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纪元大学

7小时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Cikgu出生于哥打峇鲁,从幼儿园至中六都是在华校学习,如今又在华文大学里工作,大家都很熟悉Cikgu,因为他在新纪元主理注册、教务、政府事务处等事务。“Cikgu”这称呼其来有自,在此之前他是美术与设计系的讲师,教授陶艺。Cikgu很喜欢美术,对陶艺尤其感兴趣。高中毕业后,他转入Institut Teknologi Mara(ITM)学习。原本报读平面设计课程的他,在一名讲师的牵引下,接触到了陶艺,并逐渐发现在众多不同的艺术形式里,尤其喜欢陶艺,陶土创作使他更具创意,于是他转读陶艺课程,开始了他的陶艺生涯。毕业后,他成为了中央艺术学院的陶艺教师,以三语授课。因为大多数学生的家里没有拉坯机,于是Cikgu尽量试验各种基本技巧成型的可能性,像围条、围板,让学生设法打破局限,进行创作。为了让学生接触陶艺爱好者的市场,他鼓励学生们多把自己的作品放在学院的美术展览区,也把部分学生的作品放在自己的展览里。 Cikgu的作品独特,有着浓厚的个人风格,也呈现了多元民族风格,融合了中、巫、日及南洋风格,其陶艺造诣高超,也吸引了许多报章杂志社的记者前来采访拍摄。这些作品当中有一些是以植物为题材,用树根的走纹,制造花瓶、桌灯、摆设品等,或者以荷花、太阳花为主,表现出一种积极、清新、脱俗的感觉。其独创的茶壶,尤为人所津津乐道。茶壶独特之处在于,Cikgu用了泥板方法制成一个长型壶身,足够容纳20人分量,并有壶盖上那象征艺术家的地位和根源的尖角形状以及像第二个喷口的握柄。Cikgu分享制造陶器的关键过程——烧陶这一步骤。首先,得用泥制造一个模型,待它干时,便放进炉里以900至1000的热度烧约半小时,然后为陶器上色,再烧12至15个小时。这样的一个过程,Cikgu每每乐在其中,甘之如饴。 Cikgu喜欢陶艺,并非功利因素使然。因为早期陶艺并不受欢迎,一般制作30个陶瓷,只有几个会被卖出去;但现在陶艺开始越来越受关注,他的作品也很快地,几乎一售而空,每一件艺术品的价位大概是RM500至RM600不等。Cikgu早期的作品以米褐色为主色调,现在的作品色调更丰富,彰显了缤纷与活力。他有个目标,就是把大自然融入在作品里,希冀能把山水画画在他亲制的陶器上。Cikgu曾参与过无数的展览,其中包括Clay Inspiration 2000, Visi Seni Bank Negara, 3D Expressions’95和Inspiration In Clay等,其参展作品绝大部分皆被收藏家收购,有的则展示在国家银行或政府机构里。 2006年7月,Cikgu来到了新纪元工作,担任美术系的讲师。2007年左右,学校创办了政府事务处,他受委为部门行政人员,身兼两职。2008年,他便被擢升为政府事务处主任。2010年,Cikgu也被委任为美术系副主任。2014年,Cikgu从美术系调任学术部当副主任。2016年年末,他被委以重任,担任注册处主任,直到现在。从一个学术人员,走向行政要员,并非Cikgu所追求,实乃无心插柳柳成荫。Cikgu表示当初被委任为注册处主任是有典故的。他曾经帮助过别的大学处理MQA、解决执照问题。从那时候起,他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和教育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一个经验催生又一个同类型的经验,慢慢地,他与学校的注册工作越结越深。Cikgu还没上任注册处以前,已经协助彼时的注册处主任莫顺宗校长准备申请升格的文件。他向我们分享他和校长处理个案的经验。当时,商学系有个2+1的双联课程,以及美术系有个室内设计的课程,都需要向政府申请认证,但是无法达到标准,所以多次被教育局拒绝,当时周遭反对的人许多,认为新纪元不需要走政府体系,眼看事情好像做不下去,一心一意想帮学校取得课程认证的Cikgu,也有点纳闷。他感谢幸好校长很勇敢,抵住所有声音,两人坚定不移地,继续执行,没有一点动摇,尽管骂声不断。他淡淡地说:“我不明白。对的事,我们去做就是了。可以批评,但我们要一起去努力,去做。不能只批评,不做。” 谈及升格,校长说Cikgu功不可没。对此,Cikgu淡然处之,只轻轻说了一句:“我还没做完我要做的工作。我现在只有一个目标:10年后,新纪元大学学院升格为新纪元大学。这是我和校长共同的期盼。”Cikgu动情地说:“老师,你们也要做。大家一起来做。新纪元教职员上上下下必须一心一意、齐心合力,那么升格是可以实现的。”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却说到了我们的心坎里。他的眼神,坚定不移。他继续说:“升格后,我们不再推别人家的课程了,每一个课程由头至尾都是属于新纪元制造,我们不再有双联课程了,要向社会推介属于我们自己的学士课程了。我们是否做好准备了?有没有信心去推介呢?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每一个课程做好,做得更有质量,更符合市场需求。” 真正的爱,就去执行 要Cikgu回忆申请升格的路上,哪些事最是记忆犹新。他说:“在校长还是注册处主任的时候,我每天早上都敲他的门,然后一起处理MQA文件,我们共事最久,默契也最好,从来没有心结、隔阂,或者有内斗。发生任何问题,我们都是一样地,抓住一个目标:把问题解决,把事做好。2008年那一次,我们失败了,我们重新努力,5年间把三十多个课程的MQA都处理好。我们真的是一条一条查阅、一条一条完善它。一路走来,自然是很深刻的。”校长与Cikgu的情谊,可见匪浅。能够像他们这样,相互扶持、患难与共,朝同一个方向一起努力,真的非常不容易。升格的所有苦累与煎熬,大概除了他俩,非旁人或耳闻者能轻易懂得。也因此,很多人说他们之间是“abang adik”。Cikgu认为现在的新纪元塑造了相对更好的文化。校长开始走入课堂,教授高级中文,也举办茶会,制造多一些机会接触学生、认识学生、聆听他们的心声,比如如何更好地使用“空的空间”,让学生们进行活动;如何创造一个充满微笑、温馨的校园;如何塑造我们的教师、行政人员,乃至于学生,都展现出礼貌、积极、开朗、向上的精神气质;如何提高教职人员的薪金待遇。“我们已经开始在做,要相信我们,带给大家更好的新纪元。”Cikgu语气和缓地说。 采访的学生动容了,好奇一个马来友族怎么会那么爱护华教,深以为答案必然牵扯出一段情系中文的美丽故事,但其实不。Cikgu淡淡地说:“我不是在做华教事业,我是在做教育事业。”可见其胸怀与睿智。间中,Cikgu亦坦言希望更多的马来同胞学汉语,希望更多的非华裔走入新纪元,丰富新纪元的文化。 访谈的最后,问Cikgu对新纪元人有什么期许。他说:“如果真的爱新纪元,不要打(击)新纪元。可以批评,但一定要一起来努力。真的爱,就去执行。”再问Cikgu对自己有什么期许吗?他微笑以道:“现在学校需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给学校。有一天,学校不需要我了,或者说,升格成大学了,我就回到美术系教书,做陶艺,我还是很喜欢的,真的。”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