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聯絡我們
登廣告
關於我們
活動
熱門搜索
大事件
本網站有使用Cookies,請確定同意接受才繼續瀏覽。
瞭解更多
接受
您會選擇新界面或舊界面?
新界面
舊界面
这些“养胃”的4个习惯 其实正慢慢伤害你的胃!
|
泰3个月查封近3万赌博网站 逮捕4627涉案者
|
赶著上课闯红灯过马路 女大生被撞断腿还接罚单
|
柔总警长证实扣女网红Kim Seri前夫 助查多起旅游诈骗案
|
鲁比奥促俄乌尽快达协议 下周决定是否续调解
|
这些“养胃”的4个习惯 其实正慢慢伤害你的胃!
|
泰3个月查封近3万赌博网站 逮捕4627涉案者
|
赶著上课闯红灯过马路 女大生被撞断腿还接罚单
|
柔总警长证实扣女网红Kim Seri前夫 助查多起旅游诈骗案
|
鲁比奥促俄乌尽快达协议 下周决定是否续调解
|
这些“养胃”的4个习惯 其实正慢慢伤害你的胃!
|
‹
›
簡
本網站有使用Cookies,請確定同意接受才繼續瀏覽。
瞭解更多
接受
您會選擇新界面或舊界面?
新界面
舊界面
这些“养胃”的4个习惯 其实正慢慢伤害你的胃!
|
泰3个月查封近3万赌博网站 逮捕4627涉案者
|
赶著上课闯红灯过马路 女大生被撞断腿还接罚单
|
柔总警长证实扣女网红Kim Seri前夫 助查多起旅游诈骗案
|
鲁比奥促俄乌尽快达协议 下周决定是否续调解
|
这些“养胃”的4个习惯 其实正慢慢伤害你的胃!
|
泰3个月查封近3万赌博网站 逮捕4627涉案者
|
赶著上课闯红灯过马路 女大生被撞断腿还接罚单
|
柔总警长证实扣女网红Kim Seri前夫 助查多起旅游诈骗案
|
鲁比奥促俄乌尽快达协议 下周决定是否续调解
|
这些“养胃”的4个习惯 其实正慢慢伤害你的胃!
|
‹
›
星洲人
登廣告
互動區
|
下載APP
|
簡
这些“养胃”的4个习惯 其实正慢慢伤害你的胃!
|
泰3个月查封近3万赌博网站 逮捕4627涉案者
|
赶著上课闯红灯过马路 女大生被撞断腿还接罚单
|
柔总警长证实扣女网红Kim Seri前夫 助查多起旅游诈骗案
|
鲁比奥促俄乌尽快达协议 下周决定是否续调解
|
这些“养胃”的4个习惯 其实正慢慢伤害你的胃!
|
泰3个月查封近3万赌博网站 逮捕4627涉案者
|
赶著上课闯红灯过马路 女大生被撞断腿还接罚单
|
柔总警长证实扣女网红Kim Seri前夫 助查多起旅游诈骗案
|
鲁比奥促俄乌尽快达协议 下周决定是否续调解
|
这些“养胃”的4个习惯 其实正慢慢伤害你的胃!
|
‹
›
首頁
最新
頭條
IG熱文榜
熱門
國內
即時國內
封面頭條
總編推薦
暖勢力
熱點
全國綜合
社會
政治
教育
我們
專題
發現東盟
帶你來國會
星期天頭條
華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夥伴
星洲人互動優惠
國際
即時國際
天下事
國際頭條
國際拼盤
帶你看世界
坐看雲起
言路
郭總時間
社論
風起波生
非常常識
星期天拿鐵
總編時間
騎驢看本
風雨看潮生
管理與人生
綿裡藏心
亮劍
冷眼橫眉
財經
股市
即時財經
焦點財經
國際財經
投資週刊
娛樂
即時娛樂
國外娛樂
大馬娛樂
影視
地方
金典名號
大都會
大柔佛
大霹靂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馬
花城
古城
東海岸
體育
大馬體育
羽球
足球
籃球
水上
綜合
場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專題
優活
旅遊
美食
專欄
後生可為
東西
時尚
新教育
e潮
藝文
護生
看車
養生
家庭
文藝春秋
星雲
人物
影音
讀家
花蹤
亞航新鮮事
學海
動力青年
學記
後浪坊
星洲人
VIP文
會員文
最夯
鄭丁賢
林瑞源
時事觀點
深度報道
投資理財
非凡人物
族群印記
身心靈
VIP獨享
百格
星角攝
圖說大馬
國際寫真
好運來
萬能
多多
大馬彩
熱門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海南雞飯
獅城二三事
視頻|到餐館試吃昆蟲料理 拍攝團隊大讚脆口好吃
蟋蟀、蠶蛹、蚱蜢等16種昆蟲近日獲新加坡食品局批准,可進口獅城作為食物售賣;一名公眾到餐館試吃後,大讚海南雞飯與蟋蟀融合得很好,吃起來還很脆口。
9月前
獅城二三事
星雲
老咖啡店/妙仕(峇六拜)
走進老街場,一排老店屋的最角落頭,有家咖啡店,是一對老夫妻開的,只賣早市。店裡有4個熟食檔,由不同的檔主和家人經營。 老闆夫妻已經年邁,行動有些緩慢,他們自己沖泡咖啡茶水,為顧客端上飲料。老闆和老闆娘記性很好,只去了幾次,已經記得我要點的飲料。只要一坐下,一大杯不加糖的濃咖啡烏,馬上就端上來,咖啡烏香濃夠味,泡得正合我的口味。 咖啡店裡有一檔炒粿角,也是老夫妻搭檔。丈夫負責炒粿角,妻子準備材料,端送粿角,打包收錢。有別於其他粿角攤子,炒出來的粿角完整,一塊塊的,片片分明,火候十足,美味香噴噴。配上分量剛剛好的蒜頭、豆芽和韭菜,添上辣椒,加蛋沒蛋皆行,吃了肯定會上癮的。 店裡另一個角落,是個老婆婆賣福建蝦面的攤檔。雖是年紀老大,但老人家手腳敏捷,單獨一人,包辦所有工作。自己準備材料,烹煮的蝦面,鮮美彈牙,香辣夠味,配料與湯頭十分好。 隔鄰是炒粿條攤,也是一個老婦人在做。老人家三幾下就炒出一盤香味四溢的古早味粿條。她用簡單的配料,臘腸、小蝦、鮮蚶、豆芽和韭菜,放入豬油渣,打進雞蛋或鴨蛋,還可加辣,炒出來的粿條,火候充足,香滑夠味,吃了肯定會上癮。 咖啡店另一頭,是一對中年夫妻經營的海南雞飯檔,年少的兒子在旁幫手。這攤子賣白斬雞和燒雞兩種,也有滷汁燒肉。肉質都鮮嫩彈牙,雞飯粒粒分明,香滑彈口,搭配夠辣的姜蒜辣椒醬,再加上價廉物美,大清早開檔,沒到中午就賣光了。 週末的早上,我總會到這家老咖啡店,喝上熱騰騰的一大杯咖啡烏,叫一盤香辣的加蛋粿角,或一碗福建蝦面來吃,過後再打包海南雞飯或炒粿條回去。每個星期吃到這些食物,都會讓我心裡樂開花,工作上累積的疲勞和壓力,瞬間一掃而空。 老街坊吃早餐的好去處 在這家老店內,沒見到一個移工。攤主小販凡事親力親為,不假手於人,眼見他們從準備材料,親手烹煮出來的食物,都是原汁原味,可口好吃,滿足了當地人的味蕾。無論是端送食物,收拾碗碟桌面,洗杯洗盤等等,皆是自己來做。對於顧客,無論新舊,皆親切招呼,十分周到友善。 咖啡店的老闆和老闆娘,記住了顧客的喜好。熟客上門,也不需多問,便馬上端來顧客慣常會叫的茶水,或咖啡或奶茶。熱的冷的,濃的淡的,加糖無糖,大杯加冰,小杯少冰,絲毫不差。 附近的新建店屋,鄰近的新住宅區,開了好幾家新式咖啡屋和小食館,面對激烈的兢爭,老咖啡店的生意依然很好。這歸功於店家和小販一直堅守原則,自己沖泡茶水,烹煮食物,保持了本地小食原有的特質,傳統正宗的味道。 曾經和咖啡店老闆聊天,他說咖啡店是父親開的,已經有超過50年曆史,他4個兒女都是專業人士,無意繼承生意。目前只要身體健康,體力還許可,夫妻倆仍然會經營下去,好讓街坊老朋友,有個吃早餐聊天的好去處。 面對日益高漲的租金、水電費、食材原料、雜費等,身為顧客的我們,理應體諒經營者的難處。即便飲料食物漲價了,或者店子規定顧客要叫飲品,只要是合理的,就爽快一點吧,別斤斤計較了,不要搞任何課題! 隨著歲月的流逝,時代的變遷,傳統咖啡店顯然面臨店主衰老,人力不足,年輕一代不打算接手,青黃不接這樣的問題。這家樸實的老咖啡店仍然堅持經營,保留著食物道地的風味,親切貼心的招待,暖心的食物,給顧客溫馨美好的感覺,實在令人讚佩,這是個良好的典範。
12月前
星雲
獅城二三事
獅城咖啡店接待旅行團 遊客品嚐獅城美食
(新加坡23日訊)吉蘭丹路一家新開張的咖啡店近來開始接待旅行團,讓旅客感受獅城小販文化。福州咖啡酒餐商公會主席洪寶興受訪時表示,第一次聽聞有這樣的合作,可說是前所未有。 《新明日報》接到讀者通報,吉蘭丹路第28座組屋樓下一家名為“九江茶餐室”的咖啡店,每天都會有旅遊巴士將旅客載到那裡下車,讓他們品嚐獅城的海南雞飯套餐。 記者昨天下午走訪,就碰到有數十名國外旅客正在享用雞飯。住在那一帶不願透露名字的居民就說道,曾經在接近午餐時間看到一兩百名旅客前來用餐。 據悉,咖啡店業者也是雞飯攤老闆,但老闆婉拒記者的採訪,表示不便多談。 根據記者從其他管道瞭解,這位老闆之前曾在其他咖啡店有雞飯攤,當時因為有旅行社提出合作,就開始接待旅行團。 不過,因為執行上遇到一些問題,包括有咖啡店其他攤販申訴旅客佔據過多位子影響生意,因此老闆就決定頂下吉蘭丹路整個咖啡店自己做。 福州咖啡酒餐商公會主席洪寶興接受訪問時說,這樣的運營模式的確是前所未有。 “我本身從沒聽過有咖啡店招待旅遊團。咖啡店連同社區辦活動就聽過。” 洪寶興說,如果咖啡店生意比較冷清,這個模式不妨一試。不過,若咖啡店本身有固定的客流量,攤主大可專注於為現有的食客提供服務,沒必要選擇這種特殊的運營模式。 或引其他旅行社效仿 其他旅行社考慮效仿,讓遊客體驗獅城特色。 旅遊市場經理卓瓊華受訪時說,她認為帶旅遊團的客人去咖啡店用餐想法新穎,不失為了解獅城特色的好方式,會研究如何將這個部分融入接待的外國團行程。 “去咖啡店用餐是每個新加坡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可以感受到獅城文化。” 專攻入境旅遊團的旅行市場總監鄭玲娜受訪時說,不排除日後也安排咖啡店用餐的行程,畢竟是一個特色的文化體驗。旅行社目前主要會帶遊客去文東記、新瑞記等餐廳吃獅城美食。 咖啡店一天可招待五六百食客 咖啡店平時生意普通,接待旅行團不會對居民用餐造成影響。 根據記者觀察,這家咖啡店估計可同時容納約200名食客。有居民就說,這些旅客會分不同時段來,一天下來可以招待五六百人。 居民李女士(60多歲)指出,由於那一帶比較“偏僻”,咖啡店一向來食客不多。 “這裡位置‘太裡面了’,所以沒什麼外面的人來。我一般上吃飯會去其他比較多攤位的咖啡店解決,所以這個咖啡店接旅行團,我覺得沒什麼影響。”
1年前
獅城二三事
獅城二三事
泰萊粉絲場外冒雨聚集 雞飯攤派免費飯送暖
(新加坡9日訊)美國歌壇天后泰萊史薇芙演唱會一票難求,每場演出都吸引眾多無法買到票的粉絲在場外聚集。新加坡一家海南雞飯攤特地到場外,給粉絲送免費雞飯。 也是泰萊歌迷的海南雞飯業者唐俊偉告訴《8視界新聞網》,他們前晚(7日)準備了200份雞飯,準備到演唱會場外派給粉絲。 粉絲為霸位沒買晚餐 唐俊偉說,他看到許多粉絲沒辦法買到票,只能待在場外“聽演唱會”,一些粉絲也可能為了要霸佔好的位子而沒辦法買晚餐,因此決定送出免費雞飯。 “雞飯是新加坡的國民美食,我們非常驕傲能和本地和外地粉絲分享這道美食。我們印了一些泰萊的貼紙並貼在飯盒上。起初粉絲們都很害羞,質疑是否真的是免費的,看到他們享用雞飯時讓我們感到很欣慰。” 根據視頻,有兩名員工在綿綿細雨中推著車,給在場的粉絲送飯;唐俊偉表示,其中兩名員工因為冒雨派飯而病倒了,因此昨晚和今晚都沒辦法到演唱會場外派飯。 也有一些公眾建議他們往後可以向弱勢群體派免費雞飯。對此唐俊偉表示樂意,希望能與有興趣的義工和慈善團體洽談。
1年前
獅城二三事
帶你看世界
視頻 | 有錢任性?送餐員從泰國飛到獅城領海南雞飯
真的這麼好吃?為了一碟海南雞飯,竟然要送餐員特地從泰國飛到新加坡領餐?是有錢任性還是宣傳伎倆?
1年前
帶你看世界
讀家
【讀家說書】從Jocelyn Chia到新加坡:揭開獅城的另一面
從Jocelyn Chia說起,揭開新加坡“光鮮亮麗的背後,相對黑暗的一面。” 脫口秀藝人Jocelyn Chia提及馬來西亞飛機“不見”,再一語雙關說有“不降陸”,傷害了許多馬來西亞人情感。說來,脫口秀本質是表演,而Jocelyn Chia的笑話建立在馬新兩國糾葛的歷史,以及“分手”後兩國發展的反差。正是那些歷史糾葛讓馬新兩國有很多異同點,把很多事物擺在一起比較。 一如吵不停的肉骨茶、海南雞飯,到最近加拿大前部長掀起的椰漿飯之爭。常常覺得提及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就像從小一起長大的鄰居,凡事都被親友或師長拿來比較,誰長得較高,誰的學業成績較好,誰考進了大學,誰先找到工作,誰先成家立業…… 不管是新加坡人挖苦馬來西亞人,還是馬來西亞人自嘲,這些比較或者笑話每每成立,多半是建立在“新加坡在短短几十年內晉升先進國家”的不爭事實。無意繼續推崇新加坡有多成功,只是每個國家光鮮亮麗一面的背後,總有相對黑暗的一面。這些相對不完美的事實,對發展中國家如馬來西亞,也值得借鑑。 ◢不斷灌輸新加坡多成功 發生馬航玩笑風波之際,正好翻讀新加坡社會學家張優遠的《不平等的樣貌》。覺得巧合,Jocelyn Chia的玩笑建立在新加坡有多麼成功的論述,這正是書中寫到國家不斷灌輸,以致大多新加坡人都認可,且身體力行的論述:“我們告訴自己的故事是:在短短几十年內,新加坡成為閃閃發亮的全球化城市;我們以前很窮,現在很有錢;我們以前沒受什麼教育,現在孩子的標準化測驗成績在全世界名列前茅;我們安全、乾淨;我們真是太棒了;我們真是太棒了;我們真是太棒了。”這也是許多外國人看待新加坡的第一印象。不過,張優遠寫下但書:“為了維持太棒了的狀態,我們必須保持移動。移動、行動和流動,這些都不是隻為了做表面功夫,而是為了生存。一旦停滯不前,就註定要失敗。” 對於成功擺脫困頓的人,這個國家論述同樣可以用在自己身上,成為個人尊嚴;但是困在階級無法擺脫困頓的人,該做何感受? 此書開篇首章,張優遠就提醒讀者“破壞原有的敘述”。她做了3年田野調查,深入探訪新加坡貧苦階級的生活,發現他們的生活、工作、育兒、教育條件處處受限,以致他們不斷困在階級之中。想要好的工作,需要高學歷;想要子女高學歷,沒有多餘的錢給子女補習競爭;想要照顧子女,工作時間難配合,又沒錢托兒…… 張優遠以自己的生活情況當作對照組,“如何從我們的環境和生活方式的對照裡,找出影響每個人做決定和打造生活的制度出了什麼問題?”她引用Pierre Bourdieu的“誤認”(misrecognition)解釋,當我們認為某個制度是基於一套原理,實際上卻是基於另一套時,就會出現誤認。 在新加坡唯才是用的制度上,將人分類、獎勵。但這個制度所獎勵的“好”一直是以文憑、地位、財富和排名為標準,這個標準和價值觀並不中立,也不適用在每一個人。張優遠點出“誤認”在於,新加坡的制度看似在獎勵個人努力,事實上卻是獎勵父母傳承給孩子的經濟和文化資產。 張優遠開篇就提醒“拋棄原有敘述”非常重要,如果一直抱持著國家注入每個人體內的“新加坡模式”,人人都能靠努力翻轉生活,那我們永遠無法同理困在階級裡的人。正如書中生動寫到,當她在演講中提及窮人的孩子居無定所,必須在凌晨4時在公共場合衝冷水澡時,就會有“苦盡甘來”的老先生打趣說天氣熱,衝冷水澡很舒服。 張優遠提醒的同理心,放在其他社會也受用。我們總認為努力就會成功,但社會有環環相扣的限制,很多人無法擺脫階級。 ◢新加坡將馬來人推向邊緣 說到新加坡的另一面,一定要讀當地劇作家Alfian Sa’at的短篇小說集《馬來素描》。新加坡的馬來人只佔總人口15%,很少出現在主流文化中,與馬來西亞相反,是截然不同的光景。作為馬來西亞的少數(華裔)去閱讀新加坡的少數(巫裔)有種即視感。 例如〈團聚〉的主角原是新加坡馬來中學的理科高材生。原本馬來校文憑與劍橋文憑同等,卻在新馬分家後英語取得最高地位,他的文憑一夕變得一文不值。 《馬來素描》中文譯者蘇穎欣在譯者序節錄了總理李顯龍2006年的國慶獻辭:“許多年前,當新加坡還只是個漁村,我們的先輩來到這裡尋找更好的生活。1965年,經歷過共產主義和種族衝突,我們被迫獨立。突然間,我們只能靠自己。不過,我們努力不懈,從頭開始打造現代新加坡。”她寫,這種經典的“新加坡故事”,預示移民主導(土著呢?)、種族政治威脅和人民行動黨的努力。這些論述無不把馬來人推向邊緣。 蘇穎欣提醒,Alfian作品其實更意在拆解狹隘的“馬來人”身分定義──例如在當今馬來西亞,“馬來性”是用來排外的武器。如此一來,這些作品開創更具包容的“馬來人”定義和麵貌,在反思殖民遺緒的同時,也拒絕當代保守馬來民族主義。 ◢新加坡人既幸福又悲觀? 臺灣作家吳易叡的散文集《赤道上的極地》則是從外國人去看待“新加坡故事”。他接受臺灣聯合報《轉角國際》專訪說到,“如果去看很多調查,新加坡的幸福感可能排名全球很前面,可是它也是一個蓋洛普調查悲觀指數相當高的地方,所以會覺得很奇怪,為什麼這個地方所有指標都可以做到非常前面,而有時候會很矛盾。” 《赤道上的極地》其實寫的是吳易睿對新加坡的觀察,寫生活所見,例如衛生紙霸位文化;寫飲食文化;寫對人的觀察。但是他作為旅居者,比一般短暫國境的外國人少了遊客濾鏡,又比當地新加坡人多了客觀角度。他以“漫遊”形容,“我們不只要看到現象,還要看到現象形成背後的原因,要去看到你看不見的成分是什麼。漫遊是有歷史感的,因為看到的不只是現在。” 延伸閱讀: 漫畫之王陳福財的新加坡史/劉敬賢 今日新加坡雖是世界金融中心,但長期一黨獨大,以威權體制與嚴刑峻法聞名,讓人覺得經濟層面很先進,但政治社會還停留在過去。作者認為有必要以不同視角去詮釋新加坡的過去與未來。他以畫中畫的形式,創造了陳福財這個漫畫家及其漫畫作品。在層層疊疊的虛實交錯裡,對新加坡歷史有了多層次的不同解讀。 不確定的國家:李光耀與新加坡/謝裕民 這本書恰恰細緻鋪展了李光耀崛起的大背景,糾纏於左翼社會勢力與政治運動,以及周旋於馬來西亞的複雜過程。這是建國史光譜的色調變化,或李光耀強人政治下的暗影。——高嘉謙(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更多【讀家】稿件: 【讀家說書】鬧雞荒啊! 【讀家說書】世界糧食問題,引發連鎖反應…… 【讀家說書】網民是該進補媒體素養了! 【讀家說書】內褲與咖啡店關你屁事? 【讀家說書】別忘了他們仍在抗爭中
2年前
讀家
國際拼盤
泰國vs新加坡“誰的海南雞飯最好吃?” 意外掀兩國網民開戰
新加坡海南雞飯常被認為是去新加坡必吃料理之一。日前有一名泰國女子在TikTok評比新加坡與泰國海南雞飯,還將兩國海南雞飯的米粒、雞肉和配菜一一打分數,最後整體分數出爐,泰國海南雞飯大勝新加坡,意外引發兩國網民論戰。
2年前
國際拼盤
我們
馬來食肆賣叉燒飯 清真中餐促進華巫文化交融
華裔喜歡吃雲吞麵、叉燒和海南雞飯,對許多人來說是正常不過的;但如果馬來人也這樣告訴你,你會不會感到驚訝?
2年前
我們
邊緣評論
安煥然教授.海南飲食“南洋品牌”
這種飲食文化的在地創造和再創造,是基於一種“外延”尋求“他者”認可的取向。
2年前
邊緣評論
星雲
【外婆】不是不吃黃瓜嗎?/豆豆(怡保)
哥哥端詳我面前的海南雞飯,奇怪裡頭的黃瓜一片不剩。“你不是不吃黃瓜的咩?” 我不知道怎麼回答他。澆了醬油水的黃瓜片含在嘴裡,鹹味慢慢被稀釋。 這是奶奶切的黃瓜。 我對奶奶的印象是從3歲起;眼前這個叫“嫲嫲”的人,臉上總是堆滿笑容,不曾見她罵人或生氣。當時她在新加坡當洗碗工,下班後帶著到當地旅行的二兒子一家走遍牛車水大街小巷,手上拿著一部老相機,包包裡有兩三卷菲林。 一年幾次回馬度假,自己的東西帶不多,卻拎了大包小包給10個孫子帶玩具。 印象中有一次奶奶給我們帶回兩把巨型水槍,儲水量大約一公升,讓人感覺子彈永遠用不完;還配有手動的加壓器,不斷地抽動能把發射庫的壓力倍增,扳機一扣,有多遠就射多遠!上一次還玩得不亦樂乎的小水槍,頓時相形見拙。 奶奶給我們買玩具從來不手軟。她很懂小孩子的心思,知道我們百萬富翁玩膩了,就買一套億萬富翁,這鈔票上多個零,玩起來感覺很不一樣。奶奶為自己倒一杯冰啤酒,側躺在地上加入我們的房產遊戲;蓋房子收路費,她挺有天分!這遊戲一開始營業就是好幾個天:白天我們玩其他的玩具,等奶奶忙完了家務晚上一起繼續。 她很特別,好像西方人奶奶,不會因為骯髒浪費而不讓小孩子玩。 我小時候對搓麵糰頗感興趣,小販中心包子小哥手中搓著軟糯糯的麵糰看得我心癢癢。回想那一天我隨口對奶奶說“嫲嫲,我想搓麵粉。”她二話不說,馬上騎腳車到商店買來兩袋麵粉,然後在幾個孫子女面前展示她做包子的巧功夫,還有咖哩角、中國水餃、這個餃那個角……“你們玩了啊,嫲嫲要去剪花了。”邊修花邊望向屋內幾隻瘦瘦的北極熊,她笑了;花剪未落,就聽見孫子自豪地喊:“嫲嫲你看我做了湯圓!”“禁叻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哪有閒修花。 有時候奶奶會被爸爸“投訴”,說她為老不尊,教壞子孫,她聳聳肩就忘記了,樂滋滋地把幾包媽咪零食煮成快熟面,送進這群只吃零食不吃飯的瓜嘴裡,吃飽了就到院子裡幹農活。奶奶見剪落的木瓜葉一大堆,跑進屋裡找來幾根中秋蠟燭和月餅鐵盒,當場帶領我們辦場滿漢全席;晚餐還沒準備,老廚娘先作勢品嚐,稱讚我們做的菜好吃。 有一次奶奶見我凝視她收藏的相思豆,就笑眯眯地說:“嫲嫲帶你去撿要不要?”我眼睛一亮,“別告訴爸爸哦。” 那一刻,這裡好像一片淨土 那一天,她冒小雨帶我和哥哥搭公交到怡保中央醫院外的車站,手袋挎上,一隻手牽一個帶我們越過繁忙的大馬路,走到醫院對面的大樹下。 “哪裡有豆?”我失望地看著蒼綠的相思樹。“在地上啦!” 車來車往的大路邊,我們3人踩著溼漉漉的草地,逐顆逐顆地撿了一大瓶相思豆。那一刻,這裡好像一片淨土。 隨後不知怎麼地讓父母發現了,經媽媽的解釋,我才知道自己的無知答應為奶奶帶來多大危險。“如果嫲嫲跌倒或者被車撞到怎麼辦?”那天,還是雨天。 這相思豆後來被奶奶當作玻璃彈珠,剪剪黏黏個雞蛋託做成馬來傳統遊戲“充格”(Congkak)。 一年幾次如此相處幾天,每逢送奶奶上長途巴士回新時難免哭得稀里嘩啦;當時沒有自己的手機能撥電問奶奶你到哪兒了,或者不要回去可以嗎?只能回家後悄悄和著鼻涕眼淚吃奶奶帶回來的零食,一邊重看跟她上菜市時買的兒童書報。 好在幾年以後她終於決定回馬定居,到大伯的雞飯店幫忙;厚薄一致的黃瓜片,出自她的手。 “因為這是嫲嫲切的對不對?” 怎麼就讓他猜中。 “其實我也是耶。” 現在若在外頭吃海南雞飯,我總會把裡頭配的黃瓜也吃掉,心想說不定——這是別人的奶奶切的呢。
2年前
星雲
樂探子
全民食堂Gerai 大馬人的家鄉味
辣椒板面、奶油雞、XL海南雞飯、福州紅酒面線、叻沙等等,這些平民美食,對每個馬來西亞人來說,都有著超越S級的美味! 《樂探子》日夜在商業化口味氾濫的都市尋尋覓覓,終於在“客來”Gerai找到最傳統的原汁原味。除了堅持從原產地運送食材,老闆還特意向退休師傅拜師學藝,每一道料理都不禁讓探子們吶喊:“這才是大馬人的味道嘛!”
2年前
樂探子
有情有味
陳靜宜/關於雞飯,你知道多少?(下)
海南島也有馬六甲美食代表的雞粒飯嗎?答案也是有的。飲食作家林金城在《尋味地圖》提到,海南人將捏成球狀的雞粒飯稱為“飯珍”,方便攜帶。
3年前
有情有味
有故事的人
3.6令吉雞飯賣了9年
行管期間,我也儘自己能力捐錢給動物慈善基金,讓動物們有東西吃不至於捱餓。
3年前
有故事的人
大霹靂
嫩雞藥材浸泡皮脆肉滑 “記得來”海南雞飯香氣四溢
在江沙紮根百年的海南人,大多從事飲食行業,除了衝咖啡、煎雞扒博得食客的稱讚之外,海南雞飯也是他們的拿手好菜。
3年前
大霹靂
南北吃東西
【南北吃東西】雞飯旋風(下)
配味念醬,就不是海南孰是孰非飯了。那是廣西雞飯。
3年前
南北吃東西
文藝春秋
【專欄.所見微塵】李憶莙/畢竟這個時代了
畢竟這個時代了,小家庭,哪還作興為了吃那一盤半碟的客家梅菜扣肉或釀豆腐而蹲在廚房裡搞上大半天?還有,想想那廚房吧,善後工作又得再耗上半天。時間寶貴唷,真的划不來。
3年前
文藝春秋
更多海南雞飯
下一個
結束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