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爱自己

3天前
2月前
7月前
8月前
9月前
1年前
我想,这几年最大的转变是对人际关系界限的设立,以及相信人可以面对困难的能力。 以前的我,如果知道有人情绪不佳或不开心,我会把他的处境当成我的责任。特别是我心里烙印了特蕾莎修女的一句话:“爱,就是在别人的需要上,看见自己的责任。”我在中学的时候看见这句话,爱上了,就把它打印出来,贴在我房间的镜子上。我会尽我所能去关心对方、写信给对方、挖掘困扰对方的心事是什么……所以,中学时期,我在别人的眼中是一个很有爱心,乐于助人的人。讽刺的是,我打从心底不曾觉得自己有爱心,反而总处在低迷的自我价值中,忽略了自己的需要,总背负着别人的责任、别人的情绪。 一直到近几年,开始很诚实地接触自己的内在。这让我的价值观有了很大的转变——开始发现设立界限的重要,也开始了解别人得为他们自己的生命、情绪、决定负责,不是我。我可以让他们知道如果他们需要,我在。但那个负责的人是他们自己啊。 我记得在工作中,同事遇到了一些压力。我陪着她,聆听她,鼓励她将自己的处境告诉老板。但她不愿意。有那么一刻,我写了封信息给她的老板,想让老板知道她的状况,就那么差点击“送出”了。我可以这么做吗?我想也不是不可以,但同时间,我好像也剥夺了她为自己做决定、为自己发声的能力。而且,我相信只要她愿意,她是能自己和老板说的。 最后,我删除了信息,把那份责任还给她,但我更愿意把这看作是赋权(Empowerment)予她。结果怎样呢?几个月后,她终于把她的想法告诉了老板,感恩的是老板也尽量回应她的需要。我认为这是更好的选择。我无需越界地背负别人的责任,他人也学习相信自己的能力,为自己付上责任。 相信他人有能力面对问题 有时难以置放界限是因为总过于放大对方的软弱,以为对方无法承受。犹记得有次,很亲的阿姨因为家人住院,而在医院守夜了两天。我暂时无法回家陪她,心里却总是挂虑,有时已经在幻想这情景:“我没有在那里陪阿姨,她一定很寂寞很难受吧。她在哭吧。”惯性的内疚感就产生了,甚至道德绑架了自己。 阿姨会寂寞难受没有错,但我怎么可以忘记这几十年来,她经历的各种困难而拥有的坚韧呢!事实上,阿姨面对困境的能力不亚于我呢! 反复思想,界限这回事,要配搭能相信人有能力面对问题,而大部分人的坚韧性都挺大的。这也更需要有弹性地拿捏人际关系的界限。这份拿捏的前提是,爱自己也爱别人。而爱己爱人的前提是,让大家都保有自己的界限,让大家都能为自己的生命和决定负责。这也排除了溺爱、不随意越界他人领域的决定,同时也保有尊重及赋权。即使是我们最亲的伴侣或家人,保持适当的界限是人际关系中很重要的一环。
1年前
为人父母后,我常常不自觉想把最好的,都留给家人。 去商店时,看到孩子喜欢的水果或饼干,都会很自然地放进购物篮。用餐后,孩子想吃水果,我都会毫不犹豫地切了一大盘,让他们好好享用。孩子想吃饭团,我隔天就买了三文鱼和海苔。先生的洗脸霜快用完了,我去超市时也买了一支。只要他们开心,我就心满意足。 不知不觉,我的心里总是以家人的需求至上,而忽略了自己。 一天两餐是主妇的任务之一,每次下厨都会汗流浃背,煮好以后都会端上桌,盛好饭和餐具,请先生孩子一起吃。此时,孩子们通常已洗澡了,很舒服的状态准备用餐,而我一般都油头满面,说狼狈不为过。 一次,孩子嘟嘴说,“我想吃意大利面。不要吃饭。” “我准备了你喜欢的煎蛋、煎鱼和青菜。你试试看。”我试着耐心说。 “不要!没有意大利面,我不要吃!”孩子不留情地说。 “你下次可以早点和我说。现在吃饭吧。” “我就只要意大利面!”孩子大喊。 面对孩子一发不可收拾的脾气,我很生气。先生示意我先去洗澡,他来处理。我用力瞪着孩子,就去浴室了。 我很生气。她怎么能不理解妈妈煮菜很辛苦呢?她怎么能这样和妈妈说话?她怎么不想想,妈妈为了她常常煮她喜欢的菜呢?她怎么就不懂得感恩? 洗了澡,整个人舒服了,心情好多了。认真地想了想,孩子在表达她的感受,我其实只要好好听了,就好。我气什么呢? 原来,我气的是,我那么努力地满足孩子们的需求,他们却不体会我的用心。我气的是,我拼了全力煮菜,整个人里里外外都湿透了,他们什么也没帮忙,就在发脾气说不要吃。这公平吗? 爱自己才有余力爱人 此时有一把声音说,“不对啊。你认真下厨,不就是你想孩子吃得健康吗?你煮饭很辛苦,但也是心甘情愿的是吧?整身不舒服,你可选择先洗澡了再用餐,孩子发脾气,她自己承担就好了。你干嘛生气?” 我深深地吸一口气,呼一口气,慢慢地呼吸。我一直以来都以家庭为主,他们开心,我就开心,无形中被他们的喜怒哀乐左右自己。当自己的心情和需求被忽略,内心的委屈油然而生,自然地这股怒气矛头指向孩子。 说到底,是我没有好好地看自己的内心,没去关心自己的感受,才会导致生气的局面。爱,本来就是心甘情愿,因为爱,我愿意为家人准备健康的菜肴,因为爱,我希望他们开心。但,我就是忘了给自己留一份爱。 想通了,去采购日常用品时,我也会买自己喜欢的零食。孩子去幼儿园后,偶尔会去茶餐室点一份卤肉饭和一杯咖啡冰,好好地享用。有时候,我会带喜欢的书去咖啡厅,在咖啡的香气之下,阅读真好。 当我学会把一份爱留给自己,生活中的快乐多了,埋怨少了。再忙,也要给自己保留一段自我空间,爱自己,才有余力爱家人。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在雪隆,有一个人文社区建设推手——刘进强,致力推广人文社区发展,并通过策划一系列的互动活动,让人们尤其是学生学习尊重和关怀他人的善举,以及学习认同自己的美。 “我们的梦想是想塑造一个有人文素质的社区!” 在雪隆,有一个人文社区建设推手——刘进强,致力推广人文社区发展,并通过策划一系列的互动活动,让人们尤其是学生学习尊重和关怀他人的善举,以及学习认同自己的美。 刘进强(48岁)在华小及独中就读小学及中学,并在美国的大学升学,曾分别在医疗器材公司及私人大学独中部就职。 这些年来,他一直专研及探讨教育课题,他也是华小家教协会理的一员,在小学给予义务帮忙。 设多德共享中心 办系列活动 他于2020年全职投入人文社区建设发展。他在蒲种实达走廊(Setiawalk) 商业区开设多德共享中心(Total Sharing Centre),致力推广人文社区建设的理念及活动,并策划一系列相关课程及活动,包括主讲超过百场的讲座。 盼加强人们关注社区 刘进强接受《大都会》社区报专访时指出,他所倡导的人文社区建设发展,着重在人们互相尊重、互相了解、人们具备向善及文明的德行。 “我想塑造一个理想的社区,加强人们对社区的关注度,这是支撑我继续推广人文社区建设的动力。” 以学生作为贯彻理念对象 刘进强是以小学生及中学生作为贯彻人文社区建设理念的对象,并且通过学校的配合进行推动。 “这是因为,中小学生还没经过社会历练,他们还是一张‘白纸’,还没把一些行为设定成习惯,而成人则不一样,成人的行为很多时候都已经定了下来。” [vip_content_start] 通过体验及互动式来推广 他提及,人文社区建设的宣导工作不仅仅是在理论上的探讨,一定要有体验及互动式的推广,如此一来人们才能贯彻这些理念。 他说,在向学生宣导向善的德行时,他是通过同情心及同理心来让学生领悟这个层面,好比在分享杜绝网路霸凌的议题时,他会告知学生要以站在他人角度来思考身边人所面对的问题,从而带出向善德行的概念。 他提及,情商管理是行为表现的一种,因此他也透过线上讲座、工作坊、生活营来让学生掌握好情商管理,旨在提升学员的“自我察觉能力”,了解他们本身的强项;在这之中,线上讲座更是免费让学生参与。 推出历史赛 进步最多为优胜 刘进强通过多德共享中心的平台推出历史挑战赛,免费让中四及中五的学习参与,该比赛所着重的学生进步的分数,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循序渐进地前进。 他说,这项比赛分成4次展开,第一次比赛的优胜者是以最高分者来选,而第二次比赛则是以参与者进步的分数来决定优胜者,即主办方用第二次的比赛成绩与第一次成绩进行对比,进步最多就是优胜者。 “如此奖励方式,可以让学生本身了解进步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需要付出行动来得到成果。” 他说,在比赛中完成比赛或获得低分数的学生也不必气馁,因为该比赛也会为相关学生颁发出奖品,籍此来建立学生的信心。 他说,之所以以历史科目来举办比赛,是因为该科目是大马教育文凭考试中必须及格的科目,因此这可吸引校方让学生报名参与。 办活动了解各族 学会尊重 人们互相尊重及互相了解,也是刘进强倡导人文社区建设下所着重的一环。 多德教育中心推出“SALAM Malaysia”项目,让学生配合我国节日的庆典,了解各族互相尊重,和谐相处的核心。 刘进强说,该中心曾主办各类型的活动,让学校了解我国各族的节日背景。其中,在曾主办的屠妖节贺卡设计比赛中,可见参与学生所呈现的作品非常精致细腻,绘画出欢庆屠妖节饰品的图案,从而进一步了解该节日的知识。 此外,接下来,配合中秋节即将到来,他也将以趣味及互动的形式在蒲种社区举办中秋节互动活动,让社区的公众和学生参与。 多德共享中心 可借用充场地 刘进强说,多德共享中心是一个社区活动中心,可让中学生免费借用,作为开会或办活动的场地;该中心也可让社区组织以可负担费用来租借,作为进行活动的场地。 “中学生可通过预约方式,到来社区中心阅读或办活动等。” 他说,他本身也是学生在办活动时的顾问,引导学生策划活动,给予建议,让他们掌握及了解办活动时各个的岗位及程序。 “其实,很多学生不懂如何开会,他们在开会时会把所有事情带到会议上谈,导致会议开很久(缺乏效率);因此,我会告知他们成立小组的意义,让小组成员事先探讨事项,做出决定后再带到大会。”
1年前
2年前
2年前
3年前
3年前
2021年4月,冠病疫情回弹,外头风雨飘摇波谲云诡,我的内心亦暗流涌动。 那阵子刚好碰上忙乱得一团糟的复课日,无意间发现左侧乳房有明显硬块后,我不想请假添乱,便用了无数个周六早上进出私立医院做一连串的门诊、筛检。从乳房X光摄影、超声波扫描,到局部麻醉抽取活片化验……就如冯以量说的,人一生病就没了尊严。对啊。人家叫你宽衣解带,躺在床上,侧躺,高举手臂……你能不乖乖就范?没有了思考的余地,没有反对不依的权利。没有了,羞耻心。 那段日子,我的心情如过山车,一会儿安慰自己不会有事——也许如医生所说,只是良性的乳腺纤维瘤呢;又不时臆想着若不幸“中招”后的种种不可预知的未来、想到我未成年的4个小孩而愁云惨雾。每一次从医院回家的路上,孩子的爸都劝我乐观点,不要净往坏的方面想。我努力配合着,但在夜深人静后还是偷偷地,狠狠地流了几回泪,白天在课堂上却能一如既往元气满满地教学、与十来岁的大孩子们欢快地打成一片……呵呵,我的演技还是过关的呀。 永远忘不了的日子——2021年4月中旬那个上完华文课后的周五午后,我刻意留下来打扫课室,刻意在手机无限循环播放着周深的〈亲爱的旅人啊〉:就此告别吧……说声再见吧,就算留恋也不要回头看……。心有依依地环顾偌大的空荡荡的课室,我也许真得要迈入人生另一段冒险的旅程,真的得与这伴守多时的地方暂时告别了(回想这一幕,觉得自己够矫情的。)几个小时后,医生亲自来电,声音透着一种让人镇定安心的温柔:活检报告出炉了,对不起,是恶性肿瘤。你明天方便来一趟医院吗?……果然啊,“中奖”了。 好样儿的!4月,44岁的我,在挚爱的妈妈谢世14年后,就这样成了马来西亚2万6000名女性癌友中,患上乳癌的八千多人(32.9%)的其中一个,也是14名华裔女性中,其中一个乳癌患者。更“幸运”的是,我罹患的还是只占了乳癌种类的20-29%的三阴性乳癌(注:资料源自《星洲日报》)。 犹记得第一次上政府医院肿瘤科报到,检阅了病理报告后,年轻的华裔女医生劈头第一句话就是:“哎呀,你无药可治!所以要小心,避免复发……”我知道她的意思(所谓的无药可治就是,在进行过一轮开刀、化疗、放疗治疗后,我等三阴性乳癌患者就不能再接受贺尔蒙疗法及昂贵的标靶药物了,任我想花钱买命也不得要领),但却把那个陪伴在侧不知所以的夫君吓得不轻。 一转眼半年已倏忽而过,我经历了之前总认为和自己无关的乳房与淋巴结切除手术、放射性治疗、化疗、承受化疗后的种种副作用——从第一轮化疗后疯狂掉发变成《神雕侠侣》中的裘千尺,到今时今日手指脚趾发黑的无眉道长(大光头),自己照镜子看久了也习惯了啦! 曾经,我也怀疑那个共情能力过强,半辈子都因着感动、感触、感伤而在别人的故事里哭得死去活来的人要如何面对自己这样的巨变?但回想起来,我哭得最多的反而是在病理报告出炉的前后——觉得抗癌之路漫长又艰辛,还累及全家,影响生活素质,偏偏还是那预后条件较不理想的三阴性乳癌,同时生命还得受无情可怖的病毒威胁而悲从中来,无助地痛哭了几回。反倒是申请了病假、按下工作的暂停键、确定了治疗方案后,我通过大量阅读、家人的暖心相伴、亲友的爱与支持,心平气和地与自己和解,不再纠结于命运的不公、为什么是我……而是转念一想,为什么不是我?长期熬夜、透支体力、严重地睡眠不足、在高压下工作、没有运动养生的习惯……那样不自爱的自己,WHY NOT ME? 定时检查真的很重要 林清玄说过,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那倒不如就常想一二吧:在忙盲茫之时,突然罹癌,也确实是个及时的警示:告诫我要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作息,要运动保健、要改变心态、要多爱自己……也是时候好好安排我下半场的人生了。既然一切已成定局,我就必须坦然接受,积极面对啊!人生总会在得与失之间找到平衡。我坚信。 我也许不够勇敢,我也许不够坚强,我也许不能乘风破浪、披荆斩棘,但我会努力地向阳而生!当生活给我一张哭脸时,我努力向它微笑。来吧,肿瘤君,我希望和你和平共存,再请你滚蛋。 女人啊,请不要患上拖延症,请不要讳疾忌医,要爱惜自己,定时进行妇科检查真的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 ——写在粉红10月世界乳癌醒觉月的最后一天。但愿,世上没有肿瘤君。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