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总编辑

4小时前
6月前
7月前
1年前
2年前
1983年年末,我考完STPM,应聘到雪州八打灵再也《通报》总社担任见习记者。当时,签发聘书的是总编辑林通光先生。 第一次见到林先生本人,他鼻梁上架着黑色的粗框眼镜,一脸慈祥,谈吐优雅,很有书卷气质。 当时,我被分派到普通新闻组,工作包括:接听外坡记者的电话并誊写新闻、翻译马新社官方新闻、整理社团和政治文告等等。另外,每个记者每天至少要出外采访一次,多是社团记者招待会,或政治和官方人物的活动。开始时,会跟着有经验的记者出去,过后就得自己上阵。 我是记者新手,也不是在地人,对雪隆的道路不熟悉,压力不小。幸得资深同事们一次次耐心地指导如何采访和写新闻稿。 工作之余,报馆非常鼓励记者、编辑书写精短时评,内容可以针对时政或社会现象。我当年逮住这难得的练笔机会,勤奋写稿。 林先生的办公小房间就在采访部隔邻,几步之遥。我们每天都能看到他在那里忙碌工作。 他虽然不是我们的直属上司,但他积极参与筛选稿件的工作,经常拿起红色原子笔,在我们的稿子上增删填补,没两下子,文章就活了,有画龙点睛之妙。 有时候,我早上给林先生稿子,隔天文章就见报。对一个20岁的毛头小子来说,稿子能够快捷获得采用,印成铅字,实在是一大鼓励和人生乐事。 林先生参与新闻工作多年,新闻嗅觉非常灵敏,加上国学学养丰厚,笔力雄健。同时,他在维护新闻道德准则和发掘好新闻之间,以及在日常的编务运作上,总能灵活地取得最佳平衡。 我在《通报》的一位资深旧同事吕仗义追忆,林先生热爱新闻事业,做事一丝不苟,每天傍晚都会巡视各部门,晚上七八点就开始审读言论,检查大标题,确保一切报道准确无误后,才签大版送印。到了晚上9点左右,他才下班回家吃晚餐。 曾与我同期在《通报》共事的林锐仁,在提起林先生时也印象深刻。 在他的记忆中,林先生每天总会拎着黑色公事包,疾步穿过采访部和编辑部,才走进他的办公室。大家与他打照面时,也会叫声“老总早安”。 睿智又慈祥的长者 在锐仁心目中,林先生是温文尔雅,睿智又慈祥的长者。 我俩也记得,老总跟同事共商新闻课题时,如果时间稍长,总会脱下眼镜,拭擦一下,停顿一会儿,再继续谈话。他说话时语调总平和舒缓,不愠不火,更不曾在众人面前动怒。 我想,这个惯性动作应是为了舒缓思绪,再贴切地表达更好的看法。 林先生祖籍广东大埔,生于1933年,1955年毕业自吉隆坡尊孔中学,过后负笈新加坡南洋大学,是其中文系第一届毕业生。他先在母校尊孔中学教书4年,1963年进入《星洲日报》当记者,之后担任采访主任,继而升任新闻编辑,历时15年。 1979年,他出任《马来亚通报》总编辑。1986年,《中国报》复刊,他加入成为总编辑。此后一直坐守此岗位,直到1993年。 报纸复刊初期,荆棘满途,在林先生的领导下,编采团队天天构思崭新内容,以达娱乐、教化和传达资讯的目的。 上下齐心,短短几年,《中国报》就成为一份销路极广,影响力深远的全国性报纸。《中国报》首创的彩色出版和中马夜报发行,也给上世纪本地中文报的市场带来往后二十多年翻天覆地的变化和竞争。 我当了约半年的实习记者,半载不长,体验却多,过后选择离职进修去。 1987年,大学毕业后,我在中华商会担任助理秘书。有一个晚上,林先生以《中国报》总编辑身分,前来商会出席一项马华文学奖的筹备会议。他风采依旧,一脸和气,马上就叫出我的名字,言语关切,让我感动万千。 1993年,林先生荣休。南大中文系同班同学李云溪先生称,林先生在报界服务36年,敬业乐业,尽忠职守,对下属爱护,语多勉励,无私分享,非常难得。 林先生出身中文系,继承传统中文系的儒者风范和气魄,以致力发扬、贯彻中华文化的传统和精神为志业,这种精神,也融汇在他的新闻事业里。 1999年,林先生去世。马来西亚华文新闻界自此失去了一位可敬的资深前辈,以及一位让人称颂不已,传道、授业、解惑的新闻好师者。
2年前
2年前
3年前
3年前
3年前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