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2022大选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俄乌之战
京非昔比
言路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游车河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2024财政预算案
ESG专版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巴黎奥运会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最夯
郑丁贤
非凡人物
投资理财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物化女性
星云
【有痣青年】他们其实知道自己在干什么/陈奕君
有天偶然在社媒上找到一个极端厌女的粉丝页,粉丝数高达1万余人。里头篇篇都是物化女性、渲染仇女情绪、攻击女性主义的贴文。我的同温层壁垒挺厚,这类社群就如同外星人一般引起我的兴趣,于是密切观察了几天,还用不同的留言内容试探了一下,看看他们是否具有平和讨论不同观点的意愿和能力。 后来发现,原来这只是一个取暖地而已,这些人并不能正常地与社群外的人交流。 以我看到的几篇贴文来举例,他们主张不该为女朋友花任何一分钱,以免在婚恋市场上变相地抬高了女性的议价权力和地位。 或者,践行性解放的女人就应该对任何男人的性邀约来者不拒,而不是把自己的肉体待价而沽,末了还要假惺惺地给出一个记得检查性病的劝告。 或者,丑女没有存在的必要,女人最大的价值就是作为一个性对象。我们男人不需要对于性化女人有任何的愧疚感,反正她们也把男人当成自己间接谋求成就和财富的工具人。 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即使我知道这世界上确实有人这样想,但当我亲眼看到他们集结起来,彼此打气,共同创作这些仇女内容,来合理化自己的恶意,并巩固自身偏见的时候,我突然有点不再那么相信人与人之间可以有效沟通了。 也有人和我一样偶然路过,来得比我更早,温和善良且讲道理的人,男女都有,在贴文下说理,花时间给了长长的留言,嗯,来帮助厘清他们认知错误,化解他们仇女的戾气? 可惜,这些善意没有得到对等的回应。 这个社群的操作方式是,若是说不过你,他们就拉黑你;感觉你像是个有机可乘的软柿子?就从你的账号盗图,二次创作成人身攻击内容,再号召社群成员对你施行言语霸凌。若有你的友人或同道者现身援助?拉黑他们,孤立你。 值得一提的是,当有人质疑版主为何拉黑异议者,版主会如此回复:也让你们尝尝没有言论自由、被大多数人霸凌的滋味。 于是我猜,这些极端仇女分子,恐怕是把自己当成了某种受害者,而把这个粉丝专页当成某种圣地,来施行他们在现实社会不敢表露的真实观念、丑恶言行? 不露真身地发表仇恨言论 有趣的是,不单粉丝页的版主是不露真身,就连社群成员也常有小号。我猜想,他们应该对于自身言论的恶劣程度心知肚明,因而必须掩盖自己的真实身分来规避人际代价;同时,这也让他们拥有匿名的安全感,因而更加肆无忌惮地发表仇恨言论。 也就是说,他们其实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社群成员绝大部分是男人,也有零星几个女性。我特别仔细地看了那些相对沉默的女性粉丝账号,挖出她们极少数的留言,嗯,相当典型,她们属于那一类拿着“好女人牌坊”,在父权社会里把自己规训得很好的类型——像我就不会这样那样——比如标榜自己赞同“男女平等”的AA制、反对其他女性的“绿茶”做派。 等等,若是主张男女平等,怎么又会攻击以性别平等为目标、消弭性别枷锁的女性主义呢? 噢,原来他们并不曾打算去搞清楚女性主义在说什么,他们只是自称已经破解了女性主义的谬误,借此伪装来取得评论的资格。因此他们不明白,他们在现实社会的择偶困境,其实就是女性主义为之努力、想要帮助他们摆脱的枷锁。 他们的旧思维(父权思维)跟不上女性择偶条件的迭变,可是自己无法攀上Alpha男的位置,又看不起所谓的Beta男,视之为舔狗。于是他们认定,正是因为女性主义进程带来了整体女性主体意识的抬头——“现在的女人没有以前那么好追了”,都是那些坏女人的错,她们不听话,必须教训一下。 仇女言论,是为了宣泄自己的求偶焦虑,以及非自愿单身的怨恨。这其实无关性别,而是男性群体间的阶级课题。但再一次的,“第二性”又不幸成为了他们大肆攻击的假想敌。
8月前
星云
会员文
宋明家|“内衣裤”会不会让男人“误入歧途”?
社会心理学的“禁果效应”(forbidden fruit effect)理论告诉我们:政府越不给人们看的东西,越会挑起人们的兴趣。这是人类天性使然的窥探欲望,是无可否认的人性事实。 从过去不断发生民众责怪女运动员服装太过性感、公务部门禁止女性穿“暴露”衣物等种种议题来看,我国大部分民众近几十年的“暴露标准”,是朝“越穿越多”的方向演化。 这些议题的根源,主要是某些民众和公务机关的神奇思维:为防止男性“误入歧途”,就必须避免让男人看到“能激起性欲”的事物。 上周大马电检局禁止本地广播公司在荧幕上展示内衣裤,理由就是“不雅、令人不悦、会冒犯社会”。 一图胜千言,用一个穿著清凉、颜值高的女性身体在大众媒体打广告,几十年来都是商家一贯做法。 但纯粹展示内衣裤,或使用人偶模特,会不会让人联想到女性身体、影响社会风气? 目前找不到探讨这问题的研究(或许是因为问题根本不是问题),但我们可从“物化女性”的科学论据,来探讨这“禁止展示内衣裤”的合理性。 (一)为什么女性会“自我物化”? 女性被“物化”(objectification),是指把女性身体和其性功能当物品,给男性作享乐用途,也就是把“她”当作“它”看待。而女性“自我物化”(self-objectification)的观念,主要源自成长过程中,同侪的看法和媒体广告的女性图像、电影、艺术等影响因素;这些原本为了吸引潜在消费者而设计的广告,却逐步让女性跌入自我物化的陷阱(引2017年3月《Frontiers in Psychology》论文)。澳洲Flinders University研究人员也发现,和成年女性的自我物化历程一样,杂志和网络等因素,使十余岁小女孩拥有“自我物化”的思维,造成“外貌羞辱”(body shame)、过分节食、忧郁症等问题(引2015年8月《Journal of Pediatric Psychology》论文)。另,美国Auburn University 科学家的研究显示,时常接触被性美化(sexualization)图像的女性,会更倾向于自我物化(见2015年3月《Communication & Sport》论文)。 (二)为什么男性会“误入歧途”? 商家抓住人性(尤其是男性)心理弱点,长期设计出物化女性的广告,从而滋养女性自我物化的心态。但意大利一个使用261位男性受试者的研究却告诉我们,男性观看物化女性的电视节目后,会导致犯性骚扰的几率增加(引2013年12月《Psychology of Women Quarterly》论文)。也就是说,媒体在“物化女性”以及“男性误入歧途”担负异常重要的责任。 这种认为男性性欲是由“视觉”而点燃的佐证,几十年来赢得许多学者的支持(引2008年4月《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综述论文);但由于男性眼眶之上、被称为“眼窝额叶皮质”(orbitofrontal cortex)的大脑皮层,会在看到性刺激物品时,警告男人“别冲动,稳住!”(引2007年3月《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uroscience》论文),让他不至于犯下侵犯别人的罪行。至于那些说“控制不了自己生理反应”的男人,是属于禽兽等级,不值一提。 这一回大马电检局禁止展示内衣裤的禁令,和禁止荧幕上暴露女性身体的动机是同工异曲的,说穿了就是要协助大马男性“稳住自己”的伟大善举;但说担心会“冒犯社会”,其实是过分小看男性“眼窝额叶皮质”的能力了。 我们理应谴责商家或大众媒体任何带有“物化女性”的广告或艺术内容,因为这是长久以来让女性陷入“自我物化”窠臼的主因。 但身体以外的内衣裤,或以假人偶展示内衣裤的广告,不属于“物化”范畴;既然内衣裤都是物品,那我们就不可能“物化物品”。如果真要担心内衣裤会挑起小部分特殊癖好男人的性欲,那我们应该很担心生活里许多会让男人“误入歧途”的东西,比如女性袜子、背心、口红、洗发精,甚至形状如女性臀部的大肉包、像生殖器的海椰子、如女性乳房的水翁等等等,也应统统被禁止出现在各类媒体广告里。 社会心理学的“禁果效应”(forbidden fruit effect)理论告诉我们:政府越不给人们看的东西,越会挑起人们的兴趣。这是人类天性使然的窥探欲望,是无可否认的人性事实。 比如几年前日本AV女神Maria Ozawa来我国度假,结果却被“谷歌趋势”(Google Trends)踢爆吉兰丹和登嘉楼州民众搜寻女神的“搜寻指数”,排名全马榜首。 “内衣裤”会不会在多年以后,让大马人成为网络世界搜寻榜首,就看政府如何处理这次电检局的荒谬禁令。
3年前
会员文
更多物化女性
下一个
结束导览