很多的时候。即便身体没有任何的痛楚,但如若念头多得踩不了车,一个人依然会觉得很痛苦。 “我刚刚是不是说错了话?” “那个人会怎样想我?” “明天是deadline,但是我还没开工。” “房租又要到了,孩子的补习费又涨价了。” 烦,太烦了。人生好像是一连串的问题组成的,活着好像就只为了解决问题。把生活样样都当成问题,于是只作为思考工具的头脑,就成了主人,不停地在解决问题,虽然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甚至衍生了新的问题。 所以静坐或禅修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因为,他看到人不平静的源头——念头。一个人,若没有念头,随时都在当下,是快乐的,是平静的。小孩子,尤其是还没有强烈自我意识,不太会说话的小孩子,他们的每时每刻总是自然天真,让人喜欢。他们的注意力总在当下,上一秒才哇哇大哭,下一秒又大笑,无忧无虑似的。除非饿了或身体不舒服,不然,大多时刻,他们总是很平静,很欢喜。于是,静坐的时候,老师通常会说,就看着念头来,念头走。不去欢迎,不去阻止,你在这里现在就好。你看,这不就是条件?
6月前
星云
哲学新乐园
萧婉思/停止思考的平凡人做的坏事
《少林足球》里周星驰对赵薇说:“你快点回去火星吧,地球真的很危险的。”地球的危险源自于太多挂着大脑袋却不思考的人类。纳粹德国的犹太人大屠杀事件正验证了大部分坏事都是停止思考的“平凡人”做出来的,而且这些人比我们想像的还要多。
9月前
哲学新乐园
星云
寻光记/朱敏沂(蒲种)
2024.1.1 0:00 是夜,是烟火,也是新一年。 一小妮子皱眉对笔记本涂涂改改多时终抬头。 “21岁的新年愿景都长什么样?” 对于没来由的疑问,我一时语塞。思考片刻,反问道,“那你觉得呢?” 她脱口而出,“大人样呗。” 我不由得失笑,继续追问,“什么是大人样?” “对未来很有想法,遇见事沉着冷静,说起话很有自信……” 一时间,我不知道该如何跟她说,这世界跟她想的不一样。 话锋一转,她又问“姐,那你明年会是一个怎样的30岁?” 我莞尔一笑,耸肩:“我不知道啊……” 做一个执著的人 半晌,我道:“不知道会踏上哪个征途、不知道一路上会遇见什么人、不知道会读上哪些文字,有什么想法,也不知道我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她一愣,我紧接话,“但是,不知道自己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不代表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一个怎么样的人啊。” 她歪头,反复思考我说过的话。 良久,她开口“那你想变成一个怎样的人?” “我想做一个执著的人——终其一生旅行、阅读及思考。” 这个回答云淡风轻,却只有我明白它其中的重量。 她疑惑不解,我又道,“因为它们让我觉得生命里有很多可能。它们会打破你原有的认知,再重新拼凑,让你变得更完整、更像你自己。” 她颔首,眉心逐渐舒展开来。 说时迟,那时快,“砰!”的一声,跨年烟火便在夜空绽放。 烟火依旧璀璨亮丽到——夺目耀眼。 她的视线瞬间被烟火吸引,停留在半空。刹那间,我看见了,她的眼睛装着星星。 我想这一定就是21岁愿景的样子。
9月前
星云
哲学新乐园
萧婉思/你所认识的哲学不是哲学
哲学到底是学什么,以及它有什么用?跟其他学科不同,哲学的迷人之处在于它没有一个特定的研究对象和范围。美国明星级哲学教授桑德尔说:“哲学是对事物现状的批判性反思,包括对现有社会、政治和经济安排。它总是暗示着一种可能性,即事物可以不是现在这样,而且会更好。”
10月前
哲学新乐园
周刊专题
【哲学无用?/01】为什么生活总有一堆烦恼,那就让哲学帮你寻找答案!
哲学就如一种帮助你深入思考的工具,从工作、爱情、自我当中衍生出来的烦恼,其实都可以通过哲学寻找答案。即使没有抵达答案,也可以从混乱的思绪中,厘清一条路。
10月前
周刊专题
周刊专题
【哲学无用?/02】用哲学角度谈情说爱──当爱情走向婚姻,如何相濡以沫到老?
大学毕业,找到一份好工作,步入婚姻组织家庭,这样的里程碑,似乎是一般人极尽所能追求的“稳定”。从哲学角度而言,“稳定”对于两个人之间的关系,究竟是充分条件、必要条件 ,或是充分且必要的条件?
10月前
周刊专题
周刊专题
【哲学无用?/03】这门科系太高冷太深奥……读哲学对人生有什么用?
我们看到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科建制里,并没有哲学的容身之处。那我干嘛要学?它的无用是一种大用吗?
10月前
周刊专题
焦点财经
察言观色│“选择架构”如何影响思考方式?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食物的陈列方式可以对用餐者们的饮食选择产生影响。这不仅涉及到饮食健康问题,还牵涉到道德和商业利益。选择如何使用这一知识,将涉及权衡用餐者的健康、自主选择和商业考虑之间的利益。对于食品服务主管来说,这是一项重要的决策,应该在社会和伦理的框架内慎重考虑。
1年前
焦点财经
旅情
叶蕙/机器人,你好
聊天机器人ChatGPT席卷互联网,成为近期的热搜话题。这个强大的语言模型降世不过数月,用户数量已突破1亿。究竟它是人类的敌人还是朋友? 自美返马探亲的小叔夫妇也在闲谈中提起这个AI成员的精彩之处。据说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语言情境,包括写论文、做作业、编码解码等,它都能给予即时回应,甚至还会写诗作对。比如这首描写同窗的诗(节录): 在这崭新的校园里/有着各色的同窗/彼此素不相识/却有着同一份憧憬/有的人性格开朗/妙语连珠/他们善于交际/喜欢交朋友/有的人沉默寡言/思维敏捷/他们喜欢独立思考/追求知识的深度 /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却有着相同的目标/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这里追寻梦想/一起度过人生的每一刻 撇开好坏不说,若不点破,谁也分辨不出这是真人还是机器人的创作。 ChatGPT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精通不同领域的学科,利用大量的文本数据作出响应,通过深度学习识别文字和图片,从而生成文本并进行对话。它是由美国OpenAI基金会研发的语言处理工具,除了文本生成,可望在未来具备听觉、视觉和逻辑分析能力。 以文本翻译为例,在ChatPGT问世之前,为了双重确认一些词汇,我常使用的是DeepL翻译程式。ChatPGT厉害的地方在于除了文本生成,还能翻译文本。换言之,它具有更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提高翻译的准确度。倘若DeepL和最新版的GPT-4对决,说不定后者更胜一筹。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所有语言,或多或少都是模糊的。”自然语言具有不确定的模糊性。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却难免会有词不达意的时候。ChatGPT除了以对话方式与人互动,还能处理复杂的语言工作,润色及修改文本。相信以后再也不会出现语焉不详的商品说明,学生也不用担心写不出满意的论文报告了! 聊天机器人在过去也有过案例,而GPT的出现意味着人工智能已进阶到生成文本及回答问题的阶段。不过,从社群媒体的帖子发现,ChatGPT也会写出不正确或荒谬的答案。有IT专家说,在大型语言模型中这是常见的失误,称作人工智能幻觉。马有失蹄时,何况是机器? 如今是AI的战国时代,全球主要国家都在制定AI战略。科技群雄的博弈白热化,谷歌、微软等相继加入聊天机器人的研发。究竟鹿死谁手,现在还是未知数。 那么,ChatGPT会不会抢走人类的饭碗呢?有人列举一些可能被替代的职业如教师、记者、作家、市场分析师、翻译员。我认为文字可以模仿,感情却无法复制。毕竟是人类研发出来的科技产物,没有思考及道德判断能力,加上过于依赖文本数据,仍有许多不足有待改进。 更多文章: 叶蕙/文明与野蛮之间 叶蕙/村上春树的魔法棒 叶蕙/名为初恋的咏叹调 叶蕙/谁可以当网红?
2年前
旅情
星云
转瞬即逝的课/郑咏介(新山)
终于来到年底,又来到总结全年表现的时刻。我和学生讨论我的哪一堂课最让他们印象深刻时,许多学生都表示辩论和政治课最让他们觉得有趣。 说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辩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要教的东西排得满满的,还要复习再复习,以免学生考试时忘记老师说过什么。政治课更不必说,若不是上个月刚好遇到选举,学生又刚好考完试,就算学生对国内的政治生态再怎么好奇,我大概也没有办法腾出时间和学生讨论这件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大事。 生活在资讯如此发达的时代下的我们,了解这些国内外发生的大事不仅是唾手可得,且似乎已经变成一种必须,尤其孩子们好奇心强,对周围发生的事理应更敏感,努力追根究底。但现实是我们大人常常拒绝和孩子讨论生活中的种种课题,不是怕这些课题耽误孩子的考试成绩,就是孩子问的问题太多太深,自己也答不上来。到最后孩子失去对生活的热忱和好奇心的时候,我们却感叹现在的孩子和木头一样,只会盯着手机。 而尽管社交平台的兴起让获得资讯变得十分便利,但演算法反而让年轻人获得的资讯更为封闭和零碎,没有完整的脉络,更缺乏多元性。在海量资讯的不断干扰下,年轻人缺乏细细咀嚼和分析资讯的机会,而演算法带来的回声室效应也让大家闭目塞听,甚至完全接收不到任何政治和时事的相关资讯,对政治现况一问三不知也就成为常态。 大人对孩子缺乏信任感更是一大致命伤。大人不想和孩子讨论生活课题的思维背后,是期望年轻人成人成才,却又不相信他们有能力掌握未来的矛盾心态。这样的不信任从一开始便体现在教育方针上,要求老师和教育机构安排好所有的课程,提供标准答案,不要讨论政治和社会议题,认为这些议题太复杂,更担心孩子被洗脑。 没有哪一类人没资格发表意见 但这样的方针反而导致孩子被迫要在成年后面对各种突如其来的政治和社会资讯,却没有从小培养应对和判断能力,这样的情况又加深了大人们认为孩子还小,无法妥善思考政治和社会议题的观点,形成严重的恶性循环。 孩子到了青春期,本来就会慢慢开始对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形成自己的看法,大人该做的是提供更多元的视角,以协助他们分析和分辨,而不是一味否定和轻视孩子的观点。我在和孩子讨论大选的过程中,发现孩子其实对国内政治生态的了解并不逊于大部分的成年人,但也因为受到成年人的影响而往往带着深厚的种族偏见。这显示他们并非对周遭事物冷漠,也乐于表达自身观点,他们需要的是培养更有系统地思考,以及跳脱事物非黑即白的固有印象。 一堂课转瞬即逝,而生活依旧缓缓往前。我不知道他们明白了多少,思维模式有没有转换,但我想至少他们明白,生活中的种种课题,没有哪一类人没资格发表意见,因为意见应以有无建设性为标准,而不应以年龄、族群、性别为局限。
2年前
星云
更多思考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