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熊貓外交

3月前
11月前
這次到中國出差,是我第一次親身感受和見識到大熊貓粉絲的狂熱,有種說不上來的文化衝擊,當中有感動亦有擔憂。 文:李佳憓 這次到中國出差,是我第一次親身感受和見識到大熊貓粉絲的狂熱,有種說不上來的文化衝擊,當中有感動亦有擔憂。 這次行程高度保密,我們只希望讓奶爸好好探望日思夜想的寶貝,以及讓馬中建交50年和熊貓旅馬10週年的重要日子,看到一個計劃如何在生活層面促進了兩國人民的交流。 但阿克馬奶爸掩不住興奮在臉書貼了一張行李出現在機場的照片,引來兩千多粉絲按贊和百條留言後,我就知道接下來的旅程會充滿挑戰。 熊貓粉不輸追星族 大熊貓界的粉絲團完全不輸給追星族,這些貓粉不僅為大熊貓著迷,也愛屋及烏把奶爸視為偶像,在機場和餐廳都有人一眼認出阿克馬和賽夫拉。 大熊貓圈子的消息傳得非常快,奶爸現身南京紫清湖野生動物園後,下一秒奶爸深情望著暖暖的影片就在社交媒體炸開了鍋,還有人聞風趕來見奶爸。 隨著中國駐馬大使館的轉發,本地媒體和國內外自媒體平臺競相引述報道,反而我們作為策劃單位因為要顧及許多因素和照顧奶爸的安全,不能在第一時間盡情報道。 奶爸抵達熊貓館時所到之處都被粉絲包圍,連記者和攝影都被擠掉,由於擔心會打擾熊貓,我們不得不把奶爸移到別處。 奶爸所到之處都被粉絲包圍 不過一切還算順利,直到抵達四川成都臥龍神樹坪基地,挑戰才真正開始。 在飛往成都前,我們就收到一些“貓粉”的電話,指責我們事前沒公佈行程,導致很多熊貓粉撲空,甚至表示已經掌握奶爸的行蹤和航班資訊,準備要來“堵人”,更驚訝的是,對方一字不差念出我們將入住的民宿地址。 翌日早晨,我們還沒起床,就有自媒體和粉絲在民間開直播,懟著房間拍攝,公開了熊貓奶爸的住處,一些人也在民宿門口開直播等著奶爸們下樓,讓我們不知如何踏出房門。這個未在計劃中的發展讓我們束手無策,甚至一度商討要不要取消計劃。 接著網絡開始出現一些關於這趟行程的不實謠言,為了不讓事情往負面發酵,專案小組越洋開會後,即刻安排奶爸發視頻澄清,強調這項特別企劃是由星洲日報全程安排,並獲得馬來西亞國家動物園配合,其他媒體和自媒體毫無關係。 直播主一路跟拍 較後踏入神樹坪基地園區,奶爸還未見到小升誼,又被直播主舉著專業攝像機包圍,一路跟拍。伊達妮和中國友人協調下,懇請粉絲給奶爸們一些空間,讓奶爸順利探望升誼,也要避免發生推擠危及公眾的安全。 相信熊貓粉絲並無惡意,只是過度熱情的反應帶來巨大壓力。他們也很愛大馬奶爸,在我們提出要求後都有配合,也儘量不為園區帶來困擾。 回到民宿向當地人瞭解時,才得知熊貓粉對大熊貓或奶爸“瘋狂”是常有的事。例如去年8月,大熊貓“美生”返鄉養老途中遭多名直播博主攔車,舉著手機大喊“不能走”。事後工作人員呼籲大家理性愛大熊貓,這種行為不僅干擾中心的工作,也會危及本身的安全。 民宿老闆說,有時候看到工作人員凌晨摸黑轉移大熊貓,或是在移送過程中施出調虎離山計,即安排兩輛車出發,其中一輛載著大熊貓。 當然,不是人人都這樣,我們在採訪期間也認識到很多理性愛大熊貓的貓粉,他們不會隨網絡輿論起舞,會主動查找中心發佈的研究報告、科研人員的論文進行闢謠。 我遇到一名粉絲,每次來看大熊貓從不喧譁不打擾,更不會為了想看熊貓跑動而大聲叫醒正在睡覺的熊貓,也會禮貌地上前向專業人士求證及瞭解正確知識。 從南京到成都臥龍,我們與數名中國飼養員交流,理解到他們的用心和不容易,尤其負責照顧名氣較高的大熊貓,確實面對更大壓力。 大熊貓飼養管理是一項科學嚴謹專業的工作,然而一些“愛熊心切的粉絲”較容易單憑一小段影片或截圖判斷大熊貓的健康,抨擊甚至人身攻擊飼養員或園方。 我想每個人可以有自己應援大熊貓和表達愛的方式和自由,若發現飼養員或中心有缺失可提出建設性的質疑、批評和建議,至於利用熊貓牟利、造謠、辱汙和霸凌等“私生飯”行為,就此打住吧!讓我們一起學習營造不影響他人、更理性及風清氣正的“追星”環境。 相關文章: 熊貓“奶爸”探親記(一) | 大馬奶爸赴華探望3“孩子” 熊貓拉近馬中民心 熊貓“奶爸”探親記(二) | 寵到像皇帝皇后 馬熊貓“奶爸”世界第一 熊貓“奶爸”探親記(三)| 旅居逾一年產崽 創海外熊貓最快繁育紀錄 熊貓“奶爸”探親記(四)| 熊貓被追捧 奶爸變明星 “最萌外交官”促進馬中關係 熊貓“奶爸”探親記(五)| 興興靚靚首2年成動物園明星 日均1千熊貓粉湧入
11月前
2014年,興興和靚靚初來乍到,全國各地的人民不辭勞遠到吉隆坡國家動物園,住在附近的居民甚至天天到熊貓館,想要一睹活生生的大熊貓,不再是隔著電視屏幕觀賞這個珍奇動物。兩隻大熊貓一夜之間變成動物園的明星。 報道:李佳憓、張丘豔 攝影:譚湘璇 2014年,興興和靚靚初來乍到,全國各地的人民不辭勞遠到吉隆坡國家動物園,住在附近的居民甚至天天到熊貓館,想要一睹活生生的大熊貓,不再是隔著電視屏幕觀賞這個珍奇動物。兩隻大熊貓一夜之間變成動物園的明星。 國家動物園副主席羅斯里對星期天頭條說,興興和靚靚剛來的頭兩年非常受歡迎,是人民和遊客湧入動物園的高峰期。 為了保持熊貓館行動路線疏通和避免過於吵雜,園方不得不管控人流量,規定每人只能參觀5分鐘。 “大熊貓的到來,在2014至2016年間提高了動物園的門票售量,暖暖、誼誼和升誼的誕生,也吸引不少熊貓迷到來。每日平均有1000人左右來觀賞大熊貓,學校假期更成為親子游的熱門地之一。 他感嘆,但兩年的高峰期之後,遊客數量開始減少至以往的客流量。 “畢竟我國只有3000多萬人口,該來的都已經來看過(熊貓)了,難以維持高峰期的遊客量。”他解釋,我國人口基數不如中國,單靠大馬熊貓粉無法撐起動物園的門票收益。 相比擁有2億人口的印尼,從四川移到西爪哇省茂物縣野生動物園生活的兩隻大熊貓“彩陶”和“湖春”,能夠平穩地為園區帶來絡繹不絕的遊客。 2020年碰上疫情,動物園的遊客量再次受到重擊。 行管期迫眾籌餵養動物 在行動管制令期間,國家動物園被迫關閉,完全沒有收入。當時經費吃緊、擔心動物餓肚子的新聞登上新聞頭條,動物園只能向大眾募款。 “慶幸的是,大馬人民都很關心動物也慷慨伸出援手,在那段非常時期,動物園籌獲1100萬令吉,連小孩也願意捐出手中的20仙。” 羅斯里坦言,連續兩年的冠病疫情,動物園每天都在為動物的糧食苦惱,包括大熊貓的租金和熊貓館的運營成本。 所幸得到政府、私人界和民眾大力支持,動物園撐下來,羅斯里至今回想到這段“苦日子”心底依然是滿滿感動和感激。 (左)熊貓每日餐單25公斤馬來甜龍竹1.5公斤紅蘿蔔2粒蘋果2粒梨大熊貓糕額外的竹子:暹羅竹及滇竹 (右)大熊貓糕材料蛋大豆玉米米糖和鹽鈣粉玉米油 啟用太陽能減低用電成本 據粗略估計,照顧熊貓的開銷大約每月10萬令吉,運營成本包括飼養員工資、竹子採購和補充糧食、場館及建築物維護等費用,但同時飼養4只或2只熊貓的費用差異不大。 “天氣越來越熱,我們需要調節空調溫度以確保空氣質量和熊貓的健康是最佳狀態,這種調整導致耗電量增加。” 羅斯里表示,熊貓館的最大支出是以商業用途計費的電費,但他不方便透露實際電費數額。 為了降低動物園的用電成本,國家動物園今年1月開始啟用太陽能系統。羅斯里說:“自從我們安裝了太陽能,確實幫動物園節省不少電費,至於節省多少,確切數字還需長一些時間才知道。” 另外,基於照顧熊貓的費用高昂,國內不時會有人建議把熊貓送回中國。羅斯里指出:“尤其是在疫情期間,聽到關於大熊貓應早日迴歸的討論,我很難過,因為人們似乎沒有把大熊貓的福祉和正在進行的保護措施放在首位。” “養不起暖暖”謠言破壞動物園聲譽 在我國出生的第一隻熊貓“暖暖”於2017年送返中國後,網絡出現了關於暖暖的謠言,使大馬動物園成為不少網民的討伐對象。 “馬來西亞暖暖回國,是因為養不起!”這條不知從何而來的無根據消息,在熊貓粉圈子中傳開來。儘管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很快出面澄清,強調暖暖的回國安排是依照合約,即旅居海外大熊貓的幼崽滿2歲後必須送回中國,但至今還是有不少人誤信謠言以為馬來西亞因為窮,養不起,所以不要暖暖了。 羅斯里:“這一項錯誤信息源於公眾對熊貓協議缺乏認識,一些人猜測是不是我國無力照顧?這種誤解需要糾正。” 為了保護動物園聲譽,動物園在“誼誼”和“升誼”出生時,第一時間透過媒體向公眾進行科普,讓更多民眾深入瞭解馬中熊貓外交協議的重要性。 透過熊貓關注動物保育議題 大熊貓具備珍稀動物保護的研究價值,多年來的國際合作也為其他野生動物保育提供了很好的借鑑,動物園亦扮演重要角色。 投身動物園工作逾20年的羅斯里多次強調動物保護的重要性:“大熊貓是動物保護教育的有力象徵,通過強調熊貓面臨的挑戰如喪失棲息地和氣候變化,動物園可以鼓勵遊客採取行動保護它們棲息的生態系統。 “又比如,透過互動展覽、教育講座和外聯活動,動物園其實可以讓人們做出明智的選擇,成為所在社區野生動物保護的倡導者。” 儘管有關大熊貓的圈養與野化放歸的議題存在爭議,惟目前中國野生大熊貓數量已從上世紀80年代約1100只繁殖至近1900只,全球圈養大熊貓數量則達到728只,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已將大熊貓的受威脅等級由“瀕危”調整為“易危”,在物種保存的努力上成效顯著。 藍中華:打破宗教語言文化隔閡熊貓讓國人更瞭解中國 報道:張丘豔 馬中關係良好,大馬華裔普遍上對中國很熟悉,馬來人和穆斯林族群對中國的瞭解比較少,熊貓這位最萌外交大使,讓這個社群觸動好奇心打開內心搜索功能瞭解中國。 馬來亞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國際與戰略研究系高級講師藍中華表示,他發現兩國在人文交流方面仍有所欠缺,而熊貓外交正好是打破宗教、語言及文化差距的最佳媒介。 他認為,國人對熊貓的喜愛溢於言表,熊貓的到來使民眾對中國產生興趣及引發好奇心,例如熊貓從哪裡來?如何保育熊貓?他們在搜尋資訊的過程中,對中國有進一步的瞭解。 馬延長租期需考慮2層面 他說,大部分民眾希望延長熊貓租期,然而,政府需考慮兩個層面,即經濟負擔能力及政治效果。目前,租借熊貓仍在政府可承擔範圍內,並確實對馬中關係帶來積極影響。 人類對動物,特別是對珍稀動物特別喜愛,被視為擁有超越民族及國家的獨特魅力,進而推動動物外交在全球的歡迎程度及重視。 展示高度重視馬中關係 儘管租借熊貓帶來經濟效益不大,但藍中華認為,我國承擔這些費用,展示我國對馬中關係的高度重視。 “熊貓外交不是一個巴掌可以拍得響的,就是說,即使中國要送或租借熊貓,也要馬來西亞接受才能成功。在這方面,馬來西亞從來沒有抗拒接受熊貓,而是非常歡迎熊貓的到來。” 藍中華指出,雖然馬中關係已走過50年,但人文交流仍有不足之處,尤其是馬來人、穆斯林及土著對中國的瞭解非常有限,同樣的,中國對馬來西亞認知程度也不高。 “只有主要民族對中國有更深的瞭解,馬中兩國的關係才能走得更深遠。” 他說,在中國,許多人對我國的理解有限,對馬來西亞的認知通常僅限於是新加坡的鄰國,因此他建議政府可透過旅遊、美食及娛樂軟實力到中國宣傳。 從送到租到共同研究加強與各國友好關係 動物外交是一種特殊的外交手法,通過贈送國家珍貴和稀有動物給邦交國,來加強國與國之間的友好關係。現代中國熊貓外交則可分為兩個階段,中國自1940年代至80年代初,先後向9個國家贈送熊貓,分別是前蘇聯、朝鮮、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西班牙及墨西哥。 為響應保護瀕危動物的全球號召,中國1982年宣佈停止向外國免費贈送熊貓,轉為租借方式進行,但租借商業模式也有弊端,尤其對熊貓的生活和繁殖造成影響。中國之後終止了熊貓的商業租借,在1994年改以科學研究交換的方式,把熊貓租借給其他國家,以研究繁殖為主要目的合作模式,租借合約一般10年,租金是每年100萬美元。 熊貓抵馬適逢MH370事件 馬來西亞國家動物園早在2009年初就與中國洽商引進一對雌雄熊貓。直到2012年4月初,時任首相拿督斯里納吉在南寧及欽州與時任中國總理溫家寶會面時,再提出租借熊貓的建議,獲得溫家寶同意。政府同年6月15日跟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CWCA)簽署租借熊貓的協定,作為紀念馬中建交40週年其中一個合作項目。 被選為旅馬熊貓的福娃和鳳儀原定2014年4月16日抵馬,然而當年3月8日卻發生馬航MH370客機失蹤事件,為顧及乘客家屬的感受,中國展延至5月21日才把熊貓送到大馬,而且啟程儀式非常低調,以示對馬航MH370事件的尊重。 鍾大榮:轉換社會沉重氛圍 華僑大學馬來西亞研究中心主任鍾大榮說,MH370班機失蹤事件令中馬兩國在內的國際社會感到悲痛,社會氛圍沉重,而熊貓抵達馬來西亞,可被視為轉換氛圍的其中一個要素。 “可能會有一小部分人會說,飛機上這麼多中國人和馬來西亞人失蹤,中國寶貴的熊貓,要不就不要來了,但我們(中馬兩國的社會)都能夠互相理解,最終還是(讓熊貓)來了。” 他表示,熊貓是兩國人民友好的特殊橋樑,也是潤滑劑。 馬來西亞的熊貓奶爸將在我國出生的熊貓幼崽捧在手心裡照顧,國家動物園也被中國認證為世界最佳熊貓照料者之一。 鍾大榮感謝馬來西亞的熊貓奶爸及工作人員,全方位及細心地照顧熊貓,認為這體現兩國的特殊友誼。 建議租借給東馬動物園 適逢中馬建交50週年,他建議有關當局可考慮將熊貓租借給東馬動物園,屆時東馬人無需專程飛往大馬半島,也能在當地親眼目睹熊貓。 鍾大榮說,民間的友好交流是兩國關係的基礎,雖然中華文化是兩國民間交流的其中一個重要板塊,他也希望兩國能將其拓展至其他文化如伊斯蘭文化。 “中馬建交及經貿不能侷限於兩國華人之間,伊斯蘭文化及其他文化也要多點開花、擴大交流。” 相關文章: 熊貓“奶爸”探親記(一) | 大馬奶爸赴華探望3“孩子” 熊貓拉近馬中民心 熊貓“奶爸”探親記(二) | 寵到像皇帝皇后 馬熊貓“奶爸”世界第一 熊貓“奶爸”探親記(三)| 旅居逾一年產崽 創海外熊貓最快繁育紀錄 熊貓“奶爸”探親記(四)| 熊貓被追捧 奶爸變明星 “最萌外交官”促進馬中關係 熊貓“奶爸”探親記(六)| 採訪手記 一起理性愛熊貓
11月前
熊貓被譽為“最萌外交官”,憨厚可愛的外形很討喜,頑皮搗蛋的個性接近人性化,它們和熊貓飼養員之間的“人熊情未了”,更是為熊貓外交添佳話。 報道:李佳憓、張丘豔 攝影:譚湘璇 (吉隆坡26日訊)熊貓被譽為“最萌外交官”,憨厚可愛的外形很討喜,頑皮搗蛋的個性接近人性化,它們和熊貓飼養員之間的“人熊情未了”,更是為熊貓外交添佳話。 數個國家培養出來的熊貓明星受到各國熊貓粉絲的追棒,照顧她們的飼養員也成了“明星”,不論是大馬5只熊貓和奶爸阿克瑪、韓國的福寶和姜爺爺及宋爺爺,飼養員和熊貓之間的情感已經超越人類和動物的關係,他們彷彿父子之間的互動,讓千萬熊貓迷感到很療愈。 本報配合馬中建交50週年和熊貓旅馬10週年進行的“帶熊貓奶爸探親記”特別企劃,從熊貓奶爸在中國廣受粉絲追蹤以及媒體競相報道,見證熊貓外交政策成功地在馬中人民與人民之間建立的情誼。 動物外交有一定影響力 大馬如今也有意仿效中國的熊貓外交政策啟動“人猿外交”,以贈送人猿給貿易伙伴尤其是主要進口國,如歐盟、印度和中國,來促進雙邊外交關係。種植及原產業部長拿督斯里佐哈利指這是一項外交策略,通過“人猿外交”直接向國際社會證明,大馬致力展開生物多樣性的保育工作。 雖然以上建議引來不同的聲音,但無可否認具有百年曆史的動物外交有一定的影響力,多個國家以動物外交促進了雙邊關係,涉及的動物包括長頸鹿、名種狗、馬、穿山甲等等,在動物外交當中,熊貓顯然是最成功的交外大使。 鍾大榮:補足傳統外交做法 動物外交受多個國家重視,一般上是透過贈送或接收動物作為禮物,華僑大學馬來西亞研究中心主任鍾大榮認為,這是補足傳統外交的做法。 這些身負外交使命的動物,在自己的國家被視為家庭成員般重要。他認為,進行動物外交的國家與接收國之間的關係一般上關係良好、密切且互相信任。在此背景下,動物外交國才願意派出珍稀的動物到他國,接收國也樂於接納這個新的“家庭成員”。 鍾大榮說,熊貓外交為兩國的外交增添亮點,是個加分項。 “中馬關係非常特殊及友好,展開熊貓外交是水到渠成的事。” 僅與近20國有熊貓外交 儘管熊貓外交有悠久歷史,但中國至今只與近20個國家進行熊貓外交。在東南亞國家中,只有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及印尼被選中參與熊貓保護研究合作。 鍾大榮表示,由於租借熊貓還需符合環境要求及科研支持,強行接受熊貓從人道主義及動物保護角度而言是不妥當的,因此中國在展開熊貓外交時,也會考量對方國家的科研能力及硬件設施。 他說,中國在選擇送出的熊貓時會精挑細選,確保熊貓在體格及各方面條件上都是最好的。租借給馬來西亞的熊貓也不例外,體現中國對中馬關係的重視。 馬動物園:續加強保護熊貓合作 馬中熊貓外交引起高度關注度,國家動物園副主席羅斯里希望進一步擴大野生動物保育的公眾宣傳與教育項目,加深人民對熊貓乃至其他生物多樣性保育的參與。 作為海外最短時間內繁育最多熊貓幼崽的國家,羅斯里表示,大馬能夠通過深化現有的努力,繼續加強與中國在保護熊貓方面的合作,包括探索更多途徑進一步加強繁殖計劃。 他接受本報專訪時說,“我們可以在馬中同行之間組織更多培訓項目、研討會和人員交流,促進知識與技能共享。” 馬中技術交流提升飼養水平 馬來西亞對熊貓的照顧和自然繁殖獲得中國很高的評價,一些鄰國也前來勘察和向我國取經,在場館管理、控制熊貓館溫度和自然繁育等方面進行多向交流。針對這一點,羅斯里讚揚我國飼養與管理團隊的功勞。 在熱帶國家飼養熊貓的觀察與成效,也是屬於中國熊貓海外研究的一部分。2014至2017年,共有7名中國熊貓飼養員被派駐到馬來西亞國家動物園,與我國分享該國保育熊貓的專業知識和管理,羅斯里指這確實提升了大馬飼養員的專業水平。 馬來西亞熊貓保育中心(GPCC)團隊共有5名熊貓飼養員,加上4名國家動物園獸醫以及數名全馬大專學府的研究員合作照料旅馬熊貓,一直保持良好有默契的工作模式。 “國家動物園對於熊貓進行的重點研究重點關注於它們的行為、繁殖、營養、保護和最新宏基因組研究的方面,有關研究曾發表在本地和國際期刊;由於熊貓在我國成功自然繁育,因此我國也無需進行熊貓人工授精技術。” 根據中國國家林草局的記錄,自上世紀90年代,中國先後與20個國家開展熊貓保護研究,在國外成功繁育成活熊貓幼崽41胎68仔,目前有50多隻熊貓生活在世界各地。 相關文章: 熊貓“奶爸”探親記(一) | 大馬奶爸赴華探望3“孩子” 熊貓拉近馬中民心 熊貓“奶爸”探親記(二) | 寵到像皇帝皇后 馬熊貓“奶爸”世界第一 熊貓“奶爸”探親記(三)| 旅居逾一年產崽 創海外熊貓最快繁育紀錄 熊貓“奶爸”探親記(五)| 興興靚靚首2年成動物園明星 日均1千熊貓粉湧入 熊貓“奶爸”探親記(六)| 採訪手記 一起理性愛熊貓
11月前
11月前
2015年8月18日,時任首相拿督斯里納吉在社交媒體宣佈大熊貓靚靚誕下寶寶,讓全國人民傻眼,因為國家動物園剛在7月11日宣佈熊貓兩次發情期都未交配成功。 編按:興興和靚靚的本名是福娃和鳳儀。飼養員私下會稱呼本名,對外叫興興和靚靚。無論如何,熊貓很聰明,兩個名字都聽得懂哦!因此本文會依不同情境使用個別名字稱呼,以更貼近真實。 報道:李佳憓、張丘豔 2015年8月18日,時任首相拿督斯里納吉在社交媒體宣佈大熊貓靚靚誕下寶寶,讓全國人民傻眼,因為國家動物園剛在7月11日宣佈熊貓兩次發情期都未交配成功。 國家動物園熊貓館總監末納因曾表示,2015年4月時熊貓出現發情徵兆時,館方把它們放在一起,但靚靚不斷驅趕興興,館方認為是興興缺乏經驗,宣佈熊貓交配失敗。 不料靚靚已“珠胎暗結”,但是沒有出現異樣,研究人員沒有察覺到,接近生產時才發現她的雌激素上升,8月18日下午1時45分,靚靚在外場誕下幼崽。 靚靚和興興來大馬一年多就誕下暖暖,創下旅居海外熊貓最快繁育的紀錄。 暖暖2017年返華 靚靚誕次只幼崽 根據與中國的協議,旅居海外的大熊貓生下的幼崽,2歲時就要送回中國。暖暖過了兩歲生日後,在2017年11月中送回中國四川成都的都江堰熊貓谷。 但是大馬熊貓館並沒有寂寞太久,動物園自2017年10月18日安排靚靚及興興交配,不久後驗血報告發現靚靚有懷孕跡象,12月尾出現“害喜”徵狀,如性情大變、飲食習慣改變,不吃竹子只吃葉子。 進入1月份,靚靚就抗拒飼養員抽血及檢查,有時還會攻擊他們;1月7日,靚靚建了新窩,每日躲在裡頭,飼養員知道分娩期不遠了。 1月14日,靚靚顯得不安分,下體溢血,熊貓館氣氛一片緊張,大家盯緊閉路電視,替靚靚打氣加油。 早上7時50分,靚靚以自然分娩方式產下幼崽。可能有過飼養員帶走暖暖的陰影,她不讓任何人接近幼崽,飼養員只能透過閉路電視觀察,確定幼崽是健康活潑的女娃。 在還未取名之前,幼崽一直被稱為“暖暖的妹妹”,一年多後才取名誼誼。 2021年再誕第三熊貓寶寶 2021年5月31日靚靚誕下第三隻寶寶,大家不再“驚嚇”,反而驕傲大馬創下熊貓旅居海外最短時間內生下最多幼崽的紀錄。 靚靚和幼崽直到10月1日才公開亮相,餵養母乳的升誼很健康,體重80公斤,母子非常親近。 誼誼原本應該在2020年4月送回中國,但中國大熊貓保護中心因疫情關閉,誼誼推遲到2023年8月29日,和升誼一起送返中國。 興興靚靚極可能續約 興興和靚靚的租約期限將在5月20日屆滿,他們是否會繼續續約,到目前還沒有一個確定的答案,但是根據種種跡象,興興和靚靚很大可能會繼續留在大馬。 根據協議,旅居海外的大熊貓誕下的幼崽,滿2歲時需歸還中國,但送返前需隔離一個月,期間不能與任何動物接觸。 然而到目前為止,興興和靚靚仍在國家動物園大熊貓館展區,未進行隔離,如果以此推敲,大熊貓極可能已決定延長逗留,正式消息需留給重要人物做出宣佈。 不過兩頭熊貓今年已經17歲,在動物界算是“高齡”,即使延長合約預料不會逗留太久。 須耐心愛心責任感照顧熊貓非人人能勝任 照顧熊貓的生活起居需要耐性和細心,有時要24小時輪班監控,若沒有超乎常人的愛心和耐心,很難撐下去。 熊貓送抵大馬時,許多動物飼養員都想加入熊貓館,但一些人嘗試後承受不了壓力而選擇退出。 領隊:須高度配合工作安排 熊貓保育中心(GPCC)飼養員領隊阿克馬說,要成為熊貓飼養員的條件除了要有責任感,最重要的是能夠高度配合工作安排。尤其在熊貓交配和生育期或是寶寶誕生時候,幾乎是24小時輪班。 “新的飼養員要經歷試用期,開始先分擔外場和打掃工作,一個月後若能適應熊貓館的工作量並高度配合上班時間,我們才會讓他照顧熊貓。” 與中專家緊密聯繫交流 “10年來,我們跟中國專家一直保持緊密和良好聯繫,不定時分享旅馬熊貓的情況,當大馬迎接新的熊貓寶寶時,遠在中國的他們也替我們感到開心。” 國家動物園每個月必須結案報告,詳細記錄每隻旅馬熊貓的生活和健康狀況,然後寄送中國熊貓保護研究中心。 儘管阿克馬經驗豐富,熊貓迷也給予他高度認可,但阿克馬依然敦促自己要不斷累積新的知識和經驗,經常向中國專家交流,彼此成為好友。 “像是幼崽吃竹子、剝筍子、聽指令等訓練,我們偶爾還是會請教中國朋友。 “包括誼誼和升誼送回中國之前,程建斌(中國專家)也有打電話來問我們有沒有好好訓練,比如讓熊貓幼崽不抗拒抽血、檢查手掌、打開嘴巴、檢查身體等,我們打開視訊讓他跟進情況。” 這些訓練是有必要的,以便中國飼養員接手海歸熊貓時,能夠更快地瞭解其個性和身體情況,加速熊貓適應新環境。 從“鳥爸爸”變奶爸賽夫拉將熊貓館當成家 今年35歲的賽夫拉2012年加入國家動物園,擔任飼養員迄今12年。他在成為熊貓奶爸之前,其實是一位“鳥爸爸”。 他在禽鳥類園兩年照顧各種鳥類,有澳洲鴕鳥(鴯鶓)、鸚鵡、鵜鶘、孔雀等等,要熟記每隻鳥的品種,注意每隻鳥的健康狀況。 “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數鳥,尋找失蹤的鳥,有時是死掉了,有時被野生的蛇吃掉。” 他的耐心和細心,動物園管理層看在眼裡,也認定他是當熊貓奶爸的適合人選。 日夜輪班看顧 2015年8月18日,暖暖出生後,賽夫拉接到管理層通知,在暖暖3個月大時會將他調到熊貓館,成為熊貓們的奶爸。 “那時候暖暖還小,是非常時期,每天會有兩名飼養員24小時輪班看顧,媽媽靚靚照顧幼崽,我們照顧靚靚。” 產後的靚靚每隔2小時進食,例如賽夫拉凌晨2時餵食,4時換另一名奶爸負責。連休息時,奶爸也是在小房間裡對著監控室的熒幕。 賽夫拉:“我們休息時也會注意監控,手機鈴聲全部打開,設定鬧鐘。”雖然沒有固定的三餐時間,他們把暖暖幾點喝奶、幾點排洩記錄得一清二楚。 溫柔呵護三崽長大 送暖暖回中國的那一天,賽夫拉跟其他飼養員一樣非常不捨、感傷,眼淚還是忍住了,“我怕我哭出聲後,會向周圍渲染更多悲傷的情緒。” 令人驚喜的是,誼誼兩個月後出生了,給奶爸帶來及時的安慰。他們投入忙碌中,把對暖暖的愛和重心轉移到誼誼身上。 “當誼誼是全身粉紅色的小嬰兒,我已經等不及她長大,要跟她玩了!” 興興和靚靚非常爭氣,2021年5月31日,全國未擺脫冠病疫情籠罩,動物園甚至處於虧損狀態,靚靚在這天把升誼帶來這個世界。 多照顧一隻熊貓當然辛苦,但升誼的誕生,在疫情期間足不出戶的苦日子,帶來了一點甜、一點希望。 個子大、力氣也大的賽夫拉,在呵護熊貓幼崽時無比溫柔:“這些年來,我們看著暖暖、誼誼和升誼從媽媽肚子裡出來,然後越吃越胖。” 即便明知他們不會聽人話,賽夫拉看著熊貓吃竹子吃得香,也會忍不住問:“嘿嘿,怎樣,好吃嗎?”或者叫他們起床會喊:“鳳儀、福娃,起身吃飯飯了!”如果鳳儀和福娃給出回應,轉頭起身、伸懶腰、呲牙,他就會特別開心。 暖暖淑女 誼誼文靜 升誼矯健 奶爸們對5只熊貓的愛是平等的,但3只幼崽給奶爸們的“麻煩”卻不一樣。 暖暖是大公主,在全員呵護備至下長大,無論是出外場還是爬樹,很多時候是由奶爸抱進抱出,腳不落地。 誼誼二公主比較內向和文靜,乖乖吃飯和睡覺,奶爸對她也更加溫柔。 升誼三公主性格很活潑頑皮,有時還會上演“消失術”,在外場跟奶爸們玩捉迷藏。賽夫拉笑說:“升誼特別喜歡爬來爬去,越長大越活潑,我們也更忙!因為要隨時待命,注意她又躲到哪裡去了。” 9年來,賽夫拉已經把熊貓館當成第二個家,生活90%圍繞在熊貓。他打開手機相冊,裡面滿滿熊貓的照片,在吃飯的、在玩耍的、在睡覺的、在握手的、在大便的、在翻滾的,當然少不了跟他的合照。就像一個爸爸在記錄孩子的成長日記。 “沒錯!我今天拍,明天拍,後天也要拍。” 那不是沒有時間交友?目前仍單身的他大笑:“有啦,我的生活還有10%可以趁休假日出去認識和見朋友的,比如去看電影。” 伊達妮翻譯分享資訊結識熊貓迷創建群組 中國人愛他們的國寶無可厚非,然而在大馬的土地上,有著一群愛著熊貓的人民,他們因為愛熊貓而結識,還組成Panda Warrior(熊貓戰士)群組,全馬目前有約30成員。 伊達妮就是其中一員,從小接受中文教育的她,是一名動物愛好者。去年,她在中文社交媒體看見旅美熊貓“樂樂”和“丫丫”被指遭虐待的消息後,開始密切關注熊貓的動態。 她將資訊翻譯成馬來文,上傳到社交媒體,與本地熊貓粉絲互相分享資訊,從而結識一群愛熊貓人士,大家組成Panda Warrior。 語言障礙無阻愛熊貓 她表示,雖然馬中兩國的民眾有語言上的障礙,但能以愛熊貓的心情心意相通,拉近了兩國人民之間的關係。 “雖然熊貓不是來自馬來西亞,但愛護動物,這是我們的責任。我們歡迎它們來到這世上,就必須照顧好它們。” 升誼和誼誼回國時,伊達妮穿了一身熊貓服飾參與歡送儀式,向外界展示大馬人多麼疼愛和不捨熊貓。 “雖然有些人覺得我穿得太奇怪,但我要把對熊貓的愛意讓大家知道。” 不時飛中國探望熊貓 伊達妮還不時飛到中國探望熊貓,在群組和社媒分享它們的訊息。 去年,她獨自一人到南京探望暖暖,再到四川臥龍中華熊貓苑神樹坪基地探望升誼,這是她為熊貓做過最瘋狂的事。 伊達妮去年的生日願望是要帶奶爸到中國探望在大馬出生的熊貓,除了想借此機會讓中國朋友瞭解我國的熊貓奶爸,也希望能一解奶爸們對暖暖、誼誼及升誼的思念。但礙於種種困難未能實現,直到本報策劃這個“帶奶爸探熊貓”的計劃,以及與她取得聯繫,她由衷的感恩和開心。 “我真的很感謝《星洲日報》和你們的努力,我們熊貓奶爸的願望也實現了。” 相關文章: 熊貓“奶爸”探親記(一) | 掀直播跟拍風 大馬奶爸紅了 熊貓拉近馬中民心 熊貓“奶爸”探親記(二) | 寵到像皇帝皇后 馬熊貓“奶爸”世界最佳之一 熊貓“奶爸”探親記(四)| “最萌外交官”憨厚討喜 熊貓奶爸互動很療愈 熊貓“奶爸”探親記(五)| 興興靚靚首2年成動物園明星 日均1千熊貓粉湧入 熊貓“奶爸”探親記(六)| 採訪手記 一起理性愛大熊貓
11月前
馬來西亞熊貓“奶爸”對於5只熊貓無微不至的照顧,讓國家動物園被中國政府認證為世界最佳熊貓照料者的榮譽,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飼養專家的評價是:“如果韓國是喜愛大熊貓,那麼馬來西亞就是溺愛。” 報道:李佳憓、張丘豔 攝影:譚湘璇 馬來西亞熊貓“奶爸”對於5只熊貓無微不至的照顧,讓國家動物園被中國政府認證為世界最佳熊貓照料者之一的榮譽,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飼養專家的評價是:“如果韓國是喜愛大熊貓,那麼馬來西亞就是溺愛。” 馬來西亞熊貓奶爸阿克馬和賽夫拉在星洲日報全程安排下,上個月到中國展開“探親之旅”,與成了老朋友的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飼養專家程建斌久別重逢,後者在閒談中這樣形容大馬奶爸對熊貓的愛,反映出大馬飼養員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 程建斌:毛髮白到發亮 馬來西亞動物園裡的熊貓公認是最潔白、最乾淨的大美熊!程建斌說:“我有看到影片,那一縷陽光照進來,鳳儀的毛髮真是白到發亮!” 大熊貓“福娃”和“鳳儀”是配合馬中建交40週年,在2014年5月21日送到大馬,開展為期10年的科研合作交流。福娃和鳳儀在大馬取名“興興”和“靚靚”。 我國獲租熊貓受到全球矚目,很多人都看著我們會如何照顧這對中國的國寶。大馬奶爸一點都不放鬆,除了照顧熊貓的吃喝拉撒,也充當展區“維安人員”,勸請遊客放低聲量,以免驚嚇熊貓。遊客也配合度高,儘量溫柔細語,興興靚靚被寵到像皇帝皇后似的,常吃飽後安心睡得四腳朝天,偶爾還發美夢抖抖腳呢! 羅斯里:整體照料零負評 國家動物園副主席羅斯里接受本報專訪時也指出,興興和靚靚旅居大馬10年以來,不曾生過病,我國飼養員在整體照料熊貓方面更是做到零負評。 他記得興興和靚靚抵馬第一天胃口不好,大家很緊張,但中國專家也摸不著頭腦。 羅斯里說,“熱帶國家的氣候和環境都跟中國不一樣,我們一直研究他們沒胃口的原因,後來才確定是溫度問題。 “中國也有夏天,我們設法讓大熊貓館仿效中國成都的夏天溫度,常年維持在21-22℃。”經過嚴謹地反覆試測及參考中國各熊貓館的室內溫度,終於找到興興和靚靚最舒適的狀態。 不因粉絲高度關注感壓力 全球的熊貓粉絲對熊貓的愛護不容小覷,對“出差”到海外的熊貓給予高度關注,一旦發現熊貓疑受到不善對待或招待不周,會發出批評浪聲。 動物園會因此感到壓力嗎?羅斯里:“從興興靚靚到來第一天至今,我們都沒收到任何嚴重批評,反倒是其他國家特意來到我國交流和學習,包括探討自然繁育工作。” 他強調,熊貓不只是動物,更是馬中建交和兩國關係友好的象徵,自然責任重大,因此不論是熊貓的健康定期檢查、飲食控制等各方面都得嚴謹把關。 羅斯里感謝來自世界各地的熊貓粉絲共同愛護這個易危物種,但對於一些同行受到不理性的激烈抨擊,他想說:“這些聲明並沒有準確反映全世界熊貓保護工作的實際情況,包括我國在內飼養熊貓的國家,我相信大家都致力保護熊貓,惟很多有關熊貓待遇的批評,通常是基於誤解或錯誤信息。 “大馬國家動物園將一如既往為熊貓提供最高標準的照料,繼續與全球保護活動合作,確保這些可愛的動物得到保護和生存。” 暖暖出生太意外 羅斯里的辦公室擺放很多熊貓相片,其中一張放在最顯眼的位置,是他身穿藍色工作服與暖暖的合照。 “那時暖暖才幾個月大,可愛吧?” 他猶記得,2015年發情期時,動物園嘗試讓兩熊貓交配,但過後靚靚的雌激素水平一直很平穩,第一個血液樣本化驗後顯示沒懷孕,大家都以為交配失敗。 “我們相信是寄出第一份血液樣本後,靚靚才開始出現一點點的懷孕徵兆。” 生產前一週,靚靚的雌激素突然上升,馬中飼養員進入24小時監督狀態。羅斯里說,我國的飼養員完全沒有接生經驗,幸好有中國駐派的飼養員在這裡提供專業協助。 8月18日上午,靚靚在展區外場出現分娩徵兆,飼養員和獸醫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靚靚在下午1時45分就分娩了。 暖暖剛出生時非常脆弱,就像一隻小老鼠,為了避免被母體擠壓,中國飼養員程建斌憑藉豐富經驗,悄悄把暖暖從靚靚懷裡“偷走”。 說到這,羅斯里大笑:“我記得寶寶被拿走時,靚靚馬上追上去,當然,飼養員跑得比較快!” 誼誼適應良好拿號碼牌等展出 “我排著隊~拿著愛的號碼牌~” 大馬出生的二公主誼誼自從送回中國之後未曾露面,馬中熊貓迷都在密切關注她的情況,也傳出各種猜測。 專案小組得到的消息是:誼誼在中國適應良好,體重增加了近10公斤,還學會玩雪,目前拿著號碼牌等候對外展出。 星洲日報記者此次帶著奶爸前往中國,其中一個任務是要探望誼誼,但基於保安問題未能見到二公主,但奶爸們還是向園方瞭解到誼誼的最新情況,證實誼誼已轉移到臥龍核桃坪基地。 消息告訴本報:“誼誼要先適應氣候和食物,由於在馬來西亞常年生活在恆溫,中國有四季之分,她需要一些時間適應環境,但總的來說,誼誼適應良好,冬天時偶爾會出來玩雪,至於對外展出的時間,要看中心整體規劃和安排。” 誼誼去年送返中國時已經5歲,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指出,海歸熊貓過渡及適應的時間無規律可循,因為每隻熊貓都有體質差異。 根據中心於5月10日拍攝的影片,誼誼膽子比較小,對外界聲音刺激的反應比較大,剛抵達四川時,她乾飯時把竹子叼到室內食。現在的誼誼已經適應環境,平均每天糞便有13至14公斤,體重也從剛回來時的98公斤增至106公斤。 誼誼是2018年全球出生的首隻熊貓,也是極少數在非熊貓交配季節繁育的幼崽。熊貓的正常交配季節是每年4至6月,產季多集中在8至9月,但誼誼是在1月14日出生。 升誼 誼誼成小網紅臥龍神樹坪新晉F4 三公主升誼的出生日是2021年5月31日,正是馬中建交47週年,她去年8月返回中國後入住臥龍神樹坪,已成了當地的“小網紅”。 臥龍神樹坪有4只熊貓被稱為“新晉F4”——福寶、誼誼、升誼和小奇蹟,都是海歸熊貓,擁有大批粉絲,大家都盼望他們“順利出道”。 ⚫ 訪中國粉絲 去年10月份初見活潑調皮的升誼 楠楠(中國浙江杭州) “我是去年10月份在臥龍神樹坪第一次見到升誼,她很活潑調皮,性格長相有點像個小男生,看到鄰居打架很感興趣,躲在牆角豎起耳朵聽,非常投入!最近一次看她是今年4月份,發覺升誼明顯體格變大了,白白胖胖臉蛋圓圓的,越來越漂亮可愛。 我認識了一些馬來西亞的粉絲,大多是透過網上交流分享熊貓近況,我們也會相互學習,或者考古一些早期的視頻資料,比如小時候的暖暖、誼誼和升誼。 歡迎大馬的朋友們來中國遊玩,通過大熊貓相識成為朋友!” 相關文章: 熊貓“奶爸”探親記(一) | 掀直播跟拍風 大馬奶爸紅了 熊貓拉近馬中民心 熊貓“奶爸”探親記(三)| 旅居逾一年產崽 創海外熊貓最快繁育紀錄 熊貓“奶爸”探親記(四)| “最萌外交官”憨厚討喜 熊貓奶爸互動很療愈 熊貓“奶爸”探親記(五)| 興興靚靚首2年成動物園明星 日均1千熊貓粉湧入 熊貓“奶爸”探親記(六)| 採訪手記 一起理性愛大熊貓
11月前
12月前
1年前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