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聯絡我們
登廣告
關於我們
活動
熱門搜索
大事件
本網站有使用Cookies,請確定同意接受才繼續瀏覽。
瞭解更多
接受
您會選擇新界面或舊界面?
新界面
舊界面
上班後變笨?不是錯覺!告訴你5個真相
|
獅城大選2025丨疑虛假臉書賬號湧現 Meta:已加強監控
|
獅城大選2025丨紅點同心黨:年輕人的國家歸屬感正在動搖
|
安華:改革勞動制度勢在必行 零工法案即將提呈國會
|
美參院提案欲阻止特朗普關稅 投票闖關失敗
|
上班後變笨?不是錯覺!告訴你5個真相
|
獅城大選2025丨疑虛假臉書賬號湧現 Meta:已加強監控
|
獅城大選2025丨紅點同心黨:年輕人的國家歸屬感正在動搖
|
安華:改革勞動制度勢在必行 零工法案即將提呈國會
|
美參院提案欲阻止特朗普關稅 投票闖關失敗
|
上班後變笨?不是錯覺!告訴你5個真相
|
‹
›
簡
本網站有使用Cookies,請確定同意接受才繼續瀏覽。
瞭解更多
接受
您會選擇新界面或舊界面?
新界面
舊界面
上班后变笨?不是错觉!告诉你5个真相
|
狮城大选2025丨疑虚假脸书账号涌现 Meta:已加强监控
|
狮城大选2025丨红点同心党:年轻人的国家归属感正在动摇
|
安华:改革劳动制度势在必行 零工法案即将提呈国会
|
美参院提案欲阻止特朗普关税 投票闯关失败
|
上班后变笨?不是错觉!告诉你5个真相
|
狮城大选2025丨疑虚假脸书账号涌现 Meta:已加强监控
|
狮城大选2025丨红点同心党:年轻人的国家归属感正在动摇
|
安华:改革劳动制度势在必行 零工法案即将提呈国会
|
美参院提案欲阻止特朗普关税 投票闯关失败
|
上班后变笨?不是错觉!告诉你5个真相
|
‹
›
星洲人
登廣告
互動區
|
下載APP
|
簡
上班后变笨?不是错觉!告诉你5个真相
|
狮城大选2025丨疑虚假脸书账号涌现 Meta:已加强监控
|
狮城大选2025丨红点同心党:年轻人的国家归属感正在动摇
|
安华:改革劳动制度势在必行 零工法案即将提呈国会
|
美参院提案欲阻止特朗普关税 投票闯关失败
|
上班后变笨?不是错觉!告诉你5个真相
|
狮城大选2025丨疑虚假脸书账号涌现 Meta:已加强监控
|
狮城大选2025丨红点同心党:年轻人的国家归属感正在动摇
|
安华:改革劳动制度势在必行 零工法案即将提呈国会
|
美参院提案欲阻止特朗普关税 投票闯关失败
|
上班后变笨?不是错觉!告诉你5个真相
|
‹
›
首頁
最新
頭條
IG熱文榜
熱門
國內
即時國內
封面頭條
總編推薦
暖勢力
熱點
全國綜合
社會
政治
教育
我們
專題
發現東盟
帶你來國會
星期天頭條
華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夥伴
星洲人互動優惠
國際
即時國際
天下事
國際頭條
國際拼盤
帶你看世界
坐看雲起
言路
郭總時間
社論
風起波生
非常常識
星期天拿鐵
總編時間
騎驢看本
風雨看潮生
管理與人生
綿裡藏心
亮劍
冷眼橫眉
財經
股市
即時財經
焦點財經
國際財經
投資週刊
娛樂
即時娛樂
國外娛樂
大馬娛樂
影視
地方
金典名號
大都會
大柔佛
大霹靂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馬
花城
古城
東海岸
體育
大馬體育
羽球
足球
籃球
水上
綜合
場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專題
優活
旅遊
美食
專欄
後生可為
東西
時尚
新教育
e潮
藝文
護生
看車
養生
家庭
文藝春秋
星雲
人物
影音
讀家
花蹤
亞航新鮮事
學海
動力青年
學記
後浪坊
星洲人
VIP文
會員文
最夯
鄭丁賢
林瑞源
時事觀點
深度報道
投資理財
非凡人物
族群印記
身心靈
VIP獨享
百格
星角攝
圖說大馬
國際寫真
好運來
萬能
多多
大馬彩
熱門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意見
關注東海岸
韋金海籲雙溪蘭新村民 “直接撥電提供意見”
勞勿雙溪蘭新村村長韋金海呼籲村民直接撥打他的手機,提供建設性意見,或把意見書投入村委會會所意見箱,共同攜手發展新村。
2月前
關注東海岸
即時國會
2聽證會徵漲保費意見 公賬會:243人報名
國會公共賬目委員會(PAC)上週五開放公共聽證會報名,廣泛徵詢各界對醫療保險和伊斯蘭保險保費上漲提供意見,目前已有243人報名參加。
3月前
即時國會
星雲
噓,別說話/鄧曉慧(八打靈再也)
前幾天,我收到一條好友發來的消息,說她準備暫時卸載所有社交軟件,迴歸“真實的生活”。這幾年,虛擬世界和現實生活的界限變得越來越模糊。尤其是疫情期間,線上活動幾乎成為了生活的全部。從視頻會議到線上購物,再到社交平臺的滾動刷屏,我們彷彿已經習慣在方寸屏幕上完成一切。朋友圈的點贊數量似乎變成我們評判生活是否“有意義”的標準,虛擬互動逐漸取代真實的對話。我們可以輕鬆地在屏幕前發表“意見”,卻忘了自己在現實中是否真的懂得那些所謂的道理。 我的這位朋友一直是個“意見領袖”,她在社交平臺上總是有很多看法,似乎每件事她都有權威的見解。她告訴我,她開始覺得累了,這種“發聲”的壓力和隨時隨地在線的生活,逐漸讓她感到窒息。她坦誠說有時她並不懂那些複雜的社會議題,卻感到自己必須說點什麼,彷彿沉默就意味著不關心、不參與。 承認自己的侷限並不丟臉 聽到她這樣說,我開始反思我們真的需要隨時隨地發言嗎?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所有人都有平臺說話,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必須每時每刻都發表看法。過度發言、隨意評論,只會讓人們失去傾聽的能力。我們往往忘記思考的過程,急於表達以獲得認同和點贊,卻忽視事實的真相。 沉默是一種智慧,懂得何時發言、何時靜思,不僅是修養,更是責任。每個人的精力和認知都有限,我們不可能在所有領域都成為專家。當我們不懂的時候,承認自己的侷限並不丟臉,反而是通向學習和成長的起點,而恰恰是那些不懂卻強行發言的人,往往讓信息的噪音更加嘈雜,掩蓋真正有價值的聲音。 我們生活在一個節奏飛快、充滿焦慮的時代,時常陷入需要“隨時在線”的錯覺,彷彿只有通過源源不斷的發聲才能證明自己的存在。真正的生活並不需要時刻被展示和評論。虛擬世界的生活,無法代替人與人之間真實的情感聯結。屏幕背後,我們可能以為自己懂得很多,其實只是停留在表面,內心的深度卻被不斷消耗。 卸載社交軟件的決定,對朋友來說是解脫,對我而言更像是提醒:學會適時停下,真正走進現實生活,或許比隨時在線更為重要。虛擬世界的便利和誘惑無處不在,但它從未也不應該取代我們內心的真實感受和認知成長。 在信息轟炸的時代,懂得何時沉默、何時發聲,學會放慢腳步,迴歸生活的本真,才是我們保持內心平衡與充實的關鍵。就像朋友最後對我說的那句話:“有時,不說話反而更能看清生活的真相。”
5月前
星雲
全國綜合
法米:修訂印刷出版法 通訊部願聽媒體意見
通訊部長兼團結政府發言人法米表示,儘管修正該法不屬於通訊部權限,但他仍願意就政府或將修訂1984年印刷及出版法令一事,傾聽媒體工作者的看法。
5月前
全國綜合
大柔佛焦點
黃炣卿:改道建議影響大 公眾應積極提呈意見
(昔加末21日訊)行動黨利民達州議員黃炣卿表示,昔加末市更新特區規劃草案公眾諮詢期已展延,希望民眾能夠踴躍提呈意見。若過了期限仍沒有太多人提呈意見,有關當局將執行相關規劃。 “改道建議並不只是影響昔加末人。我早前到利民達去,發現利民達民眾也受改道影響,他們送貨會途經昔加末等,影響非常的大。” 黃炣卿昨晚出席昔加末籃球協會新春燈飾亮燈儀式時說,若民眾不滿應積極提呈意見、出席對話會,如果只是在其臉書留言或在生活中怒罵是沒有用的。 亞羅拉籃球協會掛起逾200個燈籠,並用“滿天星”燈泡為籃球場進行裝飾,添加新春氣息。 該會會長林銀瓊表示,該會每年都會進行新春燈飾裝飾並舉辦亮燈儀式,與眾共同歡慶新春。 “整個裝飾開支由民眾所捐助。” 籌委會主席鄭天生、馬華昔加末市議員黨鞭鄭國威、嘉賓拿督陳汶喜和鄭志明也出席昨晚的儀式。
1年前
大柔佛焦點
全國綜合
教長:教育素質圓桌會議 擴至全國收集意見
教育部長法麗娜指出,教育部計劃將“國家教育素質圓桌會議”擴展至全國,並向教育領域中各個利益相關者收集意見,以提高國家教育質量。
1年前
全國綜合
東海岸
推動社區活動 美化關丹大街 關丹中總收集商家意見
為了善用撥款推動社區活動和美化關丹,關丹中華總商會前往關丹大街收集商家意見反饋,以提呈至理事會進行探討和採取下一步驟。
2年前
東海岸
讀者觀點
劉凱迪.安華當然不會聽馬哈迪的話
馬哈迪既然這麼喜歡提出意見,他當時就應該堅持與逼他下臺的勢力對抗到底,而不應該自己辭職,搞得如今這番局面,又何苦來哉?
2年前
讀者觀點
星雲
轉瞬即逝的課/鄭詠介(新山)
終於來到年底,又來到總結全年表現的時刻。我和學生討論我的哪一堂課最讓他們印象深刻時,許多學生都表示辯論和政治課最讓他們覺得有趣。 說起來,讓學生在課堂上辯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畢竟要教的東西排得滿滿的,還要複習再複習,以免學生考試時忘記老師說過什麼。政治課更不必說,若不是上個月剛好遇到選舉,學生又剛好考完試,就算學生對國內的政治生態再怎麼好奇,我大概也沒有辦法騰出時間和學生討論這件關係到國家未來的大事。 生活在資訊如此發達的時代下的我們,瞭解這些國內外發生的大事不僅是唾手可得,且似乎已經變成一種必須,尤其孩子們好奇心強,對周圍發生的事理應更敏感,努力追根究底。但現實是我們大人常常拒絕和孩子討論生活中的種種課題,不是怕這些課題耽誤孩子的考試成績,就是孩子問的問題太多太深,自己也答不上來。到最後孩子失去對生活的熱忱和好奇心的時候,我們卻感嘆現在的孩子和木頭一樣,只會盯著手機。 而儘管社交平臺的興起讓獲得資訊變得十分便利,但演算法反而讓年輕人獲得的資訊更為封閉和零碎,沒有完整的脈絡,更缺乏多元性。在海量資訊的不斷干擾下,年輕人缺乏細細咀嚼和分析資訊的機會,而演算法帶來的回聲室效應也讓大家閉目塞聽,甚至完全接收不到任何政治和時事的相關資訊,對政治現況一問三不知也就成為常態。 大人對孩子缺乏信任感更是一大致命傷。大人不想和孩子討論生活課題的思維背後,是期望年輕人成人成才,卻又不相信他們有能力掌握未來的矛盾心態。這樣的不信任從一開始便體現在教育方針上,要求老師和教育機構安排好所有的課程,提供標準答案,不要討論政治和社會議題,認為這些議題太複雜,更擔心孩子被洗腦。 沒有哪一類人沒資格發表意見 但這樣的方針反而導致孩子被迫要在成年後面對各種突如其來的政治和社會資訊,卻沒有從小培養應對和判斷能力,這樣的情況又加深了大人們認為孩子還小,無法妥善思考政治和社會議題的觀點,形成嚴重的惡性循環。 孩子到了青春期,本來就會慢慢開始對生活中的各種事件形成自己的看法,大人該做的是提供更多元的視角,以協助他們分析和分辨,而不是一味否定和輕視孩子的觀點。我在和孩子討論大選的過程中,發現孩子其實對國內政治生態的瞭解並不遜於大部分的成年人,但也因為受到成年人的影響而往往帶著深厚的種族偏見。這顯示他們並非對周遭事物冷漠,也樂於表達自身觀點,他們需要的是培養更有系統地思考,以及跳脫事物非黑即白的固有印象。 一堂課轉瞬即逝,而生活依舊緩緩往前。我不知道他們明白了多少,思維模式有沒有轉換,但我想至少他們明白,生活中的種種課題,沒有哪一類人沒資格發表意見,因為意見應以有無建設性為標準,而不應以年齡、族群、性別為侷限。
2年前
星雲
更多意見
下一個
結束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