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教会

因为想要省下每日4令吉80仙的停车费,我去上班时总是将车子停放在附近一位友人的后院,距离我上班的地方大概250公尺的距离。在这250公尺之间,必经路上有一座供奉着池府王爷的福顺宫,我每一天路过时都会停下脚步虔诚地给神明请安打招呼。上班前会默念:“早安!祝你我今天都工作愉快!”下班时则多数是:“承蒙王爷庇佑,今天也顺利地结束了,感恩!” 有一次,班下得比较晚,我抱着一架打印机、一大包文件,再加上自己的手提包和水壶踉踉跄跄地走向停车处。我的生活总是枯燥的两点一线,没有意外的话,就会没有意外;但因为当日行程时间偏离了平日的轨道,在放工路上反而见到了不一样的风景,收获了一个小小的触动—— 傍晚7点的天色渐暗,乌云密布,眼看就要滂沱;路灯还未上岗,福顺宫前的五脚基那略显黯淡的白灯管是老街上唯一一盏已经亮起的灯。有一位看起来70岁左右的婆婆,着装得体,抱着环保袋子坐在那种和拐杖二合一的凳子上,没有年轻人滑手机习惯的婆婆形只影单地坐在那里东张西望。她听到声响转头过来看了我一眼,和颜悦色,我便顺势打了声招呼。 “安娣好,吃饱了吗?” “吃饱了。”她回我一个慈祥的笑。 “这么迟了,你一个人准备去哪里?” “在等车,我要去教会。” 那时候是7时12分,婆婆说平日里朋友都是大约傍晚7点来载她,但偶尔迟到5至10分钟也是常有的事。询问后得知,婆婆的教会会所就在我的住址附近,我提议婆婆不如用我的手机致电给朋友让他不必匆忙赶路,我可以顺路把婆婆载到会所。婆婆笑眼眯眯,对我说:“谢谢你小姐,我不记得他的号码,我坐在这里很安全的,有王爷。” 婆婆不用人陪 我原本想要逗留多陪婆婆等待片刻,但婆婆见我手上还抱着大包小包,便不停地催我先回家。我知道再坚持下去反而会显得过于热情,给别人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我叮嘱婆婆让她万事小心后便先行离开。 婆婆短短一句话让我不禁感触:我们生活着的这个大熔炉里融汇了各种种族和宗教,大家互相尊重和认可彼此的存在。信奉耶稣的婆婆因为坐在池府王爷前也感到安心这件事,让我觉得可爱得几乎要哭出来。那盏设定好了时间,时间到就会亮起来的灯和铺好地砖平坦的五脚基,或者还有池府王爷本尊散发的庄严氛围,这些叠加起来就给了婆婆很安心的感觉吗?我不确定。 “我追随我信奉的神,但我也相信别人家的神会法力无边、无差别地保佑着每一个人。”这就是宗教自由最让人喜闻乐见的面貌了吧! 我驱动汽车准备回家,拐出路口等绿灯时,看到婆婆缓缓把自己的拐杖椅子折叠好,然后慢条斯理地乘上了一辆停靠的轿车,天这时才开始淅淅沥沥地下起雨。经过庙宇的正门口,我当天心里默默对池府王爷说的是:谢谢您也保护这位阿门的婆婆哦!
4月前
5月前
新年来临前一个月,我在教会把好多棵炮竹红,移种到长型的4个花瓶里,以摆设于教会大门前,迎接教友和新年。 炮竹红(firecracker plant),是我见过最柔软的花树,它既非枝干亦非乔木,就只是一味长出青色的茎,一如柳条垂挂,倘若你把它种在长长白白的花瓶里,正好衬托出其青中带红的典雅美丽,令人赏心悦目。 炮竹红的花有白有红,宛如人间红白喜事,而每条柔茎上都开满娇小玲珑的花朵,随风摇曳,真的好像是一串串爆竹噼里啪啦在怒放。 炮竹红,还没长出花时,乍看宛似土地上长出了一撮草丛,又像缭乱胡须,一塌涂地般邋遢。须茎上是一小片一小片豆粒般的绿叶,多么不抢眼,几乎是另类小品种的柳树(weeping willow)。但是,炮竹红就是炮竹红,它不诗意更不伤感,它的沉默或默默无闻,是为了酝酿另一番叫你刮目相看的风景——当红彤彤的花朵遍开,带来一片红艳的春色,仿佛会让你听见“无声胜有声”的炮竹声。这种“先抑后扬”“先屈后伸”的风采,正是它独树一帜的气质。 过年,为了取得好预头,许多人都会买花回家。有人喜欢山茶花,有人喜欢富贵花,有人喜欢梅花,有人喜欢幸福树、金钱树、金桔树、富贵竹……我独独喜欢炮竹红,这个充满新年气氛的花树,既不花你钱,也不占你空间,更不花你时间去培植或装饰,它甚至就是那么潇洒那么静静地开放着好几十朵的花,像燃放不停的炮竹,丝毫不扰人清梦,却带来喜气洋洋的年味。 我巡视邻里花园,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有炮竹红,可见其受欢迎的广泛程度。大致上,栽种人家都认同此花不仅寓意喜庆,而且喜欢它的朴素,它的易种易生,不用花时间培植打理。我在移种炮竹红时,就证实了它适应性强的特征,只要垂掉在泥土上的茎须,都会像落地生根般,成为另一棵树苗,繁衍不息。 移种了炮竹红,我觉得满有成就感。它不仅贺岁迎春,更寓意了我的愿望:在新的一年,秀出我的神采飞扬,亮出我的金玉良言,像炮竹红,不断衍生,不断开花,不断带来赏心悦目的色彩,每一天都静里有动,每一天都多姿多彩。
10月前
走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经历马共时期的新村计划,于1923年成立的基督教长老会永平堂经历一次次的历史大事件,终于在今年迎来百年之喜,继续肩负在永平这个小城镇传扬福音的使命。 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本期<这些人,那些事>,来到今年设教100周年的基督教长老会永平堂,一起回顾永平堂百年来走过的历史轨迹。 刘新源:30年代谢厝港设宣道所 基督教长老会永平堂执事刘新源叙述,约从1910年起,不少来自中国福建省、福州、古田县的人士来到永平港谋生定居,并在13年后即1923年开始了家庭崇拜聚会,也是该教会发韧之始。 “当时会友们聚会的地点,在亚依淡路约五、六英里一个叫谢厝港的地方,1929年成立了中华基督教会,也就是基督教长老会永平堂的前身,同时召开首届长执会议。” 他说,先辈在30年代在谢厝港设立宣道所,但1942年日军南侵,会友们逃往山林避难,宣道所也因英军的焦土政策而被夷为平地,教会崇拜活动因此暂停一年。 他接着说,会友在1944年开始计划筹建新教堂,预估建设费需要2万余元,新教堂最终在隔年建成,并在当年的12月27日举行教堂落成崇拜。 张昌萍:马共战争时期教堂被拆 牧师张昌萍指出,1948年马来亚共产党进行武装抗争,英殖民政府宣布马来亚进入紧急状态,永平也被圈定为其中一个华人新村,以孤立马共武装分子。 “英殖民政府在1950年下令建立永平新村,颁布迁移法令强迫该区的居民迁入新村居住,并在1952年第二度颁布迁移法令,要求永平老街场的居民搬迁到新街场(即今日的永平中学一带)。” 她说,该堂位于老街场的教堂最终逃不过拆除的命运,当时会友只好暂借永平华小教室聚会崇拜,直到后来郑遂蓝教师向政府争取到如今教堂的地点作为新教堂的堂址,会友才有了新的崇拜场所。 “这座长131呎、宽36呎、拥地2万1600方尺的新教堂在1953年建成,经历了大环境的动荡,基督教长老会永平堂在国家独立后稳健发展,陆续成立青少年团、圣诗班及妇女会等,渐渐扩大至如今的规模。” 永平堂拥逾250会友 基督教长老会永平堂在70年代先后在新港及南利成立宣道所,向周边的乡区传扬福音,如今新港宣道所已在2005年独立为长老会新港教会,南利宣道所则继续由永平堂管理。 如今的基督教长老会永平堂,拥有逾250名会友,除了专注于传道工作,也积极投入社区教育及慈善工作,包括分派物资予弱势群体、开办免费陪读班、参与赈灾及为慈善团体筹款等,百年来为永平发展做出了贡献。 张昌萍:70年代开办幼儿园 基督教长老会永平堂曾在70年代开办幼儿园,直到2012年停办,并在隔年开始陪读班事工,协助弱势或单亲家庭的儿童在课业上的辅导。 张昌萍说,永平堂为了有效发展儿童事工与建立福音桥梁,在1971年开办幼儿园照顾莘莘学子,如今这所幼儿园已成为永平人的集体回忆。 “社区对于永平堂过去办的幼儿园,都是给予很正面的回馈,我们后来接触到四五十岁的永平人,不少人都曾是这所幼儿园的学生。” 黄锦恩也回忆,他小时候就在永平堂幼儿园就读,记忆中这所幼儿园是当时全永平空间最大的幼儿园,他还记得幼儿园外置放了秋千和滑梯等游乐设施,供小朋友玩乐。 小时报佳音回忆难忘 受访的长老黄家中、张昌萍牧师、执事刘新源及传道黄锦恩对于基督教长老会永平堂都有着特殊的情感,他们各自分享本身与教会之间的回忆。 黄家中分享,他在小学时跟着基督徒邻居来到这座教会参与儿童主日学,在少年阶段时则参与少年团契,印象较深刻的是圣诞节的准备工作以及上台表演。 张昌萍牧师说,她来自南利新村,初中三时与朋友一起到南利宣导所才接触到基督信仰,几年后到永平堂受洗,后来她到新加坡神学院就读,毕业后又回到母会事奉。 刘新源分享,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小时候曾参与报佳音,当时是以步行的方式,与会友提着自制的灯笼在新村内报佳音,一走就是好几个小时。 黄锦恩印象深刻的事,则是永平堂曾举办超过100人的大型营会,他也参与其中。
1年前
2年前
有很多事情,那时候是不明白的。 我妈妈去世的时候,我抱着妈妈的骨灰盒,从吉隆坡一直去到怡保,我一路无声。据我小姨所说,我一个月没有说话。 在旅游业当领队的日子,会有很多老阿姨要让我认“契妈”。都是女性,男性没有。 娶妻时,妻子名字是和妈妈一样的,年龄也比我大。最近和妻子谈起,我和她道歉,因为我潜意识把她当成妈妈。妻子温柔的抱着我说:你本来就是我的大儿子。 手术后从医院回来,第二天坐在懒人椅上观看网上教会星期天聚会,吴牧师讲述约瑟解梦,我就突然想起我妈妈;29年后,我号淘大哭啊,我才肯定我妈妈离开了,我现在是孤儿了;原来29年前,我没有离开过我妈妈的葬礼;我厌恨我爸爸,他没有找到足够多的家用,让我妈妈因此太过劳累,以至她在冲凉水池里晕倒而淹死。我特别亲近老年妇女,那是我潜意识里把她们当成妈妈了。 我要去向爸爸道歉 至此种种,完全明了。我让自己继续哭泣,把委屈都发泄出来。太太从外边赶回来,她以为我中邪了。陪着我的儿子不断安慰我,反而他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我心里的坎过去了。等我身体好些,我就要去找我爸爸道歉,他才是最委屈的那个人。 就像刚刚发生的土崩事件,死去的人离开了,反而是生的人要坚强。 圣经哥林多后书1章4节:我们在一切患难中,祂就安慰我们,叫我们能用神所赐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样患难的人。共勉之。
2年前
2年前
  (华盛顿25日讯)美国印第安纳州65岁牧师洛威在教会活动中,坦承自己20多年前犯下通奸罪,希望他的罪孽能够获得原谅,含糊其词并未全盘说出真相。受害者突然出现当场和他对质,说出自己16岁时被夺走童贞的真相,引起轩然大波。 洛威周日在华沙市新生活基督教会活动上,当著教徒面前忏悔罪过说,“我20年前犯了通奸罪,涉及的对象只有一位,没有其他人,我没有理由为自己的行为辩驳,我犯了罪”。 他表示,他把这个秘密隐藏到现在,是为为保护受害者与自己,多年来一直活在痛苦中也伤害了家人,如今他终于获得家人原谅,并宣布辞去教会职务。 教徒们因为他坦白认错的勇气而起立鼓掌时,一名女教徒波比突然和丈夫冲到台上抢走麦克风力,怒斥洛威没有完全说出真相,“当你在办公室地板上夺走我童贞的时候,我才16岁,你记得吗?你对年幼的我做出这种事,你不是受害者。” 波比表示,多年来她试图告诉别人真相,却害怕没有人会相信她,直到后来哥哥告诉她,曾目睹她和牧师在床上的画面。 波比的丈夫也直指“这不只是单纯的通奸,而是牵涉到未成年者,还持续了9年,你不能欺骗世人说只是犯了通奸罪。” 在场教徒得知真相后极为愤怒,纷纷要求洛威到台上做出解释,在众人逼问下,他终于坦承自己的确在受害者16岁时性侵了她。 不过,根据当地法令,与16岁者发生性关系是合法的,因此洛威并未遭到法律上的刑罚。教会则发表声明,他们为受害者的遭遇感到伤心,未来将给予这家人支持与帮助。 John Lowe II, an Indiana church pastor, told his congregation Sunday he had committed adultery about 20 years ago A few moments later, a woman stepped forward from the audience and said he sexually assaulted her when she was 16 years old https://t.co/H7ms8LciJq pic.twitter.com/W220TXz34F — philip lewis (@Phil_Lewis_) May 24, 2022  
3年前
3年前
3年前
3年前
3年前
3年前
3年前
3年前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