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我的股票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2022大选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俄乌之战
京非昔比
言路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游车河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2024财政预算案
ESG专版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巴黎奥运会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木屋区
星云
【六日情/沙登的孩子 04】我们的艺术文化/杨慧子(史里肯邦安)
朋友R说,她小时候住在古腰河畔的木屋区,每逢雨季,河床泛滥,与左邻右舍饱受水灾之苦。20年前,这里的木屋区已被强制拆除,几百户居民都搬到附近的组屋去。无法想像更早以前,这里竟是一片盛产杨桃的杨桃林。 作为雪兰莪最大的新村,沙登古腰河畔终于被雪州发展委员会所推行的“新村ing”计划激活,经过美化,成了休闲步道公园。原本出入沙登新村的只有村民,可是,先后重整及设立的彩虹桥、许愿树、“我爱沙登”的大型地标,以及60呎长的巨型历史壁画,大大提升了沙登的魅力!外地人接踵而来打卡,或通过参与市集,认识我们的新村,看着这一切的演变和推进,太振奋人心。 自2022年起,农历新年前,沙登地标必定迎来生肖装饰制作。牛年有纸皮牛装饰,虎年由7000个塑料瓶子做成虎头,兔年则以废弃的LED灯泡制成兔子的巨大模型。今年的龙年则以极简的龙福齐天站牌配上灯光成为打卡点,而另有看头的是以“新沙登”为主题,刷新重绘的壁画。 加入壁画制作 今年2月初的星期天下午,途经古腰河畔下车打卡,遇见了为壁画上色的3位年轻人。变幻莫测的恶劣天气并没有击退他们为社区贡献的力量,他们的目标是在农历新年前完成这幅壁画。能遇上画家们是运气,被邀请加入他们则是荣幸。只剩下5天的时间,那几个晚上,都是画家们最后的冲刺。等待雨停,或是冒着细雨上色,是无可避免的事。我们调色、写字、补上细节、画边,深深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对面的居民叔叔们非常友善,给我们提供了移动电灯,有时也请我们喝饮料。即使不相识,缘分却让我们凝聚在一起。 沙登的文化艺术其实不是近期才萌芽的。早在2012年11月中旬,“发现沙登——社区艺术嘉年华”是我记忆中有史以来为沙登感到骄傲的一刻。一系列艺术文化活动走进了大家心里,更写进了沙登的历史长河,成为了重要的记录。其中一个小学生艺术创作营会率领营员发挥环保创意,走出校园,展开艺术游行。大会迎来张吉安为艺术踩街主持。游行作品朴实无华,有当年红透的愤怒鸟和小叮当模型车、民族服装装扮、高脚人踩高跷、巨型木偶等全手工制作。除了沙一管乐团在游行中吹奏乐曲,还有人尽情大唱客家山歌,孩童们也高唱:“沙登是我的老家……沙登艺术朝着理想……我们继续努力推广它……”。这首〈让艺术萌芽〉由曾远强作词,周金亮编曲,内容简单在地且颇有深意。 偷偷告诉你,隐藏在沙登一校的沙登民间故事馆,可是我们新村的缩影,是我们艺术文化的宝藏! 相关文章: 【六日情/沙登的孩子 01】我来自新村/杨慧子(史里肯邦安) 【六日情/沙登的孩子 02】出入平安/杨慧子(史里肯邦安) 【六日情/沙登的孩子 03】道地古早味/杨慧子(史里肯邦安)
2月前
星云
北马新闻
日落洞网寮木屋区今晨起火 6户家庭27人痛失家园
日落洞网寮木屋区今晨4时许发生火灾,火势猛烈,大火瞬间烧毁4间屋子,导致6户家庭痛失家园,所幸没造成人命伤亡。
5月前
北马新闻
都市动态
陈国伟巡视半山芭火灾现场 将向受灾者发援金
蕉赖区国会议员陈国伟宣布,市政局蕉赖分局将向半山芭消拯局附近木屋区的每户受灾家庭发放1000令吉的援助金,而他的服务中心也将向每个受灾者发放1500令吉的援助金。
5月前
都市动态
都市动态
旧巴生路大火灾 | 蓝诗琳:放祈祷所被人取走 “灾黎没拿到物资”
尽管社会福利局(JKM)在发生火灾后,第一时间为灾黎送上一批物资,惟有关物资却没有送到真正的灾黎手上!
9月前
都市动态
社会
凌晨突击木屋区 移民局捕69非法外劳
移民局今日凌晨在甘榜班底达南非法木屋区展开突击行动,逮捕69名非法外劳。
12月前
社会
都市动态
余保凭:备公共设施 安顿木屋居民 “大草场建组屋 一举两得”
甲洞社区服务工作者余保凭建议吉隆坡市政局善用甲洞横街人民组屋的大草场地段,在该处兴建一座具有各种设施的组屋,除了能够安顿木屋区居民之余,也让甲洞横街人民组屋能够使用公共设施来运动,一举两得。
1年前
都市动态
都市动态
视频 | 暴风雨袭福安园 老树砸6屋2人伤
旧巴生路4英里半的福安园昨日傍晚发生树倒砸中6间木屋的事件,行动党士布爹国会议员郭素沁今日移交1500令吉援助金给3户本地灾民,一户家庭可获500令吉。
2年前
都市动态
这些人,那些事
【这些人那些事】见证哈芝马兰木屋区兴衰 龙渡宫屹立銮市50载
居銮市区最繁华的商业区曾是一片非法木屋区。当年,在这片以哈芝马兰为名的木屋区,聚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华裔居民,而龙渡宫作为区内的老庙宇,至今仍屹立着庇佑四方善信,甚至成为打卡圣地。 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本期的〈这些人,那些事〉将回顾龙渡宫建庙至今的点点滴滴,与读者重温它是如何一步一脚印成为居銮市区仅存的两座华人庙宇之一。 拆除木屋区后仅留2古庙 哈芝马兰木屋区曾是居銮最大的贫民区之一。许多贫苦的华裔家庭在这里安家立命,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州政府决定和私人发展商合作,逐渐把这个地段发展成现有的商业区。 一直到2014年前后,最后一处木屋被拆除清空,拥有半世纪历史的哈芝马兰木屋区才正式走入历史,只留下龙渡宫和崇福庙这两座古庙为当年的历史留下印记。 龙渡宫经修缮成打卡景点 见证了时代发展洪流的龙渡宫位于新市区的中心地段,理事会在获得地契后展开修缮和提升工程,整个庙宇美轮美奂,吸引许多游客来打卡,甚至还有许多友族同胞来参观和拍照,成为居銮的旅游景点之一。 不得不说,经过连年修缮和提升,如今的龙渡宫十分亮眼,入口处有偌大的牌坊格外吸睛,庙的正门口也满是壁画和浮雕等,是居銮少有、精巧玲珑的老庙宇。 唐天泉:香火源自中国泉州金狮殿 龙渡宫理事会财政唐天泉(62岁)接受访问时指出,他的父亲唐金财和一群同乡当年从中国南来时,将家乡中国泉州安溪县温泉金狮殿的香火引到居銮,在现有庙宇前方的一片空地上进行供奉。 据他透露,龙渡宫是一所王爷庙,主祀朱郭施府大人,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庙址原本位于目前庙地的对面,并还有一个戏台。 1966年前后,龙渡宫搬迁到了现有的地点。 每年农历新年期间,庙里的香火都十分鼎盛,民众尤其会在除夕夜和年初一早上前来上香,祈求未来一年风调雨顺、家庭安康。 每年坚持以木偶戏酬神 至今为止,龙渡宫每年农历十月十七庆祝朱郭施府大人圣诞,理事会都会坚持聘请木偶戏团来演出酬神。 唐天泉说,庙宇四周都是商业地段,没有足够的空间能够搭台进行歌舞表演,因此庙方一直延续传统以木偶戏酬神。 他透露,一般上每年的酬神木偶戏都是手掌木偶戏,只有在比较盛大的节日才会请到拉线的木偶戏,因为需要较大的空间和费用。 他说,如今越来越少人懂得欣赏木偶戏,只有一些长辈才会特别到来观赏。 曾面临要求搬迁危机 从木屋区走向商业区,从善信护送南来的一丁点香火到香火鼎盛,龙渡宫当年一度面对被政府要求搬迁的危机。 唐天泉透露,如今庙宇四周都是土著商业区保留地,其实庙地原本也涵盖在内,直到2011年,在马华居銮区会主席颜炳寿的协助下,庙方才终于确定不必搬迁,随后更获得州政府发出原址的99年地契。 有了地契后,庙宇逐步进行翻新和修缮,才有了今日的规模。 清真寺建对面 和平共处 目前,龙渡宫正对面也建了一座清真寺,不同种族和宗教信仰相互尊重和交融,一直以来都相安无事,展现了马来西亚多元种族宗教的一大特色。 龙渡宫在1966年11月27日举行搬迁新宫开幕典礼时,更邀请当时的居銮县长阿都拉曼敏亚来主持开幕,当时众人的黑白合影至今仍高高挂在庙内。 成立武术组荣获多奖 龙渡宫作为一座老庙,在疫情之前就成立了叶式太极养身气功武术组,由吴国明和陈添发担任教练。 这个武术组也曾经在多个赛事中获得奖项,他们平日晚间会在庙前的空地练习,经久时日后慢慢累积了不少好成绩。 唐天泉说,目前武术队仍在庙内练习,但平日人较少,若到了比赛季节则会比较热闹。
2年前
这些人,那些事
都市动态
半山芭卡龙路木屋区 最后2户获安顿公屋
吉隆坡半山芭卡龙路(Jalan Kalong)木屋区的最后两户居民在行动党蕉赖原任国会议员陈国伟和吉隆坡市长拿督马哈狄的协助下获得搬进斯里雪兰莪公共组屋,并获得1000令吉的资助。
2年前
都市动态
都市动态
疑高处住宅排水设计不当 木屋区现“泥浆瀑布”
旧巴生路崇文华小旁木屋区的南海观音庙旁约7间木屋单位面对该问题,尤其最靠近高级住宅区挡土墙单位的情况最为严重。
2年前
都市动态
时事焦点
盼有一个安身之所 15木屋民促速发地契
(太平15日讯)后廊新村边沿的苏丹路与草场路木屋区居民,联合呼吁拉律峇登土地局尽速发出地契,让他们得以维修残旧的木屋,并落实政府居者有其屋的理念。 当地15间木屋的居民今日举大字报表示木屋区已建立超过60年,希望政府在“大马一家”的精神下从善如流,尽快颁予一纸地契,让他们得以安心修建或重建木屋。 连长元:多次申请地契没下文 居民连长元(72岁)指出,他在7岁时便随父亲居住在苏丹路木屋,迄今已60余年,虽然父亲和他都曾多次申请地契,但至今没有下文。 他说,在最近5年,居民们已连续申请了3次地契,每次的申请费用为10令吉,但依然没有获得任何的回复。 “近年来,有一些屋地被外来者所申请,这加剧了居民的忧心,担心会失去居所。” 连长元指出,由于未拥有地契,木屋年久失修居民也不敢过度维修,一些木屋因为结构出现问题难于维修,居民只能任由倒塌而不敢重建。 他表示,近来有一些木屋区如中山路及后廊甘庶芭都已获得地契,因此居民希望当局能关注他们的困境,尽快发出地契让他们有一个安身之所。 “如果土地局无法给当地的屋地,折衷方法是发出其他重组村的屋地予居民,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理念。” 王来建:怕屋地被他人申请迫搬迁 居民王来建(68岁)说,其父亲在60余年前便住在上述木屋区,当时屋地拥有临时地契,而且有水电供应。 他表示,父亲与他曾先后申请地契超过10次,但都没有下文,让他们感到非常失望。 “近年来,也有人持著地契到苏丹路,向居民表示已获得地契,令他们感到非常担忧,担心本身的屋地也被他人所申请,最终将被迫搬迁。” 何碧凡:安排居民提呈宣誓书 行动党第一花园支部主席何碧凡说,他在多年前接到居民的投诉后,便与支部秘书林庭绰协助居民向土地局申请地契,并在3年前提呈了居民的宣誓书,过后土地局也派员进行登记,但过后又没有了下文。 他指出,不久前再度前往土地局询查进展,获告知须再一次提呈宣誓书,因此将会安排居民办理,然后呈予土地局。 他表示,后廊苏丹路与草场路木屋区的问题已拖宕了许多年,希望政府能正视并尽速发出地契,让居民得以重建房屋及解除担忧。
3年前
时事焦点
花城最热点
马华领袖揶揄:闭路电视如同虚设 韩球丰路木屋区垃圾问题没改善
沉香韩球丰路木屋区垃圾不见改善,马华领袖揶揄芙蓉市政厅设立的闭路电视只有1天存档记录,如同虚设,装了等于没装!
3年前
花城最热点
东海岸
疑因吸毒者引起 哥市木屋区失火
位于哥市卡嘉玛迪路巴基斯坦清真寺(masjid pakistan)对面的木屋区今晚7时许失火,现场烈火熊熊。
3年前
东海岸
花城最热点
沉香登拔路木屋区路面破损要求修补 却遭“不是花园”为由拒绝提升
沉香登拔路木屋区居民因为面对道路破损问题,早前向人民代议士投诉,最后却接获“不是花园”的理由,拒绝在当地展开修补工程,让居民深感不满。
3年前
花城最热点
记者心视线
黄顺光|居者有其地
土地及房屋被视为一家人的基业,许多人的观念是在有了事业基础后,第二个目标便是要拥有一所属于本身的房屋,然后才繁衍下一代。
3年前
记者心视线
时事焦点
焦点社区:亚三古邦中山路
木屋区26户喜获地契
冀获水供方便生活起居
(太平12日讯)在历经近百年及五代人的申请后终于将在9月14日获得一纸地契,亚三古邦中山路居民难掩心中的喜悦,并希望能进一步获得自来水供应,以方便生活起居。 该木屋区存在已有近百年历史,虽然居民在安居后便不间断提出申请地契,但一直以来都没有下文,直至最近才获得土地局的批准,发出地契予26名住户。 这些居民也已获得土地局的通知,于9月14日到甘榜务央多元礼堂领取地契。 廖泰义:居民可放心重建房屋 保阁亚三区州议员廖泰义今日前往中山路向居民道贺时说,他在中选后廊区州议员时,便再度为该木屋区居民申请地契,并在中选为保阁亚三后,仍锲而不舍跟进,最终才成功。 他表示,在获得地契后居民便可放心维修或重建房屋,而当中若发现地契有问题,如姓名写错等,都可以向其服务中心反映,以便更正。 “除中三路外,乌鲁都拜木屋区也有21户人家,将在本月14日获得地契,让居民得以居者有其屋。” 戴宝来:多代人接力申请 居民戴宝来(88岁)表示,他一家已是第五代住在中山路,早前母亲曾申请地契,但一直无法要领,倒是其左邻右舍却获得了地契。 “目前我与8名儿孙仍住在中山路,在获得地契后,便交由孩子去打算是否要重建木屋。” 他对于政府发出地契予居民感到喜悦万分,因为在多代人的接力申请后,终于获得了安身之所。 古亚来:多年前开始申请地契 古亚来(43岁,推高机司机)说,其岳父住在中山路已超过50年历史,多年前便已开始申请地契,但一直没有下文。 他表示,在不间断的申请过程期间,也获得廖泰义的协助,并在近日获得佳音,而本身已在月前获得了地契。 “由于木屋区只有电供没有水供,而装置水供需要3000令吉,因此我们希望能获得协助装置自来水供,以方便生活起居。” 李福清:重建被风吹倒木屋 居民李福清(69岁)指本身在木屋区诞生,之前父亲曾申请地契,过后便由他接力申请。 他表示,其木屋在10年前被风吹倒,但因为没有地契而不敢重建,被迫在外借屋,在获得地契后将会重建房屋。 他也希望在得到地契后,也能如其他房屋般获得自来水供应,因为没有水供确实非常不方便。
3年前
时事焦点
更多木屋区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