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2022大选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俄乌之战
京非昔比
言路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游车河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2024财政预算案
ESG专版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巴黎奥运会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最夯
郑丁贤
非凡人物
投资理财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有情有味
VIP文
陈静宜 | 点滴心头,他乡的家乡味
有位马来西亚朋友,去年初嫁到台湾,第一次在台湾过年,感受到台湾的冬天,天气湿冷、雨势不断。看着先生一家人团聚,内心格外寂寞。婆婆感受到她的心情,煮碗肉骨茶给她吃,肉骨茶一端上桌,她便忍不住哭了,因为那是新加坡版的肉骨茶…… 台湾有几个离岛,其中一个离岛叫东引,最近认识一位东引作家陈翠玲,她谈起30年前在台湾本岛坐月子的事,“当年我只身在台北,姐姐也嫁到台北,因缘际会下,是由姐姐的婆婆(即她姐夫的母亲)帮我做的月子。” “我的月子餐吃到麻油鸡,还加了桂圆!” 当听到她语气里感到这样的组合不可思议时,我才发现,台湾本岛与东引两地饮食习惯不同,而造成了期待落差。 麻油鸡是用麻油、姜与米酒煮鸡,在台湾本岛是常见补身子的食物,加放桂圆也是正常发挥。台湾本岛属闽南系统,而东引岛上多来自福建省福州连江、长乐的移民,方言、饮食习惯属于闽东系统,东引人坐月子吃老酒蛋、老酒糯米。 身为一个女人,耗尽体力孕育新生命,是最需要补充体力与抚慰心灵,当年她人在陌生的城市,没有母亲相陪,吃到了麻油鸡,麻油鸡就算了,还加了甜甜的桂圆,那个乡愁恐怕比没吃更浓。 货不对版的家乡味…… 我想起有位马来西亚朋友,去年初嫁到台湾,第一次在台湾过年,感受到台湾跟马来西亚不同,是有冬天的,而且天气湿冷、雨势不断,冷到让人生厌。看着先生一家人团聚,而要在异国的陌生家庭里过节,内心格外寂寞。 婆婆也感受到她的心情,说要煮碗肉骨茶给她解乡愁,肉骨茶一端上桌,她便忍不住哭了,因为那是新加坡版的肉骨茶。她领下婆婆的心意,默默把肉骨茶吃完,五味杂陈的心情只有自己知道。 [vip_content_start] 我也想起二十多年前,我在北海道的一个小镇上工作,北海道最大的城市是札幌,札幌人口数近两百万人,而我住的小镇连两万人都不到。当年全镇上只有我一个台湾人,北海道冬天非常冷,我住的那年,最冷曾到零下十四度,我在工作上遇到了不顺心的事,突然很想吃家乡味,我问了同事,“附近有没有中华料理?” 同事面露难色地说:“有,不过卖的是川菜,听说不怎么正宗,价格还不便宜。”川菜离台湾味实在远了点,不过好过没有,“我要去。”我说。 去了之后,发现干烧虾球有很重的化学合成酱料味,麻婆豆腐的豆腐都碎掉了。喝了一瓶啤酒,洗掉残存在舌面上的味道,当时的心情比外头的寒雪还要冷。 翠玲趁着我在东引时,热切想让我尝尝老酒糯米,那是当地女人坐月子、生理期会吃的食物,一位乡民代表的父亲寿哥听闻此事,便自告奋勇为我们下厨。 这里的“老酒”,指的是马祖老酒,也是马来西亚所说的福州红酒。糯米泡过老酒后,再入锅蒸,全程不加一滴水,蒸熟的糯米饭冒出热气,还没开盖就整室酒香,米饭扎实饱满,粒粒发亮,透着淡淡玫瑰红色,“啊,我朝思暮想的就是这个。”她露出幸福的表情,仿佛直到此刻,才坐完30年前的那个月子。
2月前
VIP文
VIP文
陈静宜 | 葡萄牙、粤菜、甘马挽酿蟹
甘马挽的东源酿蟹,蟹壳内的馅料有满满蟹肉、洋葱、红萝卜,表层包覆打发的蛋白,这种作法像是把馅料盖上保护罩,用油炸,把表层炸得金黄,轻轻翻开表层,蟹肉馅料饱满美味,一颗16令吉…… 去粤菜餐厅时,是否吃过一道名菜叫做“酿蟹盖”?这道菜有两种做法,一种炸、一种烤,烤的那种叫“焗酿蟹盖”。 不管是烤还是炸,外型大同小异,就是在清洗干净的蟹盖凹槽里,填入剔出的蟹肉与蟹膏,拌入洋葱、起司或奶油白酱等配料。烤炸各有特色,烤的表层会抹上蛋黄液,烤要花比较长的时间;油炸的较香,缺点是为使油炸过程不爆开,因此表层需沾附面包粉,外皮就变得比较厚。 吃这道菜最开心的地方,就是不用拆蟹就能吃到蟹肉,外型饱满,卖相很好,挖开馅料时经常伴随高温,要小心烫口。粗看大同小异,细看则能从这个巴掌大的馅料里见真章,有的馅料是满满蟹肉;有的用大量洋葱跟白酱混充;有的不只剔出蟹肉,还用上4种不同蟹肉,营造口感与滋味上的差异;有的除了蟹肉,还填入燕窝、瑶柱、黑松露等材料,像是帮螃蟹穿金戴银,价格从港币158元到368元不等(约马币88元至200令吉)。 而在粤菜里发光发热的“酿蟹盖”,很可能源自于葡萄牙菜“Sapateira recheada”(Portuguese Stuffed Crab),翻成中文也叫“酿蟹”,原始版本并未经过烤或炸,作法是把蒸熟的蟹剔出蟹肉,加上洋葱、蛋黄酱、蛋等配料,不经烤或炸,将其抹在面包上食用,是一道开胃前菜。 [vip_content_start] 它不只是一道葡萄牙菜,也是澳门土生葡菜,《澳门土生葡人》一书里提到,土生葡人的4种海鲜食品为咸虾酱、主教蟹、番木瓜蟹和酿蟹盖。而“土生葡人”主要指的是葡萄牙人跟特别是东南亚的亚洲人,在澳门生下第二代及其后代。他们做的菜以葡萄牙菜为基准,再加入印度、马来亚或澳门华人菜元素,独树一格,现已列为国家级的非遗名录。 突发创意还是复制贴上? 会说到这道酿蟹,是因为我在登嘉楼也尝到了当地美食代表之一的“酿蟹”,其配料跟作法也相当类似,虽没有跟葡萄牙人联系的直接证据,但也与洋人有关。 创业于70年代甘马挽的东源酿蟹,蟹壳内的馅料有满满蟹肉、洋葱、红萝卜,表层包覆打发的蛋白,这种作法像是把馅料盖上保护罩,像洗衣机里的泡泡那样带有蓬松感,状似白雪,在台菜里称这种作法叫“打白雪”,可蒸可炸,东源酿蟹是用油炸,表层炸得金黄,轻轻翻开表层,蟹肉馅料饱满美味,一颗16令吉,跟香港一比,价格真是太实惠划算了。 我也在瓜拉登嘉楼的唐人坡咖啡屋吃到类似的菜,店家开业有二三十年,将其菜取名为“蟹肉糕”,内馅加入较多的肉碎,没有白雪,抹了蛋液,蒸熟来吃。 东源酿蟹的第二代店东说,这并非一道出自华人的籍贯菜,而是源自时代背景下的在地产物,从父亲那一代就开始贩卖了,“早年龙运开采铁矿,许多外国人负责铁矿业务,也会到甘马挽来,因为外国人不想啃蟹,所以挑出蟹肉给他们吃啰。” 我查了资料,《星洲日报》曾报导过,龙运的铁山镇(Bukit Besi)自1929年从事铁矿开采以来,居住着英、美、欧洲等国公民,时代背景跟店东说法大致吻合。只是酿蟹盖的出现是一种突发的创意,还是洋人请华人依样画葫芦下的产物?这就还要再进一步探索了。
2月前
VIP文
VIP文
陈静宜 | 浅谈淋面
“和喜362五条路”淋面不像传统碟装,而是用碗装,芡汁也多一些。一吃就发现用料不俗,虾有虾味,汤头滋味清鲜,炸葱香酥而气味不浊,蛋丝轻薄细切,芫荽细碎得体…… 多亏了在槟城和喜茶室等着吃云来福建面,这档福建面一早开档,两三小时内就卖光,但光等就要等上一小时,我趁着等待的空档,点了同茶室的另一家“和喜362五条路”淋面(Lam Mee)来吃。槟城朋友说:“如果长辈上馆子过生日,最后都会上淋面,因此又称生日面。” “和喜362五条路”不像传统碟装,而是用碗装,芡汁也多一些。一吃就发现用料不俗,虾有虾味,汤头滋味清鲜,炸葱香酥而气味不浊,蛋丝轻薄细切,芫荽细碎得体。虾有虾味不是很正常吗?一些小吃摊受限于价位,用的虾泡过药水,膨胀变大、过于弹脆;要不就可能是冷冻或解冻不当,吃来没有虾味。 云来福建面的美味在意料之中,而和喜362五条路淋面的美味,则是意料之外的惊喜。 主厨的用心,食客感受得到 我忍不住好奇观察档口的作业,我看见档主捞出鸡骨架,放在汤锅上头沥干,一转身又开始剥虾壳,原来虾是现煮现剥的;蛋皮也煎得又金黄又薄透。 我忍不住上前攀问,档主名叫阿伟,戴着复古圆框眼镜,一派斯文,他说过去从事过不少行业,当过补习班老师、摄影师,疫情期间想转行,于是跟亲戚学煮淋面,2022年才以此为业。他说:“用鸡骨当汤底,是因为鸡骨很快出味,而且不能一直熬,熬超过一小时就会有酸味,因此才会捞出另放。” 他说选择淋面做为本业,是因为自己喜欢吃淋面,又因为喜欢芡汁,为了盛装较多的芡汁,便改成了碗装。他认为槟城有很多重口味小吃,淋面本身味道清淡,想要赢得人们关注,就要更下工夫才能被看见。确实,这番用心,被我的厨师朋友发现,连是外国人的我也感受到了。 [vip_content_start] 我发现淋面有分白派与黑派,在吉隆坡半山芭,一家开业55年的美景(May King)吃到了黑派淋面,配料有鸡丝、虾、散蛋、肉碎,面体有多款选择,不过吉隆坡朋友说:“粗黄面才是经典款,我从小吃到大。” 淋面源自福建卤面? 网络上很多人说淋面源自福建卤面,姑且不论真假与否。谈谈福建卤面是如何呢?福建很多地方有卤面,如:漳州、泉州、莆田,卤面也有黑白两派,莆田属白派、漳州属黑派,泉州则依调味不一。 若要依照“淋”这个动作——把卤汁浇淋在面上的话,就同于漳州做法;泉州与莆田都是煮的过程,让面体逐渐释出淀粉,进而使汤汁自然变浓,因此稠度并不像漳州那么鲜明。而如果说器皿的话,那福建就只有泉州用碟装卤面。 据《图说福建》一书所写,漳州卤面传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我上次去漳州田野调查时发现,他们也在婚丧喜庆时吃卤面,当地用薯粉使汤头变浓稠,把碱面煮好后,将芡汁浇盖在面上,我在漳州吃到用海鲜、啦啦熬的汤底,非常鲜甜,当下才明白,难怪这道食物能传播到那么远、那么久,真是好吃。 现代的漳州卤面会提供许多卤料,自由选搭放在卤面上,客单价就会跟着叠加变高。还有一个焦点,那就是配酱。在槟城、吉隆坡的沾酱小碟,都是参峇酱,只是各家配比不同。在漳州,除了辣椒,还会用乌醋当调味酱,酸香提味。
2月前
VIP文
VIP文
陈静宜 | 你吃的,是哪里的福建食物?
如果你尝到花生汤、虾面、卤面、芋头饭、曼煎糕等,这些都是闽南常见且具代表性的小吃;如果你吃到光饼、红酒鸡、干盘面,这些是闽东,特别是福州常见且具代表性的食物,也就是说,如果你看到卖这些食物的店家,大概能推测到店主的身世…… 当吃到蚝煎、福建面(槟城虾面)、卤面时,你知道那是福建食物,不过,知道是哪里的福建食物吗? 马来西亚的华人食物,以福建、广东、潮汕、客家、海南的籍贯菜为主,其中福建人数最多,福建食物也最普遍。不过福建幅员广阔,只比西马小一点而已,福建简称“闽”,精准地来说,可分为闽西、闽南、闽北、闽东。 福建不仅地域大,语言、饮食习惯也不同。我本身讲闽南话,一开始还以为到了闽南,用方言就可以沟通无障碍,到了当地才发现,光闽南就分泉州腔、潮汕腔、客家话等不同方言,我厦门话大概都懂,漳州话听懂八成,泉州话只听得懂五成;莆田话一句也听不懂,比英文还不懂。 语言不通是因为福建山多田少,交通不便,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如果有人问:“马来西亚菜的特色是什么?”我想很多人很难一言以蔽之,然而谈到:“福建食物的特色是什么?”也是同样的概念。 闽南靠海,海鲜为多,调味多清淡。闽西多山,禽类、农作为多。位于闽东的福州,从秦朝开始就是该地区政经中心,饮食文化根基深厚,善于用糟,菜色最精致。闽北则是指武夷山区、南平一带,山区水寒,山产为多,善酿嗜辣。 马来西亚福建食物多来自闽南、闽东 我走访大马各地,发现跟台湾一样,多数福建食物来自闽南、闽东,台湾则多集中在闽南里的泉州跟漳州。这跟地缘有关,清末交通以海运为主,因此大马多来自中国华南沿海的居民,这些移民者连带也带来了家乡的饮食习惯。 如果你尝到花生汤、虾面、卤面、芋头饭、曼煎糕等,这些都是闽南常见且具代表性的小吃;如果你吃到光饼、红酒鸡、干盘面,这些是闽东,特别是福州常见且具代表性的食物,也就是说,如果你看到卖这些食物的店家,大概能推测到店主的身世。还有一些食物是跨域的,例如:薄饼横跨闽北到闽南、蚝煎也横跨闽南到潮汕沿海。 [vip_content_start] 东西南北仍是初级的划分,闽南又分泉州、漳州、厦门等,各地代表性食物也不同。更细分之下,泉州底下还有七县,同安、惠安、晋江等地,也有各自食物的特色。 如果你在槟城吃到贡糖,贡糖来自福建,更精准来说,是来自漳州、厦门或金门。吃到面线糊的话,就很可能来自福建泉州,在闽南都吃得到面线,不过只有泉州将其命名为“面线糊”,而且面线糊还被泉州市列为该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福建,薄饼的馅料会根据所在地区而有各自特色,例如:泉州放很多红萝卜、漳州放竹笋、厦门会放浒苔(一种河海交界的藻类),这在马来西亚比较看不到原乡的差异表现。蚝煎则从莆田到潮汕都吃得到,在西马吃到的多属闽南版本(蚝煎),在砂拉越则能吃到潮汕版本(蚝烙)。 细节性的区分,有助于我们更了解一物一乡一地,也有机会更了解先辈的身世,同时也可能借此更了解自己。
3月前
VIP文
VIP文
陈静宜 | 他们的风味,在说什么?
带芝麻香虱目鱼、带风车果味忘不了鱼或有橡实味的伊比利猪,让我们看到人为因素大大介入生物的生存,我想更重要的,不是追捧这些梦幻气味,反倒是提醒人类为此进行深切地反思…… 上回我到马来西亚时,遇到槟州行政议员黄汉伟,他提起在台南吃到虱目鱼:“在小吃摊就能喝到这么鲜美的鱼汤,真是忘不了。” #麻仔气的虱目鱼 台湾是世界上第三大虱目鱼产地,仅次于菲律宾与印尼,是我从小吃到大的食物,也是许多观光客到台南必吃的小吃。只是你是否吃过虱目鱼“真正的味道”?在坊间吃到的多半是无刺的虱目鱼肚,有刺的部位多半被绞成鱼浆,加工成鱼丸,肉质偏涩还带点酸味。 然而养殖的渔民说,虱目鱼最原始的味道带有淡淡芝麻香,福建话(台语)称为“麻仔气”。在台南七股区一带,有少量采浅坪虱目鱼养殖,池深只达60公分鱼塭里,阳光可照至池底,在光合作用下产生大型藻类,虱目鱼吃底藻、浮游生物,因而身体自带一股芝麻香。 那么现在在台湾吃到的虱目鱼,为什么没有麻仔气?对渔民来说,浅坪能放养的鱼只有限,为了增加产量,便把池子挖深至200~300公分,同样面积可以养更多鱼,称为深水式养殖,然而阳光透不到池底,必须改成投喂饲料,食物不同,鱼身体的气味也会不同。 #风车果味的忘不了鱼 黄汉伟说“忘不了”,还真让我想到马来西亚的“忘不了鱼”(Empurau),价钱真的忘不了。忘不了鱼是一种森林里的河鱼,会食用掉落到河里的风车果,鱼肉便自带风车果味道。由于必须委请原住民入林捕捞,往返费时,加上货源不稳,可遇不可求,天价贩售。 我有幸在台湾吃过两次马来西亚进口的忘不了鱼,鱼肉没什么明显气味,而我也没吃过风车果,不确定是否带有风车果味,反倒是对大片鱼鳞的美味印象深刻。 据说雨林遭到大量砍伐,风车果数量锐减,水土保持也失衡,连带影响忘不了鱼的数量。后来人工养殖技术成功,货源不致中断,我想我吃到的应该也是养殖的忘不了。 [vip_content_start] #橡实味的伊比利猪 西班牙伊比利猪的等级中,“Bellota”属于最高级,价格也最贵。“Bellota”是伊比利猪在育肥期间——也就是在它的后半生,采放养方式,让猪在天然橡树林里吃掉落的橡实。爱吃橡实的伊比利猪,肉有一股自然橡实香,这也就是它风靡全球的原因。 正因为是放养,猪会随喜好吃一些香草、橄榄、蕈类等等,因此橡实是必然但非全部,因为每只猪喜好都不同,肉体的橡实香也可能因猪而异。 因为如此,有猪农就把一整年份的橡实冷冻保存,一年到头只喂猪吃橡实,这样的猪肉确实有橡实香,不过未采取放养,猪没有自由选择食物的余地,不被官方认可为“Bellota”级,说到这,就不免让人想到命运更悲惨的麝香猫了。 然而不管是带芝麻香的虱目鱼、带风车果味的忘不了鱼或有橡实味的伊比利猪,让我们看到人为因素大大介入生物的生存,我想更重要的,不是追捧这些梦幻气味,反倒是提醒人类为此进行深切地反思。
3月前
VIP文
VIP文
陈静宜 | 咖哩鱼头的印度与华人味
咖哩鱼头能纵横全马,同时征服印度人、华人、马来人,实在厉害。它同时兼具两项讨喜元素,一是咖哩、一是鱼头,乍听之下好像有点废话,不过咖哩是印度人的特长,鱼头则是华人爱吃的食物,这道菜的发明跟华人还有关呢…… 根据新加坡《海峡时报》报导,1950年代,一家位于新加坡的Gomez Curry餐厅,来自印度喀拉拉邦的老板兼厨师M.J.Gomez,把红鲷鱼头放入咖哩煮而成一道带有南印风味的菜式,后来这道咖哩鱼头大红,其他店家还会推出“原版Gomez咖哩”、“Gomez咖哩鱼头”等作为号召。 虽然印度也有咖哩鱼,不过并不会用上大颗鱼头来烹煮,因为新加坡华人多,M.J.Gomez为了投其所好,而推出咖哩鱼头。《新加坡小贩经典揭晓:解密25道最爱菜肴》(Singapore Hawker Classics Unveiled: Decoding 25 Favourite Dishes)还提到,这道菜在1980年代家喻户晓,受欢迎到甚至造成鱼头价格上扬。 华人是真的爱吃鱼头,尤其过年时候吃鱼代表年年有余,煮砂锅鱼头的鱼头要大才显气派,而且通常过年是一家团聚,鱼头大才够吃,虽说是鱼头,但通常不光鱼头本身,还会有一小段连着鱼头的鱼肉。 江浙菜里有名的砂锅鱼头,是用炸过的鲢鱼头,放入豆腐、香菇、笋片用豆瓣酱与酱油烧煮。台湾嘉义的砂锅鱼头,猪大骨的汤底里会放沙茶酱,汤料则有大白菜、豆腐、木耳等。湖南菜的十大经典名菜则有剁椒鱼头,以辣椒、葱姜蒜烹煮而成,鱼头铺满艳红红辣椒末很抢镜。 华印菜色叠加的南印风味菜式 华人厨师潘运隆告诉我,华人版本的咖哩鱼头跟其他族群最大差异,在于油炸鱼头,华人会先炸 [vip_content_start] 定型再煮咖哩,其他族群则是直接煮咖哩,鱼肉较容易散碎。然而虽是华人,商用版也跟家庭版不同,在家烹煮的话,没法准备整锅油炸鱼头,这样太浪费油了,人们会改用清蒸,鱼头蒸好后的汁水带腥味,省去不用,再把鱼头放入咖哩煮。只不过问题解决了,却有个缺点,那就是咖哩味不容易渗入到鱼头与鱼肉,补救措施便是提前一晚将鱼腌香料,味道进到鱼身里,隔天再炸煮或蒸煮,如此一来,鱼头便能入味又不散碎。 而客家版本的咖哩鱼头又会在咖哩里放一样特别的东西,那就是咸鱼。潘运隆也是客家人,他说他们家平常会存下咸鱼骨头,如果鱼骨用完就会放鱼肉到咖哩里,用来增添咸鲜风味。我在《星洲日报》一篇〈回味咖哩鱼头〉文章里也读到,客家人把咸鱼入到咖哩鱼头,“添加了一小些咸鱼咸咸香香的客家风味”。 一道咖哩鱼头,是印度人针对华人市场发想而出发,后来学到印度咖哩鱼头做法的华人,又加入了咸鱼、血蚶等配料,用自己的方式诠释,并长出自己的样子,透过印度人与华人在菜色上的叠加,让这道菜变得在风味上或文化上都显得丰富精彩。
4月前
VIP文
VIP文
陈静宜 | 扬州炒饭如何发扬光大?
我在马来西亚吃过扬州炒饭,跟我在扬州吃到的扬州炒饭最大不同,大概就是多了炸葱,也不是每家都放,只是台湾、日本炒饭都不放炸葱,因此炸葱就变成了马来西亚辨识度很高的印记…… 说到炒饭,一定要谈谈“扬州炒饭”,我在马来西亚常看到菜单上的炒饭选项写着“扬州炒饭”,朋友告诉我,虽然华人有各种炒饭,然而只有扬州炒饭被马来人称为“nasi goreng cina”(华人炒饭),可见扬州炒饭在马来西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我在马来西亚吃过扬州炒饭,跟我在扬州吃到的扬州炒饭最大不同,大概就是多了炸葱,也不是每家都放,只是台湾、日本炒饭都不放炸葱,因此炸葱就变成了马来西亚辨识度很高的印记。 我20年前在扬州采访美食时,政府当局特别派烹饪大师针对扬州炒饭受访,也在富春大酒店吃到扬州炒饭。大师提到正宗扬州炒饭,主要有“金裹银”与“什锦蛋炒饭”。“金裹银”正如其名,每粒饭的外层好像有一层蛋衣,炒出来颗颗外黄内白,真是叹为观止。 而“什锦蛋炒饭”就是一般常见的蛋炒饭,然而说一般也不那么一般,光材料就有15种,包括:鸡蛋、海参、火腿、豌豆、葱、青豆、虾仁、猪里脊肉、笋等,每种材料都是各自处理过,甚至材料入锅时间也有规定。 食材数量增加,复杂度也增加,厨师就像统合整个乐团的指挥,要让各自有表现,又不能干扰全体,还要能和谐完整,而不管哪一种炒饭,米都事先以鸡汤蒸过,鸡汤的香醇全渗到米里,炒出来的米饭还要粒粒分明、不能有糊。我初尝一口,觉得比起台湾炒饭稍硬,但吃到第二口后,便觉饭香溢满口中,食毕盘底不留残油亦不觉口渴,蛋香、饭香与葱香缭绕,是一道雅致的炒饭。 扬州质量技术监督局还在2015年针对“扬州炒饭”发布标准,包括:色泽要红绿黄白橙,明快、谐和,口感要咸鲜、软硬适度,香、润、爽口,食材须以特级籼米和鸡蛋为主料,加上海参、鸡腿肉、火腿肉、干贝、虾仁、花菇、鲜笋和豌豆等8种配料,并按特定流程炒制而成。说是这么说,还是有很多各自发展的空间,例如我近年就见过“金丝缠绕”版的扬州炒饭,蛋不是碎蛋,而是炸成蛋丝,是将蛋进行花式变化。 扬州炒饭扬名国际不是偶然 为什么扬州炒饭能扬名各地呢?其背后有很强大的烹饪支持系统,根据《扬州晚报》报导,扬州是有计划从事人才培养与海外输送。 [vip_content_start] 先从教育上来说,扬州早从1959年就开始培训厨艺人才,至今已经超过一甲子,栽培超过8万人,而输送到海外的扬州大厨也超过千人,被称为“中国烹饪人才摇篮”,如果说美食是一项宣传利器的话,扬州便有很强的后援补给。 1987年还成立“江苏省烹饪研究所”,是中国第一个设立的专业美食研究机构。也因为很早开始厨艺人才培训,很多其他省份后起成立的厨艺科系,主要骨干师资也多来自扬州厨艺教育人才。 根据一篇联合国专文报导提到,2018年,扬州的美食产业收入就高达65亿美元,而2019年扬州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世界美食之都”。 其次是海外输出,至今为止,至少有四五十位扬州厨师在世界各地的中国驻外使馆工作,驻外使节总要宴客,扬州菜这就像撒种一样传到世界各地。1980年代是扬州菜的宣传年,1980年,扬州大厨王仲海随江苏烹饪代表团访日,日本媒体开始对淮扬菜较多的介绍。1980年,扬州厨师也到香港表演“大江南北宴”,1998年还为当时香港特首董建华烹制“红楼宴”,同样引起轰动。 美国的中式快餐连锁“熊猫快餐集团”创始人程正昌就是扬州人,他的父亲是淮扬菜厨师,熊猫快餐连锁店有2200家,遍布世界各地,企业里就有百人的扬州厨师。 由此看来,想将美食发扬光大绝不能光凭口号,还要有策略,有官方、产业界、学界共同的努力才行,从一盘扬州炒饭,让我有好多的学习。
4月前
VIP文
VIP文
陈静宜 | “剩一口”文化
我联想到了餐桌上的“剩一口”文化。华人世界里,常常出现每盘最后只剩一口分量,若是数量分明的虾饺或炸虾球,偶尔会有纠察队型人格的人监督:“还剩一颗,谁还没吃?”这时就会有人自首认罪:“是我的,我还没吃…… 日本电视剧《四重奏》里,有一幕引发许多人讨论,那就是小雀、家森、真纪等四人准备一起吃“唐扬鸡”(Ka-ra-a-ge),画面出现在一盘炸好的鸡块旁,放了切块的柠檬,小雀跟别府两人便顺手把柠檬挤汁,并浇淋在炸鸡上。 这作法惹得家森不高兴,质疑他们为何径自下决定挤柠檬?小雀反驳:“唐扬鸡不就是要挤柠檬吃吗?”家森解释:“每个人的习惯都不同,这么做,剥夺了其他人品尝唐扬鸡原味的机会,而且此事不可逆,一旦加上柠檬汁,滋味就不可能复原了。” 小雀说:“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在鸡肉旁边放柠檬呢?”家森解释,“那是让大家各自把鸡肉夹到自己盘子后,单独挤柠檬品尝的。” 有人以为这不过就是“拥柠檬派”与“非柠檬派”之争,然而往那方向去讨论的话就模糊焦点了。真纪补充道:“重点是为什么在挤柠檬前,不先问问别人的意见呢?”此话点出了事件的盲点,有时人会犯了自以为是的毛病,未曾意识到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这也提醒了我们,要时时保持对他人的觉察与尊重,唐扬鸡不过是一个日常例子。 谨守餐桌基本礼仪 现代人习惯菜上桌后手机先食,仿佛吃饭只剩下片面的静态图像或诱发食欲的短影音,与他人互动共餐的细节寥寥无几,然而与他人在餐桌上的互动社交,意义更为重要。 《食托邦:一餐一世界》一书中提到,学习好好分享食物,是我们教养的一大关键,不只是教我们别偷走所有的蛋糕,也教了我们自制和互相信任;文明动物要生存,自制与互信不可或缺。 很多时候中菜是共享形式,每个人轮流夹一些,此举正符合书上所言,人们无需提醒,自然会在心中估算出一盘菜每人的食用量,只吃下属于自己的部分,保有克制,不掠夺别人的权益,而使人人能在互信之下安心吃饭。 [vip_content_start] 你在餐桌上面临过“剩一口”局面吗? 我联想到了餐桌上的“剩一口”文化。华人世界里,常常出现每盘最后只剩一口分量,若是数量分明的虾饺或炸虾球,偶尔会有纠察队型人格的人监督:“还剩一颗,谁还没吃?”这时就会有人自首认罪:“是我的,我还没吃。”或是“我不敢吃虾,有没有人要吃?” 若是散状食物,例如:炒蔬菜、蒸蛋等,这时便会出现经典的“剩一口”画面,由此可认定,此桌人的关系多半是半生不熟,大家都客客气气的。另一角度来看,吃最后一口的人,仿佛自我揭露是贪吃之人,虽然这想法可能不过是自己的内心戏,然而谁都不愿被这样认定。 于是面对这“剩一口”文化,有想吃不好意思吃的人、有不想吃又不想浪费的人、有空不空盘都无所谓的人等等,人人各怀想法。有时候大家还会玩起游戏,靠猜拳猜输的人,吃下那最后一口。而有趣的是,吃下这最后一口的人,不一定是真正想吃之人;想吃的人,也不一定吃得到最后一口。 你在餐桌上曾经面临过“剩一口”局面吗?你都是怎么处理的呢?
5月前
VIP文
VIP文
陈静宜 | 令人纠结的炼奶
倾斜罐身,牙白色炼奶膏会从一头洞口汩汩流出,如果将罐身拉高,奶膏沉稳笔直下落,随着倾斜角度可以调整粗细,我喜欢细如发丝,像在写小楷,这样可以减少落量,也就可以拉长把玩时光…… 炼奶的存在实在太纠结了,在生命中既不可多,也不可少。 打小就知道冰箱里,会有一个没有保存期限的铁罐,白色罐身上有一只飞舞的蓝色飞燕,罐上的对角线处会被大人打上两个三角型的洞,一开始是规规矩矩的两个洞,罐身密不透风,因此不知残量多少,有时我凭手感掂掂,有时会把眼睛探近那个神秘黑洞,结果仍得不到答案。 倾斜罐身,牙白色炼奶膏会从一头洞口汩汩流出,如果将罐身拉高,奶膏沉稳笔直下落,随着倾斜角度可以调整粗细,我喜欢细如发丝,像在写小楷,这样可以减少落量,也就可以拉长把玩时光。 如果足够专注的话,便会为这景象深深着迷,以现在的话说,就是非常疗愈,不自觉倒出超过原本预期的量。我有时也会像贪心的小孩(原本就是小孩),趁没人注意,偷吸吮一大口炼奶,嘴里填满香甜奶汁,它伴我度过寂寞的童年。 奶膏线尾又是另一回事,它完全不受控制地摇摆乱绕,像永无止境横躺的八,等我长大一点,明白那是无限大符号,同一样东西,为什么头尾会完全反差呢?人也是这样,为什么同一个人小时候与长大会完全相反呢?从炼奶可以意会到人生,你不觉得很酷吗? [vip_content_start] 不多久,炼奶膏便会黏覆经常倾出的那个洞口,冰存过久的炼奶僵硬,像过于黏腻的热恋男女,终究遇到瓶颈。第二步就是再另开洞口,或是把原有洞口橇得更大。还有另一个不足为外人道的小秘技,便是从另一端洞口朝里用力吹气,就像口对口人工呼吸那样,不可以漏气,因为是自家食用,也不顾什么口水不口水的了,炼奶膏便会再度汩汩流出。正如男女交往也是需要给彼此多一点空间,同理可证,是吧? 如果过于冲动,一下从罐子边缘以锯齿状切割开,掀起整个铁皮,取是取到了炼奶,但无疑杀鸡取卵,炼奶膏接触到更多空气,下次再想用时,便干涸不流动了。 对炼奶有这么深的记忆,是因为它对我来说是重要的存在,相信对你也是。1858年炼奶正式量产之后,就跟人们生活紧紧相依,它还经历过美国南北战争。 《食托邦:一餐一世界》中提到,英国是全球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吃得差的历史悠久。乔治.欧威尔在一九三〇年的著作《通往威根码头之路》(The Road to Wigan Pier)中提到,全国味觉都“工业化”了:“英国的味蕾(尤其是劳工阶层),现在几乎抗拒好食物。很多人即使茶里加得起真正的牛奶,也宁可加罐装炼乳。” 让我联想到,是不是曾为英国殖民地的香港、马来西亚也是如此呢?其实连印尼也是,过去冷链技术欠佳,鲜奶难以保存,如今鲜奶相对容易取得,而饮食习惯里,香港奶茶、海南咖啡的炼奶仍扮演重要角色,我不排斥炼奶,毕竟我也曾是炼奶的爱好者,只是我们可不可以有意识地爱它、有节制地爱它,而不被食品工业所操控呢?
5月前
VIP文
VIP文
陈静宜 | 华人饮食,认识筷子是第一步
和朋友在华人主题餐厅用餐,朋友发现餐厅提供筷子却没提供刀子。餐毕,询问主厨此事,他证实,“因为是华人主题餐厅,希望宾客使用筷子,事实上,许多外国人也喜欢用筷子的…… 我与大马朋友在台北Circum-用餐,那是台湾首家主打华人菜的时尚餐厅。大马朋友发现一件特别的事——餐厅提供筷子却没提供刀子,生活在多种族的国家,他比我还敏感。 这会儿我也注意到了,相对于马来西亚,台湾多数是汉人,餐桌上有筷子是再自然也不过。然而我忽略了餐厅的地理位置与价位,它位于国际五星级酒店楼下,一客餐均价约五六百令吉,只有筷子跟叉、没有刀,会不会让一些欧美人士感到不便呢? 我们猜想有两种可能:一是不放,二是忘了放。当主菜上桌,答案昭然若揭,主菜鸭胸肉已是切开的方块状,可以直接用叉子叉或用筷子挟着吃。餐毕,我询问台籍主厨Leo此事,他证实,“因为是以华人为主题的餐厅,希望宾客使用筷子,事实上,许多外国人也喜欢用筷子的。” 看似一个小细节却是重要的一大步。传统中餐厅预设用餐者为华人,因此多使用筷子,只是遇到外国人,店家会提供刀叉匙以展现服务与善意;这跟Circum-预设用餐者为外国人,诉求华人与华人饮食,意义上不太相同。 在我看来,它彰显了华人主体性,不被西方思维主导——在这里,由我来论述我的食物与饮食文化。即使用了西方的出菜方式或烹调技法,那也是因为我(这个华人)想这么做而做,而非为了照谁的规矩而做。 我记得自小学英文,每个人都会被老师取一个英文名字,还是外国人的名字,如:Anny、John什么的,像我就叫Sarah,长大后才怀疑:为什么不是自己的本名Ching-yi?外国朋友知道后也大感惊讶:“你怎么会有外国名字?!”那就跟金发碧眼的外国朋友,介绍自己名字叫“秀芳”、“志雄”一样奇怪。 我的英文老师说,这么做是为了让外国人容易记。不,不该是这样的,行不改名、坐不改姓,至于名字容不容易记,那是 [vip_content_start] 对方的事情。一如筷子,筷子就是筷子,华人饮食最直接的印记,便是从筷子开始。至于该怎么应对筷子,使不使用、如何使用,那是对方的决定。当然,我也同意拿筷子实在不容易,我到现在筷子拿法也是不标准的,但仍庆幸我是使用筷子进食的人,因为它的功能性强大。 我遇过一位在土耳其开中餐厅的华人,他说来用餐的外国人特别爱用筷子,以能操作筷子为乐,宁可在筷子的尾端缠上橡皮筋(避免筷子“遁逃”),也非要用筷子进食不可,因为能操控筷子让他们显得有成就感。 翻转似乎逐渐发生当中,根据《食物设计》(Design Beyond Food)一书,英国前卫风味艺术家邦帕斯与帕尔(Bompas & Parr)提到,20年前,身边朋友几乎没人会用筷子,而在这20年间,全球的亚洲饮食文化迅速蔓延,光这点就已经完全改变伦敦人吃东西的习惯了。过去,餐馆会为了迎合在地人而做出“英味粤菜”,现在则能吃到展露自我特色的“原汁粤菜”,是一件很棒的事。 近两年出版了多本与华人相关的书籍,华人议题有一定的讨论度,而说到华人饮食,我认为认识筷子是第一步;至于食物,还有好长好长时间去探究呢。
6月前
VIP文
VIP文
陈静宜 | 航空信情书
网络上有不少情书饼由来的版本,从外型来看,像荷兰华夫饼(Stroopwafels)。从传播途径来看,比较接近“中国说”,透过婚配,从中国蛋卷演变成娘惹点心。然而从工艺角度来看,马来西亚版情书饼,无疑是超越二者,堪称饼界的天花板…… 马来西亚每到过年时,会有很多卖年饼的摊子出现,种类真是五花八门,其中一款跟我特别有缘,那就是“情书”(Kuih Kapit),也有一称“粿加必”。 网络上有不少情书饼由来的版本,从外型来看,比较接近“荷兰说”,像荷兰华夫饼(Stroopwafels),一说从荷兰传到印尼,再从印尼再传到马来西亚。从传播途径来看,比较接近“中国说”,透过婚配,从中国蛋卷演变成娘惹点心。然而从工艺角度来看,马来西亚版的情书饼,无疑是超越二者,堪称饼界的天花板。 与情书饼有缘,是因为我不仅吃还做过。台湾新竹有一家马来西亚人经营的河婆擂茶店,兼卖一款自家手作情书饼。我参加过店家举办的情书饼体验活动,一支支铁制夹钳,凹凸两面的圆型铁板上刻有不同图案,意味着一男一女,做成的情书饼两面有不同图案。 张开铁钳,将调浆浇在其中一面铁板,另一面再覆盖上,符合马来文“夹”(Kapit)的意思,做这个动作时会脸红一下,就像私密的事被众人看光光那样。老板潘运隆说,早年铁板用料实在,密合度高,因此能做出又薄、图案又明显的情书饼。 我担心过薄而出现洞眼,浇了两次调浆,虽然粉浆完整覆盖饼面,但饼皮却变厚了,影响薄脆的极致表现。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要写航空信给在日本做工的 [vip_content_start] 母亲,信件是以距离与重量计价,因此要斤斤计较。航空用信纸轻薄得不得了,下笔稍微用力就破了,小时候还不太会掌握写字的力道,信纸底下要垫柔软的报纸当缓冲,字也要小且精简,力求在一张内写完,避免写到第二张以免增加重量。当我吃到店家专业版的情书时,内心莞尔:“专业版的情书饼是航空信纸,我的是牛皮纸。” 制作情书饼的下一步是把铁板放在火炭上烤,因为薄如纸张,要不断翻开查看避免烤焦,饼面一上色就趁热揭下,这时的情书饼软如青箭口香糖,须以最快速度两次对折成扇形,如果遇上焦边,还要用剪刀快速修掉焦处,动作稍慢,饼皮就冷却硬碎。我怕烫,没法对准圆心折,折出了一个颓废版情书。 中文取名“情书”真是再贴切不过,一封信除了字体好看、工整,也很讲究折信纸,在电子邮件尚未盛行的年代,时兴实体信,信纸折法变化之多,多到有专书介绍。 一人很难同时烤饼跟折饼,必须两人一组,合作无间。不然的话,就像在厨房做好了美味的菜,但外场服务人员在端盘时打翻,一样是要被淘汰的失败作品。于是吃到每片完美的情书饼时,便能推测背后一定有一对默契好、感情好的两人。 马来西亚华人潘运隆娶了台湾太太,因为太太爱吃情书饼,他离家时便带了近二十把铁钳到台湾,当时还因为超重被罚款。他嘴上这么说,在我听来便是:“没办法啊,因为爱。”现在他和太太两人一组制作情书饼,标榜不掺一滴水,真是浓情蜜意、真材实料的情书饼呀。
6月前
VIP文
VIP文
陈静宜 | 看病的吃食路线
像我在台北仁爱医院就诊,早上看完病后会去附近一家港式小馆。而且要在11点多到,避开午餐时段人潮,因此要早点到医院候诊才行,然而也不能过早,否则看完病后,店家还没开门营业,会横生一个尴尬的空白点,医生可能想像不到,我的就诊时间完全是以一盘鸭腿作为考量…… 人有时难免要看病或到医院做身体检查,这不是件开心的事,为了平衡这种不开心,我会找医院附近一家好吃的小店,看完病、拿完药后去吃一顿,这样即使目的是看病,也能抱持着期待的心情出发。 想达到我的完美看病计划,有两个必须遵守的原则:一是顺序不能颠倒,不能先吃再看病,要先看病再吃,理想状态是早上诊配午餐,下午诊配晚餐,如果只能夜诊,那也要看完病再去吃,这是为了形成美好的“黏滞记忆”(sticktion)。 在《美味的科学:从摆盘、食器到用餐情境的饮食新科学》一书里提到,黏滞记忆是指以数量有限的特殊线索,显著程度使其足以转为记忆,在一段时间内不会磨灭,像是整套晚宴里的第一道与最后一道,通常最让人印象深刻;或者餐后餐厅致赠的小礼物,这种意外惊喜,也能使人们离开餐厅后仍延续愉悦感,拉长对餐厅的美好记忆。我则是用美食的愉悦,盖掉先前看病的不快记忆,这样黏滞在我脑海的记忆,就会是美味的食物了。 二是看病不能过于频繁,一个月内同一家医院不能超过两次,不然就会失去新鲜感,变成例行公事而已。若超过两次,就必须开发周边超过一家的美味小馆,当然理想状态是最好不要经常看病啦。 像我在台北仁爱医院就诊,早上看完病后会步行去附近一家港式小馆。而且要在11点多到,12点才到的话,上班族已经倾巢而出,几乎没机会挤进店门,因此要早点到医院候诊才行,然而也不能过早,否则看完病后,店家还没开门营业,会横生一个尴尬的空白点,医生可能想像不到,我的就诊时间完全是以一盘鸭腿作为考量。 [vip_content_start] 这家店很有到香港并桌的场景感,有人与人挨得相当近的卡座,对面也可能坐着陌生人,然而那股尴尬很快就随着热腾腾食物上桌而消除,接着将手机摆在桌面,边看边吃,网络上倒不一定有什么不可错过的资讯,只是内向的我,要避开生硬的气氛而已。 我爱这家店的鸭腿,配一碟凤城水饺捞面。当店员一听到鸭腿,不直接允诺,总迟疑地说要问一问,像等着谁来吃似的,有一两次闷声答:“没有了。”我心里纳闷:“才开档怎会没鸭腿?!”后来才知,烧鸭店家往往等着有人点双拼或三拼用。 那我当下如果说,“要几拼都可以,就给我鸭腿吧。”这样会拆穿店家的推托之词吗?若店家真的因此拼给了我,那不就等于打脸自己吗?若店家要强,仍坚持说没有,那我当场也下不了台吧。即使内心有多套剧本,我也从没再开口问过,既期待又怕受伤害,表面看来云淡风轻,事实上得失心颇强,就像爱情。 另一家是台北马偕医院,是我见过比菜市场还人声鼎沸的医院,尤其是大厅领药处,不说的话,还以为人们要排队入场听演唱会。我拿完药后会到附近一家冰品店,店家会提供“自助选3种”的方案——从琳琅满目的配料里选出3种,我的配比总是两份芋泥加一份燕麦的剉冰,忠诚度极高。 完成一趟看病的吃食之旅,然后心满意足回家。你不能想像,有一次,我因故更改了看诊日期,喜孜孜地想去冰店,竟碰上店家公休,我站在拉下的铁门前,十分后悔去看了病。
7月前
VIP文
VIP文
陈静宜 | 事在人为的小吃精神
容姐家用的虽非广东新会柑,也不讲究年份,然而以运用客家古法制作,亲力亲为,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好效果,置于现代食品工业多到爆炸的年代,实在令人可佩。菜园还种了冬瓜、甘蔗,一到收成季节便将它做成面档供应的清凉饮料;辣椒酱不只自家制,还自家种…… 搭着朋友车子抵达怡保昆仑喇叭新村,它与我去过的大部分新村相似,巷弄旁的屋舍透露一股沉静,这股沉静必须靠更多的时间试探,才能确认到底是人去楼空的冷清,还是小镇独享的宁静。然而无论是哪一种,新村里必然有一熙来攘往之处,那里往往散发着温暖、诱人的食物气息。 经营五十多年的“容姐面档”,在新村飘出面香,吸引许多远道而来的客人。这里的灵魂人物自然是容姐,一位90岁的客家妇女,她在自家门前摆面档,生活与生意黏在一起,她虽已退休,让二代接手,不过客人还是能边吃面,边见她忙里忙外地晒衣服。 这让我想起曾在台湾彰化一家肉圆摊,摊子就在自家门前,摊小,才几个座位,一下就满座,老板会领着客人进他家客厅等肉圆,还开电视给客人看。 亲力亲为的真食材 容姐面档有7款不同的粉面可选,然而更精彩的是自家酿料,至今仍维持传统手工制作,因此以开档的时间往回推,凌晨一点就要起床备料、烹煮,以迎接清晨第一批用早餐的客人。 另外还用过年柑,以九蒸九晒制成陈皮,剁成细末加入酿料的鱼浆以增添风味。“九蒸九晒”是一专有名词,多用在中药上,一些台湾客家人会使用此古法在制作酸柑茶,《酸柑茶人》一书提到,早在唐代,汉医便透过九蒸九曝之法,利用蒸与晒的反复交替,让某些药材去杂去浊,提升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达到更好的疗效。现代研究则认为,九蒸九晒产生化学反应,进而去除杂质,降低刺激性。 [vip_content_start] 容姐家用的虽非广东新会柑,也不讲究年份,然而以运用客家古法制作,亲力亲为,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好效果,置于现代食品工业多到爆炸的年代,实在令人可佩。店家还让我们参观菜园,园里种植冬瓜、甘蔗,一到收成季节便将它做成面档供应的清凉饮料;辣椒酱则不只是自家制,还是自家种。 努力找好食材还原古早味 另一家令我佩服的是芙蓉的和记鱼丸粉档。传统鱼丸粉有的会放小鲍鱼或干贝珠熬汤,当年不起眼的食材,随着地球暖化、海洋资源匮乏,越来越不可能出现在小吃摊里。而和记鱼丸粉,第一代是用干贝珠熬汤,第二代便跟现实妥协,改用其他食材熬汤底。 第三代传人池添亮接手后,决心要找回爷爷的味道,花了许多时间,找到价格合宜的干贝珠,熬出天然清鲜的汤头,总算把老味道给抢救回来,印证了“有心就不难”,而他的用心也被懂得的人知道,我多年前造访,当时就已经一位难求,听说现在生意更火红。 有些小吃店为了成本考量,不用好食材、真食材,改用化学调味品取代,每一步都妥协一点点,最后就整个走味了。然而容姐让我们知道,事在人为,是不为也,非不能也。而池添亮在有限环境里做出最大努力,正是的小吃精神的最佳代表。
7月前
VIP文
VIP文
陈静宜 | 速食面的崛起背后
二战后印尼出现稻米短缺困境,刚上任不久的总统苏哈托,因应粮食危机而向西方求援,美国不仅捐稻米也倾销过剩的小麦,由此改变了印尼人的饮食习惯。短短几十年内,印尼人自己吃面,也发展面食食品工业并输出海外,现在许多人一想到印尼就想到营多面…… 在印尼酒店里用早餐,我发现似乎少不了“速食面专区”,简易版本的会提供自助式煮面,安置一锅不断滚着的白水,一旁放着几包不同口味的速食面,不断冒出的白烟生气勃勃,诱使人想一早来上一碗。规模大一点的,会有专人代客烹调,比起欧姆蛋(Omelet)的熟度,多数人更在意速食面面条的熟度。 我所知道的台湾人会将速食面视为止饥良品,然而若当成正餐,必然会被周遭的亲友质疑营养不足或有碍健康,这当事人自己也是心知肚明的。即使有人将它当作正餐,也不会作为早餐,因此在印尼见到早餐里速食面当道,也不免感到新奇。 事实上不只早餐,街头巷尾都可见代客烹煮的速食面小摊,可见食品加工与印尼人的关系紧密。据统计,印尼的面食消费量达世界第二,仅次于中国。 美国倾销过剩小麦,造就印尼泡面传奇 许多国家都有代表的速食面品牌,日本是日清、韩国是三养、台湾是统一、马来西亚是美极面(Maggi),印尼则是营多面(Indomie)。印尼人开始兴起速食面文化,与台湾有相似的时代背景。 香港人一蚊健整理《林绍良的三林集团:印尼苏哈托的商业支柱(Liem Sioe Liong’s Salim Group: The Business Pillar of Suharto’s Indonesia)》一书内容,在关键评论网写成“印尼营多泡面的故事:从替代食粮到成为全球十大最好吃的泡面传奇”一文,提及印尼速食面的兴起,最初与美国倾销过剩的小麦有关。 [vip_content_start] 二战后印尼出现稻米短缺困境,1967年刚上任不久的总统苏哈托,因应粮食危机而向西方求援,美国不仅捐稻米也倾销过剩的小麦,由此改变了印尼人的饮食习惯。1966年,印尼人每人一年吃掉的小麦仅有300公克,到了2010年已经超过18公斤,足足增加了60倍。短短几十年内,印尼人自己吃面,也发展面食食品工业并输出海外,其中有盘根错节的政商挂钩,现在许多人一想到印尼就想到营多面。 当时受到美国面粉倾销的对象也包括台湾,台湾中研院社会学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刘志伟指出,当时有“全球面包篮”之称的美国发起“面食推广运动”,介入改变当地人民饮食习惯。 美国小麦协会与台湾面粉同业公会成立“台湾区面食推广委员会”,在1964年开办为期两年的营养午餐计划,面食开始被当成“主食”与“正餐”,消费量逐年增加。1968年,只有14.6%的台湾人认为面条可作为主食,到了1992年,却有近六成的台湾人把面食作为主食。 以我出生的年代来看,速食面是与生俱来的食品,人们下意识地被各种品牌、各式各样口味所引导,诱使消费并食用,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事实上,兴起的背后,是国家与国家间,透过农产品倾销、加工,所进行的利益输送与交换而导致的结果。 我们仍然可以热爱速食面,速食面也确实非常美味,只是知道前因后果之后,能从下意识转换到有意识地消费,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7月前
VIP文
VIP文
陈静宜 | 筷子会说话
光筷子就会说话!沈嘉禄在《上海人吃相》里讲到一个故事:一位看似光鲜的富二代,吃饭时却拿起筷子朝自己胸前一戳,对对齐。这举动便被眼尖的人识破非豪门出身…… 曾经一位相亲对象邀请我去吃港饮,那是仿香港的卡座椅,我们对视而坐,他长得眉清目秀,挑了几款经典港点,每款都是我爱吃的,内心正喜孜孜地想,看来双方喜好很相近,好有默契! 不久后,盛在蒸笼里热腾腾的烧卖、虾饺被侍者端上桌。当一切看似美好时,他一双筷尖刺过烧卖,像吃棒棒糖般入口啃咬。我当下心想:“我宁可嫁给烧卖也不要嫁给你!” 这举动在日本还有专有名词,叫做“刺箸”(sa-shi-ba-shi),直接刺进食物举起吃,孩童对手掌力道的掌握度尚未成熟,常用“刺箸”吃鱼丸。 日本人在用餐前会说:“顶きます”并非电视剧字幕常见的翻译:“我开动了”,而是“我谦卑地领受了”。其一是感谢造物主赐予的美好食物,其二是感谢提供这美味食物的人,需要两者因缘俱足才有机会享用佳肴,是很大的福分,而非理所当然。而最好表达感谢的方式,便是尊重食物,轻柔感恩地对待自己的拥有,用五感感受美味并且尽可能吃完,不浪费食物。 [vip_content_start] 小心,筷子正泄露你的底牌 不管日韩、华人电视剧都上演相亲要双方家长吃饭,为什么要选择吃饭?因为能在最短时间里读到许多隐形讯号。是的,光筷子就会说话呢! 沈嘉禄在《上海人吃相》里讲到一个故事:一位看似光鲜的富二代,吃饭时却拿起筷子朝自己胸前一戳,对对齐。这举动便被眼尖的人识破非豪门出身,贫寒人家的家里,筷子经常长短不成套,必须先在桌面对个齐才好使筷,他人虽入豪门,筷子品质自然是好的,然而还是下意识做了这个习惯动作。事后证实,此人并非含金汤匙出生,而是豪门收养的贫困人家的孩子,此处不讨论贫富的好坏对错,只是说明筷子的确会说话。 《你不可不知的日本饮食史》里提到,“筷文化从中国传到韩国、日本、东南亚等地,是东亚文明圈所共通的食具,筷文化等同于中华文化圈与东亚文明圈。” 对马来西亚华人来说,对应不同食物有不同的应对方式,筷子只是众多食具之一,不过只要餐桌上出现筷子,几乎就说明:“这里有华人食物喔”的意思,辨识度很高。 我认为使用筷子最讲究的国家是日本,日本由室町时期起,就几乎是单以筷子作为食具的国家,连喝汤也是用筷子。也衍生许多用筷礼仪,除了前面提到的“刺箸”外,还有夹食物离盘后,沿途滴落食物残汁,称为“泪箸”,形容得好有画面;筷子在多道菜之间游移,不知道该夹哪道的“迷箸”,这可能也有渣男(女)倾向吧?或是在一道菜盘里翻来挑去的“探箸”,筷子说的话,都听到了吧? 《韩非子》里提到:“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太师箕子光从纣王使用象牙筷,就下了亡国论。箕子认为,会用象牙筷,就会让其他的碗盘全都升级匹配,既然会用高档碗筷,自然会要放上山珍海味的食物,既然都玉食了,自然要有锦衣才行。果然过了5年,纣王造了酒池肉林,最后亡国。可见筷子不仅会说话,还会预言呢。
8月前
VIP文
VIP文
陈静宜 | 有酱厉害的咩?
酱是很重要的。台湾很多蚵仔煎店,许多人们在意的不是蚝的大小还是蚝的多少,而是酱料滋味合不合口味;马来西亚的海南鸡饭也是,许多人告诉我,海南鸡饭最重要的不是鸡也不是饭,而是酱料…… 我跟旅居台湾的大马朋友爱珍,约在台北的马来西亚馆子里吃饭,她比我早到10分钟,先到酱料区盛了鲜辣椒酱、秘制辣椒虾干酱、酱清、醋泡辣椒等我。在菜尚未正式上桌前,酱料就先说话了,说着店家的用心程度。 酱是很重要的。我曾到过一些海产店,店家标榜贩售的鱼类有多稀有、海鲜有多珍贵,提供的却是廉价酱油跟合成芥末,简直是来糟蹋海鲜用的。台湾很多蚵仔煎店,许多人们在意的不是蚝的大小还是蚝的多少,而是酱料滋味合不合口味;马来西亚的海南鸡饭也是,许多人(包括海南鸡饭店的老板)告诉我,海南鸡饭最重要的不是鸡也不是饭,而是酱料。 我到一家餐厅用餐时,有先尝酱料的习惯。日本寿司店的座席上,通常会摆着酱油跟酱油碟,供人自行取用,受过训练的厨师会调过煮过,不会用现成的市售酱油,我会尝尝尾韵是否绵长、咸度是否过于强硬而喧宾夺主。 有次造访香港一家米奇林星级粤菜餐厅,菜还没上桌,同桌的人在聊天、拍照,我则在试碟子里的XO酱,这时不相识的主厨径自走近跟我攀谈,我不明所以,后来才知道主厨认为我懂得欣赏XO酱,必然是知音,可能就把我当成米奇林密探了吧。 [vip_content_start] 在一些高档粤菜餐厅的餐桌上,XO酱是一款重点酱料。有的主厨会把干贝油炸再沥油,多了一道工序,为借此激发干贝的鲜香海味,然而炸过的干贝丝偏硬,干扰与其他食物组合时的口感,是优点也是缺点;不经油炸的干贝入口柔软,香气就弱了一些,没有好坏对错,只是表达主厨对XO酱各自的追求罢了。 我喜孜孜地尝着醋泡辣椒,解腻又开胃,这道泡菜在澳门也有,据说有300年历史,我觉得第一位发明醋泡辣椒的人太棒了,真是造福人群。我听过网友提到一个解释,醋泡辣椒的存在,始于用来中和云吞捞面的碱味,似乎颇有道理。后来哥罗面、炒面、炒粉、中马猪肠粉等,也会配上这一味酸甜带辣的醋泡辣椒。这跟港式烧腊店里常见的“糖醋腌萝卜”滋味跟作用有点像,只是我较少吃到,尤其还带有脆度的。 爱珍告诉我,醋泡辣椒有两种作法,一种是腌生辣椒,生辣椒会放进调配好比例的醋水里,醋水要煮过放冷再腌辣椒。一种是腌熟辣椒,辣椒汆烫杀青即可捞起冰镇,不可久煮,久煮会变软。 其次,辣椒脆度跟调味比例、浸泡时间也息息相关。醋的浓度过高、用量过多,也会使辣椒软化,事实上,辣椒只要泡上3小时就能吃了,且必须在3到5天内食用完毕,久放也会软化。第三是挑选辣椒的品种,有些辣椒本身就偏软,像台湾糯米椒就不适合做醋泡辣椒。 看似简单的腌菜,竟有这么多细节。台湾人即使到马来西亚馆子用餐,也不一定吃它,用量没拿捏好就容易库存,在食材成本上升、人力短缺情况下,还愿意隔三差五做一次醋泡辣椒,不只用心还很有爱心。希望台湾人能给这些不熟悉的酱料一次机会,沾了食物之后,味蕾完全多出一个象限,如此美好,或许有人会问:“有酱厉害的咩?”有啊,当然有。
8月前
VIP文
更多有情有味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