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登机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时间整理
|
清明后5生肖“运势旺” 事业、财富、感情皆丰收!
|
中国官媒:若对华加征对等关税 美国必将面对反制
|
开斋前夕返乡潮剧增 数大道交通缓慢
|
缅甸又发生地震 首都内比都肇5.1级地震
|
登机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时间整理
|
清明后5生肖“运势旺” 事业、财富、感情皆丰收!
|
中国官媒:若对华加征对等关税 美国必将面对反制
|
开斋前夕返乡潮剧增 数大道交通缓慢
|
缅甸又发生地震 首都内比都肇5.1级地震
|
登机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时间整理
|
‹
›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登机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时间整理
|
清明后5生肖“运势旺” 事业、财富、感情皆丰收!
|
中国官媒:若对华加征对等关税 美国必将面对反制
|
开斋前夕返乡潮剧增 数大道交通缓慢
|
缅甸又发生地震 首都内比都肇5.1级地震
|
登机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时间整理
|
清明后5生肖“运势旺” 事业、财富、感情皆丰收!
|
中国官媒:若对华加征对等关税 美国必将面对反制
|
开斋前夕返乡潮剧增 数大道交通缓慢
|
缅甸又发生地震 首都内比都肇5.1级地震
|
登机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时间整理
|
‹
›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登机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时间整理
|
清明后5生肖“运势旺” 事业、财富、感情皆丰收!
|
中国官媒:若对华加征对等关税 美国必将面对反制
|
开斋前夕返乡潮剧增 数大道交通缓慢
|
缅甸又发生地震 首都内比都肇5.1级地震
|
登机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时间整理
|
清明后5生肖“运势旺” 事业、财富、感情皆丰收!
|
中国官媒:若对华加征对等关税 美国必将面对反制
|
开斋前夕返乡潮剧增 数大道交通缓慢
|
缅甸又发生地震 首都内比都肇5.1级地震
|
登机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时间整理
|
‹
›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言路
郭总时间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最夯
郑丁贤
林瑞源
时事观点
深度报道
投资理财
非凡人物
族群印记
身心灵
VIP独享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手足关系
家庭
弟妹出生后 别忽略老大的心理
“你这么大了,不会看着妹妹的吗?” 餐厅里,耳边传来小女孩因不慎摔倒发出的哭声,然后来自长辈略带责备的话语伴随而来,待我回头一看,这句话的对象是个看起来不过5岁的孩子,相比起哇哇大哭的妹妹,约莫年长个一两岁。 但是那苦着脸,一脸委屈有苦难言的小娃娃,就算再大分明也还只是个孩子呀! 你是不是也总忘了“老大”其实也只是个小孩呢?而这种“长兄如父,长姐如母”思想,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什么影响呢? 报道:本刊 叶洢颖 摄影:本报 林明辉 临床心理咨询师陈俐彤发现,在她从业8年接触的个案中,亚洲国家与非亚洲国家的人会有一些差别。 “尤其是马来西亚,很多老大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会过于有责任感,通常都是比较紧绷,然后他们比较焦虑。” 她提到,有一种理论和治疗方式叫Transactional Analysis (交互分析),指的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有3个状态,分别是父母状态、成人状态和儿童状态。 “我一般喜欢用TA作为一个案例概念(case conceptualisation) 的基础,并用它作为类比来描述个案的心理世界。” 01 儿童状态:一个人在行为上,情绪上,和直觉上像小孩一样单纯、依赖,并渴望被爱的一种心理状态。比如像在和朋友一起旅行的时候或者是看喜剧哈哈大笑时的我们。 02 父母状态:一个人内心中内化的父母或权威人物的声音和行为,具有较强的组织和计划能力,通常帮助我们更有条理地完成有一定难度的任务。 03 成人状态:一个人的理性,客观,“观察者”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的我们通过观察然后无偏见的分析及处理信息,再做出最理性的判断。 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平衡的TA状态,意味着在父母、成人和儿童3种自我状态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以便能够灵活应对不同的生活情境和人际互动。 这样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还能提高我们的情绪调节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父母化”的行为模式 “他们(老大)都需要承担家里的责任,然后你不能够露出脆弱的一面,因为你是家庭里面的副家长。无论是马来人、华人还是印度人(家庭)都有一个对‘老大’的期望。” “你是家中的长子或者长女,你一定要承担一些责任。” 这种情况在上一辈的年代会更为显著,例如家里贫困,老大需要放弃学业到外面打工赚钱,让家里的弟弟妹妹有机会去读书……诸如此类的情景屡见不鲜。 “所以老大就需要早熟,他需要习惯地去成为‘副家长’,帮家长照顾弟弟妹妹,这可称为父母化(Parentification)。” 她认为,我国曾是英殖民地,许多老一辈均是从中国南来觅生计,对于他们而言,“生存”才是重中之重的首要任务,亦没有上学读书的机会,对全新的环境也感到很陌生。 于是下一代的“老大”便需要多扮演一个角色——保护父母。这种“保护”经常体现在日常,比如填写表格。 “假设父母从未受过教育或教育水平不高,又或者因为从中国来的,看不懂一些马来文或英文,下一代即我们的父母也扮演着这样的角色。” “需要‘父母化’,不只要照顾弟妹,还要照顾家长。” 我们不妨观察周围,“老大”一旦经济能力许可,不仅惠及父母,亦会给弟妹零花钱,甚至买房买车的例子是否并不罕见?其中老大与弟妹的年龄差大于9岁的尤为明显。 她认为,这对于家里的老幺亦会产生负面影响,因为他会习惯依赖哥哥或姐姐。 将自己放在最后的老大 陈俐彤感叹,自己本身就是老大,当她看到“父母化”这一词汇,顿时恍然大悟,原来她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这点,一直以来把这些责任视为理所当然。 “我的快乐泉源都是来自于照顾好我的弟弟妹妹;很好地安抚我父母的情绪,我们就好像夹在中间。” 不仅要成为父母的帮手,还要变成弟妹们的“家长”,仿佛都是“老大”们无可避免之路,亦是许多父母对“老大”的期许。 也因此,从过往的个案,她时常发现到许多“老大”在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当“家长”,长期处于紧绷,往往无法平衡内心世界的3个状态。 “例如有时我们跟朋友出门或放松时,我们是想要像个小孩子一样,听到别人讲的笑话会哈哈大笑;可以很享受地看电影之类的,但老大们会一直认为自己需要当个家长,所以他们没办法(放松)。” “或者甚至不认识他们‘儿童状态’的自己。” 由于周遭环境对于“老大”的期许,他们会下意识地不让“孩子”的一面流露出来,成为一个旁人期许的好榜样。 其正面影响是,“老大”一般较有责任感;较善于计划且井然有序,亦会积极地参与活动或承担一些责任。 “你可能是个内向的人,可是你会因为环境所逼,而可以踏出舒适圈跟别人交流。” 负面的影响则是没有意识到自己情绪的需求,在情感方面会不由自主地照顾别人。 “最显著的负面影响是负荷过重(burnout),很容易压垮自己(overwhelm),也比较严格。” 她提到,有的孩子可能只比弟弟大一岁,在一岁那年就成为“老大”,东方的父母会经常把“你是姐姐要让弟弟”,或“你是哥哥,你要成为好榜样”挂在嘴边,若没有成为好榜样,弟弟妹妹犯错,哥哥姐姐也得一并承担责任。 明明年龄相差无几,却由于出生顺序排在最前面,就被冠上如此重大的头衔,肩负起长辈赋予的责任。 她指出,实际上即使老大成为“榜样”,他们也无法控制弟妹最终会变成什么模样,反而会给“老大”造成心理压力,于是让他们行事格外谨慎,对于自我要求变得更高。 “我的许多个案就面对不能放松、不会放松的问题,好像休息一天就会觉得哪里不舒服。” 她说,很多人没有发现到,其实他们没有这个“应该”的责任,然后这些“老大”不懂得如何善待自己。 “他们会将每个人放在优先名单上,自己则放在最后一位,有的父母甚至会鼓励老大这么做。” “不过,我们现在看到的会比较少了。” 勿给老大贴标签 她曾带着儿子去一家餐厅,当时有一家人正在庆祝生日,一个看起来12岁的小女孩,是一众表妹表弟的“老大”,年龄最小的表弟可能才2岁左右。 结果2岁的小男孩不慎撞到下巴大哭,“老大”此时站在远处,然后就被奶奶责备为什么没有看好弟弟。 当下她就不禁在想:奶奶会觉得一个比较大的孩子要去帮忙照顾年幼的孩子,那奶奶年龄更大,为何不责怪自己没看好孙子呢? 由此令她意识到:我们没有发现也没有检讨对“老大”的期望。 “可能是因为生存意识吧,就是父母觉得自己已经很忙,很压力,需要赚钱养家,所以老大就不能够好好的帮忙管好这个家?” “因此你可以想像,这会给老大带来一个什么样的心理?会让他们感觉到他不重要、不被爱,进而看不见自己的价值。他们才会变成去讨好别人、牺牲自我,有时候他们觉得可能要牺牲自己才会被爱。” 她建议,多子女家庭的父母,切勿在最年长的孩子身上贴标签。 比如家中3个孩子分别5岁、3岁和1岁,那么就把老大看作一个5岁的孩子,而非将他/她视为哥哥/姐姐。 “换个角度去看,如果今天你没有第二个孩子,你会怎样看待他?还是会有同样的感觉吗?又或是可能我们自己的背景经历,我们会下意识或无意识地这般对待老大?” 她鼓励家长们多做换位思考,把自己放在5岁孩子的处境,思考自己会希望怎样被对待。 “像是抢玩具,我们普遍看到很多人喜欢叫大的一定要让小的,可是我不太赞同。” 试想像,若你是那个孩子,可能你正在计划用玩具搭建一座房屋或城市,脑子里的画面是火车会经过一个隧道,想像力正在运作并且实践时,突然有人过来抢玩具,打断你的全盘计划。 你为此感到生气愤怒,父母还在耳边说:你是哥哥,你该让你的弟弟,你是不是也会觉得不公平? “为什么我每次都要让小的?为什么我这么早出生?这又不是我可以选的,如果我可以选我都不要这样早出生,我要永远做小弟弟……” “我们换位思考的话,大人也不喜欢被打扰,对不对?” 因此,她认为家长需要帮孩子发言,特别是年龄小的孩子,她以自己2岁的儿子为例,尽管才2岁,但在表亲中依然有比他更小的孩子,她从不会给他贴标签。 “我不会说你是哥哥,就要去疼爱弟弟。我会说你要疼爱弟弟,可是爱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不一定是要用老大的标签去爱弟弟。” 她提到,也许很多时候家长会觉得老大年纪稍长,能听得懂指示,2岁的弟妹听不懂,就简单粗暴地要求老大让步。 “只是家长可以让老大理解弟妹并无恶意,而且听不懂,但已经5岁的老大能听懂父母的话,可以跟他商量,可以给出哪个玩具。” “当我们去发言时,我们也可以尊重老大这个比较成熟,比较有智慧的角色,去引导他思考怎么做,而非直接给他身上贴标签说你应该要怎样做,其实要由他自己去决定比较好。” 更多【家庭】文章: 过年记忆大不同 一家三代的过年故事 废物变玩具 开启孩子想像力 短视频当道 如何培养孩子阅读思考?
4星期前
4.0千点阅
家庭
更多手足关系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