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林连登

橡胶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之一,它不仅提供日常生活不可缺的日用、医用等轻工业橡胶产品,而且为采掘、汽车、建筑、机械、电子等重工业,以及新兴产业提供各种橡胶设备或橡胶部件。 橡胶是四大工业原料之一,历来被视为重要的国际战略物资,我国政府也把橡胶视为战略物资。 车子下了北海居林高速公路后驶入鲁乃,一间与发展格格不入的木板建筑物在路旁格外显眼。这间木板建筑物,就是见证割胶行业在鲁乃兴衰的重要历史遗迹——熏房,而许多人不知的是鲁乃的发展,也与割胶行业脱不了关系。 今次,就随着鲁乃中学的学记,透过这则专题报道,一同了解鲁乃橡胶业兴衰的历史。 电气工业及轮胎制造业在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异军突起,国际市场对橡胶的需求量迅猛增长,英国殖民者开始在马来亚重点发展橡胶业。 鲁乃(Lunas)是坐落在吉南区的一个小镇,紧临槟城边界。当地居民除了马来人、华人、印度人,还有不少泰裔。 鲁乃开埠至今已超过130年,根据记载,华人早于19世纪已移居到鲁乃。来自惠州的先贤开辟园坵,由于当时的橡胶有价,所以橡胶种植业最蓬勃,可说是当地华人经济发展的先驱。而鲁乃超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史,也与橡胶业密不可分。 3实业家被誉鲁乃发展之父 以橡胶业起家的林连登、孙亚利及卢文仪,被誉为鲁乃发展之父,他们为了方便运输橡胶而在鲁乃造路,继而在路旁建起店屋,逐渐根据发展的需求而成为具有规模的小镇。 鲁乃目前的人口比例,有相当多印度人,这与当年橡胶业快速发展有很大关系。当时的橡胶园园主为了应付橡胶园的日常工作,通过英殖民政府从印度大量输入员工,当时只是在鲁乃就有多达数千印度人被雇用为割胶工人,并成为马来亚橡胶业最活跃的地区。 随着时代变迁,鲁乃的年轻人在80年代起逐渐离开辛劳的橡胶业,改到邻近地区投身工业领域。 橡胶熏房改建博物馆 鲁乃目前仅存的熏房,见证着鲁乃在割胶行业的兴起与衰落。2006年,这间熏房在一家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下,被改建成一座博物馆,记录着大马橡胶业的发展史、鲁乃的起源及发展过程、先贤奋斗史、地方上故事等。这些历史溯源,也通过照片及文字被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鲁乃发展之父之一——卢文仪的孙子卢光裕绘测师,是该博物馆重建的发起人。 根据记载,熏房建于1960年,在烟熏胶片加工业被淘汰后,这间建筑物便从80年代起搁置多年,随后在2006年保持原貌下修复重建,然后开放给公众参观。 卢文仪乐善好施为人称颂 追溯历史,卢文仪是鲁乃橡胶业最先的开拓者,带动了鲁乃的繁荣。卢文仪一生都不忘坚持自己的初心,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地方上社区带来贡献。他在鲁乃实施免费食堂的善举,为当地华侨称颂。 卢文仪在19岁那年踏上了下南洋的路,当年他抵达的第一站并非鲁乃,而是印尼,并做了3年仅供食宿的苦工,随后来到鲁乃才成为他的人生转折点。开始时他租赁园地种蔬果及养猪,收获资本后向英国殖民政府购买土地,种植橡胶并建了熏房。 随着橡胶种植的范围越来越大,卢文仪也逐渐成为当时马来亚橡胶业有名的实业家,有数千工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新工业革命爆发,各国大肆抢购橡胶,胶价的暴涨更让卢文仪富甲一方。 割胶工起早摸黑求温饱 早年的割胶行业养活了鲁乃许多家庭,随着橡胶业转衰,当年几乎开门即见的橡胶树基本上已在鲁乃绝迹,而割胶行业的用品与相关店铺,也随着岁月而消失在时空里。 说到割胶,就是起早摸黑的事,而在鲁乃的一些老行业,仍保持着当年应付割胶工人的“早市”。在各种橡胶产品未形成前,割胶工人需凌晨三四点为生计而奔波到橡胶园开工。由于天色仍暗,所以胶工得点臭土(煤油)灯照明。 天亮后温度会升高,造成胶乳凝固快、排胶时间短,产量跟着低;凌晨温度低,而胶乳则流得更快,自然而然产量就高。所以胶工早起割胶,争取在天亮后完成一天的工作。 当然,若遇上雨天也就无法割胶,因为胶乳会被雨水稀释并且被污物沾染上。 胶工在割橡胶时,会用胶刀在树干上割开一道斜角或者螺旋形的凹槽,让胶乳随着斜道往下流,经过固定在凹槽末端的勺子,流进铁线缠在树干上的胶杯。胶工每天能够割上400至500棵,树龄较大的树则较难割。 收集胶乳运到工厂加工 一般上,胶工在气温迅速转高前收完胶乳,然后陆陆续续地从胶林出来,把收集好的胶乳运载到工厂加工。在熏房,员工将称量胶乳的重量记录下来,添加硫酸后倒入凝结缸中。 胶乳经过一个晚上凝固后,隔天则用绞片机来挤压已凝结的橡胶片,直到形成薄片。这个加工过程得使用约5台不同尺寸的绞片机,每缸胶乳可制成约30片胶片。随后,再把胶片送到熏房熏干,以方便运输和存放。 一般上,熏房每次可熏大约七八百片胶片,工友在熏房里用竹竿挂起来掠着,然后点燃柴火熏干。白色的胶片经熏后变成半透明的黄褐色或黄色,过程需要4至7天。久置的胶片或会长霉菌,工友需冲洗后熏干,然后再把熏好的胶片包扎后出售。 卢连安:遗憾橡胶业走向没落 传统的橡胶加工法一直沿用到70年代,随着新的橡胶加工法的出现,才逐渐被停用。在鲁乃,橡胶温饱了早期艰辛下南洋的先贤,也孕育出在橡胶园长大的孩子,并且带给鲁乃第一期的蓬勃发展。 在鲁乃土生土长的卢连安告诉学记,他对鲁乃的割胶及橡胶相关行业走到没落感到可惜。他说,倘若这个行业没没落,鲁乃就会有更多人种植橡胶,进而让鲁乃的经济得以增长。 他表示,奈何目前的橡胶价早已没往日般值钱,加上也没年轻人愿意继续在这领域发展,因为光是割橡胶就已经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现今人手割胶的工作已被机械取代,所以割胶行业走向没落早已有迹可寻。 学记感想:历史建筑说故事 随着时代变迁和科技不断的进步,我国经济发展已不再依赖传统的割胶及相关领域。一些业者转而发展转基因橡胶树,生产商用蛋白。 割胶与制胶片的行业渐渐被人们遗忘,就像传统的熏胶片的方法也逐渐失传。唯有留下的历史建筑物如鲁乃的熏房,记录并保存着一个地方上的发展史。 负责人感想:采访报道有进步 学记向我提出要做一个黄昏行业的相关报道。思来想去,鲁乃正好有一间见证了鲁乃一路繁花的熏房,而且还记录着在鲁乃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橡胶行业的兴衰。这恰恰就是让学记把这些历史记录下来的最好选择。 学记采访时我在一旁观察,即场也问了一些问题,让学记能够捉住重点,再写进报道里。通过这则专题报道,我看到学记不管在执行采访任务或文字撰写上,都有明显的进步。我希望大家都能够继续下去。 相关报道: 【专题】青年作者马尔科姆6岁起写作 挥发童心 书写童书 【专题】飞航学院CEO:较细心专注 女性 也可冲上云霄!
1月前
2月前
5月前
6月前
  韩江百年校庆的那一年,我负责编写《韩江百年·历史影像集》。在收集及整理照片的过程中,可谓困难重重,学校自身留下的照片非常少,很多具有历史价值的照片都无法找到。后来,部分重要的照片只能在委曲求全的情况下,翻印自早年出版的纪念特刊。虽然图像模糊,效果不佳,但这是无奈的选择,也是当时唯一的选择。我相信这是很多学校在整理校史,筹备校史馆期间普遍上会遇到的难题。   在众多珍贵的照片中,就包括1958年林连登翁铜像揭幕典礼的纪念照。林连登不仅是韩江小学的创办人之一,也是韩江中学的创办人。可以说他自韩江中小学的诞生,乃至日后学校发展的过程中均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因此,槟榔屿韩江学校同人为了纪念林连登献地捐资的贡献,以重金聘请泰国御用意籍艺术家为其铸造铜像。1958年10月11日,由联合邦首相东姑阿都拉曼为矗立在行政楼前大草场上的林连登铜像主持揭幕礼,观礼嘉宾包括槟岛各民族领袖、时任马华总会长林苍佑、槟城首席部长拿督王保尼、工商界翘楚、韩江各位董事等,仪式非常隆重。首相在当天的致辞中赞扬了林连登在社会慈善事业、经济、教育各方面的贡献,将他视为我国青年的楷模,并表彰他“忠于邦国美德”。这对于处于独立初期各民族间尚未完全融合、华校超龄生问题、学潮事件等充满争议和纷争的年代而言,毫无疑问,国父此番表态具有特殊重要性),可被解读为他不仅认可华人在各领域对国家的贡献,同时也充分肯定华人忠于马来西亚。这就是此照片的珍贵之处。可惜的是,韩中并没有原照。虽然此照片曾被刊用于《韩江中学50周年校庆纪念特刊》(2000年)。但这些特刊内的照片除了清晰度不够以外,还被裁剪为半圆形,无疑局限了照片的使用性。   在书籍出版的4年后,本地一位收藏家(下文简称“藏家”)在社交媒体上透露近期收到几张老照片,其中就包括林连登铜像揭幕典礼的纪念照,并表示稍后会分享这些照片。我当时迫不及待地私信他,询问有关照片的情况。该照片毫无悬念是韩江中学没有的珍贵照片。然而,我却陷入两难之中。曾经在韩江华人文化馆任职的我,脑海中出现的第一念头是如何劝说藏家无偿捐赠。但另一方面,我有收藏界的朋友,因而理解藏家对藏品的情感与执念。就在我犹豫之际,藏家主动说明愿意捐赠图档。他的热心与无私是我始料未及的。最终,水到渠成,照片的图档回到了韩江学校。 勿“道德绑架”藏家   这事引发我进一步思考,博物馆在遇到珍贵的文物时,应该站在什么立场对待收藏者?鼓励藏家无偿捐赠?还是建议有偿捐赠?传统上,博物馆通常采用对自身最为有利的方案,即劝说藏家无偿捐赠,因为博物馆作为专业单位能更全面地保护、研究和展示文物,并能营造舒适的环境供大众参观。然而,特别是年轻一代的收藏家,在思想及态度上已出现变化。老一代的藏家更多是本着服务社会的想法而愿意无私割爱,这种做法是不计金钱及时间成本。而年轻的一代则认为,每件藏品都是经过一番曲折才能获得的,为何要无偿捐赠?为什么博物馆能“大义凛然”地获得文物,而不需要花任何的金钱和时间?   就像上文提及的照片藏家,他曾多次询问卖家,经历了长达半年的等待,经过失望、筹集资金等种种的曲折后,最终才成功购得照片,其过程中的甜酸苦辣是难以言喻的。此外,再加上藏家对他们的藏品的热爱及收集的嗜好,在此情况下,博物馆要藏家割爱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如果博物馆依旧站在原来的立场对藏家进行道德批判,这只会让藏家觉得自己被道德绑架。在反感情绪的作用下,藏家只会关起交流之门。这对博物馆而言,是无法挽回的损失。   那么,要如何才能达到互惠的局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在不要求捐赠藏品的情况下,博物馆可以通过文物借展或共同策展的方式与藏家建立合作关系,至于老照片则可以捐赠电子图档的方式取得展出及出版的使用权。对藏家而言,可以通过与博物馆的合作与公众分享他们的珍藏;对博物馆而言,则可以多元化展览内容,充实博物馆的展示品,以吸引更多的观众。同时,双方都能以此达到教育公众的目标。   至于文物保护方面,博物馆的相关人员可将文物保护的知识及实际操作经验分享给藏家,或与藏家讨论出合适的收藏及保护方法,让民间藏家也能在现有的条件下延长文物的寿命。另外,博物馆可通过与藏家的接触,了解藏家手中有哪些珍贵文物,并记录存档。日后,博物馆有需要还可与藏家进一步联系,商讨各种合作的可能性。   这种互惠的做法不仅有助于文物的保护与传承,还能够促进双方的合作和互动,使文物得以更好、更全面、更有效地被利用和传播。   共存共荣应该是博物馆与藏家的共同发展目标。
10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