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我的股票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2022大选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俄乌之战
京非昔比
言路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游车河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2024财政预算案
ESG专版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巴黎奥运会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死囚
社会
谋杀宗教局执法主任 2死囚改监40年
因谋杀彭亨伊斯兰宗教局执法组主任而于2013年被判处死刑的两名“上苍哈仑”(Tuhan Harun)信徒,今日获得联邦法院裁决,将死刑改为40年监禁。
4星期前
社会
带你看世界
法新社:沙地今年处决198人 30年来最多
据法新社统计,在沙地阿拉伯上周六(28日)宣布处决3名死囚之后,沙地阿拉伯今年迄今已处决了198人,是30多年来处死最多人的一年。
1月前
带你看世界
带你看世界
美史上第2人!亚拉巴马州死囚遭氮气处决
美国亚拉巴马州死囚米勒周四(26日)晚间伏法,成为该州、也是该国史上第2位接受氮气死刑的囚犯,批评者称该争议性的处决方式无异于酷刑。
1月前
带你看世界
即时国际
坐冤狱近半世纪 世上服刑最久死囚无罪释放
日本法院周四宣判世界上服刑时间最长的死囚袴田岩无罪释放,这距离他于1968年被裁决谋杀罪成以来已超过半个世纪。
1月前
即时国际
带你看世界
可提起非常上诉 台湾宪法法庭:37名死囚死刑有条件合宪
台湾37名死囚认为死刑违反宪法平等权、生存权、比例原则,声请法规范宪法审查并停止执行。宪法法庭周五下午宣示判决,认定死刑有条件合宪。就个案救济的部分,认为全体声请人王信福等37名死囚于符合判决意旨下,均可声请检察总长提起非常上诉;此外,若死囚非常上诉成功,其羁押次数应重新计算。
2月前
带你看世界
即时国内
31死囚呈上诉申请 全获准改为监禁
由联邦法院首席大法官东姑麦润为首的三司,今日在亚罗士打高庭再审理31名死囚上诉申请,全获改为监禁30年至40年不等,当中一些另加鞭笞。
2月前
即时国内
全国综合
杀无牌借贷人逃绞刑 死囚改监30年12鞭
6年前因债务问题而杀害无牌借贷人的死囚,今日获上诉庭改判30年监禁,因而逃过绞刑。
2月前
全国综合
社会
法院U转 2死囚留命 抢劫杀保安 改监36年12鞭
12年前抢劫并枪杀保安的两名男子逃过鬼门关,联邦法院改判他们监禁36年和鞭笞12下。
3月前
社会
全国综合
捅17岁少女19刀再淋胶醋 死囚改判监禁38年12鞭
男子捅17岁少女19刀再淋胶醋,令少女腹中胎儿夭折,送院21天后身亡,事隔14年,已被判死刑的男子获联邦法院三司检讨死刑判决申请,改判监禁38年及12下鞭笞。
4月前
全国综合
都市动态
法院改判监30和36年 2命案死囚逃死
2宗命案的死囚今日在联邦法院逃过死刑,分别改为30年和36年监禁。
4月前
都市动态
即时国会
阿莎丽娜:接474申请 法院驳19死囚复核申请
首相署(法律及体制改革)部长拿督斯里阿莎丽娜指出,联邦法院驳回了19名死囚的复核申请,维持他们的死刑判决。
4月前
即时国会
即时国内
法院改判监35至38年 3命案4死囚逃死刑
3宗命案的4名死囚今日在联邦法院逃过死刑,分别改为38年、35年和36年监禁。
5月前
即时国内
沙巴要闻
死囚坚称没杀人 上诉庭特赦逃过一死
(亚庇20日讯)因杀人而被判死刑的50岁死囚大卫(化名)于今年4月23日,获上诉庭改判监禁,逃过一死。
5月前
沙巴要闻
社会
杀友人与尸同屋4天 死囚改监30年12鞭
上诉庭今日宣判,一名杀死同村友人,并与尸体一同生活4天的男子,刑罚从绞刑死刑,改为30年监禁及12次鞭刑。
6月前
社会
全国综合
9年前杀害1男子 死囚改监30年12鞭
联邦法院今日宣判9年前杀害一名男子的死囚改判为30年监禁,逃过了绞刑。
6月前
全国综合
读家
【读家说书】林于如确实杀人了……我们今天不谈死刑存废
编按:一个杀人犯的自传,你愿不愿意(或敢不敢)去阅读呢? 我又读了一本关于死刑的书,这回的主角是位台湾的女性死囚,人称“惊世媳妇”的林于如,书名叫做《一位女性杀人犯的素描》。先打预防针,这不是一部劝退死刑,或要辩论死刑存废的书。作者胡慕情没有回避,主角林于如也承认,她的确杀了人。 书的封面是个人像,小标写着“她如何谋杀母亲、婆婆与丈夫”。不否认带有一点猎奇心态,我从书架上取下了这本书。因为是女性,所以猎奇。正如作者在封底写到,“情杀、财杀……女性被认定的谋杀理由,其实与男性并无殊异,但杀妻的男性不会是猎奇的对象,他们不会被称作‘惊世丈夫’。” ◢不志在替死囚翻案 出于阅读死刑书写的惯性,原本预期这本书的走势是,办案程序或司法机关有任何疏忽,又酿成一桩冤案。《一位女性杀人犯的素描》不是,作者胡慕情是一名资深记者,她并不志在替死囚翻案。所以更加好奇,为何要采访死囚?如何说服死囚主角写自传?背后一定有个复杂的结构,让作者那么想让一位承认杀人的死囚发声。 在〈上篇:她,惊世媳妇〉,作者用细腻的文笔,不到2页的篇幅,描写林于如的杀夫过程。惊世感是后来展开的。作者还原当时案件发展,家中一对母子相继离世,葬礼上祖父对孙媳妇不满咆哮,动怒之下报警,延伸查出林于如与种种案件脱不了干系。 作者的文笔确实牵动阅读情绪,同为记者,不得不佩服她的书写脉络与情节配置,为后面铺陈了很多希望读者观看的角度。例如,再访查案警官办案时的思考线路,是如何将她的犯罪动机一步步牵连至赌债、诈领保险金。当种种不可原谅的罪行发生在曾当过陪酒小姐的女性身上,她最后在媒体报导中成为了“惊世媳妇”。 但《一位女性杀人犯的素描》最令人收获的是,作者如何展开与死囚林于如的交谈。即便有人权团体废死联盟的牵线陪伴,记者与受访者的信任还需要时间慢慢建立,这是漫长的攻防。“攻防”,用词并不过激。 例如,开始书信往来后,林于如慢慢透露健康问题,希望作者金钱援助。该信或不信?不援助是否无法建立关系,不愿意接受访问?金钱往来会否让访问失去公信力?建立在援助上的信任,还是信任吗?而一切是不是要回归到,受访者为什么要把故事交给记者? ◢诚实面对自己的惧怕和愤怒 面对受访者也不是一定要一厢情愿地全盘相信,信任是当中的另一个攻防。受访者见面与书信时表达友善,但有些细节读起来冲突。作者透过狱卒、废死盟成员、律师、鉴定医师的观察来侧写,但不下结论。结论不重要,林于如在监狱墙内,作者尽最大能力把她素描出来。 读到一半最令我惊奇的是,林于如竟然提出同性婚姻注册的方法,以达致面对面访谈。作者胡慕情在书中自白,这已超出她的经验,“先是震惊以及困惑,而后有了惧怕,最终则糅杂某种类似愤怒的情绪。”这让人读到采访工作上,其实也可以诚实面对自己的情绪。因为排除情绪,最终才能冷静找回专业与采访初衷,继续对谈。 ◢循着生命轨迹,再走一次案发地 林于如最终写下了10万字的自传。她最终为何答应,从书中看来只有一句话,“对她(林于如)而言,我(胡慕情)愿意花费这么长的时间与她互动只因为愿意倾听她的故事,她一直觉得感激。” 整本书令我读到收获满满的是〈下篇:生命的田野〉。作者透过慢慢建立关系,终于打动受访者交出生命故事。然后呢? 作为记者,我也常想,何德何能要得那么多受访者的故事。那些都是非常厚重的信任,我要拿来做什么?新闻价值、公众知情权都不是金牌令箭,拿到这些故事,常常要提醒自己回归最初明确的初衷,我要用这些故事去说些什么?是要揭露不公、引领思考、促进改变等等等等,况且这些目的又常常不会立竿见影。 回到《一位女性杀人犯的素描》,作者没有止于林于如的剖心自传,而是循着她的生命轨迹,再走一次案发地,探访与她接触过的人,以及她唯一的亲人大姐。读到下篇,开篇时非常明确的“惊世媳妇”形象反而慢慢动摇,慢慢褪去成较为朴素的素描。 下篇,作者开始慢慢解答上篇设下的种种疑问。例如“惊世媳妇”的形象是如何建立的?死者模糊的身影慢慢浮现,“曾经是羽球好手”似乎就让她变成完美受害者,而她可能做过的一切都已死无对证。 然而作者没有因此选边,她依然带着疑惑,不断与自己对话:“我不可能和人权团体或律师站在相同的立场,如果,我真的想让大众看见她以及铸造这场悲剧的某些因子,我必须质疑、必须查证。诚实是最好的策略,就算那不见得是能够完成访谈或写作的最佳方法……” “我想揭开的是什么?”胡慕情自问。 又是一个当头棒喝的提醒。有过书写短篇死刑专题的经验,常遇见的问题是,如何让读者从另一端走来,探一探那些罪大恶极里头有什么未知的东西。那个未知就是胡慕情自问的“想揭开的什么”。 ◢为什么我是“惊世媳妇”? 在林于如案,她不是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形象,不是完美的女性。她杀夫,不会像苦于长照的老妇人得到社会的原谅,而且也不会从查案、审案阶段就得到体谅。作者以著名电影《十二怒汉》为例,林于如没有陪审员争取空间,因为这与女人、赌、赌债背后的社会观感息息相关。 最后,仍想把思考带到媒体操作。林于如“惊世媳妇”的形象延续十几年,直到这本书书写了她的叩问“但是为什么,我是惊世媳妇?”这个形象当然源自媒体书写,而媒体书写的资料很多来源于警察办案消息。许多细节都在短时间内交错发酵,再传入事发地社区民众互传,很快地越滚越“精彩”,最后定型。在资讯爆炸,媒体争快的时代,有没有更理想且实际的报导方法呢? (原文上传于16/04/2024) 【延伸阅读】 《流氓王信福》/张娟芬:作者长期耕耘死刑、司法议题。本书不仅是一个司法个案,更是一段被埋没的台湾史。作者抽丝剥茧深入疑案,微观地写出了一个底层小人物在司法中遭遇的不公;更宏观地再现了时代与社会背景,令我们看见戒严历史荒谬残酷的一面。 《无彩青春》/张娟芬:本书并非劝人支持废除死刑,而是告诉我们3位极可能没有犯下杀人罪的青少年在法庭迷途20年的故事,这期间他们被判多次死刑,遇见许多人要替他们伸冤,在绝望与怀抱希望之间游荡、丧失信念后复又得到救援,他们的故事透露出法律的漏洞、司法尚需改进的空间,以及最脆弱的人性。 相关文章: 【读家说书】白慧琪 / 不是劝你支持废死 白慧琪/《八尺门的辩护人》看完你有因此重新思考死刑吗?
7月前
读家
更多死囚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