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聯絡我們
登廣告
關於我們
活動
熱門搜索
大事件
本網站有使用Cookies,請確定同意接受才繼續瀏覽。
瞭解更多
接受
您會選擇新界面或舊界面?
新界面
舊界面
上班後變笨?不是錯覺!告訴你5個真相
|
港媒再發文評長和港口交易 “必要時可動用國安法“
|
獅城大選2025丨賀沛星:我喜歡顏金勇 但他忙於公務無法時刻在社區
|
5歲男童留校車內死亡 幼兒園承諾配合調查
|
獅城大選2025丨群眾大會背景板淡米爾文有誤 徐芳達道歉
|
上班後變笨?不是錯覺!告訴你5個真相
|
港媒再發文評長和港口交易 “必要時可動用國安法“
|
獅城大選2025丨賀沛星:我喜歡顏金勇 但他忙於公務無法時刻在社區
|
5歲男童留校車內死亡 幼兒園承諾配合調查
|
獅城大選2025丨群眾大會背景板淡米爾文有誤 徐芳達道歉
|
上班後變笨?不是錯覺!告訴你5個真相
|
‹
›
簡
本網站有使用Cookies,請確定同意接受才繼續瀏覽。
瞭解更多
接受
您會選擇新界面或舊界面?
新界面
舊界面
上班后变笨?不是错觉!告诉你5个真相
|
港媒再发文评长和港口交易 “必要时可动用国安法“
|
狮城大选2025丨贺沛星:我喜欢颜金勇 但他忙于公务无法时刻在社区
|
5岁男童留校车内死亡 幼儿园承诺配合调查
|
狮城大选2025丨群众大会背景板淡米尔文有误 徐芳达道歉
|
上班后变笨?不是错觉!告诉你5个真相
|
港媒再发文评长和港口交易 “必要时可动用国安法“
|
狮城大选2025丨贺沛星:我喜欢颜金勇 但他忙于公务无法时刻在社区
|
5岁男童留校车内死亡 幼儿园承诺配合调查
|
狮城大选2025丨群众大会背景板淡米尔文有误 徐芳达道歉
|
上班后变笨?不是错觉!告诉你5个真相
|
‹
›
星洲人
登廣告
互動區
|
下載APP
|
簡
上班后变笨?不是错觉!告诉你5个真相
|
港媒再发文评长和港口交易 “必要时可动用国安法“
|
狮城大选2025丨贺沛星:我喜欢颜金勇 但他忙于公务无法时刻在社区
|
5岁男童留校车内死亡 幼儿园承诺配合调查
|
狮城大选2025丨群众大会背景板淡米尔文有误 徐芳达道歉
|
上班后变笨?不是错觉!告诉你5个真相
|
港媒再发文评长和港口交易 “必要时可动用国安法“
|
狮城大选2025丨贺沛星:我喜欢颜金勇 但他忙于公务无法时刻在社区
|
5岁男童留校车内死亡 幼儿园承诺配合调查
|
狮城大选2025丨群众大会背景板淡米尔文有误 徐芳达道歉
|
上班后变笨?不是错觉!告诉你5个真相
|
‹
›
首頁
最新
頭條
IG熱文榜
熱門
國內
即時國內
封面頭條
總編推薦
暖勢力
熱點
全國綜合
社會
政治
教育
我們
專題
發現東盟
帶你來國會
星期天頭條
華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夥伴
星洲人互動優惠
國際
即時國際
天下事
國際頭條
國際拼盤
帶你看世界
坐看雲起
言路
郭總時間
社論
風起波生
非常常識
星期天拿鐵
總編時間
騎驢看本
風雨看潮生
管理與人生
綿裡藏心
亮劍
冷眼橫眉
財經
股市
即時財經
焦點財經
國際財經
投資週刊
娛樂
即時娛樂
國外娛樂
大馬娛樂
影視
地方
金典名號
大都會
大柔佛
大霹靂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馬
花城
古城
東海岸
體育
大馬體育
羽球
足球
籃球
水上
綜合
場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專題
優活
旅遊
美食
專欄
後生可為
東西
時尚
新教育
e潮
藝文
護生
看車
養生
家庭
文藝春秋
星雲
人物
影音
讀家
花蹤
亞航新鮮事
學海
動力青年
學記
後浪坊
星洲人
VIP文
會員文
最夯
鄭丁賢
林瑞源
時事觀點
深度報道
投資理財
非凡人物
族群印記
身心靈
VIP獨享
百格
星角攝
圖說大馬
國際寫真
好運來
萬能
多多
大馬彩
熱門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氣味
即時國際
第一印象不只看臉 美研究﹕女性靠“氣味”決定交往
康乃爾大學的研究發現,女性在初次見面時,光憑氣味就能形成對他人的初步好惡感。這份發表在《科學報告》上的研究強調,儘管氣味在社交互動中常被忽略,可是影響可能比我們所認為的更為深遠。
6天前
即時國際
大柔佛焦點
獨家 視頻 | 新山空氣汙染事件 | 其中一區商家一星期前已聞到刺鼻味至眼紅咳嗽
(新山4日訊)新山4個地區發生空氣汙染事件,其中位於福林園的商家指出,早在一星期前已聞到刺鼻味的臭味,並且在數日後身體出現眼紅、咳嗽的情況。 在福林園伯丹23路(Jalan Bertam 23)經營咖啡店的黃文華(67歲)受訪時指出,他在一星期前,已聞到不時飄來的陣陣刺鼻味道,有時候持續一兩秒,有時候持續數分鐘不等,當時還以為是天氣熱導致溝渠傳出的氣味。 他表示,數天後,他的孫子詢問他為什麼眼睛泛紅,而他也出現咳嗽的情況。 他說,原想向當地州議員投訴,但奈何無法證實氣味的來源,一直到昨日看到新聞,才知道汙染源頭。 “如果昨日沒有出現更嚴重的空氣汙染情況,我原本打算過兩天情況仍持續的話,向州議員進行投訴。” 新山4個地區茂奧斯丁花園、福林園、南光園及甘榜馬來尤班蘭於昨日傳出化學氣體汙染事件,靠近甘榜馬來尤班蘭區的一所幼兒園及一所宗教學校已暫時關閉。 福林園伯丹23路距離甘榜馬來尤班蘭約8公里,距離地不佬河約3公里。 為了瞭解福林園一帶的空氣汙染情況是否持續,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記者今日在沒有佩戴口罩的情況下進行採訪。剛下車時,便聞到一股刺鼻的氣味,但僅在一兩秒後便消散。 在訪問黃文華時,他既詢問在記者抵達的時候,是否有聞到一股刺鼻味。 “你來的時候,剛好飄來一陣刺鼻味,但是一兩秒就‘過了’。” 他形容,這股刺鼻味,好像某種氣體,下雨的時候味道更濃,有時持續數秒,有時持續好幾分鐘。 “比如昨天下雨的時候,那股味道一度持續大約五分鐘。” 他表示,昨早的情況更為嚴重,他於昨日清晨5時30分開門做生意的時候,一拉開鐵門,就聞到一陣很濃的難聞刺鼻味,而且味道一直不消散,持續大約有半小時。 他指出,儘管有陣陣刺鼻味來襲,但是沒有顧客投訴,所以也就照常營業。 針對黃文華的說法,柔州環境局副局長拉斯丹建議黃文華通過電子投報途徑,向環境局進行投訴,以便讓當局派員進行調查。 視頻: 記者蔡慧春
8月前
大柔佛焦點
星雲
【胡作非文】胡曉萍/復刻不了的味道
人家說,會做飯的男人更具魅力。這是真的嗎?我不知道。自小看著父親在廚房裡煲湯做飯,這是我家司空見慣的日常。母親也不是不會下廚,煎魚、炒菜、煲湯難不倒她,還有幾道拿手好菜如“豆油肉”和蔥油豆乾等。然而長大後我才曉得,在我小學時相繼離世的外公外婆原來是峇峇孃惹,外婆擅長烹煮多種美食佳餚,可惜母親並未繼承外婆的手藝,惟獨大姨接過外婆的精湛廚藝,煮得一手好菜。最讓我念念不忘的是市面上已少之又少的娘惹椰香叻沙,還有魚肚咖哩、福建面、咖哩面等。遺憾的是,過去總想向大姨學幾招,卻因一拖再拖,如今她已不在人世,那些心心念唸的味道只能深藏在味蕾的記憶裡。 對於母親烹煮家常便飯的畫面,我早已記憶模糊,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她在火炭爐前熬煎中藥,不時用扇子扇動爐火的背影。那口傳統老式的砂鍋,手柄和壺嘴幾乎等長,鍋體淺褐黃色,下半部和底部已然燒黑,斑駁的痕跡彷彿散發一種沉靜典雅的養生氣息。每當中藥從壺嘴倒出來,一股濃烈的甘苦氣味瀰漫著空氣,尚未送進嘴裡就感受到了“健康”的錯覺。 這些留在我記憶中的吉光片羽,皆是母親專為我準備的“補品”。除了中藥,她偶爾還會煮一小碗豬肝,雖年少時不確定豬肝是否真能起到補血作用,但還是二話不說地吃了。印象中,豬肝和“湯”並不腥,即便不喜歡內臟,久久一次也可以入口。 母親離世多年來,我再也沒有吃過“豬肝湯”了。奇怪的是,平日連豬肉都沒怎麼吃的我,若在麵食中看到一兩片豬肝,竟對它有種難以言喻的情意結,蘸上小辣椒生抽就往嘴裡送。這味道自是有別於母親煮的豬肝,心心念唸了好幾年後,終於鼓起勇氣試著復刻母親的“豬肝湯”。我是真的需要一點勇氣,鮮少碰肉的我需要克服生肉的腥味。走了兩個菜市場,詢問了四家肉販,好不容易買到豬肝。一些攤販將完整的豬肝預留給小販,我這個只要一小片的難免吃閉門羹。從未買過豬肝的我這才發現,原來2令吉就能買到約三四百克的豬肝,對我來說實在太多。 其實我根本不知道該如何下手,只能一如既往地打電話向父親求教。我一直以為,母親是“燉”豬肝,結果經父親一說才得知,豬肝煮得越久就會越硬,變得又幹又柴,原來母親只是將豬肝放入沸水中焯一下,拿捏好時間就取出,根本不用燉也不用燜。 聽起來挺簡單的工序,來到我這兒變得難度很高。首先,要將豬肝切薄片。那血淋淋的豬肝從我手上滑落至砧板,我一手按著它一手切出一小塊以方便切片,手上沾滿血水,陣陣血腥味撲鼻而來,最後充其量只是切片並未切薄。看著眼前剩餘的一大塊豬肝,有種食之“可怕”棄之可惜,不知如何是好的無奈。 飄散的氣味喚起記憶 先不管剩餘的豬肝,我在鍋中放入一些水,待水沸騰後,按父親的“教程”撒入些許鹽,並將寥寥可數的切好的豬肝丟進鍋裡,等它完全變成灰褐色才取出。小碗裡那一口就能喝完的“湯”比我想像中清澈,我加入一點生抽,讓湯汁的顏色更接近母親的版本。趁熱吃一口,那熟悉的氣味在空中飄散,多少記憶,多少故往,繚繞著一碗豬肝,但就是不如母親當年烹製的味道。 抱歉的是,我沒有吃完那屈指可數的豬肝片,甚至覺得以後我都不會再煮了,因為實在無法忍受那股血腥味。想到這一點,突然一陣心疼,想起當年母親為我準備這道“滋補佳餚”時,是否也經歷我所經歷的?忍受我所無法忍受的? 那是一碗飽含著沉默的關愛。那些復刻不了的滋味,也只能讓它沉澱於記憶深處,或許這也是一種心靈的告慰,足以抵禦時間、空間的變化,成為回憶裡依附於昔日過往的獨有的味道。
9月前
星雲
星雲
芫荽/陳玉睿(峇株巴轄)
芫荽,也稱香菜,氣味特殊,品種較多。而眾多芫荽種類裡,我最喜愛的品種是刺芫荽。據瞭解,刺芫荽與香菜雖屬同科,但不同屬,可像我們這樣的普通百姓,愛的只是它們的獨特風味,在意的只是它們在菜色裡的功能,關於刺芫荽與香菜是否為遠房親戚,一概不理會。刺芫荽是一種葉緣帶刺的香料植物,沒有根莖,若滋養它的土壤中寄生了其他不具名字的植物,它的本體就會與其他植物的葉片融合為一,總是一不小心就尋覓不到刺芫荽的身影。另,刺芫荽適應熱帶氣候,普遍生長於東南亞與中南美洲,且生命力強,我總是才剛將舊一輪的葉片都摘下,隔一星期經過盆栽前再看,新的苗頭又重新長出來了。 之所以愛刺芫荽,就只是因為它的香味。它香氣濃郁,無論搭配任何美食一起下嚥,它都能夠在我的舌尖上自由跳躍,喚醒我的味蕾。對它情感,忘了準確是從何時開始的,只知道在種植著刺芫荽的盆栽來到我們家後,這小小的植物就寄生在我心裡了。決定赴臺唸書後,我和母親說,真想把刺芫荽裝進真空袋裡,再讓它們整整齊齊地躺在我的行李箱內,至少在陌生又孤寂的大臺北裡,還有另一個與我來自同個家的生命,陪我在這裡載浮載沉。母親說我有毛病,我只是莞爾,沒說的是,自那時開始,我就知道刺芫荽在我心底的分量,只是不懂,這份重量裡全然都是單純對它的痴迷,還是參雜了其他愛的因子。 民間裡最常見烹飪刺芫荽的方式就是將它丟入湯底熬煮,但我們家對於刺芫荽,有自己的食法。母親會把刺芫荽對摺而後剪下,縱向剪片、橫向切斷,都隨個人喜好,無論你把它搞得多麼分崩離析,它始終散發著同樣的香味,隨後,母親會把已備好的紅辣椒、蒜頭、醬青與刺芫荽一同拌入小碟子,一盤自制醬料就此誕生。這盤魔法醬料,宜搭配清蒸魚肉,將魚肉蘸著醬料吃;宜搭配糖醋里脊,將糖醋里脊蘸著醬料吃;宜搭配健康青菜,將青菜蘸著醬料吃。無論原先的菜餚本身是否已經色香味俱全,再讓它們搭配母親的這盤魔法醬料,香味將會再度昇華。 母親的手藝並不好,但也因而讓我們食了好多年健康無過多添加劑的三餐,因為母親口味清淡,因此那盤放著刺芫荽的醬料,在我們家已經快要成為餐桌上的主菜了。而來了臺北之後覺得這裡的食物口味相對重,但我喜歡,只是心底依然知道,世界上哪個角落都不及自己國家好,也只有母親手藝下的食物,才讓我的味蕾有份歸屬。 掛念家中那盆刺芫荽 因為臺北沒有家鄉的刺芫荽,沒有母親特製的魔法醬料、沒有母親的身影,因此我總是認為自己在這裡沒有歸屬,偌大無情的臺北聽不見一聲家的迴響,讓我就此變得懦弱又迷茫,忘了應該如何往前。但這是決定離開家時就已經知曉的:未來不再是想回家就能夠回家了。但同時也知道,海外求學的遊子用陪伴家人朋友的時光,來換取自由與成長。決定赴臺唸書前,就已經做好萬全的心理準備,但當真的經歷這一切時,心底依然控制不住地浮現想回家的念頭,心底依然掛念著家中庭院那盆長滿刺芫荽的盆栽,是否生生不息地趨近於陽光。 前陣子欲買回家的機票,卻沒辦法順利付款,而後再回看,機票竟然漲價了。在短短的幾分鐘內,我的心情如洗過三溫暖似,從期待到失落,再到難受。當下僅僅是想,在臺無論遇到多少的疑難雜症,我都可以獨當一面,一一解決,同刺芫荽頑強的生命力一樣,堅毅不放棄,但如今我只是想要回個家,理由直率且單純,為何卻在緊要關頭為難我呢?彼時才真的直視自己內心對於家的念想。來了臺北之後表面上似乎很少想念家和母親,但只要願意回想,總是默默就紅了眼眶。我們之間相隔一整個南中國海,2973公里的距離,只好把自己剪碎成紙片丟入太平洋裡,往南中國海的方向一直漂,不計距離,有一天始終會在家鄉登陸的。 赤道來的小孩,在北方的大城市裡,受盡無數委屈,也知道應該學習任何草本植物,紮實又沉默地佇立在另一個維度,倒是一些刻在刺芫荽身上的斑駁情感,仍待時光替我稀釋,帶我往前。
11月前
星雲
東西
為自己調製專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香水
一個人調出來的香水跟其個性是有關聯的,長相甜美的小女生通常不會選則穩重的味道,她可能比較偏向於水果甜甜的味道,聞起來就像糖果般甜美。怎麼調出一瓶適合自己的香水?Julyana Scent Studio創辦人林凱晴微笑道,“自己聞起來感到舒服,開心,就是適合自己的香水……
1年前
東西
星雲
鬥貓記/陳樹楷(亞婁)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社區突然出現了自來貓。有時候從後籬笆跳進我們家,再從前門出去,一聲“喵”當作是一聲問候。再不然就從前頭進來,兜一圈後還是“喵”一聲後,施施然的再從前面的籬笆門離開。 某天,屋外菜圃傳來內人一聲驚呼!這驚叫聲直接打破了我們與貓和平共處的日子…… 今天一坨,明天兩坨,後天休假;今天在菜圃,明天在香草葉旁,後天的明天在草地上;今天黃色,明天深綠色,後天的明天帶黑色;今天條狀,明天粒狀,後天的明天帶液體狀。 內子從一開始的親切和藹,到態度一轉成了足球少林裡的包租婆。開始對它們不客氣了。只要貓蹤、貓聲、貓影一出現就啟動戰鬥模式!一見貓進入籬笆範圍,立馬驅逐它們。這突如其來的轉變,把貓搞得一頭霧水,不知所措。唯有沒命的逃! 經過一次、兩次、三次的驅逐行動,我家的菜圃、香草葉旁、以致草地仍然糞便朵朵開。貓似乎適應了內子的戰鬥模式,變得從容了。當內子追它,它就逃;內子放慢速度,它也放慢速度。偶爾還會回頭向內子“喵”一聲,再不然就痴痴的望著內子,然後踽踽而行。內子也只能悻悻然的望著它離去。 面對它的“喵”聲及無辜回眸的眼神,讓內子感受到的不是它的善意,而是對她的挑釁,畢竟糞影依舊處處。逼於無奈,內子採取了升級版的戰鬥模式,她決定用棍子來對付它。對於突如其來的武器讓它一臉懵逼的亂竄。上演了“湯姆與傑利”的一場大追逐,當然最終與動畫片的結局一樣,它總是順利的逃脫。 頻密的追逐太累人了,而且成效也不大。唯有改弦易轍上網求驅貓秘方。網友推薦到D字母日本商店購買驅貓塊。根據網民的說法這驅貓塊會發出令貓討厭的氣味,這種氣味逼使貓不敢靠近,進而達到驅貓的效果。 置放驅貓塊後,一天過去了貓糞不再出現。兩天也過去了,仍然未見糞影。心裡不免暗自竊喜。豈知事不過三,第三天下班,一聲尖叫即打破了氣味驅貓的幻想。只見它解手後從容的從驅貓塊旁走過。看著它的背影,完全不是龍應臺的那回事,更不是朱自清的感覺。而是岳飛接到十二道金牌令的無奈。那兩天沒來應該不是怕了驅貓塊的氣味,而是去度假了吧!我對內子說。 唉,貓還是贏了 俗話說辦法總比問題多。追趕行不通,驅貓塊也無效。那就試一試驅貓墊。這是在逛D字母日本商店時,經同樣面對貓糞困擾的友族同胞介紹的。這驅貓墊是由大約一吋長的塑料支組成,只要踏上塑料支就會刺痛貓的腳板,以逼使它止步。為了雙重保險,內子除了把這些墊鋪在籬笆門前避免貓再進來,也鋪在它們慣性大便的地方,外加竹籤和一次性塑料叉。這個方式雖然麻煩,但是似乎很有效。貓沒有再進來大便,相反的乾脆大在我家門口的馬路上。兩天一坨,有時候還順便撒泡尿好襯托那陀糞吧!唉,貓還是贏了,我們也無可奈何,畢竟那是公共場所。唯有聯繫市議會投訴處理。 原以為已經成功把這些貓堵在門外。然而現實卻是那麼骨感,我們忽略了它們的堅持。堅持真是走向成功的唯一道路。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它們就成功突破了驅貓墊的阻礙,重新回到我家的菜圃、草地和香草葉旁拉粑粑。到底它是如何突破驅貓墊和在密集的竹籤與塑料叉之間大便的呢?這是我和內子一直無法參透的事情,但又必須接受的事實。除了佩服它們的堅持與不懈外,也對貓的智商有了全新的認識。 “不能!絕不能放棄!”這回輪到內子的堅持。驅趕、驅貓塊和驅貓墊都用上了,還是趕不走堅持來大便的貓。還有什麼方法呢?“放籠子捉!”內子篤定的回答。收到指示,立刻到附近的五金店購買籠子和飼料。 籠子買回來後,立刻把飼料用碗盛著放在籠子開始捕貓計劃。隔天往籠子一看。賠了夫人啊!飼料被貓吃完了,卻因為貓輕輕的來,輕輕的走,機關沒有被觸動,閘門依舊大開。 馬上調整了置放飼料的位置,改為掛在與閘門連接的掛鉤上。心想只要貓一碰飼料就會觸動掛鉤,閘門就會自動的關上。誰知隔天再往籠子一看,除了些許飼料掉在地上,碗裡飼料再次被吃光,而貓仍然逍遙在外。好一個菜鳥捕貓手…… 從兩次的經驗來看,飼料不適合當餌,唯有改用鮮魚。果然,鮮魚一出,連捕兩貓。任務超額完成!從今以後可以告別拾貓糞的日子了吧!哈哈哈! 今天和內子晨跑經過鄰居的屋後時,看見3只貓分別一躺、一伏、一蹲在路邊斜視著我們,不確定有無奸笑……
2年前
星雲
國際拼盤
研究:螞蟻能探測癌症氣味
《參考消息》週五登載阿聯酋《國民報》網站報道《研究表明,螞蟻能探測到癌症的氣味》。
2年前
國際拼盤
國際拼盤
為什麼有些人特別”招蚊子”? 最新研究發現皮膚氣味所致
美國研究發現,蚊會傾向尋找叮咬的對象,而這是受人體散發的“氣味”所至。這似乎解釋了為何有些人特別“惹蚊”,特別容易在郊外野餐的時候,成為叮咬的目標。
3年前
國際拼盤
社會
蘇古山2女失蹤 | 消拯局:循氣味及蒼蠅 兵分2路尋2失蹤女
搜救隊件今早已經再度進入蘇古山,兵分兩路繼續搜尋爬山被洪水沖走的2名華裔女子,而今天的援救將注重在一些搜索指引,例如蒼蠅及氣味。
3年前
社會
國際拼盤
家裡臭豆氣味兩週不散 女子納悶不知味道從哪來
一名女子和家人在家聞到臭豆的氣味已經兩個星期了,但找來找去都找不到這味道是從哪裡來的。
3年前
國際拼盤
更多氣味
下一個
結束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