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2022大选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俄乌之战
京非昔比
言路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游车河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2024财政预算案
ESG专版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巴黎奥运会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最夯
郑丁贤
非凡人物
投资理财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房屋贷款
全国综合
包括追加 额外 无抵押 部分房贷应视个人融资
国家银行建议金融服务供应商应将部分用作个人或家庭用途的房屋贷款产品视为个人融资产品,其中包括超过再融资房贷未偿余额的追加融资、借款人在还款后超出原贷款金额的额外融资,以及以无抵押产业作为担保的融资,并将其融资期限定为最多10年。
4小时前
全国综合
社论
社论.高家庭债务率,请您谨慎用钱
今天,分屬國家經濟兩大支柱的政府和家庭,雙雙背負過高的債務,分別佔GDP的65%(政府)與84.2%(家庭)。合理的債務(槓桿原理)是推動經濟發展的動力,但過高的消費型貸款(如汽車、信用卡及奢侈品)不利個人的財務規劃,甚至會因負債過多而陷入困境。
9月前
社论
VIP文
第一天 | 买房好还是租房好?
其实买房唯一的好处,就是”有机会“赚钱。但是要达到这个赚钱情况,还有许多考量,例如房产的增值是否有能力超过贷款时的利息支出,因为大部分人买房子,都需要向银行借贷,所以利息高低也是考量因素之一,而且自己能否在二三十年稳定地向银行支付每月供款?该房地产是出租用途还是自住?而租金收入又是多少,能否覆盖到大部分的供款?这些都是需要考量的问题。 当在马来西亚谈到房地产投资时,常常都会引起大家的讨论。老一辈总是说应该买房,因为房地产是包赚的,也算是过去被公认最稳健的投资项目之一,在过往都能在随着人口增长和通膨下,为投资者带来还算稳定的增值,还可以出租出去,赚取可观的收入,达到所谓的财务自由。 但是对于年轻一辈来说,这个想法可能就不太一样,因为年轻人更倾向于YOLO模式,也就是You Only Live Once(你只活一次)。有鉴于此,很多年轻人对于买房都会认为太沉重,毕竟30至35年就注定要放弃本身的享受了,累积的财富再多,也无法带去下辈子,倒不如先好好活一遍? 当然,上述的可能只是一些比较极端的例子,目前在马来西亚更多的情况是,很多人都不太确定自己到底该买还是租房产,因为网络上众说纷纭:有人说房产不好;有人说必须要有房产;有人说倒不如直接租就好,钱用在其他更有价值的地方。所以每逢说到该买房还是租房时,就产生一个让人纠结的问题了,因为每个人的情况和需求都不同,在这个课题里,根本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不同的情况发生时,都会产生出不同的答案。 买房需要考量哪些事? 购买房屋的优势之一就是投资。房地产市场的长期趋势通常是上涨的,因此购买房子很大机会为投资者带来资本增值。例如,如果我们购买了一个位于繁荣地区的房屋,而该区域未来陆续变得更旺,那么也会带动该区域的房价在未来几年内上涨。又或者随着通货膨胀之下,人民的人均收入变得更高,原料价格也变得更高,新房产的售价逐步变高,也会带动房地产的价格上涨。 但是讲来讲去,其实买房唯一的好处,就是“有机会”赚钱。但是要达到这个赚钱情况,还有许多考量,例如房产的增值是否有能力超过贷款时的利息支出,因为大部分人买房子,都需要向银行借贷,所以利息高低也是考量因素之一,而且自己能否在二三十年稳定地向银行支付每月供款?该房地产是出租用途还是自住?而租金收入又是多少,能否覆盖到大部分的供款?这些都是需要考量的问题。 投资房地产”包赚“? 有鉴于此,投资房地产“包赚”这个说法,其实是不成立的,因为在投资的世界里,永远没有“包”这回事,即便是放在定期存款,银行倒闭也没有全包,更别说房地产了。而作为自住的人来说,房地产甚至不能算是投资,只能算是本身的消费品和投资的结合体,因为本身是支付着每月供款来入住这里,所以房产也可以算是消费品了。虽然房产最后可能会增值,但是那个前提是自己需要把它卖掉,否则增值到多少,最后也只是一个有价值的消费品而已,而且这里还没包括所谓的房屋维护费用、保险费用和一大堆的管理费用等等。 有发展前景并计划在当地长居才买 所以谈到该买房产还是租房产的这个课题,首先我们需要搞清楚几个状况,我们是否计划会长期在该区域生活?例如之前有朋友本身在新加坡工作,所以他也买了在新山的房产,主要就是人云亦云怕将来房产价格会更高,现在不买怕以后更买不起。但是才没几年,他又跑回了雪隆生活,又想着要把新山的房产卖掉,变相来说就忙上忙下的,最后还可能因此而赔掉了不必要的钱,赔了夫人又折兵。 所以除非是计划好会在该区域长期生活,并觉得该区域未来会有前景,那么购买房产才可能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而如果像上述天哥的朋友来说,买房明显就不是那么理智了,尤其是那种工作性质需要时常调动地区的,租房或许会比直接购买更方便。除了可以省略资金之外,也方便公司的调动安排,减少了很多因为被逼买房而产生的额外费用。所以其实租房也有本身的好处。 长期租房可能会比购房更贵 只不过呢,与买房相比,租房意味着我们没有资产所有权,所有的租金都是帮人家供屋子,无法像买房那样,供完后房子是自己的,也可以从房产升值中获益。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是租金的持续性。在某些情况下,长期租房可能会比购房更贵。随着时间的推移,房屋租金可能会逐渐上涨,尤其是在热门地区。这意味着我们可能需要支付越来越高的租金,而无法享受到购房带来的稳定住房成本。 而回到原点——我们该买房还是租房这个课题的话,如果我们把上述说的情况,例如需要时常搬迁,又或者自己没有能力买房的条件等移除,假设我们是长期住在该区域,而我们又有能力买和租的时候,其实我们该买还是租呢? [vip_content_start] 租房未必比直接投资房地产差 很多人看了上述的条件,一定会觉得能够负担当然是买比较划算吧?但是事实可能就未必了,首先我们要考量的是买的话价格是多少,租的话价格是多少。毕竟以投资角度出发,成本和例如以目前房子的利率从4%+起跳的话,购买一间50万令吉左右的房子,30年供款就大概需要2500令吉左右了,这里还没包括所谓管理费和其他费用等等。所以如果买入自住的话,平均每月成本会是3000令吉左右,房子还会因为逐步变旧而需要的额外保养费用,算算就是一笔账了。 但是换个角度,如果这个地方租金只是1500令吉一个月的话,意味着成本节约一半,虽然说租只是帮人供屋子,但是如果租金长期都只保持在这个阶段的话,那么每个月节约的1500令吉用来做其他的储蓄,假设只获得平均4%的年回报,这笔钱就在30年后就足以累积过百万了,跟买入房地产算上增值也差不多了。而如果用来投资其他的投资项目,可以获得6至7%,那么最后的数额其实会变得更多,也未必比直接投资房地产差。 衡量买房或租房的先决条件:成本问题 当然啦,30年里房子的租金完全不起,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事,只不过以现阶段来说,租会比直接买来得划算,直到接下来租金上涨之后,再做其他的考量也未尝不可。简单来说,衡量该买房还是该租房的先决条件,是成本问题。毕竟这里讲究的是该房产能否赚钱,那么投资成本将非常关键,因为这将导致我们往后的成本高低,从而影响最终的投资回报。 该买或租的简单计算方法 而这里也有一些简单的方法去计算到底该买还是该租,一般上租的成本会低于买是肯定的,而一般上租的成本比买便宜30%左右是一个比较合理的位置。例如买需要每月支付的费用为3000令吉,那么租的话,合理的位置就是大概2000令吉左右了,如果高于这个数额,意味着租是不划算的,或者低于这个数额,就意味着买是不划算了。因为我们买入的价格越高,就会影响到我们的每月成本,所以用这个方法大概去评估该房产估值是否过高,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当然这个只是一个大概的参考,让我们可以减低买得太贵的几率而已,并不是一个投资房产的绝对,因为买房投资还需要考量很多情况。只不过如果站在累积资产的角度来说,只要不是买得太贵的,那么买往往是比租好的,毕竟将来该房产还是自己的,卖出也有一定的价值,不是吗? 总的来说,在马来西亚买房和租房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购买房屋可以提供长期的投资价值、稳定的居住环境和自由度,但需要财务实力和长期计划。租赁房屋则更加灵活便捷,适合短期居住和频繁搬迁的人,但可能缺乏资产增值和长期的经济稳定性。最终的决策取决于个人的需求、财务状况和长远目标。而如果情况是买得起,并且价格对比租金也在合理范围的话,天哥还是觉得买会比租来得好,可能天哥是个比较传统的人吧,还是喜欢有房在手收租的感觉。
1年前
VIP文
VIP文
黄子伦 | 法则废除?银行遭殃?
另一种说法则是认为当78法则退出后,人们就可以提早偿还他们的车贷。这说法在理论上也确实如此,而且我也相信有不少人是有能力早日还清车贷的。只不过,这又要回到汽车的本质。说到底,汽车是日益贬值的资产,这和房产大有不同,也会使得人们提早还清贷款的经济诱因截然不同。 最近因为有一说监管单位要废除汽车贷款所使用的78法则(Rule of 78),而改用余额递减法(Reducing Balance Method),以保护借贷者的权益。消息一出,分析师们纷纷认为由于这项改变不具备可追溯性,所以不会对银行业务造成重大影响。 不过,许多人依然好奇,为什么影响银行收入的算法改变了,却不会对银行的利息收入造成重大冲击呢? 简单说明一下78法则的算法。假设今天A先生向银行借一年车贷,借贷本金为10万令吉,利息为3.00%。那么这笔贷款的总利息就是3,000令吉。每个月的还款则是把10万令吉加上3,000令吉后除以12个月,为8,583令吉。 当偿还银行贷款时,我们所缴付的供款就包括了偿还银行的利息和借贷本金,两个部分,而这两个部分的比例就取决于该贷款合约是以何种方式计算。根据78法则,A先生在这一年的贷款利息一共会被平均分成78份(也就是38.5令吉),每个月的利息份额都会不同。 第一个月的供款,总共要偿还的利息份额为12份(也就是462令吉)、第二个月供款会偿还11份利息(423令吉)、第三个月供款会偿还10份利息(385令吉),以此类推,最后一个月的供款自然就会偿还1份利息(38.5令吉)。 为何是拆成78份呢?因为从1开始加到12,总和为78。自然,如果A先生的贷款期限是5年,这五年的总利息就会被平均拆分成1,830份(从1开始加到60)。 以上为78法则的演算。 [vip_content_start] 而余额递减法是用于计算房屋贷款这类贷款产品。每个月,银行就会用贷款利率乘以尚未偿还的贷款本金,其金额就是下个月供款的利息部分。举例来说,如果B先生借了10万令吉的车贷,为期一年,利息为5.49%,计算方式为余额递减法。那么B先生每个月的供款依然是8,583令吉,一年下来的总利息和A先生一样为3,000令吉。 唯一不同的是B先生在偿还贷款时,第一个月供款当中,用于偿还利息的总额为458令吉、第二个月为421令吉、第三个月为383令吉…最后一个月为39令吉。 这当中的演算有点复杂,看官们可以自行上网搜索。不过,相信各位也看出来了,A先生从第一个月到第三个月的供款里,所偿还的利息总额是比B先生稍多,而到了最后一个月的供款时,却是B先生稍多。 以上就是这两种算法的差异,虽然两者所收取的利息总额是相同,但是78法则可以帮助银行提早收取更多的利息,尤其是贷款期限的第一年。可是,当贷款期限过了将近四成后,余额递减法就会超越78法则,收取更高的利息收入。 经过演算比较,从78法则转变为余额递减法,前期最大的利息收入差异也就6.45%。环顾所有有上市的银行,其贷款占比里,七成为浮动利率。车贷为固定利率产品。因此,废除78法则的影响幅度有限。 其次,废除78法则后,银行在车贷业务的利息收入在第一年最多也就下滑6.45%。银行的利息收入幅度平均也就4.0%左右。新算法生效后,这4.0%的幅度顶多下跌至3.74%。用3.74%乘以30%的固定利率贷款(假设所有固定利率为车贷),得1.12%。而不受78法则废除影响的浮动利率贷款,平均利率收入幅度维持在4.0%。当我们把1.12%加上2.80%(4.0%乘以70%的浮动利率贷款),得3.92%,比原先平均4.0%的水平少了2%,或者是8个百分点。 也就是说,一旦78法则作古了,银行的利息收入顶多也就下挫2%。 当然,银行体量极大,纵使少了2.0%也是一笔可观的金额。不过,这并不影响银行的整体利润,况且,只要贷款期限过了40%的时间,那么余额递减法就会帮银行迅速收拾腹地。 另一种说法则是认为当78法则退出后,人们就可以提早偿还他们的车贷。这说法在理论上也确实如此,而且我也相信有不少人是有能力早日还清车贷的。只不过,这又要回到汽车的本质。说到底,汽车是日益贬值的资产,这和房产大有不同,也会使得人们提早还清贷款的经济诱因截然不同。 总的来说,废除78法则,我认为对社会的经济效益并不大,更多只是让人民觉得自己的权益有被照顾到而已。
2年前
VIP文
货殖旁观
傅文耀.当发展商开始放慢脚步
当房地产商开始放慢脚步,这其实是一件好事,减少了炒卖,银行风险也降低,甚至工程减少,道路可能也没那么拥挤。接下来,大马人也开始用較为冷静的态度看待房地产买卖这件事。
2年前
货殖旁观
即时财经
简朴生活不乱花钱 33岁男子拥3房产 “准备购第4间”
在房价上涨的情况下,对年轻人而言要购入一间房屋已经相当困难;但一名不到40岁的青年却拥有3套房子,更打算买下人生的第四间房子。
2年前
即时财经
更多房屋贷款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