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樹根

4星期前
(依斯干達公主城9日訊)路樹選擇不當,後患無窮。 住在依斯干達城(Kota Iskandar)地區的居民黃榮麟,近期跑步時,發現靠近依斯干達城行政區的依斯干達大道(Lebuh Kota Iskandar)兩旁的步道,因伸展穿樹根過行人道,造成石灰磚走道破裂及凹凸不平。 他說,若有行人和跑步者經過,須時時留意避開腳下陷阱,以免踉蹌跌倒。 “有些人跑步時為了避開這樣的走道,乾脆在馬路邊跑,這樣相當危險。” 他指出,儘管這一區的步道不常被使用,但樹根不斷往地底伸展,造成的問題還不僅於破壞走道而已,他擔心的是,威力巨大的樹根繼續伸展,或會破壞地下水道,以及導致排水孔阻塞等問題,年復一年,情況或會進一步惡化,延伸出不同問題來。 現場觀察瞭解到,該區種植的路樹主要是學名稱為“雨豆樹(Samanea saman)”的雨樹,樹身上都有一個編碼,此外,每棵樹還綁上了帶有依城市政廳標識的卡片,卡片上更附有QR碼,讓民眾掃瞄獲取樹種的資訊,顯然,這些樹是有被定期照顧的。 據觀察,已有一定年份的雨樹,樹根越長越粗大,而且“越來越不安份”,伸展的根除了破土而出擠破石灰道,拱起的樹根也令原本平坦的走道呈凸型。 最具威脅的是,樹根一直往馬路的方向延伸,而且不只是一棵而是整排樹,假以時日必會將路面擠破,成為道路陷阱。 黃榮麟說,他從一篇報導看到,新加坡每條道路的樹木,樹種是經過精挑細選的,而且,會根據不同地方的特色選擇不同的樹種,這一點值得學習。 “種在依斯干達大道的雨樹,雖然很漂亮,遮陰效果也很好,但因為樹根會往外伸展,似乎不適合種在大道旁。” 因此,他除了把樹根破壞走道的問題帶出來,也冀望當局能關注選擇樹種的問題。 他指出,已長成的大樹或許不能隨意砍伐,但他希望以依斯干達大道的例子提醒地方政府或一些發展商,在植樹以前應事先研究或深入瞭解甚麼類的樹種適合種植在甚麼地方,或是尋求大學相關科系專業人士的意見,避免所種植的樹木日後破壞公共設施,或是變成“危樹”。 針對黃榮麟的投訴,依斯干達公主城國會議員辦公室早前已協助致函依城市政廳反映上述情況,目前還有待市政廳相關小組給予回覆。
4月前
4月前
7月前
(新加坡16日訊)公園跑道疑因樹根生長出現裂縫,六旬阿叔晨跑時被絆倒,造成左肩四處骨裂,碎石卡血肉中,必須在家休養兩個月。 《新明日報》報道,陳先生(61歲,廚師)受訪時表示,他本月6日在武吉寶美的山丘公園(hillock park)晨跑時,不幸被走道上凸起的裂縫絆倒。 他指出,很多人平時都在公園晨跑,自己也沒有太在意不平的路面,覺得小心一點就行。豈料這一次,他的鞋子卡在裂縫中,導致他摔倒。 陳先生描述,事發時,他立即用雙手護住頭部,才避免撞到石階。慶幸的是,當時一名在晨跑的女子見狀,立即上前扶起陳先生,並帶他到附近的凳子上休息。 陳先生說,他當時頭暈目眩,在凳子上坐了15分鐘才起身慢慢走回家。回家後,女兒幫他處理傷口並送他到醫院急診部。 “檢查顯示,我的左膝和左邊手肘均為皮外傷。但照了X光後發現,我左肩膀有四處骨裂。” 陳先生說,最近想晨跑保持身體健康,豈料發生意外。“我希望當局能修復好走道,畢竟公園每天早上都會有許多樂齡人士運動。如果走道修好,我會繼續晨跑。” 記者昨天走訪時,走道有兩處凸起的裂縫,寬度約為1至2公分,稍有不慎的話,確實容易被絆倒。據觀察,走道的不遠處有一棵大樹,相信是樹根延伸,才導致走道裂開,凹凸不平。 患糖尿病 傷口復原慢 男子患有糖尿病,恢復較慢,病假兩個月,6個星期後後需要複診。 陳先生透露,他患有糖尿病20餘年,每天必須吃藥。 “因為糖尿病的緣故,我的傷口會比正常人恢復得慢一些,所以醫生給了我兩個月的病假,好好在家裡休養。” 他說,他在幼兒園擔任廚師13年,甚少拿病假。“這一次拿病假就拿了兩個月,我有些無奈。” 女兒是護士 及時處理傷口 陳先生表示,事發當天,慶幸女兒在家,及時幫忙清理傷口。 “我女兒是一名急診部的護士,她先幫我將傷口裡的碎石和骯髒的東西清理乾淨,幷包紮好傷口,才將我送到醫院的急診部門。”他每天都需清洗傷口,都由女兒代勞。 市鎮會承諾儘快整修 丹戎巴葛市鎮會在回覆詢問時表示,市鎮會獲悉陳先生在走道上跌倒的事,也於昨天聯繫上陳先生,並對他的遭遇深表關切。 “我們承諾會加快必要的維修工作,預計在本週末前完成。” 除此之外,市鎮會也會安排拜訪陳先生,以便更好的瞭解他的受傷情況,也會在這期間提供任何所需的幫助。
9月前
9月前
10月前
11月前
1年前
1年前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