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柔經濟特區

(依斯干達公主城14日訊)柔佛州務大臣拿督翁哈菲茲指出,“新柔經濟特區”(SEZ)與森林城市“金融特區”(SFZ)最大的區別之一是金融特區不涉及新加坡,毋需獲得同意,即可自行展開發展計劃。 “金融特區僅涉及馬來西亞,主要聚焦提供金融相關服務的特區;新柔經濟特區是高科技製造工業、科技和醫藥等領域,需要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兩國商討。” “對柔州而言,設立金融特區極其重要。事實上,新加坡、英國和迪拜都設有金融特區,但我們不是要與其他國家競爭,柔州就是柔州,我們很歡迎這項政策,因為它肯定有助柔州經濟的發展。” 翁哈菲茲今日在第15屆柔州議會第三季度第二次會議上,回覆士都蘭州議員曾笳恩提出“新柔經濟特區”(Zon Ekonomi Khas Johor-Singapura,SEZ)與森林城市“金融特區”有甚麼區別的附加提問時,如是表示。 他說,藉由經濟特區的落實,柔佛與新加坡將更加密切合作,優勢互補,造福兩國人民,以實現共同繁榮和進步。 “設立經濟特區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我們以中國深圳為例,1980年決定建設經濟特區後,過去的40年裡,深圳從一個貧窮的漁村發展成為高科技的國際大都會。” “深圳人口也從30萬名增至超過1700萬名,2021年的生產總值超過3兆,地位提升成為中國第三大城市。” 翁哈菲茲表示,深圳的成功,說明新柔經濟特區可在馬新兩國政府及各方合作努力下,為柔佛州帶來最好的效益。 他說,新柔經濟特區建議於去年開始討論,今年7月14日的第16次馬來西亞-新加坡依斯干達特區部長級聯合委員會(JMCIM)會議中,馬新兩國同意成立一支特別工作小組,以研究建立柔佛和新加坡的經濟特區,提高投資及有質量的商業機會。 “10月份的馬新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首相拿督斯里安華將與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會面,雙方屆時將進一步討論新柔經濟特區的細節,簽署職權範圍(TOR)合約。” 大臣指出,新柔經濟特區所涵蓋的範圍尚未公佈,相信這是世界首個涉及兩個國家共同發展的經濟特區,當中的建議包括引進高科技工業、電力和電子、藥品、電動汽車和汽車的零件、農業和園藝和再生能源。 他也說,為了達致新柔經濟特區達致成功願景,我國需擬定各項激勵措施,例如實施多次簽證入境、特別通行證/特別通道(綠色通道)、特別稅收優惠、營業執照豁免、良好的基礎設施及技術工人。 “加上柔佛州的戰略地位、國際級港口、土地供應發展,以及柔州和聯邦政府多個部門合作等因素,將大大提升及幫助新柔經濟特區取得顯著成績。”
2年前
(新山2日訊)聯邦政府近期公佈數個刺激柔佛州經濟發展的計劃,包括設立涵蓋新加坡的區域經濟中心“新柔經濟特區”以及“森林城市金融特區”,利好消息傳來振奮人心也帶給人無限想像,期盼作為領頭羊的政府能勇往直前,勿再左顧右盼,錯失振興國家經濟的大好機會。 經濟部長拉菲茲早在今年5月提及了“新柔經濟特區”概念,希望透過新加坡與柔州多年來的緊密合作,促進人員、貨物和服務流動的持續增長,讓兩國發揮彼此的優勢,擁抱競爭和互聯互通。 隨後,在7月中旬召開的馬來西亞──新加坡依斯干達特區部長級聯合委員會(JMCIM)第16次會議上,兩國也同意成立一支特別工作小組研究建立“新柔經濟特區”,並在來臨10月的馬新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彙報進展。 就在大家期待“新柔經濟特區”後續進展的時候,首相拿督斯里安華於8月25日在依斯干達城出席與柔州政府及企業界人士就2024年國家財政預算案的對話會上,宣佈將依斯干達經濟特區內的森林城市(Forest City)列為金融特區,加強其競爭實力,消息一出立即成為城中話題。 其實,南部邊城的發展計劃不止於此,例如今年7月28日,大馬捷運公司和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港鐵)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以在新柔捷運系統(RTS)新關卡所在地點──新山武吉查卡(Bukit Chagar)發展一項綜合型物業計劃,並擬將此處打造為南部樞紐經濟。 交通部長陸兆福早前公佈上述計劃時披露,武吉查卡車站周圍的11英畝土地是由政府全資擁有,而當局也已授權捷運公司開展其中的6英畝地段,以發展成新山的中央商業區(CBD)。 捷運公司總執行長拿督莫哈末扎裡夫當時也指出,有關綜合型發展項目總髮展價值(GDV)預計將超過30億令吉,並將與RTS計劃同步落實,藉此吸引國內外投資者進駐。 更早以前,柔佛蘇丹依布拉欣陛下也在2015年啟動了依布拉欣國際商務區(IIBD)的改革計劃,即在新山市中心250英畝的土地展開重建工程,而首階段的發展項目是涵蓋酒店、公寓、辦公樓等的加冕廣場(Coronation Square),該工程於2017年開始投入建造,經過了6年,如今已逐漸成型,為新山轉型為大都會邁開了第一步。 儘管以上數個發展計劃屬於個別性質,但總體而言還是相輔相成的,受訪企業人士便坦言,如果不受惡性政治的干擾,隨著政府出臺多項有利柔州經濟發展及成長的項目,柔州未來前景可期。 柔州投資、商貿及消費人事務委員會主席李廷漢告訴《大柔佛》社區報,目前,“新柔經濟特區”和“森林城市金融特區”尚未有具體的政策,而有關想法還在草擬中,如無意外或會在10月底或11月初才有方案。 他受詢時說,“新柔經濟特區”和“森林城市金融特區”實際是兩個不同的個體。 不過,他說:“政府希望和新加坡進一步商談,把金融區也歸在新柔經濟特區內,但這個課題現在還沒有進展。” 儘管還無法掌握具體的內容,但根據先前首相披露的信息,在金融區內,政府將為企業提供特別獎掖、專業人士的特別稅率,併為在此區工作的外國人,開闢一條專門的出入境通道等。 士都蘭州議員曾笳恩較早時曾指出,首相已答應儘快成立“新柔經濟特區”,一旦此計劃落實,預計將有更多投資輸入柔州,惟他強調,前提是要有穩定的政府。 他透露,“新柔經濟特區”就設在依斯干達城,一旦落實,必定會為本地的製造業、金融領域等帶來連鎖效應,因為屆時來自新加坡的廠商及不同領域的企業都會進來。 他預測,到時部份在新加坡工作的越堤族將隨著新加坡企業落戶“新柔經濟特區”得以留在新山工作。 “我不敢說這批人可以享有100%同等的薪酬,但至少待遇相近,這樣,他們往後也不必如此煎熬地往返長堤兩岸。” 與此同時,他預料該經濟特區也會吸引新加坡以外的投資者進駐,連帶刺激本地其他相關行業如交通、旅遊、酒店等行業的發展。 “如果能夠吸引更多投資者,可以預想的是,對馬幣的需求也會提高,藉此也能使馬幣的幣值逐步回升。” 曾笳恩說,設在森林城市的金融特區除了提升柔州和區域的金融領域發展,金融特區實際是支撐其他行業的主要枝幹,且能夠間接帶動柔州的房地產,包括辦公樓的需求;加之RTS將於2016年完工並投入運作,預計往後會進一步提升往來新馬兩地的人流量,帶來連鎖影響。 他認為,“新柔經濟特區”是促進馬新兩國關係並達致互惠互利目的可行方案,因為隨著兩國成為一個經濟共同體,必能加強彼此在東南亞的競爭力。 柔南中小企業公會顧問陳天聰認為,“新柔經濟特區”的概念如同當年的中國深圳。 “在80年代,深圳僅是一個只有70萬人口的小漁村,但隨著發展她如今已是超過3000萬人口的城市,‘新柔經濟特區’應該是一樣的政策模式。” 他指出,柔州的依斯干達經濟特區從2006年推動以來,已建立了一個相當完善的基礎建設,包括產業以及周邊的港口和機場等設施。然而,受到不穩定的政治因素影響,發展後繼無力,如今,政府有意打造一個“新柔經濟特區”,“條件都有了”,只差領頭羊將這些得天獨厚的條件結合起來,形成一個產業鏈。 陳天聰說:“政策是有了,怎樣治理很重要,所以,我們很需要一個積極落實政策的政府。” 他以當年取消建設的馬新高鐵為例,指政治因素的干擾,令這項發展計劃搖擺不定,就在我國政府在“要與不要”取捨的時候,馬來西亞周邊的國家,如印尼和越南已“跑得比我們快”。 “我們是與世界競爭,如果還停留在政治鬥爭裡,沒有意識外面發生甚麼事,我們就會落後人家很多了。” 對於金融特區,陳天聰的想法是“有了特區,找資金就更容易”,這一點相信不僅能夠吸引新加坡的投資者,更是可以招來其他國外的投資人,而這也意味著“錢會從國外進來”。 他也指出,柔州及國內有不少金融人才被新加坡企業吸收,一旦森林城市的金融特區成型,相信必能吸引人才迴流。 他認為,上述2項主要的發展計劃是一股驅動力,屆時會有新的發展計劃,擴展新的領域,製造更多就業機會,並牽一髮而動全身,帶動整個區域的發展。
2年前
(新山27日訊)行動黨柔佛州秘書曾笳恩披露,首相拿督斯里安華已答應儘快成立一個“新柔經濟特區”,一旦此計劃落實,可以預計的是將有更多投資輸入,惟前提是要有穩定的團結政府。 他指出,團結政府合作不到一年,需時讓彼此的合作更成熟,尤其是要將團結精神放在治理國家的政策上。 他說,“新柔經濟特區”得以實踐的話,屆時不僅有更多投資進駐柔州,與此同時,國人的收入水平往後也得以進一步提升。 曾笳恩昨晚在希盟埔來競選行動室開幕活動暨希盟埔來國席候選人蘇海山順利提名後的首場講座會上,發表上述談話。 曾笳恩說,新柔捷運系統計劃(RTS)將在2027年投入運作,可以預見的是,到時候往返新柔兩地的人會再攀升,而進入柔州或我國的外國訪客也會增加,帶起本地的旅遊、服務業和交通等各行各業的經濟起飛。 他促請柔州子民,尤其是受雙補選影響的選民,一定要阻止“分裂種族的病毒”繼續擴散。 行動黨柔州主席劉鎮東在演講時同樣促請柔州子民“拒絕極端政治”,“支持中庸”。 他指出,國人需要的是“馬來西亞概念”(Konsep Malaysia)和“柔佛民族概念”(Konsep Bangsa Johor)。因此,今次在柔州舉行的雙補選,人民必須傳達一個重要的信息,即支持中庸精神,不要伊斯蘭黨和土著團結黨倡議的極端思想。 他續指,由首相安華領導的團結政府需要時間做出成績,但是“國盟卻不給安華時間”。 行動黨柔州副主席謝奧馬解釋,已故埔來國會議員兼國內貿易及生活費部長拿督斯里沙拉胡丁生前積極推廣的愛心傘(Payung Rahmah)計劃、“愛心促銷”(Jualan Rahmah)活動等,除了以關懷B40群體為目的,其深層的意義實際是為了讓商家們等也能體恤弱勢群體的需要。 因此,他說:“這個概念是一個團結互助的理念。” 他指出,然而,現今有一些人卻以“有毒的政治”(politik tosik)正在分裂人民和不同宗教。 他因此提醒,我們不能被這樣狹隘的種族、宗教觀念所左右,因為“我們不希望政治區分彼此”。 昨晚出席上述講座會及活動的嘉賓,包括:誠信黨主席拿督斯里莫哈末沙布、公正黨巴西古當國會議員哈山卡林、行動黨士乃州議員黃勃揚、士姑來州議員瑪麗娜等。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