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海产加工

(丰盛港20日讯)在许多地方,传统渔村难免出现人口外流的现象,尤其是现代年轻人多选择前往大城市寻找生计,而不愿从事捕鱼工作。然而,在兴楼这个小渔村,年轻一代出走的情况却并不多见。 这有赖于近20年来兴起的海产加工与营销业,不仅解决了当地渔民的库存问题,也创造出许多就业机会,从而吸引在地人参与这股正夯的产业潮流。 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日前在前丰盛港县议员蔡常伟带领下,访问了当地顶流的码头与海产加工营运商,为读者发掘渔村的新面貌。 目前在该渔港拥有全马最大灯光围网船队的全利兴楼海产有限公司(前身为新丰兴鱼粉厂有限公司,以下称“全利”),早于80年代进驻小镇,业务从鱼粉开始,逐渐扩大至鱼浆生产和深海捕捞;直至2008年通过股权整合,正式易名“全利”,是东海岸最大海产综合加工厂。 公司执行董事谢立群(46岁)日前接受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访问时指出,全利”的经营模式包括多样化的农基业务和综合直供链,已经在该地区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创造了多元化的就业机会。 他认为,现今的年轻人不愿从事日晒雨淋、耗费体力的渔夫工作,但对创意、营销、行政或策划等方面的工作仍然充满兴趣。 “全利”从初创的30位员工到目前雇有1200人包括渔夫,其中担任行政及高职者,都是来自丰盛港和兴楼的居民。 他也相信,此举有助于缓和小镇人口外流,甚至扭转兴楼沦为老人村的命运。 蔡常伟的女儿蔡婉意(29岁)与她身边的同学好友,都是搭上这趟顺风车而留在家乡发展的年轻兴楼人。 拥有大马英迪国际大学国际贸易一等荣誉学士学位的她受访时说,她于2017年进入“全利”实习,之后获聘为正式员工。 她说:”当时公司成立了一个全新的部门,由我负责管理所有进出口贸易及物流事项。” 在“全利”工作已迈入第7个年头的婉意表示,很高兴能在家乡就职,因为过去10年都在外地念书,与家人聚少离多。 “现在不仅能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同时也能做自己热爱的工作是很难得的机会!” 众所周知,兴楼是东海岸最大鱼港。据统计,全村有超过500艘渔船,包括围网和拖网大中小型船只,这当中,“全利”所属的船队占了30支。 所谓船队,即由一艘母船配两艘灯船组成。换言之,该公司所拥有的渔船,占当地渔港总数近20%,实力不容忽视。 询及公司年生产量,谢立群说:“我们去年总产量达到7万公吨,主要有沙甸鱼、吊景鱼( Selayang) 和金枪鱼这三种鱼类,多数供出口中国或本地市场消费。” 另一方面,拥有逾50年历史的合发渔业有限公司旗下有20多艘渔船,两座码头和冷藏库。 该公司经理沈铁勇(58岁)披露,除传统拖网和围网捕鱼,近十年许多业者也将渔船改装成墨鱼(sotong) 船,这种以仪器探测定点驻扎的捕捞法,据称更省油,从而获利更高。 另一方面,他指出,兴楼水质得天独厚,能培养出肉厚鲜美的墨鱼,品质胜过西海岸的出产。 在大环境驱使下,沈铁勇坦言他已将部分船只转型,但平日作业仍以围网为主。 他表示,现今的渔船设施精良,大大提高了捕获量,目前每月出口到泰国菲律宾的鱼产逾250公吨,包括吊景、色拉、大眼、甘望鱼和金枪鱼,大部分是制成罐头。 他指出,过去本地缺乏海产加工,渔商需将鱼运往北马或中国加工,再销售回本地市场。 见证小渔港数十年来的变化,他感叹,现今码头工人和渔夫几乎是外籍员工的天下,难见到本地人踪影。 “捕捞工作很考体力,渔民每出海一趟需3至7天,在海上漂流的日子很艰辛,还会面临惊涛骇浪的风险,导致本地人对这行业敬而远之。” 他说:“渔夫大部分来自泰国、缅甸、寮国、柬埔寨,仅有极少数是本地人”
5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