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聯絡我們
登廣告
關於我們
活動
熱門搜索
大事件
本網站有使用Cookies,請確定同意接受才繼續瀏覽。
瞭解更多
接受
您會選擇新界面或舊界面?
新界面
舊界面
登機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時間整理
|
清明後5生肖“運勢旺” 事業、財富、感情皆豐收!
|
俄羅斯拖延美停火協議 澤連斯基:應加強施壓
|
交局查羅裡爆胎釀5亡案 涉案羅裡擁4違規前科
|
緬甸7.7級強震 |
撼動曼谷第2高樓 如鐘擺搖晃15秒
|
登機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時間整理
|
清明後5生肖“運勢旺” 事業、財富、感情皆豐收!
|
俄羅斯拖延美停火協議 澤連斯基:應加強施壓
|
交局查羅裡爆胎釀5亡案 涉案羅裡擁4違規前科
|
緬甸7.7級強震 |
撼動曼谷第2高樓 如鐘擺搖晃15秒
|
登機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時間整理
|
‹
›
簡
本網站有使用Cookies,請確定同意接受才繼續瀏覽。
瞭解更多
接受
您會選擇新界面或舊界面?
新界面
舊界面
登机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时间整理
|
清明后5生肖“运势旺” 事业、财富、感情皆丰收!
|
俄罗斯拖延美停火协议 泽连斯基:应加强施压
|
交局查罗里爆胎酿5亡案 涉案罗里拥4违规前科
|
缅甸7.7级强震 |
撼动曼谷第2高楼 如钟摆摇晃15秒
|
登机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时间整理
|
清明后5生肖“运势旺” 事业、财富、感情皆丰收!
|
俄罗斯拖延美停火协议 泽连斯基:应加强施压
|
交局查罗里爆胎酿5亡案 涉案罗里拥4违规前科
|
缅甸7.7级强震 |
撼动曼谷第2高楼 如钟摆摇晃15秒
|
登机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时间整理
|
‹
›
星洲人
登廣告
互動區
|
下載APP
|
簡
登机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时间整理
|
清明后5生肖“运势旺” 事业、财富、感情皆丰收!
|
俄罗斯拖延美停火协议 泽连斯基:应加强施压
|
交局查罗里爆胎酿5亡案 涉案罗里拥4违规前科
|
缅甸7.7级强震 |
撼动曼谷第2高楼 如钟摆摇晃15秒
|
登机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时间整理
|
清明后5生肖“运势旺” 事业、财富、感情皆丰收!
|
俄罗斯拖延美停火协议 泽连斯基:应加强施压
|
交局查罗里爆胎酿5亡案 涉案罗里拥4违规前科
|
缅甸7.7级强震 |
撼动曼谷第2高楼 如钟摆摇晃15秒
|
登机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时间整理
|
‹
›
首頁
最新
頭條
IG熱文榜
熱門
國內
即時國內
封面頭條
總編推薦
暖勢力
熱點
全國綜合
社會
政治
教育
我們
專題
發現東盟
帶你來國會
星期天頭條
華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夥伴
星洲人互動優惠
國際
即時國際
天下事
國際頭條
國際拼盤
帶你看世界
坐看雲起
言路
郭總時間
社論
風起波生
非常常識
星期天拿鐵
總編時間
騎驢看本
風雨看潮生
管理與人生
綿裡藏心
亮劍
冷眼橫眉
財經
股市
即時財經
焦點財經
國際財經
投資週刊
娛樂
即時娛樂
國外娛樂
大馬娛樂
影視
地方
金典名號
大都會
大柔佛
大霹靂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馬
花城
古城
東海岸
體育
大馬體育
羽球
足球
籃球
水上
綜合
場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專題
優活
旅遊
美食
專欄
後生可為
東西
時尚
新教育
e潮
藝文
護生
看車
養生
家庭
文藝春秋
星雲
人物
影音
讀家
花蹤
亞航新鮮事
學海
動力青年
學記
後浪坊
星洲人
VIP文
會員文
最夯
鄭丁賢
林瑞源
時事觀點
深度報道
投資理財
非凡人物
族群印記
身心靈
VIP獨享
百格
星角攝
圖說大馬
國際寫真
好運來
萬能
多多
大馬彩
熱門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惡意
北馬新聞
稱發不實指控視頻惡意標籤 吉州馬青報警促查張玉剛
馬青吉打州副團長方猶順及馬華吉打州伊斯蘭研究事務局主任鍾維家今早前往居林警局報案,要求警方調查行動黨前丹那拉丁州議員張玉剛發佈一段惡意標籤馬華、不實指控的視頻
4月前
北馬新聞
VIP文
馬偉康 | 人類的惡意,死刑阻止不了
“人之初,性本善”或許不完全是孟子對人性的美好想象,但我更傾向認為人性存在惡的本質。 國防大學近期再傳霸凌案,一名見習軍官遭學長以熨斗燙傷胸部。 2017年,國防大學發生的虐待致死案仍歷歷在目。今年7月,上訴庭推翻誤殺判決,改判謀殺,6名被告均判處死刑。 這是專欄文章,不是報道,無需假裝客觀,我就不避諱發表個人看法了。對於該死刑判決,本人觀點與本報言路版,許俊傑作者對該事件的評論文章標題一致:6個死刑剛剛好。 只要詳細看過該案受害者——祖法漢之遭遇,我們便能理解,人性的“惡”究竟能惡劣到什麼程度,以及法官的死刑判決也絲毫不過分。至於死刑存廢的必要,有機會再多撰文探討。 只不過,判決書的墨水還沒幹透,同一所大學便再次傳出相同的噩耗。有意思的是,霸凌者使用的,還是同樣的犯罪工具,不同的是這次沒把人搞死。即便如此,受害者受傷的部位已足夠讓人觸目驚心。 我曾在《吉輦校友憶當年:有人在廁所等你》文末寫道:“視頻被曝光至今,改變了什麼?”,有位朋友對該句子頗有意見。她認為,視頻曝光並不會毫無效果,至少會讓霸凌者忌憚,擔心自己的惡行被人拍下並曝光,動手前會三思而後行。我對此並不認同。我認為,倘若人心懷惡意,必然會找到變通的方式繼續行惡。換句話說,人類的惡意並不會那麼輕易就被遏止。 6名學長才剛被判死,同校的後輩如今又傳出霸凌案,剝奪生命權的死刑都震懾不了,區區視頻又能有多少阻遏力? 如同人的思維會隨著見聞有所進步,犯罪行為亦是如此。舉個簡單的例子,若一個人瞭解指紋和精液會在科學調查中成為曝露身分的破綻,只要他是稍微有點腦袋的人,行竊或強姦時便會戴手套和安全套。同理,身處信息高度發達的時代,稍有心計的霸凌者也會懂得在無監控的隱秘空間行事,避免他人和共犯拍攝。 所以,除非受害者或他人有勇氣揭露,霸凌的惡行才有可能曝光。然而,基於諸多原因,受害者和旁觀者多半會選擇沉默。尤其是在學校這樣的機構,為了維護 校譽,校方往往希望事情得以低調解決。即使校方實施懲戒,霸凌者也不會輕易罷手,反而可能因舉報人洩密而加以報復,這正是許多人沉默的原因之一。 “人之初,性本善”或許不完全是孟子對人性的美好想象,但我更傾向認為人性存在惡的本質。 近年來,許多影視作品中常描寫善與惡的模糊地帶,惡行是由不同立場及原因所致。這種複雜的人性描繪讓觀眾得以思考角色行為背後的動機,甚至可能引發對社會、道德和法律等問題的深層次反思。確實,犯罪的動機可以很複雜,可能與過去的創傷、經濟壓力有關,犯罪者不一定生來就是惡人。 但與此同時,也有部分罪行並非出於可憐的緣由,而純粹是“惡”在驅動。比如為了滿足自身殺戮慾望虐殺動物和人,或純粹為了賺取龐大金錢挖走他人器官在黑市販售等等,沒有什麼悲慘的過去和不幸的心理疾病可言。 這正是為何古今的哲學辯論中,性惡論一直與性善論對立。 霸凌就是一種純粹的惡,是一個人通過暴力、語言等方式對另一個人施加毫無理由的惡意。霸凌的原因,可能是對方言行較奇怪,或是身材樣貌不符大眾審美,家境不好等,有時甚至可以是完全沒有理由的。除了部分避免自己不合群淪為受害者的少數個例,大多數霸凌者正如荀子所言,是人性中的“惡”在作祟。 所以,我認為,視頻曝光不足以扭轉霸凌現狀。若霸凌者足夠狡猾,他自然不會留下證據,反而會更隱蔽,令自己不致淪為眾矢之的。 此次,國防大學的受害者幸運地被軍官看見傷痕,其遭遇才隨之曝光。大馬武裝部隊也承諾會徹查,對涉案人員採取嚴厲的紀律處分和法律行動。若他們真能落實承諾,而非敷衍回應,則是受害者遲來的正義。 只是,若對霸凌者的懲戒力度不足,兩者日後依舊生活在共同空間,等待受害者的,又會是一個怎樣的地獄? 細思極恐的是,若今天的施暴者日後成為手持武器的軍人,那麼他們體內的惡意又將以何種形式、往何處釋放?國防大學裡,還有多少黑暗未被揭露? 人的惡意究竟多深,是沒有一個明確的形容詞或量詞足以量度的。
5月前
VIP文
後浪坊
詩展
【個人簡介】 我是韓丞斌,今年16歲,自小在大山腳長大,目前就讀於日新獨立中學。自打小時接觸文字起,我便嚮往著文字的世界,從小時閱讀的童話故事到如今閱讀的各類小說,我一直都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這些字裡行間的美,正因發現了這些美,所以我希望讓這些美在我的筆下呈現,讓讀到我作品的人都可以停下腳步,讓文字託著人們,登上詩意的天空,沉浸其中。 錯覺 在信息洪流的碰撞中 你我無聲地 分享著彼此的生活 宛如從前一般 搭著肩膀 無話不談 我握住冰冷的屏幕 卻以為握住了你溫熱的肩膀 沉默 當惡意 在世界的角落 悄然行走時 宛如陰影下的幽靈 我們無視了它 當惡意觸碰我們時 那路過的旁人 選擇了沉默,彷彿聲音被奪去 選擇了旁觀,彷彿行動被凍結 我們只能眼睜睜 看著不幸降臨己身 孤立無援 而那些路人 彷彿無視了這一切 淡然走過 沉默,於是成了第八原罪 它不出聲,卻重如千鈞 它讓惡意在暗處生根發芽 而正義之花,最終 卻緩慢地凋零在人心的寒冬中 迴響 我蔑視著 眼前的岔路 以為未來 遙不可及 不在意命運 是否會對我開個玩笑 當我即將做出不可挽回的 抉擇 我輕輕說: 誰在乎呢 一聲迴響: 未來的你在乎 困 人們為何總是懷念那已逝去的時光? 往事如清風一般 人們卻總是妄想追逐風 與其並肩前行 我行走於盛夏之際 卻想春花於我眼前綻放 我遙望西方的遠方 卻盼望橘紅的日出 啊,何以一縷清風 令我寸步難行? 竊賊 手機 悄然成為時光的竊賊 在我與它相伴的沉默裡 在我俯首,目不轉睛的每一刻 它巧妙地將時間從我指尖滑走 它是那麼的熟練 讓我欣然將寶貴的光陰 一寸一寸 不知不覺地交付 直至我抬頭 從這塊光芒四射的屏幕中解脫 驚覺時鐘的指針已悄然跳躍 我的時光,被這個方寸之間的世界 輕易帶走 友誼 我希望 我們的友誼不像 那堅硬的鋼鐵 雖然堅硬 卻會因時間的流逝 生出紅棕色的鐵鏽 我希望 我們的友誼不像 那夢幻的泡沫 雖然瑰麗 卻一觸即碎 我希望 我們的友誼像 彈簧一樣 不因微小拉扯而碎裂 不因輕力錘擊而變形 我希望 我們的友誼像這彈簧一樣 就算曆經多少時間的拉扯 也如最初的模樣 【寫詩過程及感想】 詩,對我來說是個抒發情感的途徑。每當我寫下短短的幾行話後,就會感到心中的一股莫名的情感湧進了文字中,渾身一鬆。我一般都是在夜晚寫詩。夜晚的靜謐與黑暗,為我提供了一個絕佳的寫作氛圍,安靜且不受打擾。每當這時,所有的情感和靈感也彷彿被喚醒了似的,噴湧而出。此時,我就會立即拿起筆,在書桌上開始我的創作,用手中的筆將心中的那道景象呈現出來,讓自己逐漸進入一種寧靜的狀態。比擬和比喻是我在寫詩時最好的幫手之一,我時常用一些大自然的景象,如:四季、風、夕陽等自然景象來表達情感。我寫詩的素材往往是我看過、經歷過的事,對於生活的感受,所以詩對我而言也是生活的記錄。每當我回看這些詩,都會想起當時的感受,彷彿又重溫了一遍當時的情景。詩,不僅是情感的抒發,更是生活的印記。通過詩,我得以在紛繁的世界中找到一片寧靜,記錄下那些流逝的瞬間。 【作家點評/若濤】 韓丞斌的文字非常節約,不過度經營,不拖沓,這是一種難能的自覺。用節約的文字去表達豐富的意涵,這樣的詩會自帶一種飽滿的張力。另外,他已能運用許多詩的技藝,例如“迴響”的戲劇轉折、“困”的意象對比,都用得恰到好處。“惡意”則顯露了作者對世情的洞悉力、對人事的同情與共感。這些都是詩人的重要品質。 可改進的部分:〈竊賊〉主題較常見,表現手法也一般,未能寫出新意。〈友誼〉的節奏拖沓,漸進式的寫法略嫌呆板,排比式的句子也較僵硬。 相關文章: 回眸·光湧人 新的旅程 追尋遠方之足跡
9月前
後浪坊
人物
諮商心理師周慕姿/原來我們都把別人想得太強大
美國波普藝術之父安迪·沃荷曾說過“未來,每個人都可能在15分鐘內成名”,彷彿預見了網絡時代的到來。 在這個時代,我們永遠不知何時在某地因為一句話、一個動作捲入輿論的暴風眼,來自四面八方的聲音最終將形成一股衝擊力巨大的網絡暴力。這種鋪天蓋地的惡意,就連諮商心理師周慕姿亦難以抵擋,當時她是怎麼走出網暴?面對網暴,我們又能做什麼? 報道:本刊 葉洢穎 攝影:本報 黃冰冰 “被網暴者”只是網暴者展現自己的工具 2017年《情緒勒索——那些在伴侶、親子、職場間,最讓人窒息的相處》一書出版後,周慕姿聲名大噪。但是,往往伴隨讚譽而來的,必然還有無數的質疑和謗毀,尤其是在打破地域界限的網絡時代,這種負面聲音更是毫無緩衝地直衝本尊面門,令人難以迴避,甚至讓周慕姿一度萌生關閉專頁的念頭。 “我2018年時候很痛苦,有一段時間還想要把粉專直接關掉。”她坦承在遭遇網暴時,即使作為諮商心理師,她的大腦和經驗仍無法承受這樣的刺激。她曾經以為自己是一個很有界限的人,不太在乎別人如何看待她,但這些“以為”在2017年至2018年時一一被擊碎,讓她一度自我懷疑。 “會有人專門寫信來罵你,你都還會收到,很多很多那種。你可能會開始思考是不是我做錯了?是不是我很糟糕所以才會發生這個事?我覺得最痛苦的事情是這樣。” “而因為你很焦慮,你又會想要去確定是不是大家都這麼想你?所以你又會再去看(留言)。” 於是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變得越來越焦慮。最終的解套之法,其實還得迴歸本心,先自我審視如何看待在相關事件裡的“我”。 “如果我覺得我有做錯也OK,我下次知道怎麼做就好;如果覺得其實我沒做錯,那我的理由跟我的看法是什麼?這些東西想清楚之後,他人的訊息和評價就不容易影響到你。” “當我知道別人的反應為什麼會這麼大,我也會避開這種可能。”但是,被網暴者在狀態極差時,她認為最好的做法是把自己放在“真空”的環境,於陷入風暴中的他們而言,“真空”極為重要。 她坦言,其實諮商心理師是一份非常容易被別人情緒影響的工作,她們並沒有想像中這麼無敵,相反更敏感,能醫不自醫。 當時朋友眼見她深陷輿論泥沼,痛苦不堪,就邀約她到日本散心,短暫地離開是非之地。“我朋友就說遇到這件事情有什麼?我們去日本玩一個月,回來之後就沒事了,你都不要做任何回應。因為後面就會有新的新聞蓋過,大家就忘了。沒人在乎你是誰,大家只是想要表達一下自己。” “大家在乎的是自己在社群世界裡展現的樣子,被攻擊的人只是大家用來展現自己多聰明、多厲害(的工具)。” 一語驚醒夢中人,彼時處在情緒低谷的周慕姿瞬間撥開頭上的烏雲,豁然開朗。“雖然他不是心理師,但我覺得這方法超好。” 實際上,這亦是她不喜歡評論時事的原因。“如果要講時事,也是分享這件事讓我聯想到的心理現象,而非事件本身。因為評論所有的新聞時事都有個困難,就是你看到的面向是媒體要讓我們看到的,是記者的角度。” “他收集的資訊是什麼?他第一個接觸的是什麼?會決定我們對這個新聞的看法,既然如此,我們隨意評論是非常危險的事情,是因為我們不認識這個人。” 學會勇敢捍衛自己 當時的周慕姿每週會進行一次心理諮商,對她來說,幫助最大的莫過於讓自己長出力量,學會勇敢地捍衛自己。 “以前我被打,會很害怕回應,我會很怕別人罵我。後來我覺得必須要去解釋我自己,當開始做這件事時,我的力量比我想像中的還大。” 她意識到,許多“網暴者”對她只有片面的理解,並不瞭解她,這些人往往比較情緒化,於是當她回應這類人時,他們反而會自我省視,進而修正自己的態度。 “有些純粹要攻擊你的,也沒關係,因為他再攻擊下去,就會有人幫你罵他,”她笑道,“這些人好像很兇喔,但是當別人罵他時,他就縮回去、不見了,(要不就是)自己刪賬號、刪留言。這是非常有趣的地方。” 因此,她發現原來我們都把別人想得太強大。“他們的心理脆弱程度其實跟我們差不多,只是今天他先罵了我們,就是這麼簡單。” 雖然那時候在面對網暴時,她會反擊攻擊者的言論。但如今她會視情況而選擇回覆,主要原因不是為了捍衛自己,反之是為了保護攻擊者。 “有些攻擊性太高,我反而會直接把他隱藏或是忽略。以前會覺得要回復,是因為覺得對方誤會、標籤我,所以我要回復。” 可她意識到,一旦她回覆攻擊者,那些肯定且認同她的人們亦會群起攻之,形成另一種霸凌,這不是她的目的。 她回覆的初衷實際上僅僅想告訴對方自己會因此受傷,並不想自己的情緒變成別人的情緒,成為她的一杆槍替她去幹仗。 “我可以理解,但是這不是我想做的事情。因為我一直都在教大家怎麼去建立自己的界線,所以我就開始避免做這樣的事情。” 拒絕活成別人標籤的樣子 “割裂”,是我對周慕姿的初印象。 由於工作關係,接觸過許多心理諮詢師,多半語調和緩,總是有一股娓娓道來的溫柔,但是周慕姿說話語速極快,稍有分神就會被落在後頭。烏黑的長髮,精緻的妝容,搭配深棕色的美瞳,總讓我產生她下一秒就要拿起麥克風吟唱的錯覺,“金屬歌姬”的暗黑風撲面而來。 可是,偏偏我們正在聊的卻是如何尋找內心平靜相關的話題,這種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接收的信號不一致造成劇烈的衝突感,與她本人的經歷有著莫大的關係。 點開她的簡歷:政大新聞系學士、政大廣電所碩士、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所,以及民謠金屬樂團“Crescent Lament 恆月三途”的主唱。 新聞、心理諮商、金屬樂團主唱,這3種看起來毫無瓜葛的專業或職業,最終在她身上合而為一,或深或淺地打下了烙印。 “你有沒有發現,(在)華人文化不太習慣一個人有好幾個身分?”她笑說,“大家比較習慣你有一個主要的職業。” 然而,這種多重身分集於一體的情況在波蘭、冰島等地卻是常態,比如2018年的世界盃,冰島的主教練是牙醫、門將是電影導演等等。 因此她認為,一個完整的“我”是由很多身分構成的。 “工作可能只是餬口的一部分,可是我們還有其他想做的事情,也許不完全是因為錢。” 許多華人父母多半是比較期待小孩能把書念好,有一份能做好一輩子的掙錢工作,周慕姿的母親也不例外,但只要不影響學習,對於她的興趣愛好和課餘活動給予百分百的自由。 於是,周慕姿在高中時期就參加過攝影社、吉他社、舞蹈社、合唱團、口琴社、手語社,還擔任過校刊社校對,林林總總不下10個社團,連她本人都記不清。 “我媽說我參加十幾個社團,我都不記得了。” 她從小學鋼琴,對音樂一直保持著高度的熱愛,上大學後開始參加樂團。有別於一般樂團的刻板印象,他們卻是幾乎與抽菸、刺青、喝酒絕緣──只要開車就滴酒不沾、樂隊裡沒有一個人刺青,做最狂野的造型,唱著最不羈的歌,卻有著最乖巧的靈魂,堪稱非典型樂團。 “所以我在臺灣的心理師界,其實也是非典型。” “大家對心理師會有一種像輔導老師,規規矩矩的樣子,(但)我從小就不是很喜歡權威去給我一個標籤,或是約束我一定要長什麼樣。” 只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最美,不是嗎? 更多【人物】文章: 臺灣美食作家陳靜宜/唯有吃得多 才能累積足夠經驗值 文史工作者莫家浩/享受歷史在手中的快感 調酒師易柏翔Seven Yi/以調酒穿針引線 敘述餐飲風味的詩意
9月前
人物
求真
遭人用深偽技術製假視頻 李顯龍:惡意意圖顯見
新加坡國務資政李顯龍表示,有人使用深偽技術製作視頻,偽造他評論國際關係、外國領導人和其他課題。
9月前
求真
星雲
【不一樣的愚人節】惡意/在海邊(泗裡街)
惡意,是個在我長大後慢慢意識到它無處不在的東西。它可以是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行為。它像綿綿細雨,隨著水滴的聚集慢慢沖走人的理性與悲憐。它不會因為道歉和逃避就化成一縷煙消失不見,而是留在心裡。隨著每一次不經意地回憶,它都在心裡刻下一道一道的傷痕,伴隨終生。 惡意可以很輕易地出現。之前在異鄉求學時,適逢假期,我第一次打工,做的是在商場推銷食品的工作。第一天上班精神滿滿,我遊走於人潮中提供試吃和介紹產品。我不知道有人把我看作獵物,更不知道我的笑容是他們認為弱小可欺的憑據。 有人主動向我走來。我照著經理的叮囑推銷,卻不知道在我面前的是個正在悠然欣賞獵物的獵手。我遞出一個試吃樣品,落在一位約莫五十多歲的安哥手上。安哥臉上掛著淡淡的笑,悠悠地嚥下樣品。這個是什麼呀,有什麼優惠嗎?安哥的笑容寧靜慈祥,細心地遮掩了利爪。 “這個是巧克力最新的口味哦,很好吃的!現在還有買一送一。” “是嗎?你哪裡的學生啊?” 彼時沒有太多社會經驗的我老實回答。下一秒,安哥的笑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早已準備好的不屑與嘲諷。 “你很笨。” “嗯?”我拿著試吃樣品的手僵在半空中。 “你很蠢。這樣爛的學校你都去讀。你不是笨是什麼?你看看,女生就是腦袋不好用,只能在這邊做這麼爛的工作。你真的爛到不行。” 惡意猝不及防地出現,像個沉重的山砸在我身上。耳邊的嘈雜消失了,只剩下惡意在狂笑。 互相尊重 生活更美好 僅存的一點理智叫我離開。但我的腳變得很重,彷彿定住了一般。隨著速度加快,我終於背過身去,逃離這鮮血淋漓的案發現場。比起憤怒,疑惑先行出現。我與他素不相識,卻成為他磨練利爪的獵物。我不明白髮生了什麼,更不知道為什麼會發生。 後來接觸了更多人,答案慢慢地有了雛形。原來有這麼多人認為對無辜的陌生人故意散發惡意是人生贏家的特權。不過一面之緣,先將對方踩在腳底便是贏家。他們追求的是優越感,追求的是高高在上。箇中原因不盡相同,有的是家庭原因,有的是交友不慎。至於他人傷心憤怒與否,這種人是不會去考慮的。但顯而易見的是,往往這種人不會有太多的朋友。比起一見面就要論個高低,還是平等的對話更使人親近不是?惡意只會滋生更多的惡意。生活已然不易,何不互相尊重,讓雙方的生活都好過一些呢?
12月前
星雲
星雲
【有痣青年】這是一篇難以下嚥的文章(嗎?)/陳奕君
過去的一年裡,你做了幾件虧心事?為了某個特定目的而撒了幾個謊?你犧牲了誰來成就自己?暗中做了什麼小動作,以此達成表面上光明磊落的目的? 以上這些,是我某個朋友站在跨年夜,回顧2023年的盤點。很陰暗,是嗎?他也坦然承認。但非常真實,如此貼近人性了。 年曆更換之際,社交媒體上人人都在回顧過去一年裡自己達成了什麼里程碑、創造了什麼、收穫了什麼、領悟了什麼。朋友說:可是沒有人敢直面自己這一年來為了生存做了什麼壞事。 是的,在每個人的記憶劇本里,自己總是盡力地做一個好人。即使偶爾有什麼糟糕的事發生,也是免不了的無心之失,是痛苦權衡下不得已的決定。我們一定要這樣想像自己,否則大多數人無法心安理得地活下去。也確實,一個人活著不太可能啥事都面面俱到。 看來這篇文章很難讓人繼續讀下去了,是嗎? 我們比較喜歡溫暖明亮的東西。比如雞湯文,鼓勵你、寬慰你,一句話戳中你柔軟的心,讓你覺得自己被深深理解和包容了,自己某些時刻的感受是重要的。 可那樣的情景不一定是真實。真實常常是讓人痛苦的。 真實是時時質疑和逼問自己,每一個詰問都不容許用話術來滑溜地逃避,所有的刺戮都讓你的世界從此天翻地覆。而雞湯文是模稜兩可的,沒有立場的,那句話正著說或反著說都是成立的,所有雞湯是無法被反駁的,它所追求的實質是共鳴,是固化你原有的信念和思維模式。 我們所發的年度回顧文,其實就和雞湯文一樣——你期待有人從那長篇文字裡瞭解你,知曉你隱藏在內心深處的激情、潛能和野心。所以我們按贊回顧文,轉發雞湯文,完成一場集體取暖儀式,再次確認這是一個可靠的情感社群。 我們終究需要這種看似溫暖的東西。 畢竟,人是用自我預言來實現生活的動物。就算我曾虧欠他人或殘酷待人,只要眼前的你激發了某種情緒,讓我此刻願意仁慈而良善地對待你,而這樣的良善也通過你而延續下去——那麼這個世界總體而言還是良善的。 因為沒有真正善良的人,只有當下善良的選擇。 選擇用好事來澆灌能量 我的另一個朋友,會記錄一些自己被世界愛過的證據。像是,小時候祖母用熱水沖泡奶粉,會等待奶水降到不燙口的溫度之後才哺餵她。小學同班的男孩喜歡她,每天都會帶一塊可愛的橡皮擦到學校來送她。旅行的時候迷路了,當地路人主動帶路,還請她喝咖啡。大學室友教會她品嚐印度菜,她從此也煮得一手好咖哩。 她覺得自己像是一張大拼圖,由這些愛和善意的點點滴滴逐一組成,即使有些碎片只是一些短暫的瞬間,就算有些故事可能只是她臆想出來的好意。 難道這個朋友的人生裡不曾發生壞事嗎?她不曾做過糟糕的事情嗎?當然也有的。但是,當我們述說壞事時,我們正在索求他人的注意力和安慰。而我的朋友選擇用好事來澆灌她的能量,這本質上是在給與,為他人也為自己帶來鼓勵和力量。 這確實也是一種面對世界、回應內心詰問的姿態。生活裡的惡意是真實的,生活裡的美好也是真實的,無論你此刻強調了哪一邊,你所創造的幻相,也終將變成別人的真實。
1年前
星雲
即時國內
柔州選開票視頻被惡意編輯上傳 警開檔查TikTok用戶
今年3月柔佛州選開票期間的搬運選票視頻遭人編輯,並配以聳動標題在TikTok發佈引起瘋傳,目前警方鑑定該視頻散播政治惡意,已援引2項法律條文開檔調查。
2年前
即時國內
全國綜合
許慶琦:罔顧警告訪臺 “佩洛西惡意挑釁中國”
馬來西亞新亞洲戰略研究中心理事長許慶琦今日表示,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為了收割個人政治利益,罔顧北京方面的嚴厲警告,於8月2日竄訪臺灣,惡意挑釁中國,觸動中美關係神經,衝擊了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
3年前
全國綜合
求真
BSN促民眾保護個資 提防安卓惡意軟件
國民儲蓄銀行(BSN)促請民眾對Android移動應用程式的“Cleaningservice Malaysia”,或其他要求人們分享個人資料和銀行戶頭資料的移動應用程式保持警惕。
3年前
求真
求真
小心假網站誘你入局 安卓惡意app 伺機盜提
全球數碼公司ESET研究員盧卡斯史提芬柯提醒,馬來西亞消費人需要提防安卓的惡意應用程式,以及假冒的電子商店網站。
3年前
求真
更多惡意
下一個
結束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