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我的股票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2022大选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俄乌之战
京非昔比
言路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游车河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2024财政预算案
ESG专版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巴黎奥运会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汪洋中的一条船
人物
台湾剪辑大师廖庆松 / 电影和孩子一样,不能强迫它长成你想要的样子
约访安排在早上10时,“廖桑”廖庆松头戴鸭舌帽现身,或站或坐,配合摄影拍照。配合6月3日举行的台马中文电影交流会,廖庆松前一天才从台湾飞抵吉隆坡,晚上又出席电影《悲情城市》映后座谈至接近午夜。奔波了一天,怎料这位73岁的电影剪接大师说,夜里回到饭店做运动,还若无其事地说“超慢跑”到撞墙才知道累,是时候睡觉休息。 拍好照,送上一盒娘惹糕给廖庆松,其实是旅台大马导演廖克发越洋出的主意。两人是师生,廖克发的第一部剧情长片《菠萝蜜》便是由廖庆松监制和剪辑,第一部纪录片《不即不离》则是廖庆松在课堂上指导的片子。 “电影和孩子一样,你生了这个孩子,但不能强迫它长成你想要的样子,你要看见它,它就会长出自己的样子。”从廖克发那儿打探到廖庆松的指教,问回当事人,发现这不仅是他剪片心法,进阶下去其实在修炼人生。 剪辑师不是上帝,不是磨个刀就要去宰猪 廖庆松被誉为“台湾新电影保姆”,在很多访谈中他都讲过,台湾电影新浪潮那15年左右,合作的导演从前门出去,他就从后门跑去书店。导演关注哪些议题,他就买那一方面的书来进修。结果读了社会学、文学、古典诗词等等,把书店各个部门都读遍了。 在那之前,台湾电影多半是“三厅”模式,场景环绕客厅、舞厅、咖啡厅讲故事,越煽情越好。侯孝贤、杨德昌等导演开创了新画风,“这些人把土地、把他的对环境的感觉、对社会的意见,都可以拍成电影。”廖庆松自认思想开放,让他很快接受和加入新电影的行列,“文学可以变成电影,你的意见、看法也可以变成电影。” 后来,廖庆松又因和很多初出茅庐的新秀导演合作,有了另一个称号,“台湾新导演保姆”。又,2000年开始在研究所执教,很多新一代电影人都是他的学生。对他而言,教学就是第二次进修,因为身为老师有责任厘清很多事物,也要充分了解学生。这二十多年来教学相长,他形容成另外一个苦行僧的过程。 学什么?学习了解年轻人对现代环境的感觉,学会沟通。“年轻人不是你想像的,你讨好他也不对,你限制他也不对,都不对了。”连如此资深的廖庆松都说,要了解年轻人,要有一种平等的心理。 “面对学生、电影,甚至人世间的所有状态,我是‘无我论’,就是我并不把自己的观念放进去。”廖庆松常对学生说,不要以为当剪接师就像上帝一样,握有权力,好像磨个刀就要去宰猪。“那会很惨,你应该是很客观,而且平等地去把它看清楚。” 如何客观?以物观物,把自己当作物体,而不是一个“我”去看事待。 “无我”既是剪辑心法也是人生哲理 廖庆松说,导演、编剧拍戏拍到最后,跟自己想像的自然会有距离,而作为剪接师的他就是要客观提醒导演,片子已经不是原本设想的样子。所以对待片子,他说就像自己的孩子,不能强迫它长成你想要的样子。放在真实人生,多少父母对儿女有一定的想像和期盼,而且非常严格监督。“当然我也不认为说这个是好像很错误的方式,但是它是很多方法里面的一种方法而已,而且可能副作用还蛮大的。” 和廖庆松谈教学,谈与年轻人相处,谈回剪片,又谈到做人的道理,他用同一套哲理来回穿梭,听的人一时不察这会儿是在说人生,还是说片子。但这应该就是廖庆松在剪接事业中修炼的人生,“其实就是《心经》,什么色声香味触,面对所有类型的片子,剪接师要有一个本性,而这本性是不变的。”有了这个空无的心,可以穿越所有影片和状态。反之,自己若抱持意识形态或者处于混乱时,怎么也看不出一条路来。 到最后,“无我”是一种很严格的检验和判断标准,也是一个人的修养。“也可以当成你的工具,当那种‘无我’修炼出来的时候,你有一把全世界最准的尺,到任何一个空间都不会改变。” 廖庆松说,完成创作需要严格判断时,就需要这种心态。他也认为艺术家应有这种极端客观来观看自己,否则主观只是在印证自己心中的对错。 在压制言论的环境中找寻缝隙 廖庆松和大马电影人有缘,除了廖克发的《不即不离》和《菠萝蜜》,他也是黄巧力导演《新村》的剪接师。说巧不巧,三部作品都含马共元素,都无法通过马来西亚电检局审查。大马人无缘观看,廖庆松打趣说,“你去跟导演说,因为采访廖桑,要写报导,跟他们要来看。” 与大马电影人结缘,多半是师生关系。他对大马学生赞誉有加,觉得这几年的表现越来越好,也会好奇询问,“你们到底发生什么事?”他从接触到的马来西亚学生身上找到和自己相近的感觉,至少环境很像——很压制言论的状态 。 廖庆松是战后婴儿潮一代,资源匮乏,竞争激烈,必须非常拼搏。直到80年代台湾经济转型,人们也开始有土地认同,对社会议题的思考,那一代电影人自然想透过电影表达所思所想。可毕竟在戒严时期,言论和创作受到严格的审查和箝制。 谈回马来西亚面对电检的问题,背后也有厚重国族历史纠葛,局外人廖庆松认说,“也许需要《悲情城市》这种电影吧,一个导演用真的用非常穿透所有情感的力量,去拍一个全民都可以看的电影。”当政府挡不住,这个电影可能成为一个缝隙。 温水煮大象:用情感诉说对抗政府力量 《悲情城市》以台湾二二八事件引发的白色恐怖为背景,1989年上映时台湾刚刚解严2年。廖庆松说,当时很多愤怒派觉得电影拍得太温柔,没有用力去谴责白色恐怖。今年《悲情城市》以4K数位版重映,他观察,经历三十多年,观众更能用多元和包容的心态来看电影了。“以前是没有感动的,哪有感动?他看到了就生气,怎么拍这么温柔?拍这些女孩子拍这些事要干嘛?你们要控告谁?” “他们不知道情感的力量才是更强的控诉。”廖庆松认为,极权国家用政府的力量控制时,用情感诉说来回应暴力,力量反而更强,观众更容易感同身受。导演侯孝贤正是用情感取代意识形态,从人跟环境的关系去说故事,就拍这些人的状态,观众自然深受感动。“我觉得基本上是要感动,也许真的会找到乌云中间的一个空隙,而且是发亮的金黄色。” 马来西亚也有过不去的国族伤痛,马共也好,五一三事件也罢,廖庆松从合作的电影作品中略知一二。他说,仇恨如果用仇恨解决,那只有永远的仇恨,“再恨什么东西,没有爱是化解不了的,因为它本身就要出自一个善良的情感,才会化解。” 台湾从戒严到解严走向民主化期间,电影也经历被政府审查、删减的过程,廖庆松是过来人。“它是一个环境,大家要一起去冲撞。”说起台湾电检,不得不提“削苹果事件”。当时《儿子的大玩偶》中导演万仁的〈苹果的滋味〉遭密函检举,记者杨士琪义不容辞站出来报导事件。 回顾当时的冲撞,廖庆松说大伙有种自觉,“以前这条线不能过,现在可以踩线就好了就满意了,甚至大家不要过度,然后下次再踩一点点……”面对温水煮青蛙的当权者,他笑说,“煮回他,我们就温水煮大象,可能会煮很久,但是象还是会痛到跑掉!” 【廖庆松小档案】 台湾资深剪接师,1973年入行,首部剪接作品是《汪洋中的一条船》。80年代遇上一众年轻新导演杨德昌、侯孝贤、柯一正等,一同开启台湾“电影新浪潮”,被誉为“新电影保姆”。侯孝贤的御用剪接师,两人合作超过40年,作品包括《风柜来的人》《悲情城市》《最好的时光》《刺客聂隐娘》。2018年,获颁金马奖特别贡献奖。 更多人物内容: 中国作家刘震云 / 无言的洪流,改变有声的世界 台湾资深媒体人范琪斐 / “不要老是觉得大众很蠢” 媒体人该相信社群的智慧 贝壳放大创办人林大涵 /众筹共享梦想 亦推动社会改革 自嘲跟传说中一样龟毛/主播方念华:细节处理好 比一切重要 昆虫生态学博士转行当记者/刘耀华用理性与感性写环境新闻
1年前
人物
中港台
房祖名隔8年首公开受访 曝回归演艺圈计划
房祖名时隔8年公开亮相,代替妈妈林凤娇出席李行导演的纪念影展,谈及近况,他透露有一些创作,目前以幕后工作为主。
2年前
中港台
走马看玉兰
汤秀凤.汪洋中的一条船
汪洋中的一条船正好送给目前的政府当圣诞礼物。
3年前
走马看玉兰
更多汪洋中的一条船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