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2022大选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俄乌之战
京非昔比
言路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游车河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2024财政预算案
ESG专版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巴黎奥运会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最夯
赛夫鲁传跳槽
非常人物
投资理财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李若飞
VIP文
李若飞|马来西亚民族团结之路
Rafi’i al-Akiti,伦敦大学毕业,剑桥大学博士生,本文是他的中文原稿 《Rukun Negara》为我们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和跨代际的意识传播途径,但其发展的关键在于该政治意志力在马来西亚公民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是否成功。 走在吉隆坡经纬交错的街道上,让我不禁想起这座城市在马来语中的含义为“泥泞的河口”(它是在巴生河和鹅麦河交汇的河滩上所建),像是文化差异在全球化浪潮中融合、碰撞的缩影。在历史上,这些河流的交汇使马来西亚人能够开展货物交换和对外贸易,各地的文化也随之聚集、交织,萌生出当今多元的民族文化特征。近日,配合国庆日,各地的民众无论人种与肤色都参与到这一年一度的庆祝活动中,在欢乐之余,这一多元文化融合的现象引人深思。 我经常思考两个问题:“马来西亚的民族团结究竟意味着什么?”以及“马来西亚是否应该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实际上,尽管我们有《Negaraku》(马来语,译为“我的祖国”)这样的国歌,却似乎很少见到能够将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等不同种族联结在一起的民歌。那么,马来语、峇峇马来语、砂拉越伊班语等137种现存语言在马来西亚及其周边地区的交流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它们理应值得被同样认可。对我而言,民族团结的核心在于培养各民族的归属感,以及形成一种超越宗教和文化差异进行平等对话的政治环境。 回顾历史,马来西亚民族团结观念的诞生可追溯至1969年5月13日的种族冲突的悲剧事件,当时种族间关系极度紧张、民族主义被滥用,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动荡,这场悲剧时刻警醒着我们,历史有可能重演。幸运的是,1970年8月31日颁布的《Rukun Negara》(国家原则)为民族加速融合带来了希望,信仰上苍、忠诚于元首和国家、宪法至上、法治、道德等原则,成为促进民族及社会团结的基石。 如今,这一原则与霹雳苏丹纳兹林在2024年8月举办的人类尊严会议上提出的“人人享有尊严”的号召产生了强烈共鸣,其强调,在一个具有民族包容度的国度,每个人都应享有安全、尊重与包容。我有幸参加了此次会议,苏丹的团结号召激发了所有与会者对于民族团结的热烈反响。团结部与MySDG社会包容中心在会上做表态发言,马来西亚团结大使Suraya Wen女士呼吁“推崇志愿精神,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与责任,不受种族与背景观念的限制”。另外MySDG社会包容中心副主任Teo Lee Ken博士也在会上讨论了沙巴州的无国籍问题,并做了政府如何建立包容性社区来应对种族间问题的报告。 此次会议精神强调了政治层面上对民族团结的高度重视,体现了马来西亚正努力构建一个包容且有凝聚力的多元民族社会的决心,使每个人的尊严都能得到维护。 作为马来西亚公民,我为国家在多种族共同繁荣和多语言平衡发展取得的成功感到自豪,我们的民族认同感促成了马来西亚人在世界各地区的团结。我从小在英国长大,在英国,多元化虽受推崇,但往往被孤立在各种族单独的领域内,缺乏种族间的交流与互动。而在马来西亚,无论是开斋节、大宝森节等传统节日,还是2024年巴黎奥运会期间,街道上充满了跨种族的庆祝活动,这是马来西亚的多民族团结和文化多样性在全球化中的标志性体现。 然而,马来西亚的民族团结之路并非坦途,现实中实则充满挑战。种族间的刻板印象与偏见往往会引发误解和冲突,使人与人之间产生分歧。例如,有关马来人生性懒惰的错误观念源于法语单词“萎靡不振”(malaise),而华人在社会中被视为最勤奋的,印度人则被认为填补了马来人与华人所缺失的特质。我认为,解决这些关于种族团结的问题,归根结底在于我们如何坦然面对彼此间的差异,究竟哪些差异我们应该欣赏与学习?哪些应该理解并尊重?而哪些又应该暂时搁置并讨论?这些是需要各种族之间在磨合中达成共识的。 针对这些差异的形成,Phillip Loh指出马来西亚的多元教育体系实际上为种族差异播下了“分离的种子”,该体系是早期英国在马来西亚实行的 “不干涉殖民政策“所致。马来西亚没有统一的教育体系,公立学校与马来语、汉语和淡米尔语等单语言学校并存,形成了“语言和种族隔离的鸿沟”。凯里等许多政治人物认为,单一教育体系对于促进国家团结和国家认同至关重要。 尽管面临挑战,但仍有一些民族团结的成功案例给我们带来希望。马来亚大学的Danny Wong教授指出,过去20年中,华小的非华裔学生入学率持续上升,截至2018年已达到19%。在沙巴州,一些华人迁往城市地区,使其所在村庄的华小生源出现空缺,同时这些地方的非华裔学生人数增加了80%。这一趋势反映了人们对文化差异的接纳程度以及相互学习的渴望日益增长,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为了实现国家的进步,各方都需作出妥协。 总的来说,马来西亚的民族团结是一场充满活力、持续不断的旅程,并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这一进程需要马来西亚公民对平衡种族差异性的持续努力,以及社会各界持续不断地付出。《Rukun Negara》为我们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和跨代际的意识传播途径,但其发展的关键在于该政治意志力在马来西亚公民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是否成功。我认为,关键不在于消除种族差异,而在于以一种能够加强社会结构的方式拥抱差异。马来西亚走向团结的历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告诉我们如何建设一个每个人无论身在何处都能感受到真正归属感的国家。
4月前
VIP文
更多李若飞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