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救援最前线

3年前
3年前
​我们熟悉的救护服务,不论是医护人员、消防与拯救员,一通999电话就能全部接通,在最短时间内去到现场救护,刻不容缓。那你可知道,消拯队的标准作业程序,是必须在接到通报后的10分钟内抵达现场。 报道:本刊 张露华摄影:本报 林明辉 在救护路上,消防及拯救员救火也救人,甚至动物也是他们的救护对象。 加入消拯队已经29年的阿末沙比里(Ahmad Shapri),目前是吉隆坡汉都亚消拯局行动主任。入职时他曾经担任过消防车车手,必须在最快时间内抵达灾场或救援现场,为了确保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抵达现场,驾驶员与消拯员每周都会去负责地区巡逻,检查消防栓,熟悉路线,确保接到投报后可以快与准的抵达。 [nonvip_content_start] “以前刚转职当驾驶员时,我会趁着周休去熟悉路线,因为那个年代没有全球定位系统(GPS),每一条路都要自己走过才熟悉,那时候我们可以申请当兼职德士司机,在休假时做兼职,一方面也熟悉地形。” “但现在的消防车都安装了定位系统,找地点比较容易,也能规划更快抵达的路线,但是一些实际情况还是必须亲自去到才知道!” 消防车驾驶员任务繁重,不只驾驶而已 驾着庞大的消防车,穿梭在堵塞的路上,越过狭路小巷,都非常考技术;前方浓烟冒起却被挡在路上,那种焦急心情可想而知,所以当司机的消拯员都必须接受特别驾驶培训课程,学习如何在最短时间且安全情况下抵达现场。 沙比里表示,消拯局有各种救援交通工具,除了消防车,还有水车、摩托车、救生艇、救护车等,具备不同功能,消拯员必须懂得使用各种交通工具。而消防车驾驶员必须累积一定经验之后才可以申请,至少必须有7年经验,局长会根据工作表现与经验来审核申请。 “申请者必须通过几项测验,成功后除了消拯员薪水,还有额外津贴,因为他需要做很多额外工作,包括照顾车辆及车上的所有器具,每次出勤回来都必须根据清单点算及检查器具,确保不会遗失,损坏的话就上报。” 他提到,驾驶员的工作并不只是驾车而已,除了要负责照顾车辆及器具,去到灾场还要负责水压问题,一旦出现水压不足就要想办法解决,例如通知水务公司提高当地的水压、寻找其他邻近的消防栓,要求增派水槽车,确保救灾的同僚有水源灭火。 “成功灭火之后,大伙准备收队,驾驶员的工作未结束,要清洗所有器具,点算好再收回车里。如果器具不齐全就要问使用有关器具的同僚,在灾场搜寻,确保齐全了才可以收队。” “回程时,驾驶员也需要把车重新灌满汽油,因为可能在回程中接到新任务,直接赶去灾场,所以必须确保汽油是永远处于满缸状态,水槽车的水也必须装满。” 跟着烟雾走,这是辨认灾场的方法之一 除了熟悉地形,烟雾是消拯员辨认灾场的方法之一。沙比里表示,他们偶尔必须支援其他分局,当不熟悉当地环境时,烟雾是他们更快抵达现场的指引。 一所消拯局负责的范围有多大?他说:“视乎局的规模,如汉都亚是A级消拯局,负责半径25公里范围,有时还要支援周遭比较小的局,所以我们有122名消拯员。”消拯员的轮值表是一天早班,一天晚班,执勤时间12小时,之后休息一天。 消拯员往往是第一个抵达灾难现场的救援队伍,以往只是救火、救灾,若意外现场有人受伤就一筹莫展,只能等待救护车抵达。在救人分秒必争的理念下,消拯局设立了“紧急医药援救服务”(Emergency Medical Rescue Services,EMRS),为伤者做基本急救处理,稳定后就马上送院。 警报灯是救援队伍的重要器材 我国的紧急投报系统统一用999热线,当接到火灾投报时,热线指挥中心就会转发到负责的消拯局,偶尔警方与其他政府单位也会直接向消拯局求助,无论是哪一个单位的召唤,该局的行动管控中心都会有记录。他透露,消拯局的标准作业程序,是在接到投报后10分钟内抵达现场,不过平均纪录都是在7.5分就抵达。 警报灯是救援队伍的重要器材,以消拯局来说,越紧急的事故,警报灯的声音就越发急促,由驾驶员来设定。卡玛祖阿诺(Kamazul Anuar)当了26年消拯员,10年前转职为驾驶员。他觉得,在最快时间内赶到灾场不是难事,最大的挑战是进入灾场的道路浅窄,消防车或水槽车难以进入,再不然就是两旁停满车辆,在这情况下,即使再急的警报灯也发挥不了作用。 “当下就要决定是找其他道路进入灾区,还是其他方法。如距离灾场不远,我们就会马上卸下器具,进入灾场灌救,而我就要去找最近的消防栓,检查水压,是否要动用水槽车等等。对我来说,无论是站在最前线灭火,还是现在的角色都非常重要。” 在灾场遗失了器具怎么办? 有没有试过器具在灾场遗失? “也没有,倒是拿错其他局的就有。每样器具都有注明所属的消拯局,收队时不小心拿错其他局的器具,发现后就马上联络归还,不是什么大事!” 沙比里表示,为了防止突发状况,行动主任每次安排出勤前,都会拟定几个方案,确保不会影响救援工作。由于设备与人手有限,当同时间接到超过两宗投报时,就要其他局的协助,要求距离灾场最近的消拯局支援。 “整个吉隆坡的消拯员人数是九百多人,每一个时段有三百多人执勤。吉隆坡也是训练新人的地方,大部分消拯员毕业后都是先在吉隆坡服务,累积经验后才派往其他州。以全国来说,雪州消拯局的出勤率最高,有时一天可以超过300次。”过去消拯员的主要任务是救火,七八十年代吉隆坡还有很多木屋区,经常发生火灾;如今木屋区已不复存在,所以更多时候是去车祸现场救援。 他坦言,消拯员是一个需要脑力与团队精神的职业,更少不了体力,所以步入40岁以后,就会跃升到管理层或其他行政工作,不再站在前线。或者申请回到家乡值勤,毕竟小地方的意外发生率比较少,体力方面可以应付。 延伸阅读:救援最前线01:大马版《Top Gun》 大马皇家空军为救援随时候命救援最前线02:救护车司机练就“漂移”车技 飞驰路上救援刻不容缓
3年前
陆上的救援前线,最让人熟悉的,就是救护车司机。他们驾着响着警报的车子在马路上飞驰,穿梭在车龙与大街窄巷间,为的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扺达需要救护的现场。救护车的救护准则是,接到指令后的10至15分钟就会抵达。 报道:本刊 张露华摄影:本报 陈启基 当了19年救护车与运棺车司机的慕拉尼(Muralihsb,43岁),目前在双溪毛糯医院服务。他表示,从医院抵达现场的时间要看距离,但收到指示后,一般都是在10至15分钟就会抵达。 [nonvip_content_start] 过去两年疫情期间,可说是救护车司机出勤率的巅峰期,往往是一出车就忙到收工才回去换班。询及疫情期间一天最高出勤率是多少趟时,他表示,疫情之前,一个班次通常不少过5个召唤,但疫情期间,“最高纪录是一晚18个召唤,晚上9点上班,凌晨5点才回去医院交班!”也试过五六天没有回家,完全没有机会好好睡一觉,没有收工时间,累得撑不住了就在医院休息处小睡片刻,充电之后又换其他同僚休息,如此的生活持续了接近一年。 “即使可以回家我也不敢,担心把病毒带回家,所以那段时间不但是身体上的累,心理也很累,每天接送这么多确诊者与死者,说不难过是假的!” 双溪毛糯医院共有21名救护车司机,分3班24小时轮值;原本每一班有4名司机,但疫情期间所有司机取消休假,甚至连续几天不休地工作,每一班都有10人待命。如今疫情虽然缓和,但救护车需求依然很高,所以值班司机也从4名增加至5名。 须完成陆交局与警方提供的培训课程 慕拉尼表示,当初是被爷爷强拉当上救护车司机,那时才24岁。在当救护车司机之前,他是罗里司机,收入还不错,“但是爷爷认为公务员工作稳定,收到医院录取信后,硬拉我来医院办理入职手续,一当就当了19年。现在回想,爷爷的决定是对的,至少我在疫情期间还有工作,家人不至于挨饿,最重要的是,这份工作可以救人!” “那个时候没有什么培训课程,都是前辈教我们,边做边学。但现在已经很有系统,救护车司机都必须接受由陆路交通局与警方提供为期3天的培训课程。” 每次救护车出勤,都是司机与助理医务人员搭配,前者负责在安全及最快时间内抵达地点,后者有基本的紧急救护知识,现场处理后需要进一步治疗的就送院,不需要的就结束任务。 国民合作意愿高,遇救护车会让路 当我们在路上听到响警报的救护车疾驶而来时,路面很快就劈出一条通道让救护车通过,交通灯前大家也会自动让路,救护车司机如何练就这一身“漂移”技术? 慕拉尼笑说:“大家都会让路是真的,这一点大马人还相当合作的,有时还有摩托车骑士在前面给我开路,但交通灯还是要看清楚才过。你想想车上载着一名病人,虽然很紧急,但安全送到才最重要,即使是救护车,最高时速也只是110公里而已!” “不过,也有人会质疑我们是真急还是假急。空车或没有载病人的时候,我们是不能打开警报灯的。反之如果有人在路上发生意外,需要救援,看到没有亮着警报灯的救护车,民众可以截停要求救援,只要是没有任务在身,我们不可以拒绝救援。” 最开心的事:得悉护送的病患获救 当了这么多年的救护车司机,最大挑战是什么?他说:“应该是涉及大型交通工具的交通意外,尤其是罗里与罗里相撞,司机都会被夹在车里,即使我们到达现场也无法移动伤者,因为担心可能会爆炸或燃烧起来。所以必须等待消拯员到来,那一刻是非常焦躁!” 他直言,每次送到医院的病人或伤者得救,是最开心的事,救不回当然会难过,毕竟是自己拼了劲带回来的。要数最难过的一次任务,就是亲自驾救护车把爷爷送进院,然后用运棺车把爷爷送回家,那是他最难过与难忘的经验。 询及驾救护车与驾运棺车的感受时,他说:“当然不一样,救护车载的是活人,运棺车载的是遗体,一个十万火急,一个是安全送回家,心情反差很大!” 延伸阅读:救援最前线01:大马版《Top Gun》 大马皇家空军为救援随时候命救援最前线03:消防及拯救员上山下海救护生命
3年前
随时候命,是他们的工作守则,一声令下,哪怕是上山下海也要立即动身,这绝对不是夸张的形容词,因为在救护路上生命稍纵即逝。而救援最前线除了我们熟悉的救护车人员和消防及拯救员,还有鲜为人知的航空医疗服务(Mercy Flight)。 航空医疗服务是以飞机或直升机载送的救援服务,唯有非常时候才会使用。提供这项服务的有官家也有私人企业,除了载送紧急病人、移植器官,也包括到战事区接载受伤或殉职的军人,或到动乱国家接载国民回国,都是非一般的救援任务。 为了了解这项特别救援服务,约访了大马皇家空军,并进入保安高度严密的梳邦空军基地,一探航空医疗服务其中一款使用的机种──空中巴士A400M(Airbus A400M)。 报道:本刊 张露华摄影:本报 陈启基、林明辉、陈世伟 大马皇家空军空中作战指挥部助理总监诺拉兹曼依斯迈上校(KOL Norazman Ismail)表示,航空医疗服务是大马空军提供的义务飞行任务,除了载送危急病人到医院,也会在天灾发生时提供运载灾民服务。 [vip_content_start] 身为行动指挥,当接到航空医疗服务要求时,他会根据情况调派人手及机种,航程比较长的,如从东马运送病人来西马,就会使用固定翼飞机(Fixed Wing Aircraft),因为速度比较快,且可以高空飞行。“直升机的话,通常是在环境受限制的情况下才使用,毕竟它不适合长途飞行,速度也比较慢及无法高空飞行。” “但是固定翼机种需要比较大的地方降落,所以我们也需要了解当地的环境,寻找适合着陆的地点,通常都会是学校草场或空旷的地方。” 目前,大马空军部队使用4款机种提供航空医疗服务,3种是固定翼飞机,包括空中巴士,以及一款直升机。空军医疗服务共分为3种,分别是: ●医疗后送(Medevac-Medical Evacuation):将患者从事故现场或从医疗机构运送到另一个医疗机构,以进行进一步医疗护理。 ●伤员后送(Casevac-Casualty Evacuation):通常在军队中使用,主要应用在战场,运送身患重病或有严重医疗伤害的人。 ●遗体后送(Bodevac-Body Evacuation):把偏远地区的死者遗体运送回国。 每位空军都须接受航空医疗服务培训 尽管空军部队非医疗单位,也没有一支专属的航空医疗服务队伍,但所有空军成员都必须接受这项任务培训,如抬送病人上机及下机的技巧与方法,让病人可以安全送到医院。他表示,这些培训都是空军部队的持续训练,而且是周期性的进行,确保所有队员随时可以出动,甚至医院也会派出医生到来一起受训。 他讲解安排航空医疗服务的程序时说,当医院认为病人需要即刻航空医疗服务时,就会联络国防部,军医会与院方了解病人情况,如状况是否适合飞行,建议所需要的配备等等,确定需要空运后,就会向空军总司令申请,同时也会知会他,以便安排人手与装备出发。 “基本上所有空军成员都已经受过训练,可以随时出发,也知道需要什么配备。我会马上安排飞机与人手,配合医院安排才启程。当然也要看是否有飞机,若全部飞机都已经出勤,我也会调派一些非紧急任务的机组执行有关任务。”诺拉兹曼强调,军人是24小时候命的,当发生突发情况时,接到指令就需要马上出动,没有所谓的“已经下班了”理由。 安全护送最重要 他表示,除了配备与人手,天气也是一个考虑因素,所以在出发前都会先查阅气象预报,设定最安全的飞行路线。“其实,平常我们也是每半个小时就更新气象预报,做好随时出动的准备。” 他表示,使用航空医疗服务是为了在最短时间内把紧急病人送院治疗,安全护送最重要,尤其运送的都是情况危急的病人,他们可能无法承受高空飞行的气压,所以机师必须根据情况来调整航线、飞行高度,确保可以安全把病人送达。 “曾经有一个案例,砂拉越一所医院要求我们把一名病人送来西马接受治疗,但是军医评估过后,认为病人肺部承受不了高压,长途飞行会构成危险,所以最后无法批准申请。” 他谈到,国内需要航空医疗服务的医院,通常是东马、东海岸地区如哥打巴鲁、瓜拉登嘉楼等,尤其是东马,即使只是州内移送,如山打根医院送到亚庇医院,因为路面情况很糟,陆路载送耗时,所以会要求空军载送。“此外,东马的医疗设备也不如西马先进,专科医生比较少,一些病情紧急或复杂的病人都需要送到西马治理。还有就是器官移植手术,也必须送到西马进行。” “一般上,需要航空医疗载送的病人,都是需要进行心脏手术或有心脏问题的初生儿。” “人道主义援助和救灾”也是服务项目之一 除了空军,警方、消拯队也都有提供空中救援,当接到求救投报时,各单位会互相支援,根据情况所需派出适合的救援部队。不过,他也说,航空医疗运送服务的案例并不多,如去年该部队也只接到5宗申请。 今年55岁,已经在空军服务37年的诺拉兹曼,虽然现在没有再“飞”了,但年轻时候也曾多次执行航空医疗任务。最难忘的一次经验是从哥打巴鲁载送一名老人到吉隆坡,但在飞行途中,随行的医生却告知病人已经去世。尽管如此,任务还是要完成,把病人送到医院。 “通常我们在抵达前30分钟就会通知医院,让院方准备好救护车在机场接载。如果是使用直升机的话,就会直接送到医院。” 回顾以前“飞”的日子,他说,在八九十年代,大部分原住民还是住在森林里,医疗水平落后,当需要送院救治时,村长就会联络当局,空军就会安排直升机到森林里接载病人送院治疗。“那时候很常接到原住民的航空医疗服务申请,由于他们都住在森林里,固定翼飞机无法降落,所以都是用直升机载送,治好后再次用直升机送他们回家。”除了载送病人,照顾病人的家属也允许登机,以便随行照顾病人。 除了载送需要紧急治疗的病人,航空医疗服务也包括“人道主义援助和救灾”(Humanitarian Assistance And Disaster Relief-HADR)。诺拉兹曼提到,当一些国家发生动乱时,空军也会派出队伍把当地的大马公民接回家,如之前也门发生战争时,就曾派出专机接载大马人回国;2015年尼泊尔严重地震,也同样派出专机把滞留当地的大马游客及公民载回国。 【航空医疗服务出勤队伍】 航空医疗服务每次出动时,队伍有多少人?除了机师,还包括了哪些职务军官?答案是3位至7位,当中包括机师、副机师、导航员、飞行工程师、机舱人员以及两名医护人员,视乎机种来调配人手。 飞机师:拉惹莫哈末菲努上校(KAPT Raja Mohamad Fairul)表示,如果使用固定翼飞机,一般是7人队伍,机师与副机师负责驾驶,导航员监督飞行路线及出现状况时重新拟定新路线,飞行工程师负责起飞前与降落后的检查、燃油配给及其他应急配备。“而机舱人员(Loadmaster和Stewards)通常有3人,负责机舱内一切事务,包括准备装备、急救器材的电源供应、与随行的医生协调,当中包括一位女军官,负责搭客事务,关照病人情况。” 飞行工程师:从接到指令到出动,最快可以在多少时间内就绪?莫哈末阿斯林少校(MEJ Mohd Aerin)说:“一般上医院都是提早一天通知的。遇上紧急事故,最快也要一个半小时,因为需要做很多安排。” 他表示,有时候临时接到航空医疗服务申请,而营地没有飞机备用,上级就会把已经出勤的队伍临时转换为航空医疗服务队,直接飞到指定地点。“当然在转换之前,我们要确保机上有所需要的配备,若没有或不足,就会问医院有没有备好,最坏的打算就是飞到最近的营地领取配备后再出发。”若飞行途中机上一些设备发生故障,就要通知机师,让他转为低空飞行,以减低飞机压力。 他也提到,除了运载病人,试过一次在出勤途中突然接到紧急命令,飞往某医院把一个捐赠器官运送到另一家医院,以进行器官移植手术。“接到命令的时候的确有点紧张,马上转换路线,尽快完成任务。” 导航员:莫哈末菲尔多斯上校(KAPT Muhammad Firdous)说,他的工作是确保飞行航线安全。一旦发生紧急事故,就要马上了解周遭情况与最近可供降落的地点,与地勤人员协调,然后向机师建议更改飞行路线。“如果是载送病人的话,病人中途出现状况,就要寻找最近的机场或可以降落的地方,地勤人员会通知医院,派出救护车在机场或降落地点候命。” 他表示,因为是载送病人,所以必须全程监督病人情况,一旦出现状况机舱人员就要马上向他汇报,再决定应变行动。 “飞行对我们来说是驾轻就熟,但载着病人的时候就是挑战,毕竟要顾及病人的体征,如心脏病的病人或婴儿,飞行条件就受到限制。” “如果遇上好像阿斯林说的中途转换任务,我就要确保燃油是否足够飞到目的地。” “空中小姐”:娜吉哈中士(SJN Najiha),是航空医疗服务的“空中小姐”。她服务的对象就是病人与病人家属,协助机舱人员。 她表示,大部分,甚至是所有使用航空医疗服务的人都是第一次,尤其是病人肯定会非常紧张,身体状况也可能会因为飞行而发生变化,所以她的工作就是安抚病人之余,也要留意病人情况,随时向机师及导航员汇报,尤其是有女病人的时候,就更加需要她的协助。 延伸阅读:救援最前线02:救护车司机练就“漂移”车技 飞驰路上救援刻不容缓救援最前线03:消防及拯救员上山下海救护生命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