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柔佛人才發展理事會

6月前
6月前
6月前
(新山18日訊)柔佛人才發展理事會(JTDC)與柔佛馬來西亞投資促進中心 (IMFC-J))將被打造為一站式中心,方便州內投資者入境、運營及招聘。 柔佛州務大臣拿督翁哈菲茲今日在臉書發文透露,州政府與聯邦政府日前針對成立柔佛州人才發展理事會事宜召開特別會議,討論並通過了包括上述計劃在內的4個事項。 他提到,上述理事會也將成為高等教育機構和各領域之間的聯絡中心,以加強人才發展計劃、推動技能及職業直接安置活動的舉行。 “第三,相關單位要對現有項目和課程的成功案例進行研究,並根據行業需求調整課程目標。” 第四,他說,理事會也將被打造成一個數據收集中心,作為各部門、機構和相關單位研究勞動力和行業需求用途。 他再次強調,柔佛州必須克服技術人才缺乏的問題,以滿足柔新經濟特區的各行業人才需求,致力在2030年實現柔佛繁榮的願景。 他透露,柔佛州的職缺數量從今年1月1日起迅速增加,迄今有多達7萬4710個職缺,然而記錄顯示,求職者僅有5萬1946人。 “事實上,統計資料顯示,柔佛州有22.3%畢業生從事非對等工作,而柔佛技職學院有20%至60%的畢業生因不匹配因素而在其他領域工作。” 因此,他說,柔佛州政府建議成立理事會,並召開了上述特別會議,由副首相拿督斯里阿末扎希主持,同時邀請其他內閣部長出席。 “我要感謝給予支持合作的聯邦政府及州政府部門,相信理事會的成立將能一石二鳥,既提高畢業生的市場競爭力,也滿足柔佛和我國業界的需求。” 他相信在相關單位的大力支持、全面政策的輔助下,理事會將在柔佛邁向繁榮及提供成熟和足夠的勞動力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出席會議者包括高等教育部長拿督斯里贊比裡、青年及體育部長楊巧雙、人力資源部副部長拿督斯里阿都拉曼、柔佛州教育及新聞委員會主席阿茲南、柔佛州投資、貿易、消費人事務及人力資源委員會主席李廷漢等。
9月前
(新山17日訊)柔佛州投資、商貿、消費事務及人力資源委員會主席李廷漢指出,柔州與聯邦政府已對成立“柔佛人才發展理事會”(Johor Talent Development Council)進行協調,成為一站式協調人才發展的機構,藉此提高柔州整體競爭力,幫助國家減少人才流失的問題。 李廷漢在臉書貼文說,上述協調會議由副首相拿督斯里阿末扎希主持,實施細節將在稍後公佈。 柔佛州務大臣拿督翁哈菲茲、高等教育部長拿督斯里贊比裡、青年及體育部長楊巧雙等人也出席會議。 另一方面,李廷漢日前出席2024年柔佛互聯世界論壇後,在臉書貼文表示,此活動有助柔佛、新加坡和廖內群島未來的數字基礎設施架構平臺,為數字經濟的發展提供機會。 他說,柔州與城市和鄉村規劃部合作,制定柔州數據中心發展規劃指南,協調和監督數據中心發展規劃。 “第一次會議於今年6月19日舉行,第二次會議將在本週四舉行。該委員會的職能,包括協助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協調數據中心的發展,在各地方政府審議申請之前,就數據中心發展有關的事項提供建議。” 李廷漢說,目前,馬來西亞沒有關於數據中心在水和能源使用方面的具體規定,而柔州的數據中心參與者正採用不同的技術來實現最佳性能。 “柔佛州的總容量已接近1280兆瓦,還有六個項目正在建設中,預計到明年年底將增加約1490兆瓦。” “柔州雖沒有重大的公用事業供應問題,但對水和能源基礎設施的投資必須跟上需求,特別是現在數據中心和其他行業獲得鉅額投資。”
9月前
根據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近日在柔新聯合投資者論壇上發佈的報告,新加坡企業對籌劃中的柔新經濟特區興趣濃厚。 該報告針對160個來自各個領域的新加坡企業所做的調查發現,93%的受訪者視柔佛為有吸引力的投資地點,當中一半的企業已經在柔運營。 然而,有近60%的受訪企業反映,在柔佛尋找科技和技術勞工面對困難,工作準證問題、勞動市場存在技術差距和薪金不匹配,是其中的主要因素。 柔新經濟特區計劃涵蓋16個經濟領域,預計將提供超過10萬個工作機會。關鍵問題是,我們要如何填補這個龐大且多元的職場空缺? 柔南由於靠近新加坡,如今無論是外企或是本地企業,都已長期面對人力資源缺乏的難題。經濟特區計劃啟動後,人力市場預料將更加吃緊。 柔新捷運系統預計在2027年啟用後,單向載客人數為每小時1萬人,勢必加速勞動市場的流動。以令吉兌新元匯率持續走貶的態勢,可以預見會有更多人力資源將流向新加坡,令本地情況雪上加霜,即使政府在柔新經濟特區計劃下,端出各種吸引外資進駐的措施和優惠,人力資源問題仍將成為外資裹足不前的原因。 柔佛州務大臣拿督翁哈菲茲近期提出,為了確保有足夠的人才支撐特區計劃,他倡議州政府與人力資源部攜手設立“柔佛人才發展理事會”。 地不佬國會議員潘偉斯曾在國會提出“政府應允許外企,如新加坡,在經濟特區以新幣支付薪金”的建議。由此一來,不單是新加坡企業可以解決在柔州投資所面對的人力問題,我們也能減少人才外流,緩和關卡阻塞的問題。 柔新經濟特區計劃,不僅被看作是推動柔州經濟發展的催化劑,更是引領國家經濟二次起飛的重要引擎。政府應該在特區計劃出臺前,仔細研究上述建議。 特區計劃能否成功,取決於政府能否採取大膽創新的招賢納士之計,在短期內栽培技術人才、提供獎掖鼓勵人才迴流、創造高薪的就業機會。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長期而言,政府應該加強國家教育體系,以及秉持“唯才是用”的原則治國,才能確保國家人才源源不絕,減少外流。 依照原定時間表,來臨9月我國將與新加坡針對柔新經濟特區計劃簽署合作協議,留給政府解決人力問題的時間和空間,儼然已所剩無幾。
9月前
10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