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曾沛

2024年5月19日传来曾沛逝世的消息,我和瑞芬都感到万分震惊、惋惜和悲伤。不仅是因为曾沛是我们认识近乎40载的老朋友,上月我们还在互通微信,为《香港文学》的东南亚散文专辑的组稿协商忙碌。她为我们推荐作者,还说,她少写散文,散文没有小小说写得好,如果没获录用,也不要紧。那时她身体不舒服,但我们感觉应该不要紧,最后病稍好就发来她写的一篇。没料到,世事无常,年轻诗人杨世康传来她撒手的噩耗。 读完曾沛的创作生平年表,岁月瞬间如水倒流。我和瑞芬与曾沛夫妇的相识、文字来往,始于1987年,跨世纪延续迄今,在我们与海内外文友的交往中,似乎比较罕有。也许我们三观相近,文学创作中又热衷于微型小说这类文体,在彼此忙碌的日子有时少了联络,双方却都将对方牢牢记存心底。感动的是我们的来往她笔笔记录在簿,她是那样一位重视友情的人啊。 1987年,马来西亚写作人(华文)协会主办了第二届文艺营,邀请了台湾的郑明娳、新加坡的田流、马来西亚的韦晕和香港的东瑞当主讲人。举办活动的时候,我偶然走出礼堂外,在门口看到一位女的静静地靠墙坐在一张小桌子后,守着一张桌子,桌面摆满了马华作家的书,她就负责售卖。我十分好奇,就趋近寒暄几句。问她自己也有写作吗?她说有啊……她坐在一角替文友卖书的身影给我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回港,读到马华《写作人》季刊上一篇署名曾沛的小说〈媳妇〉,我觉得很好,蓦然又掠过了那次邂逅的身影。人生舞台上,不是吗?许多人喜欢居于台上几十支银光灯映照下的焦点,也有人甘于默默坐在幽暗的一角。 回顾与曾沛的文缘,也绝非偶然。80年代,印度尼西亚严禁华文,为了多了解东南亚华人和华文文学的生存状态,发现马来西亚文坛呈现的竟然是一派开放的局面。我渴望通过彼地的文学作品,熟悉一下海外华人的生活。曾沛的小说无疑成了我管窥大马社会的文学入门。那时马华旅港著名作家忠扬(陈鸿举)推荐我出席在吉隆坡举办的亚细安文艺营,为我提供了接触这方面人事、作品的条件。到了吉隆坡,也获得时任大马作协会长、诗人孟沙、财政曾沛等文友的热情欢迎。1990年8月3日我们仨还一道去马六甲培风中学作文学讲座。我们到马来西亚前后五六次,其中一次还带一对幼年儿女南下。有一次在曾沛建议下,我们几位文友还一起上金马仑高原度假,记得同行的文友有她、我、瑞芬、李忆莙、毓瀚、陈政欣、叶蕾。大家玩得很开心。 做实事不尚空谈 曾沛出版的单行本都是小说,她生前说过,最遗憾的是没有写出长篇;她有计划近期整理文稿,出一本散文集《生涯之旅》(电子书)和再出版一本微型小说。曾沛的小说吸引我,在于她以朴素的文字、巧妙的结构,将大马华人社会和家庭生活,包括妇女处境、创业、事业与家庭矛盾、各种伦理关系、婚姻、爱情、长者难题、婆媳和育儿养女等等复杂问题,化为一幅幅充满思想、艺术和睿智的文学作品。她的本事,是以雅俗共赏的形式,告诉你世上无难事,个人命运在于自己把握;她的系列短篇和极短篇,组成了大马华人社会和家庭生活的生动风情画,也是华人创业、奋斗、扎根的精彩素描。 她是以文学、演讲、出书、编书等多元形式,鼓励马华妇女走出家庭,融入社会的妇女杰出领袖;2017年还与王蒙演讲、对谈;她谦虚谨慎、平易近人、关爱家庭、夫妻恩爱是她的基本质量;她是做实事、不尚空谈的实干家,不愧为马华妇女的典范。 非常感激曾沛和许多马来西亚文友,在我们创作生活的旅程上,也给与我和瑞芬许多协助和鼓励。直到今天,马来西亚和香港依然那样心连心,连曾沛的女儿静婷也成了我们的忘年交。我们要学习曾沛和她夫君承历的为人处事、无私奉献、事事感恩的精神,在不同的区域继续勤奋地生活和创作。 怀念曾沛,您像一颗夜空上美丽的星,亘久地照亮依然在大地的我们奋进!
5月前
6月前
6月前
6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