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毛尖

从影片、播客听过毛尖说话以后,见字闻声。她的文章有声,读着仿佛能听见她以机关枪似的语速,以及不带情感的冷血讽刺。直到见到真人毛尖,又觉得闻声见字。哈赤哈赤速记她说的话,敲出字来就是一串名句。例如,她说少时家里那本不停被传阅的金庸武侠小说: “从薄薄的一本,被翻成厚厚的一本,都是因为很多人的抚摸痕迹。这是一本书的成长史,也是一个年代的金庸阅读肉身体验,就是一本书被活活看得很厚……” 报道:本刊 白慧琪 摄影:本报 陈敬晖 毛尖家的那本金庸几乎24/7为读者服务。毛尖从傍晚6时读到晚上9时,上床睡觉后交给姐姐读到晚上11时,因为高中生可以不用那么早睡。大人更有资格熬夜,所以11时后妈妈接着读,读完小姨继续读。 “书如果是有生命的话,它就会被我们家累死!”毛尖说,“因为它从6点被接力到早上6点,整整12个小时没有被关上过。”不仅如此,早上6点上学去,那本金庸还会在班上继续接力读,最终还给同学带回家去,继续它的传阅旅程。 那是读书最好的年代 毛尖1970年出生于中国浙江宁波,成长于1980年代,1988年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她形容,那是怎么可能不成为文艺青年的年代。曾经文革时期被批判的“灰皮书”,各种西方世界名著开始流通。《基督山伯爵》(又译《基督山恩仇记》)凭票供应,“你知道,任何书一旦凭票或一旦被禁,它就会让人涌起更强烈的欲望。” 某一天父亲朋友送来一套《基督山伯爵》,那晚晚餐就吃得特别丰富,外婆劏了一只鸡招待人家,谢谢那份厚礼。“因为我父母那一代太匮乏了,让他们人到中年的时候还如饥似渴地读名著。”曾经匮乏,才有后来汹涌的阅读热潮。 毛尖说,宁波图书馆里的名著被写上许多旁批,“就像弹幕一样,今天的弹幕不是新的东西。”她又用“激情”来形容那个时代的读者。好比《茶花女》的故事被套用在各自县城,旁批上各种结局,又被下一个读者替旁批再旁批,最后索性夹一张纸,批个过瘾。 “那真的是一个读书最好的年代。”虽然书籍被弄得脏兮兮,“但我们真的在那些脏兮兮的书上收获了人生最丰美的滋养。中国流行语内卷指过度竞争,现代人“卷”习题、考题,毛尖的年少时代“卷”课外书,在课堂上读名著,老师也不揭穿。 就连写〈我的理想〉,毛尖写想当作家都会被同学质疑,被父母笑话“作家这职业是你能高攀的吗?”1988年她上大学,学校里的讲座都是关于文学的。她还记得,“先锋作家”马原来演讲,一整个队伍浩浩荡荡跟在后头。 文学、文艺是在1990年代跌落神坛的,也就是影视剧《繁花》演的商战,那个经济起飞的时代。毛尖感觉到校园氛围变了,同学纷纷出国,没出国的就去外资企业打工。“金钱这个维度进来了。”清贫年代大家都穿得差不多,有了钱以后就会攀比,金钱慢慢变成社会新的衡量标准。“以前作家有很多稿费,但稿费很快在外资企业的工作面前不值一提了。” 和烂片死磕到底 当然,小时候的作家梦没灭过,不然就不会有眼前的作家毛尖了。《一寸灰》《夜短梦长》《非常罪非常美》《凛冬将至》,多是她的影评、影剧笔记、杂谈。很多朋友鼓励她也去写写小说,但毛尖直言,批评的激情始终还在,压制了创作的欲望,所以还是专注于写专栏、批评文章。 批评文章始于大学时期跟着老师做文化研究。2000年开始,毛尖在香港《信报》写专栏,写对社会的批判和文化观察,25年来练就自认比较讽刺,但被他人认为很刻薄的风格。 去年底开始,毛尖在B站(哔哩哔哩视频网站)开设频道《影评人毛尖》,延续专栏“短平快”的风格。 [vip_content_start] 见字闻声或闻声见字,就是这样来的。她解释,专栏只有差不多1000字,学究气的书面语是不可能吸引读者的,所以需要短平快,对不满的东西直接表明。 “我这么快这么直接地讲,或者说有时候甚至被人家认为是刻薄的表述方式,也是来自于我对当代一种批判生态的强烈不满。”毛尖不客气说道,明明是一个很差的电影硬被说成是比较好的文本,包含了对观众的误导。“即便是做广告,你也不能黑的说成白的。” “你不能用非常曲折的各种话语包装成漫长的文风,让读者不知道你的立场到底在哪里,也不知道你到底是还是不是推荐这个电影。” 把烂说成好于毛尖而言简直天理不容,但直肠直肚的批判,下场就是得罪人。在弹幕、留言区被骂,被很多朋友“拉黑”也就罢了,可电影是门大生意,批评可能会坏了别人的生意,让她妈妈担心得劝她“不要再去骂人家的电影了”,生怕她被上门寻仇。“所以有时也觉得挺对不住我妈的,我那么大年纪了,我妈还在为我的生命安全操心。” 所幸,切身的生命威胁不曾发生过,但那些言语上的恶言从没阻止过毛尖。“大家都各种表扬,说真话的人挺少的。我不说好像自己是那几个说真话的人,但至少我摆明了要和烂片死磕到底的决心。” 久而久之,毛尖批评出了名,剧组求她写剧评,还说“没关系,你骂好了。”烂片找上门,令她有感影评人已经到了那么卑微的地步,说好说坏都没关系,人家要的只是流量,曝光就是一切。 批评了,一票人又冲着烂片之名买票入场;不批评,她又想中国电影的批评声音真是太少了。朋友多说她把生命中最好的时间拿去看烂片,“如果放在为人民看烂片的位置上,我又觉得是值得的。” 看烂片也能看出成就,毛尖自认,这些年中国影视剧把饭菜拍好,有她千万分之一的功劳。宫廷菜总不能每次拍得像塑料一样,霸道总裁不会天天吃牛排喝红酒。她真切地认为,把影视剧中的衣食住行拍好才是最好的国家宣传,“菜拍好了,饭拍好了,主旋律就拍好了。” 把电影看成时间度量衡 毛尖脑子里有个影视资料库,好比在谷歌或百度输入关键字,就能匹配出相似系列、风格、年代、套路等相关资料一起比对,然后洋洋洒洒地分析批判。说是膝跳反应,她又觉得没那么快,“我大约能完成时间地理风格的拼图,否则的话也不敢在江湖上谈电影,而且说实在现在的影迷段位都非常高。” 毛尖本来自觉是看很多电影的人,但1997年到香港科技大学念博士时,一踏进图书馆就被震撼到了。“看到那些收藏我一下觉得好惭愧,里面有好多好多电影,可能说80%的电影我都没看过,我一下觉得这个世界在等待我。” 她那时候差不多每天十几个小时都待在图书馆,平均每天看5部电影,看到电影都成为了她的时间度量衡,看到图书管理员以为她是哪个老师的小孩没事干在馆里待着,看到毕业离校时特地去向馆员告别。 电影资料库是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郑树森(William Tay)所成立,毛尖在那里建立脑袋里的电影知识坐标,而且到现在她还是一直保持看片。后来回到上海,拜盗版猖獗所赐,她的电影阅读面又拉开了。虽然这话说得奇怪,但她挺感谢盗版。 “而且那时候盗版的老板都特别懂电影,会给片子打分。”当毛尖有点质疑,老板会头头是道讲片子好在哪里;当她拿起一张通俗的片子,老板还会看不起,美学鄙视一番。有些盗版老板看起来就是专业出身,多少让她意识到自己本是玩票性质,不是念电影专业科系。这就让她更积极,要把电影看得比专业还好。 影视剧已走到文化C位 从当年有份把书翻肿的文艺青年,到现在成为阅览影视万千的影评作家,毛尖说,影视剧已经走到文化C位(center,中心位置)。在她生长的年代,饭桌上、同学间谈的都是长篇小说,现在谈的都是影视剧。“影视剧已经成为国家软实力的载体。” 那个变化表现在,以前作家去写影视剧还得偷偷摸摸不用真名,现在是影视剧来改编文本,作家开心得不得了。影视剧能随便改,王家卫改编的《繁花》骨肉、气质还在,但已不像原来的小说,大量故事是编剧写的。 “有人敢反对吗?只要你拍得好,影视剧就是可以予取予夺的,因为影视剧已经走到文化C位了。” 是好是坏?电视剧《繁花》一开播,小说一下多卖几百万册;《我的阿勒泰》一拍好,李娟的书即刻销量大增。这样的文化倒流,毛尖是挺认可的。相辅,“也不一定相成啦,有时候也会做出一些反面宣传。” 那个B站里冷面的影评人毛尖突然又出来了,说影视改编有时也会做成反面宣传,例如莫言的《红高粱家族》。“影视剧(《红高粱》)拍得多烂啊,要是影视剧先拍出来,我说莫言那个诺贝尔奖都拿不到了。” 更多【人物】: 书法家王冬龄/乱书是自己的艺术语言 创作歌手戴佩妮/不给自己设标签 叛逆玩音乐 双金歌手黄子轩 / 回乡谱唱客语文化,却走了更远的路  
1月前
2月前
【花踪17.马华散文奖决审会议记录】套路太多,面目模糊——散文重新成问题(上) 前文提要: 第一轮投票后,决审评委毛尖、黄凯德及梁靖芬就获票作品提出意见,其中〈换花〉获得3票,〈归去来辞〉及〈野东西〉同获2票…… ●〈Pulang,The Road与野东西〉 毛:第一段我就很有好感。它很稳,里面没什么特别惊心动魄的东西,但开首就很稳固。他写,“此时,屋外忽然下起了大雨。雨水打在崭新的柏油路上,隐约可以看到路面有蒸汽正在腾昇。我和祖母坐在门边的椅子上,就着自然光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这是10篇中开头最稳的,他一下子就把情境塑造好了,整个文气特别稳,挺舒服的。 黄:我也有选这篇,我是喜欢的,可喜欢里头夹杂某种遗憾,我一直觉得这篇可以写得更好。它所有面相都具备,却像欠缺某个笔画,就是那个Pulang、The Road跟野东西的“东西”分散于作品的各处,其实可以更有机或更圆融地把这三者整合起来。他要讲的其实是最后这个野东西把他带走,可是这个东西没有很明显地被处置。 他还有一些问题,比如描述四五岁时第一次在外头过夜,祖父母把他带回家,我就一直在想,四五岁,你能记得多少?而他是非常清晰的一个交代,还有对话的过程,这一点可能需要再处理,隔着一个年岁更加遥远的滤镜去写,可能妥当一点。 最后还引用了张贵兴,这写法有点突兀,穿插得很生硬。 毛:其实完全没必要。 梁:10篇里他的语言最自然,也是语言上最有好感的一篇。可我后来没选的原因是,我有些困惑,这样有一搭没一搭的方式,够不够成为花踪得奖作品?如果他是一般报纸上刊登的小散文,写了这样一个家族的碎片,他绝对是够的,可若要得奖,我有点犹豫,像是少了什么。可能是觉得里面没有我们不知道的、读了后很有启发的东西。 张贵兴那一段我也觉得没必要。把那段拿掉,用你自己的话来说也可以成立,现在有个心机跑出来,破坏了文气。 毛:他的语言能力不错。包括讲祖母到仙姐问事时,其实应该能写很多东西的,但他很克制。他很有驾驭语言的能力,但他没有去炫更多奇观,所以我对他蛮有好感。因为这里去炫一下奇观,或是炫一下人家邻居的阿姨和女儿的关系都可以,但他就是很稳重地过去,他说“幼小的我就感到家里发生了一些事情,但没有人能够向我解释清楚”,我就觉得这里面有一种散文的,稳稳的东西。这东西在这次的作品里比较少,当然所有的评价总是有对比性,如果其他人都很稳,他这边的缺点就显示出来了。但因为其他人就是上下跳的那种,这篇就显示出真挚,当然它并不惊艳。 ●〈换花〉 黄:10篇看完我有个很强烈的感受,当然也是揣测:应该就是这篇第一名了吧?它满足了很多条件,让我觉得在这样的征文比赛框架里,它在很多空格都打了过关的勾勾。它讲述的是个人情欲,有点懵懂的、启蒙的经验。这里头又有一个家庭,跟母亲的相知与相通,是一种非常温暖的交集与关系。然后用了一个其实有点传统却很有趣的民间习俗观念的意象,来说明自己身体的处境。相较其他陈套的题材,这篇似乎比较切合这个时代,流行书写向内窥视的趋势。 梁:这篇题目取得很好,一下把文章结构都串了起来。而且他不是开头就丢出那意象,直到中间才介入解说“换花”是什么意思。我以为这样周到的文章应该更完美,但它第一句就让我犹豫。他说小时候放学回家常跟母亲睡午觉,我这里就圈出了三处:首先他写“小时候放学回家后”,一个句子里两个“hou”(候、后),你读起来声音就不对了,有点累赘。接着他写,“往往跟母亲共睡午觉”,为什么不用“一起睡午觉”呢?为什么要用“共”?“共”有分享的意思,它跟“一起”是不同的。下一句他又重复用“我们共睡一张床”,这里的“共睡”反而对了。这些句子常让我停下来。 这应该是个很聪明的写手,或很有经验的参赛者。只是结尾可能字数限制到了,感觉文章仓促地完结。我想了一下,这结尾是什么意思?我还去看了《飞天小女警》,原来也是倡导平权的卡通,所以他的比喻真的面面俱到。但这种面面俱到又让我犹豫,他是不是也太老套。当我们讲到性别,讲到男女,一定会用上的那种比喻手法又出来了。 毛:我也有这个感受。它如果拿首奖,会觉得好像整个散文奖不是那么厉害,但相比其他入选者,我依然选了他第一。 我倒觉得他最后蛮好的,一下收得挺干净。他还挺能描述的,包括对自己欲望的描述,虽然不是那么有新意,但挺准确。包括低着头忏悔洗澡,整间房像侦讯室,明亮得无处遁逃;包括他哥哥的感受、家人的感受,还有后面对女性主义的贴近。他讲到妈妈的那种味道,用的那种乳液,我觉得都挺准确,他有自己的东西,而不只是使用套路。 这个题目确实是10篇中最高明的。他有散文意识,会用中间的“换花”把文章串起来,这是个有经验的写作者。他有拿到散文的手感,不像很多作者呼啦啦地写下来,其实也没有真正的前后呼应,或是前后的流畅感都没有。这个作者有文本意识,这在10篇中算是比较难得的。 黄:作者应该是越写越得心应手,文字渐入佳境。我也同意他的结尾有点突兀,很明显是写到一个份上要收,便借用电影镜头的桥段,突然做出了一个分身,看到年轻的自己冲去客厅看《飞天小女警》。这样的分镜头我们其实看过很多次,这是很电影的手法。比较可惜的是,他对内心或肉身深处更隐蔽、更挣扎的部分没表露出来。 他谈到自己的不一样有点外在,就是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或跟妈妈一样喜欢用化妆品,这些都有点太浅显、太表面。应该有一个如“换花”这样精彩的意象,去做更深入的挖掘或解剖。 梁:对,里面有些更有挑战性的东西,他放过了。例如有一天他放学回家被母亲斥责,说他在电脑存了一些档案,然后他就带着忐忑去洗澡,洗澡时却要试着浇熄心中滚烫的欲念。读到那里我就停下来,我想,你已经被人发现做了不好的事,心里应该很纠结,洗澡时却还在关注着自己当下滚烫的欲念?真会这样子吗?如果真会,那它里面该有更值得碰触或整理的东西。可是没有,他就这样一句话过去了。别人已经在说你不对,你却还想着照顾自己的欲望,这里正有一个冲突点,有一个独特的张力在,却这样放过了。 【首奖作品讨论】 梁:那我们现在已有三票的作品,两位老师是不是都认为〈换花〉是首奖了呢? 毛:说实在的,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没有特别拔地而起的作品,没有给人非这篇不可的感觉。你说要换成〈归去来辞〉,我也能接受。我不是骑墙,包括换成〈野东西〉我都能接受。没有一个我特别要捍卫的文本,这是我诚实的感受。 梁:我也是。按票数〈换花〉是第一名,但我有点不满足。不过如果两位老师都选〈换花〉,我也没异议。 黄:我是想为我的〈陌生的经验〉孤军作战,但显然我会战死。所以就这样一个策略考量下,我当然觉得〈换花〉可以是第一名。 毛:我也能接受。 梁:好,那〈换花〉就是首奖了。 【评审奖作品讨论】 首奖选出后,评审们展开第二轮投票,以在同样获得2票的〈归去来辞〉及〈Pulang,The Road与野东西〉中选出评审奖。 毛:只能选一篇的话,我倾向于〈归去来辞〉,因为里头有点青春手感的东西,它得奖会表彰一些文体或散文的新向度吧。它缺点更明显,但优点也明显,我有时也会怕如果鼓励〈归去来辞〉,下一届可能会大量出现这种跳来跳去的文本。说实在的,真的好难选。 黄:如果是〈归去来辞〉跟〈野东西〉,我会坚持〈野东西〉。因为〈归去来辞〉的断裂性,我没办法过心里头拼凑的那一关。〈野东西〉的可塑性或可能性远远超越〈归去来辞〉,再润饰或修饰一下,它绝对是更精彩的作品。 毛:我也可以接受凯德老师的这个说法。 梁:我比较喜欢冒险的文本,所以我选〈归去来辞〉。但我们还是要强调它是有缺点的,比如它需要读者做大量的功课,才能大致理解它到底想说什么。可是因为它如此不同,我想给它鼓励。反而〈野东西〉,我可能看过太多类似的散文,所以二选一的话只好放弃它。 毛:我好难,我们可以同时选两篇吗?〈野东西〉相对来说不会太有争议,〈归去来辞〉我则喜欢它有新的可能,是新一种手感和写法,但我也不希望因为评审奖就给一篇,而让大家觉得我们在鼓励这样的写法。 如果两篇都得奖,我觉得能让评审奖显得更有多方面的考量,因为这两篇的写作方向、取向都很不同。 梁:我同意。那我们不如咨询列席会议的文学奖工委的意见,看能不能选两个评审奖? 经讨论,工委会同意颁发两个评审奖,奖金平分。所以第17届花踪文学奖散文首奖为〈换花〉;〈归去来辞〉及〈Pulang,The Road与野东西〉并列评审奖。 【其他作品意见】 ●〈墙后面的世界〉 黄:它写成一篇小说会更好。 毛:是,它有小说的潜力,写成散文不好看。我开始以为他要写疫情,看看也不完全是,后面火星啊什么的都出来了,但也没说啥。 梁:对,有点可惜。因为他可能是10篇里最有现场经验的写手,看得出实地考察的努力,或他的工作就是这样,却没写好。 ●〈行径一座象城〉 梁:看得出作者读了很多书,可是到底想说什么呢?很多逻辑不通,形容不够精确,有点不知所云。 毛:他像写诗歌,要另外换一段时,中间就用一句诗那样的方式过一下。“生命如花瓣,在那年胶着凝结成冰”,然后呢?就没了。写“日复一日,达达达如同马蹄”、“如炸开的时光队伍,哔哔啵啵”,其实写的啥呀? 黄:这篇文字跟情绪过于自溺。他少了一个比较写实的定锚吧,过度意象化而没有一个现实著力的面向,感觉上就有点不知所云。 梁:题目我就不懂了,行径一座象城,“行径”在这里是名词还是动词呢?能是动词吗? ●〈空〉 毛:其实我觉得落选的几篇问题都差不多,都类似这个〈空〉,好像他们是写给自己看,而不准备写给别人看的。 梁:通篇好像看透或理解了很多东西,读者却不知你到底理解了什么,果然是空。 相关文章: 【花踪17.马华散文奖决审会议记录】套路太多,面目模糊——散文重新成问题(上) 【花踪17.马华散文首奖】林日锦/换花 【花踪17.马华散文评审奖】黄俊明/归去来辞 【花踪17.马华散文评审奖】李宣春/Pulang,The Road与野东西
2月前
日期:2024年8月25日 时间:下午2时 地点:Zoom线上会议 决审委员:毛尖(简称“毛”)、黄凯德(简称“黄”)、梁靖芬(简称“梁”) 记录:本刊记者 叶洢颖 本届花踪文学奖马华散文奖共收到131篇作品,经初审评委曾翎龙、彭美君、苏燕婷选出30篇;再由复审评委翁菀君、施慧敏、许通元选出10篇进入决选。 【总体印象及评分标准】 黄:这一届10篇看下来,最显著的印象是离乡归家的主题占大半。此外,很多作品延续到了几年前的疫情,都在回溯。总体而言,无论题材或文字、技术品质都让我惊喜。我尽量不以任何意念为先,主要是以一个喜欢看散文的读者角度去切入,顺着文字的感觉进入作品的核心情感,进入这个散文的本质。 梁:整体印象比较平,四平八稳的“平”。它们没有太多风格化的文字,只有一篇比较出彩,其他都很安全。 散文是需要忍耐的文体,你要先耐得住、要想清楚才写。想不清楚时应该先搁着,否则即使落笔,也只能算是习作或练笔,而不是完整的作品,作者不该抱有侥幸之心。我很看重作品的完整性,散文是要有“结论”的,但这个结论未必是提供答案。它比较像是练功时要有起手式,打完整套功法则要有收势,我要看你怎么收。这10篇作品有些像突然完结,可能因为字数限制到了,文章就不太完整,像有太多顿悟在里头,读者却跟不上,不知它要说什么。 毛:我的观点有点相似。这次要评出优胜特别难,因为10篇感觉都差不多,没有哪篇非得获选。它们在关键词上也特别相近,回乡的很多,母亲也很多,还有好几篇不像小说又不像散文的作品。我最近也在评中国类似青年大奖赛的小说,我觉得我看的那些小说和这些散文没什么区别,散文的面目变得非常模糊,好像有点真实情感的东西都能算散文类了。到底什么是散文?这是我们需要重新想一想的事。 这些作品中,〈陌生的经验〉也好,〈嫁妆〉、〈墙后面的世界〉等等,这些内容你放在小说里也是行的。因为里面也出现很多像小说人物的名字,最后降落时却又没给人那种结论。那结论是散文应该提供的,就是……我不好说是重拳,但那就是生活中一下会击倒你的东西,现在它们都像听到一半也就结束了。 看了这些散文,我不能说我失望,大家的文字其实都蛮好、蛮成熟的。但就是往届那种在散文中涌现的,能让你心里老想着它的感觉没了。也可能是疫情把我弄麻木了,或者他们分享的疫情经验,对大家来说也没什么特殊性。他们会塑造一种,因为我是影视的,我用滤镜来说,那是一种灰滤镜的感觉,但从他们的散文中看不到那种特别的肉身的痛。而如果你是开心的话,里头开心的作品很少,好像都显得人间不值得过的样子。所以说实在的,这次挺难评。 梁:对,没有特别出彩的,我到现在也还没决定哪些应该得奖。 毛:我也觉得很多人可能在学黎紫书,但又没有黎的那种把控力,和她的那种生命力感。这情况和大陆的写作也蛮像,就是他们小说也写成这个样子,散文也写成这个样子。所以我们要重新来思考散文到底是什么,散文应该怎么写。“散文”重新变成了一个问题。而且我感觉作者们面目都差不多,有时甚至会觉得是同一个人写了三篇文章交上来。 黄:我可以补充吗?原来可以评说得这么犀利,我刚才有点不敢造次。我想补充,里头多篇作品都涉及所谓的大疫之年或疫情,我刚读到的第一个感想是:这些作品是不是搁置了两三年? 毛:应该是更早写的,对吧? 黄:对,那在2024年你还在回溯,而且以好像“刚刚苦过去”这样的心情来描述,我的感受是有点过时了。 毛:我也有这个感觉。 梁:这可能是因为花踪的截稿日期长达一年,去年底收的稿件,等了一年才开始评审。 毛:里头好几篇写到母亲,妈妈出场次数特别多,好像这一代人还留在自己的那种小悲痛中,还没出发。散文其实很需要人格的成长,但现在大量是那种乡愁、母亲,好像他们已经蛮老练,事实上那种情感习得却都是套路。 当然我可能说得比较残酷,人家可能都经历了各自的痛苦,但就是觉得你这种痛,我都在其他地方见过。散文最粗浅的地方,是你至少要让我能代入到你的感受中去,或代入到你的情境中去。我看完以后却都觉得,哦,你也这样,并且也就这样,“又是一篇这样的”这种感觉。 【第一轮投票】 评委们决定先投选出4篇作品。毛尖只选出3篇。票数如下—— 〈换花〉3票(黄、毛、梁) 〈Pulang,The Road与野东西〉2票(黄、毛) 〈归去来辞〉2票(梁、毛) 〈乡雨五滴〉1票(黄) 〈陌生的经验〉1票(黄) 〈嫁妆〉1票(梁) 〈流沙〉1票(梁) 【得票作品讨论】 ●〈乡雨五滴〉 毛:它有点像小说。它倒是有一个结构,散文写出结构是好的,但内容没有特别动人。 黄:我不坚持这一篇入选。结构上它有一个非常套式的,像摆盘的姿势,借故乡的五个景点来对应五位故人,非常有趣的是其中一位竟然是安华。感觉上就五个地方、五个人,突然间出现“安华”,当然可能安华之于他的意义是非同凡响的,但我还是会觉得突兀,因为其他都是非常亲密,很骨肉相连的人物。当然我不了解作者,搞不好安华在政治理想的这个象征上,跟他非常相连。 结构上它是完整的,这样取五滴、五景、五人的写法也比较容易呈现。文字就是刚才提到的四平八稳。 梁:我没选它也是因为它的布局太刻意,反而削弱了情感的感染力。此外每次读到这种“五部”或是“六段”,还是七个什么的作品,我都会想:为什么是五呢?为什么不是另一个数目?那会不会只为了方便拼凑? 还有一点,它说“五滴”,可是五个片段里的雨都不是小雨,有的更是滂沱大雨或是绵延的雨,那你跟那个“滴”就有点冲突了,套用得比较生硬。 毛:〈乡雨五滴〉就是用了一个常规的套路来把内容添进去。 ●〈陌生的经验〉 黄:这篇是我最喜欢的,现在只有我选了它,我有点挫败感。当然,它也犯了我刚才讲到的某部分涉及疫情,但我选这篇是因为它的文字节奏跟质感最能打动我。它看似没有一个很意念化的结构,也不是回家离乡这样常见的题材,虽然母亲有在他的叙述里,但也只是做为车里望后镜的一个镜像。可能读完我们也不知道他到底要讲什么,作者本人可能也不知道,但我感觉他其实触及一个更加隐蔽的人性关怀。它有点内省,可是又有移情,尤其写到在城市里吃饭,看到其他陌生人,有些是来乞讨的,这里头其实有一个“自我”跟“他者”,内心好像有点……感觉上作者应该是内向的人,内心有点荒凉,是座废墟,可是他所处的城市又有点冷清。 这样的写法很容易陷入一种比较沉沦式的,或是很skeptical(多疑)、很cynical(愤世嫉俗)、很犬儒的状态,可是他没有陷入到这个状态里头,最后好像满足于或者他跟自己的某种拉扯,他找到了很舒服、很温柔的平衡点。他没有主题,却写了所谓的陌生人的慈悲,这个东西很打动我。 梁:那一段陌生人的慈悲也打动了我,但一闪而过。他通篇像在说一个领会、领悟,却无法让人清楚他到底领会了什么。看起来有很多“我懂的”,可是你到底懂了什么? 另一个没选他的原因是句子常磕磕绊绊,也常自相矛盾,不够细致。比如第一页第三段,“进城的路和办公的地方相隔数十公里的”,最后那个“的”令人摸不着头脑。后面也有很多这样的问题,比如第二页第三段,“此时没有什么是高大的,反而是我矮小萎靡”,这有点像语病。因为你说“此时没有什么是高大的”,那就意味着现在所有东西都是小的矮的,可是为什么接着又会用“反而”来说明你的矮小萎靡呢?前面句子的说明下,你的矮小不该是正常的吗?用“反而”意味着有个转折,却没有,这就让我困惑。 毛:我刚开始还觉得它的语言有点特殊,但看到后来就觉得是没有规训好的语言。我把它打印出来,在上面圈画了很多,我不知道他是哪里人,我想,是不是我们处于不同的语言环境,语言表达怎么会如此不一样?它就好像谓语不在谓语的位置上,介词不在介词的位置上,乍看挺酷的,细看又觉得它需要新的语言教育。他对场景没有真正的把握,看完以后都是碎片。开始时它有点小说感,还蛮有意思的,但后来又散掉了,零零散散的。有些地方词汇比较拗口,所以我没选他。 黄:两位老师的话,我某程度上都认同。当然,这里头牵涉到语言文字的形状或形态,到底它是不是有严格的,所谓标准语法的规定?对这点,就我的写作经验来看,我一直持怀疑或保留的态度,所以我觉得我需要为它稍微辩护。 刚才说到,他好像没领悟到什么,这里头如果用“顿悟”,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道路。其实我们人生或生活里头,最常处于的状态是若有所思。它可能三言两语也讲不清楚,所以用了三四千字试图展现出所谓的陌生经验或顿悟的轮廓。读者就凭借文字的线索,去亲近作者的意念,这我是有依稀领略到的。 毛:最后这一段,“家里赋予我躯体,以孔洞,我知道她们拥抱的踏实”,这种凌乱的、碎片的写法,可能对一些人来说蛮时髦的,但我真的不太感受到其中的力量。 梁:我也是。他写得很吃力,他朦朦胧胧感受到了一点东西,但我会更希望他能尽力用语言表述清楚,即使它是朦胧的,也要把那种朦胧的原因表达出来。 毛:好像感觉到很多词汇的堆砌。最后一段是典型的例子:“终于明白这里的时间如何流转,关于盛放并非常态”。 ●〈流沙〉 梁:这个只有我选,但我也不坚持。从完整性来谈,它被我归类为比较完整、没有太大问题的一篇。但它的不足也在这四平八稳中,有点沉闷。 它的主题是离散,先是叙述者离家到东马工作,又谈了一点没有国籍的苏禄人的命运。那主题是清楚的,但作者好像在用命运的对比来写文章,一边是自己的离家经验,对比无国籍的苏禄男孩里扎的悲苦命运。我觉得这样的对比是不平等的,它有点功利。虽然我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惆怅,但让我有点不安的正是那种对比的纯熟与设计,它的功利性让我犹豫。 黄:我同意。这篇我试图让自己去喜欢,可是总有某部分碰壁,很重要一部分就是那种对比。他有一段写到接触病患的家人,说他心里也有愁苦,可他的愁苦是车子坏了,不能跟着他一起过来,两相比较之下,是有点可笑的。作者固然有愁苦,可是好像把愁苦化作牢骚。而且知道了男孩的死讯后,他驾着车去到海边,这样的写法过于老套。 毛:它也没有让我对它抱太多好感,因为一些表达蛮套路的,包括他写眼泪就是“珍珠般滚落”;妈妈死后他去描写,又是“眼泪珍珠般滚落”。我觉得他没有好好写,也没有好好地进入场景,不过是用了一些人生套路去描写事情。包括一些连接也蛮套路的,都是以离散作收尾,以远行为依归,有时接不下去就用一句话来接,例如“人生有时是一趟脱轨的列车,疾行着突然就失控了”,太多这种套路。 散文是非常考验语言的,这一篇有好些陈词,你看到三处以后,就会觉得这个作者没有特殊的感悟。包括哭也都是写作“哇一声哭出来”,都是那种成语一样的表达,跑步都是大汗淋漓,满天纷飞的黄土,都是这种我们在《读者文摘》上看了一万年的词汇。 ●〈嫁妆〉 梁:这也是我选的,〈流沙〉跟〈嫁妆〉的分数一样。它们都是结构很完整的文章,借助一个意象,比如说嫁妆到底是什么,然后循着这意象去写,去让它有更多层的意义。但他比较老套,最后虽然很努力地要给嫁妆更深奥的意义,却还是落入描述母爱的窠臼,令人有点郁闷。 毛:对,看到最后说“之子于归,母亲为我结上联系情感流动的嫁妆,我才真正理解婚礼的意义”,我心里想:你写了半天,就弄到这里面去,这个嫁妆写和不写有什么区别呢?就这样的感受。 其实它是挺好的题材,如果能写出一些新东西。但就是没看到。还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再放个《战国策》的注释,这就像当这个文走不下去时,便用一些套路去连接。例如“遗憾是一代接着一代弥补,总有一代会不再有遗憾”;“嫁妆是母亲给女儿的祝福,也是母亲给女儿未来的保障与信心”,这不是百度文章了吗?一篇散文出现百度腔,我就觉得有点问题。 黄:我本来以为男性不宜评论这篇作品,但我同意两位老师讲的,他基本上在讴歌母亲或传统的可贵,读起来有点肉麻。很多参赛者好像还在摸索或学写散文,或是写个比较长的三四千字文章的阶段。 ●〈归去来辞〉 黄:我没选它的理由是,10篇里这篇文气最凌乱,意念非常跳跃,而且跳跃似乎没有头绪。我读的时候有个很强烈的感受,是这篇作品好像存放了很久,因为它描述从新加坡进入马来西亚的过程、情境、所接触到的事物,大概是我十多二十年前从新加坡到马来西亚坐快车的经历。里头讲到随身听,讲看到的事物,最后时序上的跳跃,我感觉处理得不太妥当,有点癫狂。 毛:这篇我也是犹豫的。但10篇看下来,这篇让我感受到年轻人的手感,就是他的用词也好,包括他对自己的一些题材,里面的自我人设,你能感受到这是一个蛮年轻的人。 我也同意凯德老师说的,他有跳跃感,确实就是跳来跳去的,但这个跳跃感我还能接受,包括他突然讲到“两广总督杨琳呈上了奏折”,是一种有意思的穿越感,因为他接下来就讲到自己是“国民型中学八年”,我能感觉到青春在里头。虽然它也写到了疫情,但没有沉浸其中。 梁:我选这篇起初是因为语感。我很喜欢他段落之间的跳跃,比如第一页,他说“小桃无主自开花,非洲楝花长如何,我没见过”,新的一段立刻就接“但我见过世面”,这个跳跃非常漂亮。 他第一页写得很好,可越往后就越凌乱,我需要慢慢梳理。我可以梳理出这个作者在新加坡工作,写他如何搭长途巴士过海关,坐10小时的巴士回吉打。他有很多暗示跟细节,在地人能看出他走到哪里。刚才毛尖老师说他年轻,可我觉得这作者应该不年轻了。因为他说中二领的助学金是马化合作社的,说那时的首相是马哈迪,那应该是1981到2003年间的事,大概是90年代读的中学吧。他也写了那年代华文学会办活动的困难。所以我一直在想,如果我是比较年轻的读者,我到底读不读得懂他在暗示什么? 这一篇我看了很多遍,做了很多功课。我要去挖清楚他每一段落的暗示与典故。然后发现原来康熙曾下达南洋禁归令,就是当时下了南洋的商人就不能回到大陆,他写这个背景,应该也想和现在新加坡工作的马来西亚人对应起来吧。但后面有一些我也没办法解完,例如为什么突然讲了一堆鸟,讲鸟话?突然又写疫情时候遇到一个人,还觉得那人是经济学家,所以不想跟他谈太多抽象的比喻。这个经济学家的意象到底哪来的?是《小王子》里那个只顾着数字的经济学家吗?我都不确定。可是这种不确定倒没令我困扰,我就觉得还蛮好玩的,后面甚至还有苏丹、蕹菜,就是《马来纪年》里的典故,他都把它结合了起来。 起初我会想,他到底在写什么?可是当我能把它解读为一个去了新加坡工作而不容易回归的马劳,那种终于回家的过程与心理纠结时,我就放下了很多读不懂的、梳理不了的暗示,因为它们好像都说得通了,味道通了。 毛:我前面说他很年轻,我没表达清楚,我就是想说他的那个手感很年轻。这种写作手感营造出的青春感要比其他作者都强烈。那种文气会让你觉得,他有新东西。 黄:我另一个比较强烈的感受是,我主观揣测,这篇作品搞不好是由三四篇作品拼凑而成的。非洲楝是一部分;从新加坡坐车回马来西亚,这个回乡的过程是一篇;两广总督、康熙的这个,讲他在家乡看店的经历又是另一篇,东拼西凑。这种在符号上设下的,引人去揣度的写法,我也持保留意见。 梁:有个部分我还笑了出来,觉得作者的心虚也太明显了。就是他自圆其说,强调写文章要像椅子的榫卯结构那一段。他好像意识到自己文章的缺点,知道自己在拼凑,所以反而直接跟你讲他的创作观:呐,我是在学榫卯的美学哦。作者可能对自己的写法还不够自信。(11月5日续完) (备注:马华散文奖入围名单——李奕进〈墙后面的世界〉/陈怡廷〈行径一座象城〉/林日锦〈换花〉/方路〈乡雨五滴〉/黄俊明〈归去来辞〉/张津华〈空〉/卢姵伊〈陌生的经验〉/马愿越〈流沙〉/黄荟如〈嫁妆〉/李宣春〈Pulang,The Road与野东西〉) 相关文章: 【花踪17.马华散文奖决审会议记录】套路太多,面目模糊——散文重新成问题(下) 【花踪17.马华散文首奖】林日锦/换花 【花踪17.马华散文评审奖】黄俊明/归去来辞 【花踪17.马华散文评审奖】李宣春/Pulang,The Road与野东西
2月前
从1955年第一部《书剑恩仇录》,到1970年最后一部《越女剑》,金庸用平均一年一部的体量,向华语世界馈赠了一个永不磨灭的武侠江湖。我们这一代的青春期是金庸给的,我们这一代的近视眼是金庸给的。我们整个中学时代,主修金庸,辅修数理化。我们披星戴月看,不舍昼夜看,不看金庸的同学去了北大清华,我们没考上,但我们不怪金庸。我们有一整个江湖。 这个江湖不仅扩容了孔子对正义的解释,捍卫了司马迁的游侠正义,还在主流价值观的赛道旁,开出了辽阔的行人道。这个行人道,为无数在主流赛道里气没平愤难消的芸芸众生,点了灯。这是金庸武侠小说最重大的社会意义。 比如,主流道义不支持私自报仇,但是,看着金庸的侠客们,天兵天将一样扫恶杀魔,老百姓全体列队鼓掌。金蛇郎君算得上金庸作品中最执着于复仇的人,他也是金庸写得很技巧的一个人物,他在《碧血剑》中出场和终场、他的事迹和情史,都是通过转述而来,金蛇郎君夏雪宜戮杀温姓男丁,奸污温姓女子,他畅饮仇人的哀嚎,享受他们的恐惧,甚至,为了报血海深仇,他还使用自己的男色,让五仙教何红药为爱犯下天条,助他夺取镇教宝剑。夏雪宜杀伤无数,但没有一个读者希望他死。律法可以杀夏雪宜一千次,读者也愿意保护他一千次。这是金庸小说发给蒙冤者的小小旗帜,即便是金庸小说中的大邪大恶之徒,像《倚天屠龙记》中的谢逊,像《天龙八部》中的萧远山,一旦他们的血海深仇裸露出来,读者也会自动站队他们。 这是人的宽度,或者说,文艺的宽度。这种宽度,在本世纪持续生成的意义,一点不亚于当年金庸横空出世的年代。这个宽度,不仅让被碾压的人类在文本中获得呼吸,也让整个社会获得弹性,就像今天,我们看《漫长的季节》,观众甚至希望杀人兄妹能逃脱法律制裁。 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这种文本构成时代情感的宣泄渠道,清代色情小说被收缴后,三侠五义填补进来,五六十年代武侠小说的蔚为大观,毫无疑问包含了民众对社会韧性和延展度的要求。所以,金庸小说会成为一种史无前例的社会现象,跟金庸承担了巨大的社会功能息息相关,就像马拉多纳的出现,整体降低了阿根廷的犯罪率。时代的荷尔蒙有了宽阔的通道,社会才有风调雨顺的可能,这是小说获得它最大意义的时刻。 最好的群戏描写 而就金庸小说而言,很多批评家也总结过,金庸小说大量套路构成,包括误会的套路爱情的套路,所以余华会说,他一点不喜欢看金庸的爱情描写。这些批评大都没问题,但不能解释金庸代代接力的魅力。一年又一年,金庸还在改编榜单上,一年又一年,金庸的主人公还是时代形容词,你聪明你黄蓉,你傻你郭靖,你好玩你周伯通,你走火入魔你炼葵花宝典啊。而就我的阅读体验而言,最好的金庸是他的群戏描写,这种群戏,一方面接棒了大陆的革命文艺大场面但改变了主题走向,一方面以最激情又恐怖的方式诠释了既先秦又古希腊的崇高美学。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世界最动人心魂的段落,都关乎群雄大战。绝顶高手会战,金庸小说中比比皆是,但有些只发生在回忆,有些就寥寥几句,包括影响少林寺百年威望的火工头陀事件,还有被无数读者想像了几十年的第一次华山论剑,都是蜻蜓点水涟漪写法,让金庸真正倾尽笔墨大书特书的,都是席卷整个江湖的大战,比如《神雕侠侣》中的襄阳保卫战,比如《书剑恩仇录》中的黑水河战役。致敬张纪中先生,为金庸复刻了很多让人灵魂出窍的大战。而在金庸所有作品中,《天龙八部》的读者好感度最高,其中一个决定性因素就是,《天龙八部》中的江湖大战最多。长期来,萧峰一直被读者列为首席大侠,也是因为他参加了《天龙八部》所有最重要的大战,包括聚贤庄大战,少室山大战,第二次雁门关大战。这3场大战,激烈和精彩程度,即便放在金庸全部作品中,都能进入前十,而少室山一战,更是中国武侠第一名场面,《飞狐外传》的掌门人大会、《射雕英雄传》的丐帮大会也都只能跟在后面。 金庸的群戏写法,既有蒙太奇,也有长镜头,有唐宋明清侠义小说风味,又有新中国革命历史传奇气场,既展现人物冲突,又表现家仇国恨,少室山一战堪称六边形战役,一边是萧峰段誉虚竹3人,在天下英雄面前义结金兰共赴生死,一边是慕容复丁春秋游坦之决意速战速决压制3人各取所需,一边是星宿派毒杀萧峰及随从的18匹战马切断萧峰后路,一边是群豪围合准备在萧峰身上各报各的聚贤庄之仇,一边是各方亲友团各怀心思准备接应,一边是作为地主的少林寺以及隐匿在少林的绝世高人准备伺机而动。六边形战场,点位复杂,还包含了多国族历史恩怨,汉人大宋,契丹辽国,大理段氏,燕国慕容家,国仇缠绕人物史,金庸左手史右手侠,有大全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他是100年出一个的大场面圣手。这样的气场,只有金庸这种百科全书式人物才写得了。以前的武侠大场面,常是怪力角逐,金庸以后的,是乱神交战,只有金庸笔下的,是有中国地理可能性的江湖大战,而且是息息相关中国历史的大战。看过这样的群戏,才能理解人生的豪华和壮阔,理解中国的山河和岁月。 在金庸越来越可能变成古典文学的时代,国家应该参与普及金庸,用各种方式和金庸发生关系,借此让金庸和下一代发生关系,甚至,可以把金庸变成青少年修养课。通过金庸传递青春中国的美学。这种美学,不是教条的,也不是鬼畜的,是真刀真枪实践过来,而且是流动的,而且是变化的。黄蓉,《射雕英雄传》里最灿烂的人物,到了《神雕侠侣》中,就有了人到中年的世故和退缩,然后,到襄阳大战中,她和郭靖一起重返生命高峰成为侠之大者,同时,这样的人物也让金庸的写作脱离了一般武侠的习气。他的人物有自己的因果和命运,金庸也由此为武侠写作标立了新三观,再比如郭芙这个人物。 郭芙是天选之女,桃花岛侠三代,整个武林身世最好的女孩,但是,读者普遍讨厌她。她没有周芷若心机深重,也没有梅超风阴毒,更没有干叛敌卖友的事,大是大非面前,她也从来身正影正,但即便杨过原谅了她的断臂之失,读者也还是讨厌她。因为在金庸的美学系统中,正邪不两立虽然是主标杆,但就像主流正道边必须有人行义道一样,金庸在正邪两边设置了普通人的情感要道。你出身高贵又怎样,恃强凌弱就该死,而且很该死,郭芙要是生在当代武侠剧,那妥妥的呼风唤雨做什么周围都是一片点赞,但金庸的武侠系统没有这么封建也没有这么唯贵是图,就算你万千宠爱于一身,你还是得不到读者半片心。相反,同样出身名门的欧阳克,尽管坏事干尽但临死关头对黄蓉的真情维护,也可以让读者对他生出好感。 《鹿鼎记》是拓展非终结 所以,金庸最后会写《鹿鼎记》,表面上好像是武侠的终结,实质上是一种拓展。除开金庸身在香港的文化位置所包含的曲折意味,金庸对韦小宝对明教的态度,本身就包含了未来徐克对东方不败的重写。《笑傲江湖》被改编成《东方不败》虽然让金庸本人万分不满,但林青霞对东方不败的塑造,却是对金庸武侠态度的一次彰显,不管他本人同不同意。同样的,灭绝师太今天会成为一种带鬼畜性质的称呼,也表达了读者对金庸态度的认同,那是内置在小说中的对名门正派的嘲弄和讥讽。换言之,正派的残酷比之邪派的恶毒,一样构成人间对侠的呼吁,所以,金庸笔下最受读者喜爱的大侠,常有现代的无间道性,令狐冲一直不能成为读者最爱,也是因为他先天的“君子剑”气味没有除尽。 金庸的存在,就是清风是明月。他安抚了华语世界狼奔豕突的百姓,在他们可能揭竿自毁的时候,金庸出来,重申了武侠的意义: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
3月前
2年前
2年前
  〡2022年第16届花踪文学奖 ‧暖身线上讲座系列一 〡 第16届星洲日报花踪文学奖的第一场暖身线上讲座已于6月11日举行,主讲人毛尖的讲题为“香港电影的情色——以徐克、王家卫为中心”,本文为讲座摘要。 香港电影是毛尖和她同辈少年少女情色观念的来路,回看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也是对自己青春期的考古。她在宁波的成长中,经由港片、港剧和港乐的洗礼,和许多芳华正茂的少男少女一样,在彼时爱情语汇匮缺的年代,在男生唱着张国荣〈Monica〉的瞬间,感受情色的初启召唤。她以港片两大巨擎――徐克和王家卫为例,观看两种截然不同的情色叙事,一种加法一种减法,同为港片对情色观念的开创语法,也同为香港作为边缘位置的微妙表述。 徐克  ▇  情色加法:通货膨胀的情色 香港电影的垂直产业链,从制片、出品、观众到票房投资,在毛尖看来,是亚洲最好的,“是每个电影人梦想中的一个产业链。它是高度工业化的,也是高度商业化的。”她从香港电影新浪潮为起点,探看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的香港电影黄金10年,“每个年代都有好电影,但是黄金时代就是浓度非常高的电影产业的发生,正是之前和之后都不太可能出现的。” 黄金10年中的徐克和王家卫,各有开创性的情色语法,为港片拓出一条新路径。毛尖说徐克是加法、超额的情色表述,代表高分贝的排位,而王家卫则代表低分贝的风格。他们在年龄相当、名导辈出(许鞍华、徐克、王家卫、吴宇森)的美好年代里,共同拍片相互协作,也是香港电影最具有文本扩张力的一个年代。 毛尖认为徐克是港片现代化的关键人物,首部长片《蝶变》即出手不凡,是新浪潮代表作。往后的作品开创了摩登豪华的流线型喜剧模板,是“很能创造类型的一个导演”,“他创造的电影人物,整体性的改变了香港电影面貌。” 徐克的电影海报奢华艳俗,想像力却锋利且乱来,电影效果则“又是非常癫狂又是很神经的”。“徐克真的把港片情色带到了连现代后现代都无法定义的介面,有时候会觉得不知道是徐克发扬了新浪潮,还是说毁灭了新浪潮。在他手中,新浪潮直接变成了主流,所以到后来年轻导演只能在徐克的这个主流般的新浪潮缝隙中才能崭露头角。” 徐克引领下的港片具有一种非常强悍的青春特质,继承前辈的超额工作模式,香港影人在电影上做加法,“就是大家都在拼命做加法,把俗套玩得非常过火,玩过火的俗套就突然有了一种新鲜感。” 1990至93的《笑傲江湖三部曲》以港片一贯的快速度拍完,却颠覆了武侠的正邪传统,“徐克影响下的武侠新浪潮真的是蔚为大观,武侠电影也成了民族改编最自由的实验点。有时候我甚至会觉得,如果没有1992年版的东方不败,后来那个《东成西就》也好、包括像王家卫拍的《东邪西毒》都不会这么顺利的发生的,观众接受度也不会这么顺利的。” 徐克的偶像是胡金铨,他置换了胡金铨的权力斗争与历史政治主题,以儿女情仇的市场判断,影响了武侠电影的后路,“胡金铨被徐克代替的,确实是时代演变的一个重要转折,或者说重要的一个symptom,就是一个表征。” 《东方不败》 ▇  情色政治,作为一种异己力量 徐克拍东方不败,大胆脱离原著,以让金庸大为光火的改编,把东方不败从金庸笔下丑恶的形象,用影坛最美的一张脸——林青霞,全面改写了东方不败在华人影视作品中的形象。 “金庸是个直男,东方不败的整个形象在原著中是非常不堪的。”而徐克的颠覆在于,“一边是那种刻意求新,无限豪迈;一边是那种无限的浪漫和无厘头交杂在一起,就是那种香港电影特别具有风格的地方。” 任我行对峙东方不败,是笨重武器对绣花针线,青丝如瀑貌美如花的东方不败,“真的是站在美学巅峰的第一个人,那种邪魅就是稳稳地坐著天下武功第一的位置。”而东方不败和令狐冲的最后纠缠,成了“永垂影史的3分半钟”。两位美人与东方不败齐坠崖,令狐冲先救任盈盈与岳灵珊(关之琳与李嘉欣),最后再救东方不败。面对令狐冲危急之时有关缠绵之夜的追问,东方不败回以悬置的答案,“终生的永久性地霸占了令狐冲。” 这样的敌我关系是一绝,“最后这两个女孩以情敌的身分赢过了东方不败,但东方不败的面容反而是欢喜的,她们俩的面容反而是焦虑的,这里就能看到,情色政治作为一种异己的发声。” 东方不败修炼《葵花宝典》,从男人变成了女人。徐克让东方不败拓宽了原来异性恋的关系,“令狐冲和东方不败的关系就是男男关系,是他/他关系,但是徐克征用了林青霞这个形象,所以又变成了一个非常吊诡的、不男不女的一个他/她的关系。通过拓展男女/异性恋的关系,拓展这个情色──意即不同性别之间的情色关系。” 因为这样的创举,徐克在打开香港电影情色维度之外,也永久性的改变了主流的武侠电影的叙事。 中文影视作品中的东方不败,在徐克的版本之前都是男人,“林青霞出来以后,东方不败的形象再也不会变得丑陋了,而且越变越女人,都是往美的巅峰上走的女性形象。”毛尖表示,东方不败的形象差异,也即是八九十年代的情色观念对香港银幕的改革观念。 “金庸的武侠世界本质上都是非常古典又非常温暖,正邪非常分明、秩序都是要得到修正的,但是徐克他们这一代人出来以后,他不那么关心正邪了。徐克加进了情色的维度,徐克让他的大侠以及武林人物,因为欲望而得到生活的奖赏。胡金铨的大侠都是禁欲的,但在徐克的电影中,欲望越多的人反而得到生活的奖赏,电影里欲望饱满的男男女女都成为徐克电影的宠儿,欲望越多越美丽,攻击力越高、武功级别越高。” 东方不败在徐克的电影中历经性别成长和欲望觉醒,不仅降低了他的邪恶,还光扬了他的正当性,“东方不败一边是对正邪分法的一个反扑,一边又是享乐主义的肯定。徐克把一个情欲饱满的叙事加进了武侠叙事,用情色的叙事冲击正邪叙事,永久性的改变了武侠世界。” 这种情欲饱满的武侠,毫无疑问的就是更贴合90年代的一个寓言叙事,毛尖觉得徐克优异之处在于,“东方不败的选择显得非常动人而不伤感,即便东方最后跌下悬崖也不显得伤感。” 一如《葵花宝典》,“非常残酷但有幽默感,整个香港情色电影的叙事,流露出一种隐性浪漫主义的欢畅。”她举例,《新龙门客栈》中男女即使不在一起,“但会有一种隐性的浪漫主义、一种生命的欢畅感。这也是东方不败所表征的,它既是一种新浪潮,它又是一种新浪潮的终结。” 毛尖赞叹,“徐克把边缘变成了主流,在把边缘变成主流的过程中呢,即终结了新浪潮,也改写了主流。这是香港情色的特别之处,全世界只此一家。” 《青蛇》 ▇  人佛妖的链接 东方不败之后,徐克又以《青蛇》把大众熟悉的故事,让长久以来位处配角位置的青蛇,僭越女主,成为电影的焦点,以这种提升配角的方式,借喻香港边缘地理位置的境况。 白蛇形象在历史中历经不同创作的更迭,从蛇到为妖为人,从妖异到贤良,“最早是《山海经•北次山经》的形象:山下有白蛇,这是我们文化史中第一次出现白蛇。然后《太平广记》里,白蛇变人了;再到《夷坚志•孙知县妻》,白蛇有情了。大家可以看到白蛇一步一步的变化。在《西湖三塔记》,白蛇逐爱,这个时候塔镇白蛇的结构也出现了。而冯梦龙《警世通言》开启了义妖风,再到方成培的这个《雷峰塔》呢,这个故事就像今天我们看到的,白蛇就是个女人了。而再到田汉的《白蛇传》,许仙获得了情感,许仙变得有情了。” 历史上白娘子的形态虽然千姿万态,毛尖分析,影视作品中的白娘子却几乎就是爱情化身。从历史回溯,白蛇开始也非善类,青蛇的“情感方式或那种妖里妖气的方式,是从原初的白蛇故事中拿来的”。日本东宝和香港邵氏曾合拍《白夫人的妖恋》,由李香兰出演,电影中的白娘子不全然洗白,故事中的白蛇会偷盗官府,然而这些原来发生在白娘子身上的情节,后来都消失了,“白娘子身上的邪恶形象都交给了青蛇。” 白蛇形象随时代更迭,但从来都位居主位,小青则一直是个配角。电影《青蛇》的小青僭越了女主的位置,成为一种双女主的结构。自徐克的《青蛇》,“清楚的加入情色叙事以后,永久性的改变了白蛇故事的人物结构。” 徐克开创性的改变配角位置,也是港片隐喻政治的做法,“香港电影经常性提高配角的位置,抬高东方不败也好、青蛇也好,就是抬高一个地处地理政治边缘中的位置,是一种跟地理构成关联性的文本方法,特别有效。” 徐克让小青成为主人公,在成为主人公的过程中,青蛇成了人佛妖的链接。而小青和法海的周旋,“是香港电影史中最情色的一幕。电影中并无真正的床戏,两人的情欲较量,是小蛇抱著大蟒蛇的缠绵,一句‘想不到你是我第一个男人’,溢满情色暗示与遐思。” 毛尖说小青,“身上有妖性、人性和神性。她的存在本质上是里程碑式,是对妖、人、佛的批判。她游走在三个世界,但三个世界都不能安放他们的身心。即使佛命、人命、神命,三命在一心,小青的身心饱满异常,但内里又容易会走岔的。看到心爱的男人(法海),会非常主动,但她也会露出原形。” 她颂叹港片的情色表达,“非常值得学习,在银幕上非常赤裸裸的表达爱的欢畅、做爱的欢畅,达到顶级的界面。” 而总结徐克的情色路线,她说徐克采群众路线,也跟新浪潮相关,这样的融合,毛尖谓之“奢华的、粗俗的、刺激的”,她强调那是褒义的“粗俗”,“电影中的粗俗带来方法论上的多样性,能量爆破出来,非常好。” “今天看港片,有些会让人觉得乱七八糟的,但在乱七八糟中爆发的生产性非常强。动之以情,晓之以色,徐克非常明确的要走群众路线,要用感觉看电影,而不是用脑袋来分析电影。” 王家卫  ▇  低分贝情色:不动手不动脚的情色 王家卫和徐克同为色泽富丽的导演,但情色处理南辕北辙。毛尖观察到,两位导演的电影海报人数有显著差异:在徐克通货膨胀的超额情色中,海报多是三人或以上;王家卫则回归爱情一对一的位置,海报多是两人,是毛尖定义的:低分贝的情色表达。 对此,她精妙形容,“王家卫试图恢复情色的古老记忆,是不动手不动脚的情色”。 回看90年代的恋爱人口,她说,若检阅每个人的情书,语法或都跟王家卫有关,那些《旺角卡门》、《阿飞正传》、《重庆森林》、《春光乍泄》里的爱情语法,守在每个人爱情的每个关卡。 “王家卫的电影在徐克之后,度量衡非常小,比如0.01公分的距离,一般是在火箭发射的时候才会使用。在我们的成长年代、谈恋爱的年代,都非常喜欢王家卫相对偏执的度量衡。”这些植入青春期的偏执度量衡,“在爱情快消失的年代,重新找回爱的语言、手势和激情。” 而这种度量衡的发生与登场,在她看来,和中国经济成长趋势有同步关系。“我们的父母在贫穷的年代长大,对精细的东西、精细的度量衡没有兴趣。精细的度量,只有精细的肠胃才会喜欢,只有吃饱了撑著没事干才能理解。” 而当大众吃饱了撑著之际,王家卫登场了,携带他的减法入驻大家的爱情。 《重庆森林》 ▇  单人爱的情色 她以《重庆森林》为例,这部少数拍得很快、用来挽救公司财务的电影,“一出手就拯救了公司,也成为爱情圣经,永垂影史。” 《重庆森林》是类型与反类型的,“电影没有时间逻辑,只有情感漂流,在时间的合同里把林青霞和金城武捞出来。”而电影中金城武是警察、林青霞是毒贩,但警察和毒贩相遇时,“职业伦理关系都没有发生,直接发生了似爱非爱的情感关系。” 这些带著港片类型角色登场的人物们,警察、毒贩和空姐,却都没做过跟类型相关的事。这样的调度,又是类型中的反类型。在毛尖看来,这即是王家卫的主要语法,“用一种减法的方式,这些人穿著警服空服,但身上的其他东西都被减掉了。” 这种减法体现在王家卫的情色里,他用禁欲的方式表达了色情,角色们没有真正的交集。“王菲梁朝伟在一起,并没有真正发生多少谈情说爱的事情。两人莫名其妙的在一起,进入一种睡眠——只是纯睡觉,什么都没有发生,连抚摸都没有。林青霞和金城武也一样。”而王菲和梁朝伟一起睡著的场景,仿如在梦中又特别清晰,毛尖说,“在这种静止不动的睡眠中,彼此交换了梦交换了欲念。” 毛尖注解这样的爱情,是“single love story”,像是单人爱,“单枪匹马的进入爱情,没有双向奔赴,没有真正的床液跟床戏。” 但电影却是情色的,悬浮的水气处处渗著情色,“整个电影水气非常足,很潮湿,非常情色,非常具有爱情的液态感。”王家卫用水、用擦拭、用梦游的状态来表达:“电影中的爱一直是种擦拭的状态,四个主人公都有擦拭的动作,用禁欲的方式缔造强烈的色情感。” 如此高巧的情色,在毛尖看来,“王家卫为爱情和香港电影拍出情色的另一条路。”她喻之为高明的情色大师,“不用床戏就可以把一切搞定,群众都感受到爱的湿度感。金城武也好梁朝伟也好,都感受到这种大自然所呼应的内心的潮湿感。” 《重庆森林》也把哭泣的权力还给男人,“梁朝伟被女友抛弃了,一天到晚穿著内裤对香皂毛巾说话。男人的台词比女人还要潮湿。”她说梁朝伟和金城武,很像两条感情丰富的毛巾。“他们住在潮湿的身体潮湿的屋子里,听著潮湿的音乐吃著潮湿的食物。个人情感状态中是single love story,毫无节制的让自己处在失恋的中心位置。” 在湿漉的水气中,王家卫把哭戏从细节变成情节,在他的减法镜头下,把诉苦的机会和可能重新还给男人,“王家卫把爱情中的男人重新变为婴孩,把警察减为男人,把男人减成婴孩,把双人爱减到single love story。用这种方式为情色下了连环定义。” 毛尖提点,“电影一直有一个细节,飞机一直在升起。你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情色,也像97寓言。当时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移民,飞机的这个寓言是非常有意思的。” 这或也是港片与香港民族寓言的微妙链接。 《花样年华》 ▇ 人间正道是食色 千禧年上映的《花样年华》不以上海为背景,但在毛尖看来,“却比绝大多数的上海故事更有上海调性。”《花样年华》改编刘以鬯的小说,只取其意识,是一部非常漂亮、发生在香港但映现著上海,有著双城记的参差设定和对白对照的减法故事。 “《花样年华》把四个人四种关系,减成两个人的关系;两对人的关系减成一对人的关系。是王家卫典型用减法做情色非常熟练的方式。” 毛尖分析,王家卫要讲上海人发生在香港的故事,但要保留老上海情调的香港,构成了电影的总纲,而上海故事用了香港背景,“上海和香港互为对方的里子和面子,就像没有出场的周慕云妻子和苏丽珍丈夫一样。” 王家卫非常肆意的把上海元素堆叠到电影中,这样的双拼做法,让王家卫的减法取得了加法的效果。“发生在香港的上海故事也比本土情节更有冲击力。” 《花样年华》用高巧的剪辑展示情色,“用两人的演绎表达四个人的情感,用一场戏来包含四对感情,非常讨巧又非常别致,也是加法做成减法的特别漂亮的方式。” 这部减法情色电影,同是“电影中有床但没有床戏,有爱但没有做爱”。比如像苏丽珍内心的挣扎,王家卫用手表达,手碰到又马上收回来;或如张曼玉的旗袍样式,领子很高,欲望被封闭,但底下开一个长长的叉。 毛尖看王家卫的情色表现,“总是用禁欲解释情欲、用纠结暗示释放,一来一回。”若说徐克把戏码加足来表现情欲,王家卫则“完全用人物的形象、用符号,表现人物情欲的解放。” 毛尖觉得王家卫是世界上最优秀拍两性关系的导演,《花样年华》中重点表现情色的方法论是吃。电影中吃饭的场景饱含了色情性,“这种色情性,构成了《花样年华》特别来回撕扯的地方,梁朝伟和张曼玉拿过的餐具也变成他们爱情的符号学。” 电影中吃牛排切割牛排,王家卫以此展示情欲之间张力。“两人虽然各吃各的,但用吃的方式,展示了想在对方身体上做的动作。”在毛尖看来,世界上唯吃与做爱不需台词翻译,“吃东西被隐喻为高强度爱的本能关系。在梁朝伟的手里,所有的物品都溢满了色情,都能开口说话。” 她也把吃看成是情色的正道,“人间正道是食色”。而王家卫的深刻性,在于用食物表达情色的深刻性,“他不是电影思想家,但他的形式主义把电影情色做到完美。” 是以毛尖精妙喻之,《花样年华》“本质上是一部不动手不动脚的黄色电影”,是怀旧的港片,“但所有的道具都释出了欲望。好像人淡如水,却人人都自己醉了。” 纵观黄金时期的港片,巧用方法连结自身地理位置境况,也巧用情色讨好观众、开创新的情欲语法。她发现港片的独到之处,“常用国家符号来表达情色,是处在政治边缘位置上的文本对文化的一种反驳。” 她分析,纵观徐克和王家卫,两人以提升边缘人物展示情色、或运用情色符号来表达情色,“都是打开情欲表达的通道,在情欲的表达上是非常完美的实践。” 两人都在电影中成功打开情色维度,借此重建人的情色关系、打开人的维度。 【延伸阅读】 更多第16届花踪文学奖讯息,可浏览—— 花踪文学奖官网  /   花踪文学奖脸书专页    
2年前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