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梁桂香

“香如花、甜如蜜、黏如胶,绿衣裹金身,无足步步高”——题记 那年的大年初二,妹妹回娘家时带来两个蕉叶年糕,由于蕉叶年糕在小镇比较难获得,我好奇地把它捧在掌心,感受那沉甸甸的重量,看一看那一层层暗绿干枯的香蕉叶,密密实实地,好像裹着一个圆罐子,只露出黄褐色的面积,再嗅一嗅那仿如融合花朵和糖果的香气,心生欢喜。妹妹说它比塑料包装的年糕更美味芳香,宜切片蒸软后才吃。我马上行动,熄火掀盖后,清香飘荡、味道甜而不腻、口感软柔黏稠,赞不绝口。 其实我们全家人向来都不爱吃年糕,也不曾做年糕,每逢过年,只购买几个现成的年糕当祭品。过了年,那硬邦邦,表面龟裂、长满白色霉菌的年糕,就会从神台掉落垃圾桶。直到遇见了蕉叶年糕,我对年糕的印象才开始改变。后来妹妹病逝,再也没有人送来蕉叶年糕,但我对蕉叶年糕的喜爱不减,再加上它的芳踪难寻,心动不如行动,于是浏览优管,边看边记录,在新年渐近的某个周末,张罗材料,尝试蒸年糕。 香蕉叶在这村子里并不难找,斜对面家门口就有一丛高高的香蕉树,只要开口向安娣索讨,就可如愿。烈日下刀起叶落,举着两张长长的香蕉叶,晃着晃着当作雨伞撑回家。用刀子慢慢削去叶子的中肋,散发一股仿如生涩香蕉的气味,把一张张长长的、深绿色的、富有光泽的香蕉叶,折叠起来,看起来像一匹绿绸缎,准备给年糕的容器量身定制绿衣裳。 把蕉叶洗净,以热水烫软,捞起、抹干,再往容器的内层铺垫第一层蕉叶,经过整合、修剪、绑紧后再铺上第二层蕉叶,重复步骤后待用。以中小火煮白糖,慢慢加入热水,煮至浅褐色后熄火冷却,再倒入糯米浆中搅拌均匀,过滤粉浆后倒入容器里,置入蒸笼,蒸上3个小时。曾听长辈说蒸年糕时不可说不吉利的话,以免年糕受到负能量的影响而败事,我无意以一锅辛苦制作的年糕做实验,但相信只要怀着欢喜心做事,成果都不会太糟糕。 第一次蒸年糕的成果如何?有点紧张地掀开锅盖一看,袅袅白雾中,为什么年糕呈奶茶色?还没熟吗?不知该向谁请教,只好试试再蒸一个小时,结果还是一样,满怀疑惑地重看视频,发现原来是焦糖的颜色尙浅所致,心里泛起一丝丝的失望,而那一缕缕清香,扑鼻而来,仿佛无言的慰藉。第二年再鼓起勇气尝试制作年糕,吸取上次的教训,把焦糖的火候拿捏好,煮至金黄色,倒入粉浆里,3个小时后掀开锅盖,是一个个黄澄澄、鲜亮亮的年糕,惊艳不已,再加上幽香弥漫,大人小孩都挡不住诱惑,等不及过年,先尝为快。 刚出炉的蕉叶年糕热乎乎、香喷喷、软黏黏,未能脱模,更无法切片,只好一手捉紧容器,一手用汤匙使劲地舀抜,在烫与黏中拉锯,好不容易舀出一团拉丝的年糕,往嘴里送,黏唇烫唇;送入口里,黏齿烫舌。在唇齿与年糕交战中,细细品味香、甜、软、糯……在这富有烟火气的年糕里,尝到了失落已久的满足感。 一个饭碗般大小的年糕,在大伙儿竞相舀取之下,不一会儿就吃光,但蕉叶的余香尙存,我从模具里取出以香蕉叶做的空容器,即使圆筒形已被挤捏得变形,湿漉漉黏搭搭却不丢失气质,自信登场,从容退场。不禁赞叹平时不起眼的香蕉叶,在蒸年糕中,竟然是大功臣——它把黏稠的粉浆紧密包围,在漫长高温的蒸笼里恪守岗位,熬过火攻后,纵然从鲜绿变成惨绿,还大方地把香气与年糕分享,不居功、不自傲,有君子成人之美的风度。 米砖是年糕的前生 不晓得是谁心灵手巧,创意发明以香蕉叶蒸年糕?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香蕉叶?应该是在塑料袋还未泛滥使用的年代吧!蕉叶年糕纯手工制作,不加修饰的外表、不含添加剂的内容,纯粹、芬芳,缔造了古早味的经典。 经历了漫长辛苦的制作过程,怎么还忍心把旧年糕扔进垃圾桶? 偶然听长辈说,其实年糕耐存放,即使表面已干得龟裂,甚至长出霉菌,只要去除外衣,把年糕清洗干净再蒸软,年糕的颜色、味道、香气依然不变。丢弃食物,不了解其特点,无以发掘其奥妙、辜负其美意,可惜! 相传在春秋时期,吴国大夫伍子胥,把收成过剩的谷粒泡水蒸熟,捣成饭糊,搓成米砖,沿着城墙砌起来,备不时之需。后来发生战乱饥荒,米砖成了救济品。米砖,是年糕的前生:惜福,是现代人的借鉴。 年糕的吃法油腻清淡两相宜。把年糕切片,和着面糊,夹着芋头片或番薯片,炸至金黄色,香气诱人,外层酥脆,内层软糯,让人食指大动;清蒸的年糕片,蘸上微咸的鲜椰丝,咸甜交融,美味无穷。 既然年糕的制作过程繁琐,为什么还要亲身上阵?其实想体验制作的过程,无论成果如何,都长知识、添经验。一边做年糕,一边听贺岁歌曲,更深切地感受新年渐近的喜悦之情。香蕉叶在高温蒸汽中不会释放出化学毒素,蕉叶年糕是让人安心食用的绿色食品。自己亲手调配材料,可以减少糖量,不太甜的味道,反而称心如意。把自制的蕉叶年糕供奉已往生的父母,仿佛与他们的情感连接起来;供奉神明,并没有意图托神明替吾家说好话,纯属礼敬神明,遵从习俗。 一个个蕉叶年糕,光润金黄、丰满厚实、清香怡人、富含手作的温度,是倾注热忱、毅力及希望的成果;是努力不懈与勇于尝试的勋章,能够激励低落的士气、抚慰受伤的心灵、祝福每个人在新的一年里——步步高升。
18小时前
对于书法,我向来敬而远之。印象中在小学六年级,班上曾有过一次短短的书法练习,在四十多位同学纷扰嘈杂的气氛中,我并没有掌握基础的笔画与运笔的方式,之后课堂上再也没有出现书法练习,只能遵守老师的指示,在家完成中楷作业,然后带到学校提交。交功课时常常遇到一些八卦多事的同学,总爱逐一翻开别人的中楷作业,点评嘲笑哪位同学的字体最丑,哪位同学的墨汁最臭…… 4年前曾出席社团举办的挥春活动。远道而来的3名书法家被爱好书法的居民重重包围,观赏现场挥毫及等待领取免费的春联。在拥挤的人群中,我意兴阑珊;在幽幽的墨香里,我对自己说:“回去自己写吧!”于是上网搜寻单字的吉祥语“福”和“春”,在几张红纸上临摹,然后张贴在客厅里,纯粹为了增添喜庆气息,即使写得粗糙生涩又何妨?即使不擅长书法,但我对印刷的春联从不青睐,因为印刷的字体看起来呆滞,千篇一律,无法体现手写春联在字里行间的气韵,独特的结构美感,还有那红纸上散发淡淡的墨香…… 字字玑珠 厚重庄严 去年在报章的春联照片中,发现几句吉祥语,如“出入平安”、“欢乐安康”、“善行积德”、“万事如意”,属比较少见的字体,异于普遍的楷体,笔画的长横如长刀,笔锋往上翘,气势十足。其他的笔画有圆有方,字形扁平,整体看起来富含大气。那是什么字体?篆书?隶属?行书?我无法确认。这一道谜,吸引我往前探索,经过查证后,确认那种书体是隶书。岁末以隶书临摹多句祥言吉语,贴上一张张红红的春联,春色满家园。 由于不方便拜师学习书法,只好靠自己慢慢摸索。翻开最近网购的《汉隶隶书教程》,心中的疑惑一一获得解答。原来那长刀形的笔画叫作波画,写法是起笔往左下重按向右行,往上凸用力稍轻,末端重按后右上出锋。 隶书的特点还包括弯撇直捺,以横代点,以竖代点,折弯圆转相连等等。字谱里的范字,黑底白字,如美丽的珍珠,熠熠发光,不禁赞叹汉人对隶书写法的匠心独运。以隶书书写的中堂、条幅、横幅、对联等等,字字玑珠,厚重庄严,有一种别的书体无法取代的霸气之美。 友人曾戏谑他的春联写得糟透了,贴在门口可以避邪,贴在床头可以避孕!我写的春联既没有驱鬼避孕之效,也非上乘之作,只作自娱,增添新春气氛之余,也在书法中体验专注,感受静心中的喜悦。 新春的跫音渐近,提笔以隶书习写春联“春来芳草依旧绿,时到梅花自然红”,增添春意之余,也寄托美好的愿景。春天唤醒绿意,吹红花朵,仿佛也给我滋润了书法这块干涸之地,以毛笔耕耘,以墨汁灌溉,期待开出一片红与绿。
11月前
2年前
冬至吃汤圆的习俗,在我家从未间断过。汤圆寓意团圆,福寿康宁。冬至这一天,无论家人有多忙碌,都不会错过一碗汤圆的小心意大祝福。 “想吃哪种汤圆?”每年的冬至,我总是给家人逐个问。心灵相通的双亲,选择鸡汤汤圆;两个小孩迫不及待,嚷着要吃糖水汤圆。纯天然色素的汤圆,加入鲜美的鸡汤,撒上香菜葱花碎,香味扑鼻;五彩汤圆倒入清甜的班兰叶糖水,芳香诱人。一碗碗端上餐桌,一张张脸笑了,一阵阵笑声响了。 老中小三代人,在餐桌旁围成一个圆圈,爸妈以客语聊往事,我和哥哥以粤语谈时事,小孩以华语说趣事。虽然每个人的历练、兴趣,个性不同,一如碗里的汤圆,大小不一,五彩鲜艳,各有特色,却协和地一起相依相偎。外头风雨交加,里头一家人,一边品尝温热美味的汤圆,一边说说笑笑,是冬至里最美的画面。 然而,岁月匆匆,世事无常,6年前母亲逝世,天伦变色;数年后随着父亲也离世,团圆变得黯然失色。五彩汤圆鲜亮依旧,三代同堂共聚的场景无法再复制。每逢佳节倍思亲,痛失双亲的冬至,令人怅然不已。深深感慨往昔的合家团圆,共度佳节的时光,珍贵如金。 把握现在的幸福 多年以后,偶然阅读一则故事,醍醐灌顶——有一只蜘蛛在圆音寺的横梁上结网,修炼了1000年,佛祖问蜘蛛:“世间上什么才是最珍贵的?”蜘蛛回答道:“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2000年后,同样的问题,蜘蛛还是给予佛祖同样的答复。3000年后,蜘蛛的想法依然不变,于是佛祖让蜘蛛到人间走一趟。蜘蛛投生为人,经历得不到的爱情和即将失去的真爱,第4次面对佛祖同样的提问时,终于恍然大悟——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现在能把握的幸福! 纵然团圆的拼图缺了一块又一块,接纳“得不到”和“已失去”,珍惜拥有的一切,最为珍贵。
2年前
当年大学毕业后,毅然离开繁华热闹的首都,逆流返乡,回到简朴平静的小山镇话望生,因为它能让人“安”,给人“乐”。 话望生的治安良好,少有偷窃抢劫或其他罪案发生,因此,居家生活安宁、挂着手提袋出门不必提心吊胆、车子泊在路边不成挂碍。即使防人之心不可无,但它让我挣脱大都市种种治安问题的牢笼,在小天空里安心飞翔。 小山镇早晚都顺畅的交通路况,消弭了在大城市堵车的烦闷与压力。纵然上课下班时段的车子比较多,也不会困在长长的车龙里。任何时段随心所欲在路上行驶,仿佛鱼儿水里游,自由畅快。 一天之内跨越3个州属 话望生位于吉兰丹州南部,距离彭亨州金马仑高原大约120公里,霹雳州怡保160公里。周五周六,早上可到金马仑高原游览菜园、花园、茶园,下午到怡保购物寻美食,晚上尽兴而归。一天之内跨越3个州属,它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如果假日只想留在小山镇,也不会让人闷得发慌。新市镇与首要市镇各有一座大公园,湖水清澈如镜,四周树林青翠,凉风习习,让人心旷神怡。走一趟公园能舒展身心;游一趟庙宇能润泽心灵。到布赖的水月宫礼敬观音,让甘露撒心田,再登上对面的小山——紫霞洞,俯瞰绿水远眺青山,沉醉在世外桃源里。15公里以北,有一座泰国建筑风格的寺庙——五里寺。礼佛、欣赏壁画、听佛教南传的法师以巴利文诵经,法喜充满。 山是它的地标;四面环山是它的特点。雨夜后的清晨微冷,抬头笑看白雾戏群山——以笼罩、以轻抚、以千姿百态。群山如如不动,静待晨曦,再慢慢地展现巍峨、壮丽、雄奇的真面目。欲穷千里目,可攀爬狐狸洞,登高望远,一览小山镇的全景。 曾听住在K城的朋友说,话望生的椰浆饭与蓝花饭特别美味,我庆幸美食就在身边。弹丸之地具有令人食指大动的蒸淡水鱼、吉兰丹白叻沙、椰浆烧鸡……由于种植业兴盛,水果季节时各种本地水果在市集堆积如山,在路边摊琳琅满目。馥郁的猫山王、爽口的山竹、甜蜜的红毛丹……仿佛魔咒,见之尝之,念念不忘。左手美食,右手鲜果,别再问幸福快乐哪里找。 话望生有斑驳的历史,也有亮眼的发展光芒。华人新村建立于上个世纪50年代。村子里的房子宽敞,前后左右都有空地,不但与左邻右舍保持适当的距离,而且可栽种菜栽花,在寸土如金的年代实属珍贵。村子里有四百多户华裔人家,大家大都认识,村民人情味浓,友爱互助。家有丧事,许多村民和亲友都很热心上门协助与慰问,叫人暖心。这十多年以来发展蓬勃,新村外围陆续林立一个个新的住宅区与商业中心,为居民带来许多便利。各行各业欣欣向荣,安居乐业两者兼得。 “安”与“乐”,是两颗宝贵的钻石。话望生并不缺少宝藏,而是缺少发现宝藏的眼睛。
3年前
我们与伯父一家人,住在新村里不同的角落,平时各自忙碌,鲜少来往,可是一年当中,却有一天能让这两个家族的大部分成员聚集——不是年除夕吃团圆饭,而是清明节到义山祭祖。 某一年清明节,我跟随爸爸去扫墓。清晨6时开车,穿越街灯明亮的街道,经过灯火稀落的乡间,再缓缓登上山坡,零星的火光在漆黑中闪烁,使颠簸的路上更添几分阴森。车子突然停下,我顿感惊慌,“到了!”爸爸说,哦!虚惊一场。 下车后,义山四周乌漆墨黑、寂静无声、寒风吹拂,让人步步惊心。远处点点烛火,人影隐约晃动,好像惊栗电影的开场。爸爸是勇者,以手电筒的微光笃定前行。路上巧遇朋友,打招呼之余,还以粤语问道:“咁早,佢睇得到来吃没?”听起来毛骨悚然,却也风趣。大概走了10分钟,爸爸往右边拐,再停下脚步。他用手电筒往荒草中照一照以确认石碑,然后持锄头除草。 天色朦胧中,伯父的家属陆续到来。大家略寒暄,就开始蹲下来摆设祭品。我好奇地打量身边一名戴黑框眼镜的陌生少年,他腼腆地叫我“姑姑”,我愣着。在旁的大堂哥马上补充,那是他的幼子,在怡保念书多年,我这才想起还有一个侄儿。时光像魔术师,眨眼间把小男孩变成挺拔俊逸的少年郎。 晨光照耀大地,清朗的天际,四周山峦起伏,山色翠绿。放眼望去,整座山的坟墓栉比鳞次,大部分都有人在拜祭。山下交通拥挤,难寻泊车位。沿着山路而上的,是熟悉的居民与陌生的游子,他们都提着大包小包的祭品。扫墓者遇见认识的朋友,都高兴地打招呼问好。鞭炮声此起彼落,这么热闹的场景,连大年初一都难得一见。 另类的家庭活动 我们老中青三代人,每人手持香枝,在祖父与曾祖父等祖辈的坟墓前,一起作三鞠躬上香敬礼,这肃穆的仪式,仿佛一条纽带,穿越时空,把这五代同宗同源的成员都连接起来。 在焚烧纸扎祭品时,爸爸坐在折叠椅上休息。这时一位卖非法万字的妇女走过来,向爸爸问道:“老板,要发财吗?”爸爸笑一笑,爽快地说出4个号码,两人一手交钱,一手交票单,成交。我在一旁沉默观看,不知道是否应该祝福爸爸心想事成。 “沙!沙!沙……”循声而去,原来在我们后下方,有一个少年跪在石碑前摇动签筒,可是一直都不见竹签掉下来。他身旁的一名妇女满脸不悦,朝他大声呛道:“不是这样的,蠢材!”然后火速抢过签筒,用力一摇,果真跳出一枝签……在祖先的坟墓前求财,财运比较旺盛? 爸爸与伯父难得碰面,两兄弟的话题从热爱的垂钓,谈到种植的事务,尤其是描述当年先辈筚路蓝缕,在附近的山林开垦种植橡胶树的辛酸故事,让人肃然起敬。祖先以血与汗浇灌的橡胶园,作为乘凉之辈,怎么能不好好珍惜遗产? 6名侄儿侄女无惧灼热的火焰和呛鼻刺眼的浓烟,兴奋地持着细长的树枝,你一言我一语,往层层叠叠的金纸里撩拨,以确保完全烧透,大伙儿看起来玩得不亦乐乎。成人一边监督孩子,一边闲话家常,形成另类的家庭活动。 祭拜仪式完成后,一行人告别下山。下次见面将会在什么时候?希望不只在清明节。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