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聯絡我們
登廣告
關於我們
活動
熱門搜索
大事件
本網站有使用Cookies,請確定同意接受才繼續瀏覽。
瞭解更多
接受
您會選擇新界面或舊界面?
新界面
舊界面
登機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時間整理
|
清明後5生肖“運勢旺” 事業、財富、感情皆豐收!
|
緬甸7.7級強震 |
氣象侷促民眾警惕 餘震或與主震一樣強
|
開齋前夕返鄉潮劇增 數大道交通緩慢
|
緬甸7.7級強震 |
震央附近華人:酒店倒了幾十棟 大多住中國人
|
登機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時間整理
|
清明後5生肖“運勢旺” 事業、財富、感情皆豐收!
|
緬甸7.7級強震 |
氣象侷促民眾警惕 餘震或與主震一樣強
|
開齋前夕返鄉潮劇增 數大道交通緩慢
|
緬甸7.7級強震 |
震央附近華人:酒店倒了幾十棟 大多住中國人
|
登機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時間整理
|
‹
›
簡
本網站有使用Cookies,請確定同意接受才繼續瀏覽。
瞭解更多
接受
您會選擇新界面或舊界面?
新界面
舊界面
登机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时间整理
|
清明后5生肖“运势旺” 事业、财富、感情皆丰收!
|
缅甸7.7级强震 |
气象局促民众警惕 余震或与主震一样强
|
开斋前夕返乡潮剧增 数大道交通缓慢
|
缅甸7.7级强震 |
震央附近华人:酒店倒了几十栋 大多住中国人
|
登机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时间整理
|
清明后5生肖“运势旺” 事业、财富、感情皆丰收!
|
缅甸7.7级强震 |
气象局促民众警惕 余震或与主震一样强
|
开斋前夕返乡潮剧增 数大道交通缓慢
|
缅甸7.7级强震 |
震央附近华人:酒店倒了几十栋 大多住中国人
|
登机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时间整理
|
‹
›
星洲人
登廣告
互動區
|
下載APP
|
簡
登机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时间整理
|
清明后5生肖“运势旺” 事业、财富、感情皆丰收!
|
缅甸7.7级强震 |
气象局促民众警惕 余震或与主震一样强
|
开斋前夕返乡潮剧增 数大道交通缓慢
|
缅甸7.7级强震 |
震央附近华人:酒店倒了几十栋 大多住中国人
|
登机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时间整理
|
清明后5生肖“运势旺” 事业、财富、感情皆丰收!
|
缅甸7.7级强震 |
气象局促民众警惕 余震或与主震一样强
|
开斋前夕返乡潮剧增 数大道交通缓慢
|
缅甸7.7级强震 |
震央附近华人:酒店倒了几十栋 大多住中国人
|
登机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时间整理
|
‹
›
首頁
最新
頭條
IG熱文榜
熱門
國內
即時國內
封面頭條
總編推薦
暖勢力
熱點
全國綜合
社會
政治
教育
我們
專題
發現東盟
帶你來國會
星期天頭條
華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夥伴
星洲人互動優惠
國際
即時國際
天下事
國際頭條
國際拼盤
帶你看世界
坐看雲起
言路
郭總時間
社論
風起波生
非常常識
星期天拿鐵
總編時間
騎驢看本
風雨看潮生
管理與人生
綿裡藏心
亮劍
冷眼橫眉
財經
股市
即時財經
焦點財經
國際財經
投資週刊
娛樂
即時娛樂
國外娛樂
大馬娛樂
影視
地方
金典名號
大都會
大柔佛
大霹靂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馬
花城
古城
東海岸
體育
大馬體育
羽球
足球
籃球
水上
綜合
場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專題
優活
旅遊
美食
專欄
後生可為
東西
時尚
新教育
e潮
藝文
護生
看車
養生
家庭
文藝春秋
星雲
人物
影音
讀家
花蹤
亞航新鮮事
學海
動力青年
學記
後浪坊
星洲人
VIP文
會員文
最夯
鄭丁賢
林瑞源
時事觀點
深度報道
投資理財
非凡人物
族群印記
身心靈
VIP獨享
百格
星角攝
圖說大馬
國際寫真
好運來
萬能
多多
大馬彩
熱門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李碧華
讀家
【全民讀書會】李碧華:觀時移世易,惟真情不渝
李碧華,一個擅長說故事的女人。她的文字華麗張揚,故事情節錯綜複雜,把生生世世死死生生的愛情點染得活色生香趣味盎然,顛倒無數意亂情迷的眾生。她的小說篇幅都不長,卻能把一個個故事說得蕩氣迴腸,簡潔利落。 今天,就來會一會這位被譽為“天下言情第一人”的香港女作家。 李碧華,原名李白,祖籍廣東,生於香港。自小家境優渥,祖父妻妾成群。小時生活在那種樓頂很高,有著木樓梯的舊式樓宇之中,聽著很多舊式的人事鬥爭,為其日後創作提供寶貴素材。她從小喜愛文學藝術,學生時代便向《幸福家庭》和《中國學生週報》投稿。 與同期香港女作家相比,李碧華總顯得那麼神秘又含蓄。資深編輯鍾潔玲曾提及與李碧華初次會晤,就被她約法三章:“第一,不要找我去簽名售書;第二,書上不要放照片;第三,不要用直線電話採訪我。”為了避免與讀者見面,她還連續3年拒領“香港十大暢銷書獎”。當記者問及原因時,她回答無非是希望保留一點自由空間,且喜歡當個普通人。因此,對讀者而言,李碧華永遠披著一股神秘面紗,讓人對這位才華橫溢的女作家既熟悉又陌生。 李碧華的早期作品主要以散文、隨筆為主,而後才開始創作小說。1981年,她編劇的電影《父子情》獲第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獎。1988年,將小說《胭脂扣》改編為同名電影,獲第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獎。1993年,《霸王別姬》獲第46屆法國康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第51屆美國電影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等。 儘管作品獲獎無數,她仍堅稱:以往功過“如已潑出去的水,只希望最好的作品仍未寫就”。 ◢《胭脂扣》:如夢如幻月,若即若離花 舊日繁華,繾綣塘西,半個世紀前的一場悲情舊夢。塘西倚紅樓紅牌阿姑如花與富家子弟十二少因父母百般阻撓,相約吞鴉片殉情。奈何,結局並未如此悽美了結。男的被救活,驀然覺得生命可貴,便在世間苟活了50年;而痴心女子在奈何橋處苦候不至,遂重回人間尋覓愛郎,以悽切的啟事言明:“十二少:老地方等你。如花。” 輾轉尋覓,人鬼相見。一個老態委瑣,一個媚顏依舊。往事不堪回首,自古多情空餘恨! 《胭脂扣》裡有這麼一段話:“我們都不懂得愛情,有時,世人且以為這是一種‘風俗’。”那時的風俗,是朝三暮四的尋花問柳還是一心一意的至死不渝?在30年代,想和一名紅牌阿姑有魚水之歡,其繁瑣程度不亞於從幼兒園到大學畢業。相比之下,小說中80年代的愛情觀就顯得漫不經心,是不是因為隨著社會進步,反倒讓愛情變得“朝三暮四”了? 30年代的纏綿痴情與80年代的“一地雞毛”愛情交錯,純情的鬼與無情的人對比,過去、現在糾結一起,在不斷的循環之中,見證著時代的變遷。在《胭脂扣》裡,一個妓女的尋情記有了廣闊的社會現實背景,小說不再侷限於男歡女愛,還帶出一種世紀末懷舊的情懷,讓人無限唏噓。 ◢《秦俑》:三生三世,百里秦陵 上下三千年,冥冥三生緣。觀時移世易,惟真情不渝。 3000年前,秦始皇的郎中令蒙天放與求藥童女冬兒相愛。後私情洩露,冬兒被血祭俑窯,蒙天放被泥封為俑像,深埋地下……20世紀30年代,口含仙丹的秦俑蒙天放復甦,巧遇酷似冬兒的女演員朱莉莉。二人在與盜墓賊的搏鬥中生死患難,再續前緣……80年代,當了考古工人的蒙天放,在俑坑邊,又見酷似冬兒,來華觀光的日本女孩靖子,彷彿冥冥中冬兒魂歸故里…… 這是一部讓人印象深刻的香港經典電影,一舉捧紅了李碧華、張藝謀與鞏俐。一段三生緣,一對痴情男女,一顆長生不老藥,造就了這段至死不渝的真摯愛情。 ◢《霸王別姬》:婊子無情,戲子無義 《霸王別姬》卷首寫道:“婊子無情,戲子無義。婊子合該在床上有情,戲子,只能在臺上有義。”偏偏小說中的戲子和婊子卻如飛蛾撲火般對愛情義無反顧,至死不渝。 這戲子與婊子的愛情發生在清末民國時期,歷史的風雲變幻讓人生比摺子戲更起伏跌宕。小說的風頭幾乎完全被電影遮蓋,哥哥幽媚深情的眼神抵過李碧華的千言萬語。《霸王別姬》是哥哥的電影,他的演繹讓程蝶衣這個從小說中昇華的人物,更藝術化;《霸王別姬》是李碧華的小說,小說對人物的性格與遭遇有著冷峻寫實的描述。 電影如戲臺,光鮮亮麗卻讓人難以接近,唯有哥哥的眼神可以穿透銀幕攝人心魄,留下深深念想。而李碧華細碎冷峻的文字卻可以穿透紙面直指人心,叫人不寒而慄。小說如同戲臺的後臺,藏汙納垢卻更接近真實。 ◢天下言情第一人 李碧華愛寫前塵往事、奇情畸戀,如梨園傳奇《霸王別姬》,道出了“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的慨嘆。她也喜歡故事新編,將一切規範道德斬碎,為舊故事賦予新生命,像《青蛇》,都能推陳出新,不落他人窠臼。 通透的女子大多不幸福嗎?寫盡天下男女悲歡離合的李碧華卻反駁:“智者是最快樂的。只有‘自以為’是智者的人才憂鬱。”從李碧華的字裡行間,能看出她並非一個嫉世憤俗、孤芳自賞的人;相反的,她十分熱愛生活,並擁抱真實多彩的生活。“因為懂得,所以慈悲”。當你洞悉世間的醜惡,便會格外珍惜他人的善意與溫情,寬恕並體諒別人的惡意與愚蠢。 李碧華最擅長寫情,她筆下的情充滿了浪漫、悽豔、冷冽的色調,譬如《誘僧》中的紅萼公主為心愛的人生生捱了一刀,直戳心窩卻視死如歸;《秦俑》裡蒙天放對冬兒的愛情三生不渝,誓死保護心愛人的忠貞情懷;《霸王別姬》里程蝶衣那種一個男人對另一個男人泥足深陷的特殊情感以及《生死橋》中三男二女的情慾糾纏,在在揭示了人物複雜豐富的心靈世界。 李碧華在作品中表達了她對愛情的執著追求,並融入歷史、社會、美學以及哲學的意蘊,所以她書中的人物獨具一格,故事別出心裁、詭異有趣、雅俗共賞,為她贏得了“天下言情第一人”的美譽。 李碧華喜歡故事新編,作品意境虛虛實實,擅長撰寫悽豔悲涼的故事。雖屢獲國際獎項,卻如“已潑出去的水,只希望最好的作品仍未寫就”。認為人生所追求的不外是“自由”與“快樂”,活得逍遙,樂得自在。 其代表作品甚多。今天,就來介紹其中3部:《青蛇》、《餃子》和《霸王別姬》。 ❶《青蛇》 “我來到世間,為世人所誤。你們說人間有情,但情為何物。可笑,連你們人都不知道。等你們弄明白了,也許我會再回來。” 久蟄西湖水底的青、白二蛇不甘修煉的寂寞,化身嬌美人形來到人間嬉戲。白蛇與許仙結為夫婦,青蛇亦垂涎許仙,與其調情。許仙竊喜,欲攜青蛇私奔,導致青、白二蛇姐妹反目;青蛇又以美色勾引法海,法海不為所動,反挾持許仙出家,於是引起金山寺大戰。 小說將全新內容注入傳統故事之中,展示了人妖之間情與欲的爭鬥,從而揭示了理想與現實的激烈衝突以及人的複雜本性。 ❷《餃子》 為了拴住風流丈夫的心,你願意吃下這碗“加料”餃子嗎? 過氣女星艾青青為了愛情嫁給了比自己年長的李姓商人。青青日益衰老,丈夫也周旋在眾多年輕女子身邊。為了挽回婚姻,青青千辛萬苦找到了媚姨,她用嬰胎做餡所包的餃子,據說吃了之後能使人恢復青春。 剛開始青青還是有很大的抗拒感,可是漸漸她就習慣了,但丈夫還是無動於衷。於是,青青要求媚姨去找效果更好的“極品”。此時,一個被父親強姦的女孩要求媚姨幫忙墮胎,嬰兒正是剛好5個月的“極品”,正合青青的意思。但當丈夫重新回到青青懷抱時,青青身上莫名散發著難聞的腥臭味…… ❸《霸王別姬》 “紅塵孽債皆自惹,何必留傷痕?互相拖欠,三生也還不完,回不去,也罷,不如了斷,死亡才是永恆的高潮。” 《霸王別姬》以梨園師兄弟程蝶衣和段小樓的人生經歷和情感糾葛為線索,講述一段哀豔悲烈的前塵往事。文學虛構與國粹經典、個體命運與時代變遷的巧妙融合,曲折動人,華美詩意,讀來極具張力,發人深省,餘韻悠長。 1993年,小說被陳凱歌改編為電影,由張國榮、張豐毅、鞏俐擔綱主演。獲得金球獎、金棕櫚獎等多項國內外大獎,得到高度評價和讚譽。 相雪芬說書 | 李碧華粉絲必讀4大經典作品
8月前
讀家
星雲
我在香港片刻停留/鄧潔盈(蕉賴)
張愛玲在《茉莉香片》形容香港為“一座華美的但是悲哀的城”,這句話似乎奠定了香港文學的基調。那是1943年,亂世的香港既危險又迷人,吸引一批又一批的年輕人前去,飛蛾撲火,一去不回。大衛·波德維爾曾批評香港電影“盡皆過火,盡是癲狂”,可這句話成為香港電影黃金時代的代名詞——周星馳的無厘頭、王家衛的文藝、徐克的武俠夢、杜琪峰的槍戰片,爾冬升的寫實關懷等等。那是80、90年代,香港被冠上“東方之珠”的稱號,一切蒸蒸日上,熠熠生輝。後來,林夕為新書寫序,《我所愛的香港》被人呸一聲,因為沒有人會這樣愛香港……那是2014年,林夕在原有的書名加上“痛”一字,發佈《我所痛愛的香港》。這些書這些電影,一躍成為香港獨特的文化名片。 來到香港的一個月前,我瘋狂閱讀香港文學——散文、小說、論文、專欄,讀了又讀。我也一頭沉浸在香港電影——喜劇、文藝片、黑社會、武打片、恐怖片,能看的都看了。我去的香港,是香港文學和香港電影的香港。 李碧華,這位影響我極深的香港作家。我因張國榮觀看《胭脂扣》和《霸王別姬》,從而認識李碧華,閱讀她的其他作品。李碧華愛寫食物,一段段故事的貪與痴由美食開啟,搞得我閱讀時又怕又想吃,彷彿能看見李碧華鬼魅的文字隨處漂浮在港式餐廳的招牌上。來到香港是必須要吃蛋撻的,這是一種儀式感,就如你不來馬來西亞吃榴槤,那彷彿是白來了。葡式蛋撻一定要趁熱吃,我吹了吹熱氣,將一半的蛋撻吞下。奶香味在口腔散開,濃郁十足,卻不燙嘴,蛋撻慢慢滑進喉嚨。這一流暢的動作,我真成為了《吃蛋撻的女人》,但小說裡的女人是為了找到像父親一樣的男人而到處尋覓切合心意的蛋撻,我的目標非常明確,我只為了美味而來。 繁榮與破敗同時存在 我們一家人來到一間米其林級別的滷水鵝店。一盤鵝肉擺在桌上,我咬一口,油分浸在口中,咀嚼起來,鵝肉的香味與滷汁味蓋過了剛剛的油膩。我立刻想起《吃滷水鵝的女人》,這口感真如小說裡寫得那樣香噴噴。可吃著吃著,發現年長的服務員在盯著我們,好像在提醒我們快吃完,不要耽誤下一位顧客的到來。店的面積太小,熬煮滷汁的大桶和斬鵝肉的位置已經佔了一半,就連廁所門前也坐下了一位客人。服務員只能身貼身,久而久之怨氣全顯在眼神上,似乎我們的行動再慢一點,就是下一隻被斬的鵝。雖然不知道小說裡謝月明的媽媽店鋪面積有多大,但想到香港寸土寸金,我心想這窄小的位置,是很難將爸爸一塊塊的血肉搬進來熬煮成汁的。 我坐上叮叮車,與港鐵相比,它行駛較緩慢,幾百米就有一站,更多是不上班的退休老人在塔車。我想到《胭脂扣》裡如花為了尋找十二少重返人間,偶遇了在報館工作的袁永定。深更半夜,他們倆坐在叮叮車上聊天,如花臉色蒼白,自顧自地敘舊。袁永定覺得眼前的女人有些奇怪,問如花認不認識林黛,如花在林黛大紅之前就殉情自殺,當然不知林黛是誰。而現在的年輕人,別說林黛了,就連梅豔芳也不一定知曉。上世紀80年代,飾演如花的梅豔芳和飾演十二少的張國榮事業如日中天,而現在如日中天的是香港男團Mirror成員姜濤,他的粉絲為了慶祝生日還包攬所有的叮叮車,讓全港市民免費乘搭一天,於是我這遊客也順勢坐上一趟。《胭脂扣》上映轉眼近40年,梅豔芳、張國榮和林黛一樣已離開人間,穿旗袍的如花不知轉世有沒有再成為香港人,塔上這一趟百年曆史的叮叮車。 走進環球大廈的那一天是五一勞動節,女傭都不工作出來遊玩了,廣告詞也替換成他加祿語。可想而知,本地人有多久沒來光顧這座大廈。雖然不在重慶大廈,但我也體驗了一把《重慶森林》裡主角誤入他人城市的遊離感。菲律賓人來到香港從事女傭相關的勞動工作,週末就會在地鐵站席地而坐,不顧遊客的目光聚會聊天。 人總是要找到歸屬感,如果一時無法回到家鄉,那就與鄉親互抱取暖,在不起眼的街道建立一片香港人也無法踏入的天地。許多巴基斯坦人也為了討生活來到馬來西亞,馬來西亞人為了新幣兌換率前往新加坡工作。就連香港人自己也會背井離鄉——Beyond為了音樂生涯到日本重新開始,成龍、李連杰為了拓展香港電影市場闖蕩好萊塢,TVB劇集的主角離開香港去加拿大或者英國散心;外地人來香港,香港人也去外地。香港這座小島擠下了那麼多人,擠在密密麻麻的鴿子籠,為了一間30坪的公屋排隊多年,總有人等不下去自行離開的,極少數的會住在太平山頂的豪宅,仰望香港最繁華的夜景,其餘的普通人只是一盞四方形的燈。全球最貴的房價,成為香港普通人一生也無法跨越的貧富差距。 所以哪一面才是真實的香港?是維多利亞港的豪華遊艇,還是地面積水的陰暗小巷?是網紅打卡聖地的堅尼地城籃球場,還是被清拆的九龍城寨?是要價兩千多塊港幣的黑膠,還是女人街大甩賣的服裝攤?香港允許繁榮與破敗同時存在,無論是公眾人物、媒體或市民也從不遮掩其中的問題,敢評敢罵。香港人是以謾罵之名來愛這座城市,期盼香港變得越來越好。作為一名外國遊客,我左右不了香港,只有在花費幾百塊的一餐時,忍不住嘶一聲,似乎體會到香港人在痛愛什麼。 我相信,這不會是我最後一次來到香港。
9月前
星雲
讀家
【心慌膽顫 讀驚悚(二) 】周嘉珉 / 這餃子非常有講究
女人廿五後肌膚開始老化,膠原蛋白流失帶來各種不可逆的紋路。化妝品可力挽狂瀾,但眼尾嘴角乃至頸項鎖骨都反骨地將秘密出賣。可與男人動輒關乎尊嚴氣概的窘境相比,只是小事。 怕老是天性,人人都有權追求青春永駐。倘能使枯木回春,當中代價是否人人都付得起? 艾菁菁當然漂亮,否則不會吸引李世傑這貪新厭舊的富豪。但以色侍人終究色衰愛弛,為籠絡丈夫,留住容顏,得吃月媚閣全世界最貴的餃子。反正她艾菁菁已是能使鬼推磨的貴婦李太太,最重要能滋陰養顏。 這餃子。皮用的高筋麵粉揉得跟剝殼雞蛋一樣光滑透亮;餡料由老闆媚姨親往醫院提貨,且待客人到了再現做。一碗端上來,晶瑩粉嫩的餃子浮在湯麵,直如白裡透紅吹彈可破的嬰兒肌膚,昭示這頓餃子不可細究的前因與值得展望的後果。媚姨就是活招牌,卅多歲的少婦媚態把男人迷得神魂顛倒,六十幾不過數字。 最極品還是五六個月不用藥就打下來的,四肢頭殼已長成,皮膚又還是透明的,被一層奶油胎脂包裹,又鮮又嫩。套用媚姨的話:跟小貓一樣,好靚!好補!李太太用後馬上脫胎換骨,李先生都忍不住嗑藍色藥丸。至於後遺症諸如肌膚痕癢和腥臭?沒事,反正奇效最重要! 若是真的,被男人讚美聲豢養的女神會否效仿艾菁菁,吃上癮了親自尋貨再親手烹調。而男人們朝思暮想的美嬌娘,是否就是另一個媚姨? 哎!像極賈瑞至死不願放開的風月寶鑑。 【心慌膽顫 讀驚悚(版主的話)+(一) 】周偉才 / 恍如史實 細思極恐 【心慌膽顫 讀驚悚(二) 】周嘉珉 / 這餃子非常有講究 【心慌膽顫 讀驚悚(三) 】陳曉滿 / 絕對安全中找刺激 【心慌膽顫 讀驚悚(四) 】鍾雪芬 / 為香味殺人 【心慌膽顫 讀驚悚(五)】閒閒 / 當作家遇上瘋狂書迷 【心慌膽顫 讀驚悚(六)】淼留 / 家裡有未知的童靈?
3年前
讀家
更多李碧華
下一個
結束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