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水产养殖

3月前
1年前
    崇华独中是霹雳州首所开办水产养殖的独中,现今世界各国开始关注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可以预见水产养殖在未来也会蓬勃发展。   该校采用的室内循环水产养殖系统无需大量替换水源,水循环后可以重新被使用。这套系统可提供稳定的饲养环境,不像海里的奎龙常受到天气或水质的干扰影响到海产收获。   庄织华:与Hellas科技农场合作   崇华独中校长庄织华接受《大霹雳》社区报访问时说,这项选修课与Hellas科技农场合作,采用“室内循环水产养殖系统”养殖。Hellas科技农场研发部的关萍萍博士以线上方式跟学生上课。   Hellas科技农场致力于提升本地农业社区,以及科技环保养殖。合作的机构有马来亚大学、农业大学和崇华独中等教育机构,并致力于公益活动回馈社区和教育,同时协助传统养殖场、企业及低收入家庭。   Hellas科技农场也与都顺果园民宿合作,首阶段以实验性质使用瀑布水源进行系统化养殖淡水鱼类养殖,鱼类是金凤鱼与巴丁鱼。在第一阶段养殖,鱼池也开放给崇华独中董事长拿督黄胜全领导的崇华独中水产养殖技术课程作为教学用途,从课堂教学到养殖池现场体验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     尝试养金凤鱼苏丹鱼   庄织华说,目前学校尝试饲养金凤鱼和苏丹鱼,鱼苗及饲料都是由太平康太鱼料总经理卢秀清赞助。养鱼每个月会耗去3公斤左右的饲料。   他指出,这项属于多元课程的计划于今年1月展开,当初全校有三分之一的学生(逾70人)跃跃欲试,最终挑选出24名学生参加。每个课程约1年完成,今年11或12月将换新的学生参与。   “学校灌输学生有关水产养殖的观念,培养学生的兴趣,如果真对水产养殖感到兴趣,升学时可以朝这条路前进。”   他说,学生可以认识到各种养鱼方法,比如养在水池、湖或山水等,学生将负责检查水质、测量氮及PH值,负责老师也会指导一些养殖方法,比如根据鱼重量来调整饲料喂食。   初缺经验 50%鱼苗死   室内再循环养鱼系统目前养殖了约200尾鱼,这些鱼刚养时只有一寸半到2寸长。刚开始时缺乏经验,50%左右的鱼苗无法生存,几乎每一天都有鱼苗死去。   “刚养时,因饲料喂太多导致氮越积越多,水质欠佳下鱼苗自然无法适应。过后经过调整水质,鱼苗死亡的现象逐渐减少。经过8个月,每尾鱼平均重量超过500克。”   他透露,鱼只每天早上喂食一次,因为最近的水质含氮量过高,待氮含量稳定下来后,才恢复每天喂食2次。学生也会每个星期清洗鱼缸,使用小网将鱼排泄物捞出清理干净。此外,每个星期也清洗过滤箱内的毛刷,这些毛刷可以逐一拿出来清理。       未来计划养殖淡水虾   学生也有机会学习解剖鱼,观察鱼肚内的结构及寄生虫等。今年11月或还有户外教学,校方会安排学生前往马来亚大学水产养殖系进行交流。   “室内循环水产养殖系统也可使用咸水养殖海鱼,但学校的教学还是以淡水鱼为主,咸水养殖的成本相对会更高,无论海鱼鱼苗及海盐都蛮贵。不过,学校未来可能会尝试养殖淡水虾,目前还在研究中。”                              
1年前
崇华独中是霹雳州首所开办水产养殖的独中,现今世界各国开始关注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可以预见水产养殖在未来也会蓬勃发展。 报道、摄影:甘国隆 崇华独中是霹雳州首所开办水产养殖的独中,现今世界各国开始关注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可以预见水产养殖在未来也会蓬勃发展。 该校采用的室内循环水产养殖系统无需大量替换水源,水循环后可以重新被使用。这套系统可提供稳定的饲养环境,不像海里的奎笼常受到天气或水质的干扰影响到海产收获。 庄织华:与Hellas科技农场合作 崇华独中校长庄织华接受《大霹雳》社区报访问时说,这项选修课与Hellas科技农场合作,采用“室内循环水产养殖系统”养殖。Hellas科技农场研发部的关萍萍博士以线上方式跟学生上课。 Hellas科技农场致力于提升本地农业社区,以及科技环保养殖。合作的机构有马来亚大学、农业大学和崇华独中等教育机构,并致力于公益活动回馈社区和教育,同时协助传统养殖场、企业及低收入家庭。 Hellas科技农场也与都顺果园民宿合作,首阶段以实验性质使用瀑布水源进行系统化养殖淡水鱼类养殖,鱼类是金凤鱼与巴丁鱼。在第一阶段养殖,鱼池也开放给崇华独中董事长拿督黄胜全领导的崇华独中水产养殖技术课程作为教学用途,从课堂教学到养殖池现场体验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 尝试养金凤鱼苏丹鱼 庄织华说,目前学校尝试饲养金凤鱼和苏丹鱼,鱼苗及饲料都是由太平康太鱼料总经理卢秀清赞助。养鱼每个月会耗去3公斤左右的饲料。 他指出,这项属于多元课程的计划于今年1月展开,当初全校有三分之一的学生(逾70人)跃跃欲试,最终挑选出24名学生参加。每个课程约1年完成,今年11或12月将换新的学生参与。 “学校灌输学生有关水产养殖的观念,培养学生的兴趣,如果真对水产养殖感到兴趣,升学时可以朝这条路前进。” 他说,学生可以认识到各种养鱼方法,比如养在水池、湖或山水等,学生将负责检查水质、测量氮及PH值,负责老师也会指导一些养殖方法,比如根据鱼重量来调整饲料喂食。 初缺经验 50%鱼苗死 室内再循环养鱼系统目前养殖了约200尾鱼,这些鱼刚养时只有一寸半到2寸长。刚开始时缺乏经验,50%左右的鱼苗无法生存,几乎每一天都有鱼苗死去。 “刚养时,因饲料喂太多导致氮越积越多,水质欠佳下鱼苗自然无法适应。过后经过调整水质,鱼苗死亡的现象逐渐减少。经过8个月,每尾鱼平均重量超过500克。” 他透露,鱼只每天早上喂食一次,因为最近的水质含氮量过高,待氮含量稳定下来后,才恢复每天喂食2次。学生也会每个星期清洗鱼缸,使用小网将鱼排泄物捞出清理干净。此外,每个星期也清洗过滤箱内的毛刷,这些毛刷可以逐一拿出来清理。 未来计划养殖淡水虾 学生也有机会学习解剖鱼,观察鱼肚内的结构及寄生虫等。今年11月或还有户外教学,校方会安排学生前往马来亚大学水产养殖系进行交流。 “室内循环水产养殖系统也可使用咸水养殖海鱼,但学校的教学还是以淡水鱼为主,咸水养殖的成本相对会更高,无论海鱼鱼苗及海盐都蛮贵。不过,学校未来可能会尝试养殖淡水虾,目前还在研究中。”
1年前
1年前
(新加坡31日讯)一种致命的鱼类病毒来势汹汹,促使新加坡一家水产养殖集团停止其在南部海域的养殖工作。好在这种病毒不会对人体造成感染,只要在烹煮时将鱼肉彻底煮熟,便可安全食用。 《新明日报》报道,该集团由于一种由鲈鱼落鳞症引起的致命性鱼类病毒(scale drop disease virus, SDDV),被迫终止其在南部水域的养殖工作。 截至目前,该集团已将养殖场内所有鲈鱼捕捞完毕,并停止在3个海洋养殖场中投放鱼苗。 此外,该集团也预计将从其位于汶莱的养殖场基地进口更多鲈鱼,以应对新加坡的市场需求。 新加坡食品局上周三说,位于柔佛海峡的水产养殖场偶尔也会通报类似的感染症状,如鳞片脱落和鱼鳍糜烂等。 这种病毒通常会感染体型较大的鱼类,因此饲养鲈鱼的养殖场往往损失较大。 淡马锡理工学院水产养殖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萨拉瓦南强调,只要在烹煮前将鳞片去除并把鱼肉彻底煮熟,受感染但无症状的鲈鱼仍可安全食用。 此外,这种病毒也不会在人与鱼之间传播。 鱼类疫苗研发初见曙光 目前,市场上仍然没有可应对SDDV病毒的疫苗或治疗药物。 该集团子公司研究主管苏尼塔说,他们与几家研究机构正分秒必争地研究应对方案,包括开展选择性育种计划、开发疫苗试验与口服性鱼类药物等。 另外,科技研究局免疫学高级首席科学家任宜喆也说,鱼类疫苗研发已经初见曙光。 目前,他们正和局内的传染病实验室展开进一步鱼类疫苗的实验与开发。
1年前
1年前
科技带来变化,同一空间下种菜又能养鱼,万浓科技农场的水产养殖不断开发新技术,未来养鱼将离不开科技化、数据化及人工智能化。 报道、摄影:甘国隆 科技带来变化,同一空间下种菜又能养鱼,万浓科技农场的水产养殖不断开发新技术,未来养鱼将离不开科技化、数据化及人工智能化。 万浓科技农场为政府官联公司与私人机构的结晶,参与联营的单位包括大马纳米公司、联邦农业销售局及Inbaz公司,HAVVA农业科技公司负责科技创新及营运方针。 消化菌种作中介媒体 HAVVA农业科技首席营运员陈建楚对《大霹雳》社区报说,水产养殖系统是鱼菜共生概念的一部分,这套系统必须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这里涉及到鱼、消化菌及菜彼此间互惠互利的关系,如果有一方无法达致平衡,鱼会大量死亡,当然菜也无法良好生长。 他说,消化菌种作为中介媒体,负责分解鱼的排泄物即氨(ammonia),并将其转化成蔬菜的养分。消化菌种虽然来自大自然,但它需要培养,养殖系统从开始到出现消化菌需要1个月的时间。 “养殖场每天需要进行水质测量,观察水中的数值确保可以处于最佳状态,比如ph值、氨、二氧化氮及硝酸根等,养殖场应用到生物科技及物联网接受传感数据,养鱼的最主要目的是透过鱼的排泄物转换成营养给蔬菜吸收。” 他说,在一些小型的鱼菜共生系统,曾经有人试过在蔬菜上喷施叶面肥,结果受污染的水质循环进养鱼池,导致大部分的鱼死亡。 自然环境中健康生长 他说,万浓科技农场的鱼菜无需任何附加养分比如肥料或荷尔蒙催促长大,鱼菜都是在自然环境中健康生长。 他透露,养殖场里的鱼完全无需使用抗生素及荷尔蒙,菜吸收了鱼排泄物转换成的二氧化氮及硝酸根等,鱼会生病是因水环境中氨等物质的含量过高,随着消化菌吸收这些物质,这里的鱼都很健康。干净后的循环水又重新回到鱼池内,充分彰显鱼帮菜、菜帮鱼的作用,两者缺一不可。 设计了3层过滤系统 “我们设计了3层过滤系统,第一层为过滤鼓,第二层为生化池,第三层为虹吸,虹吸除了过滤,也负责消化菌的繁殖工作。现今的过滤系统已经重新优化,6年前我们还要使用14个圆池来过滤,现在只需要3层过滤即可,大大节省空间及安装时间。整个养鱼系统耗资10万令吉左右,主要费用用在3个部件组成的过滤系统。” 只购买平均2吋长鱼苗 万浓科技农场的鱼苗购自珠宝鱼苗场,每次只购买平均2吋长的鱼苗,超过2吋的鱼苗往往在运输过程中容易缺氧而死。农场有6个鱼池及2个育苗池,每个鱼池虽然可以养500尾鱼,但一般上都不会养太多鱼导致拥挤,反之让鱼能有更多的活动空间。 “鱼需要养殖10个月才能达到A级(800克),鱼苗先在育苗池度过2个月,然后移去其他池再养8个月。我对鱼的口感及肉质的密度比较有要求,这里的鱼肉质紧实,拿来清蒸只需放简单的姜葱就能尝到鲜甜的味道。” 研究将菜余做成鱼饲料 为了更加符合环保理念,陈建楚正在研究将菜余部分比如根部等做成鱼饲料,菜余其实也是有鱼所需要的蛋白质。同时,希望透过研究提高鱼排泄物转换成蔬菜营养的巴仙率,目前理科大学正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除了一般的水电费及工人费用,养鱼或种菜最重要的成本就是时间和空间,业者必须用最快的时间及有限的空间生产更多的鱼菜。
1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