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聯絡我們
登廣告
關於我們
活動
熱門搜索
大事件
本網站有使用Cookies,請確定同意接受才繼續瀏覽。
瞭解更多
接受
您會選擇新界面或舊界面?
新界面
舊界面
登機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時間整理
|
清明後5生肖“運勢旺” 事業、財富、感情皆豐收!
|
緬甸7.7級強震 |
特朗普:美會出手幫忙 專家憂USAID應變能力
|
返鄉潮湧現 多條大道交通緩慢
|
緬甸7.7級強震 |
帶5噸醫用品物資等 中救援醫療隊抵緬甸
|
登機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時間整理
|
清明後5生肖“運勢旺” 事業、財富、感情皆豐收!
|
緬甸7.7級強震 |
特朗普:美會出手幫忙 專家憂USAID應變能力
|
返鄉潮湧現 多條大道交通緩慢
|
緬甸7.7級強震 |
帶5噸醫用品物資等 中救援醫療隊抵緬甸
|
登機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時間整理
|
‹
›
簡
本網站有使用Cookies,請確定同意接受才繼續瀏覽。
瞭解更多
接受
您會選擇新界面或舊界面?
新界面
舊界面
登机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时间整理
|
清明后5生肖“运势旺” 事业、财富、感情皆丰收!
|
缅甸7.7级强震 |
特朗普:美会出手帮忙 专家忧USAID应变能力
|
返乡潮涌现 多条大道交通缓慢
|
缅甸7.7级强震 |
带5吨医用品物资等 中救援医疗队抵缅甸
|
登机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时间整理
|
清明后5生肖“运势旺” 事业、财富、感情皆丰收!
|
缅甸7.7级强震 |
特朗普:美会出手帮忙 专家忧USAID应变能力
|
返乡潮涌现 多条大道交通缓慢
|
缅甸7.7级强震 |
带5吨医用品物资等 中救援医疗队抵缅甸
|
登机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时间整理
|
‹
›
星洲人
登廣告
互動區
|
下載APP
|
簡
登机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时间整理
|
清明后5生肖“运势旺” 事业、财富、感情皆丰收!
|
缅甸7.7级强震 |
特朗普:美会出手帮忙 专家忧USAID应变能力
|
返乡潮涌现 多条大道交通缓慢
|
缅甸7.7级强震 |
带5吨医用品物资等 中救援医疗队抵缅甸
|
登机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时间整理
|
清明后5生肖“运势旺” 事业、财富、感情皆丰收!
|
缅甸7.7级强震 |
特朗普:美会出手帮忙 专家忧USAID应变能力
|
返乡潮涌现 多条大道交通缓慢
|
缅甸7.7级强震 |
带5吨医用品物资等 中救援医疗队抵缅甸
|
登机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时间整理
|
‹
›
首頁
最新
頭條
IG熱文榜
熱門
國內
即時國內
封面頭條
總編推薦
暖勢力
熱點
全國綜合
社會
政治
教育
我們
專題
發現東盟
帶你來國會
星期天頭條
華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夥伴
星洲人互動優惠
國際
即時國際
天下事
國際頭條
國際拼盤
帶你看世界
坐看雲起
言路
郭總時間
社論
風起波生
非常常識
星期天拿鐵
總編時間
騎驢看本
風雨看潮生
管理與人生
綿裡藏心
亮劍
冷眼橫眉
財經
股市
即時財經
焦點財經
國際財經
投資週刊
娛樂
即時娛樂
國外娛樂
大馬娛樂
影視
地方
金典名號
大都會
大柔佛
大霹靂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馬
花城
古城
東海岸
體育
大馬體育
羽球
足球
籃球
水上
綜合
場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專題
優活
旅遊
美食
專欄
後生可為
東西
時尚
新教育
e潮
藝文
護生
看車
養生
家庭
文藝春秋
星雲
人物
影音
讀家
花蹤
亞航新鮮事
學海
動力青年
學記
後浪坊
星洲人
VIP文
會員文
最夯
鄭丁賢
林瑞源
時事觀點
深度報道
投資理財
非凡人物
族群印記
身心靈
VIP獨享
百格
星角攝
圖說大馬
國際寫真
好運來
萬能
多多
大馬彩
熱門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救贖
星雲
最後一個超能力者的抉擇/Nitecat(峇都基基)
“世界坑坑窪窪,總會有人縫縫補補”,這一句溫暖的話,直達我的內心深處。那用來縫補的針線呢?該用什麼來縫補我不曉得,心裡深處卻總抱有一絲期望,有個擁有超能力的英雄出現,將那些困身的煩惱打碎,或是將那些崩潰的人群拯救出來。 但現實裡沒有披著披風的超人,只有還不完的賬單,還有做不完的工作。能拯救我們的不會是別人,而是自己。好不容易,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裡,洗了熱水澡,將溼漉漉的頭髮吹乾,腦海會不自覺冒出記憶碎片:與朋友一起玩樂的時光,那一張張可愛的笑臉,儘管甚至已經叫不出他們的名字,將之用文字連接描繪,就能像是將一堆散亂的畫面疊在一起,然後你就像再一次跟他們相聚了般浪漫。 老闆給的工作壓力,永遠就那麼剛好停留在要把你逼瘋的邊緣,總讓你處於丟辭職信,或繼續當牛馬間瘋狂地試探。一切都是剛剛好地發生,生活中亦如此。幸運會在你意想不到的時刻降臨,就像肚子餓了就有人請吃飯。這大概就是老天爺這個編劇給我們的能量棒吧?好讓我們不至於絕望。 堆積如山的情緒,往往難以招架。壓垮我們的並非事情,而是情緒。遺憾的是,學校並沒有教導我們怎麼處理情緒,只有怎麼在考題上對答如流,還有那一項項要打破的紀錄。 兒時抬頭看的天空,已經從天藍色,漸變成火紅色在夕陽下暈開,襯托出那短暫絢爛的難得。相聚亦是如此。各奔東西的舊識想要相聚,特別不容易。若是使用超能力,我想就是將那些思念的臉龐,帶到眼前,好好相聚一番。互相調侃的日子一去不復返,畢竟年紀越大,越難交到新的朋友,大家都將心湖一層層的保護著,好像那些主動示好的人們都帶著目的,不是賣保險就是保健品。 將兒時的“超能力”具象化 所幸,我喜歡觀察身邊的人事物,也喜歡閱讀。 機緣巧合中,我發現了寫作的魅力。寫作這條路,介於現實與虛構之間,可以有天馬行空的浪漫,也可以務實地描繪生活中的點滴。彷彿這樣就可以將兒時的“超能力”具象化。或許也算一種救贖?我不曉得。只是覺得寫作時的人充滿無限可能,可以做到一切你想做到的。我想這大概就是老天賜予的超能力吧? 寫作能將那些思念的人事物,透過文字在另一個時空賦予不一樣的結局。可愛的人兒,也許你很迷茫,也沉浸在困難的時期,若是不知道怎麼自處,不妨試試將那些難以啟齒的心事化作文字,然後你會發現昨天的事故,其實是日後的故事而已。 但擁有超能力是我所期望的,並非所需的。走筆至此,化身超能者也好,自我娛樂也罷,自詡超能力者,看來總是可笑。筆下的故事或與你無關,但也或許會在某一刻,讓閱讀至此的你得到慰藉,那便會是我做的最好的抉擇。擁有超能力者不一定是內褲外穿的超人,不一定要穿著酷炫的戰衣才能拯救世人,文字的力量往往超乎想像,超人拯救你的安全,但文字拯救你的人生。 面對生活選擇,要當逃兵,還是英勇的戰士?問題的核心不是不斷追問原因與責任,而是解決方法。套一句老話:老天給你遇到的麻煩,一定是你能解決的;靜下心來思考,總會找到出路。自詡最後的超能力者的我,選擇用文字來縫補這佈滿坑洞的世界,倘若哪一天,有人因為我的文字而得到溫暖,便算不枉此生了。
1月前
星雲
星雲
殼/禾歌(吉隆坡)
夕陽在海面上融化,渲染了一片霞爍波光。沙灘上寄居蟹的行色匆匆,和沿岸的風涼愜意形成鮮明的對比。乍看之下,它們像群小學生。揹著厚重的書包,爭先恐後挑房子。 螺殼太窄,不能住;螺殼太大,帶上行走困難,也不行。 大自然教會它們,合體的完美外殼要靠自己爭奪,換殼則是成長旋律不可或缺的音符。 可課文沒有告訴我們,人類的成長也同樣需要換殼。 母親對妹妹的叛逆總是束手無策。 或許因為妹妹性格剛烈頑固,或許是對她自幼喪父的憐惜。看著母親在她變本加厲下的日愈無助,我漸漸覺得妹妹的“改邪歸正”裡,有一份屬於我的責任。我以為只要自己的介入足夠強硬,以身作則就能匡正家規。可事實,卻讓我陷入了自責和無奈:長輩指責我太嚴厲,母親一次次將她從我的責罰裡救走。她屢教不改,而我活成了童話裡的惡毒姐姐。 高考午後的一束盛夏,悄無聲息,照進了我這座殼。 “是關於你妹妹嗎?”由學生自主定題的華語口試裡,老師輕鬆道出我的開場白。 我愣了一下。 原來一直被我當成宣洩的日記作業,有老師的認真傾聽。 被看見,原來如此鏗鏘有力。 那一瞬間,所有的委屈都有了歸屬。頭上嗡嗡作響,可我分不清是盤旋的吊扇,還是我哭得快要窒息的暈眩。 “你有沒有想過,你母親扮演著負責養家的父親,而你在不知不覺中,一直扮演著一個母親的角色?” “可是我想為母親分擔,減輕她的負擔,為家裡出一份力。” “你可以分擔,但是必須作以一個女兒,一個姐姐,而不是一位母親。你母親現在依賴著你管理家事,但是她不能把母親這個角色給你。” “那母親就要獨自承擔兩個角色不是嗎?那多辛苦呀!” “這是你母親的功課,唯有靠她自己面對。而你,是時候將角色還給你母親了。” 老師在我認知維度外的提點,讓我如夢初醒。我這才看見,對於糾正妹妹幾近病態的執著,是因為在與母親共情中,我將她的情緒和責任也一併背上了。可笑的是,打算揹負一生的,竟是不屬於自己的重量。 我們都有自愈力 《你揹負了誰的傷》裡寫道:“揹著父母,是我們為他們的喜怒哀樂負責。只要發生任何事情導致他們難過生氣,那是我的錯;揹著父母,是因為想要拯救父母,到最後因為自己的能力有限,雙方都成為被對方埋怨的受害者。” 責任歸還,是每個責任心過強的小孩的必修課。去卸下不屬於自己的角色,將一切交還給對方。 這堂課和高考無關,可直到現在,仍然滋養著我的成長。 也許不是所有童年都完美。但沒關係,長大後的我們都擁有自愈的能力。 有換殼時需要暴露自己脆弱的勇氣,更有捨棄部分自己換一次徹底成長的決心。 如果你願意,隨時可以去奔赴一場自我救贖,去看見自己,找回自己,親手治癒童年的自己。 葉鳳梅老師,遇見您,我是何其幸運。感謝您看見了我,讓我看見我自己。讓我可以換回自己的角色,重新揹負著愛出發。
1年前
星雲
文藝春秋
林雪虹/懸崖
你那裡現在幾點了?我問奈伊瑪。 “當你看見太陽時,我看見的是月亮。”奈伊瑪教我怎樣記住我們之間的時差。 後來我就不再問了。我的腦海裡會浮現一幅世界地圖,從我們的烏拉港出發,一路向西行,直到世界盡頭,那裡就是奈伊瑪的家了。 那是一座島嶼,和我們的烏拉港有著一樣鹹腥的海水,一樣的太陽,一樣隨處可見的甘蔗地和香蕉園。我想像奈伊瑪汗流浹背,光滑的黑色皮膚曝曬在日頭之下的樣子。 很長一段時間,我總是記錯,以為奈伊瑪來自牙買加。她經常提到加勒比海的沙灘和陽光。她說她在一座島上(“我過得很好,正在島上享受著加勒比的陽光和沙灘!”)。在那片無邊無際的海域,我能記得的只有牙買加和千里達島——藍山咖啡和了不起的奈保爾。 那我們這裡有什麼呢?(“振作起來,我們還有彼此呢。”) 我在一個下著濛濛細雨的初春抵達巴黎。那是一個倉促的決定,雖然我早就想離開烏拉港。我想逃離這裡。那時候我總是感到迷茫和孤獨。我想改變生活,卻又不知從何下手。 當我終於找到我的青年旅舍時,我已經渾身溼透,又冷又累。洗過澡後,我在床上昏昏沉沉地睡著,直到被一陣嗡嗡聲吵醒。 昏暗中有個女人舉著吹風筒吹頭髮。見到我,她沒有轉過身,而是對著鏡子裡的我微笑。鏡子中的兩個女人相視而笑。佇立在鏡子前的那個女人看起來神采奕奕,一頭玉米燙張揚地頂在腦袋上,使她原本就嬌小的身軀看起來更小。她精心裝扮了一番,赭紅色的北歐風提花毛衣,淺棕色卡其褲的大半截藏在深褐色長筒靴裡。一對大圈耳環在陰影裡閃閃發亮。房間裡瀰漫著香波和香水的濃郁氣味。 我吵到你了嗎?她回過頭來問道,但並沒有看我。 噢,沒有,我只是在倒時差,我說。 你想不想跟我們一起出去找點樂子? 她叫奈伊瑪。兩個男孩的母親。外貿公司的職員。香薰愛好者。只要她在,甚至是在她離開後好一會兒,整個房間都會飄散著各種香氣。她說的我們是她和寢室的其他女孩,人數和成員總是不固定,3個或5個,取決於那天有哪些人在寢室裡——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對那些樂子感興趣。 今晚她們要去“玉榭小地窖”。這家爵士樂俱樂部曾出現在《愛樂之城》裡。同行的兩個女孩——娜塔莉和金是大學生,比奈伊瑪年輕許多,似乎對去酒吧這件事更熱衷,花更多時間在化妝上。她們的床上凌亂地放著各種東西——化妝包、充電器、睡褲、孤獨星球的旅遊指南、皺巴巴的巴黎地圖。奈伊瑪反倒顯得不那麼興奮或滿懷期待。不過她看起來還是很歡快。她總是熱情洋溢,極少提出反對意見,極少對人冷嘲熱諷或說洩氣的話。 但在維持秩序和寢室的整潔這件事上就不一樣了。奈伊瑪精力充沛,有足夠的能耐確保寢室裡的公共空間——簡陋的浴室和一張塑膠方形餐桌永遠乾淨、井井有條。這會兒她果然像一個母親,孜孜不倦,一會兒對著鏡子撫弄頭髮,一會兒整理擱架上的洗漱用品,然後又檢查餐桌上的那些零食包裝袋和飲料瓶是不是空的。 我的天吶,這究竟是多少個萵苣姑娘掉的頭髮?她一邊說,一邊將一團頭髮扔進垃圾桶裡。 哎喲喂,這是準備為老鼠和蟑螂開派對嗎? 你不會怪她好管閒事。奈伊瑪就是有這股魄力。即便有時她有點氣勢凌人。對著她,你不會生氣,也不會想要較真。 我沒有和她們一起去玉榭小地窖。那是我在巴黎的第一個晚上,我不想去什麼俱樂部。我感到疲憊、恍惚,以及無所適從。那也是我第一次去歐洲。我一直想去巴黎。就像許多文藝青年那樣,巴黎是我的夢想之都,那裡有我為之著迷的一切——塞納河畔,莎士比亞書店,海明威,波伏娃,杜拉斯在召喚我,我的靈魂熱切渴望受到他們的洗禮。 第二天並不比第一天好過。我一上街就險些遭搶劫。在北站的地下通道,三個吉普賽女孩圍堵我,將我逼到牆角,企圖奪走我的照相機和錢包。一個路過的男人及時解救了我。這使我更加恐懼這座城市。這裡充滿了甜蜜與驚喜,卻也暗藏各種危險和未知。 我驚魂未定。午後,我們一起去花神咖啡館喝咖啡。只有奈伊瑪和我兩個人。露天座位已經滿了,我們坐在靠近門口的桌子旁。點一杯咖啡你還會得到一小塊印有花神咖啡館標誌的巧克力。奈伊瑪把她的巧克力送給了我。 她能說流利的法語。看著她一邊看菜單,一邊淡定地和侍者說話,我心生豔羨。不只是她,周圍所有人看起來都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人們從容不迫地推開門,優雅、自信地用餐和交談。我卻總是膽怯、窘迫,總是感到難為情。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這下子我終於能看清奈伊瑪的臉了。那張臉偶爾會緊繃、抽搐,眉毛稀疏,額頭有幾條細紋,下巴有點鬆弛。惹人注目的是那隻左眼。奈伊瑪的左眼嚴重斜視。這容易使人產生錯覺,以為她總是心不在焉。 事實是她一直都在傾聽。這在往後的歲月裡都得到了證實。(“你說過你想成為一名作家。”“我記得。”“我看了你上次說的《午夜巴黎》了!”) 你說這是你第一次出國。為什麼是巴黎?奈伊瑪問我。 我想尋找一點光。 怎麼了?你對生活失去信心了嗎? 也許吧。我不知道。我好像已經能預見我的未來了。 那你看到什麼了? 一潭死水。 所以你也是來朝聖的。她用了“朝聖”這個詞。 沒錯。今天早晨我已經去蒙帕納斯公墓了。 那你在那堆骷髏裡找到你的人生意義了嗎? 沒有。我苦笑了一下。 談談瓜德羅普吧。我對它一無所知。在那裡生活是什麼樣的感覺?我說。 到處都是樹。還有海風。我們有無窮無盡的熱風。陽光、沙灘、香蕉。我的童年就是在香蕉園度過的。剩下的就是生老病死了。 聽起來很像我們那裡。 C’est la vie. 人生苦短,所以我們應該找點樂子! 奈伊瑪比我早兩個禮拜來到巴黎。她輾轉於不同的酒店。最初的幾天,她住在豪華的大飯店裡。然後是檔次低一些的連鎖酒店。最後是廉價的青年旅舍。每換一個地方,她都能結交到新朋友,和他們一起在巴黎的街頭遊蕩,流連於各種酒吧、公園和博物館。 我說我很難交到新朋友。她說別擔心,不要害怕。要記住這趟旅行的目的。你是為了尋找生活的意義。你已經擁有了。 奈伊瑪要回巴斯特爾了。我要回我的窪地了,她笑著說。她看起來絲毫沒有不捨,雖然她說她愛巴黎愛得要命。 我們在旅舍的餐廳道別。那時我有點沮喪。我起得很早,情緒難得高漲,打算去奧賽美術館看《隆河上的星夜》。排隊取麵包時,我不小心將刀叉掉落到地上,撿起來後又不小心碰掉了盤子裡的香腸。一個男人皺著眉,誇張地做出“噓”的手勢。就在我轉身時,他一邊搖頭,一邊冷笑著說了句我聽不懂的話。我面紅耳赤,羞恥感如旋風般向我襲來。 我和奈伊瑪用力地擁抱。是她先對我張開雙臂的。 不要害怕,她再次對我說。在這裡,你只要記住你是雪。她叫我雪。那是我的中間名。在這個世界上,只有她這樣呼喚我。 你只要像雪那樣活著。臨走時,她鏗鏘有力地說道。 像雪那樣活著。 我就是雪。 奈伊瑪走後,我失落了幾天。這很奇怪。我感到更加孤獨、恐懼了。 我走在巴黎的大街小巷。偶爾突如其來的陽光使我想念起赤道的陽光來。我不停地走,尋遍那些我從電影和書本知道的地方。紅磨坊。丁香園。馬克西姆餐廳。洗濯船。 夜裡,我疲倦又心滿意足地回到宿舍(現在我視我們的寢室為女生宿舍了),爬上我的上層鋪位,拉上簾,睜著眼回憶白天的一切。我還寫日記。那段日子我總在嘗試寫點什麼。我被幸福感和安全感籠罩著。我感慨不已,知道這一切來得不易。像雪那樣活著。奈伊瑪的話盤旋在我腦海裡。 很快我的錢花光了。在奈伊瑪離去後一個禮拜,還是在一個陰鬱,下著綿綿細雨的午後,我離開巴黎,回到了烏拉港。 兩年後,我想起奈伊瑪。我給她發簡訊,告訴她我的近況。我結婚了,嫁給了一個富有正義感的記者。我們搬到了吉隆玻,住處附近也有酒吧和咖啡館,但這一切都遠遠不及巴黎。 “我真是太開心了!你一定會幸福的。真正的生活這才要開始呢。我的長子已經上初中了。他再也不哭哭啼啼,真的是長大了。我呢,一切如故,沒什麼可抱怨的。” “聖誕快樂!我們這兒也沒有白色聖誕。” “你為什麼不考慮找新工作呢?換種生活方式,未嘗不是好事。” “我太想念巴黎了。想念和你一起在花神咖啡館的那個下午。你激勵了我。” “生活就是這樣的。沒什麼可抱怨的。” “活著就很好了!” 老實說,我不喜歡她提到那趟巴黎之行。那隻會提醒我眼下的生活有多乏味、絕望。這些年來,我經歷了結婚、搬家、母親病逝——那些人們說的人生大事,但不知為何,我卻感覺什麼都沒有改變。沒有。 令我憤懣的還有奈伊瑪依然是那個奈伊瑪。一樣的語調和笑聲。那個底氣十足,永遠樂觀、積極的奈伊瑪。看看那些她分享到社交媒體上的照片。那棵裝飾著聖誕球和薑餅人的聖誕樹。藍天、白雲和沙灘。新年的煙花。一個又一個的生日蛋糕。 那場旅行並沒有為我帶來夢寐以求的重生(“你究竟想要什麼呢?”)。我原以為會的。一絲摻雜著甜蜜、苦澀與冒險的味道。我曾經多麼迷戀這種感覺啊。在巴黎時,我拍了無數張照片,天真地以為回去後可以辦一場攝影展,向所有人展示我的決心和能耐。我甚至真的嘗試寫了點東西。但到頭來我只感到力不從心,倦怠,自怨自艾。 巴黎不過是個幌子。 奈伊瑪忽然消失了。從社交媒體上消失了。了無音訊。再也沒有照片,沒有簡訊。我們陷入到長時間的沉寂之中。 她再次出現是在去年年底。那時候,不只是我,整個世界都深陷在泥淖之中。一天凌晨,她給我發來一張照片。照片中的女人蓄著超短捲髮,戴著墨鏡,穿著一件鮮豔的花卉連衣裙。她的身後是一片綠松石色、清澈見底的海水。不遠處有茂密的樹林和山崖。 你瘦了,也更美了,我說。 她說她病了。不是新冠肺炎。多發性硬化症,她說了一個我從未聽聞的詞。 “已經4年了。沒關係。我還活著,這已經足夠幸運了。” 我在網上搜索“多發性硬化症”。我看到“感覺異常”、“吞嚥障礙”、“慢性疼痛”、“抑鬱症”這樣的詞彙。還有“單側視力受損”。我想到了那隻斜視的左眼,那隻看起來漫不經心的眼睛。 “所以巴黎之旅對我很重要。那時我已經病了。我想要及時行樂。” “我想我是中了十氯酮的毒了。我吃太多香蕉了,哈哈。” 那個身穿赭紅色毛衣、淺棕色卡其褲,身上無時無刻不散發著香水味的女人再次出現在我眼前。她慷慨激昂地說著話,大笑著,表現出驚人的耐力和旺盛的生命力。也許當時她已經開始被疼痛折磨,也許她也處在對未知的將來的恐懼、擔憂之中。 那個午後,從花神咖啡館出來後,我們還去了聖母院。儘管春天巴黎的天空總是灰白、陰鬱,我們的熱情卻絲毫未減。我終於目睹卡西莫多的鐘塔了。奈伊瑪坐在靠近祭壇的長椅上低頭祈禱。她禱告了很長時間。我也坐了下來,坐在她後面的長椅上。望著空無一人的祭壇,我突然悲從中來,淚流滿面。那時我以為自己是那個需要救贖的人。 奈伊瑪。親愛的奈伊瑪。她才是那個真正站在懸崖邊的人。
2年前
文藝春秋
星雲
【年終快閃】虛白的自由/林珈羽(居鑾)
我喜歡畫畫。雪白的水彩紙是我最慣常的作畫工具。當斑斕各異的色彩遵循著水所勾勒的輪廓渲染,抑或是在乾涸的色澤上層層疊疊,每一個動向都似乎擁有自己獨有的靈魂光彩,無論其斑駁或清透。 這時候,我覺得白紙是靈魂的載體。 它無私包容我一切所思所想。我用勁,它會回應我以鮮明的濃墨重彩;我屏息蜻蜓點水,它便留下淡薄的、極度不明顯的、一個只有我知道的秘密色塊。 它擅長記錄情緒與人心。不是嗎?為心上鎖的人、精神狂嘯著不安定之人、在淚河裡沉浮的人——只要擁有一張白紙與筆,人們錯綜迷離相互糾纏的思想迷宮將有跡可循。我們都禁不住將靈魂與最深沉的意識瀉於一片無塵的純白。因為顏色為白,任何波瀾都會在它之上掀起不一般的水花。 那麼,給不同的人一張白紙,它可以是什麼呢? 它的兩面可以裝下一切色彩的構成——一匹奔騰的馬、一人的側臉、一片古老的印花、一場星辰的光輝。僅僅如此?我們可以突破二維的禁錮,將白紙扭曲摺疊成美麗的藝術品,或是一隻記憶中在課室如梭般砸中老師後腦勺的紙飛機。我們能將白紙撕成條狀延深或編制,我們能將它單純地捏成一團坑窪的星球…… 白紙的意義在於它能擁有不同意義。我深信虛白是靈魂的必需品——不可否認,精神的救贖與自由即是創造。
2年前
星雲
煲劇聯合國
黃愛玲/《午夜彌撒》(Midnight Mass)人最終能信仰的只有良知
只要有問題人類,就一定會出現各種假借宗教之名的歪理學說。西方千年來以宗教之名造成死傷無數的戰爭不就是最血淋淋的例子嗎?
3年前
煲劇聯合國
更多救贖
下一個
結束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