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能源

因应国际的减碳趋势,许多国家近年都在谈能源转型,因而加速了可再生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和水力发电的发展。国际能源署的报告就指出,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激增近50%,创下过去20年最大增幅。 可再生能源这课题非常复杂,它不单单是电力技术的问题,还涉及经济和政策层面。因此,中国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陈皓勇教授说,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往往都是多学科交叉研究,大学生要有广阔的知识面,即便是工程学院的学生,也应该懂一点社会科学。 多个跨国科技巨头正计划要在我国建设数据中心,但数据中心极为耗电,并且会消耗大量的水,因此水电供应是必须先克服的主要挑战。 说到电力尤其是可再生能源,我国或许可以借鉴中国的经验和技术,因为中国的可再生能源装机量近年迅猛增长,中国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陈皓勇教授说,2023年底至今,中国可再生能源累计装机容量达15.1亿千瓦,在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中的比重接近40%,是规模最大的国家。同时,中国新增光伏装机容量达到216.9吉瓦,占亚洲地区增量的91.2%。 发展可再生能源不光需要技术 比起化石燃料,虽然可再生能源对实现碳中和目标更有利,不过发展可再生能源还是会面临一些难题。陈皓勇认为,挑战主要有两部分:“一个是技术方面的挑战;一个是经济方面的挑战。” 技术方面,由于太阳能和风力发电具有极强的随机性,会受天气条件的影响,导致能源供应可能不稳定,因此需要由工程学等专业去解决技术问题。至于经济方面的挑战则跟电价的竞争力有关,他说根据中国的经验,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绿色能源发展的政策,包括补贴、税收优惠和强制性市场份额要求,为绿色能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可再生能源这课题本身非常复杂,因此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必然会是多学科交叉研究,涉及电力技术、电脑科学、材料科学、经济管理等多个领域。也因为这样,他认为,研究者需要有跨学科的思维,“你不能用工程的思路解决其中的经济问题,也不能用社会学的思路解决其中的技术问题。” 为了拓展学生的思路,他编写了“电力经济管理导论”教材,还为电力学院研究生开了这门课,目的是要学生了解和电力专业相关的一些经济学科知识。 拉曼大学与华南理工大学启动合作 陈皓勇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现任职于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是电力学院“新能源电力系统”学术团队负责人,2023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工程科技院(AETDEW)院士。 2024年中,他带领中国华南理工大学一行人前来马来西亚,行程包括访问拉曼大学。今年较早前,中国华南理工大学和拉曼大学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启动联合研究项目,增强包括教师互访在内的学术交流,还有推动学生交流及实习。很快的在今年中,拉曼大学就有6名学生到华南理工大学参加暑期课程。 此趟来马来西亚,他还出席了科学、工艺与革新部的活动,以及访问马来西亚工程师学会等单位,探索是否有机会跟马来西亚合作。 他说,中国建设了大量的新能源发电设施,同时也大量投资开发智能电网和储能技术,整个产业链已很齐全。他相信中国有能力在全球的绿色能源领域发挥更大作用,通过技术输出和国际合作,为能源转型出一分力。 更多【新教育】: 马大植物园 一座隐秘的知识丛林 懂得人类学与社会学 更确切运用文化和社会知识 拍短视频意外蹿红 ,Ms Shirley——教华文的印裔老师
3月前
4月前
7月前
8月前
10月前
1年前
当然,特斯拉作为一家年轻公司,要求他们派发股息并不符合其策略规划和发展。不过这说明一样事情,就是这家公司的未来前景依然充满未知数。 事先声明,本篇并非针对特斯拉汽车的功能或者设计外观,而是对其公司财务表现的一篇感想,并且来说明一下为何特斯拉股票至今是一个争议颇大,而且两边阵营都非常针锋相对的存在。市面上已有许多关于特斯拉的分析文章,故此,我尝试从别的角度来解释为何特斯拉股票难以讨人喜欢。 首先,特斯拉的盈利能力有待确认。很多人说特斯拉已经是一家有盈利的公司,为何还要说是有待确认呢?的确,特斯拉从2020年开始转亏为盈,在2022年更是有将近126亿美金的税后盈利。不过,如果我们仔细看特斯拉的营收部分,就会发现其实除了汽车销售,当中还有一项名为“碳积分” (regulatory credit)的收入。 这个项目是特斯拉依靠“卖碳”赚得的收入,因为美国有规定汽车制造商销售一定比例的零排放汽车。但是,并非每家汽车公司都能够满足这要求,于是,一个权宜之策就出现了,那就是“碳信用额度”的买卖。那些“碳信用”不足的公司,可以向另一些拥有“碳盈余”的公司购买,用以抵消。这有点像是以前欧洲的赎罪券,你可以把它看作是另一种罚款。 特斯拉因为生产电动车,因此他们有大量的“碳盈余”,这也成了他们的销售产品。从2010年到2022年,特斯拉从这项业务赚取了712亿美金的营收,而在2023年第一季也赚入了52亿美金。由于这些“碳信用”是在电动汽车制造过程中“自然”产生的,所以我们可以看作是零成本产物。当我们把这项营收从特斯拉的财报中移除,就会发现,该公司真正盈利是在2021年开始,而非2020年。 其次,特斯拉并非汽车公司。特斯拉在2022年留在其资产负债表的盈余为1.29兆美金,其中55%是由过去12年的碳收入所贡献的。我们甚至可以这么认为,特斯拉并非一家汽车制造商,而是一家环保政策寻租公司(rent seeking company)。 [vip_content_start] 这并非刻意贬低,要是我们继续查阅特斯拉公司的资料,该公司至今的年度产能大约是120万辆。对比我们熟知的丰田公司,他们一年能生产近900万辆车。从这个角度,你要怎么说服人们相信特斯拉是一家汽车公司?而且丰田公司不但盈利能力稳定,而且还能派股息。 当然,特斯拉作为一家年轻公司,要求他们派发股息并不符合其策略规划和发展。不过这说明一样事情,就是这家公司的未来前景依然充满未知数。 什么?这么多家公司研发和推出不同型号的电动车,难道这还不是汽车行业的未来吗? 我认为电动汽车的赛道现在有许多选手在拼命,不过,当中有一些挑战还是充满未知。当中,最重要的就是原材料。 根据IEA的研究,一辆电动汽车所需要的矿物重量就燃油汽车的六倍,平均每辆超过200公斤。当中以铜、镍(nickel)、石墨(graphite)为多。而单单是铜的重量,一辆电动车的平均需求就高于一辆燃油汽车的矿物总重量。根据该报道,许多新能源的崛起对这些矿物的供应量造成巨大挑战,据估算,每项矿物的需求在2040年要翻好几倍。 这当中以稀土为电动车命脉,当中关键稀土为钕(neodymium),用于电动的磁力制造。2018年,钕的价格为每公斤80美金左右,但是到了2022已经飙升到了每公斤大约200美金(截稿时为每公斤150美金左右)。对比一下,钢筋的价格,现在市价每公斤也就两、三令吉(而且还是涨了蛮多之后的价格)。 稀土(尤其是钕)的价格高昂当然不是关键要害,因为电动车制造商大可转嫁成本给消费者。真正棘手的是稀土的生产规模无法和钢铁这种常见的金属相比。生产规模追不上去,而稀土的价格越居高不下,那么电动汽车要实现经济学里的规模效应就越难,也就给其总产能设立了天花板。 当然,许多汽车制造商现在不会去管这事儿,因为各国现在的政策都是主打吹环保风,资本也只是跟随。况且,大型汽车制造商也有足够的资本来耗。这场电动车的战争也只是刚刚开始。 特斯拉能否熬得过,是真的很难说。
2年前
2年前
3年前
3年前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