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深耕

(一)蜗牛 在爱情的世界里 我是一只蜗牛 明明已经很努力了 还是追不到她 (二)飞机 我曾经大声喊过我爱你 只不过 那天飞机离地面太近 把我给你的爱载走了 (三)我把爱情泡成一杯无糖咖啡 我把爱情泡成 一杯无糖咖啡 想你的时候很精神 但也很苦 (四)未来夜市 我在夜市里 买了两包氧气 回家才发现 忘了买火箭的燃料 (五)互联网 互联网是一锅热腾腾的油 炸开了人们最爱的热议和声音 我循着毫无轨迹的声音 尝试寻找虚拟中的真实 ​ 【刘育龙评语】 (一)这首诗通过描述自己在爱情中的无力感,使用蜗牛作为隐喻,强调了自己的努力却徒劳无功,增加了幽默感。但是,表达的感情比较平淡,缺乏情感和情节的起伏和转折。建议适当添加一些形象生动的描写,让读者更容易沉浸在诗歌中,感受到作者患得患失的心情。 (二)这首诗短小精悍,通过飞机这一场景巧妙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但是,作者没有明确地交代“那天飞机离地面太近/把我给你的爱载走了”这两句的因果和逻辑关系,以致读者很难体会和解读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三)这首诗通过将爱情比喻成一杯无糖咖啡,不乏创意。不过,整首诗歌节奏缓慢,缺乏节奏感,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押韵和节奏变化,让读者更容易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四)这首诗以未来夜市为背景,通过描述购买氧气和忘记购买火箭燃料的情节,展现了未来世界的奇妙和不确定性。整首诗的意象和意义比较零碎,情节的交代太过简略,无法有效地引导读者去联想和想像。建议适当增加一些细节描写和对情景的具体化,让诗歌更具表现力和更为完整。 (五)这首诗通过将互联网比喻成一锅热腾腾的油,强调了网络上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的喧闹和混杂,表达了人们在充斥谣言和假消息的虚拟世界中探索真实的渴望。整首诗气氛热烈,“声音“一词出现两次,建议稍作修改,以免令读者产生作者词穷的印象。
6月前
晚上8点,夜凉如水。 我穿着一件早上出门时顺手拿过来的加厚版黑色外套,手指下意识地玩转着无印良品的多功能三色原子笔,坐在56号的位子上待命。 偌大的视听室,56号位子卡在不上不下的中间带,上面挺多人,下面也挺多人的。 我的左边有人,右边也有人,大家隔了不大不小的一段距离,看得见彼此脸上的神色,但看不见彼此落笔的答案。 这样一个庄重的时候也不乏交头接耳的热闹。但我想这是不可抗力的,场景安排得不适当,大家也都是成年人了,显然校规校训什么的已经起不了威慑的作用。哈,我说真的,年轻人熬夜到早晨5点都不曾怕死,这点擦边的事情根本没在怕的啦。 倒计时开始了,我收回注视众人的目光,按下原子笔黑色的那头,开始在脑子里翻箱倒柜,企图把前几天一股脑丢进去的资讯又一股脑地丢出来。用“丢”再合适不过了,这是唯一一个使我在有限的时间里呈现信息量最大化的方式,已经顾不上看官的阅读体验良好与否了,我只能不停地写。 书,是笔的使命。奋笔疾书,是文科生的宿命。我给予笔春蚕到死的自豪感,把它用到断墨;笔也纵容我胡编乱造的无厘头,把手磨至茧出。 “请考生停止作答。我重复,请考生停止作答。” 我听话地放下了那支笔,它还没有断墨,而这已经是这个学期的第四门,也是最后一门考试了,它竟然还没有断墨。 我想起来SPM断墨的那十几支笔,几乎每考一门就会报废一支。当时我还是一个理科生,算算数、解解答,处在人生的知识巅峰,见题拆题,很是容易。 不过几年时间,进大学后,我就几乎是把所有中学时期学过的东西都还给老师了。 这最后一门考试是古典戏曲,落在了西方情人节的这一天。考试结束后,大家鱼贯地从狭窄的视听室门口走出去。夜深了,但我们不见疲惫,都在为考完试而高兴。 这一个学期结束了,这辈子再也不会有一模一样的今天。人易老,事多妨,梦难长,杜丽娘一定已经见到情人。 【方路点评】 以学校考试、上考场为场景,奋笔疾书,给予笔春蚕到死的自豪感,写出了成长中面对每一场考试的体会,最后一门古典戏曲考试落在情人节,仿佛《牡丹亭》的杜丽娘见到情人。文字稳健。
6月前
新年,家里总要有年饼;有年饼,才有年味。 少儿时期,喜欢吃年饼,也喜欢一家人开心制作年饼的过程。年近,母亲会在屋前排了长长的火炭炉,一家人就围坐在火炭炉两旁,帮母亲烘烤粿加必。母亲戴着米色布手套,打开预热好的粿加必模型,把调好粿加必的粉浆用一个小勺子淋上,合上模型,就放在火炭炉上烘烤,间中还翻转几次,让粿加必烤得均匀,颜色不焦。约五分钟时间,母亲打开粿加必模型,香味飘散开来。母亲似乎不怕烫,迅速把烘好的粿加必轻轻一拨,整片粿加必就抛向坐在她面前的我们,我们紧张兮兮的忍着烫热,快手把它两折成三角型。母亲手脚快,抛来的粿加必越多,我们几个小屁孩的神经越是紧绷,边折边喊叫。有时来不及折,粿加必硬脆了,我们就趁机当下把那薄薄的一片粿加必塞入口中。母亲在一旁唠叨,我们却乐得一片片入口。那是我记忆中最隆重的年味预习。 有时不烤粿加必时,却是靠在热油油的钢锅旁,以型似蜜蜂窝铁模炸着甜甜脆口的蜜蜂窝。制作蜜蜂窝比制作粿加必沉闷,锅小,不能太多人,只靠我和母亲以铁模裹着特调浓稠粉浆一片片炸着,往往累了整天下来,收成却只是两三罐。然而,我还是喜欢蜜蜂窝多过粿加必。一直到今天,蜜蜂窝都是我新年必备的年饼,粿加必却未必。 教书时期,有个学生常常带着她母亲制作的年饼到学校卖,我通常都为了体恤她母亲辛苦而买。其实,年岁渐长,身体开始不能负荷高热量食物,就不怎么吃年饼了。没关系,就当作新年贺礼送人吧!当下我总是这么想。 后来,我发现,学生新年来访,师生围着我家大圆桌话当年聊近况时,一边喝着100号,一边吃着年饼,饶有年的趣味。几年下来,我还发现有个学生超爱年饼,每每谈笑风生中,不忘一口又一口,一罐年饼很快就露出空隙。于是,后来的新年,我不但为送礼而买年饼,也开始为学生买年饼,然后期待着一年一次酝酿师生情的相聚时光。 大疫之年,疫情逼人谢绝访客。学生缺席了,原本黄家姐弟新年团聚也散了,可我还是惯例地从市场把年饼一罐又罐带回家,让年饼来充当新春布置,家里才能继续氤氲着年味。待年过后,才开始开罐吃些,或者送给我家钟点女佣乌米吃,又或者拿去给黄家小妹。忘了说,黄家小妹也是喜爱年饼者。 【方路点评】 这篇作品以小时过年和母亲制作粿加必(蛋卷)、蜜蜂窝牵引出和年饼的因缘,长大后和以年饼与学生相聚,写出浓厚的年味和记忆。
6月前
我闭上眼睛,等着诊所的护士叫我的名字。因为是第一次过来,刚刚填过了个人资料,签了几个名字,可是我并不知道签过的纸张是什么内容。坐在周围的女病人,一些好像肚子里藏了足球,一些好像挺着大肚腩而已,一些肚子大得好像快要爆炸了。 怀孕并不是生病,不过妇产科医生都把我们称为“病人”。我闭着眼睛想着,应该怎么称呼我们呢?毕竟我们来诊所看医生,不叫病人可以叫客户吗?可是我想不到英文的‘patient’可以翻译成什么更贴切的词语。想这个有的没的,目的是要把我忐忑不安的心情压下去。不过最终还是回到了原点:今天我是来堕胎的。那我算不算病人?我子宫里红枣般的胚胎是一个小生命,并不是肿瘤,怎么想,孕妇也不算是病人。 当初,发现我怀孕的时候,正踌躇着要不要告诉志明,怎么知道那个王八蛋竟然比我快了一步,一个简讯发过来:我们还是继续当朋友吧。连分手这两个字都不敢明确地说出来,我就断定他是个懦夫,接下来的任何事情我自己一个人承担,与他无关。 “Boey Chin Yi” 护士叫了我的名字,在一扇灰色的门前等我。她手里拿着一个文件夹板,是我刚才填上的表格。她推开门让我进去,门后是个走廊。往前走了约20公尺,来到一座电梯前,‘叮’的一声电梯打开,那位护士和我一起进去,按了其中一个按钮,电梯开始向下降。 电梯门一打开,一阵凉气扑来,有一股很香浓的中药味,眼前是一间高级医院,工作人员穿着白色外套走动,每个人的脸上一副忙碌的样子。其中一个女人脸带微笑向我们走来,她向护士点了点头,护士把手上的文件夹板交给她之后就退下了。 “你好,请你确认一下你的姓名和出生日期?” “梅沁怡,90年8月9日。” 她看了手上的资料点了点头。 “欢迎来到伟益中医院。我是陈医师。请跟我来,我会带你到第一站。” “我是约好了在林诊所做一个手术的。这个和我的手术有什么关系?”我不耐烦起来,担心像这样高级的地方,走过一块地板也要收费。 “你放心,这个过程包括在你的手术之内的。”我完全不知道堕胎的程序,只好安静地跟着她。 我随着她走进312房,陈医师请我坐在米黄色沙发上。她端上一杯饮料放在我面前的小桌,说待会儿手术会消耗大量元气,需要喝一喝这杯中药做好准备。我喝得出红枣枸杞子的味道,还有一种特别香醇的味道,说不出是什么上等的药材。一喝下去,感觉到一股暖气从丹田延伸至全身,一定是上等补品。 陈医师说了这杯茶可以补气养颜之类的好处,接着按一按遥控器,四面墙亮了起来,原来墙内都是橱柜,仔细一看,是一排排的透明玻璃樽,里面装满类似红枣和人参的药材。陈医师指着墙里的玻璃樽,说这些都是一个月至三个月的胚胎制成的上等药材。刚才我喝的那杯中药就是这些药材炖成的。 我听了大惊,立刻作呕。陈医师没留意我的反应,一脸光荣地观察橱柜里的玻璃樽,好像一个个都是她亲生孩子一样。 陈医师回过神来,发现到我扭曲的脸,拍一拍我的肩膀,说这药神奇的地方是一喝下去立刻就打到身体各处任脉。不等我反应过来,就拉着我往后面的另一扇门走去。 跨过门栏那一刻,眼前一亮,药材味扑鼻而来。我们到了好像炼丹的地方,有约十排的长桌长凳。凳子上坐着密密麻麻的鬼仔,井井有条地在工作:有的在煎药,有的在捡药,各自忙各自的。 陈医师解释说这群鬼仔是由4个月到6个月的胎儿制作出来的。它们是这个中心的员工,负责处理中心的出产过程,从3个月以下的胚胎到7个月或以上的初生婴儿的器官都由这些鬼仔帮忙处理。 鬼仔比孩子容易养多了 “7个月以上的初生婴儿?”我看到眼前的情形已经吓到半死了,可是陈医师这句话让我觉得更可怖的还在后头。 陈医师打个手势要我跟着她走。我们从炼丹房后面的一扇门进入一间密室,透过一片玻璃看见好像手术室的情形:穿着白袍的人在手术台上动着手术。躺在手术台上的是一个刚出世的婴儿。 “这是最后一站了,我们在这里处理7个月到九个月的婴儿。因为世界上有很多孩子,等着捐献器官,这些弃婴的器官将被捐给那些有需要的人。” 我抱着头,呼吸急促,无法接受刚刚所看到的一切,对着陈医师大喊:“你们怎么可以那么残忍,这些都是活生生的孩子啊!” 忍不住大哭起来。 陈医师一脸不解的看着我:“可是梅小姐,你这是怎么的?你现在不是已经和林诊所约好要来堕胎的,不要这个孩子吗?从你体内拿了出来丢掉就是垃圾、废物,那我们在这里做的都是废物利用。我们又不是去偷去抢,只是利用你们不要的东西罢了啊! 好了,不再啰嗦了。你看看这张价格表。这个正是我们今天带你来这里的目的,因为在不同的时期拿掉孩子有不同的价格。越迟拿掉,我们给你的补贴金就越多。这只是给你多一个选择。更何况,你刚才已经签名同意了,把拿掉的胚胎全盘交给诊所处理。如果你答应和我们合作,你还有钱收呢。” 我呆呆地看着陈医师交给我的价格表。 First Trimester (一至三个月) – RM XXX *Second Trimester (四至六个月)- RM XXXX Third Trimester (七至九个月) – RM XXXXX *如果您选择四至六个月的配套,我们将提供专业的魔法和巫术,把胎儿制成鬼仔。 陈医师说:“鬼仔比孩子容易养多了。不会哭闹、不会生病、永远那么玲珑可爱。当然,如果你最终舍不得而打算收留它,医药费就另计了。” 忽然,紧急铃响起,透过广播系统报告,得知炼丹房里有两只鬼仔打起架来,请陈医师到那里平息风波。 陈医师对我点点头,叫我考虑了之后再告诉她,刚才的护士会带我回林诊所去。说完,她就从刚才进来的门出去了。刚才的护士不知何时已静悄悄出现在我身旁,带我走回刚才的电梯,回到上面去。 一到诊所,我立刻飞快地离开那个鬼地方。 5年后…… 我在机场的星巴克一面看书一面喝抹茶拿铁,等待东京的班机去旅行。忽然有一个母亲,追着她5岁的孩子,到隔壁桌坐下。孩子很可爱且好动;他的母亲看起来一副疲惫的样子,不时向我投射羡慕的眼光。 我给她一个鼓励的微笑。5年了,那时候胚胎只有红枣那般大。现在,那孩子也应该有隔壁桌这个孩子那般大了。我心里祷告:但愿我的孩子在他的养父养母的抚养下健康快乐地长大。 【方肯点评】 这篇小说写准备堕胎的主角,发现诊所利用被舍弃的胎儿于不法用途上,最后在道德和伦理的冲撞下,主角选择把孩子生下来,并交给他人收养。 这是一篇探讨胎儿生命的问题:孕妇决定结束一个人的生命,抑或将孩子的一生交给另一个陌生人,这等同于对一个生命的舍弃。作者做出第三个决定,那就是交由他人收养,甚是政治正确,结局也圆满。 作者发挥了想像力,把背景设定都交代得清晰,只是在描写和刻画还需要再加强。比如诊所的氛围、人物的形象等。 ​
7月前
7月前
嚎~嚎~ 我怎么好像听见狼嚎?市区怎么会有狼嚎?可是声音好真实,不像是电视机传出的声音。 嚎~嚎~ 不对,真的有狼嚎!这次我还听见了动物快速奔跑的声音,而且是很多动物一起奔跑的声音。我赶忙从床上爬起来到窗前看看怎么回事,因为我在的楼层比较高,所以顺着声音的方向看去,能够看到隔壁工厂里面竟然真的有几只狼崽! 我们这里虽然比较偏僻但也不至于有狼啊,到底为什么会有狼在那间工厂里面呢?我前几天经过时都没有看见,难道他们是非法贩卖动物的组织。为什么那个狼崽好像变大了,不再是是狼崽了,狼都长得那么快么?只是短短几分钟就长大了。 我还看到它奔向了间工厂的员工,那间工厂的员工不多,只有十几个,这时他们全都拿棍子对抗着那几只狼。这时想起我应该要报警,我快速的回到床头拿起手机报警,但警察并不相信我,觉得是我看错了,认为那些是哈士奇。警察不相信我,我也没有办法。当我再回到窗边看看时,工厂已经一片狼藉,触目都是血红一片,狼只受了一些轻伤,工厂员工就比较惨烈了,现在只剩下四五个在反抗,其他的都被撕裂了。最重要的是我看见有一些狼尝试从工厂出来,工厂附近只有我们这一栋旧楼,我得快点离开这里,我们这里的门可不牢固。 我快速的收拾了一些必需品后,就去找了隔壁屋的阿姨告诉她现在的情况,让她快点收拾东西和我一起走。我们这一栋楼只有四层,最底层是空地,接下来的三层每层都有三四房的住户,人不是很多,因为这里很偏僻,如果不是房租便宜我也不会搬来这样的危楼。我住在最高的一层,这一层只有我和隔壁屋两户人家,隔壁是一个阿姨和她老公住,她老公出去上班了所以现在只有阿姨在家。 阿姨在听了我说后就去窗边看了一眼,确定我说的是真话后就一边收拾东西,一边念着“我就说他们不是什么好人,每次在那里偷偷摸摸,一看就是就是坏人,现在报应来了吧,还要连累我们。”我看着阿姨慢吞吞的收拾,我在一旁着急的催促她,她还是慢慢的收拾着,还说逃命这些东西一定要带够不然还不如不走。我没有办法只好告诉阿姨我先到下面通知其他人,待会再回来带她离开,不等她回复我就急匆匆的通知了所有人。 等我再回到楼上时阿姨终于收拾好了,我赶忙拉着她就往下奔,等我们到二楼时就看到有两只狼已经在楼下徘徊了,而且它们比我刚刚看到的更加大只了。更奇怪的是它们好像看不见一样一直四处乱撞,这时候楼下的一个瘾君子不知道是毒瘾发作,还是想要打败狼竟然向一只狼跑去,这时狼也察觉到他的存在飞快奔向他,不到一会儿他就被吃得只剩残骸了。 但是也因为他的牺牲,我发现这些狼的确是盲的。有好几次都是他发出声音狼才知道他的位置,也就是说那些狼是听声辨位的,只要我们安静的待着它就发现不了我们。这时有一只狼找到了楼梯的位置要走上来,二楼的一个小弟弟看到后要尖叫,我立刻向大家比出保持安静的手势,他的妈妈就快速的按住他的嘴巴,即便如此那狼好像也听到了一点声音向小弟弟的方向望去,我小心翼翼的从背包中拿出不知道什么就往远处丢去,它听到后果然向远处跑去。 狼群好像杀不死一样 我刚松一口气就看到另一只狼已经从另一边的楼梯上着来了,我知道我们一定要乘刚刚那只狼还没回来前就快点到楼下去,然后离开这一区我们才能安全。想到这里我就指挥着大家轻手轻脚的跟着我走下楼,我们一到底层那只狼就上到二楼了,幸运的是它并没有回头到底层,而是继续往上去到三楼,但是我们还不能松懈因为刚刚被引走的狼已经回着来了。 我就带着大家一直奔跑逃离那里,经过工厂我看到剩下的员工也被吃完了,狼群也因为听到我们奔跑的声音向我们追来,我带着大家以更快的速度跑走,但我们毕竟比不过它们的速度,在我们就快要被追上时有人丢了烟雾弹将它们击退,那些狼一闻到这个味道就立刻往回跑,像是遇到什么恐怖的东西。 看到狼群走远后我才看向和我一起跑出来的人,幸运的是大家都还在,但刚刚救我们的人把小男孩的妈妈抓了起来。原来他是那间工厂的合伙人,小男孩的爸爸是负责人,他们在进行一项研究——基因混合技术。他们要把狼的基因和蚂蚁的基因混合,因为狼皮可以买很高的价钱,但狼生长的速度太慢,数量太少,所以他们就加入蚂蚁的基因让狼生长得快一点。他们尝试过很多次,这次是最成功的,但没有想到生长速度太快了,他们还没准备好就已经长大到他们不能控制的地步。 现在实验失败了,他要拿回属于他的股分,所以要小男孩的妈妈带他回家拿回他的钱。他不理会狼群还在里面就要带着她往回走,小男孩看着妈妈被拖走就一直哭闹着,我不知道我是不忍心看到男孩哭闹还是什么,我竟然自告奋勇代替她去把钱拿回来。全部人都震惊的看向我,他答应了,虽然我话一出口就已经后悔,但既然话都说出口了,也只好硬着头皮去了。不过这个男的不是有可以驱赶狼的烟么,应该不会有事。 我跟着男人往回走,他给了我一把枪,我疑惑的问他“为什么要用枪?用你刚刚的那个烟就好啦,它们就很害怕了。”这时我才知道男人没有烟了,我们已经走到楼底,我想要退缩都不能够了。我和他小心翼翼的避开狼群走到二楼小男孩家,找到小男孩妈妈说的保险箱,可是我太害怕了,手一抖就输错了号码,保险箱的保安系统被启动发出刺耳的声响,我赶忙输入正确的号码,声音才停止。 但也来不及了,听觉灵敏的狼已经冲了上来。他一边枪射着狼,一边让我快点把钱拿出来,我愣一下后就快速的把钱装进背包。不知道是不是变异的原因狼群好像是杀不死一样,被枪射后只是倒下就立刻起身,我把钱拿好时门口已经被狼群堵住,他感觉也撑不下去了。我看到旁边的蚊油灵机一动,蚂蚁都很害怕蚊油,现在这些狼的体内既然有蚂蚁的基因有可能也会害怕蚊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将蚊油喷向了狼群,狼群真的晕倒了,我拉着他立刻跑向外面。我们去到外面就看到了消防队和武装警察,我不知道最后他们为什么会来,他们用一个炸弹炸毁了整个小区,这些我都不关心,重要的是我活下来了,而且政府也给了我们一笔不少的抚恤金,也可以说是封口费,让我们保守秘密。 【方肯点评】 这是一篇充满趣味的科幻短篇小说,写狼基因变种失败,酿成狼群厮杀人类的下场。 原本以为这是很普通的故事脉落,但作者在细节发挥个人创意,比如将狼和蚂蚁的结合(蚂蚁加速狼的成长),用杀蚂蚁(喷蚊油)的方法击退了狼,虽有点荒唐,但不失逻辑。在一场紧凑而急迫的逃亡、追杀的过程结束后,作者在结局处理的是现实问题:受害者的遮口费,蕴含着黑色幽默的味道。
8月前
8月前
散文組推薦發表/只有我和影子記得 文◆黄佩榕(新山) 之一:小时、愧、歉 我的姐姐是位脑瘫儿童,小时候的我不知道,大人们解释了也不明白,只知道姐姐生病了,只知道她和其他人的姐姐不一样。她怕吵闹,讨厌陌生人,怕打雷,怕烟花,所以安安静静就是妈妈要求的标准。小孩子不能大哭大闹,可以玩乐但是不能大笑,因为这样会吵醒睡觉的姐姐。 虽然说不可以,但是小孩子最难做到的事情就是控制自己,有时候还是因为和哥哥玩闹而大喊大叫。当我们反应过来时已经太迟了,我会安静下来仔细去听楼梯的脚步声,一步,两步,家里木制的楼梯发出“咿呀”的声响,眼睛死盯着门。等门打开时我和哥哥就会冲向角落,一边因为难忍恐惧而尖叫着,傻傻的缩在角落,还是会挨一顿打。 后来妈妈生了一场大病,没办法照顾姐姐,爸爸让我不去学校在家照顾姐姐。 四年级时的班主任是位很严肃的老师,哪怕站在她面前,我都不太敢直视她的眼睛,直到她命令我看着她。我会习惯性的用手攥紧自己的校裙,然后等着面前的人开始问话。问话的内容就是为什么自己没来学校,而且又没写请假单。 我说出爸爸已经为我准备好的答案,保证自己被老师问时能够回答。 “因为要照顾姐姐。” “为什么要照顾姐姐?”老师的表情凝重,蹙起眉形成两道重重的阴影,双眼直勾勾盯着我,在“照顾”两字上加重了语气,身子和脖子向前倾,左手微微张开且五指伸向我。我的裙子越攥越往上拉,因为紧张和害怕让呼吸不稳,这个问题爸爸没告诉我答案。我感觉鼻子开始泛酸,为什么姐姐需要我照顾?是因为她生病吗?还是因为她和其他人不一样?最终在我要开口时,眼泪还是溢出眼眶,呜咽的说:“因为姐姐不会走路。” 之二:我不在的明天 以前,每天早上六时就要走到下一条路口等巴士,泛黄的路灯,车底下藏着的猫,周围安静得只听得见我的脚步声,是每一天机械式生活的安慰。巴士上,只坐着寥寥几人,他们垂着头,或是看着窗外,窗外的路灯,都无法让他们涣散的目光重新凝聚。也许,他们和我一样早已腻烦了这样重复的日子。 到了学校,阴沉的走廊只会回荡我的脚步声,眼前却没有一盏明亮的灯,只能从昏暗等到天明。那时候的我讨厌学校,班上那位被蝴蝶围绕的孩子和我不一样,嘴边哪怕没有闪亮亮的话语,都能是最璨丽的一朵花。某一天花朵将话语制成一把刀,刺向角落里低头的人。她和蝴蝶们一起嘲笑这个人,引来班上所有人的目光,这时候的每一个目光都像是一根根刺,以前从没想过独处是原罪,恐怕就如命运一般,无法改变。此刻的画面彷佛回到了过去,某一天,某一刻,和现在被注视着的感受是多么的相似。 回到家里,没有一句话能说出口,张开嘴时那些话拥有和我一样的性子,只想往里钻,到深处最安逸的角落里沉眠,哪怕吐出舌头去钻牛角尖,都没有一句真话。母亲会难过的哭着说我就是外边捡来的,树生的,怎么就不会为家里着想;父亲说病痛缠身的人比我更痛苦。从此以后那些真心话就寄居在身体里一天天发酵,哪怕用手指往喉咙里扣都吐不出来。 我渴望消失,像电影里最后一缕的阳光在地平线上消亡,时而产生出我已经从躯壳中消失的解离状态,麻木行走的这个人已经不是我,此刻我移动着但是我的意识已经不存在了。静悄悄的,默许自己离开这副沉重的躯壳吧,哪怕被他人伤害也感受不到,这里什么都没有了。今天的我疲惫了,明天的我不在了,每一天都宛如是最后一天。 【方路点评】 这篇写得很好,写出成长过程的点滴,虽有些灰暗,但仍清晰、细腻的记录下来,照顾生病的姐姐,在学校被嘲笑,在家里面对父母亲的言语,甚至渴望消失,不要再受到伤害。
9月前
联办单位:马大中文系、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 协办单位:星洲日报活力副刊   詩歌組推薦發表/琴酒 文◆葉思杏(沙亞南) 你像钢琴师般出现 在深夜的酒馆里 你演绎的那些变奏的钢琴曲 尾韵深度复杂 似有暧昧的延续 你的指法纯熟 似有炫技的嫌疑 你的琴谱都是别人的名字 玛芮、亨利爵士、坦奎丽十号 还有,一颗庞贝蓝钻镶嵌在月亮旁边 我沿边倾斜地注入 苦味的奎宁水 小心地重复搅拌和提拉的动作 避免冰块和冰块之间产生剧烈撞击 避免气泡被任性粗暴敲破 单脚支撑着,三根手指捏着 避免直接触碰而使温度升高 还有,一片翠绿的青涩卡在杯沿 好像毫无意义的装饰物 喝下自己调制的琴汤尼 好像品酒师般存在 前调是鲜明的杜松子木质味,和清新的柑橘味 中调融入微甜的花卉,混合着野生紫罗兰的淡香 后调是带有冲劲的草本香料,或有麝香 后来,我终于知道 世间的灵魂都拥有类似的经历 如果发酵已至顶点 如果蒸馏是必要的 无法逃避分离 【吕育陶点评】 诗里使用了很多调酒的术语,调出来的酒叫琴汤尼(Gin Tonic),所以诗题就叫琴酒。 诗人通过描述自己调制琴汤尼的过程,进一步表达了对于这种情感体验的深刻理解和领悟。诗人用一些细节描写来营造出调制琴汤尼的氛围,如小心地重复搅拌和提拉的动作,避免冰块和冰块之间产生剧烈撞击,避免气泡被任性粗暴敲破等。这些描写和琴曲中的尾韵深度复杂等元素相呼应,加强了诗歌的整体意境。 最后,诗人通过表达“如果发酵已至顶点,如果蒸馏是必要的,无法逃避分离”的观点,深刻地诠释了情感的起伏和分离。每个人都有着类似的经历,需要经历情感的发酵和蒸馏,最终无法逃避分离。这种分离也许是从自己的琴曲中,也许是从别人的琴曲中,但无论如何,都是一种必然的经历。 詩歌組推薦發表/ 秘密 文◆廖愷琳(吉隆坡) 没人能理解细碎的毛毛雨 即便弄湿身体也不在乎 就如爱说话的你一样 “如果每颗心都有距离 又何苦把自己靠的那么近” 或许我刚刚错过了什么 窗外依然絮絮叨叨 如果每个磁场都有引力 为什么我们仍像手扶梯一样生生不息 却生锈老去 你说我们还年轻 而我从你的白发 看见了端倪 你笑我 总是在柜台没人的时候听雨 可是我知道 这只是撑开一把伞接住你 或许我们真是同一颗星星 在某个轨道交叉相遇爆炸 那些拆开塔罗牌的顾客 是否透露着一种隐喻 于是我想起那天错过的捷运 疑问仿佛刀片 被你捅破以后温柔地撕下条码 你撕开塑料包装 使我们之间不再廉价 收银机铿锵开关像梦 而主管鬼使神差导致我数次被吓醒 所以我知道言语代表一种情思 你身上有古龙水的味 道: “我想看你拿相机的样子” 你说了很多专业术语却没有教会我 如何摆脱云雨 雨停时你已经离开 你转身却没有把我的心情转台 我拒绝使用你讨厌的俗套 所以戴上耳机 当作一颗颗打落键盘的雨滴 想你的时候我忘了大雾 一首歌后仍然没有 忘记 【刘育龙的评语】 这首新诗展现了作者对人际关系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和感悟。作者通过雨和磁场的比喻,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和吸引力的微妙关系,以及时间对人的影响。作者也借着窗外绵绵不绝的雨声和错过的捷运等意象,表达了人与外界环境的互动与碰撞,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与心爱的人的错过和离别的惋惜和不舍。 整首诗用诗意盎然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对过去和现在的情感体验,以及对生命和存在的思考。作者通过对话和场景交代,刻画了叙事中的角色形象,展现出对爱情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这首诗情感丰富,行文舒缓自在,表达了深情和眷恋,读起来具有感染力和共鸣力。 詩歌組推薦發表/脫靶 文◆李鈜沬(吉打) 当灵感瘦成一支箭 最怕被时间拉弓上弦 文字在箭矢击中靶心前 最容易脱节 许是风向,许是意向 锯断思维的锁链 模拟不出任何高端走位 患失灭迹在不着边际的雷达 在每次开端的轮回里 自觉探索诗的定位 该拿什么来试炼 二十年的功力铸成一箭 别把比赛充任靶心 奖项沦为猎物的标签 狂想修炼尖锐的鹰眼 前推后拉的弓弦,慢镜头下 成败始终悬于一线 越想瞄准红心 越是失控在箭矢哆嗦的瞬间 崩坏 文字瞎扯的神经线 找一个没有红心的靶子 犯不着乱套弓弦 挣脱框架 滑出自在的弧度 不怕中途失重 折断,尾藏溢满失落的双眼 要不,还给文字自由发射的空间 偶尔一次脱靶 未尝不是 一种愉悦? 【吕育陶点评】 这首诗的题目是〈脱靶〉,通过箭和靶子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写作创作的思考与感悟。 首先,诗人用“灵感瘦成一支箭”来形容写作创作的过程,描绘了创作过程的艰难与不易。其次,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担忧,担心时间的压力会让自己的创作脱节,让文字在靶心前脱离。这一担忧意味着写作者在时间和灵感的压力之下,很容易失去自我,失去创作的灵魂。 接着,诗人试图探索如何找到一种新的创作定位。在这个过程中,他提出了一种非常有意思的观点,即找一个没有红心的靶子,避免被传统的奖项和标签束缚,避免过度的期望和自我要求,找到自由自在的创作方式。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于“脱靶”的理解,她认为,偶尔一次脱靶未尝不是一种愉悦,这表明创作的过程应该是自由而有趣的,不应该过于执着于目标和成果,而应该在过程中寻找乐趣,寻找自由。 这首诗展现了写作者对于创作的深刻思考和体验,通过箭和靶子的比喻,富有想像力地表达了写作者对于创作的痛苦与愉悦,呈现出一种新颖而富有启示性的创作态度。
9月前
9月前
1年前
3年前
    1.夜 作者◆蔡雯爱   夜 静静地 独处一隅 思念着 无法碰面的 昼 【吕育陶点评】这是一首看起来简单的诗,不简单的是文字多歧义,第三句“独处一隅”,可以是夜晚某人静坐在角落,想念着无法见面的另一人,也可以直指夜晚本身,把夜晚拟人化,想念着永远隔开的白昼。全诗以昼夜的对比,勾画出安静时浮出的思念情绪, 意象准确,令人反复咀嚼,为那无缘见面的遗憾感叹。 2.偷窥五月   作者◆傅嘉正   我透过房门的缝 偷窥门外盛放的五月 大地炎热如火,燃烧众多远行的欲望 被镣铐困住的双足走不出 地图的路线,只得透过小小方格 聆听万物阐述的境况 双足于第一个五月丧失主权 终日反锁在四堵墙内维护 生命周期。路上行人因烈阳而蒸发 车流停止流动,建筑体内失去 运作的细胞。线上世界却活了过来 热络的叫卖、喧闹的直播、四窜的小道消息 被众人搅动了四百次 调成一杯咖啡麻痹感官 第二个五月,升起的曙光悄然转暗 反弹的数字二次绑架 逐渐明朗的步伐 备考的学子、通勤的白领、坚守的前线再次 送别日光。商场吐出人流,学校虚拟化知识 餐厅不再收留的食客,一如国会大厦拒绝接纳 急躁的政客。我重回屋瓦之下与自己相聚 通过失去钥匙的钥匙孔 重新窥看这个五月 五月的风拂过噤声的城市 我躲在堡垒里听雨声捎来的故事 日复一日空等一扇敞开的窗 和一个不需 窥探的理由 【吕育陶点评】全诗分两个段落描写不同的五月,去年五月是也是第一次行管令实行之时,虽然天气闷热,那时网上直播刚盛行,许多人还无聊在家搅拌Dalgona咖啡取乐,今年五月被每日三四千的确诊病例困扰,国人被反弹的数字绑架,商场失去人潮,不出户的作者只好透过丢失钥匙的钥匙孔,偷窥外头世界。失去钥匙暗示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打开大门,重新外出,这也是大家的心声。 3.窗外依然下着去年的雨 作者◆叶思杏   风在围篱之外止步 日常是一朵不能移动的云 钥匙断在钥匙洞里 生活是一扇打不开的门 被藏匿的人继续被囚困在屋子里 我仍旧坚守着方圆十公里的领土 窗外依然下着去年的雨 【吕育陶点评】作者以一个超现实的画面,风静止在篱笆外头,云不能移动,比喻严格的行管令在执行,不能跨州跨县。作者住在钥匙被折断的屋子里,生活就成了一扇打不开的门。讽刺的是,人民虽然躲在十公里半径内不跨越,但情况还是一样和去年一样,连雨也是去年的。 4.延续生活的方式 作者◆丁俊勇 2 再次关起了门,我以为 保持安静独居拒绝一切陌生 听从一切安排严厉守己以后 世界终能在一次次关起门后恢复成 我们已渐渐不熟悉的模样 偶尔打开门走出户外 在新常态里我们反复演练着 安全距离,唯有用仅剩的眼神相互 倾诉。你 还会记得吗? 3 决定当一只被禁锢的鸟以后 冷冰冰的雨下在 大太阳的时候犹如慢性的 末日。我和你都躲在 安全距离里独自 熬煮无所事事的岁月 【吕育陶点评】这原本来自四首诗的组诗,长期独居在家,熟悉的世界已经变成“渐渐不熟悉的模样”,反讽手法撞击了我们的思维,大家仿佛忘了原本的生活方式,作者把这种种被环境压迫的感觉,投射在诗的书写里,安全距离在诗中重复使用,大家都在“熬煮无所事事的岁月”。诗中只有等待而没有任何抗争,恰恰是第二轮疫情大部分人的贴身感受。    
3年前
  1.Instagram 作者◆傅嘉正   世界本为一个巨大四方框 围困去年走过的旅程、前天看过的景致和 上一秒仍温热的美食,不朽地 收纳进无色压克力盒子 供人不时掏出独自回味,或与人共享 不容他人亵玩的手机 早已将七情收藏于滑动的展示柜 锁住生活的大部分 滤镜为阴天涂上文艺之蓝 特效抹平轮廓的凹凸,静态的咖啡开出一朵花 赞数仿佛供养自我的养分 养大日益膨胀的审美病态 屏幕的数字打着欲望的算盘 动态里闪动着令人向往的视野 想法被戳出无数个洞,期求无尽的热度填满 温暖每个缺失睡意的夜晚 世界其实由无数个四方框组成 电报般的信息,砌起的一座巨型迷宫 没有起点也无有终点 而我们本是迷路的人 【方路点评】这首以新科技和新生态介入的诗作,准确写出了对网络及线上的具体状态、依赖、迷茫,四方框大千世界,可能成为人类的新世界,也可能是未来的迷宫,诗的叙述能力很好,表现出层次感和节奏感。 2.爱 作者◆丁俊勇   我们接吻 时间被偷渡在唾液之中视为 永恒 尾音颤动我说 爱,困在迷宫般的两座城市里 是我们将爱提早结束 在吻痕即将褪去前 余温是你和我们 你开车 踩油,远方响起跫音渐渐 缓不过气的嘴不肯松动 我们总会把死亡放在前方 吻成一道血逐渐褐黑 车速脱离时间漫成 一道光,我们借此相拥 以为一身的温度 可以燃烧彼此一生和爱 【方路点评】这首情诗写出一对情侣的缠绵、激烈,因隔着两座城市的距离,逾爱逾深,逾深逾远,逾远逾惑,“我们总会把死亡放在前方/吻成一道血逐渐竭黑”,是佳句。 3.那遥远的地方 作者◆许美薇   深夜在你胸前 吻下一朵南十字星座 指向那里或 你未航行过的远方 穿过山峦 脚尖是灯塔 肚脐是海洋 你的影子留在昨夜的迷航 连同断开的帆 封锁在海中 伴随着人鱼一起谱出 将水手误入歧途的歌谣 (它还未开口,你已然沉醉) 如果你仍未远行 请带上半截破碎的帆 在凌晨时分 偷走老水手的船 跟随珊瑚水母 蓝鲸—— 找寻到我心里的方向 【方路点评】这首诗意很浓,叙述到位,一节节推进,写出对人生、远航的期待,也探索命运的迷航,和宿命。很精致的抒情诗。 4.迴向 作者◆刘杰胜   那危险的好奇心娇艳欲滴 巍巍刺向天空之城 天和地之间孕吐出 一万个乘风窜入空穴的流言 一万个拉长野草平卧身影的蜚语 一万只因早熟产生焦虑不能见光的蝙蝠 一万只扑火灯蛾的梦想 我赶在日落前吮吸一场多事的春雨 换给每一根多愁的交感神经线一次张扬 太阳刺痛初生的眼睛是光透进来的地方 是阵痛到诞生的呱呱婴儿泪 剥开外壳最后的暗黑防线之际 我双手猛力推开泥土里不可以语冰的夏虫 尽管哭泣声音比游丝轻柔 却铿锵震破破土的坟的耳膜 我开始是一颗小小的种子 我后来是一个寂寞的时间旅者 看着生生息息昼夜轮替 的秋月 的冬雪 我赶在日出前完成一场回向死亡的仪式 【方路点评】这是一首植物诗,也是生态观察书写方式,借用栽种一棵仙人掌主题,切入探讨种子哲思、生长经历和生死循环,诗句抒情,一行行泼开画面,读出生命的领悟。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