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聯絡我們
登廣告
關於我們
活動
熱門搜索
大事件
本網站有使用Cookies,請確定同意接受才繼續瀏覽。
瞭解更多
接受
您會選擇新界面或舊界面?
新界面
舊界面
簡
本網站有使用Cookies,請確定同意接受才繼續瀏覽。
瞭解更多
接受
您會選擇新界面或舊界面?
新界面
舊界面
星洲人
登廣告
互動區
|
下載APP
|
簡
首頁
最新
頭條
IG熱文榜
熱門
國內
即時國內
封面頭條
總編推薦
暖勢力
熱點
全國綜合
社會
政治
教育
我們
專題
發現東盟
帶你來國會
星期天頭條
華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夥伴
星洲人互動優惠
國際
即時國際
天下事
國際頭條
國際拼盤
帶你看世界
坐看雲起
言路
郭總時間
社論
風起波生
非常常識
星期天拿鐵
總編時間
騎驢看本
風雨看潮生
管理與人生
綿裡藏心
亮劍
冷眼橫眉
財經
股市
即時財經
焦點財經
國際財經
投資週刊
娛樂
即時娛樂
國外娛樂
大馬娛樂
影視
地方
金典名號
大都會
大柔佛
大霹靂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馬
花城
古城
東海岸
體育
大馬體育
羽球
足球
籃球
水上
綜合
場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專題
優活
旅遊
美食
專欄
後生可為
東西
時尚
新教育
e潮
藝文
護生
看車
養生
家庭
文藝春秋
星雲
人物
影音
讀家
花蹤
亞航新鮮事
學海
動力青年
學記
後浪坊
星洲人
VIP文
會員文
最夯
鄭丁賢
林瑞源
時事觀點
深度報道
投資理財
非凡人物
族群印記
身心靈
VIP獨享
百格
星角攝
圖說大馬
國際寫真
好運來
萬能
多多
大馬彩
熱門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攤販
獅城二三事
女子逛街試戴首飾 竟順手牽羊
(新加坡26日訊)一名女子逛街時,到攤位看首飾,拿起來試戴後,竟順勢放入塑料袋盜走。
5天前
獅城二三事
不用客氣
李耀祥 | 攤販背後的經濟真相
最近幾周,媒體陸續報道市政廳執法人員取締非法小販的新聞。畫面中,有的攤販手忙腳亂收拾攤位,有的忍不住情緒與執法人員發生爭執,而旁觀民眾則在一旁搖頭嘆息。有人支持市政廳執法,認為非法小販影響交通、市容不整,也有不少人心疼小販,覺得他們只是為了生計才走上街頭——而我則認為,這件事該從更大的角度來看。
1星期前
不用客氣
全國綜合
海鮮攤遭蒼蠅圍攻 保鮮失誤還是遭人陷害?
一名海鮮販近日在社交媒體發文控訴,指其在巴剎的攤位無故遭大批蒼蠅“圍攻”,不僅嚴重影響生意,也讓她懷疑是否遭人蓄意陷害。
2星期前
全國綜合
都市動態
生豬價狂飆茫然無措 食肆商販保持觀望
就爆發非洲豬瘟導致雪州近7萬頭豬隻遭銷燬,引起生豬價兩週內狂飆達100公斤1730令吉達新高,使用豬肉烹食的商家對於之後會否再繼續漲價及該如何應對顯得茫然無措。
3星期前
都市動態
VIP文
鍾嘉怡/齋戒月市集的廚餘回收行動
從起初看到廚餘桶沒裝滿總感覺有點失落,直到馬來同事祝福攤販“今天都把食物賣光光,不用回收哦!”我才驚覺,對啊!廚餘變少才是真功夫,代表大家都學會精打細算備料,這可比回收數字漂亮多了!
1月前
VIP文
關注東海岸
檢查逾3千齋戒月市集攤販 登衛生局共開148張罰單
登州衛生局從3月2日至25日期間,共發出148張罰單給違反各項條例的齋戒月市集攤販,罰款總額為2萬零850令吉。
1月前
關注東海岸
關注東海岸
RM7買“骨頭”! 男子怒斥齋戒月市集攤販欺客
一名消費者日前通過社交媒體發文抱怨,他在關丹貝殼公園齋戒月市集一個攤位花了7令吉購買椰漿烤雞,打開驚覺幾乎全是骨頭,沒有一點肉。
2月前
關注東海岸
都市動態
焦點社區:文良港翠湖紹嘉納路 | 違停餐車佔位加劇擁堵 600公尺路要塞半小時
文良港翠湖紹嘉納路(Jalan Danau Saujana)長期面對嚴重交通擁堵問題,短短600公尺長的路段,駕駛人士竟需塞上半小時才可離開該路!
4月前
都市動態
古城
攤販遷移留手尾 有損沙灘美觀 吉里望廣場髒亂
吉里望廣場路邊小販遷移進行整頓後,現場留下報廢車輛和脫落的地磚,溝渠還發出惡臭,影響沙灘美觀。
5月前
古城
北馬新聞
楊徵家:讓攤販擺脫悶熱 儘快翻新峇央峇魯巴剎
馬華檳州聯委會秘書楊徵家促請檳州政府儘快完成峇央峇魯巴剎第二階段翻新工程,讓37個攤檔的小販早日脫離苦海!
5月前
北馬新聞
全國綜合
視頻 | 免費請辛勤外勞喝豆漿 攤販暖舉獲網贊
一位攤販在酷暑中為一群辛勤工作的外籍勞工提供冷豆漿,暖心舉動贏得了廣大網民的讚賞!
6月前
全國綜合
後浪坊
喧囂中的漩渦
清晨的市場還籠罩在一層朦朧的薄霧中,攤販們忙碌地擺放著各式各樣的商品。空氣中瀰漫著新鮮蔬菜的氣息和剛出爐麵包的香味,似乎預示著一天的繁忙將會順利展開。然而,這份平靜被突如其來的風波打破了,像是黑暗中的閃電,劃破了市場的寧靜。 一聲激烈的爭吵從市場的角落傳來,聲音嘈雜而混亂,猶如暴風雨中的雷鳴。攤販們紛紛停下手中的工作,抬頭望向爭吵的源頭。人們的目光在瞬間聚焦,那是一場由利益衝突引發的激烈爭執,涉及市場上兩個攤販的貨物糾紛。 張大爺是這個市場的老面孔,他的攤位上擺滿了新鮮水果,每一個蘋果、每一串葡萄都光鮮亮麗。而他的對手李叔則經營海鮮攤位,攤位邊上的冰塊上閃爍著剔透的魚鱗。二人的爭執起初只是因為一件小事——張大爺在擺放水果時不小心將幾件商品撞落,正巧砸在了李叔剛剛整理好的海鮮上,李叔因此指責張大爺粗心大意,爭執由此迅速激化。 隨著爭吵升級,雙方的話語愈發激烈,手指指向彼此的攤位,彷彿要將對方的貨物撕扯成碎片。周圍的群眾漸漸圍攏過來,有的竊竊私語,有的試圖勸解。市場的氣氛在一瞬間變得凝重,彷彿一場不見硝煙的戰爭在展開。 爭吵不僅僅是聲音上的衝突,更在空氣中瀰漫出一種濃烈的緊張氣息。張大爺的臉色漲紅,額頭上的汗珠如同大顆的珍珠,滴落在他手中緊握的水果上。他的聲音中帶著憤怒和委屈,那些積壓在心中的不滿似乎在這一刻全然爆發。李叔則在另一邊,臉上掛著一抹堅決的神情,手中的魚鉤在陽光下閃爍出冷冷的光芒。他的語氣中充滿了指責和責難,彷彿要將自己所有的憤怒和不平一股腦兒發洩出來。 議論聲、勸解聲、嘲笑聲交織在一起。每個人的眼神中都流露出對這場糾紛的關注與好奇。那種群體的聲音,像是被風捲起的沙塵,在空氣中漫舞,掩蓋了市場原本應有的喧鬧與活力。 而最終,風波的平息卻是那麼平淡。幾名市場管理人員趕到現場,用溫和卻堅定的語氣勸說兩位攤販冷靜下來。張大爺和李叔在經過一番爭論後,勉強握手言和,雖然臉上依舊帶著不滿的表情,卻已經沒有了剛開始時的激烈與衝動。市場的秩序漸漸恢復,人們重新開始了各自的交易,彷彿這場風波只是平靜日常中的一個小插曲。 我站在人群中,目睹了這一切,心中卻有一種難以言表的感觸。風波不僅僅是表面上的糾紛,它揭示了人性中的脆弱和衝突,也暴露了在利益面前的敏感與緊張。每一個爭吵的背後,或許都有著更深層的故事,那些無法言說的委屈與憤怒,像是被風掀起的波瀾,輕輕地掠過心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痕跡。 市場漸漸恢復了平靜,攤販們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崗位。然而,風波帶來的影響卻深深地留在了每個人的心中。那些平凡的日子,在風波的洗禮下,變得更加真實而深刻。生活中的風波,雖然令人不快,卻也是我們面對挑戰和困難的一部分,它教會我們如何在衝突中尋找解決的智慧,也讓我們在風波中更加理解彼此的情感與處境。 【作家點評/若濤】 文字順暢,修辭成熟。作者通過描寫物件,把場景寫得立體鮮活。如果相同的技巧,也應用在人物上,會讓故事有趣得多。文中關於兩個主角的文字,多止於抽象描述,兩人的互動,都僅用動詞概括。因此有點像一幅細緻的景物畫,而不是富含情節與動感的電影或動畫。最後兩段把寓義道破,也不是一個好的寫法。作者不妨給自己一個挑戰:用故事本身把寓義帶出,而不是直接道破。這樣會讓作品更添餘韻。
7月前
後浪坊
大柔佛焦點
馬哥打補選|馬華火箭同臺助選 黃書琪:新政治生態 黃日升:最重要賽福星勝選
(居鑾19日訊)在馬哥打補選中,同屬團結政府成員的馬華和行動黨,與巫統候選人賽福星多次同臺拜票,展現出團結是一家的微妙觀感。 行動黨和馬華領袖昨日在甘榜巴野新村夜市再次“同臺助選”,並都準備了傳單和告示牌,為賽福星奮力拉票。 根據記者在現場的觀察,行動黨居鑾國會議員黃書琪等人全程帶著賽福星,一一向攤販介紹,十分落力。 馬華領袖雖然沒有跟在賽福星的身邊,而是在不遠處分發傳單,但向攤販和民眾介紹候選人的力度並不輸行動黨。 黃書琪受訪時坦言,作為行動黨議員,在這次補選中與巫統候選人密切合作助選拉票,確實有小部分民眾出現一些激烈言論,因為許多民眾尚無法反應過來,沒有意識到如今團結政府為執政聯盟。 她說,這是居鑾第一次有補選,在新的政治生態下也需要給民眾一些緩衝的時間。 她也表示,希盟的競選團隊還在很努力協助民眾檢查選民資格,因為選民還不太清楚自己是否是馬哥打州選區的選民,而她認為華裔選民必須在本次補選中表態,讓團結政府做滿一屆。 丹絨比艾區國會議員拿督斯里黃日昇也偕同馬華副總會長拿督陳德欽,一起參與拜票活動。 黃日升受詢時表示,在馬哥打補選期間,馬華希望可以見更多選民,向大家介紹賽福星為一名年輕、能以華語溝通的候選人。 他認為,在掃街時華裔選民給予了正面的回應,但他還是要呼籲華裔選民回鄉投票。 至於這段期間與行動黨的合作是否順暢,他則表示雙方的合作沒有問題,都是一起努力為賽福星拉票,共同發揮力量將後者帶入州議會。
7月前
大柔佛焦點
獅城二三事
5歲男童用餐誤食鋼絲 攤販:要我怎樣?
(新加坡16日訊)5歲童吃白米粉時誤食鋼絲,父母當場與攤販理論,指對方態度差,還反問“你要我怎樣?” 事主周女士(35歲,行政人員)告訴《新明日報》,本月14日晚上7時左右與前夫和兩名兒子到榜鵝通道第653A座底層咖啡店的一個攤位吃晚餐,當時他們點了一道“海鮮白米粉”。 “5歲小兒子吃第一碗的時候並無異樣,但吃第二碗時卻說‘裡面痛’。他爸爸用手指摳他的口腔和上顎,但兒子還是說‘裡面痛’。” 周女士說,之後她起身將兒子的頭仰起查看,才發現有類似鋼絲的東西卡在喉嚨,急忙用手指摳喉,讓他把異物吐出。 她說,鋼絲約有一公分長,情急之下沒心思拍下證物,而前夫則當場找攤販理論。 周女士前夫轉述,攤販態度欠佳,還說了一句“你跟我講了,你要我怎樣?”,讓兩人氣煞,甚至表明不會再光顧該攤位。 “我不喜歡將事情鬧大,只是希望對方多加留意。對方應該道歉或主動關心的,但是都沒有,反而說了這麼一句話。” 周女士補充,慶幸兒子沒有吞下鋼絲,也擔心其他顧客遇到類似情況。 稱忙碌語氣重 攤販願退款 攤販稱立即通知廚房改善,願退款給事主。 記者隔天下午走訪涉事熟食攤“陳記”,攤販許愛珠(52歲)說,每處理一道菜餚後,一般會用洗碗鋼絲刷洗鍋。 她說事發時正值用餐高峰時段,因此語氣可能稍重,讓對方誤解。 “我們承認錯誤,並沒要推卸責任。當時可能也忙,沒有這麼十分關注他,但絕對沒有不理睬對方。” 許愛珠也說,當時有問對方應該要怎樣,但對方說完後轉頭就走。 “他沒給我解釋機會。我們未來會多加留心的。” 許愛珠事後交代廚房多加留意,也說願意退款給事主。 不過,周女士說,她在意的不是金錢,而是對方做生意的待客之道。
10月前
獅城二三事
即時國會
阿米爾韓查 : 年營業額低15萬商販無需開電子發票 “路邊攤販需時間適應”
第二財長拿督斯里阿米爾韓查說,目前政府規定年營業額低於15萬令吉的小商販無需開出電子發票(e-Invoice)。
10月前
即時國會
獅城二三事
攤販稱稀有品種 高價榴槤引熱議
(新加坡18日訊)又到榴槤飄香季,有攤販搞噱頭,亮出“飛機貓”、“黑金皇”、“青皮王”、“松鼠王”等,有些每公斤售價從48元(新幣,下同;約167令吉)到58元(約202令吉)不等,引起熱議。 讀者通知《新明日報》,指最近市面上出現了許多榴槤品種,更有些罕有的貓山王品種,價格每公斤高達58元(約202令吉),令人咋舌。 記者走訪芽籠一帶的榴槤攤,發現有攤販售賣“青皮王”、“黑金皇”,每公斤從48元到58元不等,並打著冠軍榴槤等名堂售賣。 此外,牛車水丁加奴街的一家水果攤,也引進了“松鼠王”,同樣打著“稀有品種、百年老樹、特選品種”等名堂,售價以每公斤58元售賣,也有盒裝售賣,價格也是58元。 店員透露,“松鼠王”貨源較少,屬於稀有品種,價格比一般榴槤來得高。不過談起口感,他說,因人而異,價格貴不代表就能迎合顧客口味,光顧的顧客大多以遊客為主。 另外,記者也前往克羅士街上段的榴槤專賣店“正宗貓山王老樹”,店面售賣的“飛機貓”榴槤,每公斤要價48元。 老闆張朝勝受訪時說,所謂的“飛機貓”,其實是貓山王品種,屬於高山老樹,因早期常年出口到中國大陸和香港等地,之後引入新加坡,才特此命名。 “‘這是坐飛機出國的貓山王’,我們以他們出口價進貨。這些都屬於A果,產地是彭亨勞勿,施肥也會比一般來得更多。由於出口到國外,算是極品中的極品。” 同行:名稱或是噱頭 旺季時價格或降 張朝勝不諱言說,榴槤的命名可能只是噱頭,藉此吸引顧客,畢竟以貓山王品種而言,就有好幾種。 他說,店內只售賣貓山王品種榴槤,目前榴槤季節才開始,進貨量較少,因此價格也高。他相信,來到旺季高峰期時,價格肯定會下降。 “現在是接近50元(約174令吉),可能會下到38元(約132令吉),也說不定。我們的榴槤是天天都來貨,以‘飛機貓’來說,平均進貨30到50公斤,屬於季節性的,有時也會去到100公斤,主要看銷量而定。” 榴槤老闆張詩詠受訪時說,A級貓山王在旺季的售價約為每公斤21元(約73令吉), 非旺季則為每公斤26元(約90令吉)。至於“黑刺”品種,旺季的售價約為每公斤22元(約76令吉), 非旺季則為每公斤28元。 “其他品種榴槤在旺季時一個5元(約17令吉),也有3個10元(約35令吉)的。比較特別的是白葉山(彭亨州西部勞勿)種的貓山王,不是每天有。有時候一天來兩個。有顧客要求訂才進。價格是每公斤48元,也是其中最貴的。” 顧客看法各異 有顧客覺得貴,有人覺得還值得。 葉女士(32歲)和丈夫來新準備展開新生活,兩人首次在新加坡品嚐榴槤,指榴槤味道比中國的更美味。 “我們花了40元(約139令吉),應該是貓山王吧,可能有些貴吧,但以這個份量、這個味道和口感來說,還是很值得的。若有機會或是促銷的話,肯定會再次嘗試。” 葉女士說,如果在中國購買榴槤,一般品質的榴槤就要250人民幣(約162令吉)。 另外,有攤販說,確實還是有顧客會買每公斤售價58元的“松鼠王”,有些人認為值得,也有人在聽到價格後咋舌。
11月前
獅城二三事
更多攤販
下一個
結束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