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杨敏

“每一个儿童,都是天生的诗人。”这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言论。乍听之下,难以置信。 然而,在我执教生涯的后期,开始创作童诗时,我惊觉我的创作灵感,不就是来自孩子们的童言童语吗?小朋友直言直语,从不拐弯抹角,是不受约束的言语。 有一次,我讲解何谓地心引力时,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说,如果没有地心引力,他们可以像太空人那样,在空中飘浮着,多好玩!在课室里不需要坐在椅子上,可以像鱼儿般游水,多自在!我被他们的丰富想像力吸引了,随后就写了一首题为〈如果没有地心引力〉的童诗。 我发现,我没能想到的,孩子们竟脱口而出,例如写〈时钟〉时,我先开头说:“我家的时钟,一个不如一个,客厅的那个,慢了5分钟,厨房的那个,快了10分钟…… ”有个女生急不及待地说:“我家最标准的时钟是妈妈,只要妈妈拉开嗓子叫,我们立刻就起床!”把妈妈比喻为闹钟,再恰当不过。 我说星星喜欢陪伴月亮,它们怕月姑娘寂寞,有个女生竟认为小星星太贪玩,玩到不肯回家,直到太阳公公把它们赶回家,又是令人拍案叫绝的童趣! 孩童有能力写诗 那时,我越来越相信,孩童们是有能力写童诗的,他们只是缺乏词汇及诗的语言。于是,我把自创的童诗,贴在课室的布告板上,逐句读给他们听,赏析诗的内容。孩子们耳濡目染,有些已兴趣盎然,终于提起笔来写童诗,我便来个顺水推舟,在课室里设置一个壁报栏,让学生作品得以展示的空间,那版块就取名为〈我来写你来读〉。这小版块,引来不少小诗人,而一首首趣味盎然的小诗,给我带来惊喜连连。小诗人都被我美言几句,喜上眉梢。 孩童以童眼看世界,以童心感受周遭的事物,他们出口成诗,有无穷尽的想像空间。因此,我深信,孩童是创作童诗的高手,无容置疑。
2星期前
近年来,经常听到老师和家长们感叹:孩子们的阅读能力每况愈下,书写能力更是惨不忍睹!追根究底,都归咎于滑手机的时间,占据了阅读写字的时间。这不乐观的现象,犹如当头棒喝,顿时也让我这个退休已8个年头的老师来个省思。 退休后,虽然不间断地写作,与文字为伍,先手写,修改后用电脑打字,但写字的次数明显地比以前减少了许多。有时懒得握笔,就直接用电脑打字写稿,久而久之,发现有些字,的确忘了字形,就靠拼音找字,所幸的是,我的汉语拼音掌握得很好,几乎是“ 百发百中”。 某日,心血来潮,就给自己听写吧!在脑海里随意挤出一些较少写的字词。如:翡翠、不羁、风靡、行囊、憨厚等20个词语,写在纸上,然后打开手机,打出拼音,检查一下,唉! 竟然错了3个字。 “不是失智症吧!”我自我安慰,该是写字不够勤劳。 回想小学时代,不论英文或华文,听写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每一周老师都给听写,听写不及格者可是要吃“面条”的。小小年纪的我,很勤劳学写字,几乎每次都得满分。老师有时给我们奖励,都是铅笔橡皮之类的文具,有些老师则自掏腰包,赏我们5毛钱呢!那个年代,对听写一事儿,从不敢懈怠。我依然清楚地记得,期末考时,少不了听写的项目。 唯有听写能避免错别字 在我任教期间,也不忘给孩子们听写,除了听写生字新词,也听写作文时常用的简单词汇,当时已意识到,听写是避免错别字的唯一途径。 当今手机电脑大行其道的年代,拿起笔来写字的人是越来越少了,大家贪图方便快速,便用手机或电脑打字,日常月久,很多字词,说得出口,却绞尽脑汁也写不出来,有者更甚,干脆用表情符号或图画来表达。这乱象,日趋严重,若大家依然漠不关心,视若无睹,兴许就回归没有文字的原始时代了,可怕乎? 在籍学生和老师们,还有文字工作者,不妨拿起笔来写写字,或时不时来个自我听写吧!这小举动不仅能考验记忆力,也让优美的中文字在我们的笔尖下灵活涌现,这何尝不是一件令人振奋的赏心乐事?
3月前
星期日,到菜市去买鱼。经过一个鱼摊,一眼瞧见我想买的鱼。鱼贩是个伊班族中年妇女,当时正蹲下身子整理东西,背向着我,于是我叫:“老板娘,我要买鱼。”她转过身就喊:“Oh Cina!”好像没意识到已有顾客站在她背后而惊叫!过后似乎惊觉自己讲错了话,立刻向我叩头道歉。我觉得她的动作很滑稽,便开个玩笑:“我本来就是Cina,有错吗?”她愈加尴尬,频频说sorry。也许,西马的朋友会误以为oh Cina是亲昵称呼,其实不然。 东马的伊班族,有个口头禅“Oh Cina”。手上的东西掉下,就喊Oh Cina!受到惊吓或不好的事发生,也是如此惊叫。据我所知,这不是好话,含贬义,意即:我的东西掉下都是Cina惹的祸,有埋怨的含义。 中学时代,我的同学有不少是伊班族,东西不小心掉下,他们就喊一声Oh Cina! 华族同学不甘示弱地回应:Oh Iban!你的东西掉下,关我屁事?然而,大家都以开玩笑的口吻戏弄对方,并无任何语言冲突。 兴许那个年代,伊班族与华族,对彼此的语言文化,都未有深度了解。庆幸的是,很多时候,我们以英语沟通,也一直相安无事。 80年代,伊班族开始把孩子送进华小就读,当时他们有如此想法:如果孩子会讲华语,华裔老板才会聘请他们工作。年复一年,进入华小门槛的伊班子女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他们越来越崇拜中华文化,也不排斥中华书法、筷子文化及中华习俗等等。有些父母甚至向孩子们学讲华语,华裔子弟也打破种族潘篱,融入伊班文化交流。 教育的普及,促进彼此交流,两族之间已渐渐没有了隔阂,年轻一辈不再对华族有偏见,取而代之是彼此尊重,而那一声被认为是不礼貌的“Oh Cina”已渐渐被淘汰,老一辈的偶尔脱口而出,立马道歉!我们是明理人,绝不会因一句不中听的口头禅而耿耿于怀。 如今,这口头禅,已成了茶余饭后的日常笑话。
5月前
近日,友人常自嘲:“总是忘东忘西的,不知是否患了痴呆症?有时从客厅走到厨房,忘了要拿什么,唉!” 我不禁失笑:“痴呆症者永远不承认他有痴呆症,你是健忘罢了。” 记忆力衰退,通常是中老年人的苦恼,东西明明搁在这儿,怎么不翼而飞?今天到底吃药了没?这个月的水电费付还了吗?诸如此类的问题,经常困扰着年长者。 我已步入花甲之年,我不敢自诩记忆力比年轻人强。曾经有一段日子,我总是忘了吃过药了没?尽管在脑海里重复“回播”从起床后所做的事,却依然没有吃药的影像,又担心吃了两次药那可不得了!遇到如此窘境,便坚持不吃,中午时分,再自行量一量血压,若是正常,肯定是吃过药了。 这事儿困扰我好一阵子,于是我想了一个办法,每次吃过药后,便告诉自己一声:“我已吃过药了。” 这一招果然见效,我不再徘徊在分岔路口。 我向来会把东西放回原位,因此没有东西无缘无故“失踪”的苦恼。重要文件如身分证和银行卡,放在一个皮夹式的钱包,没用时尽量不拿出来;日常购物款项用另一个钱包,免得在付款时,万一不慎把钱包遗留在付款柜台,而遗失了重要文件。 背诵古诗、绕口令或任何一个口诀,是增强记忆的诀窍,那是我退休后,考验记忆力的方法。读古诗背古诗,领会古人写诗的情怀;背一背绕口令,除了考验记忆力,也让舌头绕一绕,灵活起来,亦可说是锻炼语音,对语音有浓厚兴趣的我,是莫大的乐趣。 记忆力好不好,未必就是年龄增长所致。记得当我还在任教时,记性比一些年轻老师好,他们忘记的我记得;我忘记的他们往往想不起来,呵呵! 若不想痴呆,就不得慵懒,闲暇时,不妨来个“脑筋急转弯”,或者来个“成语填充”游戏,均属脑力激荡,亦是自我提升的门径,何乐而不为?
1年前
小学时代便爱上了阅读,低年级时离不开《儿童乐园》、《世界儿童》及《南洋儿童》;高年级,便来个大跃进,开始看古典小说。 有一次,向同学借了一本厚厚的《西游记》,读得废寝忘食,被母亲发现了,难以置信地问我:“是什么书这么大本?”若我说是《西游记》,她肯定不懂,因为她没上过学堂,我只好说是孙悟空。她恍然大悟,没有阻止我看这么厚的一本书。然而,考试期间,她不允许我看小说,要我专心温习功课,我只好乖乖地把书收藏起来,考完试再继续看。 阅读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中学时代,无休无止;然而,当我步入社会,阅读的时间被削减了,除了阅读报章,与其他书籍为伍的时间少之又少。 我不甘心阅读的兴致就此被剥夺,也不愿意自己的知识水平停留在某个阶段,于是,那一刻起,我刻意在床头放着几本书,不再读小说,而是散文、童诗及小品文之类。每天睡前看一个篇章或一首小诗,以满足我的阅读欲望;偶尔也翻翻英文版的《读者文摘》,鞭策自己,勿把辛辛苦苦学到的英文,忘得一干二净。 工作越来越忙,阅读的习惯却没停歇,直到退休,我的床头书,增添了几本语音书籍,如:轻声词和多音多义字,规定自己,每天学一两个轻声词,或是多音多义字。的确,有些字音是后知后觉,纠正了不少读音,仿佛更上一层楼。 在人人手机不离手的年代,我没有忽略了阅读。晚上不逛街的我,除了弹弹钢琴,看看电视,便会窝在床上看书,总觉得若能把书中的知识“消化”在肚子里,那可是一生受用不尽啊! 阅读是高尚的生活情趣,是不断充实自己的管道,让人得到智慧的启发,心灵的滋润。 床头上搁着几本书,让淡淡的书香,伴我进入甜蜜的梦乡。
1年前
我头上的第一根白发,是被一位同事发现的,当年,我们同住一室。 某个早晨,两人站在一个大镜子前梳理头发,她像发现新大陆般说:“你有白发了啊!” 我的即刻反应是“老了”,那时只不过二十几岁。 同事意识到自己太心直口快,赶快补了一句:“少来头发白,老了不用愁。” 此后,对白发特别敏感,只要见到一根白发,便狠狠地拔掉。尽管有人说,拔一根,长3根,我照拔不误,恨死白发了! 过了一年半载,白发越来越多,累了,不理它了! 某日上课时,有位女生突然说:“老师,你有白发了。” 起初,我嫌那位女生多嘴,后来想想,小孩子本性率直,也不责怪她,便说:“老师当然是老咯!不然就不能被称为‘老’师了。” 她腼腆地笑笑,似懂非懂。 白发是智慧的象征 数十年后,白发理所当然是越来越多,去理发时,理发师曾问需要染发吗?我一口拒绝了,不是为了省钱,而是觉得没必要,况且染发必须定时,否则一片黑一片白,或者前白后黑,显得更不自然。天生的黑白发,看惯了,反而不碍眼。 有一次到桂林旅游,到一家促销染发剂的国营商店,团中虽然我不是最年长的,但我的白发最显眼,因为其他团员都已染过发。那位女代言人指着我说:“那位阿姨,想不想染发?给你免费染发。” 我立刻摇摇头,心中暗忖:你替我染发,万一有什么副作用,我找谁去?难道要我搭飞机回来桂林找你吗? 过后,有位团员对我说:“我们的头发都是做过手脚的,只有你的才是真的。”大伙儿笑作一团。 兄弟姐妹当中,我的白发最多,可我的记忆力最好,家里的重要文件如:地契、门牌税、地税等,妈妈交给我保管,还要我记住还税务的日期。当然,我不是“金头脑” ,我把这些重要日期记在一本小册子里,日期到了便提醒家人。于是,我常自圆其说:“白发就是智慧的象征,有白发的人,记忆力较好。”呵呵,聊以自慰吧! 近日去办护照,看见一位年轻的女孩,染了一头金黄发,要拍人头像时,移民局职员说:“去理发店把发染黑吧!这样子不行的。” 我很惊讶,那职员怎么知道那头发是染的,不是天生的?难不成那摄像机能识别?我的头发半黑半白,会不会被叫去染全白或全黑? 轮到我时,那职员叫我摘下眼镜,对准镜头,不消一刻,拍好了! 我放下心头大石,还庆幸自己没有把头发染红或黄,原来,摄像机没有“抗拒”自然的白发,我心中窃喜。 染不染发,见仁见智,已进入花甲之年的我,已不在乎头上的白发了,只要上天赐我健康的身体,快乐的每一天,我得谢天谢地了。
2年前
曾经有一年,忘了是哪一个单位主办的全国小学生童诗创作比赛,学校的老师鼓励同学们参加,收集的作品有二十多篇,华文主任把作品交给我过目,叫我遴选有资格参赛的作品。我一篇一篇仔细地读,有些平铺直叙,没有童趣,有些则像记叙文般,没有一点儿诗的韵味,正感到有点儿失望时,一首题为〈伞〉的小诗,跃进我眼帘,虽然是三言两语,却叫我心情亮丽起来! 诗的文字我当然无法记得,但内容至今印象深刻,写的是一个下雨天,一把伞替主人遮风挡雨,主人走进屋里后,便把伞搁在墙角,头也不回,也不多看一眼就离开了,而孤单寂寞的伞,流下了伤心泪!当时我好惊讶,一位小女生,竟把“孤单寂寞”的情怀,寄托在一把伞的身上,以纯朴的文字,表露无遗。我拍案叫绝,即刻喊她的科任老师过来读:“你的学生真厉害呀!那把伞的泪,不就是落在它身上的雨水吗?多形象化呀!” “你真会赏诗,我可没那么深的体会啊!”科任老师笑呵呵。“被你这么一说,我倒觉得这位女生真的很安静,很内向。” 愿普天下的老师们都是伯乐 我毫不犹豫地把这首诗,连同其他作品,寄出去参赛了,虽然不敢期望太高,却非常看好它。 几个月过去了,我几乎已把此事搁之脑后。某日,恰逢我在外参加课程,接到那位科任老师的信息:“杨老师,你几时把嘉雯的童诗拿去投稿?她的妈妈收到主办当局的获奖通知书,获第三等奖,叫她去西马领奖,我莫名其妙,呵呵!” “江老师,是你把作品交给我呀!” 江老师说真是忘了此事,感到很意外。 大家皆大欢喜,我恭贺小女孩。学生妈妈根本不知道女儿会写童诗,也不知她参赛的事,原来,小女生在家里,也是安安静静的,很内向。 虽然已是陈年往事,我依然记忆深刻。我不敢自诩“伯乐”,但这一匹千里马,的确是被我“相中”了,无不感到雀跃万分!我倒希望教师群中,出现多一些伯乐,发掘学生潜在的才华,不管是哪一个领域,让小小的心灵,获得肯定,让有天分的孩童们,有机会施展他们的才能。 唐朝学者韩愈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愿普天下的老师们都是伯乐,那该多美好!
2年前
3年前
家里的无线网络出现故障,好几天连接不上,甚是懊恼!于是拨电100号求助。电话一接通便是录音,传来一连串的交待:电讯局的客户服务、查询中心、电讯局网址……屏住呼吸,耐心聆听,直到对方传来:“请输入您的电话号码加7号,然后按#符号。” 我莫名其妙,为何叫我加7号?重头听一次,还是加7号。我自作聪明,在输入电话号码后加个7在后,对方随即传来:“您所输入的号码无效。”再输入,这次在电话号码之前加个7,但又是“号码无效”!气煞! 致电向朋友求救,朋友叫我不妨听英文版本的,也许较容易明白。于是再拨100号,选择了英文会话:“Enter your phone number and area code.”我的天!原来“7号”是“区号”,我的耳朵是否有毛病?竟然把区号听成了7号。 不甘心,挂了电话,重拨华语版,这次不管它是7号还是区号,把电话号码连同区号一起输入便是。终于,接线员接电话了,问了几个问题后便说要先查账单有无还清,我又在空中等候。 “账单没问题,都已还清。”对方是一位咬字清晰的男性职员。 我向他叙述了我的问题后,他叫我试图把调制解调器(英语:Modem,modulator-demodulator的英文缩写)关掉15秒后再开,我说已试过了,无效。 他帮我刷新系统,依然无法连接。最后的决定就是派技术人员到我家来检查了。当天下午,技术人员终于来到我家,替我解决了问题,我连声道谢,我问他:“如果隔天又有问题是不是直接拨电给你?”他点头,我放下心头大石,不要再叫我拨100号呀! 7号和区号让我摆了乌龙,我不敢说是对方发错音,也许是我耳朵不灵,听错了。不过,7和区的读音的确不同,前者是qi,后者是qu,说的人没注意,会发错音;听者没留意,也会闹笑话。华语发音的确不简单。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