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摆渡人

1月前
“员工幸福感”(employee well-being)是近日的时髦词语。 除了薪资,企业雇主还有人资都像是在变着戏法,时刻进行不同的“员工幸福感”企划,为的是提升雇主品牌,招到想要的人才,留住内部有潜力的员工。在发想着明年该怎么进行全远端的“提升员工幸福感企划”时,听闻Netflix近期推出的新纪录片《史塔兹的疗愈之道》好评如潮,特意安排了周六下午观看,没想到的是,竟在一天内重看了两次。 第一次是好奇,第二次是笔记。 贯穿整部作品的,是史塔兹心系于在人生里迷失前来寻求他的协助的人们。他倾向于给予大家一系列的“工具”,让他们能够随时随地在日常里在感受到负面情绪的那个当下拿出来使用,为“自己能好起来”的想像加强了能实现的概率。 我记得史塔兹是这么说的:“工具是能够立即实时地改变你的内在状态的东西,它把通常不愉快的经历,转化为机会。” 就是自己做自己的摆渡人吧,难关你要自己过,自愈能力也得自己提升。最亲密的人,即便有多担忧,也无法确切体会那些我们需要自己去经历的生命中那些艰难时光。到最后,还是得自己来。 现实的配方:痛苦、不确定性、不间断的努力 “如果有工具,我们就能扭转局面,我们就能继续前进。” 那是不是,有了工具,工作上的负面情绪也能好好地被处理,不会影响到生活? 在工作上听到最多的,是“我做不到”、“我不行”、“我在这里不快乐”。细问之下,抽丝剥茧后,98%都是因为外来因素如“给我的项目太难了”、“经理太刁难了”、“客户要求不合理”。很多的不满还有很多的委屈于是日积月累,到最后成了倦怠(burnout),再衍生成愤而离职和怨恨等其他负面情况。把气出在家人、伴侣和小孩身上,也是很多人后悔不堪的经历。 史塔兹说人的一生躲避不了现实的三个要素,生活里的痛苦、不确定性,和必须时刻进行的努力。既然躲避不了,不如正面迎战。 史塔兹也说,一切的问题,都可以从提升自己的“生命力”(life force)着手解决。从把自己的健康照顾好开始,再到和他人建立起能滋养彼此的关系,最后一关,是我们如何与自己自处。 追根究底,我们得向内看,因为我们自身是一切的解答。 生活和工作是互相滋养的 成为把下一颗珍珠串在绳子上的人 史塔兹在纪录片里分享了很多工具,其中一个是“珍珠串”,大意就是,无论发生什么事,生命的目的就是继续前进。 持续地把下一颗珍珠串在绳子上,若结果是坏的,那就做些调整,重新串起珍珠。看到这里,其实和工作上的项目还有企划类似。在发想时,先从“最小可行性产品”开始,从中收集回馈,再去调整和优化。那为什么从学习里还有工作上学到的技能,我们无法运用在生活里呢?那一刻犹如当头棒喝,生活和工作,该是环环相扣,互相滋养的。 我在笔记本上写下“工具”二字,这会是明年“提升员工幸福感企划”的主题。在经济不景气、企业大裁员的情况下,所有的企划和项目预算,能省则省,但我们的幸福感,还是要顾。 “预算砍了一大半,你们人资明年还能有什么玩意儿啊?”预算会议结束后,其他部门的工作伙伴看似担忧也看似看好戏般的问道。 不如明年我们为大家预备方便在脑海里携带的工具,可以随时随地打开合上,遇到艰难事时就能就地运用,减少职业倦怠的几率。 那会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疗愈之道。
2年前
2年前
认识张嘉佳是从他担任编剧和导演的电影《摆渡人》开始,看罢电影才去购买翻阅他的小说如《让我留在你身边》、《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等小说。 张嘉佳单看名字很容易让人误会,他是男的,80年生,在《几乎成了英雄》和随后出版的小说,在印刷销量和新浪微博连载的点击率都有很惊人的好成绩。 开始翻读《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时是我失眠最严重的时候,因为大学课业压力和感情问题。在许多失眠夜里是小说和文字陪我度过那段生命的低潮。这本书是由十几个睡前故事组成的短篇小说。里头的主人公到处串场,转个身却又不见了。里头写出了生活上的温暖、冷漠、明亮、黯淡等形形色色我们生活上能遇见的种种人和事。随手翻起,眼泪和笑容随着文字在失眠的夜里即使孤独也会找到一些温暖。 有些书像电台节目,读起来绘声绘影,那能叫画面感吗?我喜欢用看电影的方式读着文字。我想都市男女的共鸣,在书里读到了“我们”是张嘉佳小说成功的主要因素。在现实世界得不到的、遗憾的,能在书里得到衍生出想像和补偿。快乐和不快乐,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都能在小说里看见自己。 大学毕业后有时还是会觉得很孤单,虽然生活上多数忙得不可开交。每当觉得孤单时我都会想起那些曾读过用文字筑起的画面。想起曾经熟悉却又已经陌生的面孔,在那些光影构成的画面里泛起生活的一些涟漪。
3年前
一个家长在孩子考完试就急着办退学手续,离家距离远,一刻也不等,希望当天马上拿到离校证书。年幼的孩子目光投向远处时,空寂无神,我瞥见的瞬间,无边的孤独盘旋卷向他,我希望像观音菩萨,能清楚听到他内心的话。 教育原是简单的,你想学,我教你。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教育最后变成被逼学习。着实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现况却是学生渐行渐远渐无痕,如风行水面。 学习方法不断更新,我尽可能跟上时代潮流,掌握动脉。疫情初期别人还在苦等观望,我这小白不等学校宣布实施远程教学,就开始摸索用新模式教学了,找年轻的同事帮忙安装软件,顺便请教使用方法,同事热心仗义,耐心教导。语文学习万变不离其源,指导学生对文字的敏感、对环境的感受、对情感的拿捏等,看着学生逐渐进步,辛苦是值得的。事情总是相对的,有喜悦就会有悲伤。远程教学难改变的是人。教育是双向的,言者循循,听者藐藐,一方说得口沫横飞;一方听得眼皮下垂。许多人对远程教育持很多意见,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遗憾的是教育工作不是热门选项,一部分的人心比天高,能力却比海平面还低。 新模式教学方法越多,不尽然就能培养更多优等生,自律学习、主动发问,求知若渴看在老师眼里始终是若隐若现;忧等生倒是不少横在眼前,王者荣耀,美食玩乐,永远是主轴,蛊惑澄明的双眸,撩拨青春的心弦。想起在台湾师大进修时,教授感叹说越来越担心教育,以前班上成绩好的全是本地生;而今优势早已消失,班上成绩特出的反而是国外的学生。有幸与大学同学重逢,当中学老师的全表示教育乱像让人心灰意冷,越早退休越好,越教越没尊严,听得我心中阵阵悲凉。 同事极认真看待远程教学,了解其弊端,深知严重,于是订下铁腕条规,凡是呼叫不应者一律当旷课论,结果衍生新的问题,家长愤愤不平,小孩明明端坐着听讲,怎么就收到旷课通知,学生没出声,老师家长却为此展开舌战,惊动行政单位协调,为教育为礼仪为知识为尊严伤了和气。教育不是学生的事。 有人说实体教学才是根本,褒贬不一,因人而异。看不到的毕竟是假相,电脑荧幕下的学生在做什么呢? 同事抱怨有些学生的缺席率打印出来要好几张纸那么多,严重程度令人咋舌,缺席的是学生,烦恼的是家长和老师,大家都像吃了黄莲。 高中考试结束,轮到初中返校考试,高中生则居家学习。尽管距离统考近,依然传闻学生越州玩乐,以小奶狗的声音,幽幽无奈地告诉老师网线疲弱;实则彼此对视,摆胜利手势,雀跃欢呼,为自己的演技喝彩。社交平台的帖子静悄悄地泄漏了最高机密,定格的照片留下撒谎者一脸尴尬,慢慢收拾残局。 教育问题永远不会消失 新模式教学省去路上奔波,免除堵车之苦,却换来追收作业之累。授课完毕,思前想后,布置作业准备验收教学成果,卸下耳机,关上电脑,翌日检查课业时,两三份作业宣告新模式教学无效,残酷地让你知道什么是秋风过耳边,再呼吁数字依然保持,逐一点名,异口同声等下做,唤醒了几个良知,数字依然不会让你欣慰。苦口婆心换个寂寞无力,让你不得不怀疑远程教学的实效性。同事见面一提及作业,个个摇头叹息,彼此在对话中找到共同点,原来不是只有我一人面对这样的难题,在感叹声中寻求宽慰,宽慰让人有前进的动力,继续摆渡人。 是教育抛弃了学生,还是学生背弃了教育?原本关系紧密的两者,在洪流的冲击下,渐行渐远渐无痕,水阔鱼沉,何处问答案。 教育问题永远不会消失,我得像基督那样:安顿好99羊之后,再去寻找那只迷路的羊!犹如张艺谋的《一个都不能少》。
3年前
3年前
7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