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父母

阅读时看到这句话:如果你认为自己开悟了,你不妨搬回家和父母住看看。 一棒敲进我心里。 读了不少心灵成长的书,参加了不少情绪管理的课,自认性情温和、说话温柔、耐心超好,一回到家,立刻剥洋葱式的被揭去了层层美好外衣,赤裸裸的露出本来面目。 常常,回娘家后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冰箱,看到里面屯着3天前吃不完的蒸鱼、上个星期打包豆花配送的糖浆,以及上个月去喝喜酒带回来的雪梨燕窝糖水,还有干瘪的酸柑枯黄的青葱等等等,我就忍不住开始碎碎念。(以致于后来妈妈见到我开冰箱,不等我开口问食物是什么时候留下的,就主动说:很久了,可以丢了) 看到院子的大花盆移了位置,问妈妈是否又去搬重物,妈妈说:“我一点一点地移动,没事的啦。”然后在我变包公脸之前快快开溜,“时间到,我去煮饭了”。 (回家前不是跟自己说好要对妈妈多些包容吗?) 厨房墙上多了几个钉子,其中一个挂了一包一公斤装的咖哩粉。爸爸表示挂在显眼处才会记得拿来煮。包装袋是没有提手绳的,爸爸用打孔机在包装袋上打了个小孔,然后挂在钉子上。这样不是容易受潮吗?再一看,食用截止日期是两个月后。家中只有爸妈两个人,怎么消化一公斤咖哩粉啊? 改变自己不再反驳妈妈 看到爸爸的脚有些水肿,是高血糖影响了血液循环不畅造成的问题。要带他去看医生,他坚决不去。要带他去公园散步,增加腿部运动,他也不肯。多劝两声,他就提高声量:“不要,不要,我什么都不要!”我马上火大就责备了他几句。 (回家前不是提醒自己要对爸爸多些耐心吗?) 明明是担心与关心,但为何话一出口就成了埋怨与责怪? 照顾年老的父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生理上的问题或许用金钱可以改善,但要让他们接受自己的身体机能已经退化,许多事情已经无法胜任,同时又要照顾到他们的尊严,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父母眼中,我永远都是“孩子”。他们习惯了担任照顾者的角色,不喜欢成为被照顾的“弱者”。而我却急于变身成为爸妈的“父母”,要教他们该怎么做,要求他们要“听话”,因此常会有冲突。 父母已是耄耋之年,我能陪伴他们的日子不会太多了。我不想留下遗憾。在道别的那一刻,我希望道谢及道爱,多于道歉。 这一次回家,尝试改变自己。看到冰箱过期的食物,悄悄处理掉就好。听妈妈抱怨朋友圈的人事纠纷时,不要反驳她处理得不好,只是借出一双同理的耳朵。 不是念念叨叨提醒爸爸要记得吃三高的药,而是直接倒杯温水,把药丸送到他面前。不指责爸爸乱给家里增添不必要的装置,而是了解他的需要,把家里的设施依照他的方便安装好。 不求父母长命百岁,但求能陪他们安乐度过晚年。 看着父母的晚年,我也开始反思自己的晚年会是一种怎样的光景?我希望我的孩子如何对待我?我的保健医疗以及收入开销,又要如何安排?看来,是时候好好思考,尽早做好准备,希望能达到“乐龄乐活”的状态。
2星期前
2星期前
2星期前
3星期前
3星期前
3星期前
4星期前
4星期前
上世纪60年代,人们普遍多产,住隔壁的伯母生了11个孩子,但3个孩子不幸夭折。 青少年时,听伯母和母亲分享过一则诡异的事:伯母家的后院种芒果树,树身庞大,枝叶繁盛,她凌晨或夜晚在厨房忙活时,偶尔会听到芒果树传来枝丫晃动声,夹杂孩童嬉笑声。 一开始不以为意,次数多了,伯母感觉不对劲,后院过去是田野,夜黑风高,谁家孩子会在此时攀树、荡树、翻枝? 是心灵感应吧,伯母觉得那是她夭折的孩子,他们仿佛要让妈妈知道,他们还在,一直跟随着父母。 我家老二5岁时,妻和我觉得是时候生第3个孩子了,再延迟,妻将面临高龄产妇的风险。想怀孕,偏偏怀不了。日后迎来的,是妻不协调的经期和出血,还有令她死去活来的经痛。 短短一瞬 已是永恒 而我们,包括妇产科医生,竟然察觉不到那是一个小生命的到来。一直到第3次彻底检验,医生才确认是“子宫外孕”——已有6个星期的小生命,正悄悄到来,他不按牌理出牌,“着床”在输卵管,在这条并不能孕育生命的通道里渐渐成长,最终导致输卵管肿大,妻疼痛不已。 妻刻不容缓进手术室。事后,医生把一卷拍摄手术过程的录影带交给我,说是珍贵镜头。医生说的珍贵镜头,让我看了手心发冷热泪盈眶,尤其是那一幕:医生用精密仪器残酷“洗”胎儿,那一钳、一剪、烧灼、抽吸血水,刀刀锋利,何尝不是落在父母身上啊! 我有时候会想,如果他出世,他会是男?还是女?长相像哥哥,还是像姐姐?我把这个经历写成一篇题为〈一颗陨落的小星星〉的散文,缅怀他,末端写着: “今夜,提笔写你的时候,浩瀚天河星光点点,你就是那一颗殒落的小星星,不留痕迹地划过夜空,匆匆一瞥后,稍纵即逝,我的孩子,拥有你,即便是短短一瞬,对爹地妈咪来说,这已是永恒……” 隔一年,妻怀孕了,受精卵在子宫着床,我们如愿生了小女。光阴似箭,3个孩子长大也离家上大学和就业,妻依旧在外地上班,周日的家,只有我独居,守着空荡荡的家。 也是这期间,万籁寂静的午后,我偶尔听到脚步声,来自楼梯间,每次响三到四声,引起我的注意,一开始我以为是宵小从屋顶潜入屋,一个箭步上楼,逐一检查房间,但没有异样。那脚步声轻盈、急促,感觉像孩童在跑,次数多了,我不再上楼检查,我想起伯母的经历,也相信是那位未出世的孩子用脚步声证实他的存在。 我对妻提及此事。我们曾经共同听到脚步声,面面相觑,妻当下的反应是要我上楼巡视,然,一无所获。我没告诉妻我的想法,妻工作忙,也不做他想,事情就过去了。 台湾作家刘墉的太太曾经历流产,刘墉伤心不已,他后来为一位失去爱女的妈妈写慰问信,如是说:“自己走的孩子,不论是早产、小产或早夭,都会是快乐的灵,跟在我们身边,让我们一生领着他,也用一生去怀念、去想像——他如果长大,会是什么样子?” 读着刘墉的文字,我感同身受,也释怀了。
1月前
1月前
1月前
2月前
2月前
2月前
2月前
望子女成龙成凤是父母心中深切的期盼,但如果让孩子成了龙凤而失去了笑容,凡夫俗子的我只希望女儿是平凡快乐,笨笨的、知足快乐就好。 女儿赴台念书时,我在她上机后给她传了则简讯: “女儿,恭喜妳终于踏上了飞机,往另一国土去追寻梦想,我知道此刻的妳对于将生活的陌生土地即兴奋期待却又忐忑不安,我们何尝不是?即强烈的不舍却又期盼妳在自己的天空可以自由遨翔,不成为妳的牵绊。爱妳,所以放手让妳去飞,让妳圆梦,还有让妳去看世界、体验生命、圆满自己。学习的路途即长远又辛苦,我知道妳会想做到最好,让我们以妳为傲,但女儿,妳要记住,对于成绩,及格则可,用心就已足够。我们更想妳好好体验生活,好好的交朋友,好好的玩,好好的去谈恋爱,去看世界。当妳很努力了却念不下去、当妳发现那不是妳想念的科系,孩子,没关系,如果考虑清楚后想放弃,就回来吧,没什么比妳平安健康更重要。妳要牢牢记住,今天妳完完整整的踏出去,往后我也要妳完完整整的回来,家门永远为妳敞开,欢迎妳归家。我们是妳最强的后盾,别怕,我们在。” 我不是作,也不是故意煽情设计女儿,而是无比慎重的看待她年轻的生命。 我家女儿对自我要求特别高,小学至中学,她对学业、比赛的拼劲,以及全力以赴的态度,无不让我可以猜测她在大学期间对自己亮出的成绩得默默独自承受多少压力。她在此阶段“长大”的过程我无法再全程陪伴,但我必须让她知道,我们永远爱她,不是因为她的成就,只是因为她是她。 这个年龄段的他们,刚刚从懵懂的少年转为成年,对于自己、未来,还有想成为怎样的人,仍处于摸索阶段。 光耀是一个沉稳,安静寡言的17岁大男孩。 他的父母亲都是老师,所以他也一直是大家口中的别人家小孩。在中五马来西亚教育文凭附加数学考试后,他知道自己已经无法获得全A的可能了。父母的希望、自己的梦想,仿佛都在对他嘲笑。 那么一晃,恍恍惚惚的他发现自己不知怎的就上了公寓顶楼,正俯瞰大马路上,脑子里一晃而过:这么一跳,会直接扒到马路上脑袋爆浆吗?一个在很久以前无意看过的资讯冒了出来:人往下跳的一𣊬间,(在时间放慢速度中)就已经出现后悔想往回爬的念头,可惜没有回头的机会了…… 一阵眩晕,逼使光耀跌坐在天台上。 经过这一次的瞬间惊恐事件,他主动要求心理咨询。在努力配合心理治疗后,最终提升了其韧性,有了更强的能力去忍受挫折和逆境。 光耀是幸运的。他在及时的一刻主动拉了自己一把。然而遗憾的是,很多孩子并没有这么幸运,在瞬间出现恐慌的当儿有人给自己伸出援手,或者激发了自救意识。我们到底可以给青年孩子什么,让他们拥有更多的韧性向阳成长? 在更早开始(三岁),我们就需要有意图地帮助孩子找到归属感的重要性,以及感觉自己是一个被重视、被尊重的同时,也是可以重视和尊重他人、群体、社会的一份子。 让孩子们感觉到自己重要的最好方式,就是回应对他们重要的 事情,让他感到自己是被需要的。例如3岁小娃想帮妈妈一起扫地(那一刻对他而言就是最重要的事),我们欢容的让他一起参与并感谢他想付出的心意。也就是说,以行动和言语,传达:“孩子本身比他的表现更重要。” 我相信大多数父母都非常爱自己的孩子,不过一旦传达错误,孩子就会觉得他的价值和父母重视的事件(如成绩)是挂钩的。那孩子就感觉不到父母的爱是无条件的了,所有爱的支持都会失去了意义。 以下是专家和教育工作者认为可以对孩子正面能力产生最大影响的方法: 1) 关注孩子的人际关系,而不仅仅是学业、体育和课外成果 2) 停止无休止地谈论成绩 3) 鼓励孩子参与志愿服务和社会活动 4) 鼓励孩子追求兴趣,而不是此兴趣带来什么结果 5) 看到他们的真实面,而不是你希望他们成为的样子 快餐式的生活、友情、爱情和消费文化把我們的青少年塑造成了缺乏思考深度、没有价值追求、情绪反应弱、自我管理意识薄弱的新一代。 在价值观的变异、道德观的缺失以及社会环境的变迁下,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他们处在接受能力强,而分辨力较弱的状态下,极其容易被社会上一些污浊之风所影响,导致对未来感到迷茫,但却只能用有限的理解力去理解现今社会。学校、家里所传授的那种道德观、价值观也会被质疑。 久而久之,就像是一种恶性循环,没有目标、容易颓废、茫然失措就成为了如今青少年典型的特征。 别再说现代的孩子太脆弱,经不起打击,他们是整体社会培育出来的“产物”。 身为父母,我们无法改变社会发展的去向,但我们可以选择成为孩子的安全港,或者成为另一个让他们深感压力的港湾,这是我们的选择。 望子女成龙成凤是父母心中深切的期盼,但如果让孩子成了龙凤而失去了笑容,凡夫俗子的我只希望女儿是平凡快乐,笨笨的、知足快乐就好。 你呢?
2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