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熟食

2星期前
2星期前
12月前
肉鸡价格经过790天的管制后终于结束,鸡农和农贩终于喘一口气,不必再想尽办法挣扎求存;消费人的隐忧是不能确保日后肉鸡价格不会飙升,连带影响熟食价格。 报道:颜福顺 肉鸡价格经过790天的管制后终于结束,鸡农和农贩终于喘一口气,不必再想尽办法挣扎求存;消费人的隐忧是不能确保日后肉鸡价格不会飙升,连带影响熟食价格。 肉鸡价格恢复自由浮动后这几天,肉鸡价格趋向平稳,根据鸡贩反映,目前属于淡季,消费人的需求量并不高,鸡农则申诉自从数月前政府允许从泰国进口肉鸡后,过去两个星期肉鸡市场就处于过剩,压低了价格,国内小型农场就快撑不去。 市场是波动的,需求量会随季节调整,肉鸡的长期供需和价格是否会保持平稳,尚未面对真正的考验。 不论是农粮部或养鸡业者都有隐忧和面对的问题,目前只能见机行事,希望“化险为夷”。 郭耀通:忧遭“变相”监管 政府撤除肉鸡顶价,是养鸡业者的好消息,鸡价可以跟着市场调整不再受限制;然而撤消津贴却是他们的痛,没有补贴采购小鸡和饲料的话,成本肯定会转移到消费人身上,每公斤肉鸡售价将随市场涨价超过9令40仙的。 马来西亚禽畜业联合总会欣慰政府宣布解除肉鸡零售顶价,鸡农不必再绑手绑脚了。 禽总肉鸡组主任郭耀通说,他欢迎鸡价恢复自由浮动,惟担心遭到“变相”监管,导致肉鸡零售价无法随市场力量上涨至每公斤10令吉或11令吉多。 他受访时说,这是因为农粮部长曾表态,将确保自由浮动的肉鸡价格续维持在合理价位,甚至不超过9令吉40仙,意即鸡价达到那个水平,当局就会进口泰国肉鸡(冷冻)。 保证市场供应充足 他强调,当局进口泰国肉鸡,需求一旦增加,将压低售价。“这种情况下鸡农无利可图,如果亏本经营,要到哪儿去填补亏损?” 他说,既然让肉鸡价格自由浮动,就没必要监督市场而力图压低售价。他同时也保证肉鸡的市场供应充足。 进口致供应过剩压低价格 根据业界透露的市场调查,数天前鸡只农场价行情是每公斤5令吉30仙。 郭耀通说,由于供过于求,造成农场价行情介于5令吉30仙,按补贴机制,每当鸡只生产成本为6令吉时,政府为农场价鸡提供80仙补贴。 他说,由于鸡农生产成本在6令吉80仙左右(取决于饲料、小鸡等原料),所以养鸡业还在亏本状况中;小型鸡农仍需自掏资本购买饲料和小鸡,如果农友缺乏现金周转,就没有能力再养下去。 他指出,政府从泰国进口肉鸡已经有4、5个月了,结果国内肉鸡过去两个星期来处于过剩,压低了肉鸡价。 泰国的肉鸡每公斤约4令吉多,他说,当局不断引进肉鸡,没有保护国内养鸡行业。 大马肉鸡有能力自供自足 他认为,大马肉鸡已有能力自供自足,没必要再进口;若政府拼命进口只会导致国内小型鸡农无法继续生存,逐步被淘汰;因此,他呼吁政府勿只顾进口肉鸡,也要考量小农户处境。 他说,国内农场有50%属于大企业一线龙操作,另50%则是小农户,他们需要出资找饲料、找小鸡持续经营。 “肉鸡价料波动不大”陈泓缣:超霸市RM9:40 郊区RM10:40 报道:郭秋香 农业及粮食安全部副部长拿督陈泓缣表示,根据该部预测;肉鸡价格自由浮动后,郊区依然维持在每公斤10令吉40仙左右,至于超市或霸级市场预料可维持每公斤9令吉40仙左右,整体涨幅不大。 他接受本报专访时说,政府此前制定的肉鸡零售顶价为每公斤9令吉40仙,但商家一般会向消费者额外征收一至两令吉的砍鸡费,所以最终售价是每公斤10令吉40仙。 若价飙高或重制定顶价 他说,价格浮动后,若鸡肉价格突然飙涨,政府会通过该部及内贸部,从农场到零售阶段监督价格。若是供应不足造成价格上涨,政府已经准备好从外国进口鸡肉,以确保国家鸡肉供应持续充足。若价格涨幅太高,政府将不排除重新制定顶价机制,不管有无给予津贴。 “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排除部门可能通过农民组织等,大量采购进口肉鸡囤货,一旦肉鸡价格过高,就把货丢入市场,以缓解市场过高的价格。” 他说,政府会通过《2011年价格管制及反暴利法令》监督和管制市场价格,确保没有商家试图在价格自由浮动后,牟取暴利。 农粮部政策与策略规划组数据 年份 肉鸡产量 2022年 8亿零798万2800只 2021年 8亿零53万5700只 2020年 8亿4681万7400只 2019年 8亿3400万3800只 相关文章: 鸡价脱绑忧或喜?(中)| 消协:2佳节近忧鸡价暴涨 对付牟利不能懈怠 鸡价脱绑忧或喜?(下)| 不敢乱涨价VS可能吃贵鸡 鸡贩消费人各有话说
1年前
1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目前的餐饮业、茶室或咖啡店的熟食、饮料或点心价格可说是“六国大封相”,不同地区出现不同的涨幅,而且在短时期内很难放缓。 报道:李成友 “熟食又涨价了,到底还要涨多少次?” 星期天专案小组抽样调查显示,餐饮业今年首半年至少调整一次售价,不少业者是两度涨价,而且还在静观其变,只祈望物价快点稳定下来,不会有第三度调价。 黄守群:短时间涨势难放缓 马新咖啡茶业联合总会长兼马来西亚姑苏厨业茶酒楼联合总会长黄守群形容,目前的餐饮业、茶室或咖啡店的熟食、饮料或点心价格可说是“六国大封相”,不同地区出现不同的涨幅,而且在短时期内很难放缓。 他说,国内目前和全球一样面对通货膨胀,成本加重,餐馆经营者和熟食贩商也陷入“两难”困境,如果不调高价格,根本无利可图;如果调高售价,又担心熟客流失。 他举例,过去三层肉每公斤23令吉,现在涨到35令吉,鲜蛤从6令吉飙到17令吉;美禄也涨了30%,这些都是餐饮业必须进货的材料,在来货价高情况下,不得不逐步调涨价格。 食用油价格近翻倍 他说,另一个压力是食用油,由于商用馆油没有政府津贴,每17公斤庄(铁桶)早些时候是80令吉,如今飙至145令吉,直接增加成本,影响利润。 黄守群也提到,早期公会曾落实全国咖啡店统一价格,现在行不通了,其中一个原因是2011年价格管制及反暴利法令生效后,商家不能划划一价格;此外,各地经营开支不同,餐点和饮料不可能统一售价。 他说,在目前紊乱的局面,希望业主和消费者共同保持同理心,一起面对非常时刻的“美食难关”。 陈明俐:隆雪涨幅最大 城乡熟食价差可达一倍 马来西亚贩商同业总会总会长陈明俐说,各地区的熟食经营者面对不同的问题,隆雪区的情况最严重,涨幅最大,其次是新山、槟城、霹雳,波及最小的是关丹,几乎维持原有的价格。 他说,咖啡店、茶餐室或档口小贩,有一半消费者是熟客,而且是精明消费,一旦价格稍为变动都会关注,如果涨幅太高,这些顾问肯定会转移消费地点而流失。 他表示,该会的会员来自各国各州,熟食和饮料价格在不同地区有明显落差,例如普通咖啡店卖的猪肉粉,雪隆区可以一碗卖12令吉,但在关丹区依然卖6令吉,价格可说差了100%。 [vip_content_start] 大部分受访者有压力 熟食涨价 仅2.2%没感受 根据本报的民意调查,大部分受访者都感受到食物上涨的压力。 这项获得1396读者参与的网上民意调查,有88.4%认为熟食涨价带来压力,只有2.2%的人没有感受到。 对于目前熟食价格的涨幅,有41.9%完全不能接受,51.7%觉得可以接受,但希望不要再涨了;觉得可以接受的仅有88人或6.3%。 71%接受低于10%涨幅 大多数人(70.9%)觉得食物价格涨幅低于10%是可以接受的,另有11.8%觉得任何涨价都不合理。 所有接受调查的读者本月花在食物的开销都增加了,有26.7%的伙食费增加200令吉以上,其次是增加50到100令吉,占21.2%。 不过,还是有35.1%受访者遇过没有涨价的良心小贩或餐厅。有42.4%受调查者也会支持不涨价的小贩或业者作为回馈。 在应付这次的涨价潮,有60.7%选择不再光顾价格不合理的餐厅,有一半的受访者会减少到高价位的餐厅用餐(50.2%),53.8%受访者会以减少外食来省钱。 然而,还是有少数人(7.1%)愿意把钱花在美食上,宁可从其他方面省钱,也要享受美食。 相关文章:熟食涨风(中) | 消费人怎么说? 减少外食 煮一次吃两餐熟食涨风(下) | 小贩:尽量维持平价熟食 薄利多销 共渡涨风
2年前
熟食和食材涨价,家庭主妇最揪心,每次上菜市场都觉得钱不够用,只好从省吃俭用,把家庭开销控制在预算范围。 报道:胡喜明、刘雯诗、陈城周、李成友 熟食和食材涨价,家庭主妇最揪心,每次上菜市场都觉得钱不够用,只好从省吃俭用,把家庭开销控制在预算范围。 以前每顿饭三菜一汤,现在改成三菜肴当两餐,有的是每餐减一道菜肴,或煮一顿吃两餐。 依靠外食的打工一族,点餐时也尽量节省,有的开始带便当上班,能省则省。 刘贝洁(消费人,槟岛工作,住威省)控制伙食费600 “每个月伙食费尽量控制在600令吉以内,即使超出预算也不过700令吉。 我确实感受到熟食价格不断调涨的压力,之前常光顾的一家面摊,今年内涨价数次。去年初每碗清汤面2令吉50仙,年中涨至2令吉80仙,年底涨至3令吉,今年初又升到3令吉20仙,配料肉丸也缩水。 王桂叶(消费人,玻璃市,加基武吉)多在家煮食 “以前几乎每天在外吃早餐,在多在家煮食,一来冠病疫情的关系,二来外面消费不便宜。以前一盘面和一杯茶大概5令吉,现在要7令吉了。 食材也涨价,但在家准备三餐还是比出外用餐省钱。 以前每个星期伙食费约100令吉,现在同样食材需要120令吉才能买到,涨价最显著的是水果、海鲜,一些菜类也明显涨价。” 沈尚仪(消费人,吉打、亚罗士打)在家煮省一半 “家里只有三个人,多数出外打包经济饭菜。以前一饭三菜只要五、六令吉;现在同样菜肴要八、九令吉。 最近吓一跳的是一条蒸鱼竟要13令吉!外加一饭三菜,一餐要20令吉,以前约10令吉就可以了。以前打包鱼肉片大概是四、五令吉,现在涨到8令吉。 现在尽量在家里煮食,简单一锅饭或鸡粥比较节省,比起外出打包三餐至少60令吉,可省下一半的费用。” 范昕妤(上班族,马六甲市区)自备午餐省钱 “午餐多数叫外卖。最近明显感觉价格高涨,伙食开销增加20%左右。 在平台上点餐,普通餐室的姜酒面线15令吉50仙,加上运费近20令吉;一粒烧卖1令吉50仙、一粒荷包蛋2令吉20仙等。 省钱方法就是早上在家煮好午餐带上班,虽然食材也涨价,但会比外食便宜一些。” 陈先生(退休人士,柔佛)面包涨幅大 “熟食价格调整后,每餐饭开销增加50仙至1令吉。 由于一个人难以烹煮食物,多数外食,但不要说熟食,连面包也大幅度调涨。 刘春霞(消费者,彭亨州关丹)食材费增逾百 “一家四口每个月伙食费不超过2000令吉,每个月购买食材增加百多令吉。除了鸡肉涨价,食油涨幅最夸张,差不多涨了1倍。 如今会调整伙食,偶尔叫外卖或吃面食,换换口味也可以节省钱。” 陈丽萍(家庭主妇,68岁,霹雳州怡保)少煮一道菜 “以往每个星期去巴刹两三天采购,因疫情关系减到一星期一次,一来防疫,二来可以减少消费,目前每个月伙食费需要1200令吉左右。 以往每餐煮3至4道菜,现在少一道;中午一次过煮好了两顿饭的菜肴。 涨最多的是鸡肉和鱼肉,买菜开销增加了;鱼价格较高,已经少买鱼。 [vip_content_start] 邱振益(消费者,吉兰丹哥打峇鲁)三菜肴吃两餐 “一家五口每个月伙食费不超过1500令吉,每个星期开销增加150至200令吉。以前去巴刹150令吉有得找,现在250令吉都不够用。 为了减少开销,以前每顿饭三菜肴,现改成三菜肴吃两餐。 面粉涨到一包25公斤装90令吉,我们在家做手工面线,只好跟著调整,不然亏大本。以前1公斤面线卖16令吉,现在是18令吉。 陈振威(消费者,雪州巴生永安镇)堂食不喝饮料 “近日熟食起价,面粉糕的涨幅极大,6令吉涨到7令吉,如今已经8令吉一碗。 我和妻子的伙食费一天的伙食费要50令吉,比之前多了20%。 为了节省,我外出用餐不点饮料,去逛街也不会买咖啡。” 张富阩(消费者,森州汝来)饮食七分饱 “食物价格上涨可以理解,消费者要学习‘开源节流’,在饮食方面‘七分饱’,还能减脂和保健。 父母在补习费方面可以规划,评估孩子的真正需要,只补习有需要的科目。 开源方面可以考虑经营副业,如网购、微商等,大学生除了打工,可以研究数字化经济模式,透过创意经济拓展赚钱能力,应付日益高涨的生活费。” 消协:原料进口价飙涨 成本迫转嫁消费人 大马消费人协会联合会(FOMCA)主席马里慕都表示,商家或熟食小贩面对原料价格飙涨,才不得已把成本转嫁给消费人。 “个人认为,要让食物调低售价不大可能,因为令吉兑美元过于疲弱,造成我们连饲料都买不起。” 他接受《星洲日报》访问时说,一些原料如制作印度煎饼和糕点的面粉都是进口,令吉疲弱肯定造成成本上涨, 最后唯有调整食物价格。 他解释, 我国也有生产原材料,但很多时候出口到他国,经过提炼加工再运回来卖给大马。 他坦承食物价格上涨,该联合会或消费人协会不能做甚么,但政府可采取数项应对措施,以抑制食品通胀。 消协向政府提出5项建议,包括制定长期解决方案,以保障食品安全(food security),政府也要制定食物进口的计划,允许食肆业者从外国进口食物,确保来源充足,就能抑制食物的售价。 “政府应该善用国内80万公顷荒废土地进行耕种,政府可提供低息融资及种子补助拨款(seed grant),鼓励更多人耕种,才能提高农粮生产。” 其他建议是农业机构如联邦农业销售局(FAMA)要收购农产品,然后分销和供应到全马各地。 他指在通胀课题上,只有政府才能解决问题。目前食物和加工食品,涨幅介于20%至25%。 供应商怎么说? 吸纳部分涨幅 否则更糟 熟食价格上涨,主要是食材和源料价格节节上升,不止消费人吃不消,商家、小贩也在撑着。 一些食品和原料今年首半年就多次调涨,供应商声称已吸纳部分涨幅,减少利润,否则情况会更加糟。 陈封荣(猪肉供应商,彭亨州关丹)熟食店本多利少 猪肉今年初至今调涨了7次,每公斤700令吉涨至每公斤1320令吉,陈封荣吸纳30%的涨幅。 他觉得熟食价格还在公平及合理的范围,因很多熟食店都是本多利少,难赚钱。 张峰耀(食材杂货批发商,雪州、巴生中路)批发赚幅较低 “这半年来,进口原料都涨了,包括面粉、玉蜀黍粉、豆类的涨幅介于5%至10%。” 张峰耀指面粉涨价是因为近日国外麦粒缺货,经过加工也会起价。 他说,批发商在原料等杂货批发方面一向赚幅较低,原料来货价钱非常高,若批发商也卖高价,熟食小贩的经济负担会很重。 他觉得熟食小贩调整熟食价格要考量许多因素,包括烹煮、清洗碗碟的人工费等。 马杰顺(海产供应商,霹雳州怡保)熟食涨幅合理 旧街场马振国海产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马杰顺表示,豆类、粉类的涨幅很大,黄豆涨了约60%,导致腐竹也涨价;玉蜀黍粉、薯粉比去年涨了60至70%,糯米粉和米粉各涨约30和20%。 也是霹雳杂货行会长的他说,咸蛋批发价去年是30多令吉一盒(50粒),如今冲到60令吉。 他指俄乌战争影响饲料供应,加上是进口物品,令吉汇率下跌,船运等问题,商家只好贵来贵卖。 他说,目前熟食调整30或50仙,涨幅还算合理。 阿末沙亚夫(面食制造商,瓜拉登嘉楼)不涨价会亏本 “我们生产的黄面条今年5月中旬每包400克涨价10%,主要是面粉在过去半年调涨了14令吉,生产商不调涨价格就会做亏本生意。 他听闻面粉还会起价,如果可以会吸收部分涨幅,或维持售价,以免加重熟食小贩的负担。 简太太(猪肉贩商,马六甲峇章大巴刹)猪价涨8次 熟食仅涨一次 猪价半年涨8次,门市1公斤从最低15令吉增至少22令吉,她供应给云吞面小贩的猪肉起价3次,对方调涨1次,故觉得熟食涨幅还是合理。 早前因猪瘟关系,甲州引进外州猪肉,宰杀成本增加一倍,她本身吸纳部分涨幅。 刘椿晖(食材供应商,槟城,北海)原料涨价赚幅减 北海一鼎鲜供应的新鲜与冷冻海鲜,批发点心等食材来货今年6月全面调涨,肉鸡与猪肉类食材涨了10至20%。 刘椿晖说,一包猪肉点心原本约8令吉涨到10令吉左右。百物腾涨,买家减少进货量,生意额下降20至30%。为了留住客户,他只好吸纳部分成本,减少赚幅。 他觉得食物涨介于50仙至1令吉可以接受,毕竟原料都涨价了。 胡家豪( 杂货迷你市场,玻璃市,加央)吸纳部分成本留客 胡家豪经营的永兴有限公司在过去6个月内,食材涨价介于8至15%之间。 他指原料供应短缺,缺乏人力,雇主要高薪聘请人,营运成本自然提高。 他表示,为了维持市场竞争能力和留住客源,只好尽量吸纳大部分营运成本,利润减少了。 拿督郭海强(食材供应商,吉打、亚罗士打)仅微涨拉长补短 郭海强感叹蔬菜价格近6个月来涨了三、四次,涨幅超过40%。 他表示现在的生意是拉长补短,成本很高,但价格不能起太多,不然没人买。他只能把赚幅降到只有20%。 提到熟食涨幅,他说从表面上看来是不合理,1公斤蔬菜涨价1令吉,一碟菜也起价1令吉,不过小贩还有员工和其他方面的开销,这些涨价是可以接受的。 名字:蔡长志(猪肉贩,吉兰丹州,哥打峇鲁)吃不消转嫁消费者 蔡长志说,吉兰丹州的猪肉供应主要源自槟城,今年上半年调涨了4次,涨幅约60%。 涨幅让猪肉贩吃不消,也没法吸纳成本,唯有转嫁消费者。今年初的三层肉售价是每公斤24令吉,如今已经32令吉。 他说猪肉的利润本来就不高,猪肉一再涨价,只好贵来贵卖了。 黄志雄(旺喜贸易公司,森州汝来)消费者购买力减 黄志雄指蔬菜价格走高是因为雨季产量减少,近期蔬菜产量丰硕,但需求量却大减,蔬菜价钱已经下滑。 据他观察,无论餐馆或家庭主妇的购买量都显著减少,购买力开始减弱。 他表示,毕竟鸡肉及猪肉还是很贵,食油价格不在话下,因此餐馆食物起价在所难免。 李志贤:运费汇率影响 罐头起价约10% 吉隆坡暨雪兰莪中华百货商会会长李志贤说,餐馆、大炒或贩档的熟食,罐头是主要食材,近6个月来,罐头价格上涨约10%,主要原因是船运费、美元汇率及整个生产链的影响。 他说,罐头主要来自中国,虽然船运费有下降,不过美元汇率带来很大杀伤力,推高罐头价格,加上原料短缺,特别是豆类,整个市场都买不到,打乱生产链。 他指出,在各种原素冲击下,目前很难评估真正的涨幅,也不太容易从市场的供需反映出来。 他表示,熟食的涨幅令消费者感受到压力,如果涨10%还可接受,超过这个水平就会让消费者吃不消。例如一碟炒粿条从8令吉涨到9令吉,已经超过10%。 也是万茂食品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的李志贤说,面对涨价风,生产商、进口商会尽量吸纳涨幅,不会让消费者“买单”,如果市场持续低迷及成本增加,利润会流失得更多。 钟德强:熟食涨价或出在劳工租金 马来西亚菜业联合总会顾问钟德强说,蔬菜类不是熟食价格上涨的主因,因为近期菜价皆下跌,餐馆和小贩都可以买到便宜菜。熟食价格持续上涨,可能出在劳工和租金。 他说,市面上一碗面食,有些地区上到12令吉,这确实是偏高,特别是目前菜价低迷之际,不能把食物的涨幅归咎于蔬菜供应链。 相关文章:熟食涨风(上) | 通胀冲击 业者“两难” 熟食涨价何时休?熟食涨风(下) | 小贩:尽量维持平价熟食 薄利多销 共渡涨风
2年前
部分小贩即使微调,但价格依然低到不可思议,他们抱着薄利多销的信念,希望和小市民一起撑过这个涨价海啸到来的非常时期。 食材和原料今年首七个月内涨了数次,每个月都有原料喊涨,不少小贩今年至今两度调整熟食价路,有的即使苦苦撑着,也抵挡不了涨价风潮的压力,最后要调涨价格才能生存。 也有部分小贩即使微调,但价格依然低到不可思议,他们抱着薄利多销的信念,希望和小市民一起撑过这个涨价海啸到来的非常时期。 阮亚玉(42岁,鸡饭档小贩,新山皇后花园)鸡饭RM3拉长补短赚微薄收入 你可以想像,这年头还可以找到3令吉鸡饭吗? 面对鸡肉短缺及食材价格调涨的压力下,阮亚玉稍微调售价,一盘2令吉50仙的鸡饭涨到50仙至3令吉,但这个价格城市地区的人民觉得“很夸张”。 “原本我的鸡饭是买3令吉,9个月前顺应周围鸡饭价格降到2令吉50仙,如今只是‘恢复原价’。” 她表示,虽然食材价格猛涨,但是她售卖的鸡饭保持一样份量,希望顾客吃得饱。 她坦言3令吉鸡饭基本上没有多大赚幅,只能拉长补短,赚取微薄的“工钱”。 “压力一定有,丈夫也有一份工作,才能维持一家人的日常开销。” 陈启池(云吞面档小贩,霹雳州怡保)云吞面RM3.80─RM4.60,排骨面RM4.60──RM5.30,水饺面RM4.30──RM5.10尽量不涨价 赚少没关系 在怡保,价格在3字头的云吞面不多见,怡保回味饮食馆经营池记面档的陈启池表示,他的云吞面维持3令吉80仙一碟,尽量不涨价,赚少一点没问题。 他与太太经营云吞面档36年,顾客有不同阶层,希望大家吃到经济实惠的云吞面。 他说,蔬菜价格时起时落,食油酱料面粉等涨了多次,多年来吸纳成本,忍到今年1月才涨30仙。 他采购食材时保持预算,如果菜心涨价就换其他青菜类,云吞面每天限量发售200份。 [vip_content_start] 张志鹏(鸡饭小贩,吉打双溪大年新聚丰茶餐室)鸡饭RM3.50(小),RM4.50(普通)、鸡腿或鸡二度RM5短期内不再涨价 “我售卖鸡饭超过8年,今年2月才从4令吉涨至4令吉50仙。但保留小份3令吉50仙。 张志鹏表示材料都起价了,连打包纸张与纸袋涨70仙,麻油一瓶涨了3令吉。 他不担心客人流失,反而是顾客提醒他应该涨价了,他考量和计算成本后才涨价,但短期内不会再涨价。 杨合心(面摊小贩,吉打吉中新文英同乐茶室)淋伊面、云吞面、粿条汤等面食RM4不起价回馈顾客 “我以薄利多销方式卖面食,一律4令吉,不起价是回馈顾客。” 杨合心10年前开业时一碗面是2令吉50仙,后来起到3令吉50仙,前年调整到4令吉。 由于一人打理面摊,无需付工人费用,材料向相熟的供应商拿货,才能做到不起价。 陈奕淳(芙蓉烧腊城,森州芙蓉)烧鸡饭及烧鸡翅饭RM4近期倒贴员工薪水 陈奕淳原本不打算涨价,但承受不了压力才调涨,不过4令吉鸡饭还是比市场便宜。 该店也卖烧肉叉烧、鸭饭及卤料,靠多样化达到薄利多销。 他表示利润很薄,有时候月杪总结发现“白做”,近几个月甚至倒贴几千令吉填补员工的薪水。 陈凯威(三宝井油条小贩,马六甲市区)油条、马脚、咸煎饼等RM1.1,芝麻球RM1.50生意常做常有 陈凯威今年初想起价又打消念头,但面粉及食油(每天15公斤)持续涨价让他感到压力,7月1日开始才调涨10仙。 他表示盈利肯定不比以前,希望做到薄利多销,若原料继续涨,也不需要再调整价格。 他说,生意常做常有,能赚钱就好,不需趁机牟利,消费人也在承受通膨压力,应该有同理心。 林尤启(茶餐室老板,吉兰丹州哥打峇鲁)干捞面RM5,凉茶冰和薏米冰RM1.20,冰水30仙饮料面档多年没涨价 “朋友茶餐室”从1984年营业至今,老板林尤启说,已多年没调整售价,没有饮料是超过3令吉,包括Neslo冰和虎咬狮(美禄加咖啡)。 他表示,很多人知道茶餐室下午开档的干捞面最便宜,至今依然没起价。 陈志源(鱼丸粉小贩,彭亨州关丹)猪肠粉RM5,鱼丸粉RM6.50改用机器省人力成本 合记鱼丸粉档最后一次食物及饮料价格是3年前,陈志源表示,食材涨不停,成本增加约30%他都吸纳了,而且确保维持食物水准。 他改用机器切菜及绞肉,调动人手在前台帮手,借此节省人力成本。 由于每个月有不同食材涨价,他观察情况再做决定,若食材继续上涨,一旦成本涨幅超过50%就难以负担。 廖德忠(茶室兼面食档业者,雪州巴生永安镇)面食RM7自己处理加工减成本 “我们仅在今年农历新年期间调整价格,面食从涨50仙调至7令吉,茶水涨10仙。” 虽然6月吹涨风,廖德忠没有跟风,因为食材原料的价格还在浮动,他需等到稳定后才调升价格。 他吸纳食材涨价增加10%成本,当着少赚一些;食材是购买鱼肉回来加工,避开‘一手过一手’的涨幅。 张少卫(沙巴山打根翠华小食馆)水面、咖喱面:RM7.50,鱼面RM8.50货比三家 控制开销 山打根翠华小食馆半年没涨价,经营36年的张少卫表示,涨价除了加重消费者负担,也会影响生意,宁可少赚。 他半年来吸纳了10%涨幅,但食材不“缩水”,他坦言每个月还是有利润可赚,只是减少赚幅。 自从食材掀涨风后,他每天要看紧开销,货比三家及寻找更经济适用的食材及调味料。但由于涨风越来越盛,他会研究8月起调高价格,但不会带给顾客沉重负担。 吴荣德(经济饭小贩,槟城中路)一肉一菜RM5至RM5.90,两菜一肉RM6.60至RM7,两肉一菜RM9.40中央厨房 控制成本 吴荣德说,近期食材频频涨价,但他采取中央厨房模式、吸收成本以及薄利多销,顾客6令吉仍可吃到一菜一肉一蛋。 他说,中央厨房可以大量购买食材,集中人力处理,可以控制成本。 梁美兰(美兰肉骨茶东主,玻璃市,加央)单人份骨茶RM11;大专生RM10给学生优惠价 “由于年初稍微调涨肉骨茶价格,这次再掀涨价潮也不再涨价。” 梁美兰理解消费者的压力,所以采取薄利多销的方式,也给学生优惠价,白饭也会给多些。希望让在外念书的学生得到温饱。 胡妙宝(熟食小贩,瓜拉登嘉楼)炒粉面RM6.50感恩顾客谅解涨价 胡妙宝的炒粉面食多年来维持在5令吉50仙,今年2月起到6令吉。本来不打算再涨价,可是这半年来材料不断涨价,只好8月开始单人份炒粉涨50仙。 他说,扣除成本开销所得盈利微薄,他感恩顾客谅解他两度调涨迫于无奈。 潘汉顺(三宝井老字号炒粿条小贩,马六甲市区三宝井)炒粿条RM5(小)及RM6(大)寻找便宜素质好食材 维持旧价数年,还是无法承受原料涨价,潘汉顺本月每盘炒粿条涨50仙,但短期内不再调涨。 为了不影响口味,他寻找便宜又素质好的食材,但始终难敌成本压力,才决定涨价。 他们一家人经营的生意有老顾客支持,抱着有赚就好的心态,不会趁火打劫。 王椳混(意大利面小贩,威省北海)意大利面RM11至RM20忧流失顾客不敢再涨 王椳混在小贩中心售卖意大利面,今年初所有意面涨了1至2令吉。 他说许多食材首半年涨价数次,意面材料今年初和6月涨了2次,他感到吃不消,想过再度调整价格,但担心流失顾客,只好短期内以薄利多销来抵消增加的成本。 黄楚汉(煮炒小贩,玻璃市,加央)小炒RM5.50至RM6.50,粿条汤RM5.50微涨盼补回成本 黄楚汉7月初每样食物涨50仙,顾客可以接受,所以生意没有受影响。 涨价前他也担心顾客嫌贵,不过考虑到成本又不得不涨。 他指涨得最多的是猪肉,中型鲜虾、鸡胸肉都涨了,还有煤气、塑料袋等也涨,他稍微调涨只望补回成本。 陈国栋(面档小贩,沙巴山打根伊罗普拉巴刹)普通面料(鱼丸、鱼饼):RM5.00,面食:RM5.50,茶水RM1.50熟客理解食材涨价 经营栋记面档38年的陈国栋透露,面档今年1月涨50仙,后来猪肉不断涨价,6月起含猪肉配料的餐点再涨50仙。 他不怕涨价吓跑顾客,因为熟客对食材和价格都相当熟悉,外地客也觉得他的茶水还是便宜。 虽然生奶半年涨价多次,他不打算调高茶水价,自己还有能力吸纳涨幅。 梁福源(鸡丝河粉档小贩,霹雳州怡保)鸡丝河粉RM8(小),RM9(大), 白切鸡2人份RM19一年涨两次暂不起价 在旧街场天津茶室卖鸡丝河粉的梁福源(80岁),60多年首次一年调涨两次,今年初和5月份各涨50仙, 他说,沙河粉今年涨价三次,其他食材一直涨价,实在应付不了。最近芽菜成本也加价,但他暂不起价。 陈丽丽(肉骨茶业者,雪州、巴生永安镇)涨1令吉仍少赚50% 陈丽丽卖的肉骨茶从新年到现涨价两次,每次涨50仙。 猪肉在新年期间涨幅达100%,直接加重肉骨茶的成本。涨价后扣除其他开销,还是少赚了50%。 她说,业者无法把猪肉供应价直接算成肉骨茶售价,否则顾客会会吓跑。 罗丽萍(50岁,面食小贩,柔佛士姑来八哩半)云吞面RM6至RM8顾客理解涨价局势 罗丽萍所售卖的面食在4月1日调涨50仙,7月份原本不想再起价,但是食材价暴涨,无奈下再度调整价格。 她表示,材料价格暴涨是主要原因,顾及顾客需求没有大幅度调整。 “我原本纠结该不该起价应付额外增加的成本开销,有顾客理解地说,现阶段调涨价格是顺应局势。” 郑玉珍(煮炒档,彭亨关丹)小炒RM5起涨1令吉 份量也增 在大树下经营煮炒档的郑玉珍6年没有涨价,今年上半年苦苦经营,撑到7月1日调整1令吉,但短期内不会再调整食物售价。 为了让客户饱腹,食品份量增加了,她欣慰客户理解食材涨价带来的压力,她尚未调涨售价时,有部分食客会自动多给一点。 何子庄(咖啡店老板,吉兰丹州,哥打峇鲁)咖啡茶水从RM1.20至RM2,牛油面包RM1.70,鸡蛋(2粒)RM2.20成本攀升微涨20仙 冠香园在年初调高10仙至20仙,不敢起得太厉害。 何子庄表示,每个商家面对不同的困境,有些是租金起,有的是原料太贵,而他是饮料来货节节上升,工人基薪也调整到1500令吉。 “3.5公斤包装的美禄(Milo)从41令吉涨到逾60令吉;冷藏牛油从300令吉一箱(40盒)三次起价后380令吉。” 李先生(强记云吞面,森州,芙蓉区)云吞面RM6至RM6.50面食售价调到市价 强记面食半年调价两次,一共涨了1令吉50仙,不过李先生说,他们的面食售价只是调到市价水平。 芙蓉的行情一碗叉烧云吞面介于6令吉或6令吉50仙,该店开始时售5令吉,经过两次调整后到跟市场一样价格。 该店担心涨价会“吓走”顾客,再不调涨,又承受不了压力,甚至可能面临结业。 相关文章:熟食涨风(上) | 通胀冲击 业者“两难” 熟食涨价何时休?熟食涨风(中) | 消费人怎么说? 减少外食 煮一次吃两餐
2年前
2年前
3年前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